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乡土文学论战的历史真相

作者:樊洛平

《文艺报》 2001年09期

  乡土文学论战之今昔

  从历史上看,发生于1977至1978年的乡土文学论战,是台湾光复以来未曾有过的一次大规模的文化论战。它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其影响又远远超出了文坛论战的范围。面对70年代台湾遭逢外交变局、钓鱼岛事件等严峻现实,面对台湾社会与文坛的恶性西化现象,台湾民众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开始反省自身的境遇与前途,这使得关怀社会、改革社会的时代呐喊蔚为风潮,整个台湾向着回归民族、回归乡土的方向转舵。台湾乡土文学的崛起,构成了70年代台湾“回归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77年,由当时国民党中的反共文人首先发难而引起的乡土文学论战,实际上是台湾两种政治势力、两种文化心理、两种文学观念在特定背景下的一次总较量。尽管当时代表官方立场和西化立场的发难者大肆攻击乡土文学,乡土派理论家与作家也不时被推向复杂的境地,但经过激烈的论战,以陈映真、尉天聪为代表的乡土派文学主张最终占了上风。乡土文学的反西化、反殖民经济立场的确立,对台湾新文学的民族性、社会性、写实性、民众性的继承和发扬,对现实主义传统的发展和丰富,都成为当时进步文艺界的共识。特别是乡土文学论战中所激扬的回归民族、回归乡土的精神,更成为台湾70年代时代精神的标志和象征。

  然而,这一乡土文学论战的历史果实,到了台湾政局急遽变化的八九十年代,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在独派文学人士的不断虚构、篡改与言说下,乡土文学论战的本来面貌与诠释方式被刻意扭曲。特别是1997年乡土文学论战20周年纪念之际,同时出现了两场性质相异、色彩分明的研讨会,在官方出资筹办的研讨会与陈映真为代表的“人间派”自费主办的研讨会之间,明显地标识出台湾历经20年社会变迁之后对于乡土文学论战评价的新的对立和斗争。在特定的社会思想文化背景下,“本土”文化与文学论述急遽兴起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使得乡土文学的领导权与解释权从“左派”转移到“本土派”手中,而乡土文学的名号也逐渐被“本土文学”所取代。原本还兼带阶级色彩的乡土文学,也成为完全以区域为中心的“台湾文学”。回顾乡土文学被解体的过程,陈映真先生不无痛心地总结道:“历史给予台湾形形色色的民族分离主义将近20年的发展时间。但看来70年代论争所欲解决的问题,却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迎来了全面反动、全面倒退和全面保守的局面。”这其中有太多沉痛的历史教训值得人们反思。

  从乡土文学到“本土文学”的逆转

  在乡土文学论战历史被虚构与篡改的过程中,当年的乡土文学阵营的分化,以及某些民族主义者后来的政治转向,不仅提示了历史发展的曲折与复杂,而且突显了政治上的统独争议在文学领域的激烈反应。陈映真先生在他的长篇论文《向内战·冷战意识形态挑战——70年代台湾文学论争在台湾文艺思潮史上划时代的意义》一文中,曾经这样谈到:“从80年代中后开始,叶石涛、王拓、陈芳明、巫永福、宋泽莱、李魁贤和不少原台湾文学的中国性质论者,在没有做任何负责的转向表白条件下,转换了自己的思想和政治方向,从他们原来的原则立场,全面倒退。”特别是叶石涛、王拓的文学逆转与精神背叛,更是令人触目惊心。

  从乡土到“本土”,叶石涛对乡土文学的诠释经历了自相矛盾、随风转舵、愈演愈烈、变本加厉的演化过程。叶石涛长期关注乡土文学,曾经坚定地倡导现实主义创作。早在1965年,他就于《文星》杂志发表了《台湾的乡土文学》一文,率先提出了厘定“乡土文学”概念的问题,只是他的声音被淹没在当时不断高涨的现代主义文艺浪潮中。1977年5月,在乡土文学论战初期,当时站在乡土文学阵营的叶石涛,发表了《台湾乡土文学史论》一文。这篇近两万字的论文,由“台湾的特性和中国的普遍性”、“台湾意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下的台湾”、“台湾乡土文学中的现实主义道路”、“台湾文学中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传统”等五大部分组成,这也是叶石涛后来撰写《台湾文学史纲》一书的胚胎。当时处于自相矛盾的文学史观中的叶石涛,碍于台湾与中国无法分割的血缘关系与历史事实,迫于当时无法阻挡的回归民族的时代潮流,不能不承认“始终给台湾带来重大影响的是一衣带水的中国大陆的中华民族”;另一方面,他又心有不甘地提出了“台湾意识”,强调台湾文学“应该是站在台湾的立场上来透视整个世界的作品”。这种隐含了分离主义倾向的提法,立即引发了陈映真的警觉和批评。在《“乡土文学”的盲点》一文中,陈映真敏锐地指出叶石涛文学史观中带有“用心良苦的,分离主义的议论”,而主张“台湾意识”还是“中国意识”,这又关涉乡土文学的回归方向。由于社会观、历史观、经济观乃至文学观的歧异,陈映真与叶石涛对乡土文学的解释产生分歧。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美日新殖民主义和官方意识形态的斗争是乡土文学论战的主流,陈、叶这种来自乡土文学阵营的不同声音,并未引起继续论争。

  从80年代到90年代,经历了1982年为“建立有自主性的台湾文学”而创办《文学界》杂志的活动,经历了1987年带有某种“本土论”色彩的《台湾文学史纲》的出版,叶石涛的文学思想已经在“本土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叶石涛也一改自己过去模棱两可的某些文学阐述,终于在90年代亮出了他多年想说而不敢说的台独观点。1992年,叶石涛错误地打出“台湾文学国家化”的旗号。并在《文学台湾》第4期上公开发表《台湾文学本土化是必然途径》;1995年,在《台湾新闻报》的“西子湾”副刊上,叶石涛以“台湾文学百问”专栏发表系列文章,认为70年代的乡土文学论争“乃是以中国民族主义为基调,并非真正的落实在本土的历史、人民和土地上,充其量只是在台湾的中国民族主义者的分裂、内讧罢了……70年代末期的第三次乡土文学论争,是外来政权中国民族主义者和‘在台湾的’新中国民族主义者之间的斗争。”从当年乡土文学论战的参与者,到今天的攻击者,叶石涛不惜以杜撰与篡改历史事实的做法,来诋毁和改变乡土文学论战的性质,他本人也彻底走上了文学“本土化”的道路,经历了从乡土文学到“本土”文学、从“台湾意识”到“自主性”乃至“台湾独立”的演变过程,叶石涛当年提出的乡土文学理论,特别是他首创的“台湾意识”这一概念不仅成为80年代台湾“本土”文学批评界诠释台湾文学的理论支柱,也不断建构为独派文学论述的纲领和体系。

  王拓作为当年乡土文学论战的主将之一,在经历了1979年“高雄事件”的被捕入狱之后,政治立场与文学观念发生了急遽逆转,很快走向了乡土文学的反面。1997年,王拓在官方举办的纪念乡土文学论战20周年的研讨会上,发表了《乡土文学论战与台湾本土化运动》一文,这表明他已从左翼统一派立场向台湾独立文学论歧路的全面倒退。70年代的乡土文学论战,明明是一场反西化、反殖民经济的回归民族、回归乡土的运动;王拓却硬要把它和80年代以后突显独派意识形态的“本土化”运动拼贴在一起,编造出乡土文学论战是“本土化”运动的源泉、台独派早就参加了乡土文学论战的所谓“历史”。在王拓那里,一是用“策略论”来否定和抹煞70年代的中国民族主义论,歪曲历史真相。他认定乡土文学论战中提出的民族主义口号,是为了“共同抵御官方体系、人马所形成的压力,在策略上突显了‘民族主义’面相,而压抑地域(乡土)和阶级的色彩。”二是将民族与乡土对立起来,以时下独派政治解释中的“本土”,去偷换当年的“乡土”含义,并从“乡土”中引申出所谓“重新确立了台湾自我的主体性”的结论。王拓这里所言的“本土”,绝非论战当年的历史脉络中,相对于“西方”外国帝国主义的本土,而特指分离主义者与中国对立的“本土”。三是为了给自己在独派阵营中争取政治资本,王拓以辛苦的曲笔,把乡土文学论战歪曲成80年代逐渐台独化的台湾战后民主运动的根源,并标榜他所代表的乡土作家“直接参加了政治活动”,是“具体落实了乡土文学鼓吹者所关怀的议题”。而事实上,70年代的乡土派思想家们,他们对美日帝国主义的反抗和对台湾的中国性的认同,如同陈映真先生指出的那样,是“强调台湾人民、社会、生活与文学的中国性格,而言必称‘在台中国人’、‘在台湾的中国社会’、‘在台湾的中国生活’和‘在台湾的中国文学’。”到了八九十年代,坚持“去中国”、“脱中国”倾向的“本土化”运动,所走的却是与乡土文学论战截然相反道路,不知王拓从哪里看出彼此之间的联系。如此种种,只能证明阐释《乡土文学论战与台湾本土化运动》的王拓,根本不是70年代王拓的延伸、发展与加强,而只能是与前人格理想、文学立场的断裂,是对它们的倒退和背叛。无情的事实宣判了这一无情的结论。

  对乡土文学论战的虚构与篡改

  独派文学人士对于乡土文学解释权的争夺,主要是把学术话题转化为政治命题,通过虚构、篡改、歪曲、造势等一系列“话语策略”,以今律古扭曲过去的历史,有一种错误的历史解释使现在的政治立场“合法化”,从而达到其由文学“本土化”到政治“本土化”的最终目标。

  当年并未参加乡土文学论战的陈芳明,在20年后官方主办的乡土文学论战研讨会上,却冒充历史的创造者,一味篡改与掠夺乡土文学论战的历史果实。比如,在他的论文《历史的歧见与回归的歧路》中,陈芳明出于替“本土化”运动造势的用心,通篇以当下统独对立的概念和派名,对乡土文学论战当事人的思想任意歪曲、支解,并冠以论战当时未曾存在的统独标志。在陈芳明的诠释中,台独派早就参加了乡土文学论战,乡土文学论战的本质,就是统独之争。为了证明这种虚构能够成立,陈芳明想方设法改造叶石涛当年的观点,把当时未曾存在的“本土”文学论旗手的地位推举给叶石涛。这样,仅以一篇文章参加乡土文学论战的叶石涛,仅仅作为论战中一个插曲的叶氏观点,摇身一变,成了左右所谓乡土文学统独大战的核心力量,70年代的乡土文学论战也被改换为“本土”文学运动。

  与此同时,为了让今天的独派人物王拓也能在虚构的“本土化”历史中充当角色,陈芳明全然不顾事实真相,忙不迭地给王拓改头换面。当年王拓思想中的核心部分是“反对新殖民经济,反对买办阶级,反对垄断阶段”,提倡乡土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而到了陈芳明笔下,王拓曾经主张的民族意识,不过是“格于政治环境的限制”,“为了不直接触犯中华民族主义的情绪”,“很谨慎地避免过分诉诸台湾本土意识”。“王拓的论述,虽未言明他的内心思考,但他的文学主张已经具有‘去中国中心化’的倾向。”

  然而,历史提供的事实是,70年代的王拓在《廿世纪台湾文学发展的动向》一文中,随处可见“在台湾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学”、“现阶段的台湾的中国文学作家”、“在台湾的中国文学”这样的字眼;不知陈芳明从何处寻到了“去中国中心化”的倾向?经过陈芳明改头换面的王拓,一笔勾销了自己当年在左翼民族主义阵营中的冲锋陷阵,而充当了“坚称要回到本土的现实”的骨干人物。由此让人看到,陈芳明对历史事实的编造与涂改,不仅全然违背了一个知识人起码的学术品格,更见证着独派文学阵营争夺历史发言权的不择手段。

  再如,为了诋毁乡土文学论战的性质,陈芳明有意混淆阶级阵线,将当年乡土文学论战中的敌对双方硬性捆绑在一起,虚构出所谓左派中华民族主义者和右派中华民族主义者共同夹杀“台湾意识”文学论的历史。在陈芳明的文章中,反对乡土文学的彭歌等人作为右派中华民族主义者,坚持乡土文学的陈映真作为左派中华民族主义者,“双方所认同的土地都是中国,而非台湾……论战中发表的无数文字,真正涉及台湾文学的,只有叶石涛与王拓而已。除此之外,都只见证于不同意识形态的对决与分立。”

  然而,回眸70年代的乡土文学论战,彭歌等人的真正角色是站在反共立场上对乡土派进行发难和攻击。这些反乡土文学的“保守派”,根本不是什么“右派民族主义者”。彭歌等人攻击陈映真、尉天聪、王拓的真正“对峙”,原本贯穿乡土文学的整个过程,现在却被陈芳明一笔带过,降格为论战中的龙套配角。由此可知,陈芳明是用“本土化”的视角去观照当年的乡土文学论战,凡不利于今天独派意识形态的内容,或贬斥打杀,或生编再造,全然不顾历史曾经有过的真实。其实,陈芳明的兴趣并不在讨论乡土文学本身,他的真实目的正如曾健民先生一针见血指出的那样,是“虚构乡土文学论战的统独成分,在不著痕迹中伪造分离主义文学论在乡土文学论战的在场证明,进一步据有论战的历史果实,据此朝向树立分离主义文学论的道统。”

  如果说,70年代的乡土文学论战标志了台湾思想史上的一次飞跃,是对反动的冷战和内战意识形态的一次颠覆;那么,80年代迄今的以“去中国化”为特征的“本土化”运动,无疑是从乡土文学进步思潮的倒退、反动和保守。从乡土文学到“本土”文学,独派人士虽然可以改变对历史的阐释,却不能改变历史本身的原貌;他们可以用“本土”文学的政治解释偷换乡土文学的概念,却无法抹煞乡土文学所包含的中国文化的底蕴;他们可以为台独的“本土化”逆流造势一时,却无法阻挡两岸统一的历史必然趋势。如同50年的两岸分裂割不断五千年的文化血脉,真正意义上的本土文化也无法独立于民族文化的背景之外。这一切,正如台湾学者陈昭瑛先生所明示的那样:“中国文化就是台湾的本土文化,在追求本土化的过程中,台湾不仅不应抛弃中国文化,还应该好好加以维护并发扬,如果硬要切断台湾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那分隔之处必是血肉模糊的。”

作者:樊洛平

《文艺报》 2001年09期

  乡土文学论战之今昔

  从历史上看,发生于1977至1978年的乡土文学论战,是台湾光复以来未曾有过的一次大规模的文化论战。它在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其影响又远远超出了文坛论战的范围。面对70年代台湾遭逢外交变局、钓鱼岛事件等严峻现实,面对台湾社会与文坛的恶性西化现象,台湾民众特别是青年知识分子开始反省自身的境遇与前途,这使得关怀社会、改革社会的时代呐喊蔚为风潮,整个台湾向着回归民族、回归乡土的方向转舵。台湾乡土文学的崛起,构成了70年代台湾“回归运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1977年,由当时国民党中的反共文人首先发难而引起的乡土文学论战,实际上是台湾两种政治势力、两种文化心理、两种文学观念在特定背景下的一次总较量。尽管当时代表官方立场和西化立场的发难者大肆攻击乡土文学,乡土派理论家与作家也不时被推向复杂的境地,但经过激烈的论战,以陈映真、尉天聪为代表的乡土派文学主张最终占了上风。乡土文学的反西化、反殖民经济立场的确立,对台湾新文学的民族性、社会性、写实性、民众性的继承和发扬,对现实主义传统的发展和丰富,都成为当时进步文艺界的共识。特别是乡土文学论战中所激扬的回归民族、回归乡土的精神,更成为台湾70年代时代精神的标志和象征。

  然而,这一乡土文学论战的历史果实,到了台湾政局急遽变化的八九十年代,却发生了意想不到的变化。在独派文学人士的不断虚构、篡改与言说下,乡土文学论战的本来面貌与诠释方式被刻意扭曲。特别是1997年乡土文学论战20周年纪念之际,同时出现了两场性质相异、色彩分明的研讨会,在官方出资筹办的研讨会与陈映真为代表的“人间派”自费主办的研讨会之间,明显地标识出台湾历经20年社会变迁之后对于乡土文学论战评价的新的对立和斗争。在特定的社会思想文化背景下,“本土”文化与文学论述急遽兴起所带来的直接后果,使得乡土文学的领导权与解释权从“左派”转移到“本土派”手中,而乡土文学的名号也逐渐被“本土文学”所取代。原本还兼带阶级色彩的乡土文学,也成为完全以区域为中心的“台湾文学”。回顾乡土文学被解体的过程,陈映真先生不无痛心地总结道:“历史给予台湾形形色色的民族分离主义将近20年的发展时间。但看来70年代论争所欲解决的问题,却不但没有得到解决,反而迎来了全面反动、全面倒退和全面保守的局面。”这其中有太多沉痛的历史教训值得人们反思。

  从乡土文学到“本土文学”的逆转

  在乡土文学论战历史被虚构与篡改的过程中,当年的乡土文学阵营的分化,以及某些民族主义者后来的政治转向,不仅提示了历史发展的曲折与复杂,而且突显了政治上的统独争议在文学领域的激烈反应。陈映真先生在他的长篇论文《向内战·冷战意识形态挑战——70年代台湾文学论争在台湾文艺思潮史上划时代的意义》一文中,曾经这样谈到:“从80年代中后开始,叶石涛、王拓、陈芳明、巫永福、宋泽莱、李魁贤和不少原台湾文学的中国性质论者,在没有做任何负责的转向表白条件下,转换了自己的思想和政治方向,从他们原来的原则立场,全面倒退。”特别是叶石涛、王拓的文学逆转与精神背叛,更是令人触目惊心。

  从乡土到“本土”,叶石涛对乡土文学的诠释经历了自相矛盾、随风转舵、愈演愈烈、变本加厉的演化过程。叶石涛长期关注乡土文学,曾经坚定地倡导现实主义创作。早在1965年,他就于《文星》杂志发表了《台湾的乡土文学》一文,率先提出了厘定“乡土文学”概念的问题,只是他的声音被淹没在当时不断高涨的现代主义文艺浪潮中。1977年5月,在乡土文学论战初期,当时站在乡土文学阵营的叶石涛,发表了《台湾乡土文学史论》一文。这篇近两万字的论文,由“台湾的特性和中国的普遍性”、“台湾意识”、“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下的台湾”、“台湾乡土文学中的现实主义道路”、“台湾文学中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传统”等五大部分组成,这也是叶石涛后来撰写《台湾文学史纲》一书的胚胎。当时处于自相矛盾的文学史观中的叶石涛,碍于台湾与中国无法分割的血缘关系与历史事实,迫于当时无法阻挡的回归民族的时代潮流,不能不承认“始终给台湾带来重大影响的是一衣带水的中国大陆的中华民族”;另一方面,他又心有不甘地提出了“台湾意识”,强调台湾文学“应该是站在台湾的立场上来透视整个世界的作品”。这种隐含了分离主义倾向的提法,立即引发了陈映真的警觉和批评。在《“乡土文学”的盲点》一文中,陈映真敏锐地指出叶石涛文学史观中带有“用心良苦的,分离主义的议论”,而主张“台湾意识”还是“中国意识”,这又关涉乡土文学的回归方向。由于社会观、历史观、经济观乃至文学观的歧异,陈映真与叶石涛对乡土文学的解释产生分歧。但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对美日新殖民主义和官方意识形态的斗争是乡土文学论战的主流,陈、叶这种来自乡土文学阵营的不同声音,并未引起继续论争。

  从80年代到90年代,经历了1982年为“建立有自主性的台湾文学”而创办《文学界》杂志的活动,经历了1987年带有某种“本土论”色彩的《台湾文学史纲》的出版,叶石涛的文学思想已经在“本土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叶石涛也一改自己过去模棱两可的某些文学阐述,终于在90年代亮出了他多年想说而不敢说的台独观点。1992年,叶石涛错误地打出“台湾文学国家化”的旗号。并在《文学台湾》第4期上公开发表《台湾文学本土化是必然途径》;1995年,在《台湾新闻报》的“西子湾”副刊上,叶石涛以“台湾文学百问”专栏发表系列文章,认为70年代的乡土文学论争“乃是以中国民族主义为基调,并非真正的落实在本土的历史、人民和土地上,充其量只是在台湾的中国民族主义者的分裂、内讧罢了……70年代末期的第三次乡土文学论争,是外来政权中国民族主义者和‘在台湾的’新中国民族主义者之间的斗争。”从当年乡土文学论战的参与者,到今天的攻击者,叶石涛不惜以杜撰与篡改历史事实的做法,来诋毁和改变乡土文学论战的性质,他本人也彻底走上了文学“本土化”的道路,经历了从乡土文学到“本土”文学、从“台湾意识”到“自主性”乃至“台湾独立”的演变过程,叶石涛当年提出的乡土文学理论,特别是他首创的“台湾意识”这一概念不仅成为80年代台湾“本土”文学批评界诠释台湾文学的理论支柱,也不断建构为独派文学论述的纲领和体系。

  王拓作为当年乡土文学论战的主将之一,在经历了1979年“高雄事件”的被捕入狱之后,政治立场与文学观念发生了急遽逆转,很快走向了乡土文学的反面。1997年,王拓在官方举办的纪念乡土文学论战20周年的研讨会上,发表了《乡土文学论战与台湾本土化运动》一文,这表明他已从左翼统一派立场向台湾独立文学论歧路的全面倒退。70年代的乡土文学论战,明明是一场反西化、反殖民经济的回归民族、回归乡土的运动;王拓却硬要把它和80年代以后突显独派意识形态的“本土化”运动拼贴在一起,编造出乡土文学论战是“本土化”运动的源泉、台独派早就参加了乡土文学论战的所谓“历史”。在王拓那里,一是用“策略论”来否定和抹煞70年代的中国民族主义论,歪曲历史真相。他认定乡土文学论战中提出的民族主义口号,是为了“共同抵御官方体系、人马所形成的压力,在策略上突显了‘民族主义’面相,而压抑地域(乡土)和阶级的色彩。”二是将民族与乡土对立起来,以时下独派政治解释中的“本土”,去偷换当年的“乡土”含义,并从“乡土”中引申出所谓“重新确立了台湾自我的主体性”的结论。王拓这里所言的“本土”,绝非论战当年的历史脉络中,相对于“西方”外国帝国主义的本土,而特指分离主义者与中国对立的“本土”。三是为了给自己在独派阵营中争取政治资本,王拓以辛苦的曲笔,把乡土文学论战歪曲成80年代逐渐台独化的台湾战后民主运动的根源,并标榜他所代表的乡土作家“直接参加了政治活动”,是“具体落实了乡土文学鼓吹者所关怀的议题”。而事实上,70年代的乡土派思想家们,他们对美日帝国主义的反抗和对台湾的中国性的认同,如同陈映真先生指出的那样,是“强调台湾人民、社会、生活与文学的中国性格,而言必称‘在台中国人’、‘在台湾的中国社会’、‘在台湾的中国生活’和‘在台湾的中国文学’。”到了八九十年代,坚持“去中国”、“脱中国”倾向的“本土化”运动,所走的却是与乡土文学论战截然相反道路,不知王拓从哪里看出彼此之间的联系。如此种种,只能证明阐释《乡土文学论战与台湾本土化运动》的王拓,根本不是70年代王拓的延伸、发展与加强,而只能是与前人格理想、文学立场的断裂,是对它们的倒退和背叛。无情的事实宣判了这一无情的结论。

  对乡土文学论战的虚构与篡改

  独派文学人士对于乡土文学解释权的争夺,主要是把学术话题转化为政治命题,通过虚构、篡改、歪曲、造势等一系列“话语策略”,以今律古扭曲过去的历史,有一种错误的历史解释使现在的政治立场“合法化”,从而达到其由文学“本土化”到政治“本土化”的最终目标。

  当年并未参加乡土文学论战的陈芳明,在20年后官方主办的乡土文学论战研讨会上,却冒充历史的创造者,一味篡改与掠夺乡土文学论战的历史果实。比如,在他的论文《历史的歧见与回归的歧路》中,陈芳明出于替“本土化”运动造势的用心,通篇以当下统独对立的概念和派名,对乡土文学论战当事人的思想任意歪曲、支解,并冠以论战当时未曾存在的统独标志。在陈芳明的诠释中,台独派早就参加了乡土文学论战,乡土文学论战的本质,就是统独之争。为了证明这种虚构能够成立,陈芳明想方设法改造叶石涛当年的观点,把当时未曾存在的“本土”文学论旗手的地位推举给叶石涛。这样,仅以一篇文章参加乡土文学论战的叶石涛,仅仅作为论战中一个插曲的叶氏观点,摇身一变,成了左右所谓乡土文学统独大战的核心力量,70年代的乡土文学论战也被改换为“本土”文学运动。

  与此同时,为了让今天的独派人物王拓也能在虚构的“本土化”历史中充当角色,陈芳明全然不顾事实真相,忙不迭地给王拓改头换面。当年王拓思想中的核心部分是“反对新殖民经济,反对买办阶级,反对垄断阶段”,提倡乡土文学的现实主义传统。而到了陈芳明笔下,王拓曾经主张的民族意识,不过是“格于政治环境的限制”,“为了不直接触犯中华民族主义的情绪”,“很谨慎地避免过分诉诸台湾本土意识”。“王拓的论述,虽未言明他的内心思考,但他的文学主张已经具有‘去中国中心化’的倾向。”

  然而,历史提供的事实是,70年代的王拓在《廿世纪台湾文学发展的动向》一文中,随处可见“在台湾发展起来的中国文学”、“现阶段的台湾的中国文学作家”、“在台湾的中国文学”这样的字眼;不知陈芳明从何处寻到了“去中国中心化”的倾向?经过陈芳明改头换面的王拓,一笔勾销了自己当年在左翼民族主义阵营中的冲锋陷阵,而充当了“坚称要回到本土的现实”的骨干人物。由此让人看到,陈芳明对历史事实的编造与涂改,不仅全然违背了一个知识人起码的学术品格,更见证着独派文学阵营争夺历史发言权的不择手段。

  再如,为了诋毁乡土文学论战的性质,陈芳明有意混淆阶级阵线,将当年乡土文学论战中的敌对双方硬性捆绑在一起,虚构出所谓左派中华民族主义者和右派中华民族主义者共同夹杀“台湾意识”文学论的历史。在陈芳明的文章中,反对乡土文学的彭歌等人作为右派中华民族主义者,坚持乡土文学的陈映真作为左派中华民族主义者,“双方所认同的土地都是中国,而非台湾……论战中发表的无数文字,真正涉及台湾文学的,只有叶石涛与王拓而已。除此之外,都只见证于不同意识形态的对决与分立。”

  然而,回眸70年代的乡土文学论战,彭歌等人的真正角色是站在反共立场上对乡土派进行发难和攻击。这些反乡土文学的“保守派”,根本不是什么“右派民族主义者”。彭歌等人攻击陈映真、尉天聪、王拓的真正“对峙”,原本贯穿乡土文学的整个过程,现在却被陈芳明一笔带过,降格为论战中的龙套配角。由此可知,陈芳明是用“本土化”的视角去观照当年的乡土文学论战,凡不利于今天独派意识形态的内容,或贬斥打杀,或生编再造,全然不顾历史曾经有过的真实。其实,陈芳明的兴趣并不在讨论乡土文学本身,他的真实目的正如曾健民先生一针见血指出的那样,是“虚构乡土文学论战的统独成分,在不著痕迹中伪造分离主义文学论在乡土文学论战的在场证明,进一步据有论战的历史果实,据此朝向树立分离主义文学论的道统。”

  如果说,70年代的乡土文学论战标志了台湾思想史上的一次飞跃,是对反动的冷战和内战意识形态的一次颠覆;那么,80年代迄今的以“去中国化”为特征的“本土化”运动,无疑是从乡土文学进步思潮的倒退、反动和保守。从乡土文学到“本土”文学,独派人士虽然可以改变对历史的阐释,却不能改变历史本身的原貌;他们可以用“本土”文学的政治解释偷换乡土文学的概念,却无法抹煞乡土文学所包含的中国文化的底蕴;他们可以为台独的“本土化”逆流造势一时,却无法阻挡两岸统一的历史必然趋势。如同50年的两岸分裂割不断五千年的文化血脉,真正意义上的本土文化也无法独立于民族文化的背景之外。这一切,正如台湾学者陈昭瑛先生所明示的那样:“中国文化就是台湾的本土文化,在追求本土化的过程中,台湾不仅不应抛弃中国文化,还应该好好加以维护并发扬,如果硬要切断台湾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那分隔之处必是血肉模糊的。”


相关内容

  • 近年来台湾文学中的新人文主义倾向
  • 作者:朱双一 台湾研究集刊 1996年05期 一.台湾人文主义文学脉流的形成和延续 由于社会环境等差异,本源于同一文化母体的海峡两岸当代文学,产生了若干各自的特点.其中之一,便是因对"人性论"的不同态度而引起的.在大陆,人性论(特别是抽象人性论)历来受到抵制或批判,因此文坛长期以 ...

  • 党的中央委员会总书记如何产生?
  • 使用微信"扫一扫"功能添加"学习微平台" 博文链接1 : 中华历史四字谣(转载) 笑不死你乐死你的搞笑语录 二十五史简介 [转载]終結中華民族的悲歌 动不动就说敌对势力,怎么在世界立足- [转载]世界顶级的讽刺照片-罪犯接见法官- 多人自杀300人入狱数百亿坏 ...

  • 近代史笔记整理
  • 近代史笔记整理 近代史笔记整理来源:杨孝国的日志 中国近代史纲要 主讲--冯聚才 第一讲近代中国的危机与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一.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中国跨入近代的状态:--"三条线的交叉" 封建社会的衰落期.清王朝的衰落期.和西方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 2.近代中国 ...

  • 历史今天:1903年1月6日,被鲁迅骂为乏走狗的梁实秋出生
  • 特约作者(一一) 梁实秋(1903年1月6日-1987年11月3日),中国著名的散文家.学者.文学批评家.翻译家. 他是第一个研究莎士比亚的中国学者.他以一人之力,持续40载,完成整部莎士比亚全集的翻译,堪称奇迹.他一生给中国文坛留下了两千多万字的著作,他的散文集创造了中国现代散文著作出版的最高纪录 ...

  • 八乡愁四韵(余光中)
  • 八.走不出的思乡情 --解读<乡愁四韵>的意象与内涵 教学目标: 1.抓住具体的意象,体会诗歌独特的抒情方式,从而感受浓烈的思乡之情. 2.了解诗歌的赏析方法:想景悟情.知人论诗--以诗解诗.探究内涵--深情朗读.传达诗意. 教学重点: 1.抓住意象来体验情感.2.初步学习诗歌赏析的方法 ...

  • 孙歌:鲁迅的绝望与历史
  • 孙歌:鲁迅的绝望与历史 摘要:鲁迅的绝望一直是鲁迅研究中的核心问题,如何理解鲁迅绝望的内涵,涉及到如何理解鲁迅特有的战斗精神.对于鲁迅而言,绝望是一种"抗战"的状态,而这"抗战"的对象,却是终于不能证实其为实有的黑暗与虚无.鲁迅强烈的沉潜欲,构成了他最具战斗性 ...

  • 余光中精典语录
  • 主要诗作有《乡愁》、《白玉苦瓜》、《等你,在雨中》<<敲打乐>>等;诗集有《灵河》、《石室之死》、《余光中诗逊等;诗论集有《诗人之境》、《诗的创作与鉴赏》等。其中《乡愁》一诗,因为形象而深刻抒发了游子殷切的思乡之情并富有时代感而受到人们的喜爱河赞赏。他的诗,兼有中国古典文学与 ...

  • [娓娓与喋喋]学案
  • 一.教学内容: <娓娓与喋喋> 二.学习目标 三. 知识归纳总结 1. 词语积累 参禅避免悬殊健谈共鸣默契脉脉迄今侃侃 睽睽便捷坐庄愕然良宵熟稔攀谈恳谈冤枉 起码郑重肺腑射程效率闲逸噪音清雅咖啡 芳邻促膝可遇而不可求随声附和哄堂大笑就地取材 遇人不淑赏心乐事交头接耳酸甜苦辣 2. 关于随 ...

  • 海峡两岸作文教学面面观
  • 开栏的话:福建地处祖国东南沿海,与台湾隔海相望.改革开放以来,两岸教育交流日益频繁.为搭建两岸基础教育交流平台,本刊特设"两岸基础教育交流"栏目,欢迎两岸中小学教师和研究人员投稿,来稿请注明"两岸基础教育交流"字样,我们将予以特别关注. 2013年12月26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