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师电影观后感--[樱子]

大师电影观后感--

作者:刘达leo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我非常欣赏的一位好朋友--张文慧。特意写出她的名字,是因为我相信她未来会震撼全宇宙。所以,她的名字,不得不提。

的故事发生在几十年前的东北的一个农村,讲述了一个被安排的婚姻。大师电影观后感——《樱子》。樱子和村长儿子[大力"结了婚,却与村里新来的青年老师产生火花。老师承诺带樱子去县城,后来樱子怀孕,大力因为意外死了,老师却跑了。只剩下樱子一个人,和她的身孕。

对于一件事,我喜欢从不同角度看。所以,现在,我们一个一个人物说。

李建国

喜欢读诗歌,浪漫、富有想象力。我相信,他答应樱子带她去县城的时候,没有考虑太多,只是情到深处的自然流露。大师电影观后感——《樱子》。后来樱子怀孕了,他让樱子打掉,樱子想生下来,他开始逃避责任,最后自己跑了。

婚外情,虽然人们很不愿看到,但现实生活中,确实不少,这是事实。

李建国和樱子两情相悦,是自然的事情,无可厚非。但是,他和樱子应该在一开始就把话说明白,比如两人为什么交往、关系最远去到哪里。如果樱子只是想短期玩一玩,不想付出很多,那李建国任期满了就走,也没啥不大了。但是,很明显,人家樱子是认真的。如果李建国不想投入太多,那就别开始,否则也太没品了;开始了,就一定带樱子走、娶樱子。

总之,这件事,我不会怪李建国不负责,因为我理解他其实是想好的,也是个好人。要怪只怪他自己不成熟,不聪明,对这段关系的未来没想明白。

樱子

人与人之间的事,包括感情,没有对错。任何一段关系,都是两人共同的责任。樱子的结局,也不只是那两个男人的责任,她自己也有责任。

一开始,既然和大力结婚了,就应该努力让这个婚姻幸福。而她却对大力的爱和付出不冷不热,甚至还有些排斥。如果她觉得大力哪里做的不好,应该及时和大力沟通,告诉大力她怎样才会开心--我相信大力这么好人,一定会努力做到的。可是她也不说,只是埋怨。结果来了个文艺青年,通过诗歌,就把她搞定了。根本原因还是她自己在生活中扎的根不稳,没有用心去投入当下的生活、当下的婚姻。

再说,她识人的功力也不太高。李建国整天都读诗、脑子里充满幻想,她应该留心检验一下,那个人除了这些,是不是一个实际的、目标感强的人。说白了,她应该判断一下李建国是纯红还是红+黄。李建国很明显是个纯红色的人,没有红+黄的那么强的斗志、责任感和目标感。跟纯红色的人搞婚外情,只能小赌怡情,大赌只能伤身--她如果明白这个道理,也就不至于把自己搞成这样了。

后来怀孕了,也不搞清楚孩子是谁的,自己以为是李建国的,就开始下决定,这也太不理智了。

我理解樱子,一生被安排,生活平淡无奇,确实需要一些浪漫。只是,没有两个人天生就配的。幸福的夫妻关系,不是买彩票中的,而是两个人努力经营的。樱子的命运,表面上是由于李建国不负责任造成的;其实本质上,是她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

大力

老好人一个,对樱子各种照料。甚至知道了樱子和老师的事,仍然装不知道、对她那么好。樱子一句想吃鱼,他就自己去弄鱼--典型的绿色性格。

但是,这件事,也有大力的责任。

首先,他应该多从樱子的角度考虑。

婚姻的开始,如果他能察觉到樱子的不开心,应该和樱子沟通,问问樱子他怎么做才能让她开心。而大力一直用自己以为[好"的方式对樱子好,比如红棉袄、做汤,却没有用樱子接受的方式来满足她,导致了樱子对她的不满。而且,他也应该说说自己的不容易,让樱子理解他,毕竟人无完人,俩人得磨合--还是哈佛老师那句话,幸福婚姻的本质,不是 to be good,而是 to be known (双方对彼此了解)。

大力的另一个责任,就是他的[不作为"。

看到樱子和李建国走那么近,他也不吃醋。我明白,这是因为他善良的天性,不过作为一个成熟的人,他应该知道,这是一个重要信号,告诉他应该和樱子聊聊。结果他什么都没做。后来看到樱子和老师的事儿,他还是忍着,什么也不说,我坐在这看着都要急死了!

从这3个人的角度看完之后,宏观地一看,我发现李建国和大力,象征着一个男人的2个方面。

李建国浪漫、有情趣。

大力务实、有经济实力。

我心中一个好的男人,是这两方面兼备的。这让我想起那句话:

[关于男人,女人喜欢有艺术气息的实干家,而不是艺术家。"

李建国是典型的艺术家,李建国是典型的实干家。

而樱子需要的,是一个有艺术气息的实干家。

(完)

大师电影观后感--

作者:刘达leo

这部电影的导演是我非常欣赏的一位好朋友--张文慧。特意写出她的名字,是因为我相信她未来会震撼全宇宙。所以,她的名字,不得不提。

的故事发生在几十年前的东北的一个农村,讲述了一个被安排的婚姻。大师电影观后感——《樱子》。樱子和村长儿子[大力"结了婚,却与村里新来的青年老师产生火花。老师承诺带樱子去县城,后来樱子怀孕,大力因为意外死了,老师却跑了。只剩下樱子一个人,和她的身孕。

对于一件事,我喜欢从不同角度看。所以,现在,我们一个一个人物说。

李建国

喜欢读诗歌,浪漫、富有想象力。我相信,他答应樱子带她去县城的时候,没有考虑太多,只是情到深处的自然流露。大师电影观后感——《樱子》。后来樱子怀孕了,他让樱子打掉,樱子想生下来,他开始逃避责任,最后自己跑了。

婚外情,虽然人们很不愿看到,但现实生活中,确实不少,这是事实。

李建国和樱子两情相悦,是自然的事情,无可厚非。但是,他和樱子应该在一开始就把话说明白,比如两人为什么交往、关系最远去到哪里。如果樱子只是想短期玩一玩,不想付出很多,那李建国任期满了就走,也没啥不大了。但是,很明显,人家樱子是认真的。如果李建国不想投入太多,那就别开始,否则也太没品了;开始了,就一定带樱子走、娶樱子。

总之,这件事,我不会怪李建国不负责,因为我理解他其实是想好的,也是个好人。要怪只怪他自己不成熟,不聪明,对这段关系的未来没想明白。

樱子

人与人之间的事,包括感情,没有对错。任何一段关系,都是两人共同的责任。樱子的结局,也不只是那两个男人的责任,她自己也有责任。

一开始,既然和大力结婚了,就应该努力让这个婚姻幸福。而她却对大力的爱和付出不冷不热,甚至还有些排斥。如果她觉得大力哪里做的不好,应该及时和大力沟通,告诉大力她怎样才会开心--我相信大力这么好人,一定会努力做到的。可是她也不说,只是埋怨。结果来了个文艺青年,通过诗歌,就把她搞定了。根本原因还是她自己在生活中扎的根不稳,没有用心去投入当下的生活、当下的婚姻。

再说,她识人的功力也不太高。李建国整天都读诗、脑子里充满幻想,她应该留心检验一下,那个人除了这些,是不是一个实际的、目标感强的人。说白了,她应该判断一下李建国是纯红还是红+黄。李建国很明显是个纯红色的人,没有红+黄的那么强的斗志、责任感和目标感。跟纯红色的人搞婚外情,只能小赌怡情,大赌只能伤身--她如果明白这个道理,也就不至于把自己搞成这样了。

后来怀孕了,也不搞清楚孩子是谁的,自己以为是李建国的,就开始下决定,这也太不理智了。

我理解樱子,一生被安排,生活平淡无奇,确实需要一些浪漫。只是,没有两个人天生就配的。幸福的夫妻关系,不是买彩票中的,而是两个人努力经营的。樱子的命运,表面上是由于李建国不负责任造成的;其实本质上,是她对自己的人生不负责。

大力

老好人一个,对樱子各种照料。甚至知道了樱子和老师的事,仍然装不知道、对她那么好。樱子一句想吃鱼,他就自己去弄鱼--典型的绿色性格。

但是,这件事,也有大力的责任。

首先,他应该多从樱子的角度考虑。

婚姻的开始,如果他能察觉到樱子的不开心,应该和樱子沟通,问问樱子他怎么做才能让她开心。而大力一直用自己以为[好"的方式对樱子好,比如红棉袄、做汤,却没有用樱子接受的方式来满足她,导致了樱子对她的不满。而且,他也应该说说自己的不容易,让樱子理解他,毕竟人无完人,俩人得磨合--还是哈佛老师那句话,幸福婚姻的本质,不是 to be good,而是 to be known (双方对彼此了解)。

大力的另一个责任,就是他的[不作为"。

看到樱子和李建国走那么近,他也不吃醋。我明白,这是因为他善良的天性,不过作为一个成熟的人,他应该知道,这是一个重要信号,告诉他应该和樱子聊聊。结果他什么都没做。后来看到樱子和老师的事儿,他还是忍着,什么也不说,我坐在这看着都要急死了!

从这3个人的角度看完之后,宏观地一看,我发现李建国和大力,象征着一个男人的2个方面。

李建国浪漫、有情趣。

大力务实、有经济实力。

我心中一个好的男人,是这两方面兼备的。这让我想起那句话:

[关于男人,女人喜欢有艺术气息的实干家,而不是艺术家。"

李建国是典型的艺术家,李建国是典型的实干家。

而樱子需要的,是一个有艺术气息的实干家。

(完)


相关内容

  • [优秀作文]电影[七小罗汉]观后感
  • "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个老和尚和七个小和尚--"熟悉的开头部分从我耳边响起. 在电影<七小罗汉>中,一位武功盖世的老和尚--休休大师和七个小罗汉在山中修炼.七个小和尚的名字是由音符的"多来咪发嗦啦西"命名的.但是,七个小和尚总是不听师父的 ...

  • 俄罗斯电影观后感---俄罗斯影视艺术欣赏论文
  • 首先要感谢老师开了这门课,让我们欣赏了很多优秀的俄罗斯影片.更从您那里更多地了解了俄罗斯,对于您说的一些风土人情更是心向往之. 俄罗斯对我们来说,是个遥远而略带神秘的地方.她有美丽的风光.肥沃的黑土地,丰富的文化遗产.宜人的异国风情,她曾是我们前辈神往的国度.其中的圣彼得堡更具皇家风范,被联合国教科 ...

  • 上海电影博物馆观后感
  • 上海电影博物馆游 --民办阳浦小学四(5)班章沁萱 这是一个春暖花开的周五,学校组织我们四年级同学去参观上海电影博物馆.一路上,我们有说有笑,终于来到了位于徐家汇漕溪北路的上海电影博物馆.听导游介绍,上海电影博物馆位于上海电影制片厂原址,博物馆分为四层展厅. 我们乘坐升降电梯来到四楼,开启我们的博物 ...

  • [僵尸 (电影)]观后感
  • 昨天晚上看了2013年麦浚龙导演的香港电影<僵尸>.我是个怀旧的人,不去看豆瓣评分,只看看主演有钱小豪和陈友就足够让我义无反顾地下到平板上然后期待地等到寝室熄了灯万籁俱寂的时候兴奋地坐在床上看了. 我知道这部电影的主题是怀旧和致敬,悼念上世纪八十年代香港僵尸电影一去不复返的黄金时代和让僵 ...

  • 顾小白读后感
  • 在我的经历中,电影评论是很学术的领域.想到我们刚从电影学院毕业的那会儿,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期,电影在中国新文化复兴运动(不知道能不能用这样的词来形容那个时期的文化现象)中充当了相当重要的角色."新电影语言"."新浪潮"."结构主义"等等名词 ...

  • 音乐之声观后感
  • <音乐之声>观后感 杨鸿燕 外语系512英教2班 43号 不久前,我又重看了一遍<音乐之声>,虽然这是部老片子,但是每次看还是会有新的感觉. <音乐之声>以音乐剧的形式塑造了一群各具清晰性格特色的鲜活人物形象,讲述了一个既富有生动活泼的浓郁生活气息,又充满理解与爱 ...

  • [干涩的眼睛]读后感
  • 干涩的眼睛竟然木然的没有了一滴眼泪.四月的日,带给我灿烂的笑脸:四月的夜,赋予我心痛的蔓延.醒来发现梦中很美好,真的希望那样一份爱能在每一个小家中传,更在这个大家中传.恩,不如放弃.开学了,自己经过一个暑假的的调整,终于可以安心学习了.所以,为了长河永不枯竭,不若认认真真的积蓄着每天的能量并为未来制 ...

  • [第一书记]电影观后感
  • 学习先进精神 激励拼搏前行 根据院党组.党支部的安排,近日在州会议中心观看了<第一书记>这部电影.主人公沈浩的言谈举止令我敬佩,其人生价值观.大局观让我惊叹."为什么我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这是著名诗人艾青的诗句,也是小岗村党委第一书记沈浩的座右铭 ...

  • 我看后感
  • 最近看了王朔写的<我看金庸>.文中大骂金庸小说低级,愚昧,还说谁看谁低调,庸俗.我几乎要掏出手帕来擦唾沫星了. 但在我看来,王朔是用一双被忌妒心驱动的眼珠来看金庸的. 王朔大师开篇便说:"金庸的东西我原来没看过,只知道那是一个住在香港写武侠的浙江人."好家伙,王大师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