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大学生与科学发展观

当代大学生与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是我党“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的新型发展观。当前,全国各个领域、各个群体正以科学务实的态度树立和落实这一发展的新型理念、新型思路。

作为祖国未来希望的大学生是成长的群体、发展的群体,正处于人生发展的机遇期。认真学习、正确认识、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对于正在成长、发展中的青年人来说很有意义、十分重要。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同样是指导我们学习成长的有力武器,因而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

(一)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1.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科学发展观,从本质上说,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促进经济和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推进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

好的文明之路,保证世代永续发展下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不仅为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更为大学生各种知识技能的发挥提供了理论基础,大学生是综合素质高,知识面较广的社会群体,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2.践行科学发展观正是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指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时要从其内涵着手,首先是以人为本,即把人力资源、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全面发展,即当代大学生应注意培养自己的全面综合素质,做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建设者和专业人才,做科学发展观的坚定实践者。争做身心灵全面健康发展的大学生;再次是协调发展,即在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同时,应按照均衡、协调、统一的步调发展;最后是可持续的发展,即大学生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有始无终的过程,无论是在现在的学习还是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都应该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实践科学发展观。

(二)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是当代大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

1.这是由当代大学生所具备思想素质决定的

科学发展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以人为本,要求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维护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科学发展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发展路径,更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

2.这是由当代大学生的性质决定的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朝气蓬勃、时刻要求进步的团体组织,他们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理论水平、开阔的思维方式以及较高的可塑性和创造性。当代大学的发展与成才正是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有知识和文化水平的基础上,

迫切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引,进而更快更准的确立目标,实现价值。

二、当代大学生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作为当代大学生践行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是科学发展观是作为我党在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总结过去20多年的教训和经验提出来的,是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事关国家兴衰,作为国家和社会未来建设者有责任把这一理念继承下来,发展下去,把自身的和谐健康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的结合起来;二是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同样是指导我们学习成长的有力武器,可以使我们全面的审视自己,弥补缺陷,克服弱点,发扬优点,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过硬的社会竞争力以及国际竞争力、个性与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具体的来讲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关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辩证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发展置于国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个人发展的同时,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以本,我们重视每个公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强调每一个人的发展是其他人发展的前提,因此要做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世纪伟人邓小平同志一生奋斗,全身心的投入到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现代化建设事业,他的一句深情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道出了有志于国家强盛人民幸福人士的心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代大学生要克服极端的个人主义,更多地为他人着想,满怀激情地投入学习中去,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在奉献社会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

2.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知识结构完善的人

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自己,要求大学生有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完善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全面发展综合能力.

目前,存在的重理轻文、重技术轻人文的偏向亟需纠正。其他学科学的再好,没有世界观和人文素养还是不够的。由此观之,当代大学生应该在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做一个全面协调发展的人。

3.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大学生做一个持续发展的人

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学生要可持续的发展自己。无论是在现在的学习还是在将来的工作中,都应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不断的努力学习,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我价值。

4.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当代大学生取得学业的成功,而且要求其人格健全,做一个身心都健康的人。人格健全就是指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当代大学生要以高度的自觉自律精神培养自己的集体主义感、敬业奉献和诚实信用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摈弃自我中心、功利主义、虚伪欺诈、懒散依赖等不良人格品质;并且用自己优良的人格品质感染他人,教育他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做到言行一致,意志坚定。遇到挫折不气馁,愈挫愈奋;成功时不骄傲,谦虚谨慎;别人有困难时,乐于帮扶;遵规守约,积极向上。讲求合作团结,不断超越自我,实现同学间竞争求胜求发展的“双赢”。

三、作为新世纪大学生应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指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时要从其内涵着手,首先是以人为本,即把人力资源、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全面发展,即当代大学生应注意培养自己的全面综合素质,做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建设者和专业人才,做科学发展观的坚定实践者。争做身心灵全面健康发展的大学生;再次是协调发展,即在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同时,应按照均衡、协调、统一的步调发展;最后是可持续的发展,即大学生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有始无终的过程,无论是在现在的学习还是在今后的工作当中,都应该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我,超越过

往,演绎完美。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定为发展,这同党中央一再强调的科学发展观首先是用来指导发展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一)新时期大学生践行科学发展观应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如下的6大基本挑战: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加速整体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的右侧逆转: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巨大压力;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所有这些挑战的消解,其实质都在催促着“如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这个总主体。上述这些成为严重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挑战,也只能在实现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统帅下,才能得到真正有效地克服。

作为当代大学生,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大学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

1.要牢固树立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科学发展观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大学生,要坚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树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首要的任务。有效的利用现有的条件,刻苦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2.要牢固树立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价值观,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

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业务素质。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一个人缺乏科学

精神,文化业务素质差,对社会的用处不大,就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即使一个人掌握了高新技术,但如果他思想政治素质差,缺少人文精神,也可能无益于社会。通过对思想道德价值的确认,内化为自身发展的需要,逐渐培养自觉祟尚先进文化和主动追求高尚思想道德的精神境界。

3.要牢固树立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确人生观,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

大学生只有树立了集体主义观念,才能在当今形势下得到健康发展。既要发挥谋取个人正当利益的积极性;也要反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获取个人正当利益时,同时考虑到人民的利益;在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以人民的利益为重。

4.我们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理念

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资源节约意识,保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无疑是每个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个人要可持续发展,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工作中同样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只有可持续发展才能不断的发展,我们要不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念。

(二) 新时期大学生践行科学发展观应协调好以下几方面关系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要实现自身的发展,一方面要肯定人的社会性,另一方面,又要保持人的独立性,发展人的个性。要培养和教育大学生一方面要不断扩大自我生活的圈子,提升人生境界,学会关心他人和社会,把自己融入社会,以人民、国家的利益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社会利益,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又要引导他们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个性,实现个人的利益和价值,去创造丰富多彩的、自己满意的生活方式,把聪明才智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推动社会进步和自身的发展。

2.思想政治素质与文化业务素质的关系

思想政治素质与文化业务素质是人的两种基本素质。前者主要解决做人的问题,后者则主要解决做事的问题。两者紧密联系,相互制约。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一个人缺乏科学精神,文化业务素质差,对社会的用处不大,还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但是,如果一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差,缺少人文精神,即使掌握了高技术,也可能无益于社会。

3.知识与能力和素质的关系

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就是力量”已成为时代的强音,由此,大学生要全面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知识的学习。然而,学习知识绝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堆现成的结论,更为重要的应该是要通过学习掌握探索、发现真理的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特别是要培养独立的思想、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协作交往能力等。可以说,学习中要着重解决“两次转化”,即把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素质、能力,进而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力量。

4.生理与心理的关系

身体是生活、事业的本钱,大学生应当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尽可能地爱护身体,增强体质。同时,大学生又要有健康的心理,要有自尊、独立、平等、自信、自强、自知、自律、坚强、宽容、乐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高校的人才培养要力求教育大学生积极向身心健康努力,即教育他们既要科学地生活、锻炼,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又要加强学习和修养,塑造美好的心灵。 通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当代大学生自身成长,可以有效的实现做学问与做人、理论思想与社会实践、宽广知识和较强能力、技术素养与人文素养、健康身体与心理等有机结合,实现自身和谐健康的成长,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要在现有条件下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把自

己融入社会,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以人民、国家的利益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社会利益,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和身体素质。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要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不断陶冶人性,健全人格,提高素质和能力,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坚持学习科学文化和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和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和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当代大学生与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就是“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强调“按照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和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是我党“根据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总结了国内外在发展问题上的经验教训,吸收人类文明进步的新成果,站在历史和时代的高度”提出的新型发展观。当前,全国各个领域、各个群体正以科学务实的态度树立和落实这一发展的新型理念、新型思路。

作为祖国未来希望的大学生是成长的群体、发展的群体,正处于人生发展的机遇期。认真学习、正确认识、深入领会科学发展观,对于正在成长、发展中的青年人来说很有意义、十分重要。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同样是指导我们学习成长的有力武器,因而科学发展观对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当代大学生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基础

(一)当代大学生的基本素质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1.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

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是一致的,科学发展观,从本质上说,就是坚持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是促进经济和人类社会全面发展的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实现以人的全面发展为目标,从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权益,让发展的成果惠及全体人民。全面发展,就是要全面推进政治、经济和文化建设,实现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协调发展,就是要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推进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建设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相协调。可持续发展,就是要促进人和自然的和谐,实现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

好的文明之路,保证世代永续发展下去。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的全面发展不仅为全面发展创造了条件,更为大学生各种知识技能的发挥提供了理论基础,大学生是综合素质高,知识面较广的社会群体,符合科学发展观的内在要求。

2.践行科学发展观正是当代社会对大学生的内在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指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时要从其内涵着手,首先是以人为本,即把人力资源、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全面发展,即当代大学生应注意培养自己的全面综合素质,做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建设者和专业人才,做科学发展观的坚定实践者。争做身心灵全面健康发展的大学生;再次是协调发展,即在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同时,应按照均衡、协调、统一的步调发展;最后是可持续的发展,即大学生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有始无终的过程,无论是在现在的学习还是在今后的工作当中,我们都应该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在超越自我的过程中,实践科学发展观。

(二) “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正是当代大学生终身发展的要求

1.这是由当代大学生所具备思想素质决定的

科学发展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指导思想,也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提供了新的理论指导。科学发展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也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以人为本,要求以实现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为目标,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尊重大学生的主体地位,维护大学生的根本利益,努力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为大学生健康成长成才服务。科学发展观为大学生思想政治发展提供了科学的发展路径,更有利于大学生成长成才。

2.这是由当代大学生的性质决定的

当代大学生是一个朝气蓬勃、时刻要求进步的团体组织,他们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理论水平、开阔的思维方式以及较高的可塑性和创造性。当代大学的发展与成才正是一种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现有知识和文化水平的基础上,

迫切的需要科学发展观的指引,进而更快更准的确立目标,实现价值。

二、当代大学生践行科学发展观的意义

作为当代大学生践行科学发展观有着重要的意义,一是科学发展观是作为我党在现代化建设关键时期总结过去20多年的教训和经验提出来的,是建设小康社会的迫切要求,事关国家兴衰,作为国家和社会未来建设者有责任把这一理念继承下来,发展下去,把自身的和谐健康发展与国家的命运紧密的结合起来;二是科学发展观中蕴含的世界观、方法论同样是指导我们学习成长的有力武器,可以使我们全面的审视自己,弥补缺陷,克服弱点,发扬优点,把自己塑造成为:“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过硬的社会竞争力以及国际竞争力、个性与人格得到健全发展的高素质创新人才”。

具体的来讲科学发展观对当代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1.科学发展关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富有社会责任感的人

科学发展观是辩证的发展观,辩证的发展观是全面的发展观、是对立统一的发展观,这就要求我们把个人发展与国家社会发展统一起来,把个人的发展置于国家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下,在个人发展的同时,强调对国家和社会的奉献。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以人以本,我们重视每个公民自由而全面的发展,同时也强调每一个人的发展是其他人发展的前提,因此要做到个人价值与社会价值的有机结合。世纪伟人邓小平同志一生奋斗,全身心的投入到我国社会主义革命与现代化建设事业,他的一句深情名言“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我深深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道出了有志于国家强盛人民幸福人士的心声。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当代大学生要克服极端的个人主义,更多地为他人着想,满怀激情地投入学习中去,投入到现代化建设事业中去,在奉献社会的同时实现自身的价值。

2.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知识结构完善的人

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学生全面、协调的发展自己,要求大学生有一个完善的知识结构。完善的知识结构有利于全面提高自身素质,有利于全面发展综合能力.

目前,存在的重理轻文、重技术轻人文的偏向亟需纠正。其他学科学的再好,没有世界观和人文素养还是不够的。由此观之,当代大学生应该在掌握好专业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广泛的涉猎其他学科,以丰富知识、提高能力,做一个全面协调发展的人。

3.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大学生做一个持续发展的人

科学发展观要求大学生要可持续的发展自己。无论是在现在的学习还是在将来的工作中,都应该按照可持续发展的目标要求,不断的努力学习,完善和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业务水平,最大限度的实现自我价值。

4.科学发展观可以指导当代大学生做一个人格健全的人

科学发展观不仅要求当代大学生取得学业的成功,而且要求其人格健全,做一个身心都健康的人。人格健全就是指个人的所想、所说、所做都是协调一致的。当代大学生要以高度的自觉自律精神培养自己的集体主义感、敬业奉献和诚实信用品质、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摈弃自我中心、功利主义、虚伪欺诈、懒散依赖等不良人格品质;并且用自己优良的人格品质感染他人,教育他人,创造良好的成长环境。做到言行一致,意志坚定。遇到挫折不气馁,愈挫愈奋;成功时不骄傲,谦虚谨慎;别人有困难时,乐于帮扶;遵规守约,积极向上。讲求合作团结,不断超越自我,实现同学间竞争求胜求发展的“双赢”。

三、作为新世纪大学生应如何实践科学发展观

科学发展观是指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作为新世纪的大学生,在践行科学发展观时要从其内涵着手,首先是以人为本,即把人力资源、人才的培养和发展放在第一位;其次是全面发展,即当代大学生应注意培养自己的全面综合素质,做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建设者和专业人才,做科学发展观的坚定实践者。争做身心灵全面健康发展的大学生;再次是协调发展,即在各方面全面发展的同时,应按照均衡、协调、统一的步调发展;最后是可持续的发展,即大学生的学习和综合素质的培养是一个有始无终的过程,无论是在现在的学习还是在今后的工作当中,都应该不断的充实和完善自我,超越过

往,演绎完美。具体来说,应该从以下几方面努力践行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把科学发展观的第一要义定为发展,这同党中央一再强调的科学发展观首先是用来指导发展的思想是一脉相承的。

(一)新时期大学生践行科学发展观应树立科学发展观的理念

21世纪,中国的发展进程不可避免地遭遇到如下的6大基本挑战:人口三大高峰(即人口总量高峰、就业人口总量高峰、老龄人口总量高峰)相继来临的压力;能源和自然资源的超常规利用;加速整体生态环境“倒U型曲线”的右侧逆转:实施城市化战略的巨大压力;缩小区域间发展差距并逐步解决三农问题;国家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建设和国际竞争力的培育。所有这些挑战的消解,其实质都在催促着“如何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这个总主体。上述这些成为严重制约中国未来发展的挑战,也只能在实现国家“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科学发展观的统帅下,才能得到真正有效地克服。

作为当代大学生,是我们党和社会主义各项事业的接班人和生力军。我们必须树立科学的发展观,全面提高综合素质。大学生素质的高低,直接关系到21世纪中国的面貌,关系到能否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能否顺利进行。

1.要牢固树立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科学发展观

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日益明显,国际间竞争日趋激烈。作为大学生,要坚持代表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就必须树立科学的社会发展观,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社会生产力作为首要的任务。有效的利用现有的条件,刻苦学习先进的科学文化知识,掌握先进的科学技术,为中国社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力量。

2.要牢固树立代表中国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价值观,树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价值观念

一个全面发展的大学生,必须具备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文化业务素质。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一个人缺乏科学

精神,文化业务素质差,对社会的用处不大,就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即使一个人掌握了高新技术,但如果他思想政治素质差,缺少人文精神,也可能无益于社会。通过对思想道德价值的确认,内化为自身发展的需要,逐渐培养自觉祟尚先进文化和主动追求高尚思想道德的精神境界。

3.要牢固树立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正确人生观,正确处理好个人、集体和社会的关系

大学生只有树立了集体主义观念,才能在当今形势下得到健康发展。既要发挥谋取个人正当利益的积极性;也要反对个人主义、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在获取个人正当利益时,同时考虑到人民的利益;在个人利益与人民利益发生冲突时,从人民的利益出发,以人民的利益为重。

4.我们要牢固树立可持续发展的工作理念

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树立资源节约意识,保持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无疑是每个大学生义不容辞的责任。个人要可持续发展,不断地丰富自己的知识,不断更新自己的理念,工作中同样要坚持可持续发展,只有可持续发展才能不断的发展,我们要不断树立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和理念。

(二) 新时期大学生践行科学发展观应协调好以下几方面关系

1.个人与社会的关系

个人要实现自身的发展,一方面要肯定人的社会性,另一方面,又要保持人的独立性,发展人的个性。要培养和教育大学生一方面要不断扩大自我生活的圈子,提升人生境界,学会关心他人和社会,把自己融入社会,以人民、国家的利益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社会利益,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另一方面,又要引导他们在社会允许的条件下,充分发挥个性,实现个人的利益和价值,去创造丰富多彩的、自己满意的生活方式,把聪明才智和潜能充分发挥出来,推动社会进步和自身的发展。

2.思想政治素质与文化业务素质的关系

思想政治素质与文化业务素质是人的两种基本素质。前者主要解决做人的问题,后者则主要解决做事的问题。两者紧密联系,相互制约。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如果一个人缺乏科学精神,文化业务素质差,对社会的用处不大,还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被淘汰;但是,如果一个人思想政治素质差,缺少人文精神,即使掌握了高技术,也可能无益于社会。

3.知识与能力和素质的关系

知识经济日新月异的今天,“知识就是力量”已成为时代的强音,由此,大学生要全面发展就必须不断地进行知识的学习。然而,学习知识绝不仅仅是为了掌握一堆现成的结论,更为重要的应该是要通过学习掌握探索、发现真理的科学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提高理性思维能力,培养良好的思维品质,增强理论联系实际、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特别是要培养独立的思想、批判精神和创新能力,以及自学能力、协作交往能力等。可以说,学习中要着重解决“两次转化”,即把知识转化为自身的素质、能力,进而转化为改造世界的力量。

4.生理与心理的关系

身体是生活、事业的本钱,大学生应当珍惜自己的生命和健康,尽可能地爱护身体,增强体质。同时,大学生又要有健康的心理,要有自尊、独立、平等、自信、自强、自知、自律、坚强、宽容、乐观等良好的心理品质。高校的人才培养要力求教育大学生积极向身心健康努力,即教育他们既要科学地生活、锻炼,不断提高生活质量,又要加强学习和修养,塑造美好的心灵。 通过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与当代大学生自身成长,可以有效的实现做学问与做人、理论思想与社会实践、宽广知识和较强能力、技术素养与人文素养、健康身体与心理等有机结合,实现自身和谐健康的成长,成为“理想远大、热爱祖国的人;成为追求真理、勇于创新的人;成为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成为视野开阔、胸怀宽广的人;成为知行统一、脚踏实地的人。

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要在现有条件下努力实现自身价值的同时,把自

己融入社会,主动地承担社会责任,以人民、国家的利益为重,个人利益服从集体、社会利益,尽职尽责地做好本职工作。在提高思想政治素质的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人文素质和身体素质。作为21世纪的大学生,要以积极的心态和科学的方法,不断陶冶人性,健全人格,提高素质和能力,发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紧跟时代、勇于创新的精神;艰苦奋斗、务求实效、淡泊名利、无私奉献的精神,坚持学习科学文化和加强思想修养的统一,学习书本知识和投身社会实践的统一,实现自身价值和服务祖国人民的统一,树立远大理想和进行艰苦奋斗的统一。


相关内容

  • 发展是硬道理
  • 摘要: 当代大学生处在世纪之交的胃史转折时期,同时又正值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伟大成就的时候,这是一种历史的幸运,在这特别的历史机遇里,正确把握当今世界的时代特征充分了解当前中国的现实国情,并在此基础上肩负起自已的历史使命,是每一个大学生度不容辞的职责. 当代大学生正面向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 ...

  • 小论文范文
  •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当代大学生奋斗的根本方向 三个代表" 王莉莉 2011 年秋季工商管理(企业管理)专科 内容摘要: 内容摘要: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 现代化的历史进程中,这是一项前所未有的伟大创举.毫无疑问,这 项具有创新特征的伟大实践 ...

  • 大学生与改革开放
  • 大学生与改革开放 吴远霞 中本103班 [1**********]0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实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我们党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通过对当代大学生进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历程的教育,使他们充分认识改革开放的重大意义.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对于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 ...

  • 作为当代大学生,应该承担什么样的历史责任
  • 一.认识当代大学生的历史使命 所谓使命,古指使者奉命出行,后引申为肩负重大的任务和责任.人们在社会中生活,不仅要走完自己的人生历程,还要完成各种各样的人生任务.其中,人们担负的重大的历史人物和重大的历史责任就是人的历史使命. 历史使命不能超越具体的社会历史条件,而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产生,又随着社 ...

  • 当代大学生该如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 当代大学生该如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做出自己的贡献 时代呼唤英才,希望在于青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需要大学生的参与.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需要大学生去奋斗,青春只有为祖国和人民的真诚奉献中才能更加绚丽多彩,人生只有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事业才能闪闪发光.新世纪的大学生,要进一步认清自己的历史 ...

  •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显著特征
  • 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显著特征 摘要:科学技术发展到当代,其地位.规模.内涵等等出现了一些显著的时代特征.研究科学技术的时代特征,有利于把握世界科学技术的发展规律和趋势,对于认识当今世界科技.经济.社会.政治的相互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科学技术;发展;特征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先进生产力的集中 ...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目录索引
  • 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目录索引 安徽大学学报·哲社版 安徽教育学院学报·哲社版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安徽史学 保险研究 北方论丛 北方文物 北京大学学报·哲社版 北京商学院学报 北京社会科学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 北京图书馆馆刊 比较教育研究 财金贸易 财经科学 财经论丛 财经问题研 ...

  •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
  • 每个人都有理想和追求,都有自己的梦想.现在,大家都在讨论中国梦,我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这个梦想,凝聚了几代中国人的夙愿,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是每一个中华儿女共同的期盼. 历史告诉我们,每个人的前途命运都与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国家好, ...

  • 学习心得:科学发展观与当代大学生紧密相连
  • 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在这里,我特别要指出的是以人为本.什么叫以人为本?以人为本就是以人作为这个理论的载体,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创造性等要素来对其进行实践.那么,这与我们大学生又有什么关系呢?首先,大学生是人--是懂得先进知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