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

具体措施。

2、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

重点难点:

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其中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

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

“亚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

二、背景介绍: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它较

为系统地阐明了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充分表现出孟子文章的曲折尽

情、气盛言和的特色,洋溢着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美。

三、作者简介:

1、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

人。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

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

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孟子》共七篇,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

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

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

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思想主张:

① 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四、分析课文:

第一部分:

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

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保民而王

3、具体第一部分,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由对话的开始几句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怎样的?

我们先来看看齐宣王想谈的两个人是什么样的人: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晋文公定乱扶周,破楚救宋;皆是春秋时的霸主。

可见他喜欢的想谈的就是霸道之事,而霸道和孟子所主张的王道是两个对立

的主张。

霸道——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王道——以儒家的仁义治理天下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

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

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

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

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由此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完全对立的,而且对方是君王,孟子要想

向齐宣王推行他的仁政看来是不可能成功的。

但孟子用一句托词“我没听说过”轻巧的转换了话题,既不得罪齐宣王又回到

自己的预设话题“王道”上来了。

我们来分析孟子引入话题的方法: (掌握对方心里,因势利导)

(1)避而不答:孟子托辞“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

臣未之闻也。”避开齐宣王的问题而不回答。

(2)转移话题:孟子又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去,婉转

地说:“无以,则王乎?”使宣王难以拒绝。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欲

擒故纵、缩短距离)

孟子从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有“保民而王” 的思

想基础。以其自身行为证明施行王道甚么高不可攀的难事,让宣王树立起施行王

道的信心。

接着孟子以“百姓皆以为爱也”一句使齐宣王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

紧接着又替他开脱,以“臣固知王之不忍”与之作对比,表现出自己很了解宣王,

从而博得了宣王的信任。

孟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宣王辩解,进而借以申明自己的主张:(乘虚而入

由近及远)

⑴指出以羊易牛一事中,羊和牛其实没有区别,同样是“无罪而就死地”,

指出宣王思想行为上的矛盾,又一次使他陷入自己也不能解释的困境中,一直逼

得齐王说出“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的话来。

⑵孟子从齐宣王来分析:(明知故问 步步紧逼)

分析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原因:

1.眼见那牛惊慌颤抖的样子,不忍杀它。

2.没有见到羊受惊的样子,故以羊换牛。

明确指出这足以说明他有仁慈怜悯之心。最后点明“以羊易牛”一事与行仁

政的共通点:都有怜悯仁爱之心;都有不忍见其它生命受苦及被杀害之心。这正

是“保民而王”的基础。这也就解决了齐王缺乏信心的问题。 既然有信心去做

了,那么齐宣王应该怎么去做呢?来看第三层。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齐桓王已经承认了自己有不忍之心,相信自己可以行仁政。孟子于是就势举

出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为长者折枝,

语人曰:“我不能”等例子说明齐桓王只恩及禽兽,却功不至于百姓,这是不肯

行王道,而并非“不 能”做到。劝说齐宣王应把“不忍”之心,扩展至恩及百

姓,统一天下的事业上去。这也就明确指出了齐宣王其实一直施行王道,只是没

有做到位而已。

孟子为齐宣王指明施行王道的方法:

推恩

推恩的方法: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举斯心加诸彼,

把恩惠推广开去。

明确提出推恩后的结果:1、推恩可以“莫之能御”,天下无敌。2、推

恩可以使天下运于掌上。3、推恩足以保四海。推恩可以如古之人,能超越常人。

4、不推恩则无以保妻子。

这样就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

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二部分:

1、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

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孟子面对的又一问题是什么心里?

揣测齐宣王此时的心理。这就要分析齐宣王当时的语言和动作。

2、我们就要分析为什么“王笑而不言”?(明知故问 步步紧逼)

(1)齐宣王不得不承认自己所怀有的“大欲”,但还是不肯具体说出它的内容;

(2)孟子于是就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

地衬托出宣王“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称霸天下的“大欲”;

(3)接着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邹与楚之战来比喻小不敌大,从而说明寡不

敌众的道理,使宣王死心塌地地暗中承认这种“大欲”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生动的比喻,到位的类比分析,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

喝。使他看到欲王天下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发政施仁”。

这一部分主要从反面论述了不施仁政的严重危害。最终让齐宣王认识到:必

须行王道。

3、提出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经过上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成地拿

出了他的仁政主张:

孟子有富民、重民的思想。“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

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

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

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由此,我们可以看见孟

子“重民”、“贵民”的思想。

⑴“制民之产”。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

身养家,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甘愿为国家出全力。孟子非常重视人心的背向,

只有人和,才会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所以“人和”是施行王道的根本。

⑵“谨庠序之教”重视教育。让老百姓懂得礼仪,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

特别注重教化,注重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的思想品德修养。

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对称说出,说王道制度,极言其利。只要做到

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

全篇最后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

第三部分,分析孟子的论辩艺术:

分析文章的三个波折

第一个波折: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

难题是齐宣王的怕难心理。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以,

他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针对齐宣王的这一认识,孟子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

“以羊易牛”的事,别具眼光地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不忍之心,而这不忍

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再说,孟子的这一番言说,也让人听得顺耳。所

以,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来

了。

第二个波折: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

能力。他说:“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

孟子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

这就是“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 出齐宣王

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

仁政理想学说铺平了道路。

第三个波折: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

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倒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么,他的“大欲”是什

么呢?这是孟子必须认识到并扫清的障碍,否则,王天下的大道理还是不能让齐

宣王听到心里去的。所谓能破才能立,就是这个道理。

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敢忘记齐宣王

想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然後快於心

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

击地衬托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

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迷梦。

文章中的这三个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折,摇曳生姿,

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曲折决定的,课文

的这种准确的记录,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艺术水平,这是理解上的难点,更是

理解上的乐点。

附板书设计:

齐王——霸道

水火不容 势不两立 孟子——王道

齐王——急切求教

两厢情愿 其乐融融

孟子——自然举措

齐桓晋文之事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及“制民之产”的

具体措施。

2、鉴赏本文出色的论辩艺术,品味辩驳技巧。

重点难点:

体味并分析文章在论证说理方面的独到之处。

教学过程:

一、导语:

春秋战国时期,思想领域真正做到了百花齐放。其中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乃至政治的影

响都可以说是空前绝后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孔子和孟子,他们分别被称为“圣人”和

“亚圣”。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孟子的《齐桓晋文之事》。

二、背景介绍:

《齐桓晋文之事》是孟子晚年第二次到齐国和齐宣王的一次谈话记录。它较

为系统地阐明了孟子行仁政而王天下的政治主张,充分表现出孟子文章的曲折尽

情、气盛言和的特色,洋溢着一种波澜壮阔的气势美。

三、作者简介:

1、孟子(前372—前289年),名轲,字子舆,战国时邹(现山东邹县东南)

人。孟子是战国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曾受业于子思(孔子的孙子)的门人,

30岁左右收徒讲学。44岁开始周游列国,晚年回到家乡讲学著述,直到去世。

后世统治者都把他作为尊崇的偶像,到元、明时被称为“亚圣”。

《孟子》共七篇,是一部语录体著作,它记录的是有关孟子重要思想的一些

言论。 到南宋时,朱熹把它与《礼记》中的《大学》、《中庸》两篇以及《论语》

合为“四书”,把读经的传统推向更加狭窄的胡同,成为后世(如明、清两代)

科举考试八股文的唯一的取材依据。

思想主张:

① 性本善(凡人都可以为尧舜)

②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民本)

③ 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封建时代士大夫出世进退的准则)

④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对国君傲然视之)

⑤ 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治于人者食于人,治人者食人,天下之通义也。

四、分析课文:

第一部分:

孟子和齐宣王谈话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孟子说服对方实行仁政,实现王道

2、孟子的中心观点是什么?

保民而王

3、具体第一部分,分三层:

第一层:开头至“则王乎”。

由对话的开始几句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怎样的?

我们先来看看齐宣王想谈的两个人是什么样的人:

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

晋文公定乱扶周,破楚救宋;皆是春秋时的霸主。

可见他喜欢的想谈的就是霸道之事,而霸道和孟子所主张的王道是两个对立

的主张。

霸道——君主凭借武力、刑法、权势等进行统治。

王道——以儒家的仁义治理天下

这是先秦时代一对相对的概念。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沿着霸道的方向前进的,

凡是行法家主张,讲求耕战,富国强兵,便取得胜利。司马迁《史记•孟子荀卿

列传》说:“当世之时,秦用商君,富国强兵。楚、魏用吴起,战胜弱敌。齐宣

王用孙子、田忌之徒,而诸侯东面朝齐。天下方务于合纵连横,以攻伐为贤;而

孟轲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

由此可见,谈话双方开始的立场是完全对立的,而且对方是君王,孟子要想

向齐宣王推行他的仁政看来是不可能成功的。

但孟子用一句托词“我没听说过”轻巧的转换了话题,既不得罪齐宣王又回到

自己的预设话题“王道”上来了。

我们来分析孟子引入话题的方法: (掌握对方心里,因势利导)

(1)避而不答:孟子托辞“仲尼之徒,无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无传焉,

臣未之闻也。”避开齐宣王的问题而不回答。

(2)转移话题:孟子又巧妙地把话题转移到自己想谈的“王道”上去,婉转

地说:“无以,则王乎?”使宣王难以拒绝。

第二层:从“曰:‘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至“是以君子远疱厨也”。(欲

擒故纵、缩短距离)

孟子从宣王“以羊易牛”一事肯定宣王有不忍之心,有“保民而王” 的思

想基础。以其自身行为证明施行王道甚么高不可攀的难事,让宣王树立起施行王

道的信心。

接着孟子以“百姓皆以为爱也”一句使齐宣王陷入不能自圆其说的尴尬境地,

紧接着又替他开脱,以“臣固知王之不忍”与之作对比,表现出自己很了解宣王,

从而博得了宣王的信任。

孟子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为宣王辩解,进而借以申明自己的主张:(乘虚而入

由近及远)

⑴指出以羊易牛一事中,羊和牛其实没有区别,同样是“无罪而就死地”,

指出宣王思想行为上的矛盾,又一次使他陷入自己也不能解释的困境中,一直逼

得齐王说出“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的话来。

⑵孟子从齐宣王来分析:(明知故问 步步紧逼)

分析齐宣王以羊易牛的原因:

1.眼见那牛惊慌颤抖的样子,不忍杀它。

2.没有见到羊受惊的样子,故以羊换牛。

明确指出这足以说明他有仁慈怜悯之心。最后点明“以羊易牛”一事与行仁

政的共通点:都有怜悯仁爱之心;都有不忍见其它生命受苦及被杀害之心。这正

是“保民而王”的基础。这也就解决了齐王缺乏信心的问题。 既然有信心去做

了,那么齐宣王应该怎么去做呢?来看第三层。

第三层:从“王说”到“王请度之”。

阐述齐王之不王,是不为也,非不能也的道理。

齐桓王已经承认了自己有不忍之心,相信自己可以行仁政。孟子于是就势举

出力足以举百钧而不足以举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见舆薪;为长者折枝,

语人曰:“我不能”等例子说明齐桓王只恩及禽兽,却功不至于百姓,这是不肯

行王道,而并非“不 能”做到。劝说齐宣王应把“不忍”之心,扩展至恩及百

姓,统一天下的事业上去。这也就明确指出了齐宣王其实一直施行王道,只是没

有做到位而已。

孟子为齐宣王指明施行王道的方法:

推恩

推恩的方法:1.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2.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3.“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举斯心加诸彼,

把恩惠推广开去。

明确提出推恩后的结果:1、推恩可以“莫之能御”,天下无敌。2、推

恩可以使天下运于掌上。3、推恩足以保四海。推恩可以如古之人,能超越常人。

4、不推恩则无以保妻子。

这样就顺其理势,引经据典,加以正面晓喻。说明王道并不难,最基本的

就是“推恩”,“推恩足以保四海”,为齐宣王指明了努力的方向。

第二部分:

1、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

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孟子面对的又一问题是什么心里?

揣测齐宣王此时的心理。这就要分析齐宣王当时的语言和动作。

2、我们就要分析为什么“王笑而不言”?(明知故问 步步紧逼)

(1)齐宣王不得不承认自己所怀有的“大欲”,但还是不肯具体说出它的内容;

(2)孟子于是就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击

地衬托出宣王“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的称霸天下的“大欲”;

(3)接着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邹与楚之战来比喻小不敌大,从而说明寡不

敌众的道理,使宣王死心塌地地暗中承认这种“大欲”是完全没有可能的。

生动的比喻,到位的类比分析,彻底打碎了齐宣王的幻想,犹如当头棒

喝。使他看到欲王天下只有一条路可走,那就是“发政施仁”。

这一部分主要从反面论述了不施仁政的严重危害。最终让齐宣王认识到:必

须行王道。

3、提出施行王道的具体措施:

经过上文对王霸利弊的说明,齐宣王表示愿意就教,孟子这才水到渠成地拿

出了他的仁政主张:

孟子有富民、重民的思想。“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

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

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

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由此,我们可以看见孟

子“重民”、“贵民”的思想。

⑴“制民之产”。使百姓住有房,耕有田,吃饱穿暖,使百姓有恒产,足以饱

身养家,改善人民生活,使人民甘愿为国家出全力。孟子非常重视人心的背向,

只有人和,才会团结一致,众志成城,所以“人和”是施行王道的根本。

⑵“谨庠序之教”重视教育。让老百姓懂得礼仪,对他们施以礼义道德的教育。

特别注重教化,注重加强公民思想道德建设,提高人民的思想品德修养。

这一王道仁政模式,以排比句对称说出,说王道制度,极言其利。只要做到

这一点,老百姓归附,犹如万条江河归大海,形成“孰能御之”之势。

全篇最后以一幅王道乐土的美好画卷作结。

第三部分,分析孟子的论辩艺术:

分析文章的三个波折

第一个波折:孟子想向齐宣王道出自己的仁政理想蓝图,碰到的第一个

难题是齐宣王的怕难心理。齐宣王认为王天下很难,而霸天下则比较容易,所以,

他说“德何如则可以王矣?”“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针对齐宣王的这一认识,孟子从齐宣王的日常生活入手,巧妙地分析了

“以羊易牛”的事,别具眼光地指出齐宣王不是吝啬,而是有不忍之心,而这不忍

之心正是保民而王的思想基础。再说,孟子的这一番言说,也让人听得顺耳。所

以,齐宣王说“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心悦诚服地与孟子站到了同一条起跑线上来

了。

第二个波折:齐宣王虽然在思想上解决了一些问题,但他又怀疑自己的

能力。他说:“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意思就是说自己还是没有信心。

孟子针对这种思想上的疑难,采用了一组形象而生动的比喻进行说理。

这就是“百钧”、“舆薪”、“挟太山以超北海”、“为长者折枝”等比喻,指 出齐宣王

完全有能力保民而王,只是没有认真去做罢了。这就进一步从思想上为自己陈述

仁政理想学说铺平了道路。

第三个波折:在孟子发出了“推恩”然后可以王天下的议论后,齐宣王并

没有乐意地表示要去实行,倒是对心中“大欲”念念不忘。那么,他的“大欲”是什

么呢?这是孟子必须认识到并扫清的障碍,否则,王天下的大道理还是不能让齐

宣王听到心里去的。所谓能破才能立,就是这个道理。

孟子善于察言观色,他从两人一开始的谈话中就始终没有敢忘记齐宣王

想霸天下的企图,于是,他用“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於诸侯,然後快於心

与?”一激,再故意提出“肥甘”、“轻暖”、“采色”、“声音”、“便嬖”五项,旁敲侧

击地衬托出齐宣王的“大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然后,

又用缘木求鱼的比喻,彻底击碎了齐宣王的迷梦。

文章中的这三个波折,呈现出迂回曲折的特点,千回百折,摇曳生姿,

有时故意避开话题,有时故作顿挫,这都是由齐宣王认识上的曲折决定的,课文

的这种准确的记录,正好反映了文章高度的艺术水平,这是理解上的难点,更是

理解上的乐点。

附板书设计:

齐王——霸道

水火不容 势不两立 孟子——王道

齐王——急切求教

两厢情愿 其乐融融

孟子——自然举措


相关内容

  • [郑人买履]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
  • 教学背景: 等出自<韩非子>的寓言故事深入人心,学生对原著较有兴趣. 本单元为<先秦诸子>教材的最后一个单元,之前课程已经涉及到儒家.道家.墨家经典的部分段落.作为最后一单元,相信学生们已经掌握了一些先秦文章的文化背景以及语言基础.所以教学重点应放在文段字词基础之上的文法结构 ...

  •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王叶爱
  •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主备人:王叶爱 教学目的 1.了解文言特殊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如:说:因为.暴乱.政治:悦.王.疾病.美.法. 2.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胜.臭.今.修.因.走.触.耒.冀.为. 3.学习古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加设法.喻证 法. 教学重点: 1.议论文的论证 ...

  • 国学第九册第六课教案
  • 国学第九册教学设计 第二单元 道与规律 第6课 相反相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节奏和韵味,尤其需要 注意那些难度较大容易念错的字. 2.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意思. 3.熟读成诵. 教学重难点 1.能结合老师的讲解和课文注释初步理解词句意思. 2.熟读成诵. ...

  •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教案
  • <黄州新建小竹楼记>教案 王禹偁(954-1001),北宋著名文学家.王禹偁出身贫寒,中进士后,历任右拾遗.左司谏.知制诰等职,因直言敢谏,一生三次遭贬,乃作<三黜赋>. 王禹偁上承唐代韩愈.柳宗元古文运动精神(原名肩愈,字绍元,意思是继承韩愈.柳宗元),下启欧阳修.苏轼的宋 ...

  • 郑人有且买履者教案
  • .<郑人有且买履者> 第一则:守株待兔 教学目标: 1.了解文言特殊现象: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如:说:因为.暴乱.政治:悦.王.疾病.美.法. 2.掌握重要的实词.虚词:胜.臭.今.修.因.走.触.耒.冀.为. 3.学习古代议论文的论证方法:例证法.假设法.喻证法. 教学重点: ...

  • 爸爸的花儿落了教案
  • 8.<爸爸的花儿落了> [课题]<爸爸的花儿落了> [课型]新授 [教材分析] <爸爸的花儿落了>节选自<城南旧事>的最后一部分,原题是"爸爸的花儿落了,我已不再是孩子".从题目中可以看出主人公经历了那么多人生世事,在爸爸去世之时, ...

  •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单元复习课教案
  • 九年级语文文言文单元复习课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准确理解重点文言字.词.句的含义,培养文言语感. (2)积累古诗文名句,背诵精彩句.段. (3)理解文章内容,揣摩.品味精彩文句,提高语言运用能力.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复习,了解作者.文体及其相关的知识,积累文言词语, ...

  • 文学常识[诗经]教案
  • 文学常识 <诗经>  教学目标 1.了解<诗经>的思想内容: 2.欣赏<诗经>中的有代表性的诗歌作品  教学重.难点: 1. 了解<诗经>的基础知识: 2. 学习<诗经>的内容: 3. 了解<诗经>的艺术特点及其影响.  ...

  • 2015年古文复习教案
  • 2015年古文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以虚词,实词翻译为切入口,落实文言文复习. 2.在学生已掌握文言文翻译的一般原则.技巧的基础上,加强基础知识的巩固,指导学生掌握好高考文言句子翻译的方法技巧. [教学重点难点] 1.抓关键词句(关键词语.特殊句式),洞悉得分点. 2.借助积累(课内文言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