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滤理论和过滤实验

水处理过滤理论(Filtration)

第一节 概 述

一、过滤:借助于具有一定空隙率的固体介质(如石英砂)阻挡截留水中杂质而使水得到澄清的工艺过程。

(1)格栅过滤 过滤介质为栅条和滤网

(2)微孔过滤 成型滤材,如滤布、滤片、烧结滤管、蜂房滤芯等

(3)膜过滤 过滤介质为半透膜

(4)深层过滤 过滤介质为颗粒状滤料,如石英砂、无烟煤等。

为区别前3种为表面或浅层过滤过程,第4种为深层过滤,简称过滤。

二、截留的对象:

细小颗粒、细小矾花、藻类、细菌及病毒。

三、位置:沉淀池或澄清池之后。

四、作用:

1、进一步降低水的浊度;

2、同时水中有机物、细菌及病毒将随水的浊度降低而部分被去除。

3、为滤后消毒创造了良好条件。

(残留于滤后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失去浑浊物的保护和依附时,在滤后消毒过程中也将容易被杀灭。)

4、在饮用水净化工艺中,过滤是不可缺少的,它是保证饮用水卫生安全的重要措施。

五、滤池的种类 (图)

(一) 按滤速

(二) 按作用水头

(三) 按水流方向

(四) 按滤料组成

第二节 过滤理论

一、过滤机理

(一) 机械筛滤

(二) 沉淀作用

(三) 接触吸附

在范德华力作用下被滤料吸附;在布朗运动作用下迁移扩散到滤料表面被吸附。

水中的悬浮颗粒能够粘附于滤料颗粒表面,涉及两个问题:

1、被水流挟带的颗粒如何与滤料颗粒表面接近或接触,这涉及颗粒脱离流线而向滤料颗粒表面靠近的迁移机理。

2、当颗粒与滤料表面接触或接近时,依靠哪些力的作用使它们粘附于滤料颗粒表面上,这涉及粘附机理。

此外,絮凝颗粒的架桥作用也会存在。

二、滤层内杂质的分布规律

(一)滤层内杂质的分布规律

在颗粒粘附的同时,还存在由于孔隙中水流剪力作用而导致颗粒从滤料表面上脱落趋势。

粘附力和水流剪力相对大小,决定了颗粒粘附和脱落的程度。

(二)滤池的含污能力

当过滤周期结束后,滤层中所截留的悬浮颗粒量在滤层深度方向变化很大. 滤层含污量指单位体积滤层中所截留的杂质量。

在一个过滤周期内,如果按整个滤层计,单位体积滤料中的平均含污量称为“滤层含污能力”,单位仍以g/cm3或kg/cm3计。

★★ 提高滤池含污能力的途径:

A、提高滤料颗粒的均匀性,即减小K80 ;

B、由单层滤料改为多层滤料;

C、改变水流方向(上下双向过滤)。三、直接过滤

(一)定义

原水不经沉淀而直接进入滤池过滤称“直接过滤”。

(二)直接过滤方式

(1)接触过滤

(2)微絮凝过滤

(三)直接过滤的应用

第三节 快滤池

一、滤池的构造

1、进水系统

2、卵石垫层

3、滤料层

4、出水系统

5、反洗系统

6、排污系统

二、 滤料层

1、作用

滤料层是滤池的核心部分。提供接触凝聚、吸附的表面积及悬浮物储存的容积。

2、滤料

(1) 滤料的要求

① 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② 有足够的化学稳定性。

③ 具有一定的大小和级配。

④ 价廉,易得。

(2)滤料的种类

(3) 滤料的粒径和级配

滤料的粒径和级配应适应悬浮颗粒的大小和去除效率的要求。

A、粒径:表示颗粒的大小。

★ 滤料粒径的表示方法:

B、级配:是滤料各种粒径颗粒所占的重量比例。

可通过筛分试验求得。筛分试验—— 级配曲线。

三、承托层

作用:防止滤料从配水系统中流失;

反冲时均匀配水。

(1)单层滤料或双层滤料池承托层结构

(2)三层滤料滤池承托层结构

四、配水系统

1、作用

★ 配水系统的作用

★ 配水不均匀的影响

2、配水系统的类型

根据配水系统原理,分类:

(1) 大阻力配水系统

快滤池中常用的是“穿孔管大阻力配水系统”,见图。冲洗时,水流自干管起端进入后,流入各支管,由支管孔口流出,再经承托层和滤料层流入排水槽。

结构:

特点:

大阻力配水系统设计要求:

大阻力配水系统优缺点:

(2)小阻力配水系统

基本原理:减小干管和支管进口流速同样可使布水趋于均匀。可以减小孔口阻力系数以减小孔口水大损失。

A、钢筋混凝土穿孔(或缝隙)滤板

在钢筋混凝土板上开圆孔或条式缝隙。板上铺设一层或两层尼龙网。

B、二次配水的穿孔滤砖

用钢筋混凝土或陶瓷制成。每平方米滤池面积上铺设6块。开孔比为:上层1.07%,下层0.7%,属中阻力配水系统。

C、滤头

滤头由具有缝隙的滤帽和滤柄(具有外螺纹的直管)组成。短柄滤头用于单独水冲滤池,长柄滤头用于气水反冲洗滤池。对于穿孔滤板,可在滤板上安装滤头。

五、滤池的冲洗

(一)冲洗目的:清除滤层中所截留的污物,使滤池恢复过滤能力。

(二)冲洗原理:水流自下而上通过滤层,并使滤层膨胀达到一定程度,靠水流的剪切力和滤料颗粒间的碰撞、摩擦使积累在滤料层中的杂质剥落下来,随反冲水流出滤池。

(三)快滤池冲洗方法:

1、高速水流反冲洗;

2、气、水反冲洗;

3、表面助冲加高速水流反冲洗。

★★ 几个术语:

1、冲洗强度:

2、滤层膨胀度:

3、冲洗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冲洗强度、滤层膨胀度和冲洗时间根据滤料层不同按下表确定。

六、冲洗废水的排出

冲洗时,废水由冲洗排水槽两侧溢入槽内,各水槽内的废水汇集到废水渠排出。

七、冲洗水的供给

1、冲洗水的供给方式:

2、冲洗水的水源:

八、滤池的运行方式

(一) 等速过滤

(二) 变速过滤

★★ 影响过滤效率的因素:

过滤是滤料和悬浮物的相互作用,悬浮物的分离效率受这两方面因素影响。

(1)滤料的影响

粒度、形状、表面性质、空隙率、滤料层厚度

(2)悬浮物的影响

粒度、形状、密度、浓度、表面性质、水温

九、常见滤池

1、重力式无阀滤池

2、虹吸滤池

3、移动罩滤池

4、V型滤池

5、压力滤池

十、滤池的设计

(一) 滤速及过滤面积的确定

(二) 滤池个数及尺寸的确定

(三) 管廊布置

(四) 管渠设计流速

(五) 注意事项

第 14 次课 2 学时

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

水处理过滤理论(Filtration)

第一节 概 述

一、过滤:借助于具有一定空隙率的固体介质(如石英砂)阻挡截留水中杂质而使水得到澄清的工艺过程。

(1)格栅过滤 过滤介质为栅条和滤网

(2)微孔过滤 成型滤材,如滤布、滤片、烧结滤管、蜂房滤芯等

(3)膜过滤 过滤介质为半透膜

(4)深层过滤 过滤介质为颗粒状滤料,如石英砂、无烟煤等。

为区别前3种为表面或浅层过滤过程,第4种为深层过滤,简称过滤。

二、截留的对象:

细小颗粒、细小矾花、藻类、细菌及病毒。

三、位置:沉淀池或澄清池之后。

四、作用:

1、进一步降低水的浊度;

2、同时水中有机物、细菌及病毒将随水的浊度降低而部分被去除。

3、为滤后消毒创造了良好条件。

(残留于滤后水中的细菌、病毒等失去浑浊物的保护和依附时,在滤后消毒过程中也将容易被杀灭。)

4、在饮用水净化工艺中,过滤是不可缺少的,它是保证饮用水卫生安全的重要措施。

五、滤池的种类 (图)

(一) 按滤速

(二) 按作用水头

(三) 按水流方向

(四) 按滤料组成

第二节 过滤理论

一、过滤机理

(一) 机械筛滤

(二) 沉淀作用

(三) 接触吸附

在范德华力作用下被滤料吸附;在布朗运动作用下迁移扩散到滤料表面被吸附。

水中的悬浮颗粒能够粘附于滤料颗粒表面,涉及两个问题:

1、被水流挟带的颗粒如何与滤料颗粒表面接近或接触,这涉及颗粒脱离流线而向滤料颗粒表面靠近的迁移机理。

2、当颗粒与滤料表面接触或接近时,依靠哪些力的作用使它们粘附于滤料颗粒表面上,这涉及粘附机理。

此外,絮凝颗粒的架桥作用也会存在。

二、滤层内杂质的分布规律

(一)滤层内杂质的分布规律

在颗粒粘附的同时,还存在由于孔隙中水流剪力作用而导致颗粒从滤料表面上脱落趋势。

粘附力和水流剪力相对大小,决定了颗粒粘附和脱落的程度。

(二)滤池的含污能力

当过滤周期结束后,滤层中所截留的悬浮颗粒量在滤层深度方向变化很大. 滤层含污量指单位体积滤层中所截留的杂质量。

在一个过滤周期内,如果按整个滤层计,单位体积滤料中的平均含污量称为“滤层含污能力”,单位仍以g/cm3或kg/cm3计。

★★ 提高滤池含污能力的途径:

A、提高滤料颗粒的均匀性,即减小K80 ;

B、由单层滤料改为多层滤料;

C、改变水流方向(上下双向过滤)。三、直接过滤

(一)定义

原水不经沉淀而直接进入滤池过滤称“直接过滤”。

(二)直接过滤方式

(1)接触过滤

(2)微絮凝过滤

(三)直接过滤的应用

第三节 快滤池

一、滤池的构造

1、进水系统

2、卵石垫层

3、滤料层

4、出水系统

5、反洗系统

6、排污系统

二、 滤料层

1、作用

滤料层是滤池的核心部分。提供接触凝聚、吸附的表面积及悬浮物储存的容积。

2、滤料

(1) 滤料的要求

① 有足够的机械强度。

② 有足够的化学稳定性。

③ 具有一定的大小和级配。

④ 价廉,易得。

(2)滤料的种类

(3) 滤料的粒径和级配

滤料的粒径和级配应适应悬浮颗粒的大小和去除效率的要求。

A、粒径:表示颗粒的大小。

★ 滤料粒径的表示方法:

B、级配:是滤料各种粒径颗粒所占的重量比例。

可通过筛分试验求得。筛分试验—— 级配曲线。

三、承托层

作用:防止滤料从配水系统中流失;

反冲时均匀配水。

(1)单层滤料或双层滤料池承托层结构

(2)三层滤料滤池承托层结构

四、配水系统

1、作用

★ 配水系统的作用

★ 配水不均匀的影响

2、配水系统的类型

根据配水系统原理,分类:

(1) 大阻力配水系统

快滤池中常用的是“穿孔管大阻力配水系统”,见图。冲洗时,水流自干管起端进入后,流入各支管,由支管孔口流出,再经承托层和滤料层流入排水槽。

结构:

特点:

大阻力配水系统设计要求:

大阻力配水系统优缺点:

(2)小阻力配水系统

基本原理:减小干管和支管进口流速同样可使布水趋于均匀。可以减小孔口阻力系数以减小孔口水大损失。

A、钢筋混凝土穿孔(或缝隙)滤板

在钢筋混凝土板上开圆孔或条式缝隙。板上铺设一层或两层尼龙网。

B、二次配水的穿孔滤砖

用钢筋混凝土或陶瓷制成。每平方米滤池面积上铺设6块。开孔比为:上层1.07%,下层0.7%,属中阻力配水系统。

C、滤头

滤头由具有缝隙的滤帽和滤柄(具有外螺纹的直管)组成。短柄滤头用于单独水冲滤池,长柄滤头用于气水反冲洗滤池。对于穿孔滤板,可在滤板上安装滤头。

五、滤池的冲洗

(一)冲洗目的:清除滤层中所截留的污物,使滤池恢复过滤能力。

(二)冲洗原理:水流自下而上通过滤层,并使滤层膨胀达到一定程度,靠水流的剪切力和滤料颗粒间的碰撞、摩擦使积累在滤料层中的杂质剥落下来,随反冲水流出滤池。

(三)快滤池冲洗方法:

1、高速水流反冲洗;

2、气、水反冲洗;

3、表面助冲加高速水流反冲洗。

★★ 几个术语:

1、冲洗强度:

2、滤层膨胀度:

3、冲洗时间:

在实际应用中,冲洗强度、滤层膨胀度和冲洗时间根据滤料层不同按下表确定。

六、冲洗废水的排出

冲洗时,废水由冲洗排水槽两侧溢入槽内,各水槽内的废水汇集到废水渠排出。

七、冲洗水的供给

1、冲洗水的供给方式:

2、冲洗水的水源:

八、滤池的运行方式

(一) 等速过滤

(二) 变速过滤

★★ 影响过滤效率的因素:

过滤是滤料和悬浮物的相互作用,悬浮物的分离效率受这两方面因素影响。

(1)滤料的影响

粒度、形状、表面性质、空隙率、滤料层厚度

(2)悬浮物的影响

粒度、形状、密度、浓度、表面性质、水温

九、常见滤池

1、重力式无阀滤池

2、虹吸滤池

3、移动罩滤池

4、V型滤池

5、压力滤池

十、滤池的设计

(一) 滤速及过滤面积的确定

(二) 滤池个数及尺寸的确定

(三) 管廊布置

(四) 管渠设计流速

(五) 注意事项

第 14 次课 2 学时

注:本页为每次课教案首页


相关内容

  • 食品工程原理过滤实验报告
  • 食品工程原理实验报告 过滤实验 1 实验目的 (1) 了解板框过滤机的构造.流程和操作方法: (2) 测定某一压力下过滤方程的过滤常数K.qe.τe值,增进对过滤理论的理解: (3) 测定洗涤速率与最终过滤速率间的关系. 2 基本原理 恒压过滤是在恒定压力下,使悬浮液中的液体通过介质产生滤液,而固体 ...

  • 物质的分离和提纯教案
  • 高一化学 <物质的分离与提纯> 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想 本教学设计,是用新的学习视角和学习方法教传统的实验课题(粗盐提纯.萃取分液),教 学中让学生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并配合多媒体向学生传输必要的信息材料.在一定的理论得基础上,让学生亲手实验,在实验过程中根据现象,进行分析,归纳分离提纯 ...

  • 化学课外活动计划.方案.总结08-09
  • 2014--2015化学兴趣小组计划 一.指导思想: 1.培养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通过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实验活动,使学生自主探索,提高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 2.训练化学实验技巧 由于化学课程的紧迫并不容许节节都是实验课,因此学生对实验的技巧.仪器运用等方面都较为生疏,化学课外兴趣小组就能给予他们很好 ...

  • 文档硝酸钾设计实验
  • 课本实验(一) 一.实验目的 1.观察验证盐类溶解度和温度的关系: 2.利用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差别, 学习用转化法制备硝酸钾; 3.熟悉 溶解.蒸发.结晶.过滤等技术,学会用重结晶法提纯物质. 二.实验原理 复分解法是制备无机盐类的常用方法.不溶性盐利用复分解法很容易制得容易制得,但是可溶性盐则 ...

  • 化工原理实验试题集
  • 渭南师范学院化学化工系期末考试试题(A ) (2009-2010学年第二学期) 年级 08级 专业 精细化工 科目 化工原理实验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 工程问题的研究方法主要有.. . 2. 量纲分析法是以为指导的研究方法. 3. 变量之间的定量关系常用,,表示. 4. 通常将流体 ...

  • 转化法制备硝酸钾相关问题及方案
  • KNO3实物 分子式:KNO3 分子量:101.11 性状:硝酸钾为无色透明斜方晶体或粉末,有潮解性.相对密度2.1109,熔点333℃,易溶于水,溶于乙醇和甘油,不溶于无水乙醇.有强氧化性,与有机物接触.摩擦或撞击能引起燃烧或爆炸. 用途:用作分析试剂,如氧化剂.助熔剂.用于合成钾盐.制造火药.火 ...

  • 实验三过滤实验
  • 实验三 过滤实验 一. 实验目的 1.了解板框过滤机的构造.流程和操作方法: 2.测定某一压强下过滤方程式中过滤常数k.qe.e,增进对过滤理论的理解: 3.测定洗涤速率与最终过滤速率的关系. 二. 实验内容 用板框过滤机在恒定压力(0.05Mpa,0.1MPa)下分离10-15%碳酸钙溶液,测定 ...

  • 实验四 恒压过滤常数的测定
  • 实验四 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 实验学时:4 实验类型:综合 实验要求:必修 一.实验目的 1. 熟悉板框压滤机的构造和操作方法. 2. 通过恒压过滤实验,验证过滤基本理论. 3. 学会测定过滤常数K .q e 及压缩性指数s 的方法. 4. 了解过滤压力对过滤速率的影响. 二.实验内容 1. 2. ...

  • 认知心理学
  • 一.1.信息加工系统由感受器,效应器,记忆,加工器组成.功能:输入,输出,贮存,复制,建立符号结构和条件性迁移. 符号和符号系统是外部事物的内部表征. 2减法反应时实验:唐德斯:实验中安排两种不同的反应时作业,其中一种作业包含另一种作业所没有的某个心理过程,即所要测量的过程,这两种反应时的差即为该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