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低温参与治疗CPR后昏迷患者一例的护理体会

  [关键词]昏迷;亚低温治疗;临床护理      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其心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使全身各组织器官严重缺血缺氧。脑组织在人体器官中最容易受到缺血缺氧伤害,心肺复苏成功后的重要任务除进一步维持生命体征平稳,防止再次出现骤停外,就是减轻脑水肿,进行脑复苏,同时维护各个脏器功能。亚低温具有脑保护作用,降低脑组织氧耗量,减少脑组织乳酸堆积,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抑制内源性毒物对脑组织的损害作用,减少脑细胞结构蛋白的破坏,促进脑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恢复[1],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2010年4月本科采用亚低温治疗成功救治一例CPR后昏迷患者,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6岁,本院外科医生,2010.4.25日4:20突然出现神志不清,呼之不应,ECG示:室颤心率,自主呼吸无,立即行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胸外按压,经抢救75分钟后,ECG示:窦性心率,自主呼吸恢复。心肺复苏后GCS评分为1+1+2=4,两侧瞳孔对称,约0.4cm,对光反射消失,入科诊断:缺血缺氧性脑病。经局部低温脑保护,亚低温,降颅内压,呼吸机辅助通气,催醒等对症支持治疗,5天拔除气管插管,改面罩给氧,患者处于昏睡与昏迷之间,7天能呼唤睁眼,但不能完成指令动作。15天患者意识清楚,能遵嘱完成指令动作,四肢肌力Ⅳ¯级,27天转入康复科行高压氧治疗,共住院62天患者语言,吞咽,排尿,排便功能恢复,能床边行走.   2.亚低温治疗仪的实施   2.1我科选用是M296531型号的亚低温治疗仪,其基本配置:主机、冰毯、冰帽、体温探头,毯面温度控制范围:2~25℃;降温速率平均每2分钟不小于1℃;体温实时监测范围:30~42℃;毯帽结合为同一患者降温。   2.2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方法:将降温毯置于患者躯干背部,上铺床单,中单,保持平整,头部佩戴好冰帽,前额遮盖用纱布遮盖耳廓。机舱内加95%的酒精及蒸馏水至位线,将体温传感仪探头固定在肛门或腋下,设置体温及水温。降温速度以(1.0~1.5)℃/h为宜,3-4小时即可达到治疗温度。如有使用冬眠合剂者,用药半小时后启动亚低温治疗仪。   2.3体位:患者取平卧位,身体与冰毯接触面达最大化,不能剧烈搬动或翻身,易出现循环不良及体位性低血压。   2.4降温时间从CPR后两小时开始,体表亚温持续5天,头部降温持续至患者听觉恢复。   2.5复温采用自然复温法,先撤体表物理降温,再停用眠合剂,室温维持在22-26℃;体温每升高0.5℃需2-3小时,检测肛温30-60分钟一次,整个复温过程持续12小时。   2.6本例采用德国产Draeger Evita4呼吸机,模式:SIMV+PASB。   3.护理   3.1生命体征监护   严密观察降温仪显示屏温度的变化,同时配合每30min测量另一侧腋温,进行对照并记录。准确了解患者体温状况,若体温超过36℃则效果较差,若低于33℃易出现呼吸、循环功能异常,24h心电监护,严密观察ECG、血压、脉搏、呼吸、脉氧、面色及末梢血循环,监测电解质变化及酸碱平衡,如果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心律不齐、面色苍白、肢端发绀,说明体温过低,立即停止使用冬眠合剂,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若呼吸变浅变慢,出现点头样及叹息样呼吸,考虑呼吸中枢过度抑制,也要停用冬眠合剂,必要时予以呼吸兴奋剂静滴或行呼吸机辅助呼吸。   3.2呼吸道的护理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供给足够氧气,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②严密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应注意各种参数的监测,定时监测动脉血气分析,根据血气分析的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③根据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定期进行呼吸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④重视人工气道的管理:注意人工气道湿化,维持呼吸道粘膜的正常排痰功能,掌握好吸痰时机,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肺部感染;⑤严格无菌操作。⑥常规给予超声雾化吸入。   3.3循环功能的监护   进行亚低温治疗的病人,体温过低、过深,都易引起心血管功能紊乱,如心率下降、血压下降及各种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出现室颤而死亡,故亚低温期间应严密观察心电图改变及血压、心率、脉搏的变化。   3.4神经系统监护   注意颅内压的监测,观察肢体活动情况,对躁动患者适当约束,因低温及使用冬眠合剂,可掩盖颅内血肿的症状,因此对神志、瞳孔每小时观察并做好动态记录。   3.5基础护理   1)预防角膜损伤,防止角膜干燥溃疡,眼睑不能闭合时予加盖湿纱布,经常保持湿润及清洁。2)预防口腔炎,做好口腔护理。3)预防耳部冻伤,可用毛巾包于耳部,以局部保暖。4)预防褥疮,按摩、后期予翻身、轻拍背部;翻身时注意保护好各个管道,防止牵拉、脱落、及逆行感染。5)做好会阴部护理,大便后保持清洁干燥。   4.讨论   心跳呼吸骤停者虽经初期复苏成功,但CPR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神经系统病残率极高,预防神经系统后遗症是以脑复苏为重点的后期复苏,是整个复苏成功的关键。据文献道[2]低温治疗具有以下特点:降低脑组织耗氧量,减轻脑组织乳酸堆积;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抑制内源性毒性产物对脑细胞的损害作用;减少Ca2+内流、阻断Ca2+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减少脑细胞结构蛋白的破坏,促进脑细胞结构和功能修复;正确掌握降温方法、时间以及体温监测在行亚低温治疗中至关重要,亚低温治理是否有效及并发症的发生与体温的控制密切相关,降温越早,效果越佳,因CPR后3-5天是水肿高峰期,因此体表降温时间以3-5天为宜,头部降温可维持到听觉恢复为止,避免应降温时间过长而导致并发症的发生。根据本科将亚低温治疗仪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成熟应用,作者体会将肛温控制在36.0-36.5度之间,心率失常不易出现,且并发症少,本例患者行亚低温治疗,疗效满意,因此有效的低温治疗,是患者恢复健康的关键。严密观察细致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达到预期疗效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朱诚,江基尧.亚低温脑保护的研究和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1991,13(1):1.   [2]吕文翠,李进芝.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高热的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7:64

  [关键词]昏迷;亚低温治疗;临床护理      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其心脏有效泵血功能消失,使全身各组织器官严重缺血缺氧。脑组织在人体器官中最容易受到缺血缺氧伤害,心肺复苏成功后的重要任务除进一步维持生命体征平稳,防止再次出现骤停外,就是减轻脑水肿,进行脑复苏,同时维护各个脏器功能。亚低温具有脑保护作用,降低脑组织氧耗量,减少脑组织乳酸堆积,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抑制内源性毒物对脑组织的损害作用,减少脑细胞结构蛋白的破坏,促进脑细胞结构和功能的恢复[1],从而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病死率。2010年4月本科采用亚低温治疗成功救治一例CPR后昏迷患者,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   患者男性,46岁,本院外科医生,2010.4.25日4:20突然出现神志不清,呼之不应,ECG示:室颤心率,自主呼吸无,立即行经口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通气,胸外按压,经抢救75分钟后,ECG示:窦性心率,自主呼吸恢复。心肺复苏后GCS评分为1+1+2=4,两侧瞳孔对称,约0.4cm,对光反射消失,入科诊断:缺血缺氧性脑病。经局部低温脑保护,亚低温,降颅内压,呼吸机辅助通气,催醒等对症支持治疗,5天拔除气管插管,改面罩给氧,患者处于昏睡与昏迷之间,7天能呼唤睁眼,但不能完成指令动作。15天患者意识清楚,能遵嘱完成指令动作,四肢肌力Ⅳ¯级,27天转入康复科行高压氧治疗,共住院62天患者语言,吞咽,排尿,排便功能恢复,能床边行走.   2.亚低温治疗仪的实施   2.1我科选用是M296531型号的亚低温治疗仪,其基本配置:主机、冰毯、冰帽、体温探头,毯面温度控制范围:2~25℃;降温速率平均每2分钟不小于1℃;体温实时监测范围:30~42℃;毯帽结合为同一患者降温。   2.2亚低温治疗仪的使用方法:将降温毯置于患者躯干背部,上铺床单,中单,保持平整,头部佩戴好冰帽,前额遮盖用纱布遮盖耳廓。机舱内加95%的酒精及蒸馏水至位线,将体温传感仪探头固定在肛门或腋下,设置体温及水温。降温速度以(1.0~1.5)℃/h为宜,3-4小时即可达到治疗温度。如有使用冬眠合剂者,用药半小时后启动亚低温治疗仪。   2.3体位:患者取平卧位,身体与冰毯接触面达最大化,不能剧烈搬动或翻身,易出现循环不良及体位性低血压。   2.4降温时间从CPR后两小时开始,体表亚温持续5天,头部降温持续至患者听觉恢复。   2.5复温采用自然复温法,先撤体表物理降温,再停用眠合剂,室温维持在22-26℃;体温每升高0.5℃需2-3小时,检测肛温30-60分钟一次,整个复温过程持续12小时。   2.6本例采用德国产Draeger Evita4呼吸机,模式:SIMV+PASB。   3.护理   3.1生命体征监护   严密观察降温仪显示屏温度的变化,同时配合每30min测量另一侧腋温,进行对照并记录。准确了解患者体温状况,若体温超过36℃则效果较差,若低于33℃易出现呼吸、循环功能异常,24h心电监护,严密观察ECG、血压、脉搏、呼吸、脉氧、面色及末梢血循环,监测电解质变化及酸碱平衡,如果患者出现血压下降、心律不齐、面色苍白、肢端发绀,说明体温过低,立即停止使用冬眠合剂,必要时使用血管活性药物。若呼吸变浅变慢,出现点头样及叹息样呼吸,考虑呼吸中枢过度抑制,也要停用冬眠合剂,必要时予以呼吸兴奋剂静滴或行呼吸机辅助呼吸。   3.2呼吸道的护理   ①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的分泌物,供给足够氧气,维持血氧饱和度在95%以上;②严密观察呼吸的频率、节律、动脉血气分析的变化,使用呼吸机的患者应注意各种参数的监测,定时监测动脉血气分析,根据血气分析的结果调整呼吸机参数;③根据医嘱正确使用抗生素,定期进行呼吸道分泌物的细菌培养,④重视人工气道的管理:注意人工气道湿化,维持呼吸道粘膜的正常排痰功能,掌握好吸痰时机,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预防肺部感染;⑤严格无菌操作。⑥常规给予超声雾化吸入。   3.3循环功能的监护   进行亚低温治疗的病人,体温过低、过深,都易引起心血管功能紊乱,如心率下降、血压下降及各种心律失常,严重时可出现室颤而死亡,故亚低温期间应严密观察心电图改变及血压、心率、脉搏的变化。   3.4神经系统监护   注意颅内压的监测,观察肢体活动情况,对躁动患者适当约束,因低温及使用冬眠合剂,可掩盖颅内血肿的症状,因此对神志、瞳孔每小时观察并做好动态记录。   3.5基础护理   1)预防角膜损伤,防止角膜干燥溃疡,眼睑不能闭合时予加盖湿纱布,经常保持湿润及清洁。2)预防口腔炎,做好口腔护理。3)预防耳部冻伤,可用毛巾包于耳部,以局部保暖。4)预防褥疮,按摩、后期予翻身、轻拍背部;翻身时注意保护好各个管道,防止牵拉、脱落、及逆行感染。5)做好会阴部护理,大便后保持清洁干燥。   4.讨论   心跳呼吸骤停者虽经初期复苏成功,但CPR后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导致神经系统病残率极高,预防神经系统后遗症是以脑复苏为重点的后期复苏,是整个复苏成功的关键。据文献道[2]低温治疗具有以下特点:降低脑组织耗氧量,减轻脑组织乳酸堆积;保护血脑屏障,减轻脑水肿;抑制内源性毒性产物对脑细胞的损害作用;减少Ca2+内流、阻断Ca2+对神经元的毒性作用;减少脑细胞结构蛋白的破坏,促进脑细胞结构和功能修复;正确掌握降温方法、时间以及体温监测在行亚低温治疗中至关重要,亚低温治理是否有效及并发症的发生与体温的控制密切相关,降温越早,效果越佳,因CPR后3-5天是水肿高峰期,因此体表降温时间以3-5天为宜,头部降温可维持到听觉恢复为止,避免应降温时间过长而导致并发症的发生。根据本科将亚低温治疗仪在颅脑外伤患者中的成熟应用,作者体会将肛温控制在36.0-36.5度之间,心率失常不易出现,且并发症少,本例患者行亚低温治疗,疗效满意,因此有效的低温治疗,是患者恢复健康的关键。严密观察细致护理,是预防和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达到预期疗效的保证。   参考文献:   [1]朱诚,江基尧.亚低温脑保护的研究和应用[J].中华创伤杂志,1991,13(1):1.   [2]吕文翠,李进芝.重型颅脑损伤并发中枢性高热的护理.齐鲁护理杂志,2007:64


相关内容

  • 神经外科健康教育
  • 入院宣教 外三科病房,是开展以病人为中心的整体护理模式病房.我们护理服务的宗旨是本着爱心和奉献精神,尽职尽责,以人为本,视病犹亲,为病人提供优质.高效.满意.安全的护理服务,满足不同病人住院期间的需求,为病人解决不断出现的问题,对疾病的防治知识给予术前.术后.出院的全面指导,使病人能得到有效救治,早 ...

  • 亚低温治疗流程
  • 亚低温治疗流程 亚低温是对复苏后昏迷患者唯一有脑保护作用的措施.目前国内外临床上的亚低温治疗一般是32-34 ℃. 2010美国心脏协会CPR 指南推荐对于院外室颤性心脏骤停的成人ROSC 后仍昏迷(对指令无有意义的反应)患者应该降温到32~34°C 并持续12~24小时(class I ).对于任 ...

  •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体会
  • 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管理体会 [摘要]本文就儿科护理不良事件的管理进行探讨,重点从建立 健全护理安全管理网络.健全各种各种制度和各种应急预案.做好 年轻护士培训.应用掌上电脑(pda)认真执行查对制度.建立护 理不良事件网上报告系统.无惩罚原则等几方面,阐述儿科护理不 良事件的管理,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

  • 危重病人抢救流程
  • (一) 呼吸心跳骤停抢救 适用范围:各种原因引起的呼吸.心跳骤停的患者 目 的:尽快实施有效心肺复苏技术,保证患者得到有效救治 抢救步骤: 1.病情评估:护士双手拍打患者双肩并呼唤患者,判断有无反应,若无反应即刻启动急救程序(通知医生.护士.周围人员推抢救车及除颤仪)准备进行抢救CPR. 2.去掉床 ...

  • ★★现场急救技术-CPR及创伤急救
  • 现场急救常用技术: 1.心肺复苏术CPR: 开放气道.人工呼吸.心脏按压 2.创伤救护的步骤: 止血.包扎.固定.搬运. 一.现场心肺复苏术详解(CPR) 一般而论,在心跳停止4分钟内能实施心肺复苏并在8分钟内获得进一步医治者,救愈率可达45%或更高:超过6分钟者,大脑多已发生不可逆转的损害,复苏存 ...

  •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探讨
  • 论 著 2012年11月 急诊科危重患者院内安全转运的护理探讨 王秋菊 姬广翠 (泗阳县人民医院 223700) [摘要[[急诊科是危重患者抢救的前沿窗口,也是易产生医疗纠纷和隐患的高危科室:危重患者起病急.发展快.病情复杂.病死率高,因为常需要转运到其他科室进一步检查.诊断与治疗,转运途中受携带急 ...

  • 院内心肺复苏操作流程新版CPR(2010)
  • 院内心肺复苏操作流程 1. a0判断周围环境是否安全:看天看地后报告"现场环境安全" (由第一施救者首先上场) 2. a1判断患者有无反应: 意识的判断:用双手轻拍病人双肩,问:"喂!你怎么了?" 告知无反应 观察呼吸是否正常:观察病人胸部起伏 告知无呼吸 3 ...

  • 急危重症护理
  • 一.心跳呼吸骤停抢救护理常规 1.确认心跳呼吸停止立即快速大声呼救,立即抢救. 2.立即予以胸外心脏按压或用萨勃机复苏. 3.开放气道,清除口鼻分泌物,简易呼吸气囊辅助呼吸(30:2),尽早气管插管行机械通气. 4.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按医嘱给予各种抢救药,密切观察用药效果. 5.心电监护,如出现室颤 ...

  • 卫生系列论文及病案或技术工作报告-模板
  • 广西壮族自治区职称评定系统 论文及病案或技术工作报告电子档案 姓名: 陆文龙 拟评审资格:副主任医师 档案制作时间: 2016 年 06 月11 日 目 录 1. 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材料真实性"双承诺"保证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