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智能家电行业发展前景展望分析

一、我国智能家电行业发展提速

早在两、三年前,几乎所有家电巨头都开始针对智能家电领域进行排兵布阵、跑马圈地,从产品的智能化,到营销渠道、盈利模式的互联网化,再到植入互联网基因打造新品牌,以及与互联网企业的各种联姻等等,宣告着家电智能化、互联网化时代的来临。

如果说,家电的智能化转型是因,那么智能家居产业的落地就是果,智能家居将是打开中国家电业第二个“发展春天”大门的钥匙。

家电厂商2015年推出的新产品几乎全是智能产品,消费者甚至找不到一家不做智能产品的家电企业。智能家电生态产值在2010年为50亿元,到2014年就急速拉升至1600亿元,2015年产值约2300亿元,而到2020年,整个智能家居产值将破万亿元,届时全球联网设备将达2500亿部。

家电行业按照产品线来看,智能化发展速度也不尽相同。包括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在内的智能大家电(尤其是彩电、空调)已经由此前的机械化全面向智能化消费结构升级;小家电也很早实现了产品的智能化,智能功能早已遍地开花;以苹果手表为代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则正呈现急速爆发态势。

当智能空调、净化器、厨电、小家电等正处于量产阶段,而且各自为阵,顶多只是自己品牌内的互联互通,而甚少有消费者家里的家电只选购一个牌子,所以并没有将智能的便利、舒适性完全发挥出来,当务之急是要先把所有家电连起来。

目前家电行业的智能化进程仍在过渡阶段:2014-2015年是单品智能化的爆发期,同时也是各智能单品实现互联互通的孕育期,及至发展到系统智能化(即多场景应用联动)则可能要到2017年以后,这是一个逐渐发展升级的过程。

事实上,传统家电企业早已意识到这一点,它们的智能升级战略通常也分三个阶段:即产品智能化升级、系统智能化升级、智能化解决方案,而智能家居战略是终级发展目标。

针对那些自身无法打造智能生态圈平台的中、小企业,行业内出现了一批专门提供智能芯片,以实现家电各产品之间互联互通,只要将硬件连网模块、APP源码等都技术开放给家电厂商,就能方便接入各大平台,实现与各种不同品牌家电联通联动。

智能家居产业的形成和市场化落地,将给传统家电产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开启一条全新的市场增长通道和商业空间。但从目前的家电智能化进程来看,未来五年内,硬件盈利仍是主流。

二、我国智能家电行业主要阵营

(一)阵营不同,模式各异

目前国内的智能家居提供商按其阵营,大致可以分为4类:终端厂商阵营、互联网公司阵营、视频网站阵营、运营商阵营,每个阵营都有不同特点。

1、美的:以传统家电智能化为契机,打造M-Smart智慧家居平台。

总体定位:智能家居硬件产品提供商。

核心产品:以白家电智能化为切入点,逐步打造空气智慧管家、营养智慧管家、水健康管家、能源安防智慧管家四大智慧家居系统。

关键动作:基于阿里巴巴物联网开放平台构建M-Smart系统;强强联合,实现白电品类的智能化。

2、小米:以小米盒子和路由器为突破口,致力成为家庭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中的引领者。

总体定位:家庭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

核心产品:以小米盒子和小米路由器为基础产品,以智能手环、小蚁智能摄像机、空气净化器、智能插座、yeelight智能灯泡、iHealth智能血压计等为增值应用。

关键动作:广泛投资智能硬件公司,多达20余家;发布小米智能模块,推进传统家电变身;以低价或者免费方式加大互联网与传统家电厂家的合作。

3、百度:以智能硬件作为切入点,实施软硬云服务一体战略。

总体定位:以智能硬件切入、以电商平台打造作为差异化手段,致力成为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的打造者。

核心产品:智能路由器、百度影棒等硬件类基础产品。

关键动作:自建电商平台“百度未来商店”,推广智能硬件;携手硬件厂商发布智能产品;依靠百度云、百度大脑等高端资源帮助厂商以较低成本快速切入智能家居市场。

4、电信:以智能终端和智能应用为核心,打造智能家庭产品的全新品牌。

总体定位:以智能终端和智能应用为核心,光宽带为接入方式,致力于成为家庭信息化一揽子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家庭用户提供影音娱乐、民生应用和智能网关应用三大类服务。

核心产品:用户提供影音娱乐、民生应用和智能网关应用三大类服务。

关键动作:与电视机厂家、芯片厂家、终端厂家、渠道商和应用提供商等共同发起成立智慧家庭产业平台;发布“悦me3.0”打造中国电信智慧家庭产品的全新品牌;“悦me”套餐与传统宽带无缝协同。

(二)运营商优势:接入和用户规模

可见在智能家居市场,不同阵营的智能家居提供商必须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布局,塑造差异化优势,才可能占据一席之地。对于运营商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定位及策略,

首先,要发挥本身特长,构建差异化优势。接入能力和用户规模是运营商进军智能家居的差异化优势。因此,运营商一方面需要强化其在接入端的控制能力,同时快速加强智能网关环节竞争力;另一方面需要发挥并增强用户的黏性价值,结合大数据分析等手段给用户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

其次,需合作共享,形成解决方案提供能力。进军智能家居,运营商的天然短板在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能力方面。因此,运营商一方面需与产业链其它成员合作,逐步形成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与地产、家装、安防、教育等行业进行合作,共同拓展智能家居产品。

最后,还应进行机制创新,建立互联网化运营机制。运营商要想提高智能家居领域的竞争力,在运营机制方面也需进行创新。其中,合作伙伴管理将是后续运营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有效合理的激励机制将是吸引合作伙伴并长期共赢的有效保障;此外,线上运营也是工作重点,如何通过线上渠道提升线上销售和服务等,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三、中国发布智能家电的行业标准

为更好地规范智能家电市场,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共同发布的国家标准《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以下简称《通则》)于2012年9月1日正式实施。

作为我国制定的第一个智能家电行业统一标准,其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智能家电发展方向,规范行业秩序。同时,由于家电的智能化技术突飞猛进,相关标准往往容易滞后于产业发展,建议在做好前瞻性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配套的智能家电产品标准。

《通则》明确定义了智能家电、智能特性、智能化技术及智能控制系统结构等概念。其中,智能家电是指采用一种或多种智能化技术,并具有一种或多种智能特性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智能特性特指人工智能特性,即家用电器中的控制系统所具有的类似人的智能行为,如自学习、自适应、自协调、自诊断、自推理、自组织、自校正等。

《通则》的出台对于行业发展有引导、规范作用,在产品智能化上促使企业真正按照相关技术通则生产,逐步深化家电智能化发展水平。之所以要出台《通则》,原因在于智能化已成为家电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导致目前智能家电市场鱼龙混杂。

智能家电的发展态势虽然蒸蒸日上,但家电智能概念较为混乱,很多商家都把智能作为宣传噱头,而产品是否真正智能,无法评测。

目前国内家电厂商存在滥贴“智能”标签的情况,现在很多家电都贴着“智能”的标签,但技术上远没有达到宣传的水平,属于伪智能。以洗衣机为例,根据智能控制“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能自主驱动智能机器实现控制目标的自动控制技术”定义,智能洗衣机除了做到根据衣物重量、纤维成分控制注水量,还应能根据污渍多少调节洗衣液使用量等。然而,目前市面上的一些所谓的智能洗衣机做不到这一点,它们只是按设计者事先规定的时间、模式、程序运行,仅仅实现了自动化管理,离智能化还有很长一段路。

对此,《通则》规定了家电智能特性检测与评价内容,将其分为智能特性、智能技术、智能结构3个层次,将检测与评价方式分为整机检测、联机检测和脱机检测3种方式。通过检测评价,每款智能家电必须认定采用了何种智能技术,是否因此产生性能提高、功能扩展的效果,并根据总得分将家电“智商”分为5级,即1级至5级,1级为最高级。此外,《通则》规定,根据检测、评价的结果,对送检家电确定其智能化等级后,应发放智能化等级标志,贴于产品明显处,且在包装箱上标注。

《通则》的实施,对于智能家电行业是一个好消息,但由于该标准并非强制性,加上家电的智能发展是动态的,因此,标准对行业的促进作用有限。

从行业发展角度讲,《通则》的实施细则需进一步细化,提高适用性。同时,配套的智能家电产品标准急需出台,与《通则》形成系统的智能家电标准,真正明晰产业发展方向,引导消费。另外,除了出台配套性的标准外,还应依靠类似于节能补贴式的生产性鼓励措施,促使企业重视信息化工作,真正在产品智能化方面下工夫。

四、智能家电企业借力大数据技术

(一)长虹推进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

伴随着长虹家电终端的加速智能化,传统的家电服务也正适应智能新产品的要求,逐步从“线下”转向“线上”。网络化、智能化、远程化正逐渐成为长虹智能家电服务的新特点。而在这一家电服务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型过程中,大数据的应用,扮演了为智能家电服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保障长虹智能战略落地的关键角色。

目前云平台的建设和大数据的应用,已完全颠覆了长虹原有的“被动式”家电服务模式。通过对智能家电终端使用数据的实时收集、监测、比对、分析,首先,长虹已经实现云端智能诊断和远程协助维修,并对售后上门服务实现监控;其次,通过云端与产品终端的智能交互,保障CHiQ系列新产品所承载的如食品比价、PM2.5监控等各种智能服务得以实现;第三,通过定时定期地将有价值的用户使用数据反馈给公司业务部门,让业务部门及时了解用户的体验与需求,长虹据此为用户提供和改进智能服务。

(二)海尔华为云平台对接,共享用户大数据

2015年8月12日,海尔与华为消费者业务达成战略合作。在此次合作中,双方将实现云平台对接,形成数据共享,在实现智慧化生活的道路上共同迈进重大一步。

智能家居近年来已成为各行业热衷投入的一块“蛋糕”,然而,在发展初期由于缺乏行业的正确引导,使得在打造智能家居的过程中出现形态过于分散,资源过量投放导致浪费等系列问题。企业要解决这些问题,打通云平台共享技术,达到行业资源共享势在必行。

云平台开发者只需与海尔云的对接,就能实现与所有设备、多种技术的互联互通,家电、安防等企业无需再投入资金和技术进行研发,接入后自动升级。这是海尔目前智慧生活云平台技术的优势。

(三)苏宁推出大数据智能家电产品

用户可以通过苏宁易购APP在线下单补充冰箱存储的鲜果蔬菜,也可以通过PPTV在厨房随时收看精彩赛事和集锦,还可以使用豆果美食APP查阅菜谱……这些构成了苏宁云商和德国百年家电品牌博伦博格(Blomberg)的首个合作成果:基于大数据的大屏冰箱“ET外星人”。苏宁方面2015年发布了这一进军智能家居产业的首次尝试,并表示将把新品作为2015年“双十一”的主推产品之一,线上线下共同发布。

从功能设计看,“ET外星人”一点都不像一台冰箱,而是类似于厨房的小帮手。这是博伦伯格从计划拓展中国市场起就开始谋划和研发的产品,和苏宁合作后则得到了大量中国市场智能冰箱领域市场数据的支持,针对冷冻解冻难、直冷易风干、结霜噪音大、高冷硬外观等一系列用户痛点,采用了零动保鲜、匀冷制冷、10.1吋智能大屏、云端控制、错叠式专利外观等领先技术。同时,在苏宁零售生态CPU和智能云居APP的支持下,结合国内首次采用的10.1吋智能超大屏,该款智能冰箱拥有了极强的内容输出能力。

(四)格力打造智能空调大数据系统

格力智能管理系统可以准确计算中央空调的运行费用,提高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节能环保与安全高效。格力借助大数据职能系统再一次在设备节能的道路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系统的角度降低能耗已经成为格力应用大数据的杰作。比如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自动控制建筑物内的机电设备,通过软件,系统管理相互关联的设备,发挥设备整体的优势和潜力,提高设备利用率,优化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时间,从而可延长设备的服役寿命,降低能源消耗。

格力可以实现对全国所有格力中央空调的远程监控,通过回收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远程监控产品质量。互联网用在为消费者服务上,就不单单只是一笔简单的买卖。格力未来规划的蓝图中,大数据是举足轻重的一项,但企业更愿意将其视为技术的延伸,目的是提升格力产品质量,最终服务于消费者。

格力在大数据时代以实际行动证明,大数据不仅可以与传统产业结合,而且还能以更智能的方式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就是格力智能管理系统(GIMS,即GreeIntelligentManagementSystem),这套系统包括远程监控系统、分户计费系统、楼宇管理系统、远程智能服务中心及群控系统等五个子系统,是格力电器针对目前中央空调管理弊端而专门研发推出的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成熟完善的GPRS无线通讯网络和Internet互联网络,对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多个工程下的不同类型的空调机组进行实时、智能和人性化的监控与维护。

五、我国智能家电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2014年是“智能家电元年”,从企业愿景来看,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均发布了自己的智能家电,在智能家居方面进行战略布局;从产品表现来看,不仅大家电的智能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智能小电、智能可穿戴等也层出不穷。至2020年我国智能家电生态产值将突破10000亿元。正是这万亿级的“大蛋糕”,诱使家电硬件厂商、互联网企业等相继发布智能家居战略,力图在该领域发力从而谋求分利。

2015年到2020年,智能洗衣机、空调和冰箱将爆发式增长,市场渗透率分别从15%增至45%、10%增至55%、6%增至38%。未来几年,更多的家用电器将进入智能时代,基于数字化、三网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应用技术的智能家电将是信息消费的中坚力量。

未来智能家电的发展趋势必将是由复杂变为简单,由高端走向中端,由单纯的技术智能转变为人文智能;呈现更加聪明化、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特点;不仅实现用户在安全、安防方面的需求,并且更加贴近用户的消费习惯和使用习惯,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舒适、节能、环保的智能家居生活。

智能家电进入家庭后一次都没有被使用的比例非常大,还有的是新鲜劲过去后就再没有被使用过。伪智能家电带给用户的其实只是网络体验,而仅仅是家电上网,并不能给客户带来更多的服务和体验。还有些系统操作过于复杂,而人们更想要的是傻瓜型的产品,而且这些产品也做不到互联互通。也就是说,这类产品要能够真正满足消费者的内在需求,而不是仅仅具有一个智能噱头。

一、我国智能家电行业发展提速

早在两、三年前,几乎所有家电巨头都开始针对智能家电领域进行排兵布阵、跑马圈地,从产品的智能化,到营销渠道、盈利模式的互联网化,再到植入互联网基因打造新品牌,以及与互联网企业的各种联姻等等,宣告着家电智能化、互联网化时代的来临。

如果说,家电的智能化转型是因,那么智能家居产业的落地就是果,智能家居将是打开中国家电业第二个“发展春天”大门的钥匙。

家电厂商2015年推出的新产品几乎全是智能产品,消费者甚至找不到一家不做智能产品的家电企业。智能家电生态产值在2010年为50亿元,到2014年就急速拉升至1600亿元,2015年产值约2300亿元,而到2020年,整个智能家居产值将破万亿元,届时全球联网设备将达2500亿部。

家电行业按照产品线来看,智能化发展速度也不尽相同。包括彩电、空调、冰箱、洗衣机等在内的智能大家电(尤其是彩电、空调)已经由此前的机械化全面向智能化消费结构升级;小家电也很早实现了产品的智能化,智能功能早已遍地开花;以苹果手表为代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则正呈现急速爆发态势。

当智能空调、净化器、厨电、小家电等正处于量产阶段,而且各自为阵,顶多只是自己品牌内的互联互通,而甚少有消费者家里的家电只选购一个牌子,所以并没有将智能的便利、舒适性完全发挥出来,当务之急是要先把所有家电连起来。

目前家电行业的智能化进程仍在过渡阶段:2014-2015年是单品智能化的爆发期,同时也是各智能单品实现互联互通的孕育期,及至发展到系统智能化(即多场景应用联动)则可能要到2017年以后,这是一个逐渐发展升级的过程。

事实上,传统家电企业早已意识到这一点,它们的智能升级战略通常也分三个阶段:即产品智能化升级、系统智能化升级、智能化解决方案,而智能家居战略是终级发展目标。

针对那些自身无法打造智能生态圈平台的中、小企业,行业内出现了一批专门提供智能芯片,以实现家电各产品之间互联互通,只要将硬件连网模块、APP源码等都技术开放给家电厂商,就能方便接入各大平台,实现与各种不同品牌家电联通联动。

智能家居产业的形成和市场化落地,将给传统家电产业在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开启一条全新的市场增长通道和商业空间。但从目前的家电智能化进程来看,未来五年内,硬件盈利仍是主流。

二、我国智能家电行业主要阵营

(一)阵营不同,模式各异

目前国内的智能家居提供商按其阵营,大致可以分为4类:终端厂商阵营、互联网公司阵营、视频网站阵营、运营商阵营,每个阵营都有不同特点。

1、美的:以传统家电智能化为契机,打造M-Smart智慧家居平台。

总体定位:智能家居硬件产品提供商。

核心产品:以白家电智能化为切入点,逐步打造空气智慧管家、营养智慧管家、水健康管家、能源安防智慧管家四大智慧家居系统。

关键动作:基于阿里巴巴物联网开放平台构建M-Smart系统;强强联合,实现白电品类的智能化。

2、小米:以小米盒子和路由器为突破口,致力成为家庭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中的引领者。

总体定位:家庭互联网解决方案提供商。

核心产品:以小米盒子和小米路由器为基础产品,以智能手环、小蚁智能摄像机、空气净化器、智能插座、yeelight智能灯泡、iHealth智能血压计等为增值应用。

关键动作:广泛投资智能硬件公司,多达20余家;发布小米智能模块,推进传统家电变身;以低价或者免费方式加大互联网与传统家电厂家的合作。

3、百度:以智能硬件作为切入点,实施软硬云服务一体战略。

总体定位:以智能硬件切入、以电商平台打造作为差异化手段,致力成为智能家居生态系统的打造者。

核心产品:智能路由器、百度影棒等硬件类基础产品。

关键动作:自建电商平台“百度未来商店”,推广智能硬件;携手硬件厂商发布智能产品;依靠百度云、百度大脑等高端资源帮助厂商以较低成本快速切入智能家居市场。

4、电信:以智能终端和智能应用为核心,打造智能家庭产品的全新品牌。

总体定位:以智能终端和智能应用为核心,光宽带为接入方式,致力于成为家庭信息化一揽子解决方案提供商,为家庭用户提供影音娱乐、民生应用和智能网关应用三大类服务。

核心产品:用户提供影音娱乐、民生应用和智能网关应用三大类服务。

关键动作:与电视机厂家、芯片厂家、终端厂家、渠道商和应用提供商等共同发起成立智慧家庭产业平台;发布“悦me3.0”打造中国电信智慧家庭产品的全新品牌;“悦me”套餐与传统宽带无缝协同。

(二)运营商优势:接入和用户规模

可见在智能家居市场,不同阵营的智能家居提供商必须根据自身特点进行布局,塑造差异化优势,才可能占据一席之地。对于运营商在智能家居领域的定位及策略,

首先,要发挥本身特长,构建差异化优势。接入能力和用户规模是运营商进军智能家居的差异化优势。因此,运营商一方面需要强化其在接入端的控制能力,同时快速加强智能网关环节竞争力;另一方面需要发挥并增强用户的黏性价值,结合大数据分析等手段给用户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

其次,需合作共享,形成解决方案提供能力。进军智能家居,运营商的天然短板在产品及解决方案提供能力方面。因此,运营商一方面需与产业链其它成员合作,逐步形成提供一揽子解决方案的能力;另一方面可与地产、家装、安防、教育等行业进行合作,共同拓展智能家居产品。

最后,还应进行机制创新,建立互联网化运营机制。运营商要想提高智能家居领域的竞争力,在运营机制方面也需进行创新。其中,合作伙伴管理将是后续运营工作的重中之重,建立有效合理的激励机制将是吸引合作伙伴并长期共赢的有效保障;此外,线上运营也是工作重点,如何通过线上渠道提升线上销售和服务等,也是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

三、中国发布智能家电的行业标准

为更好地规范智能家电市场,国家质检总局和国家标准委共同发布的国家标准《智能家用电器的智能化技术通则》(以下简称《通则》)于2012年9月1日正式实施。

作为我国制定的第一个智能家电行业统一标准,其实施将在一定程度上引导智能家电发展方向,规范行业秩序。同时,由于家电的智能化技术突飞猛进,相关标准往往容易滞后于产业发展,建议在做好前瞻性研究的基础上,制定出台配套的智能家电产品标准。

《通则》明确定义了智能家电、智能特性、智能化技术及智能控制系统结构等概念。其中,智能家电是指采用一种或多种智能化技术,并具有一种或多种智能特性的家用和类似用途电器;智能特性特指人工智能特性,即家用电器中的控制系统所具有的类似人的智能行为,如自学习、自适应、自协调、自诊断、自推理、自组织、自校正等。

《通则》的出台对于行业发展有引导、规范作用,在产品智能化上促使企业真正按照相关技术通则生产,逐步深化家电智能化发展水平。之所以要出台《通则》,原因在于智能化已成为家电业发展的一大趋势,由于缺乏一个统一的标准,导致目前智能家电市场鱼龙混杂。

智能家电的发展态势虽然蒸蒸日上,但家电智能概念较为混乱,很多商家都把智能作为宣传噱头,而产品是否真正智能,无法评测。

目前国内家电厂商存在滥贴“智能”标签的情况,现在很多家电都贴着“智能”的标签,但技术上远没有达到宣传的水平,属于伪智能。以洗衣机为例,根据智能控制“在无人干预的情况下能自主驱动智能机器实现控制目标的自动控制技术”定义,智能洗衣机除了做到根据衣物重量、纤维成分控制注水量,还应能根据污渍多少调节洗衣液使用量等。然而,目前市面上的一些所谓的智能洗衣机做不到这一点,它们只是按设计者事先规定的时间、模式、程序运行,仅仅实现了自动化管理,离智能化还有很长一段路。

对此,《通则》规定了家电智能特性检测与评价内容,将其分为智能特性、智能技术、智能结构3个层次,将检测与评价方式分为整机检测、联机检测和脱机检测3种方式。通过检测评价,每款智能家电必须认定采用了何种智能技术,是否因此产生性能提高、功能扩展的效果,并根据总得分将家电“智商”分为5级,即1级至5级,1级为最高级。此外,《通则》规定,根据检测、评价的结果,对送检家电确定其智能化等级后,应发放智能化等级标志,贴于产品明显处,且在包装箱上标注。

《通则》的实施,对于智能家电行业是一个好消息,但由于该标准并非强制性,加上家电的智能发展是动态的,因此,标准对行业的促进作用有限。

从行业发展角度讲,《通则》的实施细则需进一步细化,提高适用性。同时,配套的智能家电产品标准急需出台,与《通则》形成系统的智能家电标准,真正明晰产业发展方向,引导消费。另外,除了出台配套性的标准外,还应依靠类似于节能补贴式的生产性鼓励措施,促使企业重视信息化工作,真正在产品智能化方面下工夫。

四、智能家电企业借力大数据技术

(一)长虹推进大数据应用平台建设

伴随着长虹家电终端的加速智能化,传统的家电服务也正适应智能新产品的要求,逐步从“线下”转向“线上”。网络化、智能化、远程化正逐渐成为长虹智能家电服务的新特点。而在这一家电服务由“被动”向“主动”的转型过程中,大数据的应用,扮演了为智能家电服务提供整体解决方案、保障长虹智能战略落地的关键角色。

目前云平台的建设和大数据的应用,已完全颠覆了长虹原有的“被动式”家电服务模式。通过对智能家电终端使用数据的实时收集、监测、比对、分析,首先,长虹已经实现云端智能诊断和远程协助维修,并对售后上门服务实现监控;其次,通过云端与产品终端的智能交互,保障CHiQ系列新产品所承载的如食品比价、PM2.5监控等各种智能服务得以实现;第三,通过定时定期地将有价值的用户使用数据反馈给公司业务部门,让业务部门及时了解用户的体验与需求,长虹据此为用户提供和改进智能服务。

(二)海尔华为云平台对接,共享用户大数据

2015年8月12日,海尔与华为消费者业务达成战略合作。在此次合作中,双方将实现云平台对接,形成数据共享,在实现智慧化生活的道路上共同迈进重大一步。

智能家居近年来已成为各行业热衷投入的一块“蛋糕”,然而,在发展初期由于缺乏行业的正确引导,使得在打造智能家居的过程中出现形态过于分散,资源过量投放导致浪费等系列问题。企业要解决这些问题,打通云平台共享技术,达到行业资源共享势在必行。

云平台开发者只需与海尔云的对接,就能实现与所有设备、多种技术的互联互通,家电、安防等企业无需再投入资金和技术进行研发,接入后自动升级。这是海尔目前智慧生活云平台技术的优势。

(三)苏宁推出大数据智能家电产品

用户可以通过苏宁易购APP在线下单补充冰箱存储的鲜果蔬菜,也可以通过PPTV在厨房随时收看精彩赛事和集锦,还可以使用豆果美食APP查阅菜谱……这些构成了苏宁云商和德国百年家电品牌博伦博格(Blomberg)的首个合作成果:基于大数据的大屏冰箱“ET外星人”。苏宁方面2015年发布了这一进军智能家居产业的首次尝试,并表示将把新品作为2015年“双十一”的主推产品之一,线上线下共同发布。

从功能设计看,“ET外星人”一点都不像一台冰箱,而是类似于厨房的小帮手。这是博伦伯格从计划拓展中国市场起就开始谋划和研发的产品,和苏宁合作后则得到了大量中国市场智能冰箱领域市场数据的支持,针对冷冻解冻难、直冷易风干、结霜噪音大、高冷硬外观等一系列用户痛点,采用了零动保鲜、匀冷制冷、10.1吋智能大屏、云端控制、错叠式专利外观等领先技术。同时,在苏宁零售生态CPU和智能云居APP的支持下,结合国内首次采用的10.1吋智能超大屏,该款智能冰箱拥有了极强的内容输出能力。

(四)格力打造智能空调大数据系统

格力智能管理系统可以准确计算中央空调的运行费用,提高管理效率,更重要的是节能环保与安全高效。格力借助大数据职能系统再一次在设备节能的道路上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从系统的角度降低能耗已经成为格力应用大数据的杰作。比如楼宇自动化控制系统能够自动控制建筑物内的机电设备,通过软件,系统管理相互关联的设备,发挥设备整体的优势和潜力,提高设备利用率,优化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时间,从而可延长设备的服役寿命,降低能源消耗。

格力可以实现对全国所有格力中央空调的远程监控,通过回收获取的数据进行分析,远程监控产品质量。互联网用在为消费者服务上,就不单单只是一笔简单的买卖。格力未来规划的蓝图中,大数据是举足轻重的一项,但企业更愿意将其视为技术的延伸,目的是提升格力产品质量,最终服务于消费者。

格力在大数据时代以实际行动证明,大数据不仅可以与传统产业结合,而且还能以更智能的方式促进传统产业的发展。最具划时代意义的就是格力智能管理系统(GIMS,即GreeIntelligentManagementSystem),这套系统包括远程监控系统、分户计费系统、楼宇管理系统、远程智能服务中心及群控系统等五个子系统,是格力电器针对目前中央空调管理弊端而专门研发推出的智能化控制系统。通过成熟完善的GPRS无线通讯网络和Internet互联网络,对分布在不同区域的多个工程下的不同类型的空调机组进行实时、智能和人性化的监控与维护。

五、我国智能家电行业发展前景展望

2014年是“智能家电元年”,从企业愿景来看,无论是传统企业还是互联网企业,均发布了自己的智能家电,在智能家居方面进行战略布局;从产品表现来看,不仅大家电的智能化进程进一步加快,智能小电、智能可穿戴等也层出不穷。至2020年我国智能家电生态产值将突破10000亿元。正是这万亿级的“大蛋糕”,诱使家电硬件厂商、互联网企业等相继发布智能家居战略,力图在该领域发力从而谋求分利。

2015年到2020年,智能洗衣机、空调和冰箱将爆发式增长,市场渗透率分别从15%增至45%、10%增至55%、6%增至38%。未来几年,更多的家用电器将进入智能时代,基于数字化、三网融合、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应用技术的智能家电将是信息消费的中坚力量。

未来智能家电的发展趋势必将是由复杂变为简单,由高端走向中端,由单纯的技术智能转变为人文智能;呈现更加聪明化、智能化、信息化和网络化的特点;不仅实现用户在安全、安防方面的需求,并且更加贴近用户的消费习惯和使用习惯,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舒适、节能、环保的智能家居生活。

智能家电进入家庭后一次都没有被使用的比例非常大,还有的是新鲜劲过去后就再没有被使用过。伪智能家电带给用户的其实只是网络体验,而仅仅是家电上网,并不能给客户带来更多的服务和体验。还有些系统操作过于复杂,而人们更想要的是傻瓜型的产品,而且这些产品也做不到互联互通。也就是说,这类产品要能够真正满足消费者的内在需求,而不是仅仅具有一个智能噱头。


相关内容

  • 中国智慧城市市场调研报告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 ...

  • 2015年智能电网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中国智能电网行业市场调查研究及发展前 景预测报告(2015年版) 报告编号:158290A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 ...

  • 物联网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015-2020年中国物联网市场深度调查研究 与发展前景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509A36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 ...

  • 2016年物联网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中国物联网行业现状研究分析及发展趋势 预测报告(2016年) 报告编号:1800751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 ...

  • 我国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_金茂菁
  • --金茂菁我国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1 我国智能交通系统技术发展现状及展望 金茂菁 ()科学技术部高技术研究发展中心 北京100044 摘 要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交通建设的规模及交通系统的复杂性也迅速增加,与此同时带来的交通问题也越来越突出.如何利用智能交通技术解决目前日益严重 ...

  • 2016年人工智能技术市场现状与发展趋势预测(目录)
  • 中国人工智能技术行业现状调研及发展前 景分析报告(2016-2022年) 报告编号:1913956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 ...

  • 2016年公路建设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016-2022年中国公路建设行业发展现状调 研与发展趋势分析报告 报告编号:1812682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 ...

  • 中国手机游戏行业研究与投资可行性报告目录
  • 中国市场调研在线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或投资者提供方向性的思路和参考. 一份有价值的行业研究报告,可以完成对行业系统 ...

  • 融合通信行业现状及发展趋势分析
  • 2015-2022年中国融合通信行业现状研究分 析及市场前景预测报告 报告编号:15A5AA8 行业市场研究属于企业战略研究范畴,作为当前应用最为广泛的咨询服务,其研究成果以报告形式呈现,通常包含以下内容: 一份专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注重指导企业或投资者了解该行业整体发展态势及经济运行状况,旨在为企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