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中生有化静为动

  摘要:看图作文是锻炼学生观察、判断、想象和表达能力的一种写作形式,要想写出好的看图作文,需做到“无中生有,化静为动”,一要看准图意,对准焦点;二要前想“起因”,后推“结果”;三要补充“场景”,完善“故事”;四要合理想象,创造新意。   关键词:看准图意 前想后推 补充完善 合理想象      看图作文,是给材料作文的一种,是以一幅或一组图画为观察对象,要求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意境或寓意,写成不同体裁的文章。看图作文是锻炼学生观察、判断、想象和表达能力的一种写作形式。所以,要想写出好的看图作文,需做到“无中生有,化静为动”。   比如,老师带同学们去参观“抗震英雄”图片展,图展大多是单幅照片,在解说员的简单解说中,学生们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抗震英雄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可歌可泣的形象。甚至有不少学生眼含热泪,激动不已。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图片中的人、景、物都在同学们的脑海中“活”了起来,一个图片中并不存在的较完整的事件过程一一在同学们的眼前展现。这便是“无中生有,化静为动”。   那么,在看图作文时如何做到“无中生有,化静为动”呢?   1、看准图意,对准焦点。看图作文的常规是:“整体――局部――整体。”整体粗看,局部细看,再整体重看。粗看了解大意,看图中“有的”、“静的”:细看要按顺序,想图中“无的”、“动的”,弄懂内容及图中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重看则把先前理解的加以综合,做到“有”与“无”相衔接,“静”与“动”相结合,然后再体会出图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即图中表扬什么、批评什么、提倡什么和反对什么等等。到了这一步,图意才基本看准。   接下来,把观察的镜头进行“聚焦”,对准“焦点”――图画中最能引起读者注意的集中点,也就是图画的重点。画家作画、摄影师拍照片与写作文道理一样,都要表达一事实上的思想内容,并且还有意境和寓意。一幅图片也有中心,内容也分主次,意境有高低,寓意有深浅,有虚有实,重点突出。重点――集中点,往往又是通过图片中人、景、物来体现的。经过概括、分析和判断,就能“对准焦点”了。   2、前想“起因”,后推“结果”。当我们从相册中取出一张相片,目光凝视着相片上的人物的时候,他们往往在我们的回忆中会动起来,而且我们还会想起自己与相片中其他人物许多照相前与照相后的事。当我们拿出一件亲人或朋友赠送的心爱之物时,也会想起许多牵肠挂肚的往事,想起他们送此物的用意。只不过这“想”是在真实的基础上。看图作文又何尝不是如此!只不过图片上面的人不是你及你的亲友,上面的物不是你的东西罢了,但想的方法是一致的。   这时,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根据平时积累的写作素材,来丰富这相对静止和瞬间凝固的画面。并以对准的“焦点”为“中点”,往前想象画面上发生的事情的起因,再往后推想出这件事情将要得出的结果:画片上的瞬间,就是整个事情头与尾之间的中间过程。那么,整个事情的经过就有眉目了。   3、补充“场景”,完善“故事”。单幅图,画面上的人、景、物是人物活动中固定下来的一个“场景”,是一个事件中的一瞬,因而所提供的写作材料很有限。如果我们仅仅根据这个“场景”来定,即图画上有什么就写什么,那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在看图作文时必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画面形象进行一番再创作的补充和完善,甚至作一定程度的改造和深化的工作。想象出这个“场景”以外的其他场景,人物在其他“场景”中的活动情况,这一个一个的“场景”连接起来,就像“动画片”一样有头有尾,“故事”便完整了,要写的文章才能比较完整地反映图画所提供的内容,揭示其中的事理。   4、合理想象,创造新意。想象,是看图作文的拿手好戏。命题者提供一幅画或多幅画,就是要考学生的真本领――“想象翅膀”能飞多高、多远,又飞不出“格子外”。没有想象,还有什么飞腾的空间?怎能唱自己的“好戏”?一幅画,哪怕是传世佳作,它所提供的画面内容都是有限的,然而它被千万人所赞赏,原因就是这些观赏者懂得“想象”,能从所提供的有限的人、物、景中想到更丰富的内容。而且,所有这些“看画”者,由于他们的性别、年龄、经历及文化修养等不尽相同,于是他们想到的内容也就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欣赏到了“美”。这就是一幅好画所具有的永恒魅力。一首好诗、一篇好文章也一样。因此,通过合理想象,可以化“静”为“动”,使画面上人、景、物都“动”起来、“活”起来,还可以化“无”为“有”,无色可以有色,如阳光、月色等,无声可能有声,如声响、对话等,无细节可以有细节甚至于完整的情节。   经过一番“无中生有”和“化静为动”,我们就可以写成各种文体的好作文了。记叙文自不用说。如果图画的寓意很深,我们可以抓住“焦点”,推理总结成“论点”,那么就能写议论文了。此外,还可以根据图画的内容,写成说明文。这就要看出题者怎样要求了。

  摘要:看图作文是锻炼学生观察、判断、想象和表达能力的一种写作形式,要想写出好的看图作文,需做到“无中生有,化静为动”,一要看准图意,对准焦点;二要前想“起因”,后推“结果”;三要补充“场景”,完善“故事”;四要合理想象,创造新意。   关键词:看准图意 前想后推 补充完善 合理想象      看图作文,是给材料作文的一种,是以一幅或一组图画为观察对象,要求学生根据图画的内容、意境或寓意,写成不同体裁的文章。看图作文是锻炼学生观察、判断、想象和表达能力的一种写作形式。所以,要想写出好的看图作文,需做到“无中生有,化静为动”。   比如,老师带同学们去参观“抗震英雄”图片展,图展大多是单幅照片,在解说员的简单解说中,学生们的脑海里就会浮现出抗震英雄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可歌可泣的形象。甚至有不少学生眼含热泪,激动不已。为什么呢?这是因为图片中的人、景、物都在同学们的脑海中“活”了起来,一个图片中并不存在的较完整的事件过程一一在同学们的眼前展现。这便是“无中生有,化静为动”。   那么,在看图作文时如何做到“无中生有,化静为动”呢?   1、看准图意,对准焦点。看图作文的常规是:“整体――局部――整体。”整体粗看,局部细看,再整体重看。粗看了解大意,看图中“有的”、“静的”:细看要按顺序,想图中“无的”、“动的”,弄懂内容及图中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重看则把先前理解的加以综合,做到“有”与“无”相衔接,“静”与“动”相结合,然后再体会出图中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即图中表扬什么、批评什么、提倡什么和反对什么等等。到了这一步,图意才基本看准。   接下来,把观察的镜头进行“聚焦”,对准“焦点”――图画中最能引起读者注意的集中点,也就是图画的重点。画家作画、摄影师拍照片与写作文道理一样,都要表达一事实上的思想内容,并且还有意境和寓意。一幅图片也有中心,内容也分主次,意境有高低,寓意有深浅,有虚有实,重点突出。重点――集中点,往往又是通过图片中人、景、物来体现的。经过概括、分析和判断,就能“对准焦点”了。   2、前想“起因”,后推“结果”。当我们从相册中取出一张相片,目光凝视着相片上的人物的时候,他们往往在我们的回忆中会动起来,而且我们还会想起自己与相片中其他人物许多照相前与照相后的事。当我们拿出一件亲人或朋友赠送的心爱之物时,也会想起许多牵肠挂肚的往事,想起他们送此物的用意。只不过这“想”是在真实的基础上。看图作文又何尝不是如此!只不过图片上面的人不是你及你的亲友,上面的物不是你的东西罢了,但想的方法是一致的。   这时,学生们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根据平时积累的写作素材,来丰富这相对静止和瞬间凝固的画面。并以对准的“焦点”为“中点”,往前想象画面上发生的事情的起因,再往后推想出这件事情将要得出的结果:画片上的瞬间,就是整个事情头与尾之间的中间过程。那么,整个事情的经过就有眉目了。   3、补充“场景”,完善“故事”。单幅图,画面上的人、景、物是人物活动中固定下来的一个“场景”,是一个事件中的一瞬,因而所提供的写作材料很有限。如果我们仅仅根据这个“场景”来定,即图画上有什么就写什么,那是远远不够的。因此,我们在看图作文时必须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对画面形象进行一番再创作的补充和完善,甚至作一定程度的改造和深化的工作。想象出这个“场景”以外的其他场景,人物在其他“场景”中的活动情况,这一个一个的“场景”连接起来,就像“动画片”一样有头有尾,“故事”便完整了,要写的文章才能比较完整地反映图画所提供的内容,揭示其中的事理。   4、合理想象,创造新意。想象,是看图作文的拿手好戏。命题者提供一幅画或多幅画,就是要考学生的真本领――“想象翅膀”能飞多高、多远,又飞不出“格子外”。没有想象,还有什么飞腾的空间?怎能唱自己的“好戏”?一幅画,哪怕是传世佳作,它所提供的画面内容都是有限的,然而它被千万人所赞赏,原因就是这些观赏者懂得“想象”,能从所提供的有限的人、物、景中想到更丰富的内容。而且,所有这些“看画”者,由于他们的性别、年龄、经历及文化修养等不尽相同,于是他们想到的内容也就不尽相同,但他们都欣赏到了“美”。这就是一幅好画所具有的永恒魅力。一首好诗、一篇好文章也一样。因此,通过合理想象,可以化“静”为“动”,使画面上人、景、物都“动”起来、“活”起来,还可以化“无”为“有”,无色可以有色,如阳光、月色等,无声可能有声,如声响、对话等,无细节可以有细节甚至于完整的情节。   经过一番“无中生有”和“化静为动”,我们就可以写成各种文体的好作文了。记叙文自不用说。如果图画的寓意很深,我们可以抓住“焦点”,推理总结成“论点”,那么就能写议论文了。此外,还可以根据图画的内容,写成说明文。这就要看出题者怎样要求了。


相关内容

  • [报告]中美日韩4国比较:中国高中生"最不爱钱"
  • 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今天发布<中美日韩四国高中生价值观比较研究报告>.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法,调查对象为高中1-3年级的在校生,2507名中国高中生.1560名美国高中生.1845名日本高中生和1833名韩国高中生完成了调查问卷. 中国高中生最不认可"金钱万能" 中国. ...

  • 高中搞笑演讲稿大全(共7篇)
  • 正宗好班会正宗好十班欢迎收看由三组领导好班会为您冠名的十班好班会 班会赢奖品添动力娃哈哈启力精神保健品为十班好班会加油 本届十班好班会当中六位组员最得意的一面将踏上娃哈哈启力班会梦想之旅 写纸条参与互动立即获得本日幸运奖 感谢邹老师对本节目的大力支持 下载每期班会的精彩搞笑片段 感谢各位的持续关注 ...

  • 信息化教学在高中英语课堂教学中的作用
  • 摘 要: 作为信息时代服务于高中教学的必然产物,信息化的教育手段,在现代社会背景和技术支持下应运而生.信息技术的发展对信息时代背景下的人才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将来的社会需要具有创新能力和创新精神的人才支撑,这就对现行的高中英语教育教学提出改革的要求,强调高中英语教育教学要培养高中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 ...

  • 普通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调查研究
  • 中国电力教育 DOI 编码:10.3969/j.issn.1007-0079.2010.25.068 普通高中生职业成熟度的调查研究 程利娜 摘要:中学阶段是个体职业心理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而开展中学生职业成熟度的研究可以增进对学生职业心理发展特点的了解,提高职业生涯辅导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因此,本研 ...

  • 高中生消费观-研究性学习过程记录手册
  • 北师大平谷附中 研究性学习过程记录手册 课题名称:高中生消费情况调查研究 探 究 王建秋 郭智慧 吴含 马明颖 王银珠 年 班 实施时间: 2010年 9 月至 2011年1月 提出课题 时间: 2010年 9 月 28 日 星期 二 你们组感兴趣的课题: 课题 高中生消费情况调查研究 课题 高 ...

  • 初中生出路
  • 初中生出路 直接上大学 初中生的出路都有哪些?初中生出路直接上大学可以吗?初中生直接上大学是初中生的出路吗?成为了困扰初中生.初中毕业生及家长的难题.为此,记者采访了在招生一线有过十余年招生经验的某高校招生办张主任,张主任告诉记者:当今社会,初中生最佳出路,直接上大学.应邀,张主任就"初中 ...

  • 高中生出国留学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 高中生出国留学需要具备哪些条件 高中生去出国留学的话有哪些条件呢? 是不是成绩很不错就很好呢? 下面百利天下留学为大家介绍高中生出国留学条件. 高中生出国留学条件一.选择合适的留学高中 这个时候家长可以根据学生的个人兴趣与喜欢筛选合适的国家与院校,确定好目标之后,就可以准备申请材料了. 高中生出国留 ...

  • 初中生直接上大专 报什么专业好
  • 初中生直接上大专 报什么专业好 (本报讯 记者李晓雪) 初中生直接上大专,报什么专业好? 在初中生报考交流大会上成为了初中生及家长热议的话题之一.记者了解到,相当一部分大学生由于填报志愿时不了解专业详情及就业前景,而导致了就业困难.为此记者采访到了具有多年招生经验的某高校招办赵主任,赵主任就&quo ...

  • 中学生课外阅读调查的开题报告
  •   班级:初三(2)班   研究人员:   指导老师:   选题依据:   良性的阅读能提高人们的修养。对正处于心理塑造期的学生,阅读尤其显得重要。然而课业繁重的中学生,阅读情况究竟如何?什么书籍更受他们的青睐?对他们产生怎样的影响?他们又该如何选择课外书?为此,我们决定对中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