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边形常见辅助线题

四边形常见辅助线习题

1.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EF与MN互相垂直平分,E、F、M、N分别为AD、BC、BD、AC的中点. 求证:AB=CD.

AD

BF

2.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中,E是BC边上的一点,AF平分∠EAD.求证:AE=DF+BE. AD

F

BE

3.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C﹥AD),E、F分别是对角线BD、AC的中点.

求证:EF=1

2(BC—AD)

AF

BC

4.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C⊥BD,过顶点D作DN⊥BC,点N为垂足, 求证:DN=1

2(AD+BC).

D

BNC

5.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AF=45°,AH⊥EF,垂足为H,求证:AH=AB.

AD

F

H

B

6. 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交BC于点D,过C作AD的垂线,交AD的延长线于点E,F为BC的中点,连结EF,求证:∠FED=∠BAD. EC

B

D

EF

7. 已知点O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四边形OCDE是平行四边形,求证:OE与AD互相平分

8. 在△ABC中,E、F为AB上两点,AE=BF,ED//AC,FG//AC交BC分别为D,G.求证:ED+FG=AC.

D

9.

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ACE=30°,ED∥AC;求证:AE=AF

10、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DC∥AB,AD=BC,对角线AC、BD交于点O,∠COD=60°,若CD=3,AB=8,求梯形ABCD的高.

D

11、如图,过正方形ABCD对角线BD上一点P,作PE⊥BC于E,作PF⊥CD于F,连结

AP、EF。(1)试说明AP=EF的道理;(2)猜想AP与EF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AB

12、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CD、DA的中点,BE与CF交于P点。求证:AP=AB。

13、如图,过矩形ABCD对角线AC的中点O作EF⊥AC分别交AB、DC于E、F,点G为AE的中点,若∠AOG=30°,求证:OG=1DC。 3

O

14、如图,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B作BE∥AC,且

AE=AC,又CF∥AE。求证:∠BCF=1∠AEB。 2

15、如图,有四个动点P、Q、E、F分别从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出发,沿着AB、BC、CD、DA以同样速度向B、C、D、A各点移动。

(1)试判断四边形PQEF是正方形,并证明;

(2)PE是否总过某一定点,并说明理由;

(3)四边形PQEF的顶点位于何处时,其面积最小?最大?各是多少?

16、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D、E分别在BC、AC上,且CD=CE,连结DE并延长至点F,使EF=AE,连结AF、BE和CF。

(1)请在图中找出一对全等三角形,用符号“≌”表示,并加以证明;

(2)判断四边形ABDF是怎样的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3)若AB=6,BD=2DC,求四边形ABEF的面积。

四边形常见辅助线习题

1.已知,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EF与MN互相垂直平分,E、F、M、N分别为AD、BC、BD、AC的中点. 求证:AB=CD.

AD

BF

2.如图,已知:正方形ABCD中,E是BC边上的一点,AF平分∠EAD.求证:AE=DF+BE. AD

F

BE

3.如图,在梯形ABCD中,AD∥BC(BC﹥AD),E、F分别是对角线BD、AC的中点.

求证:EF=1

2(BC—AD)

AF

BC

4.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C⊥BD,过顶点D作DN⊥BC,点N为垂足, 求证:DN=1

2(AD+BC).

D

BNC

5.如图,在正方形ABCD中,∠EAF=45°,AH⊥EF,垂足为H,求证:AH=AB.

AD

F

H

B

6. 如图,在⊿ABC中,AD平分∠BAC,交BC于点D,过C作AD的垂线,交AD的延长线于点E,F为BC的中点,连结EF,求证:∠FED=∠BAD. EC

B

D

EF

7. 已知点O是平行四边形ABCD的对角线AC的中点,四边形OCDE是平行四边形,求证:OE与AD互相平分

8. 在△ABC中,E、F为AB上两点,AE=BF,ED//AC,FG//AC交BC分别为D,G.求证:ED+FG=AC.

D

9.

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ACE=30°,ED∥AC;求证:AE=AF

10、已知:如图,梯形ABCD中,DC∥AB,AD=BC,对角线AC、BD交于点O,∠COD=60°,若CD=3,AB=8,求梯形ABCD的高.

D

11、如图,过正方形ABCD对角线BD上一点P,作PE⊥BC于E,作PF⊥CD于F,连结

AP、EF。(1)试说明AP=EF的道理;(2)猜想AP与EF有怎样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AB

12、已知:如图,正方形ABCD中,E、F分别是CD、DA的中点,BE与CF交于P点。求证:AP=AB。

13、如图,过矩形ABCD对角线AC的中点O作EF⊥AC分别交AB、DC于E、F,点G为AE的中点,若∠AOG=30°,求证:OG=1DC。 3

O

14、如图,过正方形ABCD的顶点B作BE∥AC,且

AE=AC,又CF∥AE。求证:∠BCF=1∠AEB。 2

15、如图,有四个动点P、Q、E、F分别从正方形ABCD的四个顶点出发,沿着AB、BC、CD、DA以同样速度向B、C、D、A各点移动。

(1)试判断四边形PQEF是正方形,并证明;

(2)PE是否总过某一定点,并说明理由;

(3)四边形PQEF的顶点位于何处时,其面积最小?最大?各是多少?

16、如图,已知△ABC是等边三角形,D、E分别在BC、AC上,且CD=CE,连结DE并延长至点F,使EF=AE,连结AF、BE和CF。

(1)请在图中找出一对全等三角形,用符号“≌”表示,并加以证明;

(2)判断四边形ABDF是怎样的四边形,并说明理由;

(3)若AB=6,BD=2DC,求四边形ABEF的面积。


相关内容

  • 初中几何辅助线的常见做法
  • 初中数学辅助线的添加浅谈 一.添辅助线有二种情况: 1按定义添辅助线: 如证明二直线垂直可延长使它们, 相交后证交角为90°:证线段倍半关系可倍线段取中点或半线段加倍:证角的倍半关系也可类似添辅助线. 2按基本图形添辅助线: 每个几何定理都有与它相对应的几何图形,我们 把它叫做基本图形,添辅助线往往 ...

  • 正方形中常见辅助线例谈
  • 正方形中常见辅助线例谈 一.截长补短法 例1:如图1,四边形ABCD是正方形,E,F是AD,DC上的点,且∠EBF=450,则EF与CF+AE相等吗?说明理由. 分析:可考虑将FC延长至P,使CP=AE,这样,只需说明EF=PF即可. 解:延长FC到P,使CP=AE,连接BP, ∵四边形ABCD是正 ...

  • 九年级数学常见的四边形问题
  • 第七章四边形与中考 中考要求及命题趋势 1.多边形的内角和,外角和定理: 2.平面图形密铺的条件. 3.平行四边形的性质. 4.平行四边形的判别 条件. 5.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概念及性质 的应用. 6.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关系. 7.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菱形.正方形的条件的应用. 8.梯 ...

  • 梯形的性质与判定-实验
  • 梯形的性质与判定 一.知识梳理 1.梯形的定义:一组对边平行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 2.特殊梯形的定义: (1)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 (2)直角梯形:一腰垂直于底的梯形. 3.等腰梯形的性质: (1)从角看:等腰梯形同一底上的两个内角相等: (2)从边看:等腰梯形两腰相等: (3 ...

  •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8种辅助线的作法(有答案)
  •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有答案)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最主要的是构造全等三角形,构造二条边之间的相等,二个角之间的相等. 1) 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换中的"对折"法构 造全等三角形. ...

  • 初中数学几何证明技巧
  • 辅助线的添加 一.添辅助线有二种情况: 1. 按定义添辅助线: 如:证明二直线垂直可延长使它们,相交后证交角为90°:证线段倍半关系可倍线段取中点或半线段加 倍:证角的倍半关系也可类似添辅助线. 2. 按基本图形添辅助线: 每个几何定理都有与它相对应的几何图形,我们把它叫做基本图形,添辅助线往往是具 ...

  • 作辅助线的方法和技巧
  • 作辅助线的方法和技巧 题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线段垂直平分线,可向两端把线连. 三角形中两中点,连结则成中位线. 三角形中有中线,延长中线同样长. 成比例,正相似,经常要作平行线. 圆外若有一切线,切点圆心把线连. 如果两圆内外切,经过切点作切线. 两圆相交于两点,一般作它公共弦. 是直径 ...

  • 三角形辅助线做法
  • 专题一 全等三角形问题中常见的辅助线的作法 常见辅助线的作法有以下几种: 1) 遇到等腰三角形,可作底边上的高,利用"三线合一"的性质解题,思维模式是全等变 换中的"对折". 2) 遇到三角形的中线,倍长中线,使延长线段与原中线长相等,构造全等三角形,利用的 ...

  • 中考状元必备笔记_初中学科之数学知识点记忆口诀大全
  • 初中学科之数学知识点记忆口诀大全 其他学科 2011-03-22 09:24 初中几何常见辅助线作法歌诀汇编 人说几何很困难,难点就在辅助线. 辅助线,如何添?把握定理和概念. 还要刻苦加钻研,找出规律凭经验. 图中有角平分线,可向两边作垂线. 也可将图对折看,对称以后关系现. 角平分线平行线,等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