论"虎妞式温情"的特点及其他

论“虎妞式温情”的特点及其他

【论文摘要】父亲地痞、恶棍刘四的所作所为,车夫群体的粗野落后,无法兑现的爱情,为“虎妞式温情”的产生提供了气候和土壤。虎妞为了得到爱情,她告别了优裕舒适的家庭,以粗野的求爱方式俘获了祥子,她对祥子爱得急切热烈、真诚专一,尽管祥子的反应是冷淡的。“虎妞式温情”对刻画人物形象、深化作品主题、丰富作品内容、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真诚 温情 粗野 冷淡 泼辣 放荡

西方文学和我国古代文学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许多不朽的光辉典型,其中一些典型形象不仅在艺术的领域里闪烁着光彩,而且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为人们用作颂扬或贬斥某类人或事物的具体参照物象。如:答尔丢夫(伪君子典型)、葛郎台(吝啬鬼典型)、西施(美丽典型)、愚公(毅力的典型)、诸葛亮(智慧典型)、猪八戒(丑陋典型)等等。不少人不仅熟悉这些典型,而且借助这些典型去描画生活中人们的个性特征。这既能使语意对象化、直观化、又能使语言简洁化、风趣化。

在《骆驼祥子》中,“虎姑娘”是作者着意刻画的第二号人物,她对作品中主人公的命运起了强大的左右作用,这个作用是通过虎妞对祥子真诚的爱情来实现的。虎妞对祥子的爱是真诚的,但她追求和表达爱情的方式却是粗鲁的,粗鲁得恐怕在世界文学中也找不到这样的“女中豪杰”,这正是铸成她爱情具

有特殊意义的原因。有人把虎妞这种通过粗野方式所传达出的真挚爱情称为“虎妞式温情”。我是很赞同的。一则因为虎妞的爱的确体现其性格特点;二则因为这样可以使这种爱情定格化,成为一种感情的代名词。本文仅就“虎妞式温情”的特点及其他,作简要的论述。

一、“虎妞式温情”产生的原因

特殊的环境产生特殊的人物,人物在特殊的环境中产生特殊的感情。虎妞生活在冷酷无情,流氓无赖的人和厂老板刘四的家里。这对虎妞来说,既没有闺秀式的千金小姐那样的生活环境,也没有出入跳舞场的洋女士的教养。她没有文化,不懂的高雅斯文。她所接触的也只有《火烧红莲寺》这样的民间戏曲。这是她命运中不可补救的致命弱点。她根本没有受过温情脉脉谈情说爱的熏陶。她所见到的、熟知的,就是她的父亲地痞、恶棍刘四的所作所为。她知道刘四如何抢劫良家妇女,污辱摧残女人。这对虎妞后来爱情观的形成以及对爱情的追求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再加上她长期混在粗野落后的车夫中间,这对她大胆泼辣,放荡不羁的性格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而她的这种性格特征又不自觉的在求爱方式上表现出来。祥子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不觉悟的农民车夫,他对当时的北京是这样认识的

做好了准备。

再说,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虎妞连她自己所理解的爱情也无法兑现,这不能不是一个巨大的痛苦。狠心的刘四从他极端自私的心理出发,不原将精明能干的女儿嫁出去,又不愿找上门女婿,怕招了女婿将来会拿走他的家产,这就使她成为一个年仅四十而尚未嫁出去的老姑娘。多么残忍,多么让人同情呵!不论她是谁的女人,他是人,是女人,是离开感情不堪生活的人,可恰恰她的家庭使她失去了青春,失去了爱情,使她多年来在孤独和苦闷中度日,在打打闹闹中发泄。但虎妞不能承受这些,她要夺回失去的青春与爱情,正当她的这种爱的意识觉醒的时候,遇上了老实,健壮而又年轻的祥子,于是她立刻喜欢上了这个“傻大个儿”。但是,祥子只是一个心眼扑在拉车攒钱上,哪里会去搭理她呢?她出于对祥子的关心疼爱,责骂她:“你这家伙要是这么干,吐了血可是你自己的!”可祥子对此却是冷漠的、反感的。“不这么奔,几儿能买上车呢?”一个爱似烈火,一个却冷若冰霜,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虎妞悲剧实质的爱情展开了其喜剧性的形式,她采取诱惑欺骗的手段,死搅蛮缠的策略和“打一下揉三揉”的战术,终于降伏了自己心爱的“猎物”,获得了爱情,达到了目的。这虽不能说是“五四”思想解放的表现,但起码表现出一个女性对命运的抗争。

二、“虎妞式温情”的特点

在虎妞对爱情的追求中,虽然可以看到她手段的粗劣,但是,更重要的是应该承认她对祥子爱情的真诚专一。而且对于虎妞来说,这确实是她一生中最光辉、最得意的一章。在一些

人看来,虎妞对祥子的爱只不过是一种合理的生理要求,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爱。但是,真正的爱是什么?爱的真谛又在哪里?至今仍不是众说纷纭,争论不休吗?在我看来,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文化知识层次的人,对爱情就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追求爱情就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追求爱情和幸福,这是不应该受到职责和贬斥的。更何况人类是不可能通过同一种方式去获得相同的爱情的。而套在一个限定的标准模式里的爱情也不一定有什么真正的意义。再说,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结合体,缺一不成其为人。爱情也是这二者的组合,没有性爱,爱情无从谈起,当然只有性爱也体现不了爱情。虎妞对祥子的爱显然不是表现在其中的一方面上,而是两者俱存,她多少年来的爱情的苦闷,最后终于凝聚成一股强烈的感情,并达到爆发的程度,这是爱情长期被压抑的必然结果,而不是生理要求的偶然突发。感情长期被埋藏是会失去光彩的,而且对它的依附体来说也是十分残忍和可怕的。“柏拉图式的精神恋”不是很少有人欣赏和实践吗?所以,有情就要抒发,就要表现。表现的方法当然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不排除“虎妞式”的表现法,但不能以方法的妥当与否来确定感情的有无。另外,我认为爱情是可以超越阶级的,不能规定剥削阶级者就不会爱被剥削者,如果一个剥削者爱上了一个被剥削者,这也是一种超越和勇气的表现。所以,应当承认虎妞对祥子的爱是真正的爱情。这种爱情有以下特点。

(一)急切热烈。虎妞的青春不可复得,但她的爱情没有泯灭。她要夺回她已经耽误了的爱情,在这种情况下,她遇上了

祥子,于是就把爱情渴望的急切心情和热烈程度真实的坦露了出来。祥子被兵拉去返回时,刘家父女正在吃晚饭,虎妞一看见是祥子回来了就马上放下筷子说:“祥子,你让狼叼了去,还是上非洲挖金矿去了?”表达出她觉得祥子离去的长久的心情。然后她就急着象“招待个好朋友”,“好象老嫂子疼爱小叔子那样”让祥子吃饭,她狠不得一下子把自己对祥子的爱全部表现出来并使得祥子明白。当她和祥子生米已做成熟饭时,如果说虎妞只是为了生理上的满足,那她就不必为此事而多心了。可是她还是主动找到曹家,“眼中带出些渴望看到他的光儿……折叠着些儿不屑于急切;……看见祥子出来……脸上各种神情一时找不到个适当的归束。她咽了口唾沫,把复杂的神气和感情似乎镇压下去了……”她追求自己的爱情,关心自己的爱情。她职责祥子那种“一去不回头”的莫不关心的态度。对此,她真想闹个翻天,但是她没有,热烈的爱情软化了她的“虎气”。她!还是以“低柔”的“带着温柔亲切”的口气对祥子说:“呦!你回来啦!”非常的亲热。“她的眼中笑得发了些光”,急切热烈的爱情不可遏制地表现了出来。

(二)真诚专一。在虎妞对祥子的爱情中,不能排除有剥削者对被剥削者在精神上的恣意倾轧的意味,但更主要的还应看到她对祥子的真诚专一。她自始至终真心地爱着祥子从结婚前到结婚后都表现的十分突出。结婚前她时时的爱护着祥子,处处痛怜着祥子。生怕累坏她可爱的祥子的身体,反复嘱咐:“当你是铁作的哪!你应当好好的歇三天。”“她真是一百一的客气爱护”祥子。她对祥子,是发自内心的真疼真爱连近于愚蠢的

祥子也“觉得虎姑娘不是戏弄他,而是坦白的爱护他”。为了让刘四喜欢祥子。她精心谋计借机说祥子的好话,以争取爱情的成功。如果说虎妞对祥子的爱只是游戏的话,她是决然不会付出那么大的代价的。她为了爱情,不怕辛苦,不惜一切,甚至断绝了父女关系。他对祥子说:“不为别的,就为表表我的心 ,我惦念着你,疼你,护着你!别的都甭说,你别忘恩负义就得了!”她是真心实意的,她祝愿的是祥子永远能两情相好、永不背叛。结婚时,她自己忙于着手准备,还关切的叮咐祥子:“一辈子就这么一回!”意即应该认真对待才是。她认为这是终身大事,马虎不得。所以结婚那天尽管没有“父亲说过一句话,没有弟兄的护送,没有亲友的祝贺”她还是“坐上了花轿”,完了自己的婚事。就虎妞这个具体人而言,她爱祥子能做到这个程度,虽不足可贵也实在难能。

结婚以后,尽管经济支柱的失去和亲戚的疏远,有时难免引起虎妞的怅惘和烦闷,但也未曾动摇她对祥子的爱情。她很会料理家务,对生活充满信心。对祥子她有时委曲求全,以软求和,因为她“舍不得祥子。任凭他去拉车、去要饭,也得永远跟着他”。这种诚挚的爱情真是贫穷不能移,困苦不能变的。为了他们的家庭和爱情,她还把自己的私房钱拿出来给祥子买车,自私的虎妞能做到这点也是不容易的。她对祥子不存二心,但也容不得别人占有,因此对祥子和小福子的接近,她是万分的嫉妒,坚决不让的 。这不是虎妞爱情真诚专一的表现又是什么呢?

(三)求爱方式的粗野。虎妞对祥子的爱是真诚的,但她

追求和表现爱情的方式却是粗野的。方式的粗野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她的爱情的价值,但恰恰又因其方式的粗野才显示出她的爱情特点来。她爱祥子爱的生硬,疼祥子疼的尖刻。她爱护关心祥子的一片好意,总是用“你让狼叼了去”、“毒不死你”、“死了可别怨我!”、“辣不死你”、“咬不着你”、“我可不是论秧子!”等恶语来表达。作为恋爱的语言,这是粗鄙的,对对方来说也不如那文雅亲切的窃窃私语入耳动听。但在虎妞看来,这是很自然的,不足为怪的。光这样的语言有时还不足以表达她的感情,于是她就借助其野蛮的动作。她疼爱祥子,想让她心爱的人也享受一些人生的欢乐与幸福。她叫祥子喝酒却要采取“揪耳朵灌”的手段,这是不文明的。而且她还采取诱惑的手段在未婚前首先占有了祥子的肉体,确实显得有些霸道。她为了让祥子死心踏地,甚至“在裤腰上塞了个枕头”,假装怀孕,这就更为荒唐和带有欺骗性了。从现象上看,虎妞的求爱似乎体现了“马基雅福里式的人生哲理”(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意引),但就虎妞这个实际的具体的人来说,是不能要求其形式和内容的完美同意的,更不能说来贬低或者否定其内容。

(四)为了爱情经历了阶级的转变,断然与旧生活方式决绝。虎妞是车厂老板的女儿,日常代表老板管理车行的“二老板”。过惯了剥削阶级享乐的生活。但她为了追求与祥子的爱情和生身父亲车厂老板刘四弄翻了,她丢下车厂自雇花轿跟祥子住进了最下层人居住的小杂院,渐渐地操劳起家务,过起了穷日子。她爱祥子,不想让祥子再拉车,可是越来越困苦的生活,迫使她用自己的“私房钱”为祥子买了一辆半新旧的黄包车,

让祥子去出车。虎妞原来看不起像小福子那样的社会最底层的妇女。她故意给小福子找麻烦,使小福子一家无法生活下去,但在小福子的恳求下,虎妞深受感动,同情起了小福子,不再给小福子设障碍,还渐渐地在生活等方面帮助小福子,以后她们竟成了相依为命互相帮助的穷姐妹,“和杂院里的那群妇女没有任何区别了”。

从虎妞的生活轨迹看,虎妞经历了从剥削阶级跌落到穷苦人的阶级转变的过程,即从车厂老板到穷车夫妻子的转变。她心甘情愿地做穷苦人的妻子,直到难产死去,埋入乱葬岗,与死去的穷人为伍。

虎妞的婚姻,不同于古代文学中的妇女的婚姻,不同于潘金莲的婚姻道路——由婢女到炊武大的妻子,由武大妻转变为恶霸西门庆的妾,即由被剥削者到剥削者;也不同于王宝钏的婚姻道路——由宰相小姐到穷武生薛平贵的妻住寒窑十八年,再一跃而为王后坐昭阳宫,即由统治者到被统治者到最高统治者。虎妞的爱情模式是中华文学形象中的一个新典型。

对爱情的追求急切热烈,真诚专一,求爱方式粗野,经历阶级转变等,可算是虎妞式温情的特征吧。

三、“虎妞式温情”在对象上的反映

虎妞对祥子的爱是热烈的,真诚的,但祥子的反映却是冷淡的,直至后来,祥子才稍微感觉出她的爱情的热乎来。虎妞对祥子的爱,从一开始就够赤裸裸的了,但祥子总是不言不语,毫无反映,顶多能挤出几个“哼”字“不”字来。他总觉得她是个可恶的“可恨可厌”的。她的爱在他的心中只是“难过”、

“危险”、“讨厌”、“压迫”、“倒霉”、“委屈”等词义的组合。他没有因为得到虎妞的爱而感到欢乐和愉快,反倒产生了痛苦和失望。造成祥子对爱情如此感受的原因,除了虎妞自私的追求爱情这个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与祥子本身的“凭着自己的本事买上车、娶上老婆,这才是正大光明”的,有密切的关系。然而,随着爱情上的满足和家庭生活的温暖,特别是在得到了自己梦想已久的新车后,祥子渐渐的改变了初衷:“直到这个时候,他才觉出来虎妞也有点好处,他居然想她笑了一笑,一个天真的,发自内心的笑,仿佛把以前的困苦全一笔勾销,而笑着换了个新的世界”。他甚至还为即将就有一个自己的孩子而高兴。“祥子心里不由的有点喜欢,……一想到这个奇妙的字(“爸”),他忽然觉出自己的尊贵,仿佛没有什么也没关系…同时他想对虎妞尽自己所能的去供给、去伺候”。如果说祥子对婚前的虎妞是厌恶的,对婚后的虎妞是冷漠的,那么他对怀孕的虎妞确实珍惜的,对死后的虎妞又是怀念的。他说:“没了 ,什么都没了,连个老婆也没了!虎妞虽然厉害,但是没有她怎么成个家呢?”虎妞的死给祥子的心上留下了创伤,他已经默默的接受了虎妞的爱情。

在祥子希望靠自己挣钱买车的问题上,虽然他和虎妞之间没有得到最后的谅解,但是倘若在他真正成了着个家庭的主心骨后,为了他自己,为了家庭,更为了他的孩子,他是可以默默的去再奋斗的。然而虎妞死了,带着祥子的希望和理想。如果说虎妞的死使祥子得到了精神上的解脱,那么,他本应是重振旗鼓去为实现自己的理解而奋斗。但是,祥子堕落了,走上

了“混世”的道路。可见,虎妞对祥子的爱并非是造成祥子悲惨命运的关键原因,关键的主要的原因应从社会和祥子本身去找。

四、“虎妞式温情”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虎妞对祥子的爱情,对于祥子形象的刻画、作品主题的深化,内容的丰富,情节的起伏,以及对于增强作品艺术成就等多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虎妞自身性格的刻画,起了尤为重要的作用。虎妞的勇敢果断,精明,刚强等优秀品质,和她的狡诈,粗野,暴躁,无耻等低劣的品质,都在她对爱情的追求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为一个老板的女儿,她主动拉下架子向祥子求爱,并不顾一切,不怕一切,体现了她的勇敢和大胆;她精心策划,着意安排,借机行事和随机应变地去实现自己的爱情,表现了她的精明果断;她为了爱情坚决的告别了家庭,并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显示了她性格中的刚强。作品通过对“虎妞式温情”的描写,把虎妞泼辣、厉害、粗鲁、满腹诡计的个性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总之,虎妞的性格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组合,其中既有让人讨厌的成分,也有让人同情落泪的成份。只有站在艺术审美的角度上,才能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她。任何有意的贬低和片面的夸张的做法,都是不能让人信服的。

论“虎妞式温情”的特点及其他

【论文摘要】父亲地痞、恶棍刘四的所作所为,车夫群体的粗野落后,无法兑现的爱情,为“虎妞式温情”的产生提供了气候和土壤。虎妞为了得到爱情,她告别了优裕舒适的家庭,以粗野的求爱方式俘获了祥子,她对祥子爱得急切热烈、真诚专一,尽管祥子的反应是冷淡的。“虎妞式温情”对刻画人物形象、深化作品主题、丰富作品内容、增强作品艺术感染力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

【关键词】真诚 温情 粗野 冷淡 泼辣 放荡

西方文学和我国古代文学为世界文学人物画廊增添了许多不朽的光辉典型,其中一些典型形象不仅在艺术的领域里闪烁着光彩,而且在社会生活中常常为人们用作颂扬或贬斥某类人或事物的具体参照物象。如:答尔丢夫(伪君子典型)、葛郎台(吝啬鬼典型)、西施(美丽典型)、愚公(毅力的典型)、诸葛亮(智慧典型)、猪八戒(丑陋典型)等等。不少人不仅熟悉这些典型,而且借助这些典型去描画生活中人们的个性特征。这既能使语意对象化、直观化、又能使语言简洁化、风趣化。

在《骆驼祥子》中,“虎姑娘”是作者着意刻画的第二号人物,她对作品中主人公的命运起了强大的左右作用,这个作用是通过虎妞对祥子真诚的爱情来实现的。虎妞对祥子的爱是真诚的,但她追求和表达爱情的方式却是粗鲁的,粗鲁得恐怕在世界文学中也找不到这样的“女中豪杰”,这正是铸成她爱情具

有特殊意义的原因。有人把虎妞这种通过粗野方式所传达出的真挚爱情称为“虎妞式温情”。我是很赞同的。一则因为虎妞的爱的确体现其性格特点;二则因为这样可以使这种爱情定格化,成为一种感情的代名词。本文仅就“虎妞式温情”的特点及其他,作简要的论述。

一、“虎妞式温情”产生的原因

特殊的环境产生特殊的人物,人物在特殊的环境中产生特殊的感情。虎妞生活在冷酷无情,流氓无赖的人和厂老板刘四的家里。这对虎妞来说,既没有闺秀式的千金小姐那样的生活环境,也没有出入跳舞场的洋女士的教养。她没有文化,不懂的高雅斯文。她所接触的也只有《火烧红莲寺》这样的民间戏曲。这是她命运中不可补救的致命弱点。她根本没有受过温情脉脉谈情说爱的熏陶。她所见到的、熟知的,就是她的父亲地痞、恶棍刘四的所作所为。她知道刘四如何抢劫良家妇女,污辱摧残女人。这对虎妞后来爱情观的形成以及对爱情的追求产生了不小的影响。再加上她长期混在粗野落后的车夫中间,这对她大胆泼辣,放荡不羁的性格形成产生了很大影响。而她的这种性格特征又不自觉的在求爱方式上表现出来。祥子是一个没有文化的不觉悟的农民车夫,他对当时的北京是这样认识的

做好了准备。

再说,生活在这样的家庭里,虎妞连她自己所理解的爱情也无法兑现,这不能不是一个巨大的痛苦。狠心的刘四从他极端自私的心理出发,不原将精明能干的女儿嫁出去,又不愿找上门女婿,怕招了女婿将来会拿走他的家产,这就使她成为一个年仅四十而尚未嫁出去的老姑娘。多么残忍,多么让人同情呵!不论她是谁的女人,他是人,是女人,是离开感情不堪生活的人,可恰恰她的家庭使她失去了青春,失去了爱情,使她多年来在孤独和苦闷中度日,在打打闹闹中发泄。但虎妞不能承受这些,她要夺回失去的青春与爱情,正当她的这种爱的意识觉醒的时候,遇上了老实,健壮而又年轻的祥子,于是她立刻喜欢上了这个“傻大个儿”。但是,祥子只是一个心眼扑在拉车攒钱上,哪里会去搭理她呢?她出于对祥子的关心疼爱,责骂她:“你这家伙要是这么干,吐了血可是你自己的!”可祥子对此却是冷漠的、反感的。“不这么奔,几儿能买上车呢?”一个爱似烈火,一个却冷若冰霜,在万般无奈的情况下,虎妞悲剧实质的爱情展开了其喜剧性的形式,她采取诱惑欺骗的手段,死搅蛮缠的策略和“打一下揉三揉”的战术,终于降伏了自己心爱的“猎物”,获得了爱情,达到了目的。这虽不能说是“五四”思想解放的表现,但起码表现出一个女性对命运的抗争。

二、“虎妞式温情”的特点

在虎妞对爱情的追求中,虽然可以看到她手段的粗劣,但是,更重要的是应该承认她对祥子爱情的真诚专一。而且对于虎妞来说,这确实是她一生中最光辉、最得意的一章。在一些

人看来,虎妞对祥子的爱只不过是一种合理的生理要求,谈不上是真正意义上的爱。但是,真正的爱是什么?爱的真谛又在哪里?至今仍不是众说纷纭,争论不休吗?在我看来,不同的阶级,不同的环境,不同的文化知识层次的人,对爱情就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追求爱情就有不同的认识和理解。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去追求爱情和幸福,这是不应该受到职责和贬斥的。更何况人类是不可能通过同一种方式去获得相同的爱情的。而套在一个限定的标准模式里的爱情也不一定有什么真正的意义。再说,人是自然性和社会性的结合体,缺一不成其为人。爱情也是这二者的组合,没有性爱,爱情无从谈起,当然只有性爱也体现不了爱情。虎妞对祥子的爱显然不是表现在其中的一方面上,而是两者俱存,她多少年来的爱情的苦闷,最后终于凝聚成一股强烈的感情,并达到爆发的程度,这是爱情长期被压抑的必然结果,而不是生理要求的偶然突发。感情长期被埋藏是会失去光彩的,而且对它的依附体来说也是十分残忍和可怕的。“柏拉图式的精神恋”不是很少有人欣赏和实践吗?所以,有情就要抒发,就要表现。表现的方法当然是多种多样的,其中不排除“虎妞式”的表现法,但不能以方法的妥当与否来确定感情的有无。另外,我认为爱情是可以超越阶级的,不能规定剥削阶级者就不会爱被剥削者,如果一个剥削者爱上了一个被剥削者,这也是一种超越和勇气的表现。所以,应当承认虎妞对祥子的爱是真正的爱情。这种爱情有以下特点。

(一)急切热烈。虎妞的青春不可复得,但她的爱情没有泯灭。她要夺回她已经耽误了的爱情,在这种情况下,她遇上了

祥子,于是就把爱情渴望的急切心情和热烈程度真实的坦露了出来。祥子被兵拉去返回时,刘家父女正在吃晚饭,虎妞一看见是祥子回来了就马上放下筷子说:“祥子,你让狼叼了去,还是上非洲挖金矿去了?”表达出她觉得祥子离去的长久的心情。然后她就急着象“招待个好朋友”,“好象老嫂子疼爱小叔子那样”让祥子吃饭,她狠不得一下子把自己对祥子的爱全部表现出来并使得祥子明白。当她和祥子生米已做成熟饭时,如果说虎妞只是为了生理上的满足,那她就不必为此事而多心了。可是她还是主动找到曹家,“眼中带出些渴望看到他的光儿……折叠着些儿不屑于急切;……看见祥子出来……脸上各种神情一时找不到个适当的归束。她咽了口唾沫,把复杂的神气和感情似乎镇压下去了……”她追求自己的爱情,关心自己的爱情。她职责祥子那种“一去不回头”的莫不关心的态度。对此,她真想闹个翻天,但是她没有,热烈的爱情软化了她的“虎气”。她!还是以“低柔”的“带着温柔亲切”的口气对祥子说:“呦!你回来啦!”非常的亲热。“她的眼中笑得发了些光”,急切热烈的爱情不可遏制地表现了出来。

(二)真诚专一。在虎妞对祥子的爱情中,不能排除有剥削者对被剥削者在精神上的恣意倾轧的意味,但更主要的还应看到她对祥子的真诚专一。她自始至终真心地爱着祥子从结婚前到结婚后都表现的十分突出。结婚前她时时的爱护着祥子,处处痛怜着祥子。生怕累坏她可爱的祥子的身体,反复嘱咐:“当你是铁作的哪!你应当好好的歇三天。”“她真是一百一的客气爱护”祥子。她对祥子,是发自内心的真疼真爱连近于愚蠢的

祥子也“觉得虎姑娘不是戏弄他,而是坦白的爱护他”。为了让刘四喜欢祥子。她精心谋计借机说祥子的好话,以争取爱情的成功。如果说虎妞对祥子的爱只是游戏的话,她是决然不会付出那么大的代价的。她为了爱情,不怕辛苦,不惜一切,甚至断绝了父女关系。他对祥子说:“不为别的,就为表表我的心 ,我惦念着你,疼你,护着你!别的都甭说,你别忘恩负义就得了!”她是真心实意的,她祝愿的是祥子永远能两情相好、永不背叛。结婚时,她自己忙于着手准备,还关切的叮咐祥子:“一辈子就这么一回!”意即应该认真对待才是。她认为这是终身大事,马虎不得。所以结婚那天尽管没有“父亲说过一句话,没有弟兄的护送,没有亲友的祝贺”她还是“坐上了花轿”,完了自己的婚事。就虎妞这个具体人而言,她爱祥子能做到这个程度,虽不足可贵也实在难能。

结婚以后,尽管经济支柱的失去和亲戚的疏远,有时难免引起虎妞的怅惘和烦闷,但也未曾动摇她对祥子的爱情。她很会料理家务,对生活充满信心。对祥子她有时委曲求全,以软求和,因为她“舍不得祥子。任凭他去拉车、去要饭,也得永远跟着他”。这种诚挚的爱情真是贫穷不能移,困苦不能变的。为了他们的家庭和爱情,她还把自己的私房钱拿出来给祥子买车,自私的虎妞能做到这点也是不容易的。她对祥子不存二心,但也容不得别人占有,因此对祥子和小福子的接近,她是万分的嫉妒,坚决不让的 。这不是虎妞爱情真诚专一的表现又是什么呢?

(三)求爱方式的粗野。虎妞对祥子的爱是真诚的,但她

追求和表现爱情的方式却是粗野的。方式的粗野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她的爱情的价值,但恰恰又因其方式的粗野才显示出她的爱情特点来。她爱祥子爱的生硬,疼祥子疼的尖刻。她爱护关心祥子的一片好意,总是用“你让狼叼了去”、“毒不死你”、“死了可别怨我!”、“辣不死你”、“咬不着你”、“我可不是论秧子!”等恶语来表达。作为恋爱的语言,这是粗鄙的,对对方来说也不如那文雅亲切的窃窃私语入耳动听。但在虎妞看来,这是很自然的,不足为怪的。光这样的语言有时还不足以表达她的感情,于是她就借助其野蛮的动作。她疼爱祥子,想让她心爱的人也享受一些人生的欢乐与幸福。她叫祥子喝酒却要采取“揪耳朵灌”的手段,这是不文明的。而且她还采取诱惑的手段在未婚前首先占有了祥子的肉体,确实显得有些霸道。她为了让祥子死心踏地,甚至“在裤腰上塞了个枕头”,假装怀孕,这就更为荒唐和带有欺骗性了。从现象上看,虎妞的求爱似乎体现了“马基雅福里式的人生哲理”(为了目的,可以不择手段。意引),但就虎妞这个实际的具体的人来说,是不能要求其形式和内容的完美同意的,更不能说来贬低或者否定其内容。

(四)为了爱情经历了阶级的转变,断然与旧生活方式决绝。虎妞是车厂老板的女儿,日常代表老板管理车行的“二老板”。过惯了剥削阶级享乐的生活。但她为了追求与祥子的爱情和生身父亲车厂老板刘四弄翻了,她丢下车厂自雇花轿跟祥子住进了最下层人居住的小杂院,渐渐地操劳起家务,过起了穷日子。她爱祥子,不想让祥子再拉车,可是越来越困苦的生活,迫使她用自己的“私房钱”为祥子买了一辆半新旧的黄包车,

让祥子去出车。虎妞原来看不起像小福子那样的社会最底层的妇女。她故意给小福子找麻烦,使小福子一家无法生活下去,但在小福子的恳求下,虎妞深受感动,同情起了小福子,不再给小福子设障碍,还渐渐地在生活等方面帮助小福子,以后她们竟成了相依为命互相帮助的穷姐妹,“和杂院里的那群妇女没有任何区别了”。

从虎妞的生活轨迹看,虎妞经历了从剥削阶级跌落到穷苦人的阶级转变的过程,即从车厂老板到穷车夫妻子的转变。她心甘情愿地做穷苦人的妻子,直到难产死去,埋入乱葬岗,与死去的穷人为伍。

虎妞的婚姻,不同于古代文学中的妇女的婚姻,不同于潘金莲的婚姻道路——由婢女到炊武大的妻子,由武大妻转变为恶霸西门庆的妾,即由被剥削者到剥削者;也不同于王宝钏的婚姻道路——由宰相小姐到穷武生薛平贵的妻住寒窑十八年,再一跃而为王后坐昭阳宫,即由统治者到被统治者到最高统治者。虎妞的爱情模式是中华文学形象中的一个新典型。

对爱情的追求急切热烈,真诚专一,求爱方式粗野,经历阶级转变等,可算是虎妞式温情的特征吧。

三、“虎妞式温情”在对象上的反映

虎妞对祥子的爱是热烈的,真诚的,但祥子的反映却是冷淡的,直至后来,祥子才稍微感觉出她的爱情的热乎来。虎妞对祥子的爱,从一开始就够赤裸裸的了,但祥子总是不言不语,毫无反映,顶多能挤出几个“哼”字“不”字来。他总觉得她是个可恶的“可恨可厌”的。她的爱在他的心中只是“难过”、

“危险”、“讨厌”、“压迫”、“倒霉”、“委屈”等词义的组合。他没有因为得到虎妞的爱而感到欢乐和愉快,反倒产生了痛苦和失望。造成祥子对爱情如此感受的原因,除了虎妞自私的追求爱情这个原因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与祥子本身的“凭着自己的本事买上车、娶上老婆,这才是正大光明”的,有密切的关系。然而,随着爱情上的满足和家庭生活的温暖,特别是在得到了自己梦想已久的新车后,祥子渐渐的改变了初衷:“直到这个时候,他才觉出来虎妞也有点好处,他居然想她笑了一笑,一个天真的,发自内心的笑,仿佛把以前的困苦全一笔勾销,而笑着换了个新的世界”。他甚至还为即将就有一个自己的孩子而高兴。“祥子心里不由的有点喜欢,……一想到这个奇妙的字(“爸”),他忽然觉出自己的尊贵,仿佛没有什么也没关系…同时他想对虎妞尽自己所能的去供给、去伺候”。如果说祥子对婚前的虎妞是厌恶的,对婚后的虎妞是冷漠的,那么他对怀孕的虎妞确实珍惜的,对死后的虎妞又是怀念的。他说:“没了 ,什么都没了,连个老婆也没了!虎妞虽然厉害,但是没有她怎么成个家呢?”虎妞的死给祥子的心上留下了创伤,他已经默默的接受了虎妞的爱情。

在祥子希望靠自己挣钱买车的问题上,虽然他和虎妞之间没有得到最后的谅解,但是倘若在他真正成了着个家庭的主心骨后,为了他自己,为了家庭,更为了他的孩子,他是可以默默的去再奋斗的。然而虎妞死了,带着祥子的希望和理想。如果说虎妞的死使祥子得到了精神上的解脱,那么,他本应是重振旗鼓去为实现自己的理解而奋斗。但是,祥子堕落了,走上

了“混世”的道路。可见,虎妞对祥子的爱并非是造成祥子悲惨命运的关键原因,关键的主要的原因应从社会和祥子本身去找。

四、“虎妞式温情”对表现人物性格的作用

虎妞对祥子的爱情,对于祥子形象的刻画、作品主题的深化,内容的丰富,情节的起伏,以及对于增强作品艺术成就等多方面,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特别是对虎妞自身性格的刻画,起了尤为重要的作用。虎妞的勇敢果断,精明,刚强等优秀品质,和她的狡诈,粗野,暴躁,无耻等低劣的品质,都在她对爱情的追求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作为一个老板的女儿,她主动拉下架子向祥子求爱,并不顾一切,不怕一切,体现了她的勇敢和大胆;她精心策划,着意安排,借机行事和随机应变地去实现自己的爱情,表现了她的精明果断;她为了爱情坚决的告别了家庭,并对生活充满了信心,显示了她性格中的刚强。作品通过对“虎妞式温情”的描写,把虎妞泼辣、厉害、粗鲁、满腹诡计的个性特征,表现的淋漓尽致,给人留下深刻难忘的印象。

总之,虎妞的性格是一个复杂的矛盾组合,其中既有让人讨厌的成分,也有让人同情落泪的成份。只有站在艺术审美的角度上,才能全面的认识和理解她。任何有意的贬低和片面的夸张的做法,都是不能让人信服的。


相关内容

  • [骆驼祥子]
  • 舍不得,无可奈何 --论<骆驼祥子> 文学院0503班 姓名:龚慧 学号:05010311 [摘要]:老舍笔下的市民形象,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一道风景,更是一种刺痛.他们可怜.可悲.甚至可恨.然而,老舍对他们的批判,不是尖刻的厌恶,而更多怜悯.心酸和舍不得.这取决于老舍和成长背景和他的性 ...

  • 老舍的创作概述
  • 老舍 创作概述 一. 生平 老舍(1899-1966)舒庆春,舍予.旗人,贫困的家境与学业,北京师范毕业后从教,自学与写作.平民生活与平民眼光. 南开中学,<小铃儿>(1923),燕京大学旁听,伦敦大学东方学院教书.五年英国生活,狄更斯.康拉德等人的影响,最早的三部长篇.齐鲁大学与青岛大 ...

  • 第18讲 老舍
  • 第18讲 老舍 第十四周2008-12-1星期一 教学目的 了解老舍的生平及其创作生涯: 理解老舍小说的独特视角和"京味"风格的形成: 掌握老舍小说市民形象系列及其文化内涵; 掌握<骆驼祥子>的主题意义.艺术特征及其在中国现代长篇小说史上的地位. 教学重点 掌握老舍小 ...

  • 论老舍小说的语言艺术
  • 摘要:老舍是一位杰出的语言艺术大师,在文学语言的艺术化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他的语言风格独特且富有创造性,作品语言清浅俗白口语化,描写生动形象化,叙述高度凝练化,具有独特幽默诙谐的京味风格. 关键词:老舍 口语艺术 遣词艺术 修辞艺术 幽默京味 老舍先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他以勤奋的创作和特 ...

  • 骆驼祥子.简爱.复活.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读书笔记
  • <骆驼祥子> 这是一个可悲的故事,讲述了北平老城里活生生的一幕.祥子来自农村,在他拉上租来的洋车以后,立志要买一辆车自己拉,做一个独立的劳动者.他年轻力壮,正当生命的黄金时代:又勤苦耐劳,不惜用全部力量去达到这一目的.在强烈的信心的鼓舞和支持下,经过三年的努力,他用自己的血汗换来了一辆洋 ...

  • 从[骆驼祥子]浅析老舍语言风格
  • 从<骆驼祥子>浅析老舍语言风格 骆驼祥子> 内容提要: 内容提要: 本文通过小说<骆驼祥子>中具体语言的运用,着重从俗 白而深刻.浓浓的京味.简洁传神且透露着个性化三大方面论 述了老舍的语言风格及形成这种风格的原因. 其中,结合<骆驼祥子>中的具体实例,通过 ...

  • 骆驼祥子导读
  • <骆驼祥子> 名著导读 [故事梗概] <骆驼祥子>讲述的是旧中国北平城里一个人力车夫祥子的悲剧故事.祥子来自农村,日益凋敝衰败的农村使他无法生存下去,他来到城市,渴望以自己的老实劳动,创立新的生活.他试过各种工作,最后选中拉洋车.这一职业选择表明祥子尽管离开了土地,但其思维方 ...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复习笔记(全)
  • 中国现当代文学史 导论:中国现代文学的相关解释 一. 关于"现代" 二. 分期问题 三. 现代化的基础(近代文学的铺垫) 导论 一. 关于"现代" 古代-----近代-----现代------当代 1. 不仅仅是时间概念(包含诸方面,也不仅是经济) 是中国现代 ...

  • 中考名著阅读专题[骆驼祥子]
  • 中考语文之名著阅读专题<骆驼祥子>练习题 1.<骆驼祥子>作者_______,原名_______ ,_______ 族,_______ (籍贯)人,有_______的称号. 2.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_______>中的一个人物形象.这部作品描写来自农村的淳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