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届高三语文加试题专练--文言文阅读

2010届高三语文加试题专练——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0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的划线部分断句。(6分)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 能 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20.《论语》中,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 。是以谓之‘文’也”和上面语段所讲内容说明了同样的道理,即: 。(4分)

(二)、阅读材料,完成19—20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能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能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 (《老子》)

20.在这则短文中,老子以水的特殊作用来类比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目的在于告诫人们为人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庄子》言:“野马也,尘埃也。”乃是两物。古人即谓野马为尘埃,如吴融云:“动

梁间之野马。”又韩偓云:“窗里日光飞野马。”皆以尘为野马恐丕然也野马乃田野间浮

气耳远望如群马又如水波佛书谓如热时野马阳焰即如此物也。 (节选自《梦溪笔谈》)

20.“野马”和“尘埃”典出《庄子》中的《 》(2分)

22.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四)、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今使愚教知使不肖临①贤虽严刑罚民弗从也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也故圣主者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故观其所举而治乱可见也,察其党与而贤不肖可论也。 (《淮南子·泰族训》)

【注】:①临:统管、治理。

20.“夫差用太宰嚭而灭”,他的对手 是重用了 而成王业(填历史人物)(2分)

21.上段文字阐述了怎样的治国之道?请简要概括。(2分)

(五)、阅读材料,完成19—20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公叔文子为楚令尹,三年,民无敢

入朝。公叔子见曰:“严矣!”文子曰:“朝廷之严也,宁云妨国家之治哉?”公叔子曰:“严则下喑,下喑则上聋,聋喑不能相通,何国之治也盖闻之也顺针缕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实仓廪并小流而成江海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尝有所不也 (《说苑·政理》)

20.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文字阐述的道理。(4分)

(六)、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

十倍! 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宾有毛遂使白得脱颖而出即其人焉。 (选自李白《与韩荆州书》)

20.写出这段文字运用的两个典故。(2分)

21.概括李白给韩荆州写信的目的。(2分)

(七)、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微之!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今仆之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律诗与《长恨歌》已下耳。时之所重,仆之所轻至于讽谕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淡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 (白居易《与元九书》)

20.这段文字中的“微之”指谁?请写出白居易另一首叙事长诗的篇名。(2分)

21.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八)、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苏轼《范增论》)

19.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20.上文中“义帝”和“高帝”分别是指 。(2分)

2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苏轼认为范增对项羽应采取的态度。(2分)

(九)、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以诈力守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汉也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 (苏轼《诸葛亮论》)

20.写出语文课本学过的表明诸葛亮忠心和为刘备设计政治蓝图内容的两个篇名。(2分)

21.请概括上面语段作者提出的独到见解。(2分)

(十)、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臣闻战以勇为主以气为决天子无皆勇之将而将军无皆勇之士是故致勇有术致勇莫先乎倡倡莫善乎私。此二者,兵之微权。英雄豪杰之士,所以阴用而不言于人,而人亦莫之识也。 (节选自苏轼《倡勇敢》)

20.写出苏轼在谪居黄州期间创作的词、赋篇名各一。 。(2分)

21.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不超过30个字)(2分)

2010届高三语文加试题专练——文言文阅读答案

(一)、19.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 而或不知其细/ 舍问/其奚决焉 (6分,错2处扣1分)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习一定要爱问。(前两空1空1分,后一问2分)

(二)、19.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一处1分)

20.柔能胜刚,弱能胜强 勇于示弱,学会以柔克刚(意思对即可,一处2分)

(三)、19.皆以尘为野马/恐不然也/野马乃田野间浮气耳/远望如群马/又如水波/佛书谓如热时野马阳焰/即此物也。

20.《逍遥游》

21.学无止境(1分);不要盲目迷信古人(1分)。

(四)、19.今使愚教知/使不肖临贤/虽严刑罚/民弗从也/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也/故圣主者举贤以立功

20.勾践 范蠡或文种

21.君王应任用贤能,远离不肖之徒。

(五)、19.(6分)何国之治也/盖闻之也/顺针缕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实仓廪/并小流而成江海/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尝有所不受也(一处1分)

20.(4分)为政者要广开言路,善于听取意见。(答“治国要上下相通”2分,)

文言文译文:

公叔文子做楚国的令

尹,三年,老百姓没有敢到朝堂的。公叔子进见说:“太严厉了!”文子说:“朝堂上严厉,难道说还妨害国家的治理吗?”公叔子说:“太严厉下面就不敢说话,下面不敢说话上面就听不到意见,上面听不到意见下面不敢说话就不能相互沟通,哪儿还有国家的政治清明呢?我听说过:顺着一针一线缝纫能制成帐幕,累积一升一斗能够充实仓库,合并细小的流水能够成为江海。贤明的君主有听取意见并不实行的,没有不听取意见的。”

(六)、19.所以龙蟠风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自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断对一处得1分,共6分)

20.周公吐哺(或“吐哺握发”)、龙蟠风逸、毛遂自荐(或“脱颖而出”)。(写出一个得1 分,共2分)

②龙蟠凤逸:《三国志·杜袭传》:“龙蟠幽薮,待时凤翔。”龙潜伏在深渊之中,时机一到就像凤凰一样飞翔上天。

21.希望得剑韩荆州的举荐。(2分,如答“表明自己有才干,愿为国效劳”给1分)

文言参考译文:

我听说天下谈士聚在一起议论道:“人生不用封为万户侯,只愿结识一下韩荆州。”怎么会使人敬仰爱慕竞到如此程度!岂不是因为您有周公那样的作风,躬行吐哺握发之事,故而使海内的豪杰俊士,都奔走而归于您的门下,士人一经您的接待延誉,便声名大增。所以屈而未伸的贤士,都想在您这儿获得美名奠定声望。希望您不因自己富贵而对他们傲慢,不因他们微贱而轻视他们,那么您众多的宾客中便会出现毛遂那样的奇才。假使我能有机会显露才干,我就是那样的人啊。

(七)、19.时之所重,仆之所轻/至于讽谕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澹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

20.元稹(或元微之) 《琵琶行》(“琵琶行”要加书名号)

21.“我”和时人对诗的看法不同。(或:时之所重,仆之所轻)

(八)、19.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20.楚怀王(“熊心”或“楚怀王之孙”)、刘邦(汉高祖)

21.杀了项羽或离开他。(抄“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得1分,抄“合则留,不合则去”不得分

(九)、19.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汉也/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

20.《出师表》、《隆中对》

21.诸葛亮失败的原因是仁义诈力杂用。

(十)、19.(6分)臣闻战以勇为主,以气为决。天子无皆勇之将,而将军无皆勇之士,是故致勇有术。致勇莫先乎倡,(倡莫善乎私。)(每错一处扣1分,扣完6分为止)

20.《

念奴娇•赤壁怀古》(也可以是《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等)、《赤壁赋》(《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写出两篇即可)(2分) 

21.要形成军队勇敢的战斗作风,要讲究使人勇敢的方法(讲到“勇敢的重要”1分,讲到“致勇有术”1分,意思对即可)

文言文译文:

我听说作战主要依靠勇敢,战争的胜负由士气的盛衰决定。天子没有全都勇敢的将军,将军没有全都勇敢的士兵,因此要讲究使人勇敢的方法。使人勇敢首先要使人起带头作用,使人带头没有比偏爱更好的方法了。这两点,是用兵的一种很微妙的权术,英雄豪杰都暗中使用却不对别人说(不告诉别人),因而人们也不知道这种使人勇敢的方法。

2010届高三语文加试题专练——文言文阅读

(一)、阅读材料,完成19—20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的划线部分断句。(6分)

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 能 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而或不知其细舍问其奚决焉

20.《论语》中,子贡问曰:“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 。是以谓之‘文’也”和上面语段所讲内容说明了同样的道理,即: 。(4分)

(二)、阅读材料,完成19—20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圣人云:能受国之垢,是为社稷主;能受国之不祥,是为天下王。 (《老子》)

20.在这则短文中,老子以水的特殊作用来类比_____________________的道理,目的在于告诫人们为人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庄子》言:“野马也,尘埃也。”乃是两物。古人即谓野马为尘埃,如吴融云:“动

梁间之野马。”又韩偓云:“窗里日光飞野马。”皆以尘为野马恐丕然也野马乃田野间浮

气耳远望如群马又如水波佛书谓如热时野马阳焰即如此物也。 (节选自《梦溪笔谈》)

20.“野马”和“尘埃”典出《庄子》中的《 》(2分)

22.这段文字告诉我们什么道理。(2分)

(四)、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今使愚教知使不肖临①贤虽严刑罚民弗从也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也故圣主者举贤以立功,不肖主举其所与同。文王举太公望、召公奭而王,桓公任管仲、隰朋而霸,此举贤以立功也。夫差用太宰嚭而灭,秦任李斯、赵高而亡,此举所与同。故观其所举而治乱可见也,察其党与而贤不肖可论也。 (《淮南子·泰族训》)

【注】:①临:统管、治理。

20.“夫差用太宰嚭而灭”,他的对手 是重用了 而成王业(填历史人物)(2分)

21.上段文字阐述了怎样的治国之道?请简要概括。(2分)

(五)、阅读材料,完成19—20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公叔文子为楚令尹,三年,民无敢

入朝。公叔子见曰:“严矣!”文子曰:“朝廷之严也,宁云妨国家之治哉?”公叔子曰:“严则下喑,下喑则上聋,聋喑不能相通,何国之治也盖闻之也顺针缕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实仓廪并小流而成江海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尝有所不也 (《说苑·政理》)

20.用自己的话概括这段文字阐述的道理。(4分)

(六)、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白闻天下谈士相聚而言曰:“生不用封万户侯,但愿一识韩荆州。”何令人之景慕一至于此耶?岂不以有周公之风,躬吐握之事,使海内豪俊,奔走而归之,一登龙门,则声誉

十倍! 所以龙盘凤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之宾有毛遂使白得脱颖而出即其人焉。 (选自李白《与韩荆州书》)

20.写出这段文字运用的两个典故。(2分)

21.概括李白给韩荆州写信的目的。(2分)

(七)、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微之!夫贵耳贱目,荣古陋今,人之大情也。今仆之诗,人所爱者,悉不过杂律诗与《长恨歌》已下耳。时之所重,仆之所轻至于讽谕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淡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 (白居易《与元九书》)

20.这段文字中的“微之”指谁?请写出白居易另一首叙事长诗的篇名。(2分)

21.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内容。(2分)

(八)、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方羽杀卿子冠军,增与羽比肩而事义帝,君臣之分未定也。为增计者,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岂不毅然大丈夫也哉!增年已七十,合则留,不合则去。不以此时明去就之分,而欲依羽以成功名,陋矣!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苏轼《范增论》)

19.用斜线(/)给上面文言文中画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20.上文中“义帝”和“高帝”分别是指 。(2分)

21.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苏轼认为范增对项羽应采取的态度。(2分)

(九)、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取之以仁义,守之以仁义者,周也。取以诈力守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汉也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此孔明之所以失也。 (苏轼《诸葛亮论》)

20.写出语文课本学过的表明诸葛亮忠心和为刘备设计政治蓝图内容的两个篇名。(2分)

21.请概括上面语段作者提出的独到见解。(2分)

(十)、阅读材料,完成19—21题。(10分)

19.用斜线“/”给下面文言语段的划线部分断句(限6处)。(6分)

臣闻战以勇为主以气为决天子无皆勇之将而将军无皆勇之士是故致勇有术致勇莫先乎倡倡莫善乎私。此二者,兵之微权。英雄豪杰之士,所以阴用而不言于人,而人亦莫之识也。 (节选自苏轼《倡勇敢》)

20.写出苏轼在谪居黄州期间创作的词、赋篇名各一。 。(2分)

21.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这段文字的主要观点。(不超过30个字)(2分)

2010届高三语文加试题专练——文言文阅读答案

(一)、19.君子之学必好问/问与学/相辅而行者也/非学无以致疑/非问无以广识/好学而不勤问/非真能好学者也/理明矣/而或不达于事/识其大矣/ 而或不知其细/ 舍问/其奚决焉 (6分,错2处扣1分)

20.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学习一定要爱问。(前两空1空1分,后一问2分)

(二)、19.天下莫柔弱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先\其无以易之\柔之胜刚\弱之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一处1分)

20.柔能胜刚,弱能胜强 勇于示弱,学会以柔克刚(意思对即可,一处2分)

(三)、19.皆以尘为野马/恐不然也/野马乃田野间浮气耳/远望如群马/又如水波/佛书谓如热时野马阳焰/即此物也。

20.《逍遥游》

21.学无止境(1分);不要盲目迷信古人(1分)。

(四)、19.今使愚教知/使不肖临贤/虽严刑罚/民弗从也/小不能制大/弱不能使强也/故圣主者举贤以立功

20.勾践 范蠡或文种

21.君王应任用贤能,远离不肖之徒。

(五)、19.(6分)何国之治也/盖闻之也/顺针缕者成帷幕/合升斗者实仓廪/并小流而成江海/明主者有所受命而不行/未尝有所不受也(一处1分)

20.(4分)为政者要广开言路,善于听取意见。(答“治国要上下相通”2分,)

文言文译文:

公叔文子做楚国的令

尹,三年,老百姓没有敢到朝堂的。公叔子进见说:“太严厉了!”文子说:“朝堂上严厉,难道说还妨害国家的治理吗?”公叔子说:“太严厉下面就不敢说话,下面不敢说话上面就听不到意见,上面听不到意见下面不敢说话就不能相互沟通,哪儿还有国家的政治清明呢?我听说过:顺着一针一线缝纫能制成帐幕,累积一升一斗能够充实仓库,合并细小的流水能够成为江海。贤明的君主有听取意见并不实行的,没有不听取意见的。”

(六)、19.所以龙蟠风逸之士/皆欲收名定价于君侯/愿君侯不以富贵而骄之/寒贱而忽之/则三千宾中有毛遂/使自得颖脱而出/即其人焉。(断对一处得1分,共6分)

20.周公吐哺(或“吐哺握发”)、龙蟠风逸、毛遂自荐(或“脱颖而出”)。(写出一个得1 分,共2分)

②龙蟠凤逸:《三国志·杜袭传》:“龙蟠幽薮,待时凤翔。”龙潜伏在深渊之中,时机一到就像凤凰一样飞翔上天。

21.希望得剑韩荆州的举荐。(2分,如答“表明自己有才干,愿为国效劳”给1分)

文言参考译文:

我听说天下谈士聚在一起议论道:“人生不用封为万户侯,只愿结识一下韩荆州。”怎么会使人敬仰爱慕竞到如此程度!岂不是因为您有周公那样的作风,躬行吐哺握发之事,故而使海内的豪杰俊士,都奔走而归于您的门下,士人一经您的接待延誉,便声名大增。所以屈而未伸的贤士,都想在您这儿获得美名奠定声望。希望您不因自己富贵而对他们傲慢,不因他们微贱而轻视他们,那么您众多的宾客中便会出现毛遂那样的奇才。假使我能有机会显露才干,我就是那样的人啊。

(七)、19.时之所重,仆之所轻/至于讽谕者/意激而言质/闲适者/思澹而辞迂/以质合迂/宜人之不爱也。

20.元稹(或元微之) 《琵琶行》(“琵琶行”要加书名号)

21.“我”和时人对诗的看法不同。(或:时之所重,仆之所轻)

(八)、19.虽然/增/高帝之所畏也/增不去/项羽不亡/呜呼/增亦人杰也哉!

20.楚怀王(“熊心”或“楚怀王之孙”)、刘邦(汉高祖)

21.杀了项羽或离开他。(抄“力能诛羽则诛之,不能则去之”得1分,抄“合则留,不合则去”不得分

(九)、19.取之以诈力/守之以诈力者/秦也/以秦之所以取取之/以周之所以守守之者/汉也/仁义诈力杂用以取天下者

20.《出师表》、《隆中对》

21.诸葛亮失败的原因是仁义诈力杂用。

(十)、19.(6分)臣闻战以勇为主,以气为决。天子无皆勇之将,而将军无皆勇之士,是故致勇有术。致勇莫先乎倡,(倡莫善乎私。)(每错一处扣1分,扣完6分为止)

20.《

念奴娇•赤壁怀古》(也可以是《定风波•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等)、《赤壁赋》(《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写出两篇即可)(2分) 

21.要形成军队勇敢的战斗作风,要讲究使人勇敢的方法(讲到“勇敢的重要”1分,讲到“致勇有术”1分,意思对即可)

文言文译文:

我听说作战主要依靠勇敢,战争的胜负由士气的盛衰决定。天子没有全都勇敢的将军,将军没有全都勇敢的士兵,因此要讲究使人勇敢的方法。使人勇敢首先要使人起带头作用,使人带头没有比偏爱更好的方法了。这两点,是用兵的一种很微妙的权术,英雄豪杰都暗中使用却不对别人说(不告诉别人),因而人们也不知道这种使人勇敢的方法。


相关内容

  • 高三暑期计划
  •  近50天的假期将给同学们带来很大的自主学习的空间。如何充分有效地利用好这段时间是每位即将步入高三毕业班的学子必须思考和践行的问题。假期“未雨绸缪”,高三才能“大显身手”。下面我就语文学科假期复习谈几点个人的想法,供参考。   多理多思,夯实基础。“多理”即多整理,多梳理。利用十天左右的时间归类整理 ...

  • 高考文言文断句(含答案)
  • 高考文言文断句 一.断句解读 韩愈在<师说>中说:"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习其句读" 就是教学生断句.中国古代没有标点符号,一篇文章甚至一本书,都是一个汉字 挨着一个汉字地写下来的,所以前人读书都要自己断句,常常在一句话的末了用 &q ...

  • 2015徐州连云港宿迁三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
  • 2015 徐州连云港宿迁三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及答案连云港.徐州.宿迁三市 2015 届高三第三次质量监测 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 分) 1.在下面一段话空缺处依次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3 分) 网络上大规模 ▲ 的"挖掘机哪家强?"造句热,使蓝翔技校 ▲ .事实上,现 ...

  •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具体措施 发言稿
  • 高三语文二轮复习的具体措施 四川省邻水金鼎实验学校 屈亚飞 一.高考语文前瞻(成都树德中学:邓文光) 基本稳定,大框架不变:新课程思想体现得更充分:试题选材会有变化:体现 1. 基础知识选择题:词语题的变化(还原以前) •2. 小阅读 小阅读题型上是否有大的变化: 细节和整体理解; 强化思维考查 ; ...

  • 高三语文复课研讨会材料
  • 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探索 蓝 光 中 学 张爱民 二0一一年四月十三日 语文阅读题答题技巧探索 蓝光中学 张爱民 一.分析2011年考纲 2011年考纲将阅读内容定位为理解B .分析综合C 和鉴赏评价D 三个层级. 二.分析2010年陕西卷高考试题结构,明确阅读题在高考试题中的重要地位 2010年陕西 ...

  • 高三语文第二学期复习备考计划
  • 高三语文第二学期复习备考计划 成纪中学高三语文备课组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是在课本复习与第一轮知识点复习基本完成的基础上,根据考试大纲要求,结合各知识点,分成板块集中进行复习巩固,查缺补漏,全面强化复习质量,最后点.块.面结合,逐步形成知识能力网络.要重视基础知识的复习和基本能力的培养.要讲究方法, ...

  • 高三上总结
  • 高三语文备课组工作总结 (2010-2011年度第一学期) 呼兰六中 2010年1月21日 2010-2011学年度第一学期已经接近尾声,现在把这一学期的情况简单总结如下. 一. 集体智慧,共同提高. 1. 资源共享.不管是课件.篇子还是素材.习作等所有资料,全组所有成员资源共享,统一放在文件夹-- ...

  • 2010年高考备考的思考与建议
  • 2010年高考备考的思考与建议 一.思考 2010年是广东进入新课程的第六年,新课程高考已经考过了三届,全国步入新课程高考的省.市也已经增加到了十个.广东新课程高考的"导向性原则"是:"正确引导中学实施素质教育,体现高中新课程改革精神,反映高中新课程方案的特点和各学科课 ...

  • 高三语文复习策略
  • 作者:   加入日期:12-03-13 一.语文教学和语文复习备考,振作精神,激发热情.针对的是普遍存在的重理轻文的现象.首先是语文教师应该改变认识,带领学生振作精神,树立信心,相信有能力学好语文.考名校的语文成绩应该是120以上,二本也得110以上,上不了100分考本科很难.班级平均分不能低于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