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四专题二化学平衡检测

化学选修四专题二化学平衡质量检测试卷

考生注意:

1.本卷分试卷、答卷两部分,请将答案答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无效。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2.本试卷二个大题,共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I 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B .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 .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 .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 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2、从以下事实中找出不能应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温度过高对合成氨不利 B. 合成氨在高压下进行是有利的

C. 合成氨在高温下进行和加入催化剂都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D. 增大N 2的浓度可提高平衡混合物中NH 3的含量

3、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 H 2(g)+I 2(g).若c (HI)由0.1 mol ·L 降到0.07 mol ·L 需要15s ,那么c (HI)由0.07 mol ·L 降到0.05 mol ·L

-1

-1

-1

-1

时,所需反应的时间为

B .大于10 s C.等于10 s D.小于10 s

2C (g ) 反

A .等于5 s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量的A 和B 发生如下的反应:A (g )+2B (g

应达到平衡时若A 和B 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 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此时A 的转化率为 A . 50% B . 60% C . 40% D . 70% 5、在密闭容器中,A 、B 、C 三种气体建立化学平衡,它们的反应为A+B度下若体积缩小2/3,则平衡常数为原来的 A. 3倍

B. 2倍 C. 9倍

D. 不变

C ,在相同温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某一反应物浓度,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都增大

B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体积缩小,体系中各气体的浓度一定增大

C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改变压强使平衡向右移动,生成的气体的浓度一定增大 D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右移动,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大

7、二氧化氮存在下列平衡:2NO 2(g) = N2O 4(g );△ H<0,在测定NO 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较为适宜的是

A .温度130℃、压强3.03×10Pa B .温度25℃、压强1.01×10Pa C .温度130℃、压强5.05×10Pa D .温度0℃、压强5.05×10Pa 8、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用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 ..

A .加入一种反应物 C .对平衡体系增加压强

B .升高温度 D .使用催化剂

3(g) △H <0一定条件下在某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4

4

5 5

9、可逆反应2SO 2(g)+O 2

t 1时改变某一条件,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维持温度、反应体系体积不变,t 1时充入SO 3(g) B .维持压强不变,t 1时升高反应体系温度 C .维持温度不变,t 1时扩大反应体系体积 D .维持温度、压强不变,t 1时充入SO 3(g)

10、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 2(g)+I 2(g)

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C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2HI(g),下列能说明反应已

B .混合气体的密度恒定不变 D .v 正(H2) =v 逆(HI)

11、已知一定温度下合成氨反应:N 2 +3 H22 NH3 (每生成2 mol NH3放出92.4 kJ的热

量),在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实验:①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达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 1,②通入2 mol N2和6 mol H2,达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 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Q 2 = 2 Q1 B.Q 1

n W(g)。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此

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下曲线图:

其中,ω(W)表示W 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t 表示反应时间。当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 2<p 1,a +b <n B .图Ⅱ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 1>p 2,n <a +b

C .图Ⅱ可能是在同温同压下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1使用的催化剂效果好 D .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 1>T 2,ΔH <0

13、在恒温条件下,有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为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乙容器为一个带有理想活塞(即无质量、无摩擦力的刚性活塞) 的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两容器起始状态完全相同,都充有C 气体,若发生可逆反应C(g)

A(g)+B(g)

,经一段时间后,甲、乙

两容器反应都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时C 的转化率:乙>甲 B.平衡时C 的体积分数:乙>甲 C .反应速率:乙>甲 D.平衡时A 的物质的量:甲>乙

14、在相同的条件下(T =500 K) ,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中充入1 g SO 2、1 g O 2,乙容器中充入2 g SO2、2 g O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化学反应速度:乙>甲 B.平衡后O 2的浓度:乙>甲 C .SO 2的转化率:乙>甲 D.平衡后SO 2的百分含量:乙>甲 15、保持恒温、恒容,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2B(g)

C(g)+3D(g).现分

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Ⅰ——从正反应开始,A 、B 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2 mol;Ⅱ——从逆反应开始,C 、D 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2 mol和6 mol.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 .Ⅰ、Ⅱ两种途径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状态所消耗的时间相同

B .Ⅰ、Ⅱ两种途径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状态的过程中,体系的总密度始终保持不变 C .Ⅰ、Ⅱ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A 的物质的量分数不相同 D .Ⅰ、Ⅱ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A 的浓度相同 16、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

2Z(g);ΔH <0下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 )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t 2、t 3、t 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 2时加入了催化剂 B.t 3时降低了温度 C .t 5时增大了压强 D.t 4~t 5时间内转化率最低

v

0 1 2

3

4 5 6

17、25℃时,在含有Pb 2、Sn 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

Sn(s)+Pb 2(aq)

Sn 2(aq)+Pb(s),体系中c(Pb2) 和c(Sn2) 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 增大

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 2固体后,c(Pb2) 变小

C .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 增大,说明该反应△H >0

D.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2

18、在恒压密闭容器M (如图Ⅰ)和恒容密闭容器N (如图Ⅱ)中,分别加入a molA 和a molB,起始时两容器体积均为V L ,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2A(?) + B(?)

x C(g) ΔH <0。平衡时

M 中A 、B 、C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x 4

B .若N 中气体的密度如图Ⅲ所示,则A 、B 都为气态

C .若A 为气体,B 为非气体,则平衡时M , N 中C 的物质的量相等 D .若A 、B 均为气体,平衡时M 中A 的转化率小于N 中 A 的转化率 19、某化学研究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A 2(g)+3B2(g)

2AB 3(g)

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规律(图中T 表示温度,n 表示物质的量),根据如图可得出的判断结论正确的是

A .等温等体情况下,若加入A 2,则平衡右移A 2的转化率增大 B .若T 2>T 1,则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C .达到平衡时A 2的转化率大小为:b >a >c D .b 点时,平衡体系中A 、B 原子数之比接近1∶3

220、 700℃时,向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 和H 2O , 发生反应:

CO(g)+H 2O(g)

CO 2(g) +H 2(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 1>t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在t 1min 内的平均速率为v (H2) =0. 40/t1 mol ·L ·min

B.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 CO 和1.20 mol H 2O ,到达平衡时,n(CO2) =0.40 mol。

C.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 H 2O ,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 转化率增大,H 2O 的体积分数减小。

D. 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44分) 21、(6分 ) 反应A (g )+B (g )

列问题。

C (g )+D (g )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

-1

-1

(1)该反应是__ ▲ 反应(填“吸热”、“放热”),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 的转化率__ ▲ (填“增大”、“减小”、“不变”),

(2)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 __ ▲ , 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

剂,反应速率增大,E 1和E 2的变化是:E 1E 2“增大”、“减小”、“不变”)

(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 2(g ) +

1

O 2(g ) = H 2O (g) △H = - 241.8 kJ·mol -1,该反应的2

活化能为167.2 kJ·mol -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___ ▲ 。

22、(4分) 已知:2NO 2 N2O 4 ,△H = -56.9 kJ/mol。如图所示,在常温下,容器 A 中盛有 500mL 蒸馏水,在容器 B 中盛有 500ml 1mol/L的盐酸,在烧瓶 C 和 D 中充满二氧化氮气体,并用导管将它们连通。向 A 容器中加入 50g 硝酸铵晶体,小心搅拌,使其迅速溶解;与此同时,向B 中加入 10g 苛性钠固体,小心搅拌也使其迅速溶解,随着A 、B 中固体物质的溶解,试回答:

(1)烧瓶 C 和 D 中气体的颜色变化是 (2)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23、(12分)在一恒温恒容体积为1 L的容器中存在如下可逆反应:2NO 2(g )

N 2O 4

(g ),已知NO 2、N 2O 4的消耗速率与本身浓度存在下列关系v (NO 2) = k 1·c (NO 2)2, v (N 2O 4) = k 2·c (N 2O 4) 其中k 1、k 2反应及温度有关的常数, 可以根据上述关系式建立一个速率-浓度的图像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的交点A 对应该可逆反应的状态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填“是”或“否”)作出判断的理由是(2)若k 1 = k 2,则在开始时向该容器中充入1 molNO2,则达到平衡时NO 2的浓度为___

mol·L 1,N 2O 4的浓度为___ ▲ mol·L 1

(3)若k 1≠k 2,则在开始时向该容器中充入1 molNO2,设达到平衡时NO 2的浓度为c 1,

N 2O 4的浓度为c 2,则c 1与c 2的关系为 ▲ ,c 1、c 2、k 1、k 2存在的关系为 ▲

24、(14分)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NH 2COONH 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

(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 ,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 2COONH 4(s)CO 2(g)。

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2NH 3(g)+

①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 。 A .2v (NH3)=v (CO2)

B .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D .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C .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②根据表中数据,列式计算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 ▲ 。

③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下达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 ▲ (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④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焓变△H ▲ 0,熵变△S ▲ 0(填>、<或=)。 (2)已知:NH 2COONH 4+2H 2O

NH 4HCO 3+NH 3·H 2O 。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

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溶液测定水解反应速率,得到c (NH2COO ) 随时间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⑤计算25℃时,0~6min 氨基甲酸铵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 ▲ _。 ⑥根据图中信息,如何说明水解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25、(8

分)在一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 的N 2和0.6mol 的H 2,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N 2(g)+3H2(g) 2NH 3(g);△H <0

反应中NH 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到平衡时H 2的转化率 ▲ 。

(2)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改变反应温度,则NH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 ▲ 。(填序号)。

a 0.20mol·L -1 b 0.12 mol·L -1 c 0.10 mol·L -1 d 0.08 mol·L -1

(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平

衡向 ▲ 移动(填“向逆反应方向”、“向正反应方向”或“不”),化学平衡常数 ▲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4)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分钟末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 3的浓度约为0.25 mol·L -1 ),请在上图中画出第5分钟末到此平衡时NH 3浓度的变化曲线。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8分)

26、(8分)某实验小组以H 2O 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

2222(2) 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 ▲ 。实验时由于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 2O 2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是 。

(3) 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分析上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8分)

27、在某温度下,将H 2和I 2各0.10mol 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0L 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H2)=0.008mol/L。求: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2)在同样的温度下,该容器中若通入H 2和I 2(g)各0.20mol ,求达到平衡状态时H 2的转化率

……………

…__…__…__…__…_号…学… … … … 线 … … … … … …名…姓… … _订__…__…__…_级…班… … …__…__…__…_号…位…座… … 装__…__…__…号…场…试………………… …化学选修四专题二质量检测试卷 答卷

第I 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共40分)

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44分)

21、(6分 ) (1) __ , ,(2) , ,

(3) 。

22、(4分) (1) 。

(2)

23、(12分)

(1) , ___

(2) ,

(3) , 24、(14分)

(1) ① 。② 。③ 。

④ , 。

(2) ⑤ _。⑥

25、(8分)

(1) 。(2) 。 (3) , 。 (4)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8分)

26、(8分) (1) 。

(2) 。 。

(3) 。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8分) 27、 (1) (2)

化学选修四专题二化学平衡质量检测试卷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共40分)

21(6分 ) (1)放热。减小; (2) 不影响;减小、减小。 (3)409 kJ·mol -1

22、(4分) (1)烧瓶C 中气体颜色变浅;烧瓶 D 中气体颜色变深。

(2)因为硝酸铵晶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降低使平衡向生成四氧化二氮的方向移动,故烧瓶C 中气体颜色变浅;苛性钠晶体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升高使平衡向生成二氧化氮的方向移动,故烧瓶 D 中气体颜色变深。

23、(12分)(1)否;交点A 的状态只是满足v (NO 2) = v (N 2O 4),而达到平衡时两者的

消耗速率则应为v (NO 2) = 2v (N 2O 4)。 (2)

5-13---

mol·L 1,

mol·L 1 24

(3) c (NO 2) +2c (N 2O 4) = 1 mol·L 1 k 1·c (NO 2)2 = 2k 2·c (N 2O 4) 24、(14分)(1)①BC ; ②K =c 2(NH3)·c(CO2) =(2c/3)2(1c/3)=1.6×108(mol ·L 1) 3

③增加; ④>,>。

(2)⑤0.05mol ·L 1·min 1;⑥25℃反应物的起始浓度较小,但0~6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

(曲线的斜率)仍比15℃大。

25、(8分)(1)50% (2) a、c

(3)向正反应方向;不变 (4)如右图:

26、(10分)(1) H2O 2

H +HO 2 (2)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反应物中加入

等量同种催化剂(或将盛有反应物的试管放入同一热水浴中) (3) 碱性环境能加快H 2O 2分解的速率,酸性环境能减慢H 2O 2分解的速率 27、(1)K=1/4 (2)α(H2)=20%

化学选修四专题二化学平衡质量检测试卷

考生注意:

1.本卷分试卷、答卷两部分,请将答案答在答卷上,做在试卷上无效。不允许使用计算器。 2.本试卷二个大题,共2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 3.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第I 卷(选择题 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40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增大反应物浓度,可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有效碰撞次数增大 B .有气体参加的化学反应,若增大压强(即缩小反应容器的体积),可增加活化分子的百分数,从而使反应速率增大

C .升高温度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增大,主要原因是增加了反应物分子中活化分子的百分数 D .催化剂不影响反应活化能, 但能增大单位体积内活化分子百分数,从而增大反应速率 2、从以下事实中找出不能应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A. 温度过高对合成氨不利 B. 合成氨在高压下进行是有利的

C. 合成氨在高温下进行和加入催化剂都能使化学反应速率加快 D. 增大N 2的浓度可提高平衡混合物中NH 3的含量

3、一定温度下,在固定体积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HI(g) H 2(g)+I 2(g).若c (HI)由0.1 mol ·L 降到0.07 mol ·L 需要15s ,那么c (HI)由0.07 mol ·L 降到0.05 mol ·L

-1

-1

-1

-1

时,所需反应的时间为

B .大于10 s C.等于10 s D.小于10 s

2C (g ) 反

A .等于5 s

4、在一个密闭容器中用等物质量的A 和B 发生如下的反应:A (g )+2B (g

应达到平衡时若A 和B 的物质的量之和与C 的物质的量相等,则此时A 的转化率为 A . 50% B . 60% C . 40% D . 70% 5、在密闭容器中,A 、B 、C 三种气体建立化学平衡,它们的反应为A+B度下若体积缩小2/3,则平衡常数为原来的 A. 3倍

B. 2倍 C. 9倍

D. 不变

C ,在相同温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其他条件不变,增大某一反应物浓度,反应物的转化率一定都增大

B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其他条件不变增大压强,体积缩小,体系中各气体的浓度一定增大

C .对于有气体参加的反应,改变压强使平衡向右移动,生成的气体的浓度一定增大 D .增大反应物的浓度,平衡向右移动,生成物的体积分数一定增大

7、二氧化氮存在下列平衡:2NO 2(g) = N2O 4(g );△ H<0,在测定NO 2的相对分子质量时,下列条件中较为适宜的是

A .温度130℃、压强3.03×10Pa B .温度25℃、压强1.01×10Pa C .温度130℃、压强5.05×10Pa D .温度0℃、压强5.05×10Pa 8、对于任何一个平衡体系,采用以下措施,一定会使平衡移动的是 ..

A .加入一种反应物 C .对平衡体系增加压强

B .升高温度 D .使用催化剂

3(g) △H <0一定条件下在某密闭容器中达到平衡。

4

4

5 5

9、可逆反应2SO 2(g)+O 2

t 1时改变某一条件,化学反应速率与反应时间关系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维持温度、反应体系体积不变,t 1时充入SO 3(g) B .维持压强不变,t 1时升高反应体系温度 C .维持温度不变,t 1时扩大反应体系体积 D .维持温度、压强不变,t 1时充入SO 3(g)

10、在一定温度下的定容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H 2(g)+I 2(g)

经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A .容器内气体压强不再变化 C .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变化

2HI(g),下列能说明反应已

B .混合气体的密度恒定不变 D .v 正(H2) =v 逆(HI)

11、已知一定温度下合成氨反应:N 2 +3 H22 NH3 (每生成2 mol NH3放出92.4 kJ的热

量),在恒温恒压的密闭容器中进行如下实验:①通入1 mol N2和3 mol H2,达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 1,②通入2 mol N2和6 mol H2,达平衡时放出热量为Q 2,则下列关系正确的是 A .Q 2 = 2 Q1 B.Q 1

n W(g)。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根据此

反应在不同条件下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下曲线图:

其中,ω(W)表示W 在反应混合物中的体积分数,t 表示反应时间。当其它条件不变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A .图Ⅰ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 2<p 1,a +b <n B .图Ⅱ可能是不同压强对反应的影响,且p 1>p 2,n <a +b

C .图Ⅱ可能是在同温同压下催化剂对反应的影响,且1使用的催化剂效果好 D .图Ⅲ可能是不同温度对反应的影响,且T 1>T 2,ΔH <0

13、在恒温条件下,有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为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乙容器为一个带有理想活塞(即无质量、无摩擦力的刚性活塞) 的体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两容器起始状态完全相同,都充有C 气体,若发生可逆反应C(g)

A(g)+B(g)

,经一段时间后,甲、乙

两容器反应都达到平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衡时C 的转化率:乙>甲 B.平衡时C 的体积分数:乙>甲 C .反应速率:乙>甲 D.平衡时A 的物质的量:甲>乙

14、在相同的条件下(T =500 K) ,相同体积的甲、乙两容器,甲容器中充入1 g SO 2、1 g O 2,乙容器中充入2 g SO2、2 g O2,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化学反应速度:乙>甲 B.平衡后O 2的浓度:乙>甲 C .SO 2的转化率:乙>甲 D.平衡后SO 2的百分含量:乙>甲 15、保持恒温、恒容,在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2A(g)+2B(g)

C(g)+3D(g).现分

别从两条途径建立平衡:Ⅰ——从正反应开始,A 、B 的起始物质的量均为2 mol;Ⅱ——从逆反应开始,C 、D 的起始物质的量分别为2 mol和6 mol.以下叙述中正确的是 A .Ⅰ、Ⅱ两种途径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状态所消耗的时间相同

B .Ⅰ、Ⅱ两种途径从反应开始到平衡状态的过程中,体系的总密度始终保持不变 C .Ⅰ、Ⅱ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A 的物质的量分数不相同 D .Ⅰ、Ⅱ两途径最终达到平衡时,体系内A 的浓度相同 16、某密闭容器中发生如下反应:X(g)+3Y(g)

2Z(g);ΔH <0下图表示该反应的速率(v )

随时间(t )变化的关系,t 2、t 3、t 5时刻外界条件有所改变,但都没有改变各物质的初始加入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t 2时加入了催化剂 B.t 3时降低了温度 C .t 5时增大了压强 D.t 4~t 5时间内转化率最低

v

0 1 2

3

4 5 6

17、25℃时,在含有Pb 2、Sn 2的某溶液中,加入过量金属锡(Sn),发生反应:

Sn(s)+Pb 2(aq)

Sn 2(aq)+Pb(s),体系中c(Pb2) 和c(Sn2) 变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往平衡体系中加入金属铅后,c(Pb2) 增大

B.往平衡体系中加入少量Sn(NO3) 2固体后,c(Pb2) 变小

C .升高温度,平衡体系中c(Pb2) 增大,说明该反应△H >0

D.25℃时,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 =2.2

18、在恒压密闭容器M (如图Ⅰ)和恒容密闭容器N (如图Ⅱ)中,分别加入a molA 和a molB,起始时两容器体积均为V L ,发生如下反应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2A(?) + B(?)

x C(g) ΔH <0。平衡时

M 中A 、B 、C 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3∶4。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x 4

B .若N 中气体的密度如图Ⅲ所示,则A 、B 都为气态

C .若A 为气体,B 为非气体,则平衡时M , N 中C 的物质的量相等 D .若A 、B 均为气体,平衡时M 中A 的转化率小于N 中 A 的转化率 19、某化学研究小组研究在其他条件不变时,改变某一条件对A 2(g)+3B2(g)

2AB 3(g)

化学平衡状态的影响,得到如下图所示的变化规律(图中T 表示温度,n 表示物质的量),根据如图可得出的判断结论正确的是

A .等温等体情况下,若加入A 2,则平衡右移A 2的转化率增大 B .若T 2>T 1,则正反应一定是放热反应 C .达到平衡时A 2的转化率大小为:b >a >c D .b 点时,平衡体系中A 、B 原子数之比接近1∶3

220、 700℃时,向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CO 和H 2O , 发生反应:

CO(g)+H 2O(g)

CO 2(g) +H 2(g)

反应过程中测定的部分数据见下表(表中t 1>t 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在t 1min 内的平均速率为v (H2) =0. 40/t1 mol ·L ·min

B.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起始时向容器中充入0.60mol CO 和1.20 mol H 2O ,到达平衡时,n(CO2) =0.40 mol。

C. 保持其他条件不变,向平衡体系中再通入0.20mol H 2O ,与原平衡相比,达到新平衡时CO 转化率增大,H 2O 的体积分数减小。

D. 温度升至800℃,上述反应平衡常数为0.64,则正反应为吸热反应

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44分) 21、(6分 ) 反应A (g )+B (g )

列问题。

C (g )+D (g )过程中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回答下

-1

-1

(1)该反应是__ ▲ 反应(填“吸热”、“放热”),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升高温度,A 的转化率__ ▲ (填“增大”、“减小”、“不变”),

(2)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剂对反应热是否有影响? __ ▲ , 在反应体系中加入催化

剂,反应速率增大,E 1和E 2的变化是:E 1E 2“增大”、“减小”、“不变”)

(3)已知热化学方程式:H 2(g ) +

1

O 2(g ) = H 2O (g) △H = - 241.8 kJ·mol -1,该反应的2

活化能为167.2 kJ·mol -1,则其逆反应的活化能为___ ▲ 。

22、(4分) 已知:2NO 2 N2O 4 ,△H = -56.9 kJ/mol。如图所示,在常温下,容器 A 中盛有 500mL 蒸馏水,在容器 B 中盛有 500ml 1mol/L的盐酸,在烧瓶 C 和 D 中充满二氧化氮气体,并用导管将它们连通。向 A 容器中加入 50g 硝酸铵晶体,小心搅拌,使其迅速溶解;与此同时,向B 中加入 10g 苛性钠固体,小心搅拌也使其迅速溶解,随着A 、B 中固体物质的溶解,试回答:

(1)烧瓶 C 和 D 中气体的颜色变化是 (2)解释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

23、(12分)在一恒温恒容体积为1 L的容器中存在如下可逆反应:2NO 2(g )

N 2O 4

(g ),已知NO 2、N 2O 4的消耗速率与本身浓度存在下列关系v (NO 2) = k 1·c (NO 2)2, v (N 2O 4) = k 2·c (N 2O 4) 其中k 1、k 2反应及温度有关的常数, 可以根据上述关系式建立一个速率-浓度的图像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 图中的交点A 对应该可逆反应的状态是否达到化学平衡状态? 填“是”或“否”)作出判断的理由是(2)若k 1 = k 2,则在开始时向该容器中充入1 molNO2,则达到平衡时NO 2的浓度为___

mol·L 1,N 2O 4的浓度为___ ▲ mol·L 1

(3)若k 1≠k 2,则在开始时向该容器中充入1 molNO2,设达到平衡时NO 2的浓度为c 1,

N 2O 4的浓度为c 2,则c 1与c 2的关系为 ▲ ,c 1、c 2、k 1、k 2存在的关系为 ▲

24、(14分)某研究小组在实验室探究氨基甲酸铵(NH 2COONH 4)分解反应平衡常数和水解反应速率的测定。

(1)将一定量纯净的氨基甲酸铵置于特制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假设容器体积不变,固体试样体积忽略不计) ,在恒定温度下使其达到分解平衡:NH 2COONH 4(s)CO 2(g)。

实验测得不同温度下的平衡数据列于下表:

2NH 3(g)+

①可以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 。 A .2v (NH3)=v (CO2)

B .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

D .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

C .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

②根据表中数据,列式计算25.0℃时的分解平衡常数: ▲ 。

③取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铵固体放在一个带活塞的密闭真空容器中,在25℃下达到分解平衡。若在恒温下压缩容器体积,氨基甲酸铵固体的质量 ▲ (填“增加”、“减小”或“不变”)。

④氨基甲酸铵分解反应的焓变△H ▲ 0,熵变△S ▲ 0(填>、<或=)。 (2)已知:NH 2COONH 4+2H 2O

NH 4HCO 3+NH 3·H 2O 。该研究小组分别用三份不

同初始浓度的氨基甲酸铵溶液测定水解反应速率,得到c (NH2COO ) 随时间变化趋势如图所示。

⑤计算25℃时,0~6min 氨基甲酸铵水解反应的平均速率 ▲ _。 ⑥根据图中信息,如何说明水解反应速率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

25、(8

分)在一容积为2L 的密闭容器中,加入0.2mol 的N 2和0.6mol 的H 2,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N 2(g)+3H2(g) 2NH 3(g);△H <0

反应中NH 3的物质的量浓度的变化情况如右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该反应到平衡时H 2的转化率 ▲ 。

(2)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改变反应温度,则NH 3的物质的量浓度不可能为 ▲ 。(填序号)。

a 0.20mol·L -1 b 0.12 mol·L -1 c 0.10 mol·L -1 d 0.08 mol·L -1

(3)反应达到平衡后,第5分钟末,保持其它条件不变,若只把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平

衡向 ▲ 移动(填“向逆反应方向”、“向正反应方向”或“不”),化学平衡常数 ▲ (填“增大”、“减少”或“不变”)。

(4)在第5分钟末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后,若在第8分钟末达到新的平衡(此时NH 3的浓度约为0.25 mol·L -1 ),请在上图中画出第5分钟末到此平衡时NH 3浓度的变化曲线。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8分)

26、(8分)某实验小组以H 2O 2分解为例,研究浓度、催化剂、溶液酸碱性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在常温下按照如下方案完成实验。

2222(2) 实验①和②的目的是 ▲ 。实验时由于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而无法得出结论。资料显示,通常条件下H 2O 2稳定,不易分解。为了达到实验目的,你对原实验方案的改进是 。

(3) 实验③、④、⑤中,测得生成氧气的体积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

分析上图能够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 。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8分)

27、在某温度下,将H 2和I 2各0.10mol 的气态混合物充入10L 的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达到平衡后测得c(H2)=0.008mol/L。求: (1)该反应的平衡常数。

(2)在同样的温度下,该容器中若通入H 2和I 2(g)各0.20mol ,求达到平衡状态时H 2的转化率

……………

…__…__…__…__…_号…学… … … … 线 … … … … … …名…姓… … _订__…__…__…_级…班… … …__…__…__…_号…位…座… … 装__…__…__…号…场…试………………… …化学选修四专题二质量检测试卷 答卷

第I 卷(选择题,共40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共40分)

第II 卷(非选择题 共60分)

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44分)

21、(6分 ) (1) __ , ,(2) , ,

(3) 。

22、(4分) (1) 。

(2)

23、(12分)

(1) , ___

(2) ,

(3) , 24、(14分)

(1) ① 。② 。③ 。

④ , 。

(2) ⑤ _。⑥

25、(8分)

(1) 。(2) 。 (3) , 。 (4)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8分)

26、(8分) (1) 。

(2) 。 。

(3) 。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1个小题,共8分) 27、 (1) (2)

化学选修四专题二化学平衡质量检测试卷 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符合题意,共40分)

21(6分 ) (1)放热。减小; (2) 不影响;减小、减小。 (3)409 kJ·mol -1

22、(4分) (1)烧瓶C 中气体颜色变浅;烧瓶 D 中气体颜色变深。

(2)因为硝酸铵晶体溶于水吸收热量,温度降低使平衡向生成四氧化二氮的方向移动,故烧瓶C 中气体颜色变浅;苛性钠晶体溶于水放出热量,温度升高使平衡向生成二氧化氮的方向移动,故烧瓶 D 中气体颜色变深。

23、(12分)(1)否;交点A 的状态只是满足v (NO 2) = v (N 2O 4),而达到平衡时两者的

消耗速率则应为v (NO 2) = 2v (N 2O 4)。 (2)

5-13---

mol·L 1,

mol·L 1 24

(3) c (NO 2) +2c (N 2O 4) = 1 mol·L 1 k 1·c (NO 2)2 = 2k 2·c (N 2O 4) 24、(14分)(1)①BC ; ②K =c 2(NH3)·c(CO2) =(2c/3)2(1c/3)=1.6×108(mol ·L 1) 3

③增加; ④>,>。

(2)⑤0.05mol ·L 1·min 1;⑥25℃反应物的起始浓度较小,但0~6min 的平均反应速率

(曲线的斜率)仍比15℃大。

25、(8分)(1)50% (2) a、c

(3)向正反应方向;不变 (4)如右图:

26、(10分)(1) H2O 2

H +HO 2 (2)探究浓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 向反应物中加入

等量同种催化剂(或将盛有反应物的试管放入同一热水浴中) (3) 碱性环境能加快H 2O 2分解的速率,酸性环境能减慢H 2O 2分解的速率 27、(1)K=1/4 (2)α(H2)=20%


相关内容

  • 苏教版高中化学教材全目录
  • 高中化学--苏教版目录· 必修1 专题一 化学家眼中的物质世界 第一单元 丰富多彩的化学物质 第二单元 研究物质的实验方法 第三单元 人类对原子结构的认识 专题二 从海水中获得的化学物质 第一单元 氯.溴.碘及其化合物 第二单元 钠.镁及其化合物 专题三 从矿物到基础材料 第一单元 从铝土矿到铝合金 ...

  • 生物选修3[专题一基因工程]教学设计
  • 专题一 1.1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 一.教材分析 < DNA重组技术的基本工具>是人教版生物选修三专题一<基因工程>的第一节,本节内容主要是介绍了DNA重组技术的三种基本工具,是学习<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的基础和前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 ...

  • 生物全国卷选修5年真题
  • 生物全国卷选修5年真题 39.L3[2015·全国卷Ⅰ]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已知微生物A 可以产生油脂,微生物B 可以产生脂肪酶.脂肪酶和油脂可用于生物柴油的生产.回答有关问题: (1)显微观察时,微生物A 菌体中的油脂通常可用________染色.微生物A 产生的油脂不易挥发,可选用 ...

  • 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化工工艺方向)
  • 测控技术与仪器专业培养计划说明 一.标准学制与学位授予 标准学制:四年 授予学位名称:工学学士 二.培养目标与就业面向 本专业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掌握仪器科学.控制科学.测控技术.计算机技术等方面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应用型高级专门人 ...

  • 高中生物选修3高考题模拟题
  • 专题一.基因工程 1 .(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0分) 天然酿酒酵母菌通常缺乏分解淀粉的酶类,用作发酵原料的淀粉需经一系列复杂的转化过程才能被利用.研究者从某丝状真菌中获取淀粉酶基因并转人酿酒酵母菌,获得的酿酒酵母工程菌可直接利用淀粉产生酒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将淀粉酶基因切割下来所用的工具是 ...

  • 高中生物选修3知识点填空总结
  • 选修3知识点复习 专题1 基因工程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又叫 或 .原理是 ,操作水平是 水平.优 点: : 地改造生物的遗传性状. 二.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刀"-- (1)来源:主要从 中分离纯化出来. (2)功能:使每一条链中特定部位的两个核苷酸之间的 ...

  • 中药学(四年制)教学计划
  • 中药学专业教学计划 (四年制) 一.总体培养目标和基本要求 ㈠ 培养目标 培养适应我国中医药事业需要,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具有从事中药科学研究.开发.生产.应用.医药贸易及临床合理用药等所必备的理论知识.实践能力,开拓进取.勤于实践.勇于创新的高级中药技术人才. ㈡ 基本要求 1. 拥护中国共产 ...

  • 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
  • 附件: 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设置方案(试行) 为贯彻落实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教基[2003]6号)和<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湖北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实施方案(试行)的通知>(鄂政办发[2009]63号)精神,确保我省普通高中课程改革顺利实施,根据我省普通高中实际 ...

  • 生物选修三知识点总结
  • 专题1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1."分子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