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一元一次方程应用题复习题及答案1

一元一次方程方程应用题归类分析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题:弄清题意.(2)找出等量关系:找出能够表示本题含义的相等关系.(3)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设出未知数后,表示出有关的含字母的式子,•然后利用已找出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4)解方程:解所列的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5)检验,写答案:检验所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是否是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检验后写出答案.(假设和答时注意写单位)

1.和差倍分问题

(1)增长量=原有量×增长率 现在量=原有量+增长量

(2)倍数关系:通过关键词语“是几倍,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增加百分之几,增长率……”来体现。

(3)多少关系:通过关键词语“多、少、和、差、不足、剩余……”来体现。

例1.根据2001年3月28日新华社公布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截止到2000年11月1日0时,全国每10万人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701人,比1990年7月1日减少了3.66%,1990年6月底每10万人中约有多少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

2.等积变形问题

(1) 常见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周长计算公式,依据形虽变,但体积不变. ①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V=底面积×高=S·h=r2h

②长方体的体积 V=长×宽×高=abc

(2)“等积变形”是以形状改变而体积不变为前提。常用等量关系为:

①形状面积变了,周长没变;

②原料体积=成品体积。

例2. 用直径为90mm的圆柱形玻璃杯(已装满水)向一个由底面积为125125mm2内高为81mm的长方体铁盒倒水时,玻璃杯

.) 中的水的高度下降多少mm?(结果保留整数314

3.数字问题

(1) 一般可设个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b,百位数字为c.十位数可表示为10b+a, 百位数可表示为100c+10b+a.

(2)数字问题中一些表示:两个连续整数之间的关系,较大的比较小的大1;偶数用2N表示,连续的偶数用2n+2或2n—2表示;奇数用2n+1或2n—1表示。

(3)然后抓住数字间或新数、原数之间的关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例3. 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数的2倍,如果把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对调,那么所得的两位数比原两位数大36,求原来的两位数

4.市场经济问题:(1)出现的量有:进价、售价、标价、利润等

(2)有关关系式:①商品售价=商品标价×折扣率

②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进价=商品标价×折扣率—商品进价.③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价×商品销售量 ④商品利润率=商品利润 商品成本价⑤商品的销售利润=(销售价-成本价)×销售量

⑥商品打几折出售,就是按原标价的百分之几十出售,如商品打8折出售,即按原标价的80%出售.

例4. 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进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服装每件的进价是多少?

\5.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完成某项任务的各工作量的和=总工作量=1

例5. 一件工程,甲独做需15天完成,乙独做需12天完成,现先由甲、乙合作3天后,甲有其他任务,剩下工程由乙单独完成,问乙还要几天才能完成全部工程?

6.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1)相遇问题: 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2)追及问题: 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3)航行问题:顺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抓住两码头间距离不变,水流速和船速(静不速)不变的特点考虑相等关系. 例6. 甲、乙两站相距480公里,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90公里,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140公里。

(1)慢车先开出1小时,快车再开。两车相向而行。问快车开出多少小时后两车相遇?

(2)两车同时开出,相背而行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600公里?

(3)两车同时开出,慢车在快车后面同向而行,多少小时后快车与慢车相距600公里?

(4)两车同时开出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的后面,多少小时后快车追上慢车?

(5)慢车开出1小时后两车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后面,快车开出后多少小时追上慢车?

7.储蓄问题

⑴ 顾客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银行付给顾客的酬金叫利息,本金和利息合称本息和,存入银行的时间叫做期数,利息与本金的比叫做利率。利息的20%付利息税

⑵ 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本息和=本金+利息

利息税=利息×税率(20%)

例7. 某同学把25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存期为半年。半年后共得本息和252.7元,求银行半年期的年利率是多少?(不计利息税)

8. 劳力调配问题:

这类问题要搞清人数的变化,常见题型有:

(1)既有调入又有调出;

(2)只有调入没有调出,调入部分变化,其余不变;

(3)只有调出没有调入,调出部分变化,其余不变。 例8. 机械厂加工车间有85名工人,平均每人每天加工大齿轮16个或小齿轮10个,已知2个大齿轮与3个小齿轮配成一套,问需分别安排多少名工人加工大、小齿轮,才能使每天加工的大小齿轮刚好配套?

9. 比例分配问题:

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为:设其中一份为x,利用已知的比,写出相应的代数式。

常用等量关系:各部分之和=总量。

例9. 三个正整数的比为1:2:4,它们的和是84,那么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几?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练习

1.将一批工业最新动态信息输入管理储存网络,甲独做需6小时,乙独做需4

小时,甲先做30分钟,然后甲、乙一起做,则甲、乙一起做还需多少小时才能完成工作?

2.兄弟二人今年分别为15岁和9岁,多少年后兄的年龄是弟的年龄的2倍?

3.将一个装满水的内部长、宽、高分别为300毫米,300毫米和80•毫米的长方体铁盒中的水,倒入一个内径为200毫米的圆柱形水桶中,正好倒满,求圆柱形水桶的高(精确到0.1毫米,≈3.14).

4.有一火车以每分钟600米的速度要过完第一、第二两座铁桥,过第二铁桥比过第一铁桥需多5秒,又知第二铁桥的长度比第一铁桥长度的2倍短50米,试求各铁桥的长.

5.有某种三色冰淇淋50克,咖啡色、红色和白色配料的比是2:3:5,•这种三色冰淇淋中咖啡色、红色和白色配料分别是多少克?

6.某车间有16名工人,每人每天可加工甲种零件5个或乙种零件4个.在这16名工人中,一部分人加工甲种零件,其余的加工乙种零件.•已知每加工一个甲种零件可获利16元,每加工一个乙种零件可获利24元.若此车间一共获利1440元,•求这一天有几个工人加工甲种零件.

7.某地区居民生活用电基本价格为每千瓦时0.40元,若每月用电量超过a千瓦时,则超过部分按基本电价的70%收费.

(1)某户八月份用电84千瓦时,共交电费30.72元,求a.

(2)若该用户九月份的平均电费为0.36元,则九月份共用电多少千瓦?•应交电费是多少元?

8.某家电商场计划用9万元从生产厂家购进50台电视机.已知该厂家生产3•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出厂价分别为A种每台1500元,B种每台2100元,C种每台2500元.

(1)若家电商场同时购进两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共50台,用去9万元,请你研究一下商场的进货方案.

(2)若商场销售一台A种电视机可获利150元,销售一台B种电视机可获利200元,•销售一台C种电视机可获利250元,在同时购进两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方案中,为了使销售时获利最多,你选择哪种方案?

1.解:设甲、乙一起做还需x小时才能完成工作.

根据题意,得1111×+(+)x=1 6264

2.解:设x年后,兄的年龄是弟的年龄的2倍,

则x年后兄的年龄是15+x,弟的年龄是9+x.由题意,得2×(9+x)=15+x

3.解:设圆柱形水桶的高为x毫米,依题意,得:·(2002)x=300×300×80 2

4.解:设第一铁桥的长为x米,那么第二铁桥的长为(2x-50)米,•过完第一铁桥所需x2x50分.过完第二铁桥所需的时间为分.依题意,可列出方程 600600

x52x50 += 60060600的时间为

5.解:设这种三色冰淇淋中咖啡色配料为2x克,那么红色和白色配料分别为3x克和5x

克.根据题意,得2x+3x+5x=50

6.解:设这一天有x名工人加工甲种零件,则这天加工甲种零件有5x个,乙种零件有4

(16-x)个.根据题意,得16×5x+24×4(16-x)=1440

7.解:(1)由题意,得:0.4a+(84-a)×0.40×70%=30.72

(2)设九月份共用电x千瓦时,则:0.40×60+(x-60)×0.40×70%=0.36x

8.解:按购A,B两种,B,C两种,A,C两种电视机这三种方案分别计算,

设购A种电视机x台,则B种电视机y台.

(1)①当选购A,B两种电视机时,B种电视机购(50-x)台,可得方程

1500x+2100(50-x)=90000, x=25, 50-x=25

②当选购A,C两种电视机时,C种电视机购(50-x)台,

可得方程1500x+2500(50-x)=90000, x=35,50-x=15

③当购B,C两种电视机时,C种电视机为(50-y)台.

可得方程2100y+2500(50-y)=90000

21y+25(50-y)=900,4y=350,不合题意

由此可选择两种方案:一是购A,B两种电视机25台;二是购A种电视机35台,C种电视机15台.

(2)若选择(1)中的方案①,可获利

150×25+250×15=8750(元)

若选择(1)中的方案②,可获利

150×35+250×15=9000(元)

9000>8750 故为了获利最多,选择第二种方案.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 (和+差)÷2=大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

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

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

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生产问题:

单位时间生产量×生产时间=已生产量

原计划生产总量-已生产量=还要生产量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一元一次方程方程应用题归类分析

列一元一次方程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1)审题:弄清题意.(2)找出等量关系:找出能够表示本题含义的相等关系.(3)设出未知数,列出方程:设出未知数后,表示出有关的含字母的式子,•然后利用已找出的等量关系列出方程.(4)解方程:解所列的方程,求出未知数的值.(5)检验,写答案:检验所求出的未知数的值是否是方程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检验后写出答案.(假设和答时注意写单位)

1.和差倍分问题

(1)增长量=原有量×增长率 现在量=原有量+增长量

(2)倍数关系:通过关键词语“是几倍,增加几倍,增加到几倍,增加百分之几,增长率……”来体现。

(3)多少关系:通过关键词语“多、少、和、差、不足、剩余……”来体现。

例1.根据2001年3月28日新华社公布的第五次人口普查统计数据,截止到2000年11月1日0时,全国每10万人中具有小学文化程度的人口为35701人,比1990年7月1日减少了3.66%,1990年6月底每10万人中约有多少人具有小学文化程度?

2.等积变形问题

(1) 常见几何图形的面积、体积、周长计算公式,依据形虽变,但体积不变. ①圆柱体的体积公式 V=底面积×高=S·h=r2h

②长方体的体积 V=长×宽×高=abc

(2)“等积变形”是以形状改变而体积不变为前提。常用等量关系为:

①形状面积变了,周长没变;

②原料体积=成品体积。

例2. 用直径为90mm的圆柱形玻璃杯(已装满水)向一个由底面积为125125mm2内高为81mm的长方体铁盒倒水时,玻璃杯

.) 中的水的高度下降多少mm?(结果保留整数314

3.数字问题

(1) 一般可设个位数字为a,十位数字为b,百位数字为c.十位数可表示为10b+a, 百位数可表示为100c+10b+a.

(2)数字问题中一些表示:两个连续整数之间的关系,较大的比较小的大1;偶数用2N表示,连续的偶数用2n+2或2n—2表示;奇数用2n+1或2n—1表示。

(3)然后抓住数字间或新数、原数之间的关系找等量关系列方程.

例3. 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十位上的数的2倍,如果把十位与个位上的数对调,那么所得的两位数比原两位数大36,求原来的两位数

4.市场经济问题:(1)出现的量有:进价、售价、标价、利润等

(2)有关关系式:①商品售价=商品标价×折扣率

②商品利润=商品售价—商品进价=商品标价×折扣率—商品进价.③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价×商品销售量 ④商品利润率=商品利润 商品成本价⑤商品的销售利润=(销售价-成本价)×销售量

⑥商品打几折出售,就是按原标价的百分之几十出售,如商品打8折出售,即按原标价的80%出售.

例4. 一家商店将某种服装按进价提高40%后标价,又以8折优惠卖出,结果每件仍获利15元,这种服装每件的进价是多少?

\5.工程问题:工作量=工作效率×工作时间

完成某项任务的各工作量的和=总工作量=1

例5. 一件工程,甲独做需15天完成,乙独做需12天完成,现先由甲、乙合作3天后,甲有其他任务,剩下工程由乙单独完成,问乙还要几天才能完成全部工程?

6.行程问题:路程=速度×时间 时间=路程÷速度 速度=路程÷时间

(1)相遇问题: 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2)追及问题: 快行距-慢行距=原距

(3)航行问题:顺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逆水(风)速度=静水(风)速度-水流(风)速度

抓住两码头间距离不变,水流速和船速(静不速)不变的特点考虑相等关系. 例6. 甲、乙两站相距480公里,一列慢车从甲站开出,每小时行90公里,一列快车从乙站开出,每小时行140公里。

(1)慢车先开出1小时,快车再开。两车相向而行。问快车开出多少小时后两车相遇?

(2)两车同时开出,相背而行多少小时后两车相距600公里?

(3)两车同时开出,慢车在快车后面同向而行,多少小时后快车与慢车相距600公里?

(4)两车同时开出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的后面,多少小时后快车追上慢车?

(5)慢车开出1小时后两车同向而行,快车在慢车后面,快车开出后多少小时追上慢车?

7.储蓄问题

⑴ 顾客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银行付给顾客的酬金叫利息,本金和利息合称本息和,存入银行的时间叫做期数,利息与本金的比叫做利率。利息的20%付利息税

⑵ 利息=本金×利率×期数. 本息和=本金+利息

利息税=利息×税率(20%)

例7. 某同学把250元钱存入银行,整存整取,存期为半年。半年后共得本息和252.7元,求银行半年期的年利率是多少?(不计利息税)

8. 劳力调配问题:

这类问题要搞清人数的变化,常见题型有:

(1)既有调入又有调出;

(2)只有调入没有调出,调入部分变化,其余不变;

(3)只有调出没有调入,调出部分变化,其余不变。 例8. 机械厂加工车间有85名工人,平均每人每天加工大齿轮16个或小齿轮10个,已知2个大齿轮与3个小齿轮配成一套,问需分别安排多少名工人加工大、小齿轮,才能使每天加工的大小齿轮刚好配套?

9. 比例分配问题:

这类问题的一般思路为:设其中一份为x,利用已知的比,写出相应的代数式。

常用等量关系:各部分之和=总量。

例9. 三个正整数的比为1:2:4,它们的和是84,那么这三个数中最大的数是几?

一元一次方程的应用练习

1.将一批工业最新动态信息输入管理储存网络,甲独做需6小时,乙独做需4

小时,甲先做30分钟,然后甲、乙一起做,则甲、乙一起做还需多少小时才能完成工作?

2.兄弟二人今年分别为15岁和9岁,多少年后兄的年龄是弟的年龄的2倍?

3.将一个装满水的内部长、宽、高分别为300毫米,300毫米和80•毫米的长方体铁盒中的水,倒入一个内径为200毫米的圆柱形水桶中,正好倒满,求圆柱形水桶的高(精确到0.1毫米,≈3.14).

4.有一火车以每分钟600米的速度要过完第一、第二两座铁桥,过第二铁桥比过第一铁桥需多5秒,又知第二铁桥的长度比第一铁桥长度的2倍短50米,试求各铁桥的长.

5.有某种三色冰淇淋50克,咖啡色、红色和白色配料的比是2:3:5,•这种三色冰淇淋中咖啡色、红色和白色配料分别是多少克?

6.某车间有16名工人,每人每天可加工甲种零件5个或乙种零件4个.在这16名工人中,一部分人加工甲种零件,其余的加工乙种零件.•已知每加工一个甲种零件可获利16元,每加工一个乙种零件可获利24元.若此车间一共获利1440元,•求这一天有几个工人加工甲种零件.

7.某地区居民生活用电基本价格为每千瓦时0.40元,若每月用电量超过a千瓦时,则超过部分按基本电价的70%收费.

(1)某户八月份用电84千瓦时,共交电费30.72元,求a.

(2)若该用户九月份的平均电费为0.36元,则九月份共用电多少千瓦?•应交电费是多少元?

8.某家电商场计划用9万元从生产厂家购进50台电视机.已知该厂家生产3•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出厂价分别为A种每台1500元,B种每台2100元,C种每台2500元.

(1)若家电商场同时购进两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共50台,用去9万元,请你研究一下商场的进货方案.

(2)若商场销售一台A种电视机可获利150元,销售一台B种电视机可获利200元,•销售一台C种电视机可获利250元,在同时购进两种不同型号的电视机方案中,为了使销售时获利最多,你选择哪种方案?

1.解:设甲、乙一起做还需x小时才能完成工作.

根据题意,得1111×+(+)x=1 6264

2.解:设x年后,兄的年龄是弟的年龄的2倍,

则x年后兄的年龄是15+x,弟的年龄是9+x.由题意,得2×(9+x)=15+x

3.解:设圆柱形水桶的高为x毫米,依题意,得:·(2002)x=300×300×80 2

4.解:设第一铁桥的长为x米,那么第二铁桥的长为(2x-50)米,•过完第一铁桥所需x2x50分.过完第二铁桥所需的时间为分.依题意,可列出方程 600600

x52x50 += 60060600的时间为

5.解:设这种三色冰淇淋中咖啡色配料为2x克,那么红色和白色配料分别为3x克和5x

克.根据题意,得2x+3x+5x=50

6.解:设这一天有x名工人加工甲种零件,则这天加工甲种零件有5x个,乙种零件有4

(16-x)个.根据题意,得16×5x+24×4(16-x)=1440

7.解:(1)由题意,得:0.4a+(84-a)×0.40×70%=30.72

(2)设九月份共用电x千瓦时,则:0.40×60+(x-60)×0.40×70%=0.36x

8.解:按购A,B两种,B,C两种,A,C两种电视机这三种方案分别计算,

设购A种电视机x台,则B种电视机y台.

(1)①当选购A,B两种电视机时,B种电视机购(50-x)台,可得方程

1500x+2100(50-x)=90000, x=25, 50-x=25

②当选购A,C两种电视机时,C种电视机购(50-x)台,

可得方程1500x+2500(50-x)=90000, x=35,50-x=15

③当购B,C两种电视机时,C种电视机为(50-y)台.

可得方程2100y+2500(50-y)=90000

21y+25(50-y)=900,4y=350,不合题意

由此可选择两种方案:一是购A,B两种电视机25台;二是购A种电视机35台,C种电视机15台.

(2)若选择(1)中的方案①,可获利

150×25+250×15=8750(元)

若选择(1)中的方案②,可获利

150×35+250×15=9000(元)

9000>8750 故为了获利最多,选择第二种方案.

和差问题的公式:

(和+差)÷2=大数 , (和+差)÷2=大数

和倍问题

和÷(倍数-1)=小数 ,小数×倍数=大数 (或者 和-小数=大数)

差倍问题

差÷(倍数-1)=小数,小数×倍数=大数 (或 小数+差=大数)

植树问题

1、非封闭线路上的植树问题主要可分为以下三种情形:

⑴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要植树,

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⑵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一端要植树,另一端不要植树,

那么: 株数=段数=全长÷株距 全长=株距×株数 株距=全长÷株数 ⑶如果在非封闭线路的两端都不要植树,

那么: 株数=段数-1=全长÷株距-1 全长=株距×(株数+1)

株距=全长÷(株数+1)

盈亏问题

(盈+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盈-小盈)÷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大亏-小亏)÷两次分配量之差=参加分配的份数

相遇问题

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时间,相遇时间=相遇路程÷速度和

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时间

追及问题

追及距离=速度差×追及时间,追及时间=追及距离÷速度差

速度差=追及距离÷追及时间

利润与折扣问题

利润=售出价-成本

利润率=利润÷成本×100%=(售出价÷成本-1)×100%

涨跌金额=本金×涨跌百分比

折扣=实际售价÷原售价×100%(折扣<1)

利息=本金×利率×时间,税后利息=本金×利率×时间×(1-20%) 生产问题:

单位时间生产量×生产时间=已生产量

原计划生产总量-已生产量=还要生产量

长度单位换算

1千米=1000米 1米=10分米 1分米=10厘米 1米=100厘米 1厘米=10毫米 面积单位换算

1平方千米=100公顷 1公顷=10000平方米 1平方米=100平方分米 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 1平方厘米=100平方毫米

体(容)积单位换算

1立方米=1000立方分米 1立方分米=1000立方厘米 1立方分米=1升 1立方厘米=1毫升 1立方米=1000升

重量单位换算

1吨=1000 千克 1千克=1000克 1千克=1公斤


相关内容

  • 八年级数学2
  • 共 142 篇文章显示摘要每页显示 103050 条 2013届北京市中考数学二轮专题突破复习课件四边形中档解答题. 阅11  转4  评0  公众公开  13-03-31 20:37 几何证明中的几种技巧(教师用) 阅46  转10  评0  公众公开  13-03-29 22:36 二次根式的解 ...

  •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教案及说课稿
  • <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利润问题>教学设计 魏县车往中学 李海良 内容出处:人教课标版九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十二章第三节. 一 .教学目标: a.知识与技能目标 (1)以一元二次方程解决的实际问题为载体,使学生初步掌握数学建模的 基本方法. (2)通过对一元二次方程应用问题的学习和研究,让学 ...

  • 2017七年级数学解方程1.doc
  • 5.02解方程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1)熟悉利用灯市的性质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过程. (2)通过具体的例子,归纳移项法则 (3)掌握解一元一次方程的基本方法,能熟练求解一元一次方程(数字系数),能判别解的合理性. 2. 能力目标:经历观察.归纳.总结.反思的过程,感受方程与代数式的不同, ...

  • 七年级一元一次方程
  • 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24分) 1. 下列方程中是一元一次方程的是( ) A. B. C. D. 2. 甲队有32人,乙队有28人.现在从乙队抽X人到甲队,使甲队人数是乙队人数的2倍, 根据题意,得出的方程是( ) A.32+X=56: B.32=2(28-X): C.32+X=2(28-X): ...

  • 初中数学各版本教材目录比较
  • 华师大版(新版)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走进数学世界 第二章 有理数 2.1 有理数 1.正数和负数 2.有理数 2.2 数轴 1.数轴 2.在数轴上比较数的大小 2.3 相反数 2.4 绝对值 2.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2.6 有理数的加法 1.有理数的加法法则 2.有理数加法的运算律 2.7 有理 ...

  • 全国初中数学教材目录大全
  • 人教版初中数学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2.2 整式的加减 第三章 一元一次方程 3.1 从算式到方程 3.2 解一元一次方程(一) 3.3 解一元一 ...

  •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说课稿
  • 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 说 课 稿 课 题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专 业 数学与应用数学 指导教师 赵 思 林 班 级 2010级2班 姓 名 邓 敏 学 号 2013年6月 6.1 从实际问题到方程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 我是来自数学与信息科学学院2010级2班的邓敏.今天我说课的课题 ...

  •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
  • 最新人教版初中数学教材目录 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 有理数 1.1 正数和负数阅读与思考 1.2 有理数 1.3 有理数的加减法 1.4 有理数的乘除法 1.5 有理数的乘方 数学活动 小结 复习题1 第二章 整式的加减 2.1 整式 阅读与思考 数字1与字母X的对话 2.2 整式的加减 信息技术应用 ...

  • 华师大版七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 七年级下册数学教学工作计划 一.学生的基本情况: 2016级2班数学上期期末考试的成绩不很理想.2016级2班平均分:68分,及格率 30%,优生人数1人.学生已经开始出现两极分化的苗头.优生的数学思维得到了锻炼和培养,数学知识掌握得较牢固:而差生的智力和知识发展得较差,数学知识上一些基本的内容还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