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大明湖铁公祠的一副楹联

关于大明湖铁公祠的一副楹联

济南大明湖铁公祠正门有一副楹联,为清代文人严正琅所撰。其上联是“湖尚称明问燕子龙孙不堪回首”,下联是“公真是铁惟景忠方烈差许同心”。这副楹联着实深奥难懂。看过一些解读的文字,但总觉牵强,不能令人信服。现将本人对这副楹联的理解阐释如下,就教于各位方家。

这幅楹联的开头,并不难理解。它把“明湖”“铁公”分别巧妙地镶嵌于上下两联的开头,点明主旨。只是上联开头四字“湖尚称明”还含有言外之意。这四个字的“言内”之意是“眼前的这个湖还能够称其为‘明’”,一个“还”字会让人想到,和这湖同名的朝代却不能称“明”,改朝换代,江山易主了。该楹联的有些版本为“湖面称明”,那它的言外之意就荡然无存了;有人把“尚”字解作“尚且”,也是不妥当的。

接下来便是一个“问”字,一个发人深省的“问”字。这一“问”,就给我们提出了三个问题。

第一,谁问的?自然是该楹联的撰写者清代文人严正琅。

第二,问的内容是什么?由“不堪回首”可知,应该是“燕子龙孙”的最终结局。这一点大概没有什么问题。但“燕子龙孙”所指何人?却不甚明确。斗南子老先生在他所撰写的《景忠方烈说铁公》一文中认为,燕子龙孙,就是燕王朱棣和龙孙朱允炆。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子孙并列,就是儿子孙子,“燕子”怎么会指燕王朱棣?从字面上看最起码也应该是他的儿子吧。“龙孙”单从字面上理解,说是朱元璋

的孙子朱允炆还是可以的。明太祖朱元璋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太子朱标已死,长孙早夭,所以根据众大臣恪守“嫡长制”的意见,选了生性柔弱、缺乏魄力的朱标次子朱允炆继承皇位,而没有把皇位传给英武果敢、雄才大略可堪重任的四子燕王朱棣,这就为后来叔侄反目的“靖难之役”埋下了隐患。尤其是朱元璋为防身后生性懦弱的朱允炆被欺负,被夺权,想尽千方百计将身边那些文臣武将、开国元勋屠杀殆尽。仅胡惟庸、蓝玉两案,牵连就达四五万人。以至于后来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夺自己侄子江山时,建文帝朱允炆竟无可用之帅去率兵抵挡。最后兵败城破建文帝朱允炆生死不明,其下落至今仍是个谜。朱元璋原本想巩固孙子的江山,不料却间接将建文帝送上不归路。从这点看来,其下场与“不堪回首”倒是完全契合的。但是,仅仅从上联的字面上看,仅仅从上联的前后文照应上看,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还有下联呢。只有将上下联的内容结合起来分析,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下联的内容是什么呢?下联是歌颂铁铉等忠烈的。 铁铉等“靖难之役”中的忠烈,对朝廷忠贞不二,为建文帝朱允炆死难殉节。下联热情赞颂忠烈,上联则批判、抨击忠烈们所衷心拥戴并为之牺牲生命的建文帝朱允炆,似乎于理不通。把矛头指向残杀忠烈的燕王朱棣似乎更说得通。并且燕王朱棣靖难之役后登基做了皇帝(明成祖,年号永乐),也可以称“龙”的。所以“燕子龙孙”指燕王(明成祖)朱棣的子孙也就顺理成章了。

第三、问的结果如何?答案是“燕子龙孙”们的结局“不堪回首”。我们知道,明朝灭亡的历史是非常惨痛的。1644年春,李自成率领

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时,明朝最末一个皇帝崇祯亲自挥剑劈死他的嫔妃,砍伤他心爱的女儿,然后在煤山(今景山)东山坡下一棵歪脖老槐树上上吊自缢。在明清鼎革之际,遭遇厄运的绝非崇祯一人,明朝皇族数十万成员,大部分被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屠杀。劫后余生者,又遭受了满清政权更残酷、更野蛮的血腥镇压和屠杀,死者不计其数。即使是逃亡到缅甸那蛮荒之地的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也被吴三桂亲率军队强行索回,连同他那年仅12岁的太子一起,被吴三桂用弓弦亲手绞死于昆明箅子坡;即使在明亡六十余年之后,崇祯皇帝那隐姓埋名、唯一幸存的儿子朱慈焕虽已届垂暮之年,仍被清廷搜出,押赴北京凌迟处死,家中妻子儿女等七人全被绞死,无一幸免。如此浩劫,怎一个“惨”字了得。确实是不堪回首啊!

作者将燕王朱棣大逆不道,为篡权大动干戈,为登基大开杀戒的行径和二百多年后他的皇子皇孙们所遭遇的浩劫作对比,更加增强了文字的批判力,使上联中那一声喝问,具有雷霆万钧之力。

以上是对上联的分析和解读,下面我们再分析一下下联的内容。 “公真是铁”,意即

“您不仅姓铁,还真真是个铮铮铁骨的硬汉子”。

这四字明白无误,是铁铉生平的真实写照,表达了作者对铁公精神的由衷赞叹。铁公性情刚绝,处事果断,办案公允。在最有名的济南保卫战中,他从容镇定,藐视强敌,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该战役历时三个多月。济南军民在他指挥下,奋力死守,使济南城防固若金

汤,强大的围城北军终未能越雷池一步。尤其是铁铉巧使诈降计,骗朱棣单骑简从进城受降,刚进城门,城楼上就落下大铁板。只可惜士兵将铁板扔得稍早了一点,只砸伤了马头,没有结果了朱棣性命,使他拼命逃出城去,率兵退回北平。在燕王朱棣心里,铁铉是何等的可怕与可憎。所以后来朱棣再次率军南侵,只好绕过济南,直取金陵。铁铉被俘后,面对明成祖朱棣的淫威,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表现出刚正不阿的忠贞气节。明史中有一段铁铉被俘后的记载。说燕王即位,铁铉被执,入见;背立庭中,正言不屈;割其耳鼻,终不回顾。成祖怒,脔其肉纳铉口,令啖,曰:‘甘乎?’厉声曰:‘忠臣之肉,有何不甘!’至死,骂不绝口。命盛油大镬,投尸煮之,拨使北向,辗转向外。更令内侍以铁棒夹之北向,成祖笑曰:‘耳今亦朝我耶?’语未毕,油沸,内侍手皆烂,咸弃棒走,骨仍向外。”《明史演义》第二十六回也有相同描述:“燕王棣入京后,兵部尚书铁铉,受逮至京„„喝令寸磔廷中。铉至死犹骂不绝口,燕王复令人舁镬至殿,熬油数斗,投入铉尸,顷刻成炭。导使朝上,尸终反身向外。嗣命人用铁棒十余,夹住残骸,令他北面,且笑道:‘你今亦来朝我么?’一语未完,镬中热油沸起,飞溅丈余,烫伤左右手足。左右弃棒走开,尸身仍反立如前。不愧铁铉。”也有人认为油炸铉尸只是传说,但无论是传说还是史实,铁铉在人们心目中永远都是一个铮铮铁骨的忠臣形象。所以,后来被南明弘光帝追谥为“忠襄”,清乾隆帝追谥曰“忠定”。

最令人费解的似乎应是“景忠方烈”四字。对这四个字的解读可以说莫衷一是。其中较有影响的当是斗南子先生在《景忠方烈说铁公》一中的分析和解释。笔者在此简述如下:“景” ,指明亮的太阳。“景忠”是说铁公捍卫朱允炆的大明江山的意志,忠君报国的立场,就像太阳一样光明磊落、忠贞不渝、忠直不阿。“方”按古意指并行的两船。 “烈”,指刚烈、壮烈、惨烈。“方烈”说的是朱允炆和铁铉君臣二人,在反抗朱棣篡夺皇位的斗争中,一个茫然失踪无考,一个惨遭凌迟处死,君臣二人像两艘并行的大船,被政治斗争的风浪,残忍的击毁了。笔者觉得,这样的解读太过牵强,穿凿的意味太浓。首先,这样的解释不符合原来“惟„„同心”的本意,如果硬放进去势必文不通字不顺。所谓“同心”,绝不会是同一个人。“只有铁公„„的意志、立场和铁公同心”,还是“只有朱允炆和铁铉君臣二人怎样悲惨的遭遇和铁公同心”?另外,把“方烈”解说成“君臣二人像两艘并行的大船”如何如何,恐怕也有违封建社会的君臣之道,铁公是万万不敢乘坐这样的船的。

笔者以为,按照上下文的意思“景忠方烈”应该是两个人物 。“景”和“方”,极有可能是他们的姓,“忠烈”,则是对他们生平事迹、精神品质的褒奖。所以我并没有到字典词典去寻找答案,而是到历史书籍中去搜索。结果在《二十五别史·明史·抗运诸臣传》里查到了那些在“靖难之役”中孤忠赴难、为建文帝尽忠献身的文臣武将们的事迹。里面果然就有“景清”“方孝孺”两个人名。当然铁铉也列于

其中。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两个大臣的事迹,并分析作者以这二位大臣而不以其他大臣入对联的原因。

景清,本姓耿,讹传景。真宁(今甘肃正宁西南)人,洪武中进士,建文时历任北平参议。燕王军队攻入京师,众大臣死者甚多。景清幸免,且被朱棣命为御史大夫。当时有人暗地里讥笑他,说景清“言不顾行,贪生怕死”,但景清丝毫不在乎别人的议论,委曲求全,等待机会,图谋刺杀明成祖。有一天,景清上朝,面见明成祖,因步履反常引起了怀疑,加之事先钦天监急奏“异星告变,光芒甚赤,急犯帝座”,因此明成祖早有提防。朝毕,景清奋扑上前,将要犯驾,明成祖命左右拿下搜身,果然发现景清外披朝服,内着绯衣,腰藏短剑。明成祖责问他要干什么。景清见谋刺败露,慨然喝斥:“吾为故主报仇耳,可惜不能成事!”并且破口大骂:“叔夺侄位,如父奸子妻。尔背叛太祖遗命,真乃奸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明成祖听言勃然大怒,命令左右打掉了景清的牙齿,割去了景清的舌头。景清以血口喷龙颜、龙案、龙袍。成祖命令以“磔刑”处死景清,把景清肢体分裂,并将景清剥了皮,在腹中装进茅草,悬挂在长安门示众。接着又实行惨无人道的“瓜蔓抄”,下令“诛灭九族”,但“转相攀染”,凡景姓的族人几乎斩尽杀绝,还杀了景清的老师、亲戚、朋友、学生,直杀得尸体遍野,血流成河。明宣德年间,明宣宗朱瞻基下令为建文帝殉难的方孝孺、练子宁平反昭雪,称其为大明忠臣。真宁县儒学教谕王正考证景清的忠烈事迹,上疏奏请皇上祭祀景清。朝廷下诏追封,

谥号“忠烈”。并在各地儒学为方孝孺、景清建祠纪念。《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明确记载:“方、景诸公的祠甚是巍峨„„”。 对以上史料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和其他多数大臣不迎附、不归顺朱棣王朝的死因不同,景清是因为行刺朱棣而被杀,这种积极抗争的精神和铁铉更为“同心”;

2.景清后来被追谥“忠烈”,正契合下联“景忠方烈”的题旨;

3.“景”“方”并提,明已有之。明代小说中出现,更说明“景”“方”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清代的严正烺将“景”“方”并提,更是理所应当的了。

当时不迎附、不归顺朱棣王朝而被杀的大臣有许多,为什么单提方孝孺呢?因为方孝孺名气最大。据史料记载:方孝孺(1357-1402),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建文年间担任建文帝的老师,主持京试,推行新政。在“靖难之役”期间,拒绝为篡位的燕王朱棣(即明成祖)草拟即位诏书,刚直不屈,孤忠赴难,被株10族。

方孝孺是建文帝最亲近的大臣,他也视建文帝为知遇之君,忠心不二。明成祖的第一谋士姚广孝曾跪求朱棣不要杀方孝孺,否则“天下读书的种子就绝了”,明成祖答应了他。南京陷落后,方孝孺闭门不出,日日为建文帝穿丧服啼哭。明成祖要拟即位诏书,大家纷纷推荐方孝孺,遂命人将其召来,方孝孺当众嚎啕,声彻殿庭„„孝孺执笔,疾书“燕贼篡位”数字,掷笔与地,且哭且骂:“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朱棣发怒说:“汝不顾九族乎?”孝孺奋然作答:“便十族奈我何!”

骂声益厉。朱棣气急败坏,恨其嘴硬,叫人将方孝孺的嘴角割开,撕至耳根。孝孺血涕纵横,仍喷血痛骂,朱棣厉声道:“汝焉能遽死,当灭十族!”朱棣一面将其关至狱中,一面搜捕其家属,逮解至京,当其面一一杀戮。孝孺强忍悲痛,始终不屈。胞弟孝友临刑时,孝孺泪如雨下,孝友从容吟诗:“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回家山。”孝孺亦作绝命诗一首:“天将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忠臣发贲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乎哀哉兮庶不我尤。”最终,朱棣就在九族之上又加一族,连他的学生朋友也因此而受牵连。这就是亘古未有的“灭十族”,总计873人全部凌迟处死!入狱及充军流放者达数千。

通过以上史料,笔者认为,和景清一起被称为忠烈之士,方孝孺当之无愧。另外,被称为忠烈之士的,也不仅仅是景、方二人,而是一批人,如齐泰、黄子澄、练子宁、高翔、卓敬、高巍、胡閠等等,才符合史实。“差许”:感叹词,表赞叹。“差”同“嗟jiē”,叹词;“许”同“吁yǖ”助词,表感叹。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大明湖铁公祠楹联应做这样解读:

湖尚称明,问燕子龙孙,不堪回首;公真是铁,惟景忠方烈,差许同心。

眼前的这个湖还称作大明湖,但原先和它同名的江山却已经不是大明的江山了;试问:当年为篡夺侄子的江山而悍然发动战争,为登基而残杀忠烈的燕王朱棣,他的那些末代皇子皇孙们的下场最终是怎样的

呢?一个个被追杀、被屠戮、被残害,可怜之至,可悲之至,简直是一报还一报,不堪回首啊!

铁公啊,你的性情和你的姓氏一样,你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铁汉子啊!你为保大明江山不被燕贼篡夺,孤军奋斗;即使被俘也大义凌然,视死如归,哪怕被凌迟,被油炸,也绝不弯下你那铮铮铁骨!只有景清、方孝孺这些忠烈之士和你一样,都有一颗光照日月的赤胆忠心啊! 读了笔者上述分析,你耳边如有叮叮当当的穿凿之音,请不吝赐教。

关于大明湖铁公祠的一副楹联

济南大明湖铁公祠正门有一副楹联,为清代文人严正琅所撰。其上联是“湖尚称明问燕子龙孙不堪回首”,下联是“公真是铁惟景忠方烈差许同心”。这副楹联着实深奥难懂。看过一些解读的文字,但总觉牵强,不能令人信服。现将本人对这副楹联的理解阐释如下,就教于各位方家。

这幅楹联的开头,并不难理解。它把“明湖”“铁公”分别巧妙地镶嵌于上下两联的开头,点明主旨。只是上联开头四字“湖尚称明”还含有言外之意。这四个字的“言内”之意是“眼前的这个湖还能够称其为‘明’”,一个“还”字会让人想到,和这湖同名的朝代却不能称“明”,改朝换代,江山易主了。该楹联的有些版本为“湖面称明”,那它的言外之意就荡然无存了;有人把“尚”字解作“尚且”,也是不妥当的。

接下来便是一个“问”字,一个发人深省的“问”字。这一“问”,就给我们提出了三个问题。

第一,谁问的?自然是该楹联的撰写者清代文人严正琅。

第二,问的内容是什么?由“不堪回首”可知,应该是“燕子龙孙”的最终结局。这一点大概没有什么问题。但“燕子龙孙”所指何人?却不甚明确。斗南子老先生在他所撰写的《景忠方烈说铁公》一文中认为,燕子龙孙,就是燕王朱棣和龙孙朱允炆。对此笔者不敢苟同。子孙并列,就是儿子孙子,“燕子”怎么会指燕王朱棣?从字面上看最起码也应该是他的儿子吧。“龙孙”单从字面上理解,说是朱元璋

的孙子朱允炆还是可以的。明太祖朱元璋选择继承人的时候,太子朱标已死,长孙早夭,所以根据众大臣恪守“嫡长制”的意见,选了生性柔弱、缺乏魄力的朱标次子朱允炆继承皇位,而没有把皇位传给英武果敢、雄才大略可堪重任的四子燕王朱棣,这就为后来叔侄反目的“靖难之役”埋下了隐患。尤其是朱元璋为防身后生性懦弱的朱允炆被欺负,被夺权,想尽千方百计将身边那些文臣武将、开国元勋屠杀殆尽。仅胡惟庸、蓝玉两案,牵连就达四五万人。以至于后来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夺自己侄子江山时,建文帝朱允炆竟无可用之帅去率兵抵挡。最后兵败城破建文帝朱允炆生死不明,其下落至今仍是个谜。朱元璋原本想巩固孙子的江山,不料却间接将建文帝送上不归路。从这点看来,其下场与“不堪回首”倒是完全契合的。但是,仅仅从上联的字面上看,仅仅从上联的前后文照应上看,还是远远不够的,因为还有下联呢。只有将上下联的内容结合起来分析,才可能得出正确的结论。下联的内容是什么呢?下联是歌颂铁铉等忠烈的。 铁铉等“靖难之役”中的忠烈,对朝廷忠贞不二,为建文帝朱允炆死难殉节。下联热情赞颂忠烈,上联则批判、抨击忠烈们所衷心拥戴并为之牺牲生命的建文帝朱允炆,似乎于理不通。把矛头指向残杀忠烈的燕王朱棣似乎更说得通。并且燕王朱棣靖难之役后登基做了皇帝(明成祖,年号永乐),也可以称“龙”的。所以“燕子龙孙”指燕王(明成祖)朱棣的子孙也就顺理成章了。

第三、问的结果如何?答案是“燕子龙孙”们的结局“不堪回首”。我们知道,明朝灭亡的历史是非常惨痛的。1644年春,李自成率领

农民起义军攻进北京时,明朝最末一个皇帝崇祯亲自挥剑劈死他的嫔妃,砍伤他心爱的女儿,然后在煤山(今景山)东山坡下一棵歪脖老槐树上上吊自缢。在明清鼎革之际,遭遇厄运的绝非崇祯一人,明朝皇族数十万成员,大部分被李自成,张献忠农民军屠杀。劫后余生者,又遭受了满清政权更残酷、更野蛮的血腥镇压和屠杀,死者不计其数。即使是逃亡到缅甸那蛮荒之地的南明永历皇帝朱由榔,也被吴三桂亲率军队强行索回,连同他那年仅12岁的太子一起,被吴三桂用弓弦亲手绞死于昆明箅子坡;即使在明亡六十余年之后,崇祯皇帝那隐姓埋名、唯一幸存的儿子朱慈焕虽已届垂暮之年,仍被清廷搜出,押赴北京凌迟处死,家中妻子儿女等七人全被绞死,无一幸免。如此浩劫,怎一个“惨”字了得。确实是不堪回首啊!

作者将燕王朱棣大逆不道,为篡权大动干戈,为登基大开杀戒的行径和二百多年后他的皇子皇孙们所遭遇的浩劫作对比,更加增强了文字的批判力,使上联中那一声喝问,具有雷霆万钧之力。

以上是对上联的分析和解读,下面我们再分析一下下联的内容。 “公真是铁”,意即

“您不仅姓铁,还真真是个铮铮铁骨的硬汉子”。

这四字明白无误,是铁铉生平的真实写照,表达了作者对铁公精神的由衷赞叹。铁公性情刚绝,处事果断,办案公允。在最有名的济南保卫战中,他从容镇定,藐视强敌,表现了大无畏的英雄气概。该战役历时三个多月。济南军民在他指挥下,奋力死守,使济南城防固若金

汤,强大的围城北军终未能越雷池一步。尤其是铁铉巧使诈降计,骗朱棣单骑简从进城受降,刚进城门,城楼上就落下大铁板。只可惜士兵将铁板扔得稍早了一点,只砸伤了马头,没有结果了朱棣性命,使他拼命逃出城去,率兵退回北平。在燕王朱棣心里,铁铉是何等的可怕与可憎。所以后来朱棣再次率军南侵,只好绕过济南,直取金陵。铁铉被俘后,面对明成祖朱棣的淫威,大义凛然,视死如归,表现出刚正不阿的忠贞气节。明史中有一段铁铉被俘后的记载。说燕王即位,铁铉被执,入见;背立庭中,正言不屈;割其耳鼻,终不回顾。成祖怒,脔其肉纳铉口,令啖,曰:‘甘乎?’厉声曰:‘忠臣之肉,有何不甘!’至死,骂不绝口。命盛油大镬,投尸煮之,拨使北向,辗转向外。更令内侍以铁棒夹之北向,成祖笑曰:‘耳今亦朝我耶?’语未毕,油沸,内侍手皆烂,咸弃棒走,骨仍向外。”《明史演义》第二十六回也有相同描述:“燕王棣入京后,兵部尚书铁铉,受逮至京„„喝令寸磔廷中。铉至死犹骂不绝口,燕王复令人舁镬至殿,熬油数斗,投入铉尸,顷刻成炭。导使朝上,尸终反身向外。嗣命人用铁棒十余,夹住残骸,令他北面,且笑道:‘你今亦来朝我么?’一语未完,镬中热油沸起,飞溅丈余,烫伤左右手足。左右弃棒走开,尸身仍反立如前。不愧铁铉。”也有人认为油炸铉尸只是传说,但无论是传说还是史实,铁铉在人们心目中永远都是一个铮铮铁骨的忠臣形象。所以,后来被南明弘光帝追谥为“忠襄”,清乾隆帝追谥曰“忠定”。

最令人费解的似乎应是“景忠方烈”四字。对这四个字的解读可以说莫衷一是。其中较有影响的当是斗南子先生在《景忠方烈说铁公》一中的分析和解释。笔者在此简述如下:“景” ,指明亮的太阳。“景忠”是说铁公捍卫朱允炆的大明江山的意志,忠君报国的立场,就像太阳一样光明磊落、忠贞不渝、忠直不阿。“方”按古意指并行的两船。 “烈”,指刚烈、壮烈、惨烈。“方烈”说的是朱允炆和铁铉君臣二人,在反抗朱棣篡夺皇位的斗争中,一个茫然失踪无考,一个惨遭凌迟处死,君臣二人像两艘并行的大船,被政治斗争的风浪,残忍的击毁了。笔者觉得,这样的解读太过牵强,穿凿的意味太浓。首先,这样的解释不符合原来“惟„„同心”的本意,如果硬放进去势必文不通字不顺。所谓“同心”,绝不会是同一个人。“只有铁公„„的意志、立场和铁公同心”,还是“只有朱允炆和铁铉君臣二人怎样悲惨的遭遇和铁公同心”?另外,把“方烈”解说成“君臣二人像两艘并行的大船”如何如何,恐怕也有违封建社会的君臣之道,铁公是万万不敢乘坐这样的船的。

笔者以为,按照上下文的意思“景忠方烈”应该是两个人物 。“景”和“方”,极有可能是他们的姓,“忠烈”,则是对他们生平事迹、精神品质的褒奖。所以我并没有到字典词典去寻找答案,而是到历史书籍中去搜索。结果在《二十五别史·明史·抗运诸臣传》里查到了那些在“靖难之役”中孤忠赴难、为建文帝尽忠献身的文臣武将们的事迹。里面果然就有“景清”“方孝孺”两个人名。当然铁铉也列于

其中。下面简单介绍一下两个大臣的事迹,并分析作者以这二位大臣而不以其他大臣入对联的原因。

景清,本姓耿,讹传景。真宁(今甘肃正宁西南)人,洪武中进士,建文时历任北平参议。燕王军队攻入京师,众大臣死者甚多。景清幸免,且被朱棣命为御史大夫。当时有人暗地里讥笑他,说景清“言不顾行,贪生怕死”,但景清丝毫不在乎别人的议论,委曲求全,等待机会,图谋刺杀明成祖。有一天,景清上朝,面见明成祖,因步履反常引起了怀疑,加之事先钦天监急奏“异星告变,光芒甚赤,急犯帝座”,因此明成祖早有提防。朝毕,景清奋扑上前,将要犯驾,明成祖命左右拿下搜身,果然发现景清外披朝服,内着绯衣,腰藏短剑。明成祖责问他要干什么。景清见谋刺败露,慨然喝斥:“吾为故主报仇耳,可惜不能成事!”并且破口大骂:“叔夺侄位,如父奸子妻。尔背叛太祖遗命,真乃奸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明成祖听言勃然大怒,命令左右打掉了景清的牙齿,割去了景清的舌头。景清以血口喷龙颜、龙案、龙袍。成祖命令以“磔刑”处死景清,把景清肢体分裂,并将景清剥了皮,在腹中装进茅草,悬挂在长安门示众。接着又实行惨无人道的“瓜蔓抄”,下令“诛灭九族”,但“转相攀染”,凡景姓的族人几乎斩尽杀绝,还杀了景清的老师、亲戚、朋友、学生,直杀得尸体遍野,血流成河。明宣德年间,明宣宗朱瞻基下令为建文帝殉难的方孝孺、练子宁平反昭雪,称其为大明忠臣。真宁县儒学教谕王正考证景清的忠烈事迹,上疏奏请皇上祭祀景清。朝廷下诏追封,

谥号“忠烈”。并在各地儒学为方孝孺、景清建祠纪念。《儒林外史》第二十九回明确记载:“方、景诸公的祠甚是巍峨„„”。 对以上史料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如下结论:

1.和其他多数大臣不迎附、不归顺朱棣王朝的死因不同,景清是因为行刺朱棣而被杀,这种积极抗争的精神和铁铉更为“同心”;

2.景清后来被追谥“忠烈”,正契合下联“景忠方烈”的题旨;

3.“景”“方”并提,明已有之。明代小说中出现,更说明“景”“方”在当时人们心目中的地位。清代的严正烺将“景”“方”并提,更是理所应当的了。

当时不迎附、不归顺朱棣王朝而被杀的大臣有许多,为什么单提方孝孺呢?因为方孝孺名气最大。据史料记载:方孝孺(1357-1402),明代大臣、著名学者、文学家、散文家、思想家,字希直,一字希古。建文年间担任建文帝的老师,主持京试,推行新政。在“靖难之役”期间,拒绝为篡位的燕王朱棣(即明成祖)草拟即位诏书,刚直不屈,孤忠赴难,被株10族。

方孝孺是建文帝最亲近的大臣,他也视建文帝为知遇之君,忠心不二。明成祖的第一谋士姚广孝曾跪求朱棣不要杀方孝孺,否则“天下读书的种子就绝了”,明成祖答应了他。南京陷落后,方孝孺闭门不出,日日为建文帝穿丧服啼哭。明成祖要拟即位诏书,大家纷纷推荐方孝孺,遂命人将其召来,方孝孺当众嚎啕,声彻殿庭„„孝孺执笔,疾书“燕贼篡位”数字,掷笔与地,且哭且骂:“死即死耳,诏不可草。”朱棣发怒说:“汝不顾九族乎?”孝孺奋然作答:“便十族奈我何!”

骂声益厉。朱棣气急败坏,恨其嘴硬,叫人将方孝孺的嘴角割开,撕至耳根。孝孺血涕纵横,仍喷血痛骂,朱棣厉声道:“汝焉能遽死,当灭十族!”朱棣一面将其关至狱中,一面搜捕其家属,逮解至京,当其面一一杀戮。孝孺强忍悲痛,始终不屈。胞弟孝友临刑时,孝孺泪如雨下,孝友从容吟诗:“阿兄何必泪潸潸,取义成仁在此间。华表柱头千载后,旅魂依旧回家山。”孝孺亦作绝命诗一首:“天将乱离兮孰知其由,奸臣得计兮谋国用猷,忠臣发贲兮血泪交流,以此殉君兮抑又何求,呜乎哀哉兮庶不我尤。”最终,朱棣就在九族之上又加一族,连他的学生朋友也因此而受牵连。这就是亘古未有的“灭十族”,总计873人全部凌迟处死!入狱及充军流放者达数千。

通过以上史料,笔者认为,和景清一起被称为忠烈之士,方孝孺当之无愧。另外,被称为忠烈之士的,也不仅仅是景、方二人,而是一批人,如齐泰、黄子澄、练子宁、高翔、卓敬、高巍、胡閠等等,才符合史实。“差许”:感叹词,表赞叹。“差”同“嗟jiē”,叹词;“许”同“吁yǖ”助词,表感叹。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大明湖铁公祠楹联应做这样解读:

湖尚称明,问燕子龙孙,不堪回首;公真是铁,惟景忠方烈,差许同心。

眼前的这个湖还称作大明湖,但原先和它同名的江山却已经不是大明的江山了;试问:当年为篡夺侄子的江山而悍然发动战争,为登基而残杀忠烈的燕王朱棣,他的那些末代皇子皇孙们的下场最终是怎样的

呢?一个个被追杀、被屠戮、被残害,可怜之至,可悲之至,简直是一报还一报,不堪回首啊!

铁公啊,你的性情和你的姓氏一样,你真是一个顶天立地的铁汉子啊!你为保大明江山不被燕贼篡夺,孤军奋斗;即使被俘也大义凌然,视死如归,哪怕被凌迟,被油炸,也绝不弯下你那铮铮铁骨!只有景清、方孝孺这些忠烈之士和你一样,都有一颗光照日月的赤胆忠心啊! 读了笔者上述分析,你耳边如有叮叮当当的穿凿之音,请不吝赐教。


相关内容

  • 导游词大明湖
  • 泉城名珠--大明湖 下面就由我为大家讲解一下大明湖的概况. 大明湖是济南的三大名胜之一,也是泉城的主要风景名胜和开放窗口.大明湖位于济南 市的老城区北部,湖水面积46.5公顷,连同湖周围的陆地,公园的总面积可达到86公顷. 大明湖历史悠久,早在1400多年前的地理书籍中已有记载,在北魏年间郦道元的& ...

  • 济南趵突泉公园导游词
  • 各位游客.各位先生.小姐,一路辛苦了,欢迎您来趵突泉游园赏泉. 我们公园始建于一九五六年,因内有趵突泉而得名.现居市中心,位于泺源大街西首.趵突泉周围泉池众多,形成了趵突泉群.著名的金线泉.漱玉泉.马跑泉.卧牛泉.皇华泉.柳絮泉.老金线泉.洗钵泉.尚志泉.螺丝泉.满井泉.无忧泉.白云泉.望水泉.东高 ...

  • 在线读书:中国名人故居楹联精选(2008)
  • 中国名人故居楹联精选 作者:解维汉 出版日期:2008 页数:276 关键词:对联 作品集 中国 分类: 文学 >杂著 在线阅读中国名人故居楹联精选电子书超星阅读器 阅读1阅读2下载图书 阅读器阅读/下载图书须安装超星阅读器,立即下载 添加到学习计划 收藏推荐 分享到 内容提要 名人故居的多少 ...

  • 潮州八景之一:韩文公祠
  • 题头照片:韩愈的名言--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 韩文公祠位于广东省潮州市城东的笔架山麓.是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韩愈(公元768年-824年),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人,汉族,郡望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昌黎先生". 韩愈画像(网 ...

  • 济南大明湖
  • 济南大明湖 大明湖位于济南市区中心.旧城区北部,与趵突泉.千佛山并称济南三名胜.济南号称"泉城",有泉水百余处,其中名泉七十二处.明湖即是由众泉汇流而成的天然湖泊.泉水由南岸流入,水满时从宋代修建于北岸的北水门流出,湖底由不透水的火成岩构成,因而湖水"恒雨不涨,久旱不涸 ...

  • 扬州自助旅游攻略
  • 扬州两日游行程方案 一.游玩线路 (一).出发时间:早上8:00 行车线路:合肥金寨路→高速→南京方向→扬州.南通方向→下高速 进入扬州后,直行进入运河东路,过扬州运河大桥,进入运河西路,解放南路右转,文昌中路左转,过桥后就进入扬州市中心了. (二).D1:何园-----东关古街-----古运河 1 ...

  • 济南的名胜楹联(11)
  • 四,珍珠泉襟带七十二泉源到处皆马蹄秋水 管领一百八州县无时不虎尾春冰--题于珍珠泉.注:襟带--王勃<滕王阁序>有"襟三江而带五湖"句. 逢人都说斯泉好 愧我无如此水清--题于珍珠泉,在济南泉城路北,有石砌方泉池. 对一碧渊潭便欲澄清及民物 看百年乔木须知盘错等冰霜- ...

  •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 <语文园地五>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领悟并在习作中运用"比照"的写法: 2.背诵积累对联,体会古代对联的文化与魅力: 3.感受"世界遗产"的魅力. [教学重点] 1.领悟"比照"的写法: 2.背诵积累对联,体会古代对联的文 ...

  • 古今联语汇选第二册·祠庙(五)
  • 古今联语汇选第二册·祠庙(五) 予少时客大梁,数数谒二曾祠,祠中榜书楹帖手抄綦备.当时,许奉新官河督,吾乡刘葆真太史客幕下,此类楹语强半太史手笔.比予游梁,奉新下世,都人士以奉新有遗爱,附祀木主于祠侧.拳祸作,太史亦强死.予自庚子后,橐笔转徙,箧中零星稿本,已沉埋故纸堆中,或竟为好事者借抄遗失,俱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