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沧海说课稿

《观沧海》说课稿

召陵区青年二中王永杰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观沧海》下面我将从教材、目标、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说教材

《观沧海》是人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该单元展现的是几位作者对生命的不同体验。《观沧海》是 一首古体诗,主要写了曹操登上东边的碣石山上去观看大海。表达了曹操的雄心壮志、博大的胸怀、远大的抱负。

第二方面:说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三项: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 品味诗句,感悟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2. 了解诗歌情境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 揣摩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 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2. 写实与想象。

3、教学方法: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 在反复朗读中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2.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远大的志向

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揣摩诗歌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三方面:说学法

学法上,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以朗读为主 ‘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阅读习惯。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第四方面:说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七个环节展开。)

环节1 导入新课,预计用时3分钟。

我设计的导语是 利用音乐《三国演义》主题曲导入。 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2作者简介预计用时2分钟。

地——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人。字——孟德,小名阿瞒。封号——魏武帝。成就——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短歌行》、《碣石篇》、《龟虽寿》等不朽诗篇。

环节3朗读预计用时15分钟。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为引导学生开展独立的阅读实践,教师以多媒体展示名家范读,之后学生齐读、自由读等多种读书形式。以读代讲,进一步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

环节4背景介绍预计用时3分钟。

在公元207年,曹操在北征乌桓胜利后。凯旋而归的路上,带着豪迈的情怀,登上了碣石山,以歌言志,抒发了博大的情怀

想象:请学生闭上眼睛想:此时你就是曹操,你刚打败了袁绍的残余部落,打败了乌桓,在回来的途中你经过了碣石山,面对波澜壮阔的渤海,你想做些什么?

明确:认为大海就是我的,我已经统一了北方,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我的心里也很不平静,大海这种(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正是自己此刻的真实写照。

环节5研讨分析 预计用时15分钟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沧海,即大海。也就是观看宽阔无比的大海。诗人登上东边的碣石山上去观看大海。

教师:此时的曹操所向披靡,得胜而归踌躇满志,意气昂扬,雄心勃勃,气吞山河,一副得志的形象。哪个同学能从神态方面来扮演一下曹操在观看大海这种“得志”的形象。(学生扮演,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意气昂扬、气吞山河”的气势)

2.从刚才的扮演来看可知,此时此刻的诗人在观看大海?我们从诗歌中那个字可以知道?(观)他看到了哪些景物?

学生可能回答:海水、山岛、树木、百草(可能还有日月、星汉)

教师:同学们你能把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景物画下来吗?(两个学生完成,一个描绘,一个画;肯定学生的个性发言,表扬学生的多才多艺)

3.从刚才同学们描绘的画面我们知道:海水、山岛、树木、百草是诗人所看见的;而日月、星汉是诗人所想象的。在诗歌中的那个词语我们能看出来?学生:若

教师:“若”仿佛、好像的意思,是诗人想象出来的,不是真实的图景,是虚景。却写出了一副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那种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壮观景象。

4.教师:这里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为什么?( 想象、夸张)

5.请同学们在读诗歌,看看那些是写景的句子;那些是抒情的句子;抒发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情感?

教师明确:写景的句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抒情的句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环节6 课堂总结,预计用时3分钟。

通过教师的梳理总结,使本课知识要点化,系统化,给学生以强化记忆。帮学生确立远大的志向

环节7 布置作业 ,预计用时2分钟。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 课下搜集有关曹操的资料,写一篇对曹操有关人物介绍及评论。

好处: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发挥学生想象力,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第五方面:说板书设计

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在教学活好的板动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附板书:

观沧海

曹操

(“观”为字眼,统领全篇)

实景:大海、山岛

草木、天空 建功立业 (视觉、听觉)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我从教材、目标、 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虚景:日月星辰 雄心壮志

《观沧海》说课稿

召陵区青年二中王永杰

各位评委老师上午好!

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观沧海》下面我将从教材、目标、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五个方面来对本课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说教材

《观沧海》是人编教材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该单元展现的是几位作者对生命的不同体验。《观沧海》是 一首古体诗,主要写了曹操登上东边的碣石山上去观看大海。表达了曹操的雄心壮志、博大的胸怀、远大的抱负。

第二方面:说目标

结合单元教学要求和本课特点,依据新课程标准中所提出的三个维度,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如下三项:

一、.知识和能力目标:

1. 品味诗句,感悟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2. 了解诗歌情境交融的特点,培养学生读古代诗歌的节奏感。

3. 揣摩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过程和方法目标

1. 体会诗人广阔的胸襟、豪迈的气慨。体会宏伟壮丽的景象。

2. 写实与想象。

3、教学方法:朗读法;联想、想象法;讨论、点拨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 在反复朗读中领会诗歌的意境美、语言美、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2. 启发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3.培养学生的远大的志向

教学重点:

诵读诗歌,引导学生领会诗歌的意境美,感受诗歌的语言美。

教学难点:

揣摩诗歌中所表达的作者的思想感情。

第三方面:说学法

学法上,我贯彻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 的指导思想,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具体采用的学习方法是以朗读为主 ‘让学生在阅读中养成动手动脑的良好阅读习惯。

★此外我准备用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

第四方面:说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我准备按以下七个环节展开。)

环节1 导入新课,预计用时3分钟。

我设计的导语是 利用音乐《三国演义》主题曲导入。 此导语以师生对话的方式展开,消除了学生上课的紧张感,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环节2作者简介预计用时2分钟。

地——沛国谯(今安徽省亳州市谯城)人。字——孟德,小名阿瞒。封号——魏武帝。成就——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著有《孙子略解》、《兵书接要》等军事著作和《蒿里行》、《观沧海》、、《短歌行》、《碣石篇》、《龟虽寿》等不朽诗篇。

环节3朗读预计用时15分钟。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 为引导学生开展独立的阅读实践,教师以多媒体展示名家范读,之后学生齐读、自由读等多种读书形式。以读代讲,进一步加深对文章中心的理解,从而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解决本课的教学难点。

环节4背景介绍预计用时3分钟。

在公元207年,曹操在北征乌桓胜利后。凯旋而归的路上,带着豪迈的情怀,登上了碣石山,以歌言志,抒发了博大的情怀

想象:请学生闭上眼睛想:此时你就是曹操,你刚打败了袁绍的残余部落,打败了乌桓,在回来的途中你经过了碣石山,面对波澜壮阔的渤海,你想做些什么?

明确:认为大海就是我的,我已经统一了北方,面对波澜壮阔的大海,我的心里也很不平静,大海这种(吞吐日月星辰的)气概正是自己此刻的真实写照。

环节5研讨分析 预计用时15分钟

1.“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沧海,即大海。也就是观看宽阔无比的大海。诗人登上东边的碣石山上去观看大海。

教师:此时的曹操所向披靡,得胜而归踌躇满志,意气昂扬,雄心勃勃,气吞山河,一副得志的形象。哪个同学能从神态方面来扮演一下曹操在观看大海这种“得志”的形象。(学生扮演,教师引导学生注意“意气昂扬、气吞山河”的气势)

2.从刚才的扮演来看可知,此时此刻的诗人在观看大海?我们从诗歌中那个字可以知道?(观)他看到了哪些景物?

学生可能回答:海水、山岛、树木、百草(可能还有日月、星汉)

教师:同学们你能把展现在诗人眼前的景物画下来吗?(两个学生完成,一个描绘,一个画;肯定学生的个性发言,表扬学生的多才多艺)

3.从刚才同学们描绘的画面我们知道:海水、山岛、树木、百草是诗人所看见的;而日月、星汉是诗人所想象的。在诗歌中的那个词语我们能看出来?学生:若

教师:“若”仿佛、好像的意思,是诗人想象出来的,不是真实的图景,是虚景。却写出了一副吞吐日月,含孕群星的气派。那种天连水、水连天,浩浩荡荡无边无际的壮观景象。

4.教师:这里使用了什么样的修辞手法?为什么?( 想象、夸张)

5.请同学们在读诗歌,看看那些是写景的句子;那些是抒情的句子;抒发了诗人怎样的一种情感?

教师明确:写景的句子: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抒情的句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环节6 课堂总结,预计用时3分钟。

通过教师的梳理总结,使本课知识要点化,系统化,给学生以强化记忆。帮学生确立远大的志向

环节7 布置作业 ,预计用时2分钟。

1、背诵并默写全诗。

2、 课下搜集有关曹操的资料,写一篇对曹操有关人物介绍及评论。

好处:既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又可以发挥学生想象力,促进写作水平的提高。

第五方面:说板书设计

书就像一份微型教案,在教学活好的板动中起着画龙点睛的作用。

附板书:

观沧海

曹操

(“观”为字眼,统领全篇)

实景:大海、山岛

草木、天空 建功立业 (视觉、听觉)

各位评委老师:以上,我从教材、目标、 学法、教学过程和板书设计五个方面对本课进行了说明,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虚景:日月星辰 雄心壮志


相关内容

  • [观沧海]教案(1)
  • <观沧海> 曹操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积累语言词汇,揣摩其语言魅力:理解诗的内容,领会诗人在诗中 所寄寓的情感. 能力目标 掌握鉴赏古诗的方法,学习借景抒情.情景交融的艺术手法,提高 对古诗的审美鉴赏力. 情感目标 领会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感受美的熏陶,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 情趣. ...

  • 观沧海教案3
  • <观沧海>教学设计 安城九年一贯制 陈莉 一.教材分析. <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面对洪波涌起的大海,触景生情,在诗中勾画了大海吞吐日月,包蕴万千的壮丽景象,表现出诗人开阔的胸襟,抒发了统一中国.建功立业的抱负. 二.教学目标 1.了解诗词有关知识. 2.有感情地反复 ...

  •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沧海][次北固山下]导学案设计
  • 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观沧海><次北固山下>导学案设计 温昌良 学习目标 1.品味<观沧海><次北固山下>这两首诗歌的语言,体味诗歌的意境. 2.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并熟练地背诵这两首古诗. 自主学习 二.基础积累 1.查阅资料,积累相关文学常识,独立完成以 ...

  • 七年级语文观沧海
  • 亿库教育网 http://www.eku.cc 百万教学资源免费下载 古代诗歌五首 ----<观沧海><次北固山下>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了解古代诗歌体裁的有关知识. 2.品味语言,体味诗词意境. 3.诗歌五首表达的思想感情. 4.准确朗读并默写. 能力目标 1.品味诗 ...

  • 观沧海赏析
  • <观沧海>赏析 姓名 武晓莉 小教二班 [1**********]1 原文:东临碣石,以观沧海.水何澹澹,山岛竦峙.树木丛生,百草丰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粲烂,若出其里.辛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观沧海>是一首写景抒情诗.诗人勾画出大海吞吐日月, ...

  • 2012届观沧海自测答案
  • 2012年中考语文第二轮复习 2012年中考语文诗词赏析<观沧海>自测练习答案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一.文学常识 这首诗是(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和诗人 ...

  • 03观沧海
  • 03观沧海 一.默写 二.练习 1.本诗作者 ,不仅是建安时期一位杰出的诗人,还是封建社会一位杰出的 . 军事家. 2.按要求填写原诗中的语句. ①诗人登临碣石山的目的是: ②实写诗人所见之景的句子是: ③虚写诗人所想之景的句子是: 3.这是一首写景抒情诗, 统领全篇写景的一个字是" &q ...

  • 观沧海优秀教案
  • 4 古代诗歌四首 有感情地反复朗读诗歌, 背诵诗歌.2. 了解诗歌有关知识, 理解诗歌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 品味诗歌语言, 体味诗歌的意境:培养赏读诗歌的能力, 提高古诗文修养. 4. 培养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知识的思想感情, 提高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 第一课时 观沧海 一.新课导入 大家知道曹操吧 ...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元稹[离思五首·其四]
  •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译文]       经历过无比深广的沧海的人,别处的水再难以吸引他:除了云蒸霞蔚的巫山之云,别处的云都黯然失色. [出典]    元稹  <离思五首·其四> 注: 1.<离思五首·其四>元稹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取次花丛懒回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