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通病

砖混结构通常出现窗台八字裂缝、楼面裂缝及顶层墙体裂缝等现象现分述有关质量通病如下:

1斜裂缝及现浇混凝土楼面的裂缝

1.1原因分析

引起窗台下墙体斜裂缝及现浇混凝土楼面裂缝的原因,可归结以下几个方面:

1.1.1由于混凝土本身收缩引起裂缝:因为混凝土在空气中凝结硬化时体积缩小,当其四周固结不能自由收缩时,会产生拉应力而引起裂缝。

1.1.2由于墙体风度相对较大,而楼层现浇面厚度一般在8-10cm之间,尽管强度满足要求,但楼面对于墙体的刚度减小,因此一些薄弱部位,如截面突变处、施工缝处、穿线管处往往首先表现出来,在那里发生裂缝。

1.1.3窗台下墙体斜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地基不均匀沉降,其次由于纵墙门窗洞口开洞较大(有的工程洞口超过2M以上也不设过梁,基础也未做相应处理),该部位刚度明显削弱,在窗洞口四角产生应力集中,引起墙体开裂。另外窗台下八字裂缝往往是朝阳面(南墙)多于背阴面(北墙),因此,也不能排除温度变化应力的影响。

1.1.4由于目前住宅楼结构形式基本一致,没有太大的变化,设计人员往往只重视强度而忽视了变形,在该设伸缩缝的地方不设缝,地基处理也不细致,往往使住宅工程沉降变形过大,引起墙体及楼面开裂。

1.1.5因为施工周期太短,在地基、主体结构尚未沉实的情况下工程就交付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地基、地体变形继续变形,致使一些工程在交付时无裂缝,而使用一段时间后,裂缝就出现了。这种现象常发生地基经过人工处理的工程中。

1.1.6有些施工单位为赶工期,在混凝土未达到强度要求时就拆模,施工荷载也加的过早、过大,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就发生内部裂缝,也是造成楼面裂缝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1.2防治措施

1.2.1设计人员在进行住宅工程设计时,尽可能减少原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上部主体开裂。

1.2.2外墙窗台下可以考虑增加一道腰梁,梁截面高120mm,宽同墙厚,内配4Φ12纵筋。

1.2.3对超过5层的砖混结构(含越层不超过7层),2层以下墙厚改为370mm.外墙及楼地面外形设计应尽量减少突变,在突变处应适当加强。

1.2.4伸缩缝长度可适当缩短,规范规定50M一道伸缩缝,能否改为40-45M.

1.2.5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应严格按规范;墙宽、墙高厚比及窗间墙宽度应按规范要求进行计算。

1.2.6现浇楼面施工缝应留设在分户墙上,不设置于房间跨中1/3处。

1.2.7合理安排施工工期,不能盲目求快,尤其经人工处理过的地基,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进度,以防上部主体结构完成后出现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1.2.8主体工程施工时应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尤其现浇楼面在施工时混凝土必须达到规定强度后才能拆模,上部施工荷载也不加得过早、过大和过于集中,并严禁吊装物件的冲击;浇筑混凝土时管线预埋应深浅适当,当板厚≤80mm,管径≥25jf,可在板底及板面加一层宽500mm与管同长的钢丝网。

2顶层墙体裂缝

2.1墙体裂缝的原因

2.1.1温度影响

屋面由于受太阳长时间的照射,与墙体获得的热量相差较大,且在相同温度情况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比砖墙大1倍,屋盖变形比砖墙大得多,因此,墙体与屋盖的接触面处便产生了剪力,当温度应力与荷载应力组成的主拉应力大于砖砌体的抗拉强度时,墙体就会出现裂缝,剪应力沿建筑物墙体的分布情况是两端大于中部,故在墙体端部有最大剪应力,引起墙体水平裂缝和竖向裂缝。

2.1.2施工方面的问题

砖砌体的砖、砂浆强度等级低于设计规定,砌体灰浆不饱满,混凝土圈梁在丁字墙处接槎较差,圈梁与砖墙的整体约束大削弱,墙体的拉结筋漏放或少放,构造柱伸入墙体的钢筋不按规定埋放,使墙体抗剪力减小,屋面保温层不按设计要求施工,厚度不足或湿度过大,直接影响保温隔热的效果。

2.1.3设计方面的的问题

屋顶混凝土挑檐过去多为预制,目前多为现浇,与顶层屋面圈梁组成L形刚度很大的梁,而现浇挑檐板上无保温层,易受温度变化影响产生变形,屋面保温层厚度较薄,且有时用保温层找坡,故难以抵抗较大的剪力,易在此处产生裂缝。

⒉2墙体裂缝的防治

2.2.1屋顶以设女儿墙为宜,如顶层为外挑檐,应尽可能采用预制。如为现浇,应沿纵墙长度方向每隔一单元在挑檐板上设温度缝。顶层如为连续现浇板,也应每隔一单元设温度缝,缝内嵌入防水油膏或麻丝沥青。

2.2.2混凝土顶圈梁,如有条件四周应做成暗圈梁,如370mm墙,圈梁可设计为240mm宽,外120mm砖,这样可使圈梁免受阳光直接照射。

2.2.3为使屋面保温层厚度均匀,一般应采用石灰焦渣找坡,在找坡层再做保温层,保温层宜适当加厚。

2.2.4建议顶层墙体采用的砖不低于MU7.5、砂浆不低于M5。

2.2.5内外纵横墙交接处加设构造柱,可有效地控制山墙内第一间墙体的裂缝。

2.3墙体裂缝的处理

对于顶层墙体裂缝,首先要查清原因。有些裂缝经过一段时间可逐渐趋于稳定,在不影响结构安全的情况下,只需嵌缝即可。小缝可刮腻子,重新刷浆;对于较大的裂缝和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应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

2.3.1在墙体裂缝范围内,根据裂缝严重程度,采取在墙内外侧加双面钢筋网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分层抹实。

2.3.2将墙体裂缝两侧的砖进行部分拆除,用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和砖补齐或灌以细石混凝土。为使混凝土与砖砌体结合密实,以采用膨胀混凝土为宜。

2.3.3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压力灌浆。

砖混结构通常出现窗台八字裂缝、楼面裂缝及顶层墙体裂缝等现象现分述有关质量通病如下:

1斜裂缝及现浇混凝土楼面的裂缝

1.1原因分析

引起窗台下墙体斜裂缝及现浇混凝土楼面裂缝的原因,可归结以下几个方面:

1.1.1由于混凝土本身收缩引起裂缝:因为混凝土在空气中凝结硬化时体积缩小,当其四周固结不能自由收缩时,会产生拉应力而引起裂缝。

1.1.2由于墙体风度相对较大,而楼层现浇面厚度一般在8-10cm之间,尽管强度满足要求,但楼面对于墙体的刚度减小,因此一些薄弱部位,如截面突变处、施工缝处、穿线管处往往首先表现出来,在那里发生裂缝。

1.1.3窗台下墙体斜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地基不均匀沉降,其次由于纵墙门窗洞口开洞较大(有的工程洞口超过2M以上也不设过梁,基础也未做相应处理),该部位刚度明显削弱,在窗洞口四角产生应力集中,引起墙体开裂。另外窗台下八字裂缝往往是朝阳面(南墙)多于背阴面(北墙),因此,也不能排除温度变化应力的影响。

1.1.4由于目前住宅楼结构形式基本一致,没有太大的变化,设计人员往往只重视强度而忽视了变形,在该设伸缩缝的地方不设缝,地基处理也不细致,往往使住宅工程沉降变形过大,引起墙体及楼面开裂。

1.1.5因为施工周期太短,在地基、主体结构尚未沉实的情况下工程就交付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地基、地体变形继续变形,致使一些工程在交付时无裂缝,而使用一段时间后,裂缝就出现了。这种现象常发生地基经过人工处理的工程中。

1.1.6有些施工单位为赶工期,在混凝土未达到强度要求时就拆模,施工荷载也加的过早、过大,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就发生内部裂缝,也是造成楼面裂缝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1.2防治措施

1.2.1设计人员在进行住宅工程设计时,尽可能减少原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上部主体开裂。

1.2.2外墙窗台下可以考虑增加一道腰梁,梁截面高120mm,宽同墙厚,内配4Φ12纵筋。

1.2.3对超过5层的砖混结构(含越层不超过7层),2层以下墙厚改为370mm.外墙及楼地面外形设计应尽量减少突变,在突变处应适当加强。

1.2.4伸缩缝长度可适当缩短,规范规定50M一道伸缩缝,能否改为40-45M.

1.2.5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应严格按规范;墙宽、墙高厚比及窗间墙宽度应按规范要求进行计算。

1.2.6现浇楼面施工缝应留设在分户墙上,不设置于房间跨中1/3处。

1.2.7合理安排施工工期,不能盲目求快,尤其经人工处理过的地基,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进度,以防上部主体结构完成后出现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1.2.8主体工程施工时应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尤其现浇楼面在施工时混凝土必须达到规定强度后才能拆模,上部施工荷载也不加得过早、过大和过于集中,并严禁吊装物件的冲击;浇筑混凝土时管线预埋应深浅适当,当板厚≤80mm,管径≥25jf,可在板底及板面加一层宽500mm与管同长的钢丝网。

2顶层墙体裂缝

2.1墙体裂缝的原因

2.1.1温度影响

屋面由于受太阳长时间的照射,与墙体获得的热量相差较大,且在相同温度情况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比砖墙大1倍,屋盖变形比砖墙大得多,因此,墙体与屋盖的接触面处便产生了剪力,当温度应力与荷载应力组成的主拉应力大于砖砌体的抗拉强度时,墙体就会出现裂缝,剪应力沿建筑物墙体的分布情况是两端大于中部,故在墙体端部有最大剪应力,引起墙体水平裂缝和竖向裂缝。

2.1.2施工方面的问题

砖砌体的砖、砂浆强度等级低于设计规定,砌体灰浆不饱满,混凝土圈梁在丁字墙处接槎较差,圈梁与砖墙的整体约束大削弱,墙体的拉结筋漏放或少放,构造柱伸入墙体的钢筋不按规定埋放,使墙体抗剪力减小,屋面保温层不按设计要求施工,厚度不足或湿度过大,直接影响保温隔热的效果。

2.1.3设计方面的的问题

屋顶混凝土挑檐过去多为预制,目前多为现浇,与顶层屋面圈梁组成L形刚度很大的梁,而现浇挑檐板上无保温层,易受温度变化影响产生变形,屋面保温层厚度较薄,且有时用保温层找坡,故难以抵抗较大的剪力,易在此处产生裂缝。

⒉2墙体裂缝的防治

2.2.1屋顶以设女儿墙为宜,如顶层为外挑檐,应尽可能采用预制。如为现浇,应沿纵墙长度方向每隔一单元在挑檐板上设温度缝。顶层如为连续现浇板,也应每隔一单元设温度缝,缝内嵌入防水油膏或麻丝沥青。

2.2.2混凝土顶圈梁,如有条件四周应做成暗圈梁,如370mm墙,圈梁可设计为240mm宽,外120mm砖,这样可使圈梁免受阳光直接照射。

2.2.3为使屋面保温层厚度均匀,一般应采用石灰焦渣找坡,在找坡层再做保温层,保温层宜适当加厚。

2.2.4建议顶层墙体采用的砖不低于MU7.5、砂浆不低于M5。

2.2.5内外纵横墙交接处加设构造柱,可有效地控制山墙内第一间墙体的裂缝。

2.3墙体裂缝的处理

对于顶层墙体裂缝,首先要查清原因。有些裂缝经过一段时间可逐渐趋于稳定,在不影响结构安全的情况下,只需嵌缝即可。小缝可刮腻子,重新刷浆;对于较大的裂缝和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应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

2.3.1在墙体裂缝范围内,根据裂缝严重程度,采取在墙内外侧加双面钢筋网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分层抹实。

2.3.2将墙体裂缝两侧的砖进行部分拆除,用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和砖补齐或灌以细石混凝土。为使混凝土与砖砌体结合密实,以采用膨胀混凝土为宜。

2.3.3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压力灌浆。

砖混结构通常出现窗台八字裂缝、楼面裂缝及顶层墙体裂缝等现象现分述有关质量通病如下:

1斜裂缝及现浇混凝土楼面的裂缝

1.1原因分析

引起窗台下墙体斜裂缝及现浇混凝土楼面裂缝的原因,可归结以下几个方面:

1.1.1由于混凝土本身收缩引起裂缝:因为混凝土在空气中凝结硬化时体积缩小,当其四周固结不能自由收缩时,会产生拉应力而引起裂缝。

1.1.2由于墙体风度相对较大,而楼层现浇面厚度一般在8-10cm之间,尽管强度满足要求,但楼面对于墙体的刚度减小,因此一些薄弱部位,如截面突变处、施工缝处、穿线管处往往首先表现出来,在那里发生裂缝。

1.1.3窗台下墙体斜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地基不均匀沉降,其次由于纵墙门窗洞口开洞较大(有的工程洞口超过2M以上也不设过梁,基础也未做相应处理),该部位刚度明显削弱,在窗洞口四角产生应力集中,引起墙体开裂。另外窗台下八字裂缝往往是朝阳面(南墙)多于背阴面(北墙),因此,也不能排除温度变化应力的影响。

1.1.4由于目前住宅楼结构形式基本一致,没有太大的变化,设计人员往往只重视强度而忽视了变形,在该设伸缩缝的地方不设缝,地基处理也不细致,往往使住宅工程沉降变形过大,引起墙体及楼面开裂。

1.1.5因为施工周期太短,在地基、主体结构尚未沉实的情况下工程就交付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地基、地体变形继续变形,致使一些工程在交付时无裂缝,而使用一段时间后,裂缝就出现了。这种现象常发生地基经过人工处理的工程中。

1.1.6有些施工单位为赶工期,在混凝土未达到强度要求时就拆模,施工荷载也加的过早、过大,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就发生内部裂缝,也是造成楼面裂缝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1.2防治措施

1.2.1设计人员在进行住宅工程设计时,尽可能减少原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上部主体开裂。

1.2.2外墙窗台下可以考虑增加一道腰梁,梁截面高120mm,宽同墙厚,内配4Φ12纵筋。

1.2.3对超过5层的砖混结构(含越层不超过7层),2层以下墙厚改为370mm.外墙及楼地面外形设计应尽量减少突变,在突变处应适当加强。

1.2.4伸缩缝长度可适当缩短,规范规定50M一道伸缩缝,能否改为40-45M.

1.2.5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应严格按规范;墙宽、墙高厚比及窗间墙宽度应按规范要求进行计算。

1.2.6现浇楼面施工缝应留设在分户墙上,不设置于房间跨中1/3处。

1.2.7合理安排施工工期,不能盲目求快,尤其经人工处理过的地基,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进度,以防上部主体结构完成后出现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1.2.8主体工程施工时应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尤其现浇楼面在施工时混凝土必须达到规定强度后才能拆模,上部施工荷载也不加得过早、过大和过于集中,并严禁吊装物件的冲击;浇筑混凝土时管线预埋应深浅适当,当板厚≤80mm,管径≥25jf,可在板底及板面加一层宽500mm与管同长的钢丝网。

2顶层墙体裂缝

2.1墙体裂缝的原因

2.1.1温度影响

屋面由于受太阳长时间的照射,与墙体获得的热量相差较大,且在相同温度情况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比砖墙大1倍,屋盖变形比砖墙大得多,因此,墙体与屋盖的接触面处便产生了剪力,当温度应力与荷载应力组成的主拉应力大于砖砌体的抗拉强度时,墙体就会出现裂缝,剪应力沿建筑物墙体的分布情况是两端大于中部,故在墙体端部有最大剪应力,引起墙体水平裂缝和竖向裂缝。

2.1.2施工方面的问题

砖砌体的砖、砂浆强度等级低于设计规定,砌体灰浆不饱满,混凝土圈梁在丁字墙处接槎较差,圈梁与砖墙的整体约束大削弱,墙体的拉结筋漏放或少放,构造柱伸入墙体的钢筋不按规定埋放,使墙体抗剪力减小,屋面保温层不按设计要求施工,厚度不足或湿度过大,直接影响保温隔热的效果。

2.1.3设计方面的的问题

屋顶混凝土挑檐过去多为预制,目前多为现浇,与顶层屋面圈梁组成L形刚度很大的梁,而现浇挑檐板上无保温层,易受温度变化影响产生变形,屋面保温层厚度较薄,且有时用保温层找坡,故难以抵抗较大的剪力,易在此处产生裂缝。

⒉2墙体裂缝的防治

2.2.1屋顶以设女儿墙为宜,如顶层为外挑檐,应尽可能采用预制。如为现浇,应沿纵墙长度方向每隔一单元在挑檐板上设温度缝。顶层如为连续现浇板,也应每隔一单元设温度缝,缝内嵌入防水油膏或麻丝沥青。

2.2.2混凝土顶圈梁,如有条件四周应做成暗圈梁,如370mm墙,圈梁可设计为240mm宽,外120mm砖,这样可使圈梁免受阳光直接照射。

2.2.3为使屋面保温层厚度均匀,一般应采用石灰焦渣找坡,在找坡层再做保温层,保温层宜适当加厚。

2.2.4建议顶层墙体采用的砖不低于MU7.5、砂浆不低于M5。

2.2.5内外纵横墙交接处加设构造柱,可有效地控制山墙内第一间墙体的裂缝。

2.3墙体裂缝的处理

对于顶层墙体裂缝,首先要查清原因。有些裂缝经过一段时间可逐渐趋于稳定,在不影响结构安全的情况下,只需嵌缝即可。小缝可刮腻子,重新刷浆;对于较大的裂缝和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应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

2.3.1在墙体裂缝范围内,根据裂缝严重程度,采取在墙内外侧加双面钢筋网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分层抹实。

2.3.2将墙体裂缝两侧的砖进行部分拆除,用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和砖补齐或灌以细石混凝土。为使混凝土与砖砌体结合密实,以采用膨胀混凝土为宜。

2.3.3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压力灌浆。

砖混结构通常出现窗台八字裂缝、楼面裂缝及顶层墙体裂缝等现象现分述有关质量通病如下:

1斜裂缝及现浇混凝土楼面的裂缝

1.1原因分析

引起窗台下墙体斜裂缝及现浇混凝土楼面裂缝的原因,可归结以下几个方面:

1.1.1由于混凝土本身收缩引起裂缝:因为混凝土在空气中凝结硬化时体积缩小,当其四周固结不能自由收缩时,会产生拉应力而引起裂缝。

1.1.2由于墙体风度相对较大,而楼层现浇面厚度一般在8-10cm之间,尽管强度满足要求,但楼面对于墙体的刚度减小,因此一些薄弱部位,如截面突变处、施工缝处、穿线管处往往首先表现出来,在那里发生裂缝。

1.1.3窗台下墙体斜裂缝的主要原因是地基不均匀沉降,其次由于纵墙门窗洞口开洞较大(有的工程洞口超过2M以上也不设过梁,基础也未做相应处理),该部位刚度明显削弱,在窗洞口四角产生应力集中,引起墙体开裂。另外窗台下八字裂缝往往是朝阳面(南墙)多于背阴面(北墙),因此,也不能排除温度变化应力的影响。

1.1.4由于目前住宅楼结构形式基本一致,没有太大的变化,设计人员往往只重视强度而忽视了变形,在该设伸缩缝的地方不设缝,地基处理也不细致,往往使住宅工程沉降变形过大,引起墙体及楼面开裂。

1.1.5因为施工周期太短,在地基、主体结构尚未沉实的情况下工程就交付使用,在使用过程中,地基、地体变形继续变形,致使一些工程在交付时无裂缝,而使用一段时间后,裂缝就出现了。这种现象常发生地基经过人工处理的工程中。

1.1.6有些施工单位为赶工期,在混凝土未达到强度要求时就拆模,施工荷载也加的过早、过大,使混凝土在硬化过程中就发生内部裂缝,也是造成楼面裂缝不可忽视的原因之一。

1.2防治措施

1.2.1设计人员在进行住宅工程设计时,尽可能减少原因地基不均匀沉降而引起的上部主体开裂。

1.2.2外墙窗台下可以考虑增加一道腰梁,梁截面高120mm,宽同墙厚,内配4Φ12纵筋。

1.2.3对超过5层的砖混结构(含越层不超过7层),2层以下墙厚改为370mm.外墙及楼地面外形设计应尽量减少突变,在突变处应适当加强。

1.2.4伸缩缝长度可适当缩短,规范规定50M一道伸缩缝,能否改为40-45M.

1.2.5构造柱及圈梁的设置应严格按规范;墙宽、墙高厚比及窗间墙宽度应按规范要求进行计算。

1.2.6现浇楼面施工缝应留设在分户墙上,不设置于房间跨中1/3处。

1.2.7合理安排施工工期,不能盲目求快,尤其经人工处理过的地基,必须严格控制施工进度,以防上部主体结构完成后出现因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

1.2.8主体工程施工时应精心组织,合理安排,尤其现浇楼面在施工时混凝土必须达到规定强度后才能拆模,上部施工荷载也不加得过早、过大和过于集中,并严禁吊装物件的冲击;浇筑混凝土时管线预埋应深浅适当,当板厚≤80mm,管径≥25jf,可在板底及板面加一层宽500mm与管同长的钢丝网。

2顶层墙体裂缝

2.1墙体裂缝的原因

2.1.1温度影响

屋面由于受太阳长时间的照射,与墙体获得的热量相差较大,且在相同温度情况下,混凝土的线膨胀系数比砖墙大1倍,屋盖变形比砖墙大得多,因此,墙体与屋盖的接触面处便产生了剪力,当温度应力与荷载应力组成的主拉应力大于砖砌体的抗拉强度时,墙体就会出现裂缝,剪应力沿建筑物墙体的分布情况是两端大于中部,故在墙体端部有最大剪应力,引起墙体水平裂缝和竖向裂缝。

2.1.2施工方面的问题

砖砌体的砖、砂浆强度等级低于设计规定,砌体灰浆不饱满,混凝土圈梁在丁字墙处接槎较差,圈梁与砖墙的整体约束大削弱,墙体的拉结筋漏放或少放,构造柱伸入墙体的钢筋不按规定埋放,使墙体抗剪力减小,屋面保温层不按设计要求施工,厚度不足或湿度过大,直接影响保温隔热的效果。

2.1.3设计方面的的问题

屋顶混凝土挑檐过去多为预制,目前多为现浇,与顶层屋面圈梁组成L形刚度很大的梁,而现浇挑檐板上无保温层,易受温度变化影响产生变形,屋面保温层厚度较薄,且有时用保温层找坡,故难以抵抗较大的剪力,易在此处产生裂缝。

⒉2墙体裂缝的防治

2.2.1屋顶以设女儿墙为宜,如顶层为外挑檐,应尽可能采用预制。如为现浇,应沿纵墙长度方向每隔一单元在挑檐板上设温度缝。顶层如为连续现浇板,也应每隔一单元设温度缝,缝内嵌入防水油膏或麻丝沥青。

2.2.2混凝土顶圈梁,如有条件四周应做成暗圈梁,如370mm墙,圈梁可设计为240mm宽,外120mm砖,这样可使圈梁免受阳光直接照射。

2.2.3为使屋面保温层厚度均匀,一般应采用石灰焦渣找坡,在找坡层再做保温层,保温层宜适当加厚。

2.2.4建议顶层墙体采用的砖不低于MU7.5、砂浆不低于M5。

2.2.5内外纵横墙交接处加设构造柱,可有效地控制山墙内第一间墙体的裂缝。

2.3墙体裂缝的处理

对于顶层墙体裂缝,首先要查清原因。有些裂缝经过一段时间可逐渐趋于稳定,在不影响结构安全的情况下,只需嵌缝即可。小缝可刮腻子,重新刷浆;对于较大的裂缝和影响结构安全的裂缝,应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

2.3.1在墙体裂缝范围内,根据裂缝严重程度,采取在墙内外侧加双面钢筋网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分层抹实。

2.3.2将墙体裂缝两侧的砖进行部分拆除,用高强度等级水泥砂浆和砖补齐或灌以细石混凝土。为使混凝土与砖砌体结合密实,以采用膨胀混凝土为宜。

2.3.3采用高强度等级水泥压力灌浆。


相关内容

  • 浅谈混凝土常见质量问题及控制措施
  • 摘要:混凝土施工是建筑工程中非常重要的方面,为了确保建筑工程质量应该高度重视混凝土施工,应该高度重视混凝土施工的问题.在实际的混凝土施工中经常出现表面.裂缝.强度和位移等一系列质量通病,本文在分析混凝土常见质量通病产生原因的基础上,说明了混凝土施工中由于管理和施工存在的问题,提供了应用管理和施工手段 ...

  • 建筑施工常见质量通病的原因及防治措施
  • 摘要:随着建筑工程的不断发展,对工程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工期要求也越来越短.由于不合理的工期要求,致使工程质量常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结合工程实践,从几个方面论述建筑工程质量通病产生的原因,并提出防治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新的设计理念. ...

  • 外墙涂料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 外墙涂料在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及其防治措施 [摘要]:主要介绍外墙涂料施工过程中常见的质量通病,分析产生质量通病的原因,并且从墙体施工方法.技巧以及成品保护等方面阐述质量通病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外墙涂料.质量通病.措施 外墙面砖在外墙装饰上占有一定的市场,但如果粘贴不牢固,就可能坠落造成人 ...

  • 工程质量常见问题防治公示牌
  • 工程常见问题防治公示牌 一.编制依据: 1.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50300-2013) 1.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11) 1.3.<屋面工程技术规范> (GB50207-2012) 1.4.<建 ...

  • 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通病与优秀做法
  • 3常见的施工质量通病与优秀做法图例解析 3.1钢筋工程的施工质量通病与优秀做法 3.1.1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的常见通病与优秀做法 1. 钢筋采用电渣压力焊的常见通病: 1)电渣压力焊时,接头处的上下钢筋没有顺肋,如图3.1.1-1. 2)电渣压力焊时,接头处的熔渣过多,焊头不均匀.不光滑,如图3.1 ...

  • 质量通病防治措施专项施工方案
  • 目 录 一.工程概况 1.工程建设概况 2.建筑设计概况 3.结构设计概况 4.机电安装设计概况 二.编制说明 三.编制依据 四.可能出现的质量通病分析 1.桩基工程 2.模板工程 3.钢筋工程 4.砼结构工程 5.砌体工程 6.楼地面工程 7.装饰装修工程 8.防水工程 9.内外墙面抹灰及顶棚抹灰 ...

  • 混凝土质量通病治理方案
  • 福州港罗源湾港区将军帽作业区一期码头工程 混凝土工程 施工质量通病防治方案 编制: 审核: 批准: 中交四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罗源湾将军帽15万吨级码头工程项目经理部 2012年11月 目 录 1.工程概况·············································· ...

  • 石砌挡土墙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 石砌挡土墙常见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王 勇 (中铁十五局集团有限公司新疆分公司, 新疆乌鲁木齐830011) 摘要:对石砌挡土墙常见的质量通病产生原因进行了分析, 并提出了相关的预防措施. 关键词:石砌挡土墙; 质量通病; 预防措施中图分类号:U417.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4-571 ...

  • 市政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 市政工程施工常见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为提高市政工程施工质量水平,克服市政工程施工中常见质量通病,根据国家现行法律.法规.工程技术标准,总结实际工作经验,借鉴其他项目施工做法,提出如下防治措施.在本项目市政工程的施工过程中,除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工程技术标准等规定外,还应参照执行本办法 一.关于检查 ...

  • 工程质量通病防治措施
  •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和工程质量常见 问题专项治理工作方案 第一章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标准化 一.质量目标及理念 确立"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质量意识:提高全员业务素质,使全体员工树立"工程在我心中,质量在我手中"的观念,增强质量意识,调动职工积极性,人人各司其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