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化教学

小处着手,将小班化研究作出大文章——后峰西小学小班化教学课题实验回眸

作者/来源:后峰西小学 王林静 发布时间:2010-04-21

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上午好。非常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到我校就小班化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指导,同时真诚的希望总课题组的专家给实验活动提出不足,并留下宝贵的意见及建议。下面我将后峰西小学三年来的小班化研究之路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吧!

2008年4月,我校课题组跟随着市课题组的足迹,对小班化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对小班化研究的重点由抽象到具体,经历了全面铺开——立足学科——关注课堂——形成常规——凸显特色的过程,努力着让小班化教学理念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得到最好的诠释。

实验初期,我校以《小班化教学学生评价的研究》为侧重点,就学生评价开展一系列的实验。学生学科学习评价、实践活动评价、思想品德评价等等,我们初步形成了体系。但是,在那个阶段我们并没有感受到小班化教学给师生带来的变化,实验遭遇了瓶颈,为什么这么好的课题,这么新的理念在我们这儿没有了生命力呢?此时,威海市课题组提出:小班化的研究不能脱离学科教学。这令我们焕然开朗,于是,《关注差异、分层指导》、《广开渠道,激发学生作文兴趣》两个学科子课题应运而生。随着这两个子课题的开展,我们欣喜地感受到在小班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师生的可喜变化,以及教学质量的飞跃。

一、立足课堂,走适合自己的路

众所周知,抓住了课堂四十分,就抓住了教学质量线。在总课题组“二轮研课”课例研究的启发下,结合我校实际,我们以提高课堂有效性为目标,开展好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真正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我们开展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通过教研组集体备课——上课——随堂检测——评课——自我观摩——写反思一系列的活动,让老师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课堂究竟有没有效,学生掌握了多

少,问题出在哪里。由于班额的限制,我们不能进行二轮上课,于是就开展“同题研课”。这个同题不是同一课题,而是同一知识体系的研究。比如计算课,不同年级不同内容,那么怎样上好计算课,不同学段的学生对其知识点的掌握侧重点是什么,通过数学教研组的同题研讨,教师对教材的承接,知识点的连贯做到心中有数,对教材的把握,重难点的确定很有益处。再如,语文阅读课、习作课、复习课,不同的课型,不同年级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掌握到什么程度,通过研课活动,每位老师受益匪浅,也算是对教师进行的提前培训吧!

我们的课堂研讨,还有一大特色,那就是“全员参与”。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但是我们就从看热闹开始,热闹看多了,也能看出点门道。我校语文教师5名,数学教师4名,那么我们各个教研组的课堂研讨活动,全员都参与。可能语文老师听不出数学课上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对学生思维的拓展,但是他们可以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程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等。数学老师或许听不出语文老师对文本的挖掘,对情感的流露,但是他们会关注师生在课堂上的有效交流、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几年来,经过这样的磨练,我们真正做到了学科间的融会贯通。

二、小处着手,人人有研究可做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这一点语文老师都有同感。我们的小班化实验就将重点放在了学生作文的训练上。我们的做法在2009年10月份小班化语文教学研讨会上进行了专题经验交流,在此我不多说。我们就把学生习作兴趣调动起来,习作形式层出不穷,习作内容丰富多彩,那么学生的语文学习就不成问题了。在1月份期末检测中,高区对五年级语文进行了质量调研,我校五年级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习作三项在全区遥遥领先,让我们充分体会到小班化教学带给学生的是什么。也让我们感受到,从小处着手,让老师对研究内容触手可及,让老师都有研究目标,都有研究内容,这样的研究才是真正的“教育科研”。

实事求是的讲,我校数学教师队伍还是比较薄弱的,那么在无专家引领,缺骨干带动的情况下,我们还是从小处着手,先从计算教学抓起。课题组先后开展多次计算教学研讨,引导学生进行计算评价,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计算的基本技能。在去年7月份,今年1月份的两次期末检测中,我校3、4年级数学成绩在全区独占鳌头。其实,我们真知道,我们比别人可能就是在计算的正确率、书写的认真程度上多了那么一点点。由于各种客观原因,造成我们只能关注“小东西”,没有想到却给我们带来了大转变。今年开学初,在“威海市小班化教学研讨会”上,我们聆听了李玉平老师的“四小研究”,忽然发现,我们与之有着许多联系。也是受此启发,本学期,数学课课题组推出“问题聊吧”活动,就从小问题入手,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内化务实,将实验活动形成常规

随着实验的推进,我们各个学科教学都有了自己一套常规性的做法。2009年12月份,在威海市重点课题研讨会上,我们又看到总课题组对小班化教学进行了一系列规范性的常规要求,这令我们的实验更有了目标性及指向性。我们按照市课题组的要求做好备课、上课、辅导等等常规性的工作,还结合学科的特点,开展有特色的活动。

为了展示学生的阅读、习作成果,教师们带领学生创作“自编书”,定期举办以“阅读写作伴我成长”为主题展览活动。“自编书”主要分电子专辑和手写专辑两大类,形式有班级合作专辑、写作小小班合作专辑、个人专辑、内容有诗歌专辑、读书笔记专辑、作文专辑等。配上精美的封面、前言、目录、文章,每篇文章都结合内容配上了插图,有的从文字到插图全部是学生自己书写绘制。这些自编书不仅展示了学生的读书、写作风采,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形成了团结、协作、创新的良好学习氛围。在数学实验中,我们每个月进行实验资料汇编,随堂检测、分层作业、实践作业等,按部

就班进行。同时注重对小组合作、计算能力的自我评价,还与语文学科相结合,推出“数学课堂周记”、“数学生活周记”。紧密了学科间的联系,综合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三个年头的小班化实验一路走来,大家披荆斩棘,虽历经艰辛,但却卓有成效。我们一直牢牢地将小班化的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走务实的实验之路,换取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先后三次在威海市小班化教学研讨会上做经验交流,一位老师执教公开课,两位老师的论文荣获课题研究成果奖,50%的教师案例、反思在《创新作文》、《基础教育改革》、《威海教育》、《威海晚报》、《威海教育网》等发表刊登。学生写了60多本写作专辑;在省《作文成功之路》、《创新作文》,市《威海晚报》、《小金星报》上发表作文二十多篇;在市级网络上发表作文200多篇;在省、市、区各类作文比赛中,有五十多名学生获奖。学校获得了山东省《创新作文》比赛优秀组织奖、威海市金谷杯书信大赛优秀组织奖、威海市交通安全征文优秀组织奖。

重要的是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篇篇习作,一张张证书,更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学生学习行为的巨大改变。我们的小班化实验在尊重理解学生的前提下,惊喜地发现学生的差异在减少,相互间的距离在缩短,他们张扬了个性风采,向着理想的目标迈进着。我们将继续用理想造就理想,为我们后峰西小学的教育营造了一个春华与秋实并蓄的教育美景。

威海市小学小班化教学研究课题实施意见

2007年威海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结会上提出,为推进我市小学教育教学进一步发展,结合我市境况,今后一个阶段,在我市部分小学实施小班化教学课题实验研究。

一、关于小班化教学

1、 小班化教学的内涵:

通常认为,班级人数相对较少固然是小班化学的一个特征,但绝不是本质特征。它是指在学生较少的班级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模式、教法、评价手段会发生全新的变化,教育观念将更新,而校园文化、社会教育等也要进行配套改革。可以这样讲,小班化教学, 是指通过控制班级人数, 创设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 运用先进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促进全体学生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小班化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形式。

2、小班化教学特点:

缩小班级规模。即在20-30人规模的班级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改变教室空间格局。在各地开展的小班化教学实验中,教室环境的设计和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课桌椅的布置,改变了过去那种简单的秧田型,而采用马鞍型、品字型、周边型等多种形式。同时在教室中配置了图书架、玩具、体育器材等设施。可以说, 在空间上改变了传统教室的死板、拘谨格局。

强调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确立以育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视为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兴趣爱好等不同特点且客观上存在差异的人。这种教育观念的变化导致学校从教育目标、课程、教学到评价的整体改革, 使学生从被动的教育地位改变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

3、小班化教学开展情况:

小班化教学是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探索热点,发达国家基本上采取小班化教学,其教育教学校果不言而喻。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诸如小班化教育等先进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推广。特别是上海、北京、天津、深圳等地区,小班化教育的研究水平迅速提高,小班化教学的水平和覆盖率逐年逐年上升。如上海市随着出生人口负增长和入学高峰前移,上海抓住机遇,积极开展小学小班化

教学试点,小班化试点和推广研究已有十个年头。从1996年最早进行试点研究12所学校,发展到2001年的300多所学校,六年间数量上翻了近5倍,近几年大连等地区小班化推广学校数量急剧增加,目前全市参加试点的小学已超过50%,部分区县已在起始年级普及小班化教育。

4、威海市小班化教学情况

十五期间,威海市教育教研中心组织了部分市区的5所小学,参加了“山东省小学小班化教育教学”课题实验。该课题的实验,对提高小学素质教育质量、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合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积累了进一步研究实验的一手资料。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对小班化教育教学的研究是落后了,对小班化教育认识上不足也不全面,小班化研究力度不大也不深入。

二、小班化教学的目标和意义

1、有利于师生互动, 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教学相长。

课程改革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师生互动, 小班化为实现课程改革这一目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教室内人数少,教师可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对课桌进行重新排放调整,课桌的合理排放,充分拓展了教学内容与室内环境的有机会结合,情景交融,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 开放的课堂,为发掘学生的自身优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学生在课堂上自由选择学习伙伴,协调配合;围在教师身边交谈,教学相长;学生间的自由交流形式多样。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掘潜力,主动地学习。

2、有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文化基础、个性特征,志向都是不一样的。在传统的教室内, 教师不可能面向全体学生, 往往只关注于部分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 而忽视了班级里的后进生或者是默默无闻的中游生。相对于传统的大班教学,在教学时间上,小班化教学由于班级人数的减少,教师的工作量相对减轻,能有大量时间来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作个别指导;在空间上,实行小班教学后,教室空间增大,能增加师生间、生生间交往的频率,教师的“照顾面”明显扩大,有更多的机会在教室内巡回,这有助 于 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面向全体;在形式上,小班教学可以采取各种教学形式,照顾到班级中学生之间的差异,灵活掌握教学要求和进度,并及时调整教学结构。可以说,小班化教学能使教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个个快乐发展。

小班化教学有效的影响小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学习身边的榜样,提升学习动力,明确学习目标;同时还有助于小学生学会明辨是与非、利与弊,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改变生活、学习中的不良习性,在个性发展的前提下健康成长。具体做法:(1)、尊重学困生:尊重每个学生的教育理念,是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一有血有肉、有独立人格、独特价值和潜能的人。而学困生更应该得到尊重。虽然他们受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在各方面都比不上优秀生,但却都是一个真正的人。正像高尔基所说:“世界上最好的职位是做一个人。” ,教师要学会角色转换,即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要相信学困生都有追求成功的心理倾向,只要老师方法对头,学困生就可以获得成功。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以尊重学因生为前提,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让爱充满学生学习的每一个角落。(2)、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发学困生智力、挖掘其学习潜能的钥匙。学因生之所以学习有困难,是因为他们受家庭、学习习惯的影响,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可以运用符合小班化教学特点的方法,去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如:五官体验法、游戏法、尝试法等,让学生投入到有角色、有情节的游戏活动中去, 通过和 老师一起“说一说、听一听、摸一摸、闻一闻”等多种感官的体验,在情景交融中唤起学困生对学习的兴趣。(3)、给学困生创造参与合作竞争的机会:分组教学是小班化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之

一。在分组时,要把学困生分配到每个小组中,以优带困、以优助困,提出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提出稍难的问题让学困生思考,为了达到集体优胜的目的,每个成员都要动手动脑,积极参加讨论,贡献自己的智慧,为本组的成功尽最大的努力。这样既给了学困生机会和权利,也赋于了义务和责任,并能激发起学困生表达的欲望,产生内驱力,让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同时在合作竞争中,由于小组的综合实力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这就能促进组员团结协作、相互激励、彼此帮助、默契配合,从而使课堂教学气氛更活跃、也为学困生创造了参也合作竞争的机会。

3、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小班化教学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 还有利培养学生个性方面的能力。小班化教学随着小组合作机会的增加, 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同时随着课堂上学生发言, 动手操作机会的增多, 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 创造能力。教师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又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可以说小班化教学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实施小班化教学的条件

1、教师自我素质,是实现小班化效果的关键条件。

小班化教学的特点,对教师素质要求极高。首先,它要求教师是一个“现代社会人”,具有丰富的人性和现代文明素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具有充实的生活内容和文化品位,懂得审美;其次,它要求教师素养(教师道德修养、文化知识、教学能力等)的自我提高。小班化教学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鼓励学生形成个人的兴趣爱好。小班化教学的信息量大,师生交流频繁,反馈节奏快,教师不太容易把握,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文化素养,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以及生活情趣。

2、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小班化教学能否实施的根本条件。

改变班级的人数与规模, 这只是从形式上改变了传统的班级组织, 能否使小班化教学真正的实施, 关键在教师。传统的班级授课与小班化教育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小班化教学要求每位教师改变多方面的教育观念。首先,要求教师要面向所有学生而不是片面的面对成绩好的学生;其次, 要求教师能根据每位学生的差异, 进行因材施教, 而不是进行填鸭式的教育;再次, 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作出较大的改变,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最后, 要求教师改变与学生的关系, 变自己的主体地位为主导地位, 充分在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

3、优良的学校硬件设施是实现小班化教学效果的保障。

小班化不但缩小了班级的规模, 而且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小班化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从活动中进行体验。这就要求学校要具备相应的教学活动设施和学生良好的活动场所, 从而更好的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在玩闹中学习。可以说良好的学校硬件设施是小班化教学效果的保障。

四、课题的提出

基于小班化是一种先进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有利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实施,威海作为经济水平发达地区,教育基础好,应该办高效优质的教育。我们不能再固守传统的教学组织方式、不能再等待观望,应该积极的实施小班化研究,跟上新进的教学改革时代步伐。

1、总课题 威海市小学小班化教学实验研究

负责人:市教学研究中心 单永进 王文刚

成 员:市区教研中心小学负责人、 实验学校校长、市教研中心各学科教研员

2、子课题

(1)小班化教学的管理研究

(2)小班化教学文化氛围的建设研究

(3)小班化教学方法的研究

(4)小班化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

(5)小班化教学中学生个性成长的研究

(6)小班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7)小班化教学教师评价的研究

(8)小班化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9)小班化教学学生评价的研究

„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选和自定)

负责人:实验学校负责人

成 员:课题实验教师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实施小班化教学的道路是漫长的, 只有在改革中不断体验, 在实施中不断摸索, 才能创办出有特色小班化教学, 也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中实施, 才能体现出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因此,我们要有计划的、分期分批地、扎扎实实的逐步开展小班化教育教学课题研究。

1、课题研究覆盖

2008年------2010年参与课题的学校16所

20010年------2012年参与课题的学校增至30所

2、课题研究管理

成立威海市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市区的教研中心负责人和参与课题的学校校长为所承担子课题的负责人。本课题为申报威海市规划办立项课题。

3、课题研究进度

本课题研究以5年为一个周期,自2008年1月------2012年12月,分为申报、准备、实验、总结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申报课题(2008年3月)

第二阶段:准备阶段 ( 2008年4月) ,包括方案制定、考察研讨、信息资料收集、业务培训等,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和经验的帮助。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实施探索阶段(2008年4月——2012年9月),包括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规律、教学软硬件支撑、学生发展情况等方面的小结、论文、著作等。

第四阶段:课题研究总结与推广阶段(2012年12月),对课题实施全面总结,对取得的成果进行整理、专家鉴定。

课题研究实验过程中,实验学校每一年要写出实验报告,总课题组将对其督导检查。

六、名额分配

首批威海市市级本课题的名额(学校)分配如下:

荣成、乳山、文登、环翠各3所学校(城乡兼顾),高区、经区各1-2所学校(城乡

新课程背景下小班化合作教学模式探究课题方案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

实施小班化教育是当前国际教育改革的一大潮流,国外和国内的一些大城市,小班化教育已经较为普及,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国外关于“视野与文化”的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视野关注的范围一般不超过25个学生,而传统的大班由于班额人数过多,很难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小班化教育由于人数少,增加了师生之间交往的额度,每个学生能更多地得到教师的关注和指导,促进了教育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目标的实现。我校小班化实施已四年,通过实行小班化追求:让学生更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增加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小班化教学已成为个性化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被称为“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上海、杭州、南京等许多小学陆续开展了“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而国外的研究则更早。“小班化”对班额要求将每班人数控制在30人以下,随着生源的自然萎缩,结合我校师生比的现状,2004年我校通过努力在班额设置上具备了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的条件。 新课程在我校已经实施了五年时间,从目前学校新课程实施情况来看,我校与很多先进学校存在一定差距,如何将新课程在我校得到进一步有效的推进,必须找到一个抓手,找准一个着力点、一个突破口,力争新课程在我校实施在短时期内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们提出了“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我们将着眼于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争取经过一个阶段研究,使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评价观等方面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地互动、合作,发展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终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关键词的界定

小班:指较少容量的教学班的学生数量,控制在30人以下,区别于一般在40甚至50人以上的传统教学班。 小班化教学:在小班配置条件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目标的素质教育观支配直的教学活动体系,强调和谐的情境,充分有效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小班教学特征。

合作:合作是人与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发生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基本方式,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性交往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构建学习主体的过程。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建构和谐开放的课堂。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创设和谐的课堂环境,能使师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的开展学习活动,有效地提高师生的活动质量,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谐课堂环境的创造,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教师的工作,归根结底是“爱”的工作,小班化条件下,教师要奉行“机会均等”、“阳光普照”、“不让一个人掉队”、“少一倍学生,多一倍关爱”的观念。建构和谐课堂,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关键,教师除了为学生创设温馨的学习环境以外,更要通过教师无私的“爱”和实际行动,消除横亘于师生之间的情感鸿沟,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

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建构和谐开放课堂的基础,而要真正达到理想的和谐与开放,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认真落实,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提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对于课堂教学的研究,我们应该致力于下面几个方面的研究:

(1)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科学的发展观,对学生的要求不能一刀切,正视学生个体的差异,进而采取针对措施,给予每个学生最需要的帮助的指导。

(2)对教学目标的郑重审视,做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3)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选择的研究,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好教师角色的服务功能,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上寻求有效的途径。

(4)努力提高课堂教学中评价的激励和促进功能,通过教师科学的、充满人性关怀、形式丰富的课堂现场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现在社会需要的是那种会合作,又能积极参与竞争的人才。小班化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合作的习惯。做好合作小组成员组合的研究,在小组学习中,教师要对各小组的组员构成进行认真考虑,而不是随意的进行组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个性差异入手,把全班同学进行科学分组,寻求最佳的分组方案,以取得预期的最佳的合作效果,每个小组学生在学习基础、能力水平等方面大致相同,男女混编,并根据学习需要,内容需要以及在活动中小组活动实际状况及时调整,以确保小组活动始终处于良性发展状况,符合教学发展需要。坚持小组内合作为主,竞争为次;小组之间开展竞争,既达到竞争的目的,同时又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研究小组内成员的科学合理分工,帮助学生在小组中明确各自的职责,合作学习小组可以达到学生之间资源相互利用,目标的相互依赖,奖励的相互依赖,身份相互依存,同时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交往,学会助人,学会寻求帮助。 重视学习方法指导,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张:“每个学习者都不就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亦即我们平常所说学生的知识技能不是别人教会的,而是通过他

自己的学习“习得的”。“教是为了不教”,体现了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终身学习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应该着重在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合作与交流、学会搜集资料,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以保证课堂交流中听课的质量,培养认真预习和复习的习惯,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认真作业的习惯,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

(二)研究基本思路:

1、以校本培训为主线,加强教师实施小班化教学的理论学习

(1)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学习小班化教学的理论知识

(2)观摩展示课,全面开展小班化教学的初步探索与实践

(3)案例反思,交流分享小班化教学实施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2、以(骨干)青年教师为主体,培养实施小班化教学的生力军

3、以课题研究为导航,确保小班化教学的顺利推行

(三)研究基本方法

以实践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法、实验法、对比法、个案研究法

1、调查法:收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状及其历史的材料,弄清事实,借以发现存在的问题。

我们将对实验班的进展情况,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发展变化情况作调查,了解学前受教育情况,家庭生活状况,周边生活环境;了解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显现的能力与潜质,了解学生某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行为变化情况,能力增长情况。

2.实验法:通过主动变革,控制研究对象,发现与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假设理论,有目的,有预见地操作实验。

我们将把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去,时刻作好记录,汇总工作,以便日后分析总结。

3.对比法: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找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本质,力求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结论。

我们将与原来大班进行学生学习数量、质量的对比,总的目的是研究学生个体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

4.个案研究法:其基础是探究论述与某事、某种情况有关的各个方面。个案可以是所研究对象的某个方面,也可是代表全部事物发展的过程。

我们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1)学生知识能力,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案例。(2)学科成绩的明显提高的案例。(3)学生思维能力、动脑、动手操作能力,综合表达、表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方面的案例。

(4)师生关系的融洽,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体现的案例。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学校确定了教学工作主要围绕“在新课程环境下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的主题。学校以小班化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立足点,充分挖掘自身的教育资源,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和培训,不断深化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从教学理念的更新到教学方式的改变,逐步形成了学校自身特色的小班化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体系。

创新之处:

本课题为应用性基础研究。在强调应用性的同时,也注重一定层次的理论探索,既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和有利于农村实际的心的实践方法。

(五)预期达到的目标:

1、初步创设具有民主、平等、合作的交往空间,能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愉快地、自主地进行学习。

2、学生学会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交流,具有初步合作学习与共事的能力,和同学平等交流的意识。

3、具有适合小班教学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开放的教学过程。

4、对学生具有分层、多元的评价和考核手段

5、初步培养学生独立摄取知识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三、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充分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和成功做法,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有关小班化教学研究的专著和理论文章,切实转变观念,进而通过行动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求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着重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施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一)本课题从2009、4起开始到2010、7结束。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09、4—2007、5)方案准备与申报阶段。

成立课题组,组织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观念,更新思想,从本校实际出发,申报方案。

2、第二阶段:(2009、4—2010、4),方案论证与实施阶段。

按照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加强总结,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请上级教研室的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使其科学化,更具有可操性。形成高效性的小班化教学的手段和模式。

3、第三阶段:(2010、5—2010、6)成果深化总结。

深化研究方案,全面进行方案研究总结,撰写方案研究总结报告,形成与方案相关的材料。

(二)人员分工

课题组长:项红桃

负责课题方案、实施计划的制定、研究实施的协调。

副组长:洪亮汪玉洋

课题活动召集人,负责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归档。

徐军荣、张红琴、严干连、胡新来胡淳友参与课题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条件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教科研工作,研究成员均为年轻的一线教师,热爱教育研究工作,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的教科研水平。

六、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1、实验研究报告

2、课堂教学实例

3、教师论文

小处着手,将小班化研究作出大文章——后峰西小学小班化教学课题实验回眸

作者/来源:后峰西小学 王林静 发布时间:2010-04-21

各位领导、专家:

大家上午好。非常欢迎各位领导、专家到我校就小班化课题研究工作进行指导,同时真诚的希望总课题组的专家给实验活动提出不足,并留下宝贵的意见及建议。下面我将后峰西小学三年来的小班化研究之路做一个简单的回顾吧!

2008年4月,我校课题组跟随着市课题组的足迹,对小班化的认识由模糊到清晰,对小班化研究的重点由抽象到具体,经历了全面铺开——立足学科——关注课堂——形成常规——凸显特色的过程,努力着让小班化教学理念在我们的教育教学中得到最好的诠释。

实验初期,我校以《小班化教学学生评价的研究》为侧重点,就学生评价开展一系列的实验。学生学科学习评价、实践活动评价、思想品德评价等等,我们初步形成了体系。但是,在那个阶段我们并没有感受到小班化教学给师生带来的变化,实验遭遇了瓶颈,为什么这么好的课题,这么新的理念在我们这儿没有了生命力呢?此时,威海市课题组提出:小班化的研究不能脱离学科教学。这令我们焕然开朗,于是,《关注差异、分层指导》、《广开渠道,激发学生作文兴趣》两个学科子课题应运而生。随着这两个子课题的开展,我们欣喜地感受到在小班化教学理念的指导下,师生的可喜变化,以及教学质量的飞跃。

一、立足课堂,走适合自己的路

众所周知,抓住了课堂四十分,就抓住了教学质量线。在总课题组“二轮研课”课例研究的启发下,结合我校实际,我们以提高课堂有效性为目标,开展好课堂教学研讨活动,真正做到“我的课堂我做主”。我们开展的课堂教学研讨活动,通过教研组集体备课——上课——随堂检测——评课——自我观摩——写反思一系列的活动,让老师清醒的认识到自己的课堂究竟有没有效,学生掌握了多

少,问题出在哪里。由于班额的限制,我们不能进行二轮上课,于是就开展“同题研课”。这个同题不是同一课题,而是同一知识体系的研究。比如计算课,不同年级不同内容,那么怎样上好计算课,不同学段的学生对其知识点的掌握侧重点是什么,通过数学教研组的同题研讨,教师对教材的承接,知识点的连贯做到心中有数,对教材的把握,重难点的确定很有益处。再如,语文阅读课、习作课、复习课,不同的课型,不同年级的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掌握到什么程度,通过研课活动,每位老师受益匪浅,也算是对教师进行的提前培训吧!

我们的课堂研讨,还有一大特色,那就是“全员参与”。都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但是我们就从看热闹开始,热闹看多了,也能看出点门道。我校语文教师5名,数学教师4名,那么我们各个教研组的课堂研讨活动,全员都参与。可能语文老师听不出数学课上教师对教材的把握,对学生思维的拓展,但是他们可以关注学生在课堂上参与的程度、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等。数学老师或许听不出语文老师对文本的挖掘,对情感的流露,但是他们会关注师生在课堂上的有效交流、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程度。几年来,经过这样的磨练,我们真正做到了学科间的融会贯通。

二、小处着手,人人有研究可做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难点,这一点语文老师都有同感。我们的小班化实验就将重点放在了学生作文的训练上。我们的做法在2009年10月份小班化语文教学研讨会上进行了专题经验交流,在此我不多说。我们就把学生习作兴趣调动起来,习作形式层出不穷,习作内容丰富多彩,那么学生的语文学习就不成问题了。在1月份期末检测中,高区对五年级语文进行了质量调研,我校五年级基础知识、阅读理解、习作三项在全区遥遥领先,让我们充分体会到小班化教学带给学生的是什么。也让我们感受到,从小处着手,让老师对研究内容触手可及,让老师都有研究目标,都有研究内容,这样的研究才是真正的“教育科研”。

实事求是的讲,我校数学教师队伍还是比较薄弱的,那么在无专家引领,缺骨干带动的情况下,我们还是从小处着手,先从计算教学抓起。课题组先后开展多次计算教学研讨,引导学生进行计算评价,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学生掌握计算的基本技能。在去年7月份,今年1月份的两次期末检测中,我校3、4年级数学成绩在全区独占鳌头。其实,我们真知道,我们比别人可能就是在计算的正确率、书写的认真程度上多了那么一点点。由于各种客观原因,造成我们只能关注“小东西”,没有想到却给我们带来了大转变。今年开学初,在“威海市小班化教学研讨会”上,我们聆听了李玉平老师的“四小研究”,忽然发现,我们与之有着许多联系。也是受此启发,本学期,数学课课题组推出“问题聊吧”活动,就从小问题入手,寻找解决问题的策略。

三、内化务实,将实验活动形成常规

随着实验的推进,我们各个学科教学都有了自己一套常规性的做法。2009年12月份,在威海市重点课题研讨会上,我们又看到总课题组对小班化教学进行了一系列规范性的常规要求,这令我们的实验更有了目标性及指向性。我们按照市课题组的要求做好备课、上课、辅导等等常规性的工作,还结合学科的特点,开展有特色的活动。

为了展示学生的阅读、习作成果,教师们带领学生创作“自编书”,定期举办以“阅读写作伴我成长”为主题展览活动。“自编书”主要分电子专辑和手写专辑两大类,形式有班级合作专辑、写作小小班合作专辑、个人专辑、内容有诗歌专辑、读书笔记专辑、作文专辑等。配上精美的封面、前言、目录、文章,每篇文章都结合内容配上了插图,有的从文字到插图全部是学生自己书写绘制。这些自编书不仅展示了学生的读书、写作风采,还锻炼了他们的动手实践能力,而且增强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形成了团结、协作、创新的良好学习氛围。在数学实验中,我们每个月进行实验资料汇编,随堂检测、分层作业、实践作业等,按部

就班进行。同时注重对小组合作、计算能力的自我评价,还与语文学科相结合,推出“数学课堂周记”、“数学生活周记”。紧密了学科间的联系,综合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

三个年头的小班化实验一路走来,大家披荆斩棘,虽历经艰辛,但却卓有成效。我们一直牢牢地将小班化的研究与课堂教学紧密联系,走务实的实验之路,换取了丰硕的成果。学校先后三次在威海市小班化教学研讨会上做经验交流,一位老师执教公开课,两位老师的论文荣获课题研究成果奖,50%的教师案例、反思在《创新作文》、《基础教育改革》、《威海教育》、《威海晚报》、《威海教育网》等发表刊登。学生写了60多本写作专辑;在省《作文成功之路》、《创新作文》,市《威海晚报》、《小金星报》上发表作文二十多篇;在市级网络上发表作文200多篇;在省、市、区各类作文比赛中,有五十多名学生获奖。学校获得了山东省《创新作文》比赛优秀组织奖、威海市金谷杯书信大赛优秀组织奖、威海市交通安全征文优秀组织奖。

重要的是我们收获的不仅仅是一篇篇习作,一张张证书,更是教师的教学理念、学生学习行为的巨大改变。我们的小班化实验在尊重理解学生的前提下,惊喜地发现学生的差异在减少,相互间的距离在缩短,他们张扬了个性风采,向着理想的目标迈进着。我们将继续用理想造就理想,为我们后峰西小学的教育营造了一个春华与秋实并蓄的教育美景。

威海市小学小班化教学研究课题实施意见

2007年威海市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总结会上提出,为推进我市小学教育教学进一步发展,结合我市境况,今后一个阶段,在我市部分小学实施小班化教学课题实验研究。

一、关于小班化教学

1、 小班化教学的内涵:

通常认为,班级人数相对较少固然是小班化学的一个特征,但绝不是本质特征。它是指在学生较少的班级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的组织方式,教学内容、模式、教法、评价手段会发生全新的变化,教育观念将更新,而校园文化、社会教育等也要进行配套改革。可以这样讲,小班化教学, 是指通过控制班级人数, 创设一种良好的教育环境, 运用先进的教育手段和方法, 提高教学效果, 促进全体学生充分发展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小班化教学是一种先进的教学形式。

2、小班化教学特点:

缩小班级规模。即在20-30人规模的班级中,开展教育教学活动。 改变教室空间格局。在各地开展的小班化教学实验中,教室环境的设计和创新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举措。课桌椅的布置,改变了过去那种简单的秧田型,而采用马鞍型、品字型、周边型等多种形式。同时在教室中配置了图书架、玩具、体育器材等设施。可以说, 在空间上改变了传统教室的死板、拘谨格局。

强调学生在班级活动中的主体地位。确立以育人为本的思想,把学生视为一个个具有独立人格、文化背景、知识积累、兴趣爱好等不同特点且客观上存在差异的人。这种教育观念的变化导致学校从教育目标、课程、教学到评价的整体改革, 使学生从被动的教育地位改变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地位。

3、小班化教学开展情况:

小班化教学是国际教育发展的趋势和探索热点,发达国家基本上采取小班化教学,其教育教学校果不言而喻。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诸如小班化教育等先进的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发展与推广。特别是上海、北京、天津、深圳等地区,小班化教育的研究水平迅速提高,小班化教学的水平和覆盖率逐年逐年上升。如上海市随着出生人口负增长和入学高峰前移,上海抓住机遇,积极开展小学小班化

教学试点,小班化试点和推广研究已有十个年头。从1996年最早进行试点研究12所学校,发展到2001年的300多所学校,六年间数量上翻了近5倍,近几年大连等地区小班化推广学校数量急剧增加,目前全市参加试点的小学已超过50%,部分区县已在起始年级普及小班化教育。

4、威海市小班化教学情况

十五期间,威海市教育教研中心组织了部分市区的5所小学,参加了“山东省小学小班化教育教学”课题实验。该课题的实验,对提高小学素质教育质量、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水平、合理利用教育教学资源等进行了初步的探讨研究,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积累了进一步研究实验的一手资料。与发达地区相比,我们对小班化教育教学的研究是落后了,对小班化教育认识上不足也不全面,小班化研究力度不大也不深入。

二、小班化教学的目标和意义

1、有利于师生互动, 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 教学相长。

课程改革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加强师生互动, 小班化为实现课程改革这一目标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教室内人数少,教师可在课前根据教学内容,对课桌进行重新排放调整,课桌的合理排放,充分拓展了教学内容与室内环境的有机会结合,情景交融,易于激发学生学习的自觉性、积极性和主动性。同时, 开放的课堂,为发掘学生的自身优势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学生在课堂上自由选择学习伙伴,协调配合;围在教师身边交谈,教学相长;学生间的自由交流形式多样。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发掘潜力,主动地学习。

2、有利于教师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

每个学生的家庭背景、文化基础、个性特征,志向都是不一样的。在传统的教室内, 教师不可能面向全体学生, 往往只关注于部分学习成绩比较优秀的学生, 而忽视了班级里的后进生或者是默默无闻的中游生。相对于传统的大班教学,在教学时间上,小班化教学由于班级人数的减少,教师的工作量相对减轻,能有大量时间来分析学生的个性特点,作个别指导;在空间上,实行小班教学后,教室空间增大,能增加师生间、生生间交往的频率,教师的“照顾面”明显扩大,有更多的机会在教室内巡回,这有助 于 老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面向全体;在形式上,小班教学可以采取各种教学形式,照顾到班级中学生之间的差异,灵活掌握教学要求和进度,并及时调整教学结构。可以说,小班化教学能使教师真正做到因材施教、学生个个快乐发展。

小班化教学有效的影响小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学习身边的榜样,提升学习动力,明确学习目标;同时还有助于小学生学会明辨是与非、利与弊,培养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改变生活、学习中的不良习性,在个性发展的前提下健康成长。具体做法:(1)、尊重学困生:尊重每个学生的教育理念,是把每一个学生都当作一有血有肉、有独立人格、独特价值和潜能的人。而学困生更应该得到尊重。虽然他们受到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影响,在各方面都比不上优秀生,但却都是一个真正的人。正像高尔基所说:“世界上最好的职位是做一个人。” ,教师要学会角色转换,即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要相信学困生都有追求成功的心理倾向,只要老师方法对头,学困生就可以获得成功。因此,在教学中必须以尊重学因生为前提,努力创设良好的教学气氛,让爱充满学生学习的每一个角落。(2)、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开发学困生智力、挖掘其学习潜能的钥匙。学因生之所以学习有困难,是因为他们受家庭、学习习惯的影响,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教师可以运用符合小班化教学特点的方法,去激发学困生的学习兴趣。如:五官体验法、游戏法、尝试法等,让学生投入到有角色、有情节的游戏活动中去, 通过和 老师一起“说一说、听一听、摸一摸、闻一闻”等多种感官的体验,在情景交融中唤起学困生对学习的兴趣。(3)、给学困生创造参与合作竞争的机会:分组教学是小班化教学的主要组织形式之

一。在分组时,要把学困生分配到每个小组中,以优带困、以优助困,提出简单的问题让学困生回答,提出稍难的问题让学困生思考,为了达到集体优胜的目的,每个成员都要动手动脑,积极参加讨论,贡献自己的智慧,为本组的成功尽最大的努力。这样既给了学困生机会和权利,也赋于了义务和责任,并能激发起学困生表达的欲望,产生内驱力,让大脑处于兴奋状态;同时在合作竞争中,由于小组的综合实力是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这就能促进组员团结协作、相互激励、彼此帮助、默契配合,从而使课堂教学气氛更活跃、也为学困生创造了参也合作竞争的机会。

3、有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素质

小班化教学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基础上, 还有利培养学生个性方面的能力。小班化教学随着小组合作机会的增加, 可以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的精神和人际交往的能力, 同时随着课堂上学生发言, 动手操作机会的增多, 提高了学生动手能力, 创造能力。教师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又有利于学生个性的发展。可以说小班化教学可以全面培养学生的能力。

三、实施小班化教学的条件

1、教师自我素质,是实现小班化效果的关键条件。

小班化教学的特点,对教师素质要求极高。首先,它要求教师是一个“现代社会人”,具有丰富的人性和现代文明素养,热爱自然、热爱生活,具有充实的生活内容和文化品位,懂得审美;其次,它要求教师素养(教师道德修养、文化知识、教学能力等)的自我提高。小班化教学倡导“以学生为本”的教学理念,注重学生全面而有个性的成长,鼓励学生形成个人的兴趣爱好。小班化教学的信息量大,师生交流频繁,反馈节奏快,教师不太容易把握,这就要求教师要有扎实的文化素养,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以及生活情趣。

2、改变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小班化教学能否实施的根本条件。

改变班级的人数与规模, 这只是从形式上改变了传统的班级组织, 能否使小班化教学真正的实施, 关键在教师。传统的班级授课与小班化教育存在着根本的差异。小班化教学要求每位教师改变多方面的教育观念。首先,要求教师要面向所有学生而不是片面的面对成绩好的学生;其次, 要求教师能根据每位学生的差异, 进行因材施教, 而不是进行填鸭式的教育;再次, 要求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作出较大的改变, 运用现代化教学手段, 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最后, 要求教师改变与学生的关系, 变自己的主体地位为主导地位, 充分在教学中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主体地位。

3、优良的学校硬件设施是实现小班化教学效果的保障。

小班化不但缩小了班级的规模, 而且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 小班化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以及从活动中进行体验。这就要求学校要具备相应的教学活动设施和学生良好的活动场所, 从而更好的让学生在活动中体验, 在玩闹中学习。可以说良好的学校硬件设施是小班化教学效果的保障。

四、课题的提出

基于小班化是一种先进有效的教学组织方式,有利于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实施,威海作为经济水平发达地区,教育基础好,应该办高效优质的教育。我们不能再固守传统的教学组织方式、不能再等待观望,应该积极的实施小班化研究,跟上新进的教学改革时代步伐。

1、总课题 威海市小学小班化教学实验研究

负责人:市教学研究中心 单永进 王文刚

成 员:市区教研中心小学负责人、 实验学校校长、市教研中心各学科教研员

2、子课题

(1)小班化教学的管理研究

(2)小班化教学文化氛围的建设研究

(3)小班化教学方法的研究

(4)小班化课堂教学方法的研究

(5)小班化教学中学生个性成长的研究

(6)小班化教学资源的开发利用研究

(7)小班化教学教师评价的研究

(8)小班化课堂教学评价的研究

(9)小班化教学学生评价的研究

„ „(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自选和自定)

负责人:实验学校负责人

成 员:课题实验教师

五、课题研究的步骤

实施小班化教学的道路是漫长的, 只有在改革中不断体验, 在实施中不断摸索, 才能创办出有特色小班化教学, 也只有在特定的条件中实施, 才能体现出小班化教学的优势。因此,我们要有计划的、分期分批地、扎扎实实的逐步开展小班化教育教学课题研究。

1、课题研究覆盖

2008年------2010年参与课题的学校16所

20010年------2012年参与课题的学校增至30所

2、课题研究管理

成立威海市课题研究领导小组,市区的教研中心负责人和参与课题的学校校长为所承担子课题的负责人。本课题为申报威海市规划办立项课题。

3、课题研究进度

本课题研究以5年为一个周期,自2008年1月------2012年12月,分为申报、准备、实验、总结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申报课题(2008年3月)

第二阶段:准备阶段 ( 2008年4月) ,包括方案制定、考察研讨、信息资料收集、业务培训等,为课题研究提供理论和经验的帮助。

第三阶段:课题研究实施探索阶段(2008年4月——2012年9月),包括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规律、教学软硬件支撑、学生发展情况等方面的小结、论文、著作等。

第四阶段:课题研究总结与推广阶段(2012年12月),对课题实施全面总结,对取得的成果进行整理、专家鉴定。

课题研究实验过程中,实验学校每一年要写出实验报告,总课题组将对其督导检查。

六、名额分配

首批威海市市级本课题的名额(学校)分配如下:

荣成、乳山、文登、环翠各3所学校(城乡兼顾),高区、经区各1-2所学校(城乡

新课程背景下小班化合作教学模式探究课题方案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述评及研究意义。

(一)本课题研究现状

实施小班化教育是当前国际教育改革的一大潮流,国外和国内的一些大城市,小班化教育已经较为普及,并且取得了一定成效。国外关于“视野与文化”的研究表明: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视野关注的范围一般不超过25个学生,而传统的大班由于班额人数过多,很难做到面向全体学生的要求。小班化教育由于人数少,增加了师生之间交往的额度,每个学生能更多地得到教师的关注和指导,促进了教育过程中面向全体学生目标的实现。我校小班化实施已四年,通过实行小班化追求:让学生更充分享受各种教育资源,增加接受优质教育的机会,小班化教学已成为个性化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载体,被称为“教育领域的一场革命”。

(二)本课题研究的意义: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在上海、杭州、南京等许多小学陆续开展了“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而国外的研究则更早。“小班化”对班额要求将每班人数控制在30人以下,随着生源的自然萎缩,结合我校师生比的现状,2004年我校通过努力在班额设置上具备了开展具有农村特色的“小班化教育”实验研究的条件。 新课程在我校已经实施了五年时间,从目前学校新课程实施情况来看,我校与很多先进学校存在一定差距,如何将新课程在我校得到进一步有效的推进,必须找到一个抓手,找准一个着力点、一个突破口,力争新课程在我校实施在短时期内有一个质的飞跃,我们提出了“小班化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我们将着眼于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争取经过一个阶段研究,使教师的教学观、学生观、课程观、评价观等方面得到较大幅度的提高,努力为学生营造和谐课堂,使学生在课堂上有效地互动、合作,发展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终身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基本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的主要内容

1、关键词的界定

小班:指较少容量的教学班的学生数量,控制在30人以下,区别于一般在40甚至50人以上的传统教学班。 小班化教学:在小班配置条件下,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以人的发展为核心目标的素质教育观支配直的教学活动体系,强调和谐的情境,充分有效的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小班教学特征。

合作:合作是人与人之间在共同活动中发生相互作用和联系的基本方式,教学活动是一种特殊的社会性交往活动,教学过程是师生共同构建学习主体的过程。

2、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

建构和谐开放的课堂。

课堂教学是师生互动的双边活动,创设和谐的课堂环境,能使师生在课堂上轻松、愉快的开展学习活动,有效地提高师生的活动质量,进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果。和谐课堂环境的创造,起决定作用的是教师。教师的工作,归根结底是“爱”的工作,小班化条件下,教师要奉行“机会均等”、“阳光普照”、“不让一个人掉队”、“少一倍学生,多一倍关爱”的观念。建构和谐课堂,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关键,教师除了为学生创设温馨的学习环境以外,更要通过教师无私的“爱”和实际行动,消除横亘于师生之间的情感鸿沟,让学生能够“亲其师,信其道”。

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是建构和谐开放课堂的基础,而要真正达到理想的和谐与开放,需要教师在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中认真落实,我国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充分的发展。”同时提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因此对于课堂教学的研究,我们应该致力于下面几个方面的研究:

(1)全面准确地了解学生,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建立科学的发展观,对学生的要求不能一刀切,正视学生个体的差异,进而采取针对措施,给予每个学生最需要的帮助的指导。

(2)对教学目标的郑重审视,做到知识、技能、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维目标的有机统一。

(3)课堂教学组织形式和教学方法选择的研究,旨在突出学生的主体作用,做好教师角色的服务功能,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而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方法,选择教学手段,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上寻求有效的途径。

(4)努力提高课堂教学中评价的激励和促进功能,通过教师科学的、充满人性关怀、形式丰富的课堂现场评价,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效率,培养学生的自信心。

小组合作学习的研究

现在社会需要的是那种会合作,又能积极参与竞争的人才。小班化教学过程应重视学生的小组合作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养成合作的习惯。做好合作小组成员组合的研究,在小组学习中,教师要对各小组的组员构成进行认真考虑,而不是随意的进行组合,要根据不同的学习态度,学习习惯,学习能力,个性差异入手,把全班同学进行科学分组,寻求最佳的分组方案,以取得预期的最佳的合作效果,每个小组学生在学习基础、能力水平等方面大致相同,男女混编,并根据学习需要,内容需要以及在活动中小组活动实际状况及时调整,以确保小组活动始终处于良性发展状况,符合教学发展需要。坚持小组内合作为主,竞争为次;小组之间开展竞争,既达到竞争的目的,同时又培养良好的合作精神和团队精神。研究小组内成员的科学合理分工,帮助学生在小组中明确各自的职责,合作学习小组可以达到学生之间资源相互利用,目标的相互依赖,奖励的相互依赖,身份相互依存,同时让学生在合作中学会交往,学会助人,学会寻求帮助。 重视学习方法指导,发展自主学习能力。

建构主义的学习观主张:“每个学习者都不就等待知识的传递,而应基于自己与世界相互作用的独特经验去建构自己的知识并赋予经验以意义。”亦即我们平常所说学生的知识技能不是别人教会的,而是通过他

自己的学习“习得的”。“教是为了不教”,体现了教学活动的最终目标,终身学习观念逐步深入人心,为了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我们必须重视学习能力的培养和发展,针对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应该着重在学会倾听、学会表达、学会合作与交流、学会搜集资料,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以保证课堂交流中听课的质量,培养认真预习和复习的习惯,不断提高自主学习的能力,培养认真作业的习惯,提高知识运用的能力。

(二)研究基本思路:

1、以校本培训为主线,加强教师实施小班化教学的理论学习

(1)利用各种有效途径,学习小班化教学的理论知识

(2)观摩展示课,全面开展小班化教学的初步探索与实践

(3)案例反思,交流分享小班化教学实施的成功经验与失败教训

2、以(骨干)青年教师为主体,培养实施小班化教学的生力军

3、以课题研究为导航,确保小班化教学的顺利推行

(三)研究基本方法

以实践研究法为主,辅以调查法、实验法、对比法、个案研究法

1、调查法:收集有关研究对象的现状及其历史的材料,弄清事实,借以发现存在的问题。

我们将对实验班的进展情况,对学生的基本情况,发展变化情况作调查,了解学前受教育情况,家庭生活状况,周边生活环境;了解学生的性格,兴趣爱好,显现的能力与潜质,了解学生某个阶段的学习情况,行为变化情况,能力增长情况。

2.实验法:通过主动变革,控制研究对象,发现与确认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假设理论,有目的,有预见地操作实验。

我们将把课题研究的基本内容,运用到日常教学中去,时刻作好记录,汇总工作,以便日后分析总结。

3.对比法:根据一定的标准,对某类教育现象在不同情况下的不同表现进行比较研究,找出教育的普遍规律及其特殊本质,力求得出符合客观实际结论。

我们将与原来大班进行学生学习数量、质量的对比,总的目的是研究学生个体接受教育的充分程度。

4.个案研究法:其基础是探究论述与某事、某种情况有关的各个方面。个案可以是所研究对象的某个方面,也可是代表全部事物发展的过程。

我们从四个方面进行研究:(1)学生知识能力,个性得到全面发展的案例。(2)学科成绩的明显提高的案例。(3)学生思维能力、动脑、动手操作能力,综合表达、表演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方面的案例。

(4)师生关系的融洽,学生主体地位得到体现的案例。

(四)研究的重点难点、主要观点及创新之处:

学校确定了教学工作主要围绕“在新课程环境下小班化教学模式的探索与研究”的主题。学校以小班化教学的研究和实践为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立足点,充分挖掘自身的教育资源,加强教师的理论学习和培训,不断深化小班化课堂教学策略的研究,从教学理念的更新到教学方式的改变,逐步形成了学校自身特色的小班化教学模式和教学管理体系。

创新之处:

本课题为应用性基础研究。在强调应用性的同时,也注重一定层次的理论探索,既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提出一系列新的理论观点和有利于农村实际的心的实践方法。

(五)预期达到的目标:

1、初步创设具有民主、平等、合作的交往空间,能让学生在这样的环境里愉快地、自主地进行学习。

2、学生学会与其他同学进行合作交流,具有初步合作学习与共事的能力,和同学平等交流的意识。

3、具有适合小班教学的先进的教学方法和开放的教学过程。

4、对学生具有分层、多元的评价和考核手段

5、初步培养学生独立摄取知识的能力和一定的创新能力。

三、研究的方法和手段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充分学习和借鉴他人的研究成果和成功做法,课题组成员认真学习有关小班化教学研究的专著和理论文章,切实转变观念,进而通过行动研究,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寻求有效的途径和方法,着重于提高课堂教学实施的研究。

四、课题研究的步骤及人员分工。

(一)本课题从2009、4起开始到2010、7结束。分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2009、4—2007、5)方案准备与申报阶段。

成立课题组,组织学习有关的教育教学理论,转变观念,更新思想,从本校实际出发,申报方案。

2、第二阶段:(2009、4—2010、4),方案论证与实施阶段。

按照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加强总结,在条件许可的情况下,请上级教研室的专家进行可行性论证,使其科学化,更具有可操性。形成高效性的小班化教学的手段和模式。

3、第三阶段:(2010、5—2010、6)成果深化总结。

深化研究方案,全面进行方案研究总结,撰写方案研究总结报告,形成与方案相关的材料。

(二)人员分工

课题组长:项红桃

负责课题方案、实施计划的制定、研究实施的协调。

副组长:洪亮汪玉洋

课题活动召集人,负责课题研究资料的收集和归档。

徐军荣、张红琴、严干连、胡新来胡淳友参与课题研究。

五、课题研究的条件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教科研工作,研究成员均为年轻的一线教师,热爱教育研究工作,责任心强,具有一定的教科研水平。

六、研究成果的表现形式

1、实验研究报告

2、课堂教学实例

3、教师论文


相关内容

  • 小班化教学优势探讨
  • 小班化教学优势探讨 这几年来,随着时代与教育的发展,我们作为部分教师已先行进入到了小班教育的研究中,我们参观.考察,看书籍,听报告,听课评课.研讨.实践,繁忙而有充实.不过我也听到了许多老师的疑惑,问题比较集中的就是"小班与大班到底有什么区别"."小班的课的设计大班也可 ...

  • 小班化教育的好处
  • 小班化教育的好处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大力发展教育是国家的基本方针.然而,现在的学校教育由于观念的相对落后和资源的限制,还是沿用传统的大班教学和应试教育,远达不到培养和造就人才的要求. 面对人们对教育的需求,各种课外辅导机构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培训形式也多种多样,有大班辅导.上门家教. ...

  • 幼儿园小班教学中音乐游戏的应用
  • [摘 要]音乐教育是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内容,对于幼儿园小班幼儿来说,要想更好的开展音乐教育教学工作,必须大力加强音乐游戏的应用,这样能够使幼儿小班幼儿更好的接受音乐教育,提高幼儿的音乐意识.尽管从总体上来看,幼儿园小班教学中音乐游戏已经得到了有效的应用,但仍然存在诸多不足之处.本文对音乐游戏在 ...

  • 小班化教育在农村音乐课堂的有效性研究
  • 小班化教育在农村音乐课堂的有效性研究 音乐是注入民族新鲜血液的活力源泉, 在对国人音乐素养的熏陶与感染,对民族整体素质的提高有着其他艺术形式所不具备的优势, 对于当今社会在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筑中华民族精神家园.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精神起着重要的支持作用.人才的艺术素质在某种程度上反映整 ...

  • 谈谈小班课堂教学方法
  • 谈谈小班课堂教学方法 新寨小学 周明芬 我自2010年调入新寨小学已有十多个年头了,十多年,随着小学入学生源的减少,我校也全面开始了小班化教学的实践.其实在工作之初,我就接触到一些有关小班化教学的信息:美国实行小班化教学要比中国早得多,这是国情决定的,所以我们在小班化教学实践中有些是可以学习的,在美 ...

  • 小班化教学的特点
  • 小班化教学的特点 我们草堰二小的的小班化教学已经开展了两年了.在这两年的教学中,所有担任小班的教师通过向兄弟学校学习和自主探索,在小班教育教学的各项工作中总结出一些经验,就"小班化教学的特点"来和大家分享一下. 一.小班教学使常态课更加扎实. 在正常的教学条件.教学设施下课堂教学 ...

  • 小班额教学交流总结
  • 小班额 大空间 一.小班额的现状: "小班额教学"是当代小学课堂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是当前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举措.随着农民工子女跟父母一起大量外出,计划生育以及家长对孩子教育选择趋于城市化.目前,农村小学的生源出现了自然萎缩,学校出现了人数少于20人的小班.这是农村小学办 ...

  • 小班额教学的做法与思考
  • 大滩中学小班额教学的做法与思考 我校处于城乡结合处,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加之我县教育布局的调整和镇城化建设的快速发展,一些学生选择了到城区学校就读.随着学生人数的逐年减少,我校各个班级都自然而然的小班化了,和所有农村学校一样,我校学生底子薄,基础差,生源参差不齐.在这种被迫"小班化&quo ...

  • 小班化教学心得体会
  • 小班化教学心得体会 白阳镇中心学校 马淑珍 随着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启动,小班化教学也逐渐开始走进了每一所学校,而在我校的小班化教学实验启动之中,有幸作为小班化教学的语文教师以及课程改革的实验者,刚刚迈进这个门槛,可谓任何经验都谈不上,只是想就此谈一谈自己对小班化教学的理解以及这一段时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