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里芬计划与德国的命运

施里芬计划与德国的命运

一、施里芬计划的战略构想

19世纪末,为防止德国进攻,法国沿着150英里的法、德边界,以4个城市为中心构筑了一系列堡垒。对此,1890年,德军参谋长、陆军元帅施里芬制定出一个欧洲作战计划,内容有:

德军应在东线对俄国采取守势,只部署兵力的10%(约9个师)。他认为战争一旦爆发,俄国要经过几周才能完成战争动员,德军正好可利用这一时间差打败法国。德军将集中主力越过比利时、荷兰在西线向法国展开大规模进攻,在6周内击败法国,同时切断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联系,然后再回过头来对付东线俄国,争取在两三个月内赢得战争。在西线,施里芬估计法国人出于报仇心理,一定会先行攻取他们曾失去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德军正好利用这一心理,用7~8个师的小部分兵力组成左翼牵制住法军主力,并将法军引入一个预定的圈套,同时用大部分兵力—约90个师组成右翼,快速突破比、荷,轻取未设防的法国北部,之后以5路纵队分别向巴黎包抄,然后绕过巴黎,以一个扇形面的布局从背

后对法军主力进行打击,这样德军左、右翼部队就将法军钳制在一个包围圈内一举歼灭。施里芬估计,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它强大海军完全能够保障自身安全,它的陆军规模很小,谈不上强大,在德国人眼里不值得一提。英国在大战爆发后能向大陆派遣10多万远征军。

这就是所谓的施里芬计划!

二、德国和协约国的作战计划对比

从经典的观点看,德国的战争计划在战略上是无懈可击的。它使人想起了拿破仑,是建立在著名的内线机动之上的。它把自己摆在中心位置,利用自己的优势能够依次打击四周的一个或数个敌人。当然,它为了成功,必须在其他敌人围上来之前决定性地击败其中一个,否则将陷入重围。对德国人来说,他们必须在俄国人全力投入战争之前先击败法国陆军。因此,他们以其强大的、组织良好的军队对法国人发动了一场快速坚决地进攻。为了速决,他们避免正面攻击而转向法国左翼,这就必须通过比利时,他们知道侵犯比利时会使英国参战,但他们指望英国陆军没做好准备。通过法军左翼迅速抵近巴黎,由此获得的战略利益被认为超过比利时和英国的参战。一旦击败法国陆军,他们就会有充分的时间去打击俄国人以及这时英国人可能动员的任何力量。

进入20世纪,火器的威力有了进一步增强。火器的新

发展对防御一方比对进攻一方要有利得多。火器的每一次发展和改进都有利于防御,防御不仅能使武器保存更长的时间,而且能使它处于增强效力的最佳地位。随着火器效力的增大,守方对攻方就具有既相对又绝对的优势。随着火器威力的增大,攻方为取胜必须投入压倒的人力才能打破平衡。由于火力的增强,要求进攻作战比防御作战有大得多的力量。

德国人在准备战争时,认识到火器威力的增强会给守方带来的好处,考虑到可能被迫在不止一条战线上作战,所以在一条战线上以最小兵力扼守(在俄国和法德边境采取守势),而在另一条战线上以最大兵力出击(在德军右翼以大量兵力突袭比利时和法国北部)。为了增强进攻性,他们准备了最适当的兵器(305和420毫米大炮),从永久筑垒中尽快打开通路。这就是德国人的精明之处,他们已完全认识到防御的价值,并充分利用防御牵制敌军主力,为了增强进攻效果,他们还特意准备了威力强大的火炮。大战时只有德军把进攻和防御有机结合起来。

这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地处协约国东西夹击之下的德国为在未来战争中击败主要敌人法国和俄国而制定的十分完善的速决计划。这个计划无懈可击,对敌情估计的十分准确,没有只强调一味地进攻,还充分利用了防御的价值。而此时的协约国却截然不同。

1870年普法战争中德国人一直处于进攻,他们总是胜利,由此法国人就引申出:他们总是胜利因为他们总是进攻,而忽略了这个事实,即他们总能进攻是因为他们较强。因此法国军方的思想完全转向了进攻,总是不惜一切代价地进攻。在法国,当时有一种很流行的思想,主张指挥官应该集中力量进攻,甚至发展到可以不考虑搜集有关敌人情报的地步。法国人到处鼓吹进攻的好处,却忘记了必须有一定的兵器(强大的火炮)作后盾才能胜利地发起进攻。法国人并没有认识到火器的发展对防御的一方比对进攻的一方更为有利,他们没有认识到防御的作用更没有充分利用它。

法国人的对德作战计划经过不断更改,于1914年4月霞飞将军完成一个新计划,史称“第17号计划”。法国以为德国两线作战,投入到西线的兵力必定不足,因此企图以大胆突进获得决定性胜利。法国人感兴趣的是进攻,他们未练习如何防御,他们准备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发起进攻,把兵力全部部署在法德边境上,而在法比边境和北部却未设防。该计划只规定了部队的部署和大致进攻方向,而对进攻细节未规定,只能由总司令在开战后随机指挥,这使法军在德军进攻面前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甚至大战时法国有一种理论十分流行,该理论被称为啃食理论,认为协约国比中欧强国具有很大的人数优势,即使每次进攻确实使我们付出比敌人更大的代价,但既然敌人的人力比我们少,即使在这期间我们会

遭受比它更大的损失,最终我们也将把它拼垮。这是多么的荒唐可笑!

这就是法国人的对德作战计划,该计划不仅对敌情估计错误,低估了敌军的实力,而且只注重进攻,忽略了防御的价值,以致在德军进攻面前不能组织有效防御,损失惨重。

德国人正确估计了法军的战略意图,而法国人却错误估计了德军的战略意图,并低估了德军的实力;德国人制定的计划全面而具体,而法国人制定的计划考虑问题不全面,且进攻细节不具体;德国人为进攻而准备了强大的火炮,并且认识到防御的价值,将进攻和防御有机结合起来,而法国人只知道一味地进攻,而忽略了防御的价值,竟然未在法比边境设防。相比之下,德国人是多么的聪明,而法国人却多么的愚昧!

三、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的失败

假如德国积极实施施里芬计划,而不对其加以修改,不削弱其右翼,大有可能发生如下情况:西线德军左翼在法德边境诱敌深入,右翼以其强大的兵力猛攻比利时,迅速进入巴黎,然后挥师东进,攻打法军主力后方,这时德军原来的左翼也将转为进攻,两翼东西夹击法军主力,依靠德军先进的武器、丰富的战争经验及强大的战斗力,法军主力将被消灭。之后,德国封锁英吉利海峡,迫使英国陷于孤立。这时

俄国可能已经占领德国东部大片领土,将逼近柏林,不过不要紧,德国将利用本国发达的交通线迅速将德军主力调往东部对付俄军。素质低下、装备落后的俄军将抵挡不住德军的强大进攻,俄军将被击溃,被迫退出战争。之后德军再用大量潜艇封锁英国,逼迫英国求和。德国将赢得这场战争,成为战后世界霸主。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大战还没爆发,施里芬就已去世,继任德军总参谋长的小毛奇就没有施里芬那样的战略眼光,他把施里芬计划改得面目全非。施里芬念念不忘要加强西线德军右翼,而小毛奇却把用于对付比、荷的德军右翼从以前的90%降至50%~60%;他又改变了原来将德军预备队补充右翼的计划,派去加强左翼;西线德军左翼本是诱敌深入,牵制法军主力,给右翼突袭法国北部创造机会,而小毛奇却反对在阿尔萨斯诱敌深入,主张这里的德军由积极防御、诱敌深入转为积极进攻,失去了其应有的战略作用;施里芬计划为保西线,决定容许俄军占领东普鲁士,德军退至维斯瓦纳河下游,但小毛奇却不能容忍俄军占领东普鲁士,于是从右翼分出不少军队(约2个军团)去增援东线,他还从右翼分出不少军队去攻打威胁并不大的比利时其他要塞。这样,德军右翼被大大削弱,甚至不及法军,小毛奇将左右两翼改得兵力都差不多,并同时出击,致使德军两翼都无法占据绝对优势,无法迅速取胜。

小毛奇要求左翼改变原来的防御任务,转而进攻设防坚固的法军,虽然消灭了法军30多万,逼退了法军,但却失去了其诱敌深入、牵制法军主力的战略作用,这只是战术上的胜利。他还从右翼抽调了2个军团增援东线,对付俄军。虽然东线德军取得了战术上的重大胜利,仅伤亡不到2万人,就使俄军损失了25万人左右,取得了东普鲁士战役的胜利,将俄军赶出德国,但它也失去了其战略意义,削弱了德军右翼。这样一来,1914年,德军虽取得战术上的巨大胜利,但却在战略上严重失误,打破了原来的速决计划,被迫转入持久战。这对于地处欧洲中部、战略物资不充足的德国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马恩河战役后,小毛奇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对德皇说:“陛下,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

此后,1915年德军在东线取得重大胜利,伤亡65万人,消灭俄军100多万,俘虏100多万,占领俄国大片领土,并伙同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和土耳其消灭了协约国在巴尔干的两个成员国—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1917年,德奥联军在卡波雷托战役中大败意军,取得辉煌胜利。1918年3月,迫使俄国退出大战,占领俄国大片领土,又向西线派出50多万德军,使西线德军一时超过了协约国,并在西线发动大规模进攻。但终因本国的严重消耗以及美国的参战使协约国的实力、士气大增,德国的进攻遭到失败,最终在这场战争中失败,成为任人宰割的战败国。

这就是施里芬计划与德国的命运。施里芬计划本是一个相当完善的战争计划,有望使德国赢得这场战争。但小毛奇的鼠目寸光被迫使德国陷入一场持久战中,最终酿成了德国的战败国命运。

战争必须讲究战略战术,战略能够影响战争全局,决定战争的胜负。战略一旦失误,战术上的胜利都将失去其作用。在战争中,可以出现战术失误,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千万不要出现战略上的失误,否则将输掉整场战争。

施里芬计划与德国的命运

一、施里芬计划的战略构想

19世纪末,为防止德国进攻,法国沿着150英里的法、德边界,以4个城市为中心构筑了一系列堡垒。对此,1890年,德军参谋长、陆军元帅施里芬制定出一个欧洲作战计划,内容有:

德军应在东线对俄国采取守势,只部署兵力的10%(约9个师)。他认为战争一旦爆发,俄国要经过几周才能完成战争动员,德军正好可利用这一时间差打败法国。德军将集中主力越过比利时、荷兰在西线向法国展开大规模进攻,在6周内击败法国,同时切断英国与欧洲大陆的联系,然后再回过头来对付东线俄国,争取在两三个月内赢得战争。在西线,施里芬估计法国人出于报仇心理,一定会先行攻取他们曾失去的阿尔萨斯和洛林地区。德军正好利用这一心理,用7~8个师的小部分兵力组成左翼牵制住法军主力,并将法军引入一个预定的圈套,同时用大部分兵力—约90个师组成右翼,快速突破比、荷,轻取未设防的法国北部,之后以5路纵队分别向巴黎包抄,然后绕过巴黎,以一个扇形面的布局从背

后对法军主力进行打击,这样德军左、右翼部队就将法军钳制在一个包围圈内一举歼灭。施里芬估计,英国作为一个岛国,它强大海军完全能够保障自身安全,它的陆军规模很小,谈不上强大,在德国人眼里不值得一提。英国在大战爆发后能向大陆派遣10多万远征军。

这就是所谓的施里芬计划!

二、德国和协约国的作战计划对比

从经典的观点看,德国的战争计划在战略上是无懈可击的。它使人想起了拿破仑,是建立在著名的内线机动之上的。它把自己摆在中心位置,利用自己的优势能够依次打击四周的一个或数个敌人。当然,它为了成功,必须在其他敌人围上来之前决定性地击败其中一个,否则将陷入重围。对德国人来说,他们必须在俄国人全力投入战争之前先击败法国陆军。因此,他们以其强大的、组织良好的军队对法国人发动了一场快速坚决地进攻。为了速决,他们避免正面攻击而转向法国左翼,这就必须通过比利时,他们知道侵犯比利时会使英国参战,但他们指望英国陆军没做好准备。通过法军左翼迅速抵近巴黎,由此获得的战略利益被认为超过比利时和英国的参战。一旦击败法国陆军,他们就会有充分的时间去打击俄国人以及这时英国人可能动员的任何力量。

进入20世纪,火器的威力有了进一步增强。火器的新

发展对防御一方比对进攻一方要有利得多。火器的每一次发展和改进都有利于防御,防御不仅能使武器保存更长的时间,而且能使它处于增强效力的最佳地位。随着火器效力的增大,守方对攻方就具有既相对又绝对的优势。随着火器威力的增大,攻方为取胜必须投入压倒的人力才能打破平衡。由于火力的增强,要求进攻作战比防御作战有大得多的力量。

德国人在准备战争时,认识到火器威力的增强会给守方带来的好处,考虑到可能被迫在不止一条战线上作战,所以在一条战线上以最小兵力扼守(在俄国和法德边境采取守势),而在另一条战线上以最大兵力出击(在德军右翼以大量兵力突袭比利时和法国北部)。为了增强进攻性,他们准备了最适当的兵器(305和420毫米大炮),从永久筑垒中尽快打开通路。这就是德国人的精明之处,他们已完全认识到防御的价值,并充分利用防御牵制敌军主力,为了增强进攻效果,他们还特意准备了威力强大的火炮。大战时只有德军把进攻和防御有机结合起来。

这就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地处协约国东西夹击之下的德国为在未来战争中击败主要敌人法国和俄国而制定的十分完善的速决计划。这个计划无懈可击,对敌情估计的十分准确,没有只强调一味地进攻,还充分利用了防御的价值。而此时的协约国却截然不同。

1870年普法战争中德国人一直处于进攻,他们总是胜利,由此法国人就引申出:他们总是胜利因为他们总是进攻,而忽略了这个事实,即他们总能进攻是因为他们较强。因此法国军方的思想完全转向了进攻,总是不惜一切代价地进攻。在法国,当时有一种很流行的思想,主张指挥官应该集中力量进攻,甚至发展到可以不考虑搜集有关敌人情报的地步。法国人到处鼓吹进攻的好处,却忘记了必须有一定的兵器(强大的火炮)作后盾才能胜利地发起进攻。法国人并没有认识到火器的发展对防御的一方比对进攻的一方更为有利,他们没有认识到防御的作用更没有充分利用它。

法国人的对德作战计划经过不断更改,于1914年4月霞飞将军完成一个新计划,史称“第17号计划”。法国以为德国两线作战,投入到西线的兵力必定不足,因此企图以大胆突进获得决定性胜利。法国人感兴趣的是进攻,他们未练习如何防御,他们准备在阿尔萨斯和洛林发起进攻,把兵力全部部署在法德边境上,而在法比边境和北部却未设防。该计划只规定了部队的部署和大致进攻方向,而对进攻细节未规定,只能由总司令在开战后随机指挥,这使法军在德军进攻面前陷入被动挨打的局面。甚至大战时法国有一种理论十分流行,该理论被称为啃食理论,认为协约国比中欧强国具有很大的人数优势,即使每次进攻确实使我们付出比敌人更大的代价,但既然敌人的人力比我们少,即使在这期间我们会

遭受比它更大的损失,最终我们也将把它拼垮。这是多么的荒唐可笑!

这就是法国人的对德作战计划,该计划不仅对敌情估计错误,低估了敌军的实力,而且只注重进攻,忽略了防御的价值,以致在德军进攻面前不能组织有效防御,损失惨重。

德国人正确估计了法军的战略意图,而法国人却错误估计了德军的战略意图,并低估了德军的实力;德国人制定的计划全面而具体,而法国人制定的计划考虑问题不全面,且进攻细节不具体;德国人为进攻而准备了强大的火炮,并且认识到防御的价值,将进攻和防御有机结合起来,而法国人只知道一味地进攻,而忽略了防御的价值,竟然未在法比边境设防。相比之下,德国人是多么的聪明,而法国人却多么的愚昧!

三、战术上的胜利、战略上的失败

假如德国积极实施施里芬计划,而不对其加以修改,不削弱其右翼,大有可能发生如下情况:西线德军左翼在法德边境诱敌深入,右翼以其强大的兵力猛攻比利时,迅速进入巴黎,然后挥师东进,攻打法军主力后方,这时德军原来的左翼也将转为进攻,两翼东西夹击法军主力,依靠德军先进的武器、丰富的战争经验及强大的战斗力,法军主力将被消灭。之后,德国封锁英吉利海峡,迫使英国陷于孤立。这时

俄国可能已经占领德国东部大片领土,将逼近柏林,不过不要紧,德国将利用本国发达的交通线迅速将德军主力调往东部对付俄军。素质低下、装备落后的俄军将抵挡不住德军的强大进攻,俄军将被击溃,被迫退出战争。之后德军再用大量潜艇封锁英国,逼迫英国求和。德国将赢得这场战争,成为战后世界霸主。

然而,事实并非如此。大战还没爆发,施里芬就已去世,继任德军总参谋长的小毛奇就没有施里芬那样的战略眼光,他把施里芬计划改得面目全非。施里芬念念不忘要加强西线德军右翼,而小毛奇却把用于对付比、荷的德军右翼从以前的90%降至50%~60%;他又改变了原来将德军预备队补充右翼的计划,派去加强左翼;西线德军左翼本是诱敌深入,牵制法军主力,给右翼突袭法国北部创造机会,而小毛奇却反对在阿尔萨斯诱敌深入,主张这里的德军由积极防御、诱敌深入转为积极进攻,失去了其应有的战略作用;施里芬计划为保西线,决定容许俄军占领东普鲁士,德军退至维斯瓦纳河下游,但小毛奇却不能容忍俄军占领东普鲁士,于是从右翼分出不少军队(约2个军团)去增援东线,他还从右翼分出不少军队去攻打威胁并不大的比利时其他要塞。这样,德军右翼被大大削弱,甚至不及法军,小毛奇将左右两翼改得兵力都差不多,并同时出击,致使德军两翼都无法占据绝对优势,无法迅速取胜。

小毛奇要求左翼改变原来的防御任务,转而进攻设防坚固的法军,虽然消灭了法军30多万,逼退了法军,但却失去了其诱敌深入、牵制法军主力的战略作用,这只是战术上的胜利。他还从右翼抽调了2个军团增援东线,对付俄军。虽然东线德军取得了战术上的重大胜利,仅伤亡不到2万人,就使俄军损失了25万人左右,取得了东普鲁士战役的胜利,将俄军赶出德国,但它也失去了其战略意义,削弱了德军右翼。这样一来,1914年,德军虽取得战术上的巨大胜利,但却在战略上严重失误,打破了原来的速决计划,被迫转入持久战。这对于地处欧洲中部、战略物资不充足的德国来说,是个极大的挑战。马恩河战役后,小毛奇不得不承认这一事实,对德皇说:“陛下,我们输掉了这场战争!”

此后,1915年德军在东线取得重大胜利,伤亡65万人,消灭俄军100多万,俘虏100多万,占领俄国大片领土,并伙同奥匈帝国、保加利亚和土耳其消灭了协约国在巴尔干的两个成员国—塞尔维亚和罗马尼亚。1917年,德奥联军在卡波雷托战役中大败意军,取得辉煌胜利。1918年3月,迫使俄国退出大战,占领俄国大片领土,又向西线派出50多万德军,使西线德军一时超过了协约国,并在西线发动大规模进攻。但终因本国的严重消耗以及美国的参战使协约国的实力、士气大增,德国的进攻遭到失败,最终在这场战争中失败,成为任人宰割的战败国。

这就是施里芬计划与德国的命运。施里芬计划本是一个相当完善的战争计划,有望使德国赢得这场战争。但小毛奇的鼠目寸光被迫使德国陷入一场持久战中,最终酿成了德国的战败国命运。

战争必须讲究战略战术,战略能够影响战争全局,决定战争的胜负。战略一旦失误,战术上的胜利都将失去其作用。在战争中,可以出现战术失误,这也是不可避免的,千万不要出现战略上的失误,否则将输掉整场战争。


相关内容

  • 意志的胜利影评
  • <意志的胜利> 影评 <意志的胜利>被誉为这世界上最有力量.最有影响力的纪录片.但是也有人说,它完成的是一个"不可饶恕"的巨大胜利.而这份胜利的缔造者就是当代艺术史上的传奇女导演里芬斯塔尔.她是美国TIMES周刊评选20世纪一百位最重要的艺术家中唯一的一名 ...

  • 第二次世界大战,法国为何必然溃败?
  • 普法战争以来,法国"单挑"已经不是德国的对手,必须拉上帮手例如俄国.第一次世界大战避免法国的崩溃,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俄国背后袭击德国,使得使得德国不得不修改"施里芬计划",从西线抽调兵力增援东普鲁士.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全面爆发,名义上是1939年9月德国偷袭波兰 ...

  • 请递上一根拐杖(3)
  • 当你迷路的时侯,你要有找到出路的自信:当你无助的时候,你要有战胜寂寞的自信:当你跌倒的时候,你要有重新站起来的自信.(不断强调自信的重要.评者注,下同)人生路上风风雨雨,我们需 要自信的拐杖,时时刻刻支撑着我们坚持到最后.(开篇直接明了,在三个强调自信的排比后,亮出观点:人生路上需要自信的拐杖) 说 ...

  • 高中历史一战时间表
  • 一战时间表 1879 德奥缔结"同盟条约"(具有反俄性质) 1882 德意奥三国同盟建立(以德为核心) 1892 法.俄缔结军事协定(欧洲开始军事集团对峙局面) 1904 英法签订协约 1907 英.俄签订协约(标志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建立,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 20世纪初 资 ...

  • 自律是人生成功的法宝
  • 自律是人生成功的法宝她的介绍罕见而又光荣地出现在中国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之中.她曾被<福布斯>杂志评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文艺名人".她不仅是著名的电视节目主持人.电视制片人.演员,也是最成功的制片商.出版商和社会活动家之一,长期跻身全球富豪之列.她就是美国乃至全球最著名 ...

  • 意志的胜利观后感
  • 意志的胜利观后感 这是一部极具争议的纪录片. 电影讲述的是1938年的纽伦堡纳粹党党员大会,主要是歌颂希特勒.纳粹党,宣传色彩很浓厚. 作者里芬斯塔尔以神话的视野去拍摄希特勒,所有人民欢迎希特勒的到来,希特勒犹如"神"般从天而降,向神一样来到这里拯救德意志民族. <意志的胜 ...

  • 阿彭则牧牛
  • 阿彭则牧牛 ... 爱尔兰梗 獒犬 艾瑞格指示 ... 阿富汗 爱尔兰峡谷... 埃特那岛猎 ... 阿图瓦猎犬 ... 阿登牧牛犬 ... 安纳托利亚 ... 艾瑞格斯犬 ... 奥地利黑褐 ... 爱尔兰红白... 阿兰多獒犬 ... 奥弗涅指示 ... 阿札瓦克犬 ... 埃斯特卑拉 ... ...

  • 肯尼斯·格里芬和他的城堡
  • 肯尼斯·格里芬(Kenneth C. Griffin)这个名字,或许对于投资圈以外的人来说,并不那么如雷贯耳.但这个身高1.83米,灰白色短发,外表俊俏的人,一眨不眨的蓝眼睛和咄咄逼人的目光,凝视自己的部下并严厉地盘问--他们中有许多是来自麻省理工学院以及肯的母校哈佛大学的数学和物理学博士--所问问 ...

  • 德国的崛起
  • 德国的崛起 一.神圣罗马帝国时期(962-1806) 1.14.15 世纪出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德国萌芽. 2.15 世纪后期文艺复兴运动影响德意志地区,人文主义思潮出现.近代自然科学家 开普勒在 17 世纪提出行星沿椭圆轨道运行,并且提出行星运动三定律. 3.宗教改革发端. 马丁·路德宗教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