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中国区域地理试题(有答案)

作业一

一、选择题(共35题)

图示右侧圆形区域是左图A区域的放大图,读图回答1—3题

1.A地形区名称及成因分别是

A.华北平原;流水沉积 B.华北平原;风力沉积 C.黄土高原;流水沉积 D.黄土高原;风力沉积

R

P

Q

2.A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地貌特征及成因分别是

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流水沉积 B.地势较高,开阔平整;风力沉积 C.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流水侵蚀 D.地表崎岖,岩石裸露;风力侵蚀 3.图中甲、乙、丙代表黄河流域拥有的能源资源,从甲至丙依次是 A、水能、煤炭、石油 B、煤炭、水能、石油 C、煤炭、石油、水能 D、太阳能、风能、煤炭

读图2华北某地局部地图,有四口潜水井;完成4~5题。

4.该地想通过发展多种经营来发展农村经济,可以选择种植( ) A.甘蔗 B.茶叶

C.优质梨 D.香蕉

2

5.图中水井的水位,离井口最多为( )

A.15m B.10m C.20m D.5m

图2 等高线(m)

等地下水位线(m)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下图回答6—8题。

6、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A.矿产资源不足 B.水资源短缺 C.人口密度较大 D.洪水灾害频发

7、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地势平坦广阔 B、土壤深厚肥沃

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8、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劳动力价廉质优

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 ④水源、动力充足 ⑤市场前景广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图4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该河流位于( )

A.亚热带季风区 B.我国西北地区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10.该河流最有可能是( )

A.珠江 B.塔里木河 C.淮河 D.松花江

下 图是沿90°E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1—14题。

11. 与P地形区相比,Q地

A. 降水较少,年均温较低 B. 降水较少,年均温较高 C. 降水较多,年均温较高 D. 降水较多,年均温较低 12. 形成P、Q两地形区年均温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① P地距海较Q地近 ② P地纬度较Q地高 ③ Q地北部山地可阻挡南下冷空气 ④ Q地海拔较P地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3. R山脉在山麓地区的自然带是

A. 温带荒漠带 B. 温带草原带 C. 亚寒带针叶林带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14. 遵循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原则,Q地可建成我国重要的

A. 木材生产基地 B. 甜菜生产基地 C. 长绒棉生产基地 D. 商品粮生产基地 读图8“我国沿回归线剖面”图,据图回答17~19题。

图8

17.C区域大力发展(基塘)混合农业,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 ) A.光、热、水、土资源 B.劳动力资源 C.当地电力资源 D.现代化的农业机械

18.促进b地所在经济协作区发展经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红壤的改造 C.商品性农业基地的建设 D.交通运输建设 19.在剖面图中,关于a地与c地相似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季常出现大风雪、寒潮天气 B.基塘农业是两地农业生产的特色 C.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大规模的商品谷物农业 D.水热充足、雨热同期是两地共同的气候资源优势

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气候特色;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读图9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局部图,完成20~22题。 20.图中① ② ③ ④ 分别是(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半干旱

图9

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

C.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D.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21.下列解释正确的有( )

①“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 ②“一日须携四季装”——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

③“山下百花山上雪”——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④“日愁暴雨夜愁霜”——该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易结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2.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或面临的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光照资源丰富,可在区内大力推广小麦种植

B.该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资源丰富,增加牲畜数量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出路之一 C.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主要是干旱、霜冻、风沙 D.该地区南部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 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据此完成25—28题。

25.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A.非金属

( )

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

( ) ( )

B.有色金属 C.棉花 D.石油

26.城市P是在某原料基地建立的新工业中心,该原料是 27.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A.灌溉条件较差 B.日照时间太长 C.气温较低,热量不足D.土壤盐碱化严重

28.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工业地带属于( ) 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

表1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图12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29~30题。

表1

图12

29.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 A.治理盐碱地 B.退耕还草 C.保护沼泽地 D.植树造林 30.该区域可能位于( ) A.云贵高原东部 B.松嫩平原中部 C.黄土高原中部 D.内蒙古高原西部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图13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30~31题。

图13

31.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

32.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 A.≥10℃积温 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 读右图,回答33—34题。

33、图中P处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

①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河流落差大②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 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③地处我国季风区, 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④地处山地迎风坡, 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4、图中Q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城市,该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邻近大冶铁矿,原料丰富 B.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水运便利 C.位于京广线与陇海线交汇处,是重要的铁路枢纽 D.地处成都平原商品粮基地,农业经济基础好 35、经过Q处的铁路线有

A、成昆线、贵昆线 B、成渝线、襄渝线、川黔线 C、焦柳线、湘黔线 D、包兰线、兰青线、兰新线

二、综合题

36.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构建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的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

(1).图14所示的各农产品主产区中,位于我国暖温带与半湿润区的是汾渭平原、 农产品主产区;位于我国最大平原的是 农产品主产区;水稻一年三熟的地域位于 农产品主产区的南部。

(2).比较长江流域和河套灌区农产品主产区,完成下表。

(3).新疆绿洲农业是甘肃新疆农产品主产区中的特色农业。据图15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37.读图17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7

(1)根据图中信息,描述该地区地势的总体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

(2)图中黄河段流域面积狭小,其主要原因是 。简要分析图中黄河段流量往下游不断减少的原因。

(3)郑州及其附近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简述其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8、读下图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河流最小流量出现的时间及其原因。

(2)说出甲基地主要的商品性农作物,分析该基地形成与发展的优势条件。

(3)近年来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天津、青岛、大连,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4)该地区风沙危害严重,分析风沙频率最高的季节及其原因。

39.图20为北半球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示有关地理要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图幅范围内:①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是____

__;

②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特点是__ ____。

(2)根据环境条件,说明甲盆地内城市间交通联系适宜发展航空运输的理由。

(3)乙城市在国内最大粮食批发市场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试分析乙城市布局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

(4)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丙地所在的大地形区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5)图幅最南与最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差异明显,试比较两地区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

参考答案

1—5 DCACB 6—10 BDDCD 11—15 BCACB 16—20 DADDD 21—25 CDABC 26—30 BCDBD 31—35 CACBB

36(1)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华南 (2)

(3)南疆绿洲农业围绕塔里木盆地呈半环状分布,北疆沿天山北麓呈带状分布。前者是因为塔里木盆地北有天山,南有昆仑山,绿洲主要依靠两大山脉的冰川融水作为生活和灌溉水源;后者是因为绿洲主要依靠南边的天山冰雪融水作为生活和灌溉水源。

37.(1)地势西高东低。 依据:据等高线数值;据水系分布特点(河流自西向东流)。

(2)地上河 生产、生活用水量大;下游支流汇入少;地上河河水下渗量大;雨季短,蒸发量大。 (3)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靠近黄河,提供了灌溉水源;交通便利;市场广大;劳动力丰富等。

38.(1)春季(3-5月) 春末夏初,雨季尚未到达,降水稀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农业用水量大。 (2)棉花 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夏季雨热同期,降水较多,有利于棉花的生长、秋季雨水少,有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劳动力丰富,植棉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棉纺织工业基础好)。

(3)沿海港口城市,交通便利,信息畅达;劳动力丰富且素质较高,高等院校众多;临近日韩,便于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基础、协作条件较好。

(4)春季 多大风天气;降水少,蒸发强,土壤水分条件恶化,地面干燥、疏松。 39.(1)①中部高,东南部、西北部低;②东南暖(高)、西北寒(低),南北温差大。

(2)甲盆地内沙漠、戈壁广布,建设地面交通不便;盆地面积广大,城市分散(或者城市间相距远),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宜长距离运输;盆地内无高大山脉且晴天多、云雾天少,有利于飞机航行。 (3)乙城市位于华北平原,邻长江中下游平原,近东北平原等粮食主产区,粮食商品来源丰富;乙城市位于东部人口稠密区,该区域粮食消费量大;乙城市地处东西、南北交通枢纽(或京广、陇海铁路交会地),交通运输便利;乙城市是省会,信息、金融、仓储等服务条件好。

(4)丙地形区(青藏高原)阻挡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深入内陆,使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在丙地形区东南缘形成丰富降水,丙地形区西北部降水稀少。

(5)最南地区:水田农业,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粮食作物水稻为主、热带经济作物;最北地区:绿洲农业,熟制一年一熟,粮食作物小麦为主,经济作物棉花。

作业一

一、选择题(共35题)

图示右侧圆形区域是左图A区域的放大图,读图回答1—3题

1.A地形区名称及成因分别是

A.华北平原;流水沉积 B.华北平原;风力沉积 C.黄土高原;流水沉积 D.黄土高原;风力沉积

R

P

Q

2.A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地貌特征及成因分别是

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流水沉积 B.地势较高,开阔平整;风力沉积 C.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流水侵蚀 D.地表崎岖,岩石裸露;风力侵蚀 3.图中甲、乙、丙代表黄河流域拥有的能源资源,从甲至丙依次是 A、水能、煤炭、石油 B、煤炭、水能、石油 C、煤炭、石油、水能 D、太阳能、风能、煤炭

读图2华北某地局部地图,有四口潜水井;完成4~5题。

4.该地想通过发展多种经营来发展农村经济,可以选择种植( ) A.甘蔗 B.茶叶

C.优质梨 D.香蕉

2

5.图中水井的水位,离井口最多为( )

A.15m B.10m C.20m D.5m

图2 等高线(m)

等地下水位线(m)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东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正在加速崛起。读下图回答6—8题。

6、目前,影响环渤海经济圈可持续发展的首要因素是 A.矿产资源不足 B.水资源短缺 C.人口密度较大 D.洪水灾害频发

7、图中阴影区是我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其棉花生长的有利气候条件是

A、地势平坦广阔 B、土壤深厚肥沃

C、降水丰富,水源充足 D、光热条件好,雨热同期

8、天津、青岛、大连吸引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其共同的优势区位条件是

①水陆交通便利 ②劳动力价廉质优

③接近原料和零部件产地 ④水源、动力充足 ⑤市场前景广阔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⑤

图4为我国某河流的年径流量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 9.该河流位于( )

A.亚热带季风区 B.我国西北地区 C.温带季风区 D.高寒地带 10.该河流最有可能是( )

A.珠江 B.塔里木河 C.淮河 D.松花江

下 图是沿90°E的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11—14题。

11. 与P地形区相比,Q地

A. 降水较少,年均温较低 B. 降水较少,年均温较高 C. 降水较多,年均温较高 D. 降水较多,年均温较低 12. 形成P、Q两地形区年均温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① P地距海较Q地近 ② P地纬度较Q地高 ③ Q地北部山地可阻挡南下冷空气 ④ Q地海拔较P地低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②④ 13. R山脉在山麓地区的自然带是

A. 温带荒漠带 B. 温带草原带 C. 亚寒带针叶林带 D.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14. 遵循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原则,Q地可建成我国重要的

A. 木材生产基地 B. 甜菜生产基地 C. 长绒棉生产基地 D. 商品粮生产基地 读图8“我国沿回归线剖面”图,据图回答17~19题。

图8

17.C区域大力发展(基塘)混合农业,主要是为了充分利用( ) A.光、热、水、土资源 B.劳动力资源 C.当地电力资源 D.现代化的农业机械

18.促进b地所在经济协作区发展经济,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 )

A.水土流失 B.红壤的改造 C.商品性农业基地的建设 D.交通运输建设 19.在剖面图中,关于a地与c地相似性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冬季常出现大风雪、寒潮天气 B.基塘农业是两地农业生产的特色 C.面积广大,有利于发展大规模的商品谷物农业 D.水热充足、雨热同期是两地共同的气候资源优势

人们常用“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来形容青藏高原的气候特色;在青海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读图9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界线局部图,完成20~22题。 20.图中① ② ③ ④ 分别是( )

A.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半干旱

图9

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

B.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

C.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D.内流区域与外流区域界线、半干旱区与半湿润区界线、季风区与非季风区界线、湿润区与半湿润区界线

21.下列解释正确的有( )

①“一年无四季,一日见四季”——青藏高原气温的年变化、日变化都较大 ②“一日须携四季装”——气候的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

③“山下百花山上雪”——该地区地势起伏较大,地理环境的垂直地域分异明显

④“日愁暴雨夜愁霜”——该地区白天气温高,空气对流旺盛,易形成暴雨;夜晚大气逆辐射增强,地面易结霜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

22.下列关于青藏高原地区资源的开发利用或面临的问题,说法正确的是( ) A.该地区光照资源丰富,可在区内大力推广小麦种植

B.该地区地广人稀,草场资源丰富,增加牲畜数量是当地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出路之一 C.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主要是干旱、霜冻、风沙 D.该地区南部地处亚欧板块和印度洋板块的交界处,地热资源丰富 读某区域图,图中甲、乙、丙是重要的农业区。据此完成25—28题。

25.甲地区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主要是 A.全年高温,干湿季分明 C.多地下水和冰雪融水 A.非金属

( )

B.土层深厚,土壤肥沃 D.光照虽弱但日照时间长

( ) ( )

B.有色金属 C.棉花 D.石油

26.城市P是在某原料基地建立的新工业中心,该原料是 27.丙地区与乙地区相比,其发展农业的不利条件主要是

A.灌溉条件较差 B.日照时间太长 C.气温较低,热量不足D.土壤盐碱化严重

28.图示区域内甘肃、宁夏在黄河附近形成一条“工业长廊”,根据图中信息判断工业地带属于( ) A.以棉、毛纺织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B.以农产品加工工业为主的工业地域

C.以石油、煤炭开采为主的工业地域D.以有色金属冶炼和水电为主的工业地域

表1为我国某区域1999年主要土地覆被类型的面积。图12示意该区域1999~2007年土地覆被类型面积变化率,正值表示增长,负值表示减少。该区域生态环境已呈退化趋势。据此完成29~30题。

表1

图12

29.改善该区域生态环境首先应( ) A.治理盐碱地 B.退耕还草 C.保护沼泽地 D.植树造林 30.该区域可能位于( ) A.云贵高原东部 B.松嫩平原中部 C.黄土高原中部 D.内蒙古高原西部

气候生产潜力是指一个地区光、热、水等要素的数量及其配合协调程度。图13示意中国东北地区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的空间分布。读图完成30~31题。

图13

31.影响甲处等值线向北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地形因素 D.海陆分布

32.在中国东北地区,与玉米气候生产潜力空间变化规律基本一致的指标是( ) A.≥10℃积温 B.日照时数 C.太阳辐射量 D.年降水量 读右图,回答33—34题。

33、图中P处水能资源丰富,主要原因是

①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一、二级阶梯的过渡地带, 河流落差大②地处我国地势的第二、三级阶梯 的过渡地带,河流落差大③地处我国季风区, 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④地处山地迎风坡, 降水丰沛,河流径流量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34、图中Q为我国重要的钢铁工业城市,该城市兴起的主要原因是

A.邻近大冶铁矿,原料丰富 B.位于嘉陵江与长江交汇处,水运便利 C.位于京广线与陇海线交汇处,是重要的铁路枢纽 D.地处成都平原商品粮基地,农业经济基础好 35、经过Q处的铁路线有

A、成昆线、贵昆线 B、成渝线、襄渝线、川黔线 C、焦柳线、湘黔线 D、包兰线、兰青线、兰新线

二、综合题

36.读下列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构建东北平原、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汾渭平原、河套灌区、华南和甘肃新疆等的农产品主产区为主体的农业战略格局。

(1).图14所示的各农产品主产区中,位于我国暖温带与半湿润区的是汾渭平原、 农产品主产区;位于我国最大平原的是 农产品主产区;水稻一年三熟的地域位于 农产品主产区的南部。

(2).比较长江流域和河套灌区农产品主产区,完成下表。

(3).新疆绿洲农业是甘肃新疆农产品主产区中的特色农业。据图15分别归纳南疆、北疆绿洲农业空间分布的形态特征并说明其自然原因。

37.读图17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图17

(1)根据图中信息,描述该地区地势的总体特征并说明判断依据。

(2)图中黄河段流域面积狭小,其主要原因是 。简要分析图中黄河段流量往下游不断减少的原因。

(3)郑州及其附近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简述其农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38、读下图答下列问题。

(1)简述图示河流最小流量出现的时间及其原因。

(2)说出甲基地主要的商品性农作物,分析该基地形成与发展的优势条件。

(3)近年来外资企业纷纷落户天津、青岛、大连,其共同的区位优势有哪些?

(4)该地区风沙危害严重,分析风沙频率最高的季节及其原因。

39.图20为北半球某区域图。读图完成下列要求。

(1)据图示有关地理要素,结合所学地理知识分析,图幅范围内:①地表高低起伏的总趋势是____

__;

②冬季气温分布的总体特点是__ ____。

(2)根据环境条件,说明甲盆地内城市间交通联系适宜发展航空运输的理由。

(3)乙城市在国内最大粮食批发市场基础上,建立了国家粮食交易中心。试分析乙城市布局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有利区位条件。

(4)用所学地理知识,分析丙地所在的大地形区对我国夏季降水的影响。

(5)图幅最南与最北地区农业气候资源差异明显,试比较两地区在发展种植业方面的不同。

参考答案

1—5 DCACB 6—10 BDDCD 11—15 BCACB 16—20 DADDD 21—25 CDABC 26—30 BCDBD 31—35 CACBB

36(1)黄淮海平原;东北平原;华南 (2)

(3)南疆绿洲农业围绕塔里木盆地呈半环状分布,北疆沿天山北麓呈带状分布。前者是因为塔里木盆地北有天山,南有昆仑山,绿洲主要依靠两大山脉的冰川融水作为生活和灌溉水源;后者是因为绿洲主要依靠南边的天山冰雪融水作为生活和灌溉水源。

37.(1)地势西高东低。 依据:据等高线数值;据水系分布特点(河流自西向东流)。

(2)地上河 生产、生活用水量大;下游支流汇入少;地上河河水下渗量大;雨季短,蒸发量大。 (3)华北平原,地势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温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靠近黄河,提供了灌溉水源;交通便利;市场广大;劳动力丰富等。

38.(1)春季(3-5月) 春末夏初,雨季尚未到达,降水稀少;气温回升快,蒸发旺盛;农业用水量大。 (2)棉花 地形平坦、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夏季雨热同期,降水较多,有利于棉花的生长、秋季雨水少,有利于棉花的后期生长和收摘;劳动力丰富,植棉历史悠久;交通便利;市场广阔(棉纺织工业基础好)。

(3)沿海港口城市,交通便利,信息畅达;劳动力丰富且素质较高,高等院校众多;临近日韩,便于承接产业转移;工业基础、协作条件较好。

(4)春季 多大风天气;降水少,蒸发强,土壤水分条件恶化,地面干燥、疏松。 39.(1)①中部高,东南部、西北部低;②东南暖(高)、西北寒(低),南北温差大。

(2)甲盆地内沙漠、戈壁广布,建设地面交通不便;盆地面积广大,城市分散(或者城市间相距远),航空运输速度快,适宜长距离运输;盆地内无高大山脉且晴天多、云雾天少,有利于飞机航行。 (3)乙城市位于华北平原,邻长江中下游平原,近东北平原等粮食主产区,粮食商品来源丰富;乙城市位于东部人口稠密区,该区域粮食消费量大;乙城市地处东西、南北交通枢纽(或京广、陇海铁路交会地),交通运输便利;乙城市是省会,信息、金融、仓储等服务条件好。

(4)丙地形区(青藏高原)阻挡东南季风、西南季风深入内陆,使西北内陆地区降水稀少,在丙地形区东南缘形成丰富降水,丙地形区西北部降水稀少。

(5)最南地区:水田农业,熟制一年两熟或三熟,粮食作物水稻为主、热带经济作物;最北地区:绿洲农业,熟制一年一熟,粮食作物小麦为主,经济作物棉花。


相关内容

  • 初中海南地理测试题
  • 201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海南卷) 地 理 注意事项: 1. 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题前,考生务必在将自己的姓名.考生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回答第Ⅰ卷时,选出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 ...

  • 2017年高考全国III卷地理试卷分析报告
  • 2017年高考全国III 卷地理试卷分析报告 2017年的高考已落下帷幕,高考试题早已呈现在师生面前.受上级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的安排,现我对本次高考地理试卷进行分析,除了参考部分专家的观点外,还有一些我个人主观的想法,说的不妥之处,还望大家能包涵和指点!本报告包括"2017年高考地理试卷分 ...

  • 高三地理备考策略
  • 高三地理备考策略 一.山东高考试题特点分析 下面将山东省近五年(2007-2011年)的高考地理试题进行分析,以探究试题特征和命题规律. 1. 试卷结构及分值 地理试卷由客观性试题和主观性试题两部分组成.客观性试题包括8个单项选择题,每题4分,共32分:主观性试题由必做题和选做题两部分组成,知识考查 ...

  • 高三学法指导
  • 高三地理复习策略 第一轮 复习 (2014年8月---2015年1月) 高三地理第一轮复习是夯实基础,培养能力的关键时期,务必掌握好基础知识.基本能力.基本的思维过程和基本的地理素养,而这些基础的复习应以教材为载体.在紧抓教材.巩固知识的同时,对地理科知识进行梳理和归纳,使知识系统化.同时配以单元训 ...

  • 历届高考试题及解析150题(人文地理-1)
  • 历届高考试题及解析150题(人文地理-1) 试题1 治理淮河流域洪涝灾害的根本措施是( ) A.在受灾地区大力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 B.重灾区大规模移民,并不再布局大.中型企业 C.在中.下游修建蓄洪水库 D.在下游疏浚并增加泄洪通道 解题思路 该题考查考生对治理淮河问题了解的程度,它要求考生了解 ...

  • 区域地理强化训练答案
  • 四.综合题(题型注释) 1.读某岛屿水系略图,回答下列问题.(10分) (1)在图中用虚线画出主要分水岭.(1分) (2)比较甲.乙两城市的年降水量差异,并解释其成因.(5分) (3)该岛是世界上物种多样性最典型的地区之一,分析其主要原因.(4分) [答案] (1)绘图略.(1分)(必须用虚线,其它 ...

  • 比较类试题特点及命题呈现方式分析
  • 地 理旌竖p 躞斓嘲豳■---_-'j,, 比较类试题是高考知识与能力考查的重要形式. 诣一一撕 口周成武鲁爱华 释问题能力"的考查.况.读表.回答1-3题. 单位GDP能耗(吨标准煤,万美元) 14.223.731.8930.7 表格式,通过设置比较项目,呈现部分信息,然后要求考生按要求 ...

  • 安徽六校联考地理试题
  •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联考地理[解析] 安徽省六校教育研究会2017届高三第一次联考 地理试题 (卷面分值:100分 考试时间:100分钟)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图1中a.b.c.d分别示意 ...

  • 中国地理试题(含答案)
  • 中国地理概况测试题 第Ⅰ卷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北回归线穿过的省区自西向东排列正确的是 ( ) ①广东 ②广西 ③云南 ④台湾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③②①④ D.④①②③ ①"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②" ...

  • 2014年高考地理试卷分析(邱俊娟)
  • 2014高考地理真题研究以及教学启示 一.试卷总体评价 2014年高考是湖北省进入新课标以来第三次高考,该卷依据地理新课标,坚持地理学的一般原理,以图形为载体,重点考核了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重视基础,考察能力. 仔细研读新课标文综地理试题,题型稳定,总体感觉难度适中,仅客观性试题7,9题较难,主观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