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古文翻译鸿门宴等

《鸿门宴》

1.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想在关中为王,任命为婴为国相,他把秦国的珍宝全部占有了。

2.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明天犒劳士兵,让他们饱餐一顿,替我去进攻并消灭刘沛的军队。

3.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却没有获取什么财物,也不迷恋女色这表明他的志向不在这些小的方面。,

4.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楚国的左伊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向来跟留侯张良要好。

5.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项伯就连夜骑马赶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项羽要攻打刘邦的事全部告诉张良,打算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刘邦军营。

6. 谁为大王此计者?

”是谁给大王出的这个计策呢?

7.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估计您的部队足以抵挡项王的部队吗?

8. 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您是不敢背叛项王的。

9.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在秦朝的时候,项伯和我有交往,他曾杀了人,是我救活了他。

10.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你替我请他进来,我应当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11.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结为儿女亲家刘邦敬上一大杯酒,住项伯健康,并与他约定结为儿女亲家。

12.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我进入函谷关之后,一丝一毫的财物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好官吏,百姓的名册和户口,封存好收藏钱财与兵器的仓库,来等待项将军的带来。

13.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所以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事故。

14.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现在人家有了大功,你反而却攻打他,这是不讲信义的,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

15.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我与将军协力攻打秦君,将军您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也没料到,竟能首先攻入函谷关消灭秦国,能够再一次杂着里见到您。

16.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

席上项羽项伯面向东方而坐,亚父朝南方而坐,亚父就是范增。

17.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屡次向项伯使眼色,举起他们佩戴的玉,多次暗示项羽下手杀刘邦,项庄无法刺杀刘邦。

18.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掳。

你进去,上前给他们敬酒,敬完酒,请求用剑舞蹈来助兴,趁机就在座位上刺杀刘邦,如果不这样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所俘虏。

19.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军队中没有什么娱乐,请让我来舞剑吧!

20.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项伯拔出剑舞了起来,而且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项庄无法刺杀刘邦。

21.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目的常在沛公身上。

22.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

樊哙就带着剑提着盾牌闯入营门,持长戟交叉的卫兵想拦住他,不让他进去,樊哙侧着自己的盾牌,用力一幢,卫兵都扑倒在地。

23. 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他掀开帐幕,向西站着,瞪大两眼怒视着项羽,头发直竖起来,眼眶都要裂开了。

24.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他是沛公的车右侍卫樊哙。

25.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唯恐不能杀尽惩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

26.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作答时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是刀和砧板,我们则是鱼和肉。

27.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我带一双白壁,打算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打算献给亚父,恰逢他们在生气,不敢把这些礼物献出来你就替我把这些礼物献给他们把。

28.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从郦山下,取道芷阳抄小路逃走。

29. 沛公安在

沛公在那

30.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

将来夺取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了,我们这些人马上将被他所俘虏了呀。

《赤壁之战》

1.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刘备是天下骁悍的雄杰,与曹操有仇,寄居在刘表那里,刘表妒忌他的才能而不能重用他。

2.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如果这件事能够成功,天下大势可以决定了。现在不赶快前去,恐怕就被曹操占了先。

3.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如果能用江东的兵力同中原对抗,不如趁早同他绝裂;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向他面北朝拜称臣呢!

4.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现在将军外表上假托服从的名义,但内心里怀着犹豫不决的心思,局势危急却不能决断,大祸没几天就要临头了。

5.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现在将军当真能派猛将统领几万大军,与刘豫州协同规划,共同努力,攻破曹操的军队就是必然的了,曹操的军队被打败,势必退回到北方,如果是这样,荆州吴国的势力就会强大,三国分立的形势就会出现。

6.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

刘表组建的水军,大小战船甚至用千亿数计算,曹操将这些战船全部沿江摆开,同时还有步兵,水陆一齐进攻,这样来长江的险要地势已经同我方共有了。

7.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将军您迎顺曹操,会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希望你能早定大计,不要采纳那些人的意见

8.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

您能对付曹操就同他决战,倘若万一战事不利,就撤回到我这里,我当和孟德一绝死战

9.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这时东南风来时很急,黄盖把十只战船排在最前头,到江中挂起船帆,其余船只都依次前进。

10.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

军大坏,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

霎时间,烟火满天,人马烧死的,淹死的很多,周瑜等率领着轻装的精兵跟

在他们后面,擂鼓震天,曹操的军队彻底溃散了,曹操带领军队从华容道步行逃跑

《烛之武退秦师》

1.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起来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文公对晋文公曾有过无礼的行为而且现在对晋国怀有二心,依附于楚,这时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水之南。

2.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推辞说:“我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更做不了什么事了?”

3.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如果灭亡了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那这件事来麻烦您,越过别的国家把远地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

4. 焉用亡郑以配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邻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您为什么要用灭郑来扩大邻国的疆域呢?邻国的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什么害处。

5.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那个晋国,哪里会有满足的时候?等它在东方以郑作为边界以后,就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了,那时候如果不去损害秦国,它又将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

6. 微夫人之力部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当初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们不会有今天的地位,依靠过人家的力量,反而去伤害人家,这是不仁,失去了盟国,这是不智,用动乱来代替严整,这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

1.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却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结而成的,但(它)却比水更冷。

2. 虽有槁暴,不复挺也,鞣使之然也。

即使又晒干了,它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弯曲的过程使它变成这样的

3. 君子博学而日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4.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行走迅速,但是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罢了。

5.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土成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的到发展,圣人的心思就具备了。

6.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雕刻一下就放弃它,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止,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7.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1.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古时候求学的人,一定要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 ,指导学业,解答疑难的

2.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有了疑难问题却不请教老师,那些疑难问题最终也得不到解决。

3.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所以,无论地位高低,无论年龄大小,道理在哪里,老师就在哪里

4.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矣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现在的普通人,他们的才能远远不及圣人,却耻于从师求教,所以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处于这个原因吧?

5.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从师求教,有的却不从师求教,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丢弃了,我看不出这种人明白道理在什么地方。

6.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他跟他年龄学问都差不多,以地为低的人为师实在可耻,以地位高的人为师又好像是拍马屁。

7.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巫师、医生、乐手、匠手们,士大夫是瞧不起的,君子们不屑与之同列,如今士大夫们的见识却反而赶不上他们,这不是很奇怪的是吗?

8.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处处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后,学问技能各有专长,如此而已。

9.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做《师说》以贻之。

李家的孩子李蟠,今年十七岁,喜欢古文,六经的本文和传文都学过了,他不受以从师为耻的风气影响,跟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重视从师学习的传统,写了这篇《师说》送给他。

《赤壁赋》

1.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举起酒杯,向客人敬酒,吟诵《日出》诗里《窈窕》章

2. 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

我们任凭这如一苇的扁舟随处漂荡,越过茫茫无边的江面。

3.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客人中有位能吹洞箫的,按着歌声以箫伴奏,那箫声呜呜咽咽,像是哀怨,又像是眷恋,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

4.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这箫声能是潜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哭泣。

5.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这儿山水缭绕,草木茂盛苍翠,这不就是曹操被周瑜困败的地方吗?

6.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当曹操占领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进的时候,战船接连千里,船只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着长矛吟诗,真是一代英雄啊,但是现在在哪里呢?

7.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何况我和你只是在江边沙洲打渔砍柴,与鱼虾为伴,与麋鹿为友。

8.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水像这样不断流去,但实际上并没有流去,月亮时圆时缺,但它最终没有一点增减。

9.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如果不是我们的东西,即使一丝一毫也不拿。

10.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取用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们也不会用完,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啊,是我和你所能共同享用的。

11. 寄蛶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寄托蛶蝣一般的在天地之间,渺小的如同沧海中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

12.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事物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原样,从那不变的方面来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

《张衡传》

1.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永远年间,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也不去任职。

2.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张衡年轻时就善于写文章,在长安及其附近地区考察,学习,并趁此机会前往京城洛阳,到太学观光,学习,于是通晓了五经,六艺。

3.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多次召请,他(他)也不去应召。

4.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张衡擅长机械方面制造的技巧,尤其专心研究天文,气象,岁时节候的推算

5.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符合,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这样的仪器。

6.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7.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张衡一到任就树立威信,整顿法治,暗中探知一些奸党分子的姓名,一下子全都抓起来,官民上下都很敬畏,赞颂河间地区政治清明,张衡治理河间政务三年后,就向朝廷上书请求辞职返老还乡,朝廷却把他调回京城,任命为尚书。

8.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派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汉安帝常听说张衡精通数术方面的学问,就派官府专车,特地召请(张衡)任命他为郎中,后又升为太史令。

《游褒禅山记》

1.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唐代和尚慧褒生前在此筑室定居,死后也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后来又叫褒禅山。

2.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也。

离禅院东五里,有个被叫做华山洞的胜景,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得名。

3.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现在把华山的华念作“华实”的“华”,看来是读错了字音,应该读作“花”

4.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已经出洞后,有人就责怪起懒惰后退的人,而我也后悔跟着他一起出来,而不能尽情享受游玩的乐趣。

5.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于是我对此产生无限的感慨,古人欣赏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收获,因为他们处处都用心思考。

6.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却无法实现,这就不必后悔了,别人谁还会讥笑呢? 上述这些就是我这次旅游的最大收获。

7.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对于倒地的古碑,我又产生这样的感叹。由于古书失传后世以讹传讹,不能弄清真相的事情,哪里能说得完呢!

8. 此所以学着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做学问的人,凡事都要深刻思考慎重则取的原因啊。

《鸿门宴》

1.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项羽想在关中为王,任命为婴为国相,他把秦国的珍宝全部占有了。

2. 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明天犒劳士兵,让他们饱餐一顿,替我去进攻并消灭刘沛的军队。

3. 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

却没有获取什么财物,也不迷恋女色这表明他的志向不在这些小的方面。,

4.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

楚国的左伊项伯,是项羽的叔父,向来跟留侯张良要好。

5. 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

项伯就连夜骑马赶到刘邦的军营,私下会见张良,把项羽要攻打刘邦的事全部告诉张良,打算叫张良和他一起离开刘邦军营。

6. 谁为大王此计者?

”是谁给大王出的这个计策呢?

7.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估计您的部队足以抵挡项王的部队吗?

8. 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

让我去告诉项伯,说您是不敢背叛项王的。

9. 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

在秦朝的时候,项伯和我有交往,他曾杀了人,是我救活了他。

10.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

你替我请他进来,我应当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11. 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

结为儿女亲家刘邦敬上一大杯酒,住项伯健康,并与他约定结为儿女亲家。

12. 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

我进入函谷关之后,一丝一毫的财物都不敢据为己有,登记好官吏,百姓的名册和户口,封存好收藏钱财与兵器的仓库,来等待项将军的带来。

13. 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

所以派遣军队守住函谷关的原因,是防备其他盗贼进来和意外事故。

14. 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

”现在人家有了大功,你反而却攻打他,这是不讲信义的,不如趁此好好款待他。

15. 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

我与将军协力攻打秦君,将军您在黄河以北作战,我在黄河以南作战,但是我自己也没料到,竟能首先攻入函谷关消灭秦国,能够再一次杂着里见到您。

16. 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

席上项羽项伯面向东方而坐,亚父朝南方而坐,亚父就是范增。

17.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

范增屡次向项伯使眼色,举起他们佩戴的玉,多次暗示项羽下手杀刘邦,项庄无法刺杀刘邦。

18. 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掳。

你进去,上前给他们敬酒,敬完酒,请求用剑舞蹈来助兴,趁机就在座位上刺杀刘邦,如果不这样的话,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所俘虏。

19. 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

军队中没有什么娱乐,请让我来舞剑吧!

20. 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项伯拔出剑舞了起来,而且常常用自己的身体掩护刘邦,项庄无法刺杀刘邦。

21. 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

现在项庄拔剑起舞,他的目的常在沛公身上。

22. 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

樊哙就带着剑提着盾牌闯入营门,持长戟交叉的卫兵想拦住他,不让他进去,樊哙侧着自己的盾牌,用力一幢,卫兵都扑倒在地。

23. 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

他掀开帐幕,向西站着,瞪大两眼怒视着项羽,头发直竖起来,眼眶都要裂开了。

24. 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他是沛公的车右侍卫樊哙。

25. 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

秦王有虎狼一样的心肠,杀人唯恐不能杀尽惩罚人唯恐不能用尽酷刑。

26. 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 作答时不必顾虑细枝末节,讲大礼不必计较小的谦让现在人家是刀和砧板,我们则是鱼和肉。

27.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

我带一双白壁,打算献给项王,一双玉斗,打算献给亚父,恰逢他们在生气,不敢把这些礼物献出来你就替我把这些礼物献给他们把。

28. 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

从郦山下,取道芷阳抄小路逃走。

29. 沛公安在

沛公在那

30. 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

将来夺取项王天下的,一定是沛公了,我们这些人马上将被他所俘虏了呀。

《赤壁之战》

1.刘备天下枭雄,与操有隙,寄寓于表,表恶其能而不能用也。

刘备是天下骁悍的雄杰,与曹操有仇,寄居在刘表那里,刘表妒忌他的才能而不能重用他。

2.如其克谐,天下可定也。今不速往,恐为操所先。

如果这件事能够成功,天下大势可以决定了。现在不赶快前去,恐怕就被曹操占了先。

3.若能以吴、越之众与中国抗衡,不如早与之绝;若不能,何不按兵束甲,北面而事之!

如果能用江东的兵力同中原对抗,不如趁早同他绝裂;如果不能,为什么不放下武器、捆起铠甲,向他面北朝拜称臣呢!

4.今将军外托服从之名而内怀犹豫之计,事急而不断,祸至无日矣!

现在将军外表上假托服从的名义,但内心里怀着犹豫不决的心思,局势危急却不能决断,大祸没几天就要临头了。

5.今将军诚能命猛将统兵数万,与豫州协规同力,破操军必矣。操军破,必北还;如此则荆、吴之势强,鼎足之形成矣。

现在将军当真能派猛将统领几万大军,与刘豫州协同规划,共同努力,攻破曹操的军队就是必然的了,曹操的军队被打败,势必退回到北方,如果是这样,荆州吴国的势力就会强大,三国分立的形势就会出现。

6.刘表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

刘表组建的水军,大小战船甚至用千亿数计算,曹操将这些战船全部沿江摆开,同时还有步兵,水陆一齐进攻,这样来长江的险要地势已经同我方共有了。

7.将军迎操,欲安所归乎?愿早定大计,莫用众人之议也!

将军您迎顺曹操,会得到一个什么归宿呢?希望你能早定大计,不要采纳那些人的意见

8.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

您能对付曹操就同他决战,倘若万一战事不利,就撤回到我这里,我当和孟德一绝死战

9.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

这时东南风来时很急,黄盖把十只战船排在最前头,到江中挂起船帆,其余船只都依次前进。

10.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

军大坏,操引军从华容道步走

霎时间,烟火满天,人马烧死的,淹死的很多,周瑜等率领着轻装的精兵跟

在他们后面,擂鼓震天,曹操的军队彻底溃散了,曹操带领军队从华容道步行逃跑

《烛之武退秦师》

1.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汜南。 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起来围攻郑国,这是因为郑文公对晋文公曾有过无礼的行为而且现在对晋国怀有二心,依附于楚,这时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汜水之南。

2. 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

烛之武推辞说:“我在年富力强的时候,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更做不了什么事了?”

3.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

如果灭亡了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那这件事来麻烦您,越过别的国家把远地作为秦国的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

4. 焉用亡郑以配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邻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

您为什么要用灭郑来扩大邻国的疆域呢?邻国的实力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秦国来说也没什么害处。

5. 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那个晋国,哪里会有满足的时候?等它在东方以郑作为边界以后,就又要扩张它西边的疆界了,那时候如果不去损害秦国,它又将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

6. 微夫人之力部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

当初假如没有那个人的力量,我们不会有今天的地位,依靠过人家的力量,反而去伤害人家,这是不仁,失去了盟国,这是不智,用动乱来代替严整,这是不武,我们还是回去吧.

1. 君子曰: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君子说:学习不可以停止。靛青是从蓝草中提取的,但(它的颜色)却比蓝草更青,冰是水凝结而成的,但(它)却比水更冷。

2. 虽有槁暴,不复挺也,鞣使之然也。

即使又晒干了,它也不再挺直,这是由于人力弯曲的过程使它变成这样的

3. 君子博学而日省乎己,则知明而行无过矣。

君子广泛地学习而且每天对自己检查反省,就会智慧明达行为没有过错了。

4. 假舆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

借助车马的人,并不是行走迅速,但是能到达千里之外,借助船只的人,并不是会游泳,但是能横渡江河,君子的本性同一般人没有什么差别,只不过是他们善于借助外物进行学习罢了。

5. 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

积土成山,风雨就会从那里兴起,积水成为深潭,蛟龙就会在那里生长,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的到发展,圣人的心思就具备了。

6. 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雕刻一下就放弃它,腐朽的木头也不能刻断,雕刻不停止,金石也能雕刻成功。

7. 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

蚯蚓没有锋利的爪子和牙齿,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泥土,向下饮地下水,这是用心专一的缘故。

1. 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古时候求学的人,一定要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 ,指导学业,解答疑难的

2. 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

有了疑难问题却不请教老师,那些疑难问题最终也得不到解决。

3. 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于吾乎?是故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我是向他学习道理的,哪里管他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所以,无论地位高低,无论年龄大小,道理在哪里,老师就在哪里

4. 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亦远矣,而耻学于师。是故圣益圣,愚矣愚。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

现在的普通人,他们的才能远远不及圣人,却耻于从师求教,所以圣人更加圣明,愚人更加愚昧,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处于这个原因吧?

5. 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小学而大遗,吾未见其明也。 不通晓句读,不能解决疑难问题,有的从师求教,有的却不从师求教,小的方面倒要学习,大的方面反而丢弃了,我看不出这种人明白道理在什么地方。

6. 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他跟他年龄学问都差不多,以地为低的人为师实在可耻,以地位高的人为师又好像是拍马屁。

7.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

巫师、医生、乐手、匠手们,士大夫是瞧不起的,君子们不屑与之同列,如今士大夫们的见识却反而赶不上他们,这不是很奇怪的是吗?

8. 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

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也不一定处处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后,学问技能各有专长,如此而已。

9. 李氏子蟠,年十七,好古文,六艺经传皆通习之,不拘于时,学于余。余嘉其能行古道,做《师说》以贻之。

李家的孩子李蟠,今年十七岁,喜欢古文,六经的本文和传文都学过了,他不受以从师为耻的风气影响,跟我学习,我赞许,他能实行古人重视从师学习的传统,写了这篇《师说》送给他。

《赤壁赋》

1. 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

举起酒杯,向客人敬酒,吟诵《日出》诗里《窈窕》章

2. 纵一苇之所知,凌万顷之茫然。

我们任凭这如一苇的扁舟随处漂荡,越过茫茫无边的江面。

3. 客有吹洞箫者,倚歌而和之,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

客人中有位能吹洞箫的,按着歌声以箫伴奏,那箫声呜呜咽咽,像是哀怨,又像是眷恋,像是哭泣,又像是倾诉.

4. 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这箫声能是潜伏在深渊中的蛟龙起舞,使孤舟上的寡妇哭泣。

5. 山川相缪,郁乎苍苍,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这儿山水缭绕,草木茂盛苍翠,这不就是曹操被周瑜困败的地方吗?

6. 方其破荆州,下江陵,顺流而东也,舳舻千里,旌旗蔽空,酾酒临江,横槊赋诗,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当曹操占领荆州,攻下江陵,顺着长江东进的时候,战船接连千里,船只旌旗遮蔽天空,临江饮酒,横着长矛吟诗,真是一代英雄啊,但是现在在哪里呢?

7. 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

何况我和你只是在江边沙洲打渔砍柴,与鱼虾为伴,与麋鹿为友。

8.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

水像这样不断流去,但实际上并没有流去,月亮时圆时缺,但它最终没有一点增减。

9. 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虽一毫而莫取。

再说天地之间,万物各有主宰,如果不是我们的东西,即使一丝一毫也不拿。

10. 取之无禁,用之不竭。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而吾与子之所共适。

取用它没有人禁止,享用它们也不会用完,这是大自然无穷无尽的宝藏啊,是我和你所能共同享用的。

11. 寄蛶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哀吾生之须臾,羡长江之无穷。

寄托蛶蝣一般的在天地之间,渺小的如同沧海中的一粒小米,哀叹我们生命的短促,羡慕长江的无穷。

12. 盖将自其变者而观之,则天地曾不能一瞬;自其不变者而观之,则物与我皆无尽也。

要是从那变化的方面去看它,那么天地间的事物连一眨眼的功夫都不能保持原样,从那不变的方面来看它,那么事物和我们本身都没有穷尽。

《张衡传》

1. 永元中,举孝廉不行,连辟公府不就。

永远年间,被推荐为孝廉,没有去应荐,屡次被公府征召也不去任职。

2. 衡少善属文,游于三辅,因入京师,观太学,遂通五经,贯六艺。

张衡年轻时就善于写文章,在长安及其附近地区考察,学习,并趁此机会前往京城洛阳,到太学观光,学习,于是通晓了五经,六艺。

3. 大将军邓骘奇其才,累召不应。

大将军邓骘认为他是奇才,多次召请,他(他)也不去应召。

4. 衡善机巧,尤致思于天文阴阳历算。

张衡擅长机械方面制造的技巧,尤其专心研究天文,气象,岁时节候的推算

5. 验之以事,合契若神。自书典所记,未之有也。

用实际发生的地震来检验仪器,彼此完全符合,真是灵验如神。从古籍的记载中,还看不到这样的仪器。

6. 自此以后,乃令史官记地动所从方起。

从此以后,(朝廷)就责成史官根据地动仪记载每次地震发生的方位。

7. 衡下车,治威严,整法度,阴知奸党名姓,一时收禽,上下肃然,称为政理。视事三年,上书乞骸骨,征拜尚书。

张衡一到任就树立威信,整顿法治,暗中探知一些奸党分子的姓名,一下子全都抓起来,官民上下都很敬畏,赞颂河间地区政治清明,张衡治理河间政务三年后,就向朝廷上书请求辞职返老还乡,朝廷却把他调回京城,任命为尚书。

8. 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派郎中,再迁为太史令。

汉安帝常听说张衡精通数术方面的学问,就派官府专车,特地召请(张衡)任命他为郎中,后又升为太史令。

《游褒禅山记》

1. 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址,而卒葬之,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唐代和尚慧褒生前在此筑室定居,死后也葬在这里,因为这个缘故后来又叫褒禅山。

2. 距其院东五里,所谓华阳洞者,以其在华山之阳名之也。

离禅院东五里,有个被叫做华山洞的胜景,因为它在华山的南面而得名。

3.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现在把华山的华念作“华实”的“华”,看来是读错了字音,应该读作“花”

4. 既其出,则或咎其欲出者,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乎游之乐也。

已经出洞后,有人就责怪起懒惰后退的人,而我也后悔跟着他一起出来,而不能尽情享受游玩的乐趣。

5. 于是余有叹焉:古人之观于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得,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于是我对此产生无限的感慨,古人欣赏天地、山川、草木、虫鱼、鸟兽,往往有所收获,因为他们处处都用心思考。

6.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可以无悔矣,其孰能讥之乎?此余之所得也。

我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却无法实现,这就不必后悔了,别人谁还会讥笑呢? 上述这些就是我这次旅游的最大收获。

7. 余于仆碑,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对于倒地的古碑,我又产生这样的感叹。由于古书失传后世以讹传讹,不能弄清真相的事情,哪里能说得完呢!

8. 此所以学着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就是做学问的人,凡事都要深刻思考慎重则取的原因啊。


相关内容

  • 高一下学期语文学习计划03月17日
  • 张蓓学习计划每天分享 相因( ) ⑦留待作遗施,于今无会因( ) ⑧惠文武,昭襄蒙故业( ) 1 黑龙江省宁安市东京城林业局第三中学高中语文 第6课鸿门宴学案2 新人教版必修1 学习目标:1.掌握司马迁和<史记>的知识,了解相关背景. 2.能根据书下注释翻译课文. 3.梳理情节,整体感知 ...

  • 古文句式第五课时教案
  • 第五课时 教学内容:倒装句----定语后置:状语后置 教学目标:让学生能够判定什么是定语后置.状语后置句子,并能准确翻译出来.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什么是定语后置句 二.新课教学: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定语后置一般有三种情况: 1).中心词+定语+者或中心词+之+定语+者 楚 ...

  • 1.6[鸿门宴]说课稿g
  • <鸿门宴>说课稿 一.说教材 (一)简析教材:选自<史记>.所选情节描写的是刘邦.项羽在推翻秦王朝后,为争夺天下而进行的一场惊心动魄的政治斗争.鸿门宴是项羽在新丰鸿门设下的一个富有杀机的宴会,是刘.项之间政治矛盾由潜滋暗长到公开化的表现,是长达五年的楚汉相争的序幕,名为宴会, ...

  • 怎样帮助初中学生学好古文
  • 怎样帮助初中学生学好古文 行初中语文教材中,古文的篇目已占课文总数的1/3,且文章思想性.艺术性都很强,堪称典范之作.因此,学好古文对学生而言极其重要. 怎样才能让学生学好古文,提高对古文的鉴赏能力,从中获益呢?这一直是一个困扰中学生学好文言文的问题,在此我浅谈一下我这几年在从事语文教学过程中所获得 ...

  • 2015年古文复习教案
  • 2015年古文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以虚词,实词翻译为切入口,落实文言文复习.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 ...

  • 中学文言文宾语前置简析
  • 中学文言文宾语前置简析 指导老师:陈大川 中文系2002级本3班39号 唐瑞 摘要:宾语前置是古汉语中经常出现的一种常见的特殊语法现象.在中学文言文中,是文言常用句式学习的一个重点.学好它对学生能正确理解文言句意很有帮助.因此本文根据宾语前置在中学文言课文中出现的否定句宾语前置.疑问句宾语前置.用& ...

  • 鸿门宴说课doc
  • <鸿门宴>说课稿 一.本课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的设计 鲁迅先生曾把司马迁的<史记>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节选于其中的<鸿门宴>,可谓"史圣"司马迁的典范文笔.大纲要求,高中语文要在指导学生阅读浅显文言文的基础上,进 ...

  • [鸿门宴]说课稿
  • ●江苏省东台中学 郑如芹 尊敬的各位评委: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课文是<鸿门宴>. 一.本课教学目的和重点难点的设计 鲁迅先生曾把司马迁的<史记>评价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节选于其中的<鸿门宴>,可谓"史圣"司马迁 ...

  • [师说]教案2
  •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文中一词多义.古今异义.通假.词类活用(名作动.形作名.意动),"其.而.之"等虚词以及判断句.被动句和宾语前置等. 2.培养学生自渎注解,疏通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 1.自主学习探究,了解作者的观点,学习文章对比论证.引用论证等说理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