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名词解释

三皇五帝:

三皇:伏羲、神农、燧人(祝融、女娲)

五帝:皇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分封制:

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又称为“封建”制,即封邦建国,是帝王按照宗法的等级秩序分封诸侯,使之在封域建立邦国,众建亲戚,以藩屏周的一种政治制度。其核心内容是授民授疆土,对象是王室子弟、异姓诸侯及古代帝王的后代。分封制下,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有任免官吏,征收赋税,创立军队等权利,但诸侯需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定期朝觐述职、进贡、拱卫王室的义务。分封制在前期对巩固和扩大西周王朝起了积极作用。但分封制在某种程度上也直接影响了周王权利的集中,后期随着地方诸侯势力的强大,周王室的逐渐衰微,分封制的弊端逐渐显露,至秦朝终被郡县制所取代。

宗法制:

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它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一种制度。它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区分“大宗”和“小宗”,确定“大宗”才有继承权和主祭权,“小宗”则需敬“大宗”,以此维护宗法统治;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目的在于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最大程度避免因王位而引发的纷争甚至战乱,稳定国家。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① 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创造了物质条件;

② 私学的兴趣,造就了一大批具有丰富知识和阅历的文士,同时为学术繁

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③ 封建制刚刚确立,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动,不同阶级、

阶层都要寻找自己的代言人。

百家争鸣:

春秋和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也是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界自由争论的风气。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言人对宇宙万物提出种种解释,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设想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这些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言人著书立说,广收门徒,相互间进行激烈的争辩,于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特别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儒家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

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同时,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本质是实现人际间共同和谐发展关系的根本。中心内容是“爱人”,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裕达而达人”。但有着时代和阶级的烙印。 智:是以仁为依据辨别是非、曲直、正邪、真妄的能力。即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

义:宜也,应当,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居仁由义,见利思义,它是通往仁和礼的道路。

法家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

商鞅变法 P105

秦孝公用商鞅以定变法之令,实行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的全面改革。商鞅变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废除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允许土地买卖(打破私田和公田的限制,从

法律上承认井田制的崩溃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刺激了个体农民的积极性,发展了农业生产);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增加国家税收;弊端是没有彻底废除奴隶制,还有奴

隶阶级的存在);

(3)统一度量衡,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方便了疆域内经济的往来);

(4)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商鞅制定二十等军功爵位,按军功大小,授爵

位和俸禄。如果宗室没有军功,则削去宗室属籍。按功劳以明尊卑、爵秩和等级,从而确定占有田宅、臣妾的多少和服饰的等级,从而形成了封建等级制;

(5)“燔烧诗书,明法令”,把法令公布在宫室前的冀阙上,并申明“刑无等级”;

(6)设什伍连坐法(加重百姓的生活压力);

(7)设县制;

(8)革除戎狄旧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有助于建立文明的社会风俗;分

室而居有利于增加税收

(9)迁都咸阳,建造宫室(为秦国的东进及后来的统一战争做准备)。

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在于继续剥夺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保护和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特政权,从而建立一套统治和剥削农民的制度。这些变法都是地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从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各个领域里进行变革,建立起赏罚严明的官僚政治体制,比较彻底,是使秦国富兵强的重要原因,奠定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基础。但此次变法并不完全彻底,变法内容还保留着一些维护奴隶制参与的规定。

从商君书看商鞅的治国理念 P105

商鞅的治国理念可概括为“壹民理论”,就是国家只需要一种人民,即种田的苦力和杀人的机器。

(1) 革新变法思想,这是法家思想的精髓。《更法》篇详细记述了商鞅与甘龙、

杜挚在秦孝公面前争论变法的问题。《开塞》篇从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不

同阶段入手,论证了战国末年只能实行法治,才是唯一可行的治国道路。"圣人不法古,不修今。法古则后于时,修今则塞于势"。从而说明只有变

法革新,才能使国家富强兴盛。

(2) 重农重战思想,这是法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商君书》中有关重农重战的

论述最多。如《农战》《靳令》《算地》都有所涉及,国家富强的功效就

在农战两项。《去强》说:"兴兵而伐,则武爵武任,必胜。按兵而农,

粟爵粟任,则国富。兵起而胜敌,按兵而国富者王。"《垦令》篇还提出

了20种督促人民耕垦土地的办法。如国家按统一标准征收地税,农民负

担的地税就公平了,国君讲求信用,百官不敢作弊,农民就会积极耕种土

地。可见。重农重战。是法家治国的根本大计。

(3) 重刑少赏的思想。加重刑罚,轻微奖赏(有时也说厚赏)、是法家的重要

思想。《错法》《去强》《去强》又说用刑罚来免除刑罚,国家就治;用

刑罚来招致刑罚,国家就乱。《开塞》说:"治国刑多多而赏少,故王者

刑九而赏一,削国赏九而刑一。"可见法家是重刑而轻赏的。对如何执行

刑罚时,法家主张要统一刑罚。《赏刑》说:"所以壹刑者,刑无等级,

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这

就是说,执行刑赏对谁都一样。

(4) 是重本抑末,反对儒术。这也是法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壹言》篇说:

"能事本而禁末者,富。"所谓"末"就是指的商业和手工业。《农战》篇说:

"农战之民千人,而有《诗》、《书》辩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于农战

矣。农战之民百人,而有技艺者一人焉,百人者皆怠于农战矣。""豪杰务

学《诗》、《书》,随从外权,要靡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

此为政,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可见,法家对儒家的儒术是

排斥的。

田氏代齐

指战国初年齐国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的事件。齐国的田氏原是陈国公子完的后裔,齐桓公时,陈公子完因避陈公族内乱逃奔来齐,又称田氏。齐景公时公室腐朽,阶级矛盾激化,而田桓子用较为缓和的剥削方式赢得了民心,增加其子民。前489年齐景公死,田桓子发动政变,立公子阳生为国君,田乞自立为相,专齐政,后杀齐悼公,立齐简公。田乞死后其子田桓为相,发动政变杀齐简公,立齐公,专齐政。到田和时,于前391年废齐康公自立为国君,完成田氏代齐的过程。

三家分晋

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争霸战争以来,晋国的一些异性卿大夫在晋公室不断扩充军事编制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兵权。到春秋中期,晋国政权逐渐为六卿所控制。赵鞅执政后,前497年,范氏和中行氏向赵氏进攻,但遭到以赵氏未收的韩、魏、知四家的反击,范氏、中行氏败逃;前493年,范氏、中行氏又联合郑、齐两国进攻赵氏,赵氏于前490年战胜范氏、中行氏,并瓜分了两家土地,政权落到知、赵、韩、魏四家之手。由于知伯专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合力灭知,三家分别建立了政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

秦王朝巩固国家的措施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巩固国家:

⑴ 政治制度上:秦王政为适应统一后新形势的需要,顺应列国政治制度从君主

制向专制集权制演变的趋势,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

① 秦始皇自称“始皇帝”,确立皇帝制(“皇帝”成为的出现,不仅表现为

形式上名号的变更,而且标志着一种新的统治制度的诞生);

② 彻底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为适应专制皇权和同一国家的需要,

中央集权的制度从此确立);

③ 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新的政府机构,在中央设置三公九卿(三公

九卿在制度上保证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性),在地方设郡、县两级;

④ 设官吏考核制度。一由朝廷派于是到各郡监察,上报考核结果;二是实行

日常的“上计”制,由中央政府据此评定官吏的政绩;

⑵ 军事上:

① 统一岭南,北击匈奴;

② 开凿灵渠(运输物质),修筑长城(保护北方农业区域,对边地的开垦和

边防的加强起了积极作用);

③ 收缴兵器,防止各种反抗活动。

⑶ 经济上:

① 颁布“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制定新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废除爰田

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土地私有制(以国家同一法令的形式成了私人对实

际占有土地的所有权,封建土地私有制被确立下来,标志着国家放松了对

土地的私人占有权和经营过程的控制,但仍然拥有某种程度的干涉权力); ②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贸易的扩大);

③ 统一货币:秦始皇下令废除各地原来流行的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新币;

④ 统一度量衡;

⑷ 交通上:

① 统一道路系统:对全国的交通进行总体规划,形成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交

通网,将全国各地联系在一起;

② 修驰道、直道、五尺道,统一车轨。

⑸ 风俗文化上:

① 统一法律,修秦律(秦律突出体现了维护地主阶级国家和私人财产安全的

根本准则);

② 统一文字,秦始皇采用了李斯提出的“书同文”的措施。

③ 统一思想:秦始皇为巩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把法家思想和大一统思想

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后又“焚书坑儒”,希望统一人们的思想(焚书坑

儒的目的是为了镇压政治反对派,巩固中央集权和政治统一,有一定的历

史合理性,但手段过于粗暴残酷,使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遭到惨重损失。特别是使传球以来蓬勃的自由思索精神受到压重打击,体现了文化专制。同时,焚书坑儒还堵塞了言路,加速了亲政权的灭亡);

④ 端正风俗:倡导“礼义”,反对“淫逸”,提倡封建主义的精神文明。通

过“端正风俗”的活动,使人们的行为规范得到调整,出现了“行同伦”的结果。

秦始皇在原各国政权机构的基础上,调整、完善、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机器,他所建立的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集权制度,成为历代封建统治机构的基本形式。秦始皇在一系列拓边政策全面胜利后确立的王朝版图,奠定了历代王朝的疆域基础。秦始皇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措施促进了统一国家的发展,对开创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秦巩固国家的措施对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镇压奴隶主贵族的复辟活动起到重要作用,但对劳动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加深了人民的苦难。

秦始皇评价 P140

秦始皇的最重要历史功绩,在于完成了统一事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对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作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秦统一后实行的各种政策和措施,有的不仅影响至以后二千年的封建社会,而且及于现在。秦始皇采取的各种统一措施和制度,对当时的历史发展来说,是一种大胆的革新,他不仅改变割据状态的政治和文化,从而使封建的社会经济顺利地向前发展。但他同时又是一个暴君。这不单是个人品质问题,反映他所代表的政治力量刚刚走上历史的前台,经验不足,对人民的力量缺乏认识,盲目夸大主观的作用,崇尚暴力,迷信权力,以为能一口吞尽天下,一时做尽万世事。这是由于他们在政治上尚处于幼年,未遭遇底层人民的打击,还很不成熟。秦始皇作为有贡献的政治家,功在首位,过当其次。

西汉的财政经济政策:

(1)改革币制,统一货币:

① 武帝恢复秦始皇时货币“重如其文”的制度,改铸三株钱,同时禁止私

铸,盗铸者罪至死;

② 下令取消郡国铸钱的权力,统一铸造三官钱;

货币的统一使封建国家的经济力量得到增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获得一种经济上的保证。

(2)盐铁官营,实行酒榷:

① 在产盐区设立盐官,募人煮盐,产品由盐官收购发卖,国家间接控制盐

的生产;

② 在产铁区设立铁官,管理和经营铁的采冶铸造和产品销售,直接控制铁

的生产和流通;

③ 酒业专卖

盐铁官营后,不仅使国家获得了经济利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对农民的兼并,对改进和推广先进技术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盐铁官营也难免带来封建官营事业共通的弊病,如盐价提高,铁器劣质不适用,从而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3)均输平准;

均输、平准政策的推行,消除了郡国供输往来烦杂、运费有时超过货物本身价值的不合理现象;有利于调剂物资供需,打击富商大贾的非法活动;也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起到了“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的作用。

(4)算缗告缗;

算缗告缗以后,上林苑财物贮积充溢,府库得到充实,商贾则受到一次沉重打击。 以上措施的实行,使武帝中期的财政状况得到明显好转,为武帝的内外事功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在经济领域进一步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刘彻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秦汉之际,遭秦始皇焚书坑儒政策摧残的儒家逐渐抬头,武帝即位时,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再加上武帝好大喜功,在思想领域,儒家取代了道家居统治地位。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其时代特点,他推崇的儒术,实际上已经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种不同学派的思想,与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有所不同。汉武帝把儒术与刑名法术相糅合,形成了“霸五道杂之”的统治手段,对后世影响颇深。

如何理解董仲舒“摆出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在汉初特定的社会条件下,统治者遵循“黄老无为”思想治理国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到文、景时期,无为而治又产生了新的问题,“黄老无为”思想已不再适应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了,所以实现统治政策的转变需要有一种新的理论来取代黄老学说。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应运而生,成为此后两千年间同志人民的正统思想。其目的在于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以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封建王权。

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当时社会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它削弱了地方势力,有利于国家的大一统,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同时它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但新儒学同样存在许多消极影响: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帝王专制推向一个极端;2.独尊儒术黯淡了其他学派的光芒,使原本有特色的思维方式、学说渐渐失传;3.学术思想独尊一统,使文人集中儒经研究,思维定式,学术思想被压制;4.条条框框越来越多,使百姓思想走向极度保守、腐败。

吴楚七国之乱:

西汉景帝时吴楚七国的叛乱。汉初,诸候在国内征收租赋煮盐铸钱,勾结工商奴隶主,与中央政权尖锐对立。景帝前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和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七国以“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发动武装叛乱。汉朝中央三个月内将七国击败,地方割据势力受到沉重打击,为汉武帝的“推恩令”的实行创造了条件。此后,诸候王国经过武帝进一步削弱,从此名存实亡。七国之乱的根源是强大的王国势力与专制皇权之间的矛盾。七国之乱评定后,诸侯王强大难制的局面大为缓和,中央集权走向巩固,国家统一显著加强。

汉武帝

汉武帝为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和加强中央集权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他实行推恩令,削弱诸候王的势力;将重要工商业归国营,充实封建国家的经济力量,打击工商奴隶主;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派张骞前往西域联络大月氏;派卫青、霍去病为大将抗击匈奴;他立太学,治黄河。他所开辟的疆域,为我们今天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奠定了基础。

汉武帝是雄才大略的封建政治家,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民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了巩固,中国开始以高度文明和富强的国家闻名于世。他不仅重新奠定了汉帝国的制度基础,而且其宏谋远虑为此后直到清皇朝两千年间的中国君主法宪制度提供了一套稳定成熟的模型和范式,使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然而汉武帝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历史人物,我们除了看到他对中国历史产生的积极影响之外,也不得不看到腐败、消极的一面。汉武帝在位期间连年征战、大兴土木,导致国库空虚,耗尽了文景以来的积蓄,激起了多处民族起义。他重用酷吏,农民不断暴动,社会曾出现过动荡。另外,他好大喜功,迷信鬼神,迂腐地追求长生不老。虽然他在晚年悬崖勒马“轮台罪己”,但已无法彻底改变西汉王朝逐渐衰败的趋势。总体来说,汉武帝仍是功大于过。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帝王,知过而改,虚怀纳谏,但同时我们也要用辩证、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其功过,从而更好地理解汉武帝,理解西汉王朝,理解中国的历史。

王莽的托古改制:

⑴王田私属。“更名天下田曰王田”,私人不得买卖;改奴婢为“私属”,亦不得买卖(王田制是想冻结土地和奴婢的买卖,以图缓和土地兼并和农民奴隶化的过程。但王田制对于地主多占的土地没有处理,对流民也没有授田,王莽解决土地、奴婢问题的尝试很快失败);

⑵实行“五均六筦”,即在国都长安及五大城市设立五均司市师,管理市场;国家统一掌管盐、铁、酒、铸钱、名山山泽、五均赊贷等事业,不许私人经营(王莽没有强大的国家力量,无法控制为国家服务的商人,导致商富大贾借机与郡县的天关屋里相互勾结,盘剥人民,损公肥私);

⑶改革币制(频繁改革币制,引起经济混乱,加速了新朝财政的崩溃和人民的破产);

⑷改易官制、政区等政治制度:改革中央机构,调整郡、县划分;改易官名、增设新官职;改易地名;恢复五等封爵制,滥加封赏;

⑸改变少数民族族名和首领的封号;

⑹挑动四边战争(使四边告急,物价暴涨,沉重的赋役征伐、残酷的刑法使农民完全丧失了活路);

失败原因:

⑴王莽改制期间出台一些政策违背客观规律,如“王田制”违背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规律。再如币制改革恢复已被历史淘汰的原始货币,直接违反货币发展规律,徒增货币流通的障碍。

⑵改革过急过速,容易采取一些过头的政策措施而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致使改革失地社会基础。如王莽将奴婢改为“私属”,并禁止奴婢买卖,既触犯了官僚、豪富的利益,又使失去土地而无路可走的农民断绝了一条卖身为奴的生路。 ⑶王莽还采取行政手段,对不恰当的改革措施强制推行,引起普遍不满,如币制改革引起经济混乱。但政策强制对于经济规律是无法抗拒的,所以不管王莽把政治强制强化到何等程度,依旧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⑷王莽改制多次挑起同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试图转移人民视线,结果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民族矛盾。这样的改制注定失败。

对王莽及其改制的简单评价:

①王氏外戚是一个豪强集团,王莽“新朝”的建立体现了新崛起的豪强势力使自己权力稳定化、永久化的要求。

②王莽掌权后,必须要从国家政权的立场出发,缓和社会矛盾,解决尖锐的土地和奴婢问题。虽然表面上看会损害部分豪强的利益,但实质上是维护全体统治阶层的长远总利益。这就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所说国家权力的“相对独立性”。 ③王莽进行了以土地和奴婢问题为中心的社会改革,这是比较有见识之举。但一方面由于豪强势力的反对和拒不让步,使王莽为保住自己的地位而动摇并最终放弃改革;另一方面他所采取的方法是违反历史规律的复古行径,不仅行不通,反而加剧了原有的危机和矛盾,失败是必然的。

④改制的失败说明,统治阶层依靠政策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社会矛盾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他们总不愿放弃既得利益。只有下层民众的暴力手段才能迫使其让步,缓和社会矛盾,推动历史前进。

党锢之祸

东汉中叶以后,外戚与宦官的争权夺利愈演愈烈。东汉后期,清议盛行,对时政有很大影响。由于宦官专权垄断了仕途,严重侵夺了士人的上进之路,大批太学生和儒生们上进无门,就与官僚士大夫结合,在朝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士大夫反对宦官专权的社会政治力量.他们以清流自命,视宦官人物为浊流,对宦官进行猛烈地抨击,其手段是上奏书,揭露宦官罪恶,或利用职权直接惩治贪桩枉法的宦官及其党羽.他们"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兴起"清议"之风.桓帝时期,以司隶校尉李膺、太尉陈蕃、王畅为首的官僚集团,与以郭泰、贾彪为首的三万余太学生联合起来,结成朋党,猛烈抨击宦官专权的黑暗统治。宦官依靠皇权,两次向党人发动大规模和残酷迫害活动,致使官僚集团被禁止仕宦或参与政治活动,史称“党锢之祸”。

由于这场斗争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维护东汉王朝的正常统治秩序,因此只能是一次地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具有浓重的政治改良色彩。也正因为如此,它仍然体现为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这场规模空前的反宦官斗争的失败,说明东汉统治的颓势已不可逆转。

第一次:公元166年,宦官集团对党人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迫害活动。宦官乘李膺违赦令杀死宦官党羽术士张成事件,唆使张成的弟子牢修上书,告发李膺交结太学诸生,共为部党,诽谤朝廷。在宦官的怂恿下,桓帝下令捕李膺,并下令郡国大捕“党人”。宦官借机制造冤狱,牵连“党人”200多人。第二年,桓帝迫于舆论压力,释放了党人,但把李膺等人遣送还乡,“禁锢终身”。这就是第一次党锢之祸。

第二次:灵帝即位,外戚窦武与太傅陈蕃共同执政,起用李膺等党人,密谋诛杀宦官。事败,窦武、陈蕃被害,李膺等人复遭废锢。建宁二年(169),宦官侯览在家乡任意残害百姓,督邮张俭上书弹劾,要求惩办侯览。但是,此书被侯览扣下,并指使人诬陷党人张俭结党图危社稷。于是,灵帝下令讨捕张俭等人,宦官曹节也趁机奏捕杀害李膺、杜密、范滂等百余人。其后被宦官指为党人,或因仇怨陷害和官吏滥捕而死、徙、废、禁者又有六七百人。熹平元年(172)宦官又借机逐捕党人和太学生千余人。五年,公元176年,永昌太守曹鸾上书要求赦免党人,宦官认为这是替党人翻案。因此,先将曹鸾活活打死,然后又下令禁锢党人,株连亲属,把对党人的迫害活动推向了高潮。灵帝下诏州郡,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及五服的亲属都免官禁锢。是为第二次党锢事件。经过这场浩劫,天下儒生几乎被一网打尽。直至中平元年(184)黄巾大起义爆发后,灵帝才下诏赦免党人。

九品中正制

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保证世族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主要内容是,在各州郡选择“贤有识见”的官员任“中正”,查访评定州郡人士,将他们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但是任中正者,循至只问门第高下,不究贤愚善恶。实际上官员都从世家大族中选定,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情况。九品中正制在客观上促进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学的兴盛,但最终还是巩固了门阀统治,成为世族地主操纵政权的工具。到了隋代,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和科举制实现,此制终被废除。

门阀势力的形成和发展:

门阀制度P227 P274 P289 P311 P343 P361:

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门阀士族由优先参政权进而获得政治垄断权,“公门有公,卿门有卿”,庶族寒门无寸进之路,成了变相的官位世袭制。又由于经济上的法内和法外特权,使他们不怕朝代更替,家门富贵有增无减。门阀士族以门第以资本,造成统治阶级中不同阶层的差异和对立,“士庶之际,实自天隔”,双方保持严格界限。门阀制度的存在使得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氏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

萌芽时期:东汉

初步形成时期:曹魏、西晋

鼎盛时期:东晋、南北朝前期

衰落时期:南北朝后期

消失:唐末

门阀大族形成原因:

(1)豪强大族控制选举制度,使其逐渐转化成为世家大族维持政治特权的工具,促进门阀士族的形成和发展;

(2)私人讲学之风的兴起和征辟制的存在,促进了累世公卿集团的形成;

(3)经学世家和累世公卿合流,学术与政治合一,促进了门阀大族的形成;

(4)门生故吏与宗师荐主的私恩关系的催化;

(5)庄园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特点:

(1)士庶门第严格

(2)累世为官

(3)经济垄断性强

(4)文化学术垄断

门阀政治的初步形成:

门阀指地主阶级中的世代贵显之家,是一种具有特殊身份和地位的等级阶层的专称。大官僚地主从东汉开始,享有政治经济特权,成为大姓豪族,称为士族、世族或高门。不属于士族的称为庶族或寒门。门阀政治在西晋初步形成的标志,政治上是九品中正制的实行,经济上是占田荫客制的制定。

门阀的发展:

①先秦时的巨室,也就是公卿之家;门阀观念于东汉时期萌芽,汉代累世经学造成累世公卿,世族的雏形已逐渐浮现;

②东汉末期战争不断,许多豪强、士绅家族逐渐崛起成为地方上重要的势力,是门阀的来源之一;

③九品中正制后期,只以家世选人,加速世族阶级发展,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许多世家大族因而产生;

④两晋时期出现严格意义的门阀政治以及北魏时期的世家大族(山东郡姓,关中郡姓);

⑤隋文帝时废除九品官人法,改行科举取士,削弱门阀任官系统;

⑥自魏晋以来的中国政权,几乎都为世族所操控。隋唐政权有赖关中世族支持拥载;

⑦唐太宗修订,武后完备科举制度,修《姓氏录》,世族影响逐渐衰微;

⑧唐末的黄巢之乱中,造成大量世族人士的伤亡,世族衰落,最终与庶民再无区别,世族的地位由地主绅士阶级取代。

门阀的影响:

士族制度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突出的政治特点,也是西晋政治腐败黑暗的表现,决定了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官僚门阀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

消极作用:

①士族制度的政治、经济特点,决定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往往特别尖锐,导致南北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

②士族田庄经济强化了封闭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门阀垄断官位,在朝堂上和天子存在对抗。同时,门阀的武装力量对中央权力形成威胁,不利于封建统治;

积极作用:

(1)经济上:

①士族田庄经济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士族占有大量劳动力,强化了封建依附关系,为编户农民提供了较有保障的生产条件;

②士族地主来南方立国创业,促进了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对江南荒丘山泽地区的开发起了推动作用;

(2)民族关系上:士族士大夫在推动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思想、科技文化上:士族生活优裕,有条件从事文化事业,部分士族蔑视礼法,倡导个性自由,思想上富有想象和浪漫色彩,因而东晋南朝时期在哲学、文学、书法、绘画、科学上有较多的成就,并且富有特色。

门阀制度毕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封建社会选拔任用人才的一种方式,它维持了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统治秩序的正常运转和确立,在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北朝自魏孝文帝始倡的门阀制度,在推进落后民族接受吸收中原先进的文明,加速游牧民族封建化进程上,是有其特定功绩的,不可一概抹杀。门阀制度因为保护和给予了一小部分人以特权,而限制和剥夺了另一大部分人的权利,因此而备受訾议。但应该承认的是,由于门阀士族对教育和知识的垄断,所以门阀阶层中的大部分人是属于社会精英阶层的,虽然他们的存在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但他们对政权的参与大部分还是有资格和能够胜任的。门阀制度以对一部分人造成不公和牺牲利益为代价,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影响:

(北魏牵起的通知造成社会各方面矛盾不断加深,从而使北魏政权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这种危机的实质是拓跋部落后的奴隶制生产关系与中原地区先进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民族压迫政策与民族融合趋势的矛盾,也是拓跋贵族的传统特权和民族习俗与汉化、封建化的矛盾。这表明北魏政权继续采用原有的制度和办法已经难以维持统治,而必须改弦更张,变革落后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政策措施以及风俗习惯,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全面纳入封建制轨道,以缓和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求得长治久安。)

内容:

前一阶段:太和八年(484)开始,主要是变革政治、经济制度;

(1)政治上:整顿吏治

①全面实行九品中正制和贡举制,选官任人,注重才干;

②颁行俸禄制度,中央管理按照品级、地方管理按照辖区户口分别确定不同的标准,由国家抽取一部分租调,以粟帛作为官吏的俸禄定期发放;

③加强对官吏的考课,惩贪倡廉;

经过对吏治的整顿,进一步完善了官吏的管理制度,使政权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2)经济上:

①推行均田制,确立受田种类和数量;确定土地的还受、买卖和继承;确定官吏的受田。

均田制的推行实际上并不能完全平均土地,但这一新的土地制度在当时仍有积极意义,它不仅对豪强大族对土地的兼并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还使劳动人民得到土地从来调动起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有力地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各族人民的融合。

②实行定额租调制。

定额租调制改变了过去赋税征收的混乱状况,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3)地方行政管理上:

①实行三长制,废除宗主督护制。规定五家为一邻,设邻长;五邻为一里,设里长;五里为一党,设党长。三长的职责为核定田亩、户口,收取赋税和征发徭役。 三张制的实施,不仅为改变宗主督护制时“民多隐冒”的严重局面提供了条件,从而有利于均田制的施行,而且可以进一步解决赋役不均的问题,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后一阶段:太和十八年迁都洛阳之后开始的,着重变革拓跋鲜卑的社会生活习俗。

(1)政治上:

①迁都洛阳(从而更好的推行第二阶段的改革);

②改官制和刑律(使北魏在政治体制方面完成了封建化进程);

(2)风俗习惯上:

①禁胡服;

②断北语;

③提倡胡汉通婚;

④改籍贯;

⑤改姓氏;

⑥定姓族。

缓和了民族矛盾。

(3)文化上:

①尊孔崇儒,兴复礼乐。

有利于促进中原地区文化教育的恢复和发展,也有利于提高拓跋部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加速其汉化、封建化的进程。

影响:

1.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

2.政权封建化加速: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4.一定程度上丢掉了拓跋的长处——勇武质朴,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也销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不重要)。 改革的意义:

孝文改制是当时中国北方长期以来奴隶制与封建制两种社会形态相互斗争并递相转化的结果,是民族斗争与北方民族融合发展的结果,也是鲜卑贵族封建化的必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门阀士族的恶性发展,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提高了拓跋鲜卑族的文明程度,巩固和改造了北魏政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北方民族的进一步融合。总体上看顺应了北魏社会的客观要求,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所以取得了成功,并且具有重大的进步作用和积极意义。

孝文帝:

孝文帝是历史上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改革家。他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平,是西北方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结,对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他的改革使得北魏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意识形态等各方面都完成了封建化,加速了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推动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北魏国力强盛,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

科举制

是隋唐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采用分科取士为办法的选官制度,它为中国历朝发掘和培养了大量人才,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考试选官是历史性进步。科举制的创立为庶族地主出身的士人开辟了参政的机会,不仅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冲击旧的门阀士族制度,而且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并改善了吏治,促进了封建官僚体制的成熟,完善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促使封建皇权通过控制士大夫阶级走向强化。但是还有诸多局限性,其考核内容与考试形式也慢慢体现出很大弊端。

隋代科举制

为隋代通过考试选拔人材的制度。魏晋以来,均以「九品中正制」选拔、任用人材,由是导致门阀世族垄断朝政。隋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打击门阀世袭,故在开皇末年实行科举制,规定六品以下官吏须由尚书省吏部铨举,废除了传统的州郡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隋代的考试制度,除有秀才、明经科外,炀帝时又加了进士科;进士只试策,明经除试策外还试经。这两种科目都适应了一般士绅的要求,通过考试,即可入仕。由是就算是一般庶族寒门,只要有才就有机会跻身掌权的统治阶层中。后来唐代进一步完善科举制,起到奖拔寒庶、抑制门阀的重要作用。

三省六部制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后期的中央政权机构。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三省指中书省(即隋朝的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至隋

朝时,隋文帝综合汉魏官制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唐朝基本上沿用了隋朝的制度,并有所补充和发展,使其中央集权体制更加完善。此后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作过一些不同的调整和补充。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在于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即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加强了皇权。相权三分,集思广益,职掌分明,节制君权。唐代三省六部制之优点是: 三权分立,唐宰相制无专政之弊;平衡君权;设政事堂,集思广益;职务分明;规模完备。

三省:内史省,决策机构。自唐以后改称为中书省,长官为内史令,后称中书令;门下省,为审议机构。长官为纳言,后称侍中;尚书省,为执行机构。长官为尚书令。三省长官均为宰相。三省互不隶属,互相牵制,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但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

六部:尚书省的下属事务性机构,设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度支部(后改称工部)、民部(后改称户部)。六部分掌官吏考核选拔、礼仪、军政、刑法、户口钱谷、营造工程等事务。六部长官均为尚书。

三省自隋朝始设,唐沿袭,宋后或置或废。明初废中书省后,六部直接受皇帝控制。

隋代三省六部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北周六官制,建立三省六部的中央官制。朝廷的主要职掌在三省六部。三省即尚书、门下、内史(唐改为中书);六部则指尚书省下设的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后改刑部)、度支(后改户部)、工部共六个朝政机构。三省的长官相当于宰相,彼此各有所职,分掌国家大政。内史长官为内史令,副长官为内史侍郎;门下省长官为纳言,副长官为门下侍郎。内史、门下二省设在宫内,主管皇帝生活起居和宫廷保卫,其亦有谏诤及匡正皇帝过失之责。尚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仆射,是朝政的总管。尚书省六部的长官为尚书,分别掌管国家日常行政,并参议朝政。除此以外,中央官制内另有较次要的秘书省、内侍省分掌政务,另又有御史台作为朝廷的监察机构。此外还有十一寺作为朝廷事务的执行机构。隋唐以后各朝官制名称虽有所变化,但基本上仍沿隋制。

安史之乱

安指安禄山(也指安庆绪),史指史思明(也指史朝义),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安史之乱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

(唐玄宗李隆基末年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历时八年的叛乱。由于唐玄宗尊孔崇儒,中央集权力量得以削弱,藩镇割据势力兴起。公元755年,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在范阳(今北京)叛乱,攻下洛阳。次年称帝,攻下长安。后757年被其子安庆绪所杀。759年安部将史思杀安庆绪,再攻洛阳。两年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763年史朝义自杀。前后历时近八年,始告平定。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战乱虽平,但安史部将势力并未消灭,藩镇割据局面由此形成,中原战乱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吐藩对唐的侵扰也是益频繁,唐朝国力大为削弱,其全盛时代也就从此结束了。)

影响:

(1)政治上:

1.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北方经济社会遭到巨大破坏,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2.中央政府日益削弱,派系冲突剧烈,宦官参政,导致政局动荡,国势日下。

3.使中央王朝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减弱,安史余党在北方各自为政,藩镇割据形势形成。

(2)经济上:

1.促使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安史之乱对北方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北方人士南渡,给南方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南方经济日益超过北方。

2.税制的破坏。由于战乱中有大量人民死伤及流亡至南方,唐室所能控制的户口大减,依靠户籍维持的均田制以及租庸调制均无法实行,严重影响国家税收。

(3)对外关系上:

1.安史之乱使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边疆少数民族贵族乘虚而入,打破了唐大一统的局面。

2.唐室为了平乱而向外族回纥借兵,回纥自持凭平乱有功,屡屡向唐室勒索威逼财帛,连年侵扰边境,唐的声威沦落,天可汗制度无法维持。

(4)社会上:

安史之乱之影响促使长安、洛阳等城市的衰落和中国政治重心的转移。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一带原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自安史之乱后,五代之中只有后唐定都洛阳,其他四朝乃至北宋以后的各个皇朝均不再定都于长安、洛阳。

安史之乱如何使唐王朝由盛转衰?

安史之乱所造成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第一,安史之乱打破了唐王朝的大一统局面,内地藩镇林立,战乱相仍,而中央政府日益削弱,已无能力再控制地方,安史余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

第二,宦官专政。安史之乱结束后,唐王朝的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宦官开始凌驾于朝廷百官甚至皇帝之上。在宦官专权的局面下,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反叛。

第三,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边疆少数民族贵族乘虚而入,频频袭掠,而且派系冲突更加剧烈,政局动荡,国势日下。 第四,安史之乱促使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对北方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北方已经走向衰落。

总之,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分水岭,统一、昌盛的唐朝已经成为过去。

唐太宗:

唐朝是中国古代有名的贤能之君。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事变”夺得帝位,即位后,他励精图治,居安思危,实行一系列的开明政策和措施;他任用贤良,举贤不避仇,虚怀博纳,从谏如流,使得吏治清明;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以发展生产,缓和阶级矛盾,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加强汉藏交流,促

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时代最著名的“治世”。唐太宗还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平定东突厥后,广设羁縻府州(见羁縻州),安置降众,不仅消除了北方的边患,也缓和了民族矛盾,因而被北方各族尊为“天可汗” 太宗遣文成公主和亲吐蕃,为汉藏两族间的友好交往开了先河,唐太宗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贞观后期,唐太宗逐渐走向奢靡,有时浪掷民财,纳谏用人、执法等方面也不如以往;东征高丽的战争则给中朝人民带带来了灾难。总的来说唐太宗功大于过,是历史上难得的贤君。

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统治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武周政权。执政期间,她发展了科举制度,开创殿试,创武举、自举、试官,亲自考试贡士;修《姓氏录》,重新调整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打击了氏族势力;维护贞观时期的经济措施,奖励农桑,轻徭薄赋;她巩固了边防,收复西安,恢复和亲,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武则天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有所发展,但同时她任用酷吏,实行恐怖统治,滥杀政敌;又大肆纳官,使得官场风气败坏,贪污风气盛行;崇佞佛教,大修庙宇,增强人民负担;用人太滥,放纵武氏宗族,杀害宗室,激化内部矛盾。

武则天作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之间的桥梁,不啻为地主阶级的有所作为的女政治家,且武则天有着出色的政治才能。再者,从社会变迁来看,武周的政治统治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因此武则天不啻为中国历史上有为的政治家。

三皇五帝:

三皇:伏羲、神农、燧人(祝融、女娲)

五帝:皇帝、颛顼、帝喾、唐尧、虞舜

分封制:

西周的地方行政制度,又称为“封建”制,即封邦建国,是帝王按照宗法的等级秩序分封诸侯,使之在封域建立邦国,众建亲戚,以藩屏周的一种政治制度。其核心内容是授民授疆土,对象是王室子弟、异姓诸侯及古代帝王的后代。分封制下,诸侯在其封国内享有世袭统治权,有任免官吏,征收赋税,创立军队等权利,但诸侯需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定期朝觐述职、进贡、拱卫王室的义务。分封制在前期对巩固和扩大西周王朝起了积极作用。但分封制在某种程度上也直接影响了周王权利的集中,后期随着地方诸侯势力的强大,周王室的逐渐衰微,分封制的弊端逐渐显露,至秦朝终被郡县制所取代。

宗法制:

是周代分封制的基础,是西周政治的典型特征。它是以血缘关系为纽带维系政治等级、巩固国家统治的一种制度。它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原则是“立嫡以长不以贤,立子以贵不以长”,区分“大宗”和“小宗”,确定“大宗”才有继承权和主祭权,“小宗”则需敬“大宗”,以此维护宗法统治;特点是宗族组织和国家组织合而为一,宗法等级和政治等级完全一致,目的在于加强分封制形成的统治秩序,解决贵族之间在权力、财产和土地继承上的矛盾,最大程度避免因王位而引发的纷争甚至战乱,稳定国家。

百家争鸣局面形成的原因:

① 封建经济的迅速发展,为学术文化的繁荣创造了物质条件;

② 私学的兴趣,造就了一大批具有丰富知识和阅历的文士,同时为学术繁

荣提供了舆论阵地;

③ 封建制刚刚确立,社会矛盾错综复杂,阶级关系出现新变动,不同阶级、

阶层都要寻找自己的代言人。

百家争鸣:

春秋和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各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也是战国时期学术思想界自由争论的风气。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言人对宇宙万物提出种种解释,对社会变革的现实发表不同的看法,设想改革时弊的各种方案。这些不同阶级、阶层的代言人著书立说,广收门徒,相互间进行激烈的争辩,于是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 “百家争鸣”反映了当时社会激烈和复杂的政治斗争,特别是新兴地主阶级和没落奴隶主之间的阶级斗争。这个时期的文化思想,奠定了整个封建时代文化的基础,对中国古代文化有着非常深刻的影响。

儒家

儒家是战国时期重要的学派之一,它以春秋时孔子为师,以六艺为法,崇尚「礼乐」和「仁义」,提倡「忠恕」和不偏不倚的「中庸」之道,主张「德治」和「仁

政」,重视道德伦理教育和人的自身修养的一个学术派别。同时,儒家强调教育的功能,认为重教化、轻刑罚是国家安定、人民富裕幸福的必由之路。主张「有教无类」,对统治者和被统治者都应该进行教育,使全国上下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在政治上,还主张以礼治国,以德服人,呼吁恢复「周礼」,并认为「周礼」是实现理想政治的理想大道。至战国时,儒家分有八派,重要的有孟子和荀子两派。

仁:是孔子的核心思想之一,是处理人与人关系的最高行为准则和道德规范,本质是实现人际间共同和谐发展关系的根本。中心内容是“爱人”,即“已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裕达而达人”。但有着时代和阶级的烙印。 智:是以仁为依据辨别是非、曲直、正邪、真妄的能力。即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

义:宜也,应当,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居仁由义,见利思义,它是通往仁和礼的道路。

法家

法家是战国时期的重要学派之一,因主张以法治国,「不别亲疏,不殊贵贱,一断于法」,故称之为法家。春秋时期,管仲、子产即是法家的先驱。战国初期,李悝、商鞅、申不害、慎到等开创了法家学派。至战国末期,韩非综合商鞅的「法」、慎到的「势」和申不害的「术」,以集法家思想学说之大成。这一学派,经济上主张废井田,重农抑商、奖励耕战;政治上主张废分封,设郡县,君主专制,仗势用术,以严刑峻法进行统治;思想和教育方面,则主张禁断诸子百家学说,以法为教,以吏为师。其学说为君主专制的大一统王朝的建立,提供了理论根据和行动方略。《汉书•艺文志》著录法家著作有二百十七篇,今存近半,其中最重要的是《商君书》和《韩非子》

商鞅变法 P105

秦孝公用商鞅以定变法之令,实行政治经济以及军事的全面改革。商鞅变法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点:

(1)废除井田制,“开阡陌封疆”,允许土地买卖(打破私田和公田的限制,从

法律上承认井田制的崩溃和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建立,刺激了个体农民的积极性,发展了农业生产);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增加国家税收;弊端是没有彻底废除奴隶制,还有奴

隶阶级的存在);

(3)统一度量衡,颁布度量衡的标准器(方便了疆域内经济的往来);

(4)奖励军功,废除世卿世禄制。商鞅制定二十等军功爵位,按军功大小,授爵

位和俸禄。如果宗室没有军功,则削去宗室属籍。按功劳以明尊卑、爵秩和等级,从而确定占有田宅、臣妾的多少和服饰的等级,从而形成了封建等级制;

(5)“燔烧诗书,明法令”,把法令公布在宫室前的冀阙上,并申明“刑无等级”;

(6)设什伍连坐法(加重百姓的生活压力);

(7)设县制;

(8)革除戎狄旧俗,禁止父子、兄弟同室居住(有助于建立文明的社会风俗;分

室而居有利于增加税收

(9)迁都咸阳,建造宫室(为秦国的东进及后来的统一战争做准备)。

商鞅变法的根本目的在于继续剥夺奴隶主贵族的政治、经济特权,保护和发展封建经济,巩固地主阶级特政权,从而建立一套统治和剥削农民的制度。这些变法都是地主阶级自上而下的改革运动,从秦国的政治、经济、军事各个领域里进行变革,建立起赏罚严明的官僚政治体制,比较彻底,是使秦国富兵强的重要原因,奠定了秦始皇统一中国的基础。但此次变法并不完全彻底,变法内容还保留着一些维护奴隶制参与的规定。

从商君书看商鞅的治国理念 P105

商鞅的治国理念可概括为“壹民理论”,就是国家只需要一种人民,即种田的苦力和杀人的机器。

(1) 革新变法思想,这是法家思想的精髓。《更法》篇详细记述了商鞅与甘龙、

杜挚在秦孝公面前争论变法的问题。《开塞》篇从考察人类社会发展的不

同阶段入手,论证了战国末年只能实行法治,才是唯一可行的治国道路。"圣人不法古,不修今。法古则后于时,修今则塞于势"。从而说明只有变

法革新,才能使国家富强兴盛。

(2) 重农重战思想,这是法家思想的重要内容。《商君书》中有关重农重战的

论述最多。如《农战》《靳令》《算地》都有所涉及,国家富强的功效就

在农战两项。《去强》说:"兴兵而伐,则武爵武任,必胜。按兵而农,

粟爵粟任,则国富。兵起而胜敌,按兵而国富者王。"《垦令》篇还提出

了20种督促人民耕垦土地的办法。如国家按统一标准征收地税,农民负

担的地税就公平了,国君讲求信用,百官不敢作弊,农民就会积极耕种土

地。可见。重农重战。是法家治国的根本大计。

(3) 重刑少赏的思想。加重刑罚,轻微奖赏(有时也说厚赏)、是法家的重要

思想。《错法》《去强》《去强》又说用刑罚来免除刑罚,国家就治;用

刑罚来招致刑罚,国家就乱。《开塞》说:"治国刑多多而赏少,故王者

刑九而赏一,削国赏九而刑一。"可见法家是重刑而轻赏的。对如何执行

刑罚时,法家主张要统一刑罚。《赏刑》说:"所以壹刑者,刑无等级,

自卿相将军以至大夫庶人,有不从王令,犯国禁,乱上制者,罪死不赦。有功于前,有败于后,不为损刑。有善于前,有过于后,不为亏法。"这

就是说,执行刑赏对谁都一样。

(4) 是重本抑末,反对儒术。这也是法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壹言》篇说:

"能事本而禁末者,富。"所谓"末"就是指的商业和手工业。《农战》篇说:

"农战之民千人,而有《诗》、《书》辩慧者一人焉,千人者皆怠于农战

矣。农战之民百人,而有技艺者一人焉,百人者皆怠于农战矣。""豪杰务

学《诗》、《书》,随从外权,要靡事商贾,为技艺,皆以避农战。民以

此为政,则粟焉得无少,而兵焉得无弱也。"可见,法家对儒家的儒术是

排斥的。

田氏代齐

指战国初年齐国田氏取代姜姓成为齐侯的事件。齐国的田氏原是陈国公子完的后裔,齐桓公时,陈公子完因避陈公族内乱逃奔来齐,又称田氏。齐景公时公室腐朽,阶级矛盾激化,而田桓子用较为缓和的剥削方式赢得了民心,增加其子民。前489年齐景公死,田桓子发动政变,立公子阳生为国君,田乞自立为相,专齐政,后杀齐悼公,立齐简公。田乞死后其子田桓为相,发动政变杀齐简公,立齐公,专齐政。到田和时,于前391年废齐康公自立为国君,完成田氏代齐的过程。

三家分晋

指春秋末年,晋国被韩赵魏三家瓜分的事件。争霸战争以来,晋国的一些异性卿大夫在晋公室不断扩充军事编制的过程中逐渐掌握了兵权。到春秋中期,晋国政权逐渐为六卿所控制。赵鞅执政后,前497年,范氏和中行氏向赵氏进攻,但遭到以赵氏未收的韩、魏、知四家的反击,范氏、中行氏败逃;前493年,范氏、中行氏又联合郑、齐两国进攻赵氏,赵氏于前490年战胜范氏、中行氏,并瓜分了两家土地,政权落到知、赵、韩、魏四家之手。由于知伯专权,前453年,赵韩魏三家合力灭知,三家分别建立了政权。前403年,周威烈王正式承认韩赵魏三家为诸侯。

秦王朝巩固国家的措施

秦始皇统一全国后,在各方面进行了一系列改革以巩固国家:

⑴ 政治制度上:秦王政为适应统一后新形势的需要,顺应列国政治制度从君主

制向专制集权制演变的趋势,建立了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树立了绝对皇权:

① 秦始皇自称“始皇帝”,确立皇帝制(“皇帝”成为的出现,不仅表现为

形式上名号的变更,而且标志着一种新的统治制度的诞生);

② 彻底废除分封制,全面推行郡县制(为适应专制皇权和同一国家的需要,

中央集权的制度从此确立);

③ 建立了一整套从中央到地方的新的政府机构,在中央设置三公九卿(三公

九卿在制度上保证了皇权的至高无上性),在地方设郡、县两级;

④ 设官吏考核制度。一由朝廷派于是到各郡监察,上报考核结果;二是实行

日常的“上计”制,由中央政府据此评定官吏的政绩;

⑵ 军事上:

① 统一岭南,北击匈奴;

② 开凿灵渠(运输物质),修筑长城(保护北方农业区域,对边地的开垦和

边防的加强起了积极作用);

③ 收缴兵器,防止各种反抗活动。

⑶ 经济上:

① 颁布“使黔首自实田”的法令,制定新的土地制度和赋税制度。废除爰田

制,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土地私有制(以国家同一法令的形式成了私人对实

际占有土地的所有权,封建土地私有制被确立下来,标志着国家放松了对

土地的私人占有权和经营过程的控制,但仍然拥有某种程度的干涉权力); ② 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阻碍了商品贸易的扩大);

③ 统一货币:秦始皇下令废除各地原来流行的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新币;

④ 统一度量衡;

⑷ 交通上:

① 统一道路系统:对全国的交通进行总体规划,形成以首都咸阳为中心的交

通网,将全国各地联系在一起;

② 修驰道、直道、五尺道,统一车轨。

⑸ 风俗文化上:

① 统一法律,修秦律(秦律突出体现了维护地主阶级国家和私人财产安全的

根本准则);

② 统一文字,秦始皇采用了李斯提出的“书同文”的措施。

③ 统一思想:秦始皇为巩固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把法家思想和大一统思想

作为自己的理论基础,后又“焚书坑儒”,希望统一人们的思想(焚书坑

儒的目的是为了镇压政治反对派,巩固中央集权和政治统一,有一定的历

史合理性,但手段过于粗暴残酷,使中国古代的文化典籍遭到惨重损失。特别是使传球以来蓬勃的自由思索精神受到压重打击,体现了文化专制。同时,焚书坑儒还堵塞了言路,加速了亲政权的灭亡);

④ 端正风俗:倡导“礼义”,反对“淫逸”,提倡封建主义的精神文明。通

过“端正风俗”的活动,使人们的行为规范得到调整,出现了“行同伦”的结果。

秦始皇在原各国政权机构的基础上,调整、完善、建立了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机器,他所建立的统一的封建专制主义集权制度,成为历代封建统治机构的基本形式。秦始皇在一系列拓边政策全面胜利后确立的王朝版图,奠定了历代王朝的疆域基础。秦始皇在经济文化方面的措施促进了统一国家的发展,对开创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秦巩固国家的措施对巩固统一,加强中央集权,镇压奴隶主贵族的复辟活动起到重要作用,但对劳动人民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加深了人民的苦难。

秦始皇评价 P140

秦始皇的最重要历史功绩,在于完成了统一事业,建立了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的中央集权的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对中国古代文明的高度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作出具有重大历史意义的决策,秦统一后实行的各种政策和措施,有的不仅影响至以后二千年的封建社会,而且及于现在。秦始皇采取的各种统一措施和制度,对当时的历史发展来说,是一种大胆的革新,他不仅改变割据状态的政治和文化,从而使封建的社会经济顺利地向前发展。但他同时又是一个暴君。这不单是个人品质问题,反映他所代表的政治力量刚刚走上历史的前台,经验不足,对人民的力量缺乏认识,盲目夸大主观的作用,崇尚暴力,迷信权力,以为能一口吞尽天下,一时做尽万世事。这是由于他们在政治上尚处于幼年,未遭遇底层人民的打击,还很不成熟。秦始皇作为有贡献的政治家,功在首位,过当其次。

西汉的财政经济政策:

(1)改革币制,统一货币:

① 武帝恢复秦始皇时货币“重如其文”的制度,改铸三株钱,同时禁止私

铸,盗铸者罪至死;

② 下令取消郡国铸钱的权力,统一铸造三官钱;

货币的统一使封建国家的经济力量得到增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获得一种经济上的保证。

(2)盐铁官营,实行酒榷:

① 在产盐区设立盐官,募人煮盐,产品由盐官收购发卖,国家间接控制盐

的生产;

② 在产铁区设立铁官,管理和经营铁的采冶铸造和产品销售,直接控制铁

的生产和流通;

③ 酒业专卖

盐铁官营后,不仅使国家获得了经济利益,而且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豪强对农民的兼并,对改进和推广先进技术也起到了促进作用。但盐铁官营也难免带来封建官营事业共通的弊病,如盐价提高,铁器劣质不适用,从而加重了农民的负担。

(3)均输平准;

均输、平准政策的推行,消除了郡国供输往来烦杂、运费有时超过货物本身价值的不合理现象;有利于调剂物资供需,打击富商大贾的非法活动;也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起到了“民不益赋而天下用饶”的作用。

(4)算缗告缗;

算缗告缗以后,上林苑财物贮积充溢,府库得到充实,商贾则受到一次沉重打击。 以上措施的实行,使武帝中期的财政状况得到明显好转,为武帝的内外事功提供了物质上的保证,在经济领域进一步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刘彻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秦汉之际,遭秦始皇焚书坑儒政策摧残的儒家逐渐抬头,武帝即位时,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再加上武帝好大喜功,在思想领域,儒家取代了道家居统治地位。汉武帝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有其时代特点,他推崇的儒术,实际上已经吸收了法家、道家、阴阳家等各种不同学派的思想,与孔孟为代表的先秦儒家思想有所不同。汉武帝把儒术与刑名法术相糅合,形成了“霸五道杂之”的统治手段,对后世影响颇深。

如何理解董仲舒“摆出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

在汉初特定的社会条件下,统治者遵循“黄老无为”思想治理国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但到文、景时期,无为而治又产生了新的问题,“黄老无为”思想已不再适应政治、经济形势的需要了,所以实现统治政策的转变需要有一种新的理论来取代黄老学说。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应运而生,成为此后两千年间同志人民的正统思想。其目的在于实现思想上的大一统,以巩固国家统一、加强封建王权。

董仲舒的新儒学适应当时社会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需要,它削弱了地方势力,有利于国家的大一统,有利于稳定社会秩序。同时它对儒学为主流的传统文化起了积极作用,在一定程度上发扬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

但新儒学同样存在许多消极影响: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将帝王专制推向一个极端;2.独尊儒术黯淡了其他学派的光芒,使原本有特色的思维方式、学说渐渐失传;3.学术思想独尊一统,使文人集中儒经研究,思维定式,学术思想被压制;4.条条框框越来越多,使百姓思想走向极度保守、腐败。

吴楚七国之乱:

西汉景帝时吴楚七国的叛乱。汉初,诸候在国内征收租赋煮盐铸钱,勾结工商奴隶主,与中央政权尖锐对立。景帝前三年(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和楚、赵、胶东、胶西、济南、淄川七国以“诛晁错以清君侧”为名,发动武装叛乱。汉朝中央三个月内将七国击败,地方割据势力受到沉重打击,为汉武帝的“推恩令”的实行创造了条件。此后,诸候王国经过武帝进一步削弱,从此名存实亡。七国之乱的根源是强大的王国势力与专制皇权之间的矛盾。七国之乱评定后,诸侯王强大难制的局面大为缓和,中央集权走向巩固,国家统一显著加强。

汉武帝

汉武帝为巩固统一的封建国家和加强中央集权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他实行推恩令,削弱诸候王的势力;将重要工商业归国营,充实封建国家的经济力量,打击工商奴隶主;采纳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派张骞前往西域联络大月氏;派卫青、霍去病为大将抗击匈奴;他立太学,治黄河。他所开辟的疆域,为我们今天这样一个东方大国奠定了基础。

汉武帝是雄才大略的封建政治家,在他统治期间,以汉民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得到了巩固,中国开始以高度文明和富强的国家闻名于世。他不仅重新奠定了汉帝国的制度基础,而且其宏谋远虑为此后直到清皇朝两千年间的中国君主法宪制度提供了一套稳定成熟的模型和范式,使中央集权空前加强,大一统帝国得到了进一步巩固和发展。

然而汉武帝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历史人物,我们除了看到他对中国历史产生的积极影响之外,也不得不看到腐败、消极的一面。汉武帝在位期间连年征战、大兴土木,导致国库空虚,耗尽了文景以来的积蓄,激起了多处民族起义。他重用酷吏,农民不断暴动,社会曾出现过动荡。另外,他好大喜功,迷信鬼神,迂腐地追求长生不老。虽然他在晚年悬崖勒马“轮台罪己”,但已无法彻底改变西汉王朝逐渐衰败的趋势。总体来说,汉武帝仍是功大于过。在中国历史上,汉武帝是一位具有世界眼光的帝王,知过而改,虚怀纳谏,但同时我们也要用辩证、客观的眼光去看待其功过,从而更好地理解汉武帝,理解西汉王朝,理解中国的历史。

王莽的托古改制:

⑴王田私属。“更名天下田曰王田”,私人不得买卖;改奴婢为“私属”,亦不得买卖(王田制是想冻结土地和奴婢的买卖,以图缓和土地兼并和农民奴隶化的过程。但王田制对于地主多占的土地没有处理,对流民也没有授田,王莽解决土地、奴婢问题的尝试很快失败);

⑵实行“五均六筦”,即在国都长安及五大城市设立五均司市师,管理市场;国家统一掌管盐、铁、酒、铸钱、名山山泽、五均赊贷等事业,不许私人经营(王莽没有强大的国家力量,无法控制为国家服务的商人,导致商富大贾借机与郡县的天关屋里相互勾结,盘剥人民,损公肥私);

⑶改革币制(频繁改革币制,引起经济混乱,加速了新朝财政的崩溃和人民的破产);

⑷改易官制、政区等政治制度:改革中央机构,调整郡、县划分;改易官名、增设新官职;改易地名;恢复五等封爵制,滥加封赏;

⑸改变少数民族族名和首领的封号;

⑹挑动四边战争(使四边告急,物价暴涨,沉重的赋役征伐、残酷的刑法使农民完全丧失了活路);

失败原因:

⑴王莽改制期间出台一些政策违背客观规律,如“王田制”违背了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发展规律。再如币制改革恢复已被历史淘汰的原始货币,直接违反货币发展规律,徒增货币流通的障碍。

⑵改革过急过速,容易采取一些过头的政策措施而损害大多数人的利益,致使改革失地社会基础。如王莽将奴婢改为“私属”,并禁止奴婢买卖,既触犯了官僚、豪富的利益,又使失去土地而无路可走的农民断绝了一条卖身为奴的生路。 ⑶王莽还采取行政手段,对不恰当的改革措施强制推行,引起普遍不满,如币制改革引起经济混乱。但政策强制对于经济规律是无法抗拒的,所以不管王莽把政治强制强化到何等程度,依旧是有令不行,有禁不止。

⑷王莽改制多次挑起同周边少数民族的战争,试图转移人民视线,结果加重了人民负担,激化了民族矛盾。这样的改制注定失败。

对王莽及其改制的简单评价:

①王氏外戚是一个豪强集团,王莽“新朝”的建立体现了新崛起的豪强势力使自己权力稳定化、永久化的要求。

②王莽掌权后,必须要从国家政权的立场出发,缓和社会矛盾,解决尖锐的土地和奴婢问题。虽然表面上看会损害部分豪强的利益,但实质上是维护全体统治阶层的长远总利益。这就是恩格斯在《反杜林论》所说国家权力的“相对独立性”。 ③王莽进行了以土地和奴婢问题为中心的社会改革,这是比较有见识之举。但一方面由于豪强势力的反对和拒不让步,使王莽为保住自己的地位而动摇并最终放弃改革;另一方面他所采取的方法是违反历史规律的复古行径,不仅行不通,反而加剧了原有的危机和矛盾,失败是必然的。

④改制的失败说明,统治阶层依靠政策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社会矛盾的能力是非常有限的,他们总不愿放弃既得利益。只有下层民众的暴力手段才能迫使其让步,缓和社会矛盾,推动历史前进。

党锢之祸

东汉中叶以后,外戚与宦官的争权夺利愈演愈烈。东汉后期,清议盛行,对时政有很大影响。由于宦官专权垄断了仕途,严重侵夺了士人的上进之路,大批太学生和儒生们上进无门,就与官僚士大夫结合,在朝野形成了一个庞大的官僚士大夫反对宦官专权的社会政治力量.他们以清流自命,视宦官人物为浊流,对宦官进行猛烈地抨击,其手段是上奏书,揭露宦官罪恶,或利用职权直接惩治贪桩枉法的宦官及其党羽.他们"激扬名声,互相题拂,品核公卿,裁量执政",兴起"清议"之风.桓帝时期,以司隶校尉李膺、太尉陈蕃、王畅为首的官僚集团,与以郭泰、贾彪为首的三万余太学生联合起来,结成朋党,猛烈抨击宦官专权的黑暗统治。宦官依靠皇权,两次向党人发动大规模和残酷迫害活动,致使官僚集团被禁止仕宦或参与政治活动,史称“党锢之祸”。

由于这场斗争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维护东汉王朝的正常统治秩序,因此只能是一次地主阶级内部的自救运动,具有浓重的政治改良色彩。也正因为如此,它仍然体现为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这场规模空前的反宦官斗争的失败,说明东汉统治的颓势已不可逆转。

第一次:公元166年,宦官集团对党人发动了一次大规模的迫害活动。宦官乘李膺违赦令杀死宦官党羽术士张成事件,唆使张成的弟子牢修上书,告发李膺交结太学诸生,共为部党,诽谤朝廷。在宦官的怂恿下,桓帝下令捕李膺,并下令郡国大捕“党人”。宦官借机制造冤狱,牵连“党人”200多人。第二年,桓帝迫于舆论压力,释放了党人,但把李膺等人遣送还乡,“禁锢终身”。这就是第一次党锢之祸。

第二次:灵帝即位,外戚窦武与太傅陈蕃共同执政,起用李膺等党人,密谋诛杀宦官。事败,窦武、陈蕃被害,李膺等人复遭废锢。建宁二年(169),宦官侯览在家乡任意残害百姓,督邮张俭上书弹劾,要求惩办侯览。但是,此书被侯览扣下,并指使人诬陷党人张俭结党图危社稷。于是,灵帝下令讨捕张俭等人,宦官曹节也趁机奏捕杀害李膺、杜密、范滂等百余人。其后被宦官指为党人,或因仇怨陷害和官吏滥捕而死、徙、废、禁者又有六七百人。熹平元年(172)宦官又借机逐捕党人和太学生千余人。五年,公元176年,永昌太守曹鸾上书要求赦免党人,宦官认为这是替党人翻案。因此,先将曹鸾活活打死,然后又下令禁锢党人,株连亲属,把对党人的迫害活动推向了高潮。灵帝下诏州郡,凡党人的门生、故吏、父子兄弟及五服的亲属都免官禁锢。是为第二次党锢事件。经过这场浩劫,天下儒生几乎被一网打尽。直至中平元年(184)黄巾大起义爆发后,灵帝才下诏赦免党人。

九品中正制

又称九品官人法,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保证世族特权的官僚选拔制度。主要内容是,在各州郡选择“贤有识见”的官员任“中正”,查访评定州郡人士,将他们分成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等,作为吏部授官的依据。但是任中正者,循至只问门第高下,不究贤愚善恶。实际上官员都从世家大族中选定,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情况。九品中正制在客观上促进了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学的兴盛,但最终还是巩固了门阀统治,成为世族地主操纵政权的工具。到了隋代,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和科举制实现,此制终被废除。

门阀势力的形成和发展:

门阀制度P227 P274 P289 P311 P343 P361:

门阀,是门第和阀阅的合称,指世代为官的名门望族。门阀制度是中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门阀士族由优先参政权进而获得政治垄断权,“公门有公,卿门有卿”,庶族寒门无寸进之路,成了变相的官位世袭制。又由于经济上的法内和法外特权,使他们不怕朝代更替,家门富贵有增无减。门阀士族以门第以资本,造成统治阶级中不同阶层的差异和对立,“士庶之际,实自天隔”,双方保持严格界限。门阀制度的存在使得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氏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直到唐代,门阀制度才逐渐被以个人文化水平考试为依据的科举制度所取代。

萌芽时期:东汉

初步形成时期:曹魏、西晋

鼎盛时期:东晋、南北朝前期

衰落时期:南北朝后期

消失:唐末

门阀大族形成原因:

(1)豪强大族控制选举制度,使其逐渐转化成为世家大族维持政治特权的工具,促进门阀士族的形成和发展;

(2)私人讲学之风的兴起和征辟制的存在,促进了累世公卿集团的形成;

(3)经学世家和累世公卿合流,学术与政治合一,促进了门阀大族的形成;

(4)门生故吏与宗师荐主的私恩关系的催化;

(5)庄园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特点:

(1)士庶门第严格

(2)累世为官

(3)经济垄断性强

(4)文化学术垄断

门阀政治的初步形成:

门阀指地主阶级中的世代贵显之家,是一种具有特殊身份和地位的等级阶层的专称。大官僚地主从东汉开始,享有政治经济特权,成为大姓豪族,称为士族、世族或高门。不属于士族的称为庶族或寒门。门阀政治在西晋初步形成的标志,政治上是九品中正制的实行,经济上是占田荫客制的制定。

门阀的发展:

①先秦时的巨室,也就是公卿之家;门阀观念于东汉时期萌芽,汉代累世经学造成累世公卿,世族的雏形已逐渐浮现;

②东汉末期战争不断,许多豪强、士绅家族逐渐崛起成为地方上重要的势力,是门阀的来源之一;

③九品中正制后期,只以家世选人,加速世族阶级发展,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现象,许多世家大族因而产生;

④两晋时期出现严格意义的门阀政治以及北魏时期的世家大族(山东郡姓,关中郡姓);

⑤隋文帝时废除九品官人法,改行科举取士,削弱门阀任官系统;

⑥自魏晋以来的中国政权,几乎都为世族所操控。隋唐政权有赖关中世族支持拥载;

⑦唐太宗修订,武后完备科举制度,修《姓氏录》,世族影响逐渐衰微;

⑧唐末的黄巢之乱中,造成大量世族人士的伤亡,世族衰落,最终与庶民再无区别,世族的地位由地主绅士阶级取代。

门阀的影响:

士族制度贯穿整个魏晋南北朝时期最突出的政治特点,也是西晋政治腐败黑暗的表现,决定了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官僚门阀特色,对后世影响深远。

消极作用:

①士族制度的政治、经济特点,决定了魏晋南北朝时期阶级矛盾、民族矛盾、统治阶级内部矛盾往往特别尖锐,导致南北长期分裂割据的政治局面;

②士族田庄经济强化了封闭的自然经济,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③门阀垄断官位,在朝堂上和天子存在对抗。同时,门阀的武装力量对中央权力形成威胁,不利于封建统治;

积极作用:

(1)经济上:

①士族田庄经济是封建大土地所有制,士族占有大量劳动力,强化了封建依附关系,为编户农民提供了较有保障的生产条件;

②士族地主来南方立国创业,促进了古代经济中心的南移,对江南荒丘山泽地区的开发起了推动作用;

(2)民族关系上:士族士大夫在推动北方各少数民族封建化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3)思想、科技文化上:士族生活优裕,有条件从事文化事业,部分士族蔑视礼法,倡导个性自由,思想上富有想象和浪漫色彩,因而东晋南朝时期在哲学、文学、书法、绘画、科学上有较多的成就,并且富有特色。

门阀制度毕竟是特定历史条件下所产生的封建社会选拔任用人才的一种方式,它维持了封建社会政治体制统治秩序的正常运转和确立,在推动历史发展和社会进程中发挥了一定的作用。尤其是北朝自魏孝文帝始倡的门阀制度,在推进落后民族接受吸收中原先进的文明,加速游牧民族封建化进程上,是有其特定功绩的,不可一概抹杀。门阀制度因为保护和给予了一小部分人以特权,而限制和剥夺了另一大部分人的权利,因此而备受訾议。但应该承认的是,由于门阀士族对教育和知识的垄断,所以门阀阶层中的大部分人是属于社会精英阶层的,虽然他们的存在造成了社会的不平等,但他们对政权的参与大部分还是有资格和能够胜任的。门阀制度以对一部分人造成不公和牺牲利益为代价,推动了社会、历史的发展和进步。

北魏孝文帝改革内容、影响:

(北魏牵起的通知造成社会各方面矛盾不断加深,从而使北魏政权陷入严重的政治、经济危机。这种危机的实质是拓跋部落后的奴隶制生产关系与中原地区先进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是民族压迫政策与民族融合趋势的矛盾,也是拓跋贵族的传统特权和民族习俗与汉化、封建化的矛盾。这表明北魏政权继续采用原有的制度和办法已经难以维持统治,而必须改弦更张,变革落后的政治、经济制度和政策措施以及风俗习惯,将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全面纳入封建制轨道,以缓和阶级矛盾、民族矛盾与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恢复和发展社会经济,求得长治久安。)

内容:

前一阶段:太和八年(484)开始,主要是变革政治、经济制度;

(1)政治上:整顿吏治

①全面实行九品中正制和贡举制,选官任人,注重才干;

②颁行俸禄制度,中央管理按照品级、地方管理按照辖区户口分别确定不同的标准,由国家抽取一部分租调,以粟帛作为官吏的俸禄定期发放;

③加强对官吏的考课,惩贪倡廉;

经过对吏治的整顿,进一步完善了官吏的管理制度,使政权得到了巩固和加强。

(2)经济上:

①推行均田制,确立受田种类和数量;确定土地的还受、买卖和继承;确定官吏的受田。

均田制的推行实际上并不能完全平均土地,但这一新的土地制度在当时仍有积极意义,它不仅对豪强大族对土地的兼并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还使劳动人民得到土地从来调动起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也有力地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和各族人民的融合。

②实行定额租调制。

定额租调制改变了过去赋税征收的混乱状况,一定程度上减轻了自耕农的负担,有利于社会的安定和促进农业生产的发展。

(3)地方行政管理上:

①实行三长制,废除宗主督护制。规定五家为一邻,设邻长;五邻为一里,设里长;五里为一党,设党长。三长的职责为核定田亩、户口,收取赋税和征发徭役。 三张制的实施,不仅为改变宗主督护制时“民多隐冒”的严重局面提供了条件,从而有利于均田制的施行,而且可以进一步解决赋役不均的问题,也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统治。

后一阶段:太和十八年迁都洛阳之后开始的,着重变革拓跋鲜卑的社会生活习俗。

(1)政治上:

①迁都洛阳(从而更好的推行第二阶段的改革);

②改官制和刑律(使北魏在政治体制方面完成了封建化进程);

(2)风俗习惯上:

①禁胡服;

②断北语;

③提倡胡汉通婚;

④改籍贯;

⑤改姓氏;

⑥定姓族。

缓和了民族矛盾。

(3)文化上:

①尊孔崇儒,兴复礼乐。

有利于促进中原地区文化教育的恢复和发展,也有利于提高拓跋部及其他少数民族的文化素质和加速其汉化、封建化的进程。

影响:

1.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

2.政权封建化加速: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

4.一定程度上丢掉了拓跋的长处——勇武质朴,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也销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不重要)。 改革的意义:

孝文改制是当时中国北方长期以来奴隶制与封建制两种社会形态相互斗争并递相转化的结果,是民族斗争与北方民族融合发展的结果,也是鲜卑贵族封建化的必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门阀士族的恶性发展,促进了北方经济的恢复,提高了拓跋鲜卑族的文明程度,巩固和改造了北魏政权,加强了中央集权,推动了北方民族的进一步融合。总体上看顺应了北魏社会的客观要求,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所以取得了成功,并且具有重大的进步作用和积极意义。

孝文帝:

孝文帝是历史上有杰出贡献的政治家,是一位卓越的少数民族的改革家。他崇尚中国文化,实行汉化,禁胡服、胡语,改变度量衡,推广教育,改变姓氏,提高了鲜卑人的文化水平,是西北方各民族陆续进入中原后民族融合的一次总结,对中国起了重要的作用。他的改革使得北魏的政治体制、经济制度、意识形态等各方面都完成了封建化,加速了北方民族融合的历史进程,推动了北方社会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使北魏国力强盛,出现了空前的繁荣景象。

科举制

是隋唐以后历代封建王朝采用分科取士为办法的选官制度,它为中国历朝发掘和培养了大量人才,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九品中正制相比,科举考试选官是历史性进步。科举制的创立为庶族地主出身的士人开辟了参政的机会,不仅扩大了封建统治的社会基础,冲击旧的门阀士族制度,而且提高了官员的素质并改善了吏治,促进了封建官僚体制的成熟,完善了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促使封建皇权通过控制士大夫阶级走向强化。但是还有诸多局限性,其考核内容与考试形式也慢慢体现出很大弊端。

隋代科举制

为隋代通过考试选拔人材的制度。魏晋以来,均以「九品中正制」选拔、任用人材,由是导致门阀世族垄断朝政。隋代为了加强中央集权,打击门阀世袭,故在开皇末年实行科举制,规定六品以下官吏须由尚书省吏部铨举,废除了传统的州郡辟举制和九品中正制。隋代的考试制度,除有秀才、明经科外,炀帝时又加了进士科;进士只试策,明经除试策外还试经。这两种科目都适应了一般士绅的要求,通过考试,即可入仕。由是就算是一般庶族寒门,只要有才就有机会跻身掌权的统治阶层中。后来唐代进一步完善科举制,起到奖拔寒庶、抑制门阀的重要作用。

三省六部制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中后期的中央政权机构。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至隋朝正式确立,唐朝进一步完善的一种政治制度。隋唐至宋的中央最高政府机构。三省指中书省(即隋朝的内史省)、门下省、尚书省,六部指尚书省下属的吏部、户部、礼部、兵部、刑部、工部。三省六部是自西汉以后长期发展形成的,至隋

朝时,隋文帝综合汉魏官制创立了三省六部制,唐朝基本上沿用了隋朝的制度,并有所补充和发展,使其中央集权体制更加完善。此后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对于三省制,各不同时期的统治者作过一些不同的调整和补充。 三省六部制的特点在于分散了丞相及中央机构的权力,把相权“一分为三”,互相牵制;同时,又将尚书省权分六部,即限制了地方割据势力的产生和发展又推动部门牵制与机构运转,加强了皇权。相权三分,集思广益,职掌分明,节制君权。唐代三省六部制之优点是: 三权分立,唐宰相制无专政之弊;平衡君权;设政事堂,集思广益;职务分明;规模完备。

三省:内史省,决策机构。自唐以后改称为中书省,长官为内史令,后称中书令;门下省,为审议机构。长官为纳言,后称侍中;尚书省,为执行机构。长官为尚书令。三省长官均为宰相。三省互不隶属,互相牵制,分工明确,提高了办事效率,但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

六部:尚书省的下属事务性机构,设吏部、礼部、兵部、刑部、度支部(后改称工部)、民部(后改称户部)。六部分掌官吏考核选拔、礼仪、军政、刑法、户口钱谷、营造工程等事务。六部长官均为尚书。

三省自隋朝始设,唐沿袭,宋后或置或废。明初废中书省后,六部直接受皇帝控制。

隋代三省六部

隋文帝即位后,废除北周六官制,建立三省六部的中央官制。朝廷的主要职掌在三省六部。三省即尚书、门下、内史(唐改为中书);六部则指尚书省下设的吏部、礼部、兵部、都官(后改刑部)、度支(后改户部)、工部共六个朝政机构。三省的长官相当于宰相,彼此各有所职,分掌国家大政。内史长官为内史令,副长官为内史侍郎;门下省长官为纳言,副长官为门下侍郎。内史、门下二省设在宫内,主管皇帝生活起居和宫廷保卫,其亦有谏诤及匡正皇帝过失之责。尚书省的长官为左右仆射,是朝政的总管。尚书省六部的长官为尚书,分别掌管国家日常行政,并参议朝政。除此以外,中央官制内另有较次要的秘书省、内侍省分掌政务,另又有御史台作为朝廷的监察机构。此外还有十一寺作为朝廷事务的执行机构。隋唐以后各朝官制名称虽有所变化,但基本上仍沿隋制。

安史之乱

安指安禄山(也指安庆绪),史指史思明(也指史朝义),安史之乱是指他们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这是中国历史上一次重要的事件,是唐朝由盛而衰的转折点。这次历史事件,是当时社会各种矛盾所促成的,对唐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安史之乱是各种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主要包括统治阶级和人民的矛盾,统治者内部的矛盾,民族矛盾以及中央和地方割据势力的矛盾等。

(唐玄宗李隆基末年节度使安禄山和史思明发动的历时八年的叛乱。由于唐玄宗尊孔崇儒,中央集权力量得以削弱,藩镇割据势力兴起。公元755年,平卢、范阳、河东三镇节度使安禄山以诛杨国忠为名,在范阳(今北京)叛乱,攻下洛阳。次年称帝,攻下长安。后757年被其子安庆绪所杀。759年安部将史思杀安庆绪,再攻洛阳。两年后被其子史朝义所杀。763年史朝义自杀。前后历时近八年,始告平定。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战乱虽平,但安史部将势力并未消灭,藩镇割据局面由此形成,中原战乱地区经济遭到严重的破坏,吐藩对唐的侵扰也是益频繁,唐朝国力大为削弱,其全盛时代也就从此结束了。)

影响:

(1)政治上:

1.战乱使社会遭到了一次空前浩劫。北方经济社会遭到巨大破坏,广大人民皆处在无家可归的状态中。

2.中央政府日益削弱,派系冲突剧烈,宦官参政,导致政局动荡,国势日下。

3.使中央王朝对地方的控制能力减弱,安史余党在北方各自为政,藩镇割据形势形成。

(2)经济上:

1.促使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安史之乱对北方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大量北方人士南渡,给南方带去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了江南经济的发展,南方经济日益超过北方。

2.税制的破坏。由于战乱中有大量人民死伤及流亡至南方,唐室所能控制的户口大减,依靠户籍维持的均田制以及租庸调制均无法实行,严重影响国家税收。

(3)对外关系上:

1.安史之乱使唐王朝也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边疆少数民族贵族乘虚而入,打破了唐大一统的局面。

2.唐室为了平乱而向外族回纥借兵,回纥自持凭平乱有功,屡屡向唐室勒索威逼财帛,连年侵扰边境,唐的声威沦落,天可汗制度无法维持。

(4)社会上:

安史之乱之影响促使长安、洛阳等城市的衰落和中国政治重心的转移。长安所在的关中地区一带原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和中央政府所在地。自安史之乱后,五代之中只有后唐定都洛阳,其他四朝乃至北宋以后的各个皇朝均不再定都于长安、洛阳。

安史之乱如何使唐王朝由盛转衰?

安史之乱所造成的后果是极其严重的:

第一,安史之乱打破了唐王朝的大一统局面,内地藩镇林立,战乱相仍,而中央政府日益削弱,已无能力再控制地方,安史余党在北方形成藩镇割据。

第二,宦官专政。安史之乱结束后,唐王朝的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宦官开始凌驾于朝廷百官甚至皇帝之上。在宦官专权的局面下,阶级压迫和统治阶级的压榨更加深重,因而促使农民和地方阶级的矛盾日益尖锐化,最后迫使农民不得不举兵反叛。

第三,经过安史之乱,唐王朝失去了对周边地区少数民族的控制。边疆少数民族贵族乘虚而入,频频袭掠,而且派系冲突更加剧烈,政局动荡,国势日下。 第四,安史之乱促使经济重心逐渐南移,对北方生产造成了极大的破坏,作为全国经济中心的北方已经走向衰落。

总之,安史之乱是唐朝由盛转衰的分水岭,统一、昌盛的唐朝已经成为过去。

唐太宗:

唐朝是中国古代有名的贤能之君。唐太宗通过“玄武门事变”夺得帝位,即位后,他励精图治,居安思危,实行一系列的开明政策和措施;他任用贤良,举贤不避仇,虚怀博纳,从谏如流,使得吏治清明;实行轻徭薄赋,疏缓刑罚的政策以发展生产,缓和阶级矛盾,并且进行了一系列政治、军事改革,加强汉藏交流,促

成了社会安定、生产发展的升平景象,史称“贞观之治”,是中国封建社会时代最著名的“治世”。唐太宗还采取开明的民族政策,平定东突厥后,广设羁縻府州(见羁縻州),安置降众,不仅消除了北方的边患,也缓和了民族矛盾,因而被北方各族尊为“天可汗” 太宗遣文成公主和亲吐蕃,为汉藏两族间的友好交往开了先河,唐太宗对中国多民族国家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但贞观后期,唐太宗逐渐走向奢靡,有时浪掷民财,纳谏用人、执法等方面也不如以往;东征高丽的战争则给中朝人民带带来了灾难。总的来说唐太宗功大于过,是历史上难得的贤君。

武则天:

武则天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统治期间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巩固自己的政治地位和武周政权。执政期间,她发展了科举制度,开创殿试,创武举、自举、试官,亲自考试贡士;修《姓氏录》,重新调整了统治阶级内部的关系,打击了氏族势力;维护贞观时期的经济措施,奖励农桑,轻徭薄赋;她巩固了边防,收复西安,恢复和亲,发展了统一的多民族中央集权国家。武则天在位期间,社会经济有所发展,但同时她任用酷吏,实行恐怖统治,滥杀政敌;又大肆纳官,使得官场风气败坏,贪污风气盛行;崇佞佛教,大修庙宇,增强人民负担;用人太滥,放纵武氏宗族,杀害宗室,激化内部矛盾。

武则天作为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之间的桥梁,不啻为地主阶级的有所作为的女政治家,且武则天有着出色的政治才能。再者,从社会变迁来看,武周的政治统治也产生了巨大的社会效益,因此武则天不啻为中国历史上有为的政治家。


相关内容

  • [陈情表]文言知识整理1`
  • <陈情表>文言知识整理 通假字 1.夙遭闵凶.闵,通"悯". 2.零丁孤苦.零丁,通"伶仃",孤单的样子. 3.臣密今年四十有四.有,通"又". 4.常在床蓐.蓐,通"褥",草席. 词类活用 1. 非臣陨首所 ...

  • 五年级语文上册预习条
  • 第一单元 设计:卢峰镇三完小 贺平华 导语:一篇童话,就像一湾清澈的泉水,一个五彩缤纷的万花筒, 让我们欣喜,让我们惊奇.让我们一起走进这美丽而奇妙的童话王国, 欣赏一个个生动有趣的童话故事. 1.本单元围绕 这一主题,选编了五篇有趣的童话故事. 其中, . . 是精读课文, . 是略读课文.学习本 ...

  • [项脊轩志]文言知识整理1
  • <项脊轩志>文言知识整理 一.古今异义 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旧,原来的) 2.南北为一 (一,整体) 整) 19. 3.室仅方丈 (方丈,一丈见方) 4.往往而是(往往,到处) 5.凡再变矣 (凡,总共:再,两次) 6.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 (案,桌子)久不见若影 (若,你) 8. ...

  • 行政法重点释义
  • 行政法重点释义 一. 重点法条 第2条 相关法条:<行诉解释>第97条. 意思分解:确定我国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行为标准之一为具体行政行为.具体行政行为和抽象行政行为是行政法学上的行政行为的一种分类.抽象行政行为是指行政机关基于法律,法规的授权,针对不待定的人或事制定或发布普通适用的行为规 ...

  • 七年级期中复习资料
  • 第1课时: 考试范围及要求.一单元基础知识 复习目标:了解考试范围及要求.一单元基础知识测查梳理. 复习方式:讲清要点.学生自己总结复习. 复习重点:一单元基础知识.文言文 复习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课前考察字词复习1--1-2课字词46个 二.默写<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三.展 ...

  • 服务营销学简答.名词解释整理
  • 1.简答题 服务购买过程:购前阶段.消费阶段.购后评价阶段. 购买服务决策理论:风险承担论.心理控制论.多重属性论. 影响服务定价的因素:成本要素.需求因素.竞争因素. 企业在确定服务产品价格目标时考虑的要素:产品的市场地位.服务产品生命周期所处的阶段. 价格的战略角色. 服务业经常用的定价方法:成 ...

  • [五人墓碑记]知识点整理
  • <五人墓碑记>知识点整理 一.通假字古今字(4处) 1.其为时止十有一月耳."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2.夫十有一月之中,"有"同"又",用于整数与零数之间 3.敛赀财以送其行,哭声震动天地.&qu ...

  • 语文八年级上册成语整理
  • 八年级上册成语 锐不可当: [解释]锐:锐气:当:抵挡.形容勇往直前的气势,不可抵挡. [示例]此种情况,一方面由于人民解放军英勇善战,锐不可当:另一方面,这和国民党反动派拒绝签订和平协定,有很大关系. 转弯抹角: [解释]抹角:挨着墙角绕走.沿着弯弯曲曲的路走.比喻说话绕弯,不直截了当. [示例] ...

  • 师说字词整理
  • <师说>复习 一. 通假字 1.传道受业解惑 ("受"通"授",传授) 2.或不焉,或师焉 ("不"通"否") 二. 古今异义 1.古之学者必有师:(古)泛指求学的人:读书人.(今)指有专门学问的人. 2.所 ...

  • [师说][劝学]字词整理
  • <劝学>归纳整理 读音: 木直中绳 zhîng .参省乎己 cān xǐng ..风雨不兴 xīng .虽有槁暴 yîu pù ..则知明而行无过矣知 zhì .君子生非异也 xìng . 輮以为轮 rïu . 假舟楫者 jí .不积跬步 kuǐ .骐骥一跃 qí jì ..驽马十驾 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