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教师岗位强化培训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应怎么顺应课堂教学

提交者: 饶贤辉  (提交时间:  2012-2-28 11:20:25)

答题内容:

1.       结合你的教学实际谈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声由来已久,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过。在社会各界热切的期盼中,新课标姗姗而来。新课改以后,教学改革逐渐走向深入,很多奋斗在第一线的教师,取得了丰硕的课堂教学效果。但是,一些老师因受传统应试教学思想的影响,并没有转变自己的思想观点,他们仍还沉溺于自己的应试教学,所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存在问题

1、学生主体地位未能落实。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但是,目前以教师讲析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仍占主导,语文教师抱着对教学的热爱,他们翻阅教参,上网查找资料,备课可谓尽心尽力,集大成者。到了课堂上更是抓紧 45 分钟,惟恐讲得不够深,不够透。从字词到写作背景句的分析,到主题思想再到写作特色,没有半点遗漏。也有教师在此基础上采用所谓的启发式,课前,教师预先设制好教学思路与环节或讨论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轮流回答问题,一切尽在教师的预设轨道之中。课堂教学追求的是唯一的解读,并以之统一所有学生的认识,行动与实践去获取知识。这种单向的教学,其教学效果仍不尽人意,仍不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样的课堂,体现不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处处显现的是“以师为本”的理念。

2、片面强调“尊重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在教学过程中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目前,民主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要主动把教师的中心地位让给学生的说法已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有些教师担心自己讲得多了,教师主导地位太突出,不符合新课改的精神,结果课堂上该讲的地方也省略了。于是,有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主体地位。这种课看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实际上由于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使学生由于受到自身水平的限制得不到提高。作为教师应该做的是:重视学情实际,追求学习实效。踏踏实实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启发引导学去感受言语符号自由组合所产生的不同意蕴,感受文本深切的人文关怀精神。

3、仍固守应试教学的狭小阵营,继续推行应试教学。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有一种理解,以为掌握了语文知识、学好了课文就具有了语文能力,因而我们的各级语文测试,把语文知识的传授和对课文的理解,作为测试的目标,甚至将此与对语文能力的测验平起平坐。为了能使自己的学生考出一个好成绩,他们仍沉浸在题山汇海里,试图通过频繁地考试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试能力。殊不知,这种盲目的考试,只能够扼杀学生学习兴趣,扼杀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这个新旧课程转换时期,语文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急切需要寻找一些策略来拯救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

二、应对策略

1、课堂教学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要教得活,不能死守一章一法,每节课的教学模式都是:介绍时代背景、分段并概括大意、归纳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指引者,师之功也”,在这种教学模式面前显得苍白。这套模式以教师对语言材料的全面分析讲解,代替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和领悟,违背了母语学习的规律。我们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不少语文教师,锐意改革,创造了不少好的教学模式。如:辽宁魏书生的“自学六步”法,上海高润华的剥笋教学法,上海于漪的情感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模式都是一些比较成功的做法,为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提供了难得的借鉴,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尽快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让平等交往成为师生关系的主线。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该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要体现出自己组织者的身分,能够按照事先的教学设想来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学有所得。同时,每位教师要在教学中凭借自己深厚的语文素养,对文本的独特体验、感悟、把握和可能高于学生的深刻见解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开启思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示范,精要点评,高效对话,就是履行了引导者角色的职责。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既要做好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也要做好一个参与、促进的角色;在课堂教学这个平台上,我们教师和同学的关系既是一个挚友的关系,也应是一个诤友的关系。作为一名教师,只能全方位理解这些角色定位的意义,才能成为这个教学平台上平等对话的一员。

3、引导学生积极开发教学资源。

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在现有的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地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阅读相关的文章,课后推荐阅读相关读物,以增加对作品背景和主人公的了解,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这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神。除了引导学生开发文本资源以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开发生活中教学资源,因为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学生最熟悉,最有兴趣,最容易理解。

4、处理好张扬个性与价值引导的关系。

追求“个性化”阅读,让学生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对的。问题是语文教师要有灵心慧眼在独特体验和价值取向之间找到支点!必须清楚,新课标中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建立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的。否则,我们的教育将在失重与倒错中制造隐患。

以上所述是我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应对的策略,语文教学的探索是无穷的,语文教改,任重而道远,我们应不断求索,努力开拓一个全新的课堂教学环境,努力构建一个师生平等对话的真正平台。所谓“问题意识”,指的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面临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重要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      谈谈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摇篮。高度肯定和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中外教育家所共识。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意识的价值和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也曾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著名大学者朱熹也说过“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则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国外也有很多学者极力推崇问题及问题意识。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爱因斯坦也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

然而,我国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具体表现为:〈一〉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二〉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变革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以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最终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那么,具体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构建心理安全区域,让学生敢问。

青少年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是问题意识的种子。而这颗种子能否发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然而,在课堂上仍有许多学生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流传千古的“师道尊严”仍蛰伏于许多人的思想深处,学生对老师既敬又畏,教师永远是正确的,对书本质疑,向老师发问,便是对老师的不敬,便是捣乱,钻牛角尖,换来的是老师的不屑,不耐烦,甚至挖苦和讽刺。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的学生越来越多。久而久之,课堂上只剩老师的声音,他们只能在台上唱着“独角戏”。因此,要让学生敢问,就应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充分肯定学生的劳动,对学生的一些独特看法和“出格”的理解应予以积极鼓励。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教师只有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

二、变革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

阅读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在语文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启发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启发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爱思、会思、多思、深思。然而,在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缺少自己思想,习惯于尊崇“先入为主”的传统定论,习惯于顺从教学参考书上的“权威分析”,因此,《雷雨》中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就是虚假和伪善;《项链》的主题只能批评小资产阶级妇女的虚荣心。阅读教学的过程成了对参考书进行简单的“复制”和机械传播的过程。教学的任务就是将这些现成的结论硬塞给学生,以形成教学参考书上的“统一认识”。更由于自身主体的缺失,导致教师过分低估学生的阅读能力,认为学生的认识水平、文化修养都很有限,不能理解作品。因此,喋喋不休地烦琐阐释,千篇一律地条分缕析成了教师惯用的阅读模式,以读代讲,讲练结合成了教师顺手的教学方法。学生没有自主阅读的时间,没有自主表达的空间,阅读变成了教师的“专利”课堂阅读成了无心智对抗,无思想碰撞的一潭死水。因此,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启发式教学思想源于孔夫子,它的原式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它的变式是《学记》中的“善喻”,即“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在阅读教学中应运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可引导学生抓住“呼声”发问:什么呼声?为什么发出呼声?是一个人的呼声,还是代表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的孩子的呼声……然后导读课文,学生就可从总体上领悟到“呼声”的内涵,把握课文所表达的“渴望和平”的主旨。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边思考,边在矛盾处刨根问底,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中有这样一句“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有太容易破碎了!”,教师可就这个关键句子引发质疑:为什么说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为什么又感到她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这样引发出一个个问题,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边阅读边思考,进而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精心地设计问题情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问题情境指的是个人所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也就是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事物所具备的条件超过人们已有知识经验的范围而构成的问题条件。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诱导和启发学生改造、重组和重新解释他们的经验和知识,并且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问,不断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教材中某些现象和事例的矛盾关系,设疑发问,从而唤起学生注意并产生积极探究问题答案的心理,控制和调整学生的思维方式,由浅入深,揭示事物间的必然联系。一个巧妙的问题,就能是学生产生思维的火花,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可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强化。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改变原有的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与真理的探求者,发现者。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空间和自我表现的空间,努力做到:特征让学生观察,思路让学生探索,方法让学生寻找,意义让学生概括,结论让学生验证,难点让学生突破。在上海东格致中学刘大年老师的课上,学生可以不举手随时发言。学生七嘴八舌回答问题的声音似乎有点“嘈杂”,但细听都感到有一股被激发出来的学习热情在涌动。探索“出声说”教学发的刘老师认为,提倡学生“出声说”,即允许课堂上的学生在兴奋紧张的思维中,把疑问、答案及一切在求知欲驱使下的思维活动在情不自禁中脱口而出,不必受传统课堂纪律的“压抑”,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表达欲望和成功欲望,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善问。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重要的理念,而在改革原有学习方式的过程中,离不开学生的思维发展,离不开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关键在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困难的是提出公式,而不是证明公式。也就是说,发现并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是运用现成的知识,而发现问题却需要思维的深入,想象力的开展。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自由落体定理”的科学修正及创新,准确地说明了这一点。因为比萨斜塔上的试验几乎人人可为,但能发现并提出这一问题的仅有伽利略一人。就像每人都能看到过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掉下来,却没有谁能像牛顿那样思考: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往下掉?正是由于牛顿的这个问题才创立了万有定律。这些理论与实践,非常有力地证明了一个简单却又十分重要的命题: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先提出阅读思考题,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而学生在边读课文边思考的往往是既定的问题,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始终跟着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教学环节走,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当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课文提供的信息之间发生冲突时,由于学生要全力完成教师所提问题,这种冲突则被淡化、被忽略了,学生认识结构中的顺应过程在这一环节中被人为取消了。这样严重挫伤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因此,在极力推崇自主阅读的今天,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断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一〉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信息时代,阅读将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会不会阅读将决定一个人向社会获取智慧的能力。而要培养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前提是要唤起他的主体意识。所谓主体意识,指的是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意识越强,他们参与自我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越大,从而也就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力量,不断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陶行知先生讲,如果你按着鸡脖子喂米给鸡吃,它乱挣乱叫也不会吃。如果你松开鸡,它就会自己主动去吃米。喂鸡如此,阅读教学中更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自觉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创新和探索的源头。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正如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所说的,“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因此在教学中,要花大力气引导学生寻疑、质疑、释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在学生不易产生疑问的地方设疑,抓住矛盾加以展示,都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惑的状态,促使他们认真思考,积极寻求解惑的途径和方法。学生生疑后,要注意设置辨疑的条件和气氛,引导学生谈看法,摆见解,比较分析,判断推理。辨疑组织得好,学生课堂上的精神活动就积极、充实,甚至非常热烈。辨疑要尽可能注意新旧联系,启发学生挖“知识库存”,使它们运转,发挥温故而知新的作用;要灵活地运用各种比较方法培养学生精读深思、探幽发微的能力,在古今作品之间,中外作品之间,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之间,无论是遣词造句、结构层次、构思、主题等等均可通过比较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促使他们垂直思考,开拓思维的广度,训练思维与阅读的敏捷性和准确度。但学生在辨疑、析疑时,教师不能以自己思考问题的范围教学生“就范”,使得学生“画地为牢”。学生往往有自己的思路,有时能够突破习惯的羁绊,闪发创造性的火花。因此,在教学中,要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自由地进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大胆怀疑、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并能对某些共性的看法或结论质疑,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当然,对学生敢于质疑的心理进行呵护比关注其问题与文本的关系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学生敢于质疑的习惯形成,才有条件俩提高学生质疑的水平。而在呵护学生勇于质疑的积极性的同时,并不等于说不要重视问题的质量。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整合,不断提升问题的质量。而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其前提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生疑能力,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并在发现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

现代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该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尝试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特级教师魏书生喜欢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运用猜测、尝试的方法解决不会的问题。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完整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在操作、实践、阅读、想象中去探索和发现规律,学会学习。例如,《赤壁之战》一文中写刘备长坂兵败后,诸葛亮曾亲赴紫桑,游说孙权结盟。孙权经过一番斟酌与思忖,抛出了这样一句话:“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注解中的翻译一般都是这样的:“除了刘备,没有一个人可以抵挡得了曹操……”然而,这明显不符合江东一代豪杰孙权的性格。此翻译的错误究竟出在哪里?学生大胆猜想,尝试着翻译,认为正确的翻译应该是:“除了刘备,没有一个人可以与(之)共拒曹操……”该句的难点是“莫可以”中的“以”是一个通假字,其本字应该是“与”。就这样疑难问题终于被学生解决了。

2、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杜威认为,“知识绝不是固定的、永恒不变的,它是作为另一个探究过程的一部分,既作为这个过程的结果,同时又是作为另一个过程的起点,它始终有待再考虑、再检验、再证实,如同人们始终会遇到新的、不明确的、困难的情境一样。”可见,探究是包括学生学习在内的一切活动的本质属性。探究赋予学习者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者通过独立、深入地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有位教师在教《我的叔叔于勒》时,发现有的学生误把于勒当成小说的主人公。这位教师没有简单地教给学生结论,而是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思考:从情节的发展过程中,谁是主导者?从人物间的矛盾冲突看,谁是主动者?从主题思想分析看,小说主要揭示的是什么?学生通过认真阅读,得出了新的结论:菲利普夫妇才是作者所要刻画的主要人物,因为课文是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弟弟于勒的态度变化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一主题的。学生在探究过程,又提出了“如果当时于勒一眼认出向他买牡蛎的人竟是自己的亲哥哥时,那么他会有怎样的心理和行动”的问题。雪球越滚越大,使探索更广泛、更深入。从提出问题开始,由解决问题再到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使整个学习过程在探索中获得发展。

3、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由于受年龄、思维水平的限制,在认知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自我评价能力较差,但对别人的行为却比较容易发现毛病。根据这一特点,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思想碰撞、组织交流来解决,让学生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其实,这样的思想交锋比结论本身更重要没,讨论和争辩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大大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同时,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过程中,还应不断地开发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敢于在既定理论、观点方面进行质疑,突破常规定型模式,超越传统理论框架,不思路指向新的角度、新的领域,这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

新课标改革最重要的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改的呼唤。教师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独立自主地阅读。

注释及反思:呵呵,我是语文老师。在这儿我再多说两句!我感觉主要的弊端是体制上的,这么说吧,高中老师没法教,学生答题思路没有,基础知识没有,答题规范没有。怎么教?这些讲了,也不管用,学生都不想去尝试写答案。为什么?高中语文老师的答案是:初中老师没教好。其实初中老师也都教了,也不行,好象是小学老师没教好。小学老师也委屈。好象是学生家长都没教好。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中国人现在没有思考的习惯,也没有说出自己实在想法的习惯。关键是你说了自己的实在想法也没人认同。那么多的权威让你不想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了。自己想的什么不想说,那还怎么做阅读题呢?所以,我说几句自由的话希望得到各位专家老师的指点和释疑解惑。

新课程标准下语文教师应怎么顺应课堂教学

提交者: 饶贤辉  (提交时间:  2012-2-28 11:20:25)

答题内容:

1.       结合你的教学实际谈谈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应对策略。

语文教学改革的呼声由来已久,课堂教学改革的步伐从未停止过。在社会各界热切的期盼中,新课标姗姗而来。新课改以后,教学改革逐渐走向深入,很多奋斗在第一线的教师,取得了丰硕的课堂教学效果。但是,一些老师因受传统应试教学思想的影响,并没有转变自己的思想观点,他们仍还沉溺于自己的应试教学,所以中学语文课堂教学仍然存在很多问题。

一、存在问题

1、学生主体地位未能落实。

新课程标准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使学生能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合作者,而不是权威的讲授者。但是,目前以教师讲析为主,学生被动接受的教学方式仍占主导,语文教师抱着对教学的热爱,他们翻阅教参,上网查找资料,备课可谓尽心尽力,集大成者。到了课堂上更是抓紧 45 分钟,惟恐讲得不够深,不够透。从字词到写作背景句的分析,到主题思想再到写作特色,没有半点遗漏。也有教师在此基础上采用所谓的启发式,课前,教师预先设制好教学思路与环节或讨论的问题,然后在课堂上让学生轮流回答问题,一切尽在教师的预设轨道之中。课堂教学追求的是唯一的解读,并以之统一所有学生的认识,行动与实践去获取知识。这种单向的教学,其教学效果仍不尽人意,仍不能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的能力。这样的课堂,体现不出以人为本的理念,处处显现的是“以师为本”的理念。

2、片面强调“尊重和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而在教学过程中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

目前,民主教育的观念深入人心,要主动把教师的中心地位让给学生的说法已得到大家的一致认可。有些教师担心自己讲得多了,教师主导地位太突出,不符合新课改的精神,结果课堂上该讲的地方也省略了。于是,有些教师在进行教学设计时,不顾学生的实际情况和主体地位。这种课看似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性,实际上由于弱化了教师的主导作用,而使学生由于受到自身水平的限制得不到提高。作为教师应该做的是:重视学情实际,追求学习实效。踏踏实实地在每一个教学环节启发引导学去感受言语符号自由组合所产生的不同意蕴,感受文本深切的人文关怀精神。

3、仍固守应试教学的狭小阵营,继续推行应试教学。

长期以来,我们一直有一种理解,以为掌握了语文知识、学好了课文就具有了语文能力,因而我们的各级语文测试,把语文知识的传授和对课文的理解,作为测试的目标,甚至将此与对语文能力的测验平起平坐。为了能使自己的学生考出一个好成绩,他们仍沉浸在题山汇海里,试图通过频繁地考试来提高学生的语文应试能力。殊不知,这种盲目的考试,只能够扼杀学生学习兴趣,扼杀学生的语文能力。在这个新旧课程转换时期,语文教师面临着新的挑战,我们急切需要寻找一些策略来拯救我们的语文课堂教学。

二、应对策略

1、课堂教学应采取灵活多变的教学方法。

课堂教学要教得活,不能死守一章一法,每节课的教学模式都是:介绍时代背景、分段并概括大意、归纳中心思想、分析写作特点。“指引者,师之功也”,在这种教学模式面前显得苍白。这套模式以教师对语言材料的全面分析讲解,代替学生对语言材料的感受和领悟,违背了母语学习的规律。我们应根据新课标的要求,以及学生学习的实际,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改革开放以来,不少语文教师,锐意改革,创造了不少好的教学模式。如:辽宁魏书生的“自学六步”法,上海高润华的剥笋教学法,上海于漪的情感教学法等等。这些教学模式都是一些比较成功的做法,为进一步探索新形势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途径提供了难得的借鉴,我们的语文教师,应该采取拿来主义的态度,结合本校学生的实际情况,不断创造出新的教学模式,尽快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2.让平等交往成为师生关系的主线。

在课堂教学中,首先应该处理好学生自主与教师主导的关系。教师在课堂上要体现出自己组织者的身分,能够按照事先的教学设想来完成教学任务,使学生学有所得。同时,每位教师要在教学中凭借自己深厚的语文素养,对文本的独特体验、感悟、把握和可能高于学生的深刻见解对学生加以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开启思维,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示范,精要点评,高效对话,就是履行了引导者角色的职责。教师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既要做好一个引导者的角色,也要做好一个参与、促进的角色;在课堂教学这个平台上,我们教师和同学的关系既是一个挚友的关系,也应是一个诤友的关系。作为一名教师,只能全方位理解这些角色定位的意义,才能成为这个教学平台上平等对话的一员。

3、引导学生积极开发教学资源。

语文教师应创造性地理解和使用教材,积极开发课程资源,灵活运用多种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学会学习。在用好教科书的基础上,在现有的教学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适当地引导学生收集相关资料,阅读相关的文章,课后推荐阅读相关读物,以增加对作品背景和主人公的了解,拓展学习内容,提高阅读能力,这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精神。除了引导学生开发文本资源以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去开发生活中教学资源,因为生活中的教学资源学生最熟悉,最有兴趣,最容易理解。

4、处理好张扬个性与价值引导的关系。

追求“个性化”阅读,让学生有“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这是对的。问题是语文教师要有灵心慧眼在独特体验和价值取向之间找到支点!必须清楚,新课标中要求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是建立在“重视语文的熏陶感染作用,注意教学内容的价值取向”的基础上的。否则,我们的教育将在失重与倒错中制造隐患。

以上所述是我国中学语文课堂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及应对的策略,语文教学的探索是无穷的,语文教改,任重而道远,我们应不断求索,努力开拓一个全新的课堂教学环境,努力构建一个师生平等对话的真正平台。所谓“问题意识”,指的是人们在认识活动中,面临到一些难以解决的、疑虑的重要问题时产生的一种怀疑、困惑、探究的心理状态。这种心理状态能驱使个体积极思维,不断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       2      谈谈新课改背景下课堂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创新精神的摇篮。高度肯定和重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为中外教育家所共识。早在两千多年前,孔子就要求自己和学生“每事问”,他高度评价问题意识的价值和意义,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也曾说过“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著名大学者朱熹也说过“读书始读,未知有疑,其次则渐渐有疑。中则节节是疑。过了这一番后,疑渐渐解,以至融会贯通,都无所疑,方始是学”。近代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则言简意赅地说,创造始于问题。国外也有很多学者极力推崇问题及问题意识。苏格拉底认为,问题是接生婆,它能帮助新思想诞生。爱因斯坦也强调:发现问题和系统阐述问题可能要比得到解答更为重要。

然而,我国学生问题意识的缺失已成了不争的事实,具体表现为:〈一〉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二〉不能或不善于提出问题。因此,在阅读教学中必须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和营造民主和谐的氛围,变革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以及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采用启发式教学,从而激发和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最终促进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发展。那么,具体应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呢?

一、构建心理安全区域,让学生敢问。

青少年思维活跃,求知欲旺盛,对新事物有着强烈的好奇心,这是问题意识的种子。而这颗种子能否发芽,取决于是否有一个民主和谐的教学环境。然而,在课堂上仍有许多学生不敢或不愿提出问题。这主要是因为流传千古的“师道尊严”仍蛰伏于许多人的思想深处,学生对老师既敬又畏,教师永远是正确的,对书本质疑,向老师发问,便是对老师的不敬,便是捣乱,钻牛角尖,换来的是老师的不屑,不耐烦,甚至挖苦和讽刺。于是因怕给自己惹麻烦而不提问的学生越来越多。久而久之,课堂上只剩老师的声音,他们只能在台上唱着“独角戏”。因此,要让学生敢问,就应创设良好的环境和氛围,消除学生在课堂上的紧张感、压抑感和焦虑感,充分肯定学生的劳动,对学生的一些独特看法和“出格”的理解应予以积极鼓励。宽松、民主、和谐的课堂氛围,是传授知识的无声媒介,是开启智慧的无形钥匙,是陶冶情操的潜在力量。教师只有采取各种适当的方式,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和精神上的鼓舞,使学生思维更加活跃,探索热情更加高涨。只有这样,学生才敢想、敢说、敢问。

二、变革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式。

阅读教学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教师在语文教学大纲的指导下有目的、有步骤地启发学生生疑、质疑、解疑、再生疑、再质疑、再解疑的持续不断的过程。教师的作用在于“启”,启发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爱思、会思、多思、深思。然而,在阅读教学中,不少教师缺少自己思想,习惯于尊崇“先入为主”的传统定论,习惯于顺从教学参考书上的“权威分析”,因此,《雷雨》中周朴园对鲁侍萍的怀念就是虚假和伪善;《项链》的主题只能批评小资产阶级妇女的虚荣心。阅读教学的过程成了对参考书进行简单的“复制”和机械传播的过程。教学的任务就是将这些现成的结论硬塞给学生,以形成教学参考书上的“统一认识”。更由于自身主体的缺失,导致教师过分低估学生的阅读能力,认为学生的认识水平、文化修养都很有限,不能理解作品。因此,喋喋不休地烦琐阐释,千篇一律地条分缕析成了教师惯用的阅读模式,以读代讲,讲练结合成了教师顺手的教学方法。学生没有自主阅读的时间,没有自主表达的空间,阅读变成了教师的“专利”课堂阅读成了无心智对抗,无思想碰撞的一潭死水。因此,必须改变教师的教学模式,把阅读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运用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启发式教学思想源于孔夫子,它的原式是“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它的变式是《学记》中的“善喻”,即“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在阅读教学中应运用启发式教学,充分体现教师的主导作用,培养学生积极思考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例如,在教《一个中国孩子的呼声》时,可引导学生抓住“呼声”发问:什么呼声?为什么发出呼声?是一个人的呼声,还是代表全中国,甚至是全世界的孩子的呼声……然后导读课文,学生就可从总体上领悟到“呼声”的内涵,把握课文所表达的“渴望和平”的主旨。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边思考,边在矛盾处刨根问底,例如在《只有一个地球》中有这样一句“我们这个地球太可爱了,同时有太容易破碎了!”,教师可就这个关键句子引发质疑:为什么说我们的地球太可爱了?为什么又感到她太容易破碎了?这句话向我们传递了哪些信息?这样引发出一个个问题,学生可以带着问题进行阅读,边阅读边思考,进而找到问题的答案。这样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导他们自主地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还应精心地设计问题情境,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问题情境指的是个人所面临的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所形成的差异,也就是呈现在人们眼前的事物所具备的条件超过人们已有知识经验的范围而构成的问题条件。课堂上,学生不仅要学会,更要会学。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经常诱导和启发学生改造、重组和重新解释他们的经验和知识,并且使学生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问,不断发现尚未解决的问题。因此,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教材中某些现象和事例的矛盾关系,设疑发问,从而唤起学生注意并产生积极探究问题答案的心理,控制和调整学生的思维方式,由浅入深,揭示事物间的必然联系。一个巧妙的问题,就能是学生产生思维的火花,学生的问题意识也可在潜移默化中得到培养和强化。

总之,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改变原有的传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成为知识与真理的探求者,发现者。教学过程中,必须让学生有充分的思维空间和自我表现的空间,努力做到:特征让学生观察,思路让学生探索,方法让学生寻找,意义让学生概括,结论让学生验证,难点让学生突破。在上海东格致中学刘大年老师的课上,学生可以不举手随时发言。学生七嘴八舌回答问题的声音似乎有点“嘈杂”,但细听都感到有一股被激发出来的学习热情在涌动。探索“出声说”教学发的刘老师认为,提倡学生“出声说”,即允许课堂上的学生在兴奋紧张的思维中,把疑问、答案及一切在求知欲驱使下的思维活动在情不自禁中脱口而出,不必受传统课堂纪律的“压抑”,意在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表达欲望和成功欲望,激活学生的学习欲望。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必须尽可能给学生多一些思考的时间,多一些活动的空间,多一些自我表现和交流的机会,多一些尝试成功的体验,让学生自始至终积极参与教学的全过程。

三、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让学生善问。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这是重要的理念,而在改革原有学习方式的过程中,离不开学生的思维发展,离不开学生的问题意识。因此,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关键在于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数学家华罗庚说过,困难的是提出公式,而不是证明公式。也就是说,发现并提出问题往往比解决问题更为重要,因为解决问题是运用现成的知识,而发现问题却需要思维的深入,想象力的开展。伽利略对亚里士多德“自由落体定理”的科学修正及创新,准确地说明了这一点。因为比萨斜塔上的试验几乎人人可为,但能发现并提出这一问题的仅有伽利略一人。就像每人都能看到过成熟的果子从树上掉下来,却没有谁能像牛顿那样思考:苹果为什么会从树上往下掉?正是由于牛顿的这个问题才创立了万有定律。这些理论与实践,非常有力地证明了一个简单却又十分重要的命题:一切创新都始于问题的发现,而发现问题又源于强烈的问题意识。因此,在阅读教学中,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断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然而,在传统的教学中,往往是教师先提出阅读思考题,学生边读课文边思考。而学生在边读课文边思考的往往是既定的问题,这样就限制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的思维始终跟着教师预先设计好的教学环节走,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难以发挥。当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与课文提供的信息之间发生冲突时,由于学生要全力完成教师所提问题,这种冲突则被淡化、被忽略了,学生认识结构中的顺应过程在这一环节中被人为取消了。这样严重挫伤了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因此,在极力推崇自主阅读的今天,教师必须充分发挥主导作用,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不断凸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促进学生主动学习。

〈一〉唤醒学生的主体意识。

信息时代,阅读将是人们获取信息的一种重要方式,会不会阅读将决定一个人向社会获取智慧的能力。而要培养一个人的阅读能力,前提是要唤起他的主体意识。所谓主体意识,指的是作为认识和实践活动主体价值的一种自觉意识,是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的观念表现。在阅读教学中,学生的主体意识越强,他们参与自我发展、在学习活动中实现自己的本质力量的自觉性就越大,从而也就能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自身的能动力量,不断调整、改造自身的知识结构、心理状态和行为方式。陶行知先生讲,如果你按着鸡脖子喂米给鸡吃,它乱挣乱叫也不会吃。如果你松开鸡,它就会自己主动去吃米。喂鸡如此,阅读教学中更应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自觉实践、生动活泼地发展。

〈二〉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质疑是思维的导火线,是学生学习的内驱力,是创新和探索的源头。加强学生质疑能力的培养,即培养学生自己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能力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正如著名教育家顾明远所说的,“不会提问题的学生不是学习好的学生”。因此在教学中,要花大力气引导学生寻疑、质疑、释疑,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

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应不断地激励学生提出问题,在学生不易产生疑问的地方设疑,抓住矛盾加以展示,都能让学生自然而然地进入惑的状态,促使他们认真思考,积极寻求解惑的途径和方法。学生生疑后,要注意设置辨疑的条件和气氛,引导学生谈看法,摆见解,比较分析,判断推理。辨疑组织得好,学生课堂上的精神活动就积极、充实,甚至非常热烈。辨疑要尽可能注意新旧联系,启发学生挖“知识库存”,使它们运转,发挥温故而知新的作用;要灵活地运用各种比较方法培养学生精读深思、探幽发微的能力,在古今作品之间,中外作品之间,同一作者的不同作品之间,无论是遣词造句、结构层次、构思、主题等等均可通过比较对学生进行语言和思维的训练,促使他们垂直思考,开拓思维的广度,训练思维与阅读的敏捷性和准确度。但学生在辨疑、析疑时,教师不能以自己思考问题的范围教学生“就范”,使得学生“画地为牢”。学生往往有自己的思路,有时能够突破习惯的羁绊,闪发创造性的火花。因此,在教学中,要渗透质疑方法的指导,培养学生科学思维能力,鼓励学生自由地进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大胆怀疑、大胆想象、大胆创新,并能对某些共性的看法或结论质疑,进而得出自己的结论。当然,对学生敢于质疑的心理进行呵护比关注其问题与文本的关系更为重要,因为只有学生敢于质疑的习惯形成,才有条件俩提高学生质疑的水平。而在呵护学生勇于质疑的积极性的同时,并不等于说不要重视问题的质量。教师应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筛选、整合,不断提升问题的质量。而要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其前提就是要培养学生的生疑能力,即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的能力,并在发现过程中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1、让学生在尝试中发现问题。

现代认知结构理论认为,学习不是由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而是学生自己建构知识的过程。该过程是学习者通过新旧知识、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而实现的。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强调学生对知识的尝试发现和对所学知识意义的主动建构。特级教师魏书生喜欢在课堂教学中让学生运用猜测、尝试的方法解决不会的问题。因此,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应依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完整的材料,让学生自己在操作、实践、阅读、想象中去探索和发现规律,学会学习。例如,《赤壁之战》一文中写刘备长坂兵败后,诸葛亮曾亲赴紫桑,游说孙权结盟。孙权经过一番斟酌与思忖,抛出了这样一句话:“吾计决矣!非刘豫州莫可以当曹操者……”注解中的翻译一般都是这样的:“除了刘备,没有一个人可以抵挡得了曹操……”然而,这明显不符合江东一代豪杰孙权的性格。此翻译的错误究竟出在哪里?学生大胆猜想,尝试着翻译,认为正确的翻译应该是:“除了刘备,没有一个人可以与(之)共拒曹操……”该句的难点是“莫可以”中的“以”是一个通假字,其本字应该是“与”。就这样疑难问题终于被学生解决了。

2、让学生在探究中发现问题。

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一个永无止境的探究过程。杜威认为,“知识绝不是固定的、永恒不变的,它是作为另一个探究过程的一部分,既作为这个过程的结果,同时又是作为另一个过程的起点,它始终有待再考虑、再检验、再证实,如同人们始终会遇到新的、不明确的、困难的情境一样。”可见,探究是包括学生学习在内的一切活动的本质属性。探究赋予学习者以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学习者通过独立、深入地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有位教师在教《我的叔叔于勒》时,发现有的学生误把于勒当成小说的主人公。这位教师没有简单地教给学生结论,而是引导学生从多方面思考:从情节的发展过程中,谁是主导者?从人物间的矛盾冲突看,谁是主动者?从主题思想分析看,小说主要揭示的是什么?学生通过认真阅读,得出了新的结论:菲利普夫妇才是作者所要刻画的主要人物,因为课文是通过菲利普夫妇对待弟弟于勒的态度变化来揭示资本主义社会人与人之间赤裸裸的金钱关系这一主题的。学生在探究过程,又提出了“如果当时于勒一眼认出向他买牡蛎的人竟是自己的亲哥哥时,那么他会有怎样的心理和行动”的问题。雪球越滚越大,使探索更广泛、更深入。从提出问题开始,由解决问题再到提出问题,再解决问题,使整个学习过程在探索中获得发展。

3、让学生在合作中发现问题。

心理学研究表明:中小学由于受年龄、思维水平的限制,在认知能力上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他们对自己行为的自我评价能力较差,但对别人的行为却比较容易发现毛病。根据这一特点,教学中应加强学生的合作学习。凡是学生能解决的问题,尽量让学生通过讨论、思想碰撞、组织交流来解决,让学生从中体会学习的乐趣。其实,这样的思想交锋比结论本身更重要没,讨论和争辩使学生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从而大大强化了学生的问题意识。

同时,在培养学生质疑能力的过程中,还应不断地开发训练学生的批判性思维,敢于在既定理论、观点方面进行质疑,突破常规定型模式,超越传统理论框架,不思路指向新的角度、新的领域,这也是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关键。

新课标改革最重要的是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而培养创新精神应始于问题意识的培养。问题意识是思维的动力,是创新精神的基石,是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切入点。强化学生的问题意识是新课改的呼唤。教师只有在平时的教学中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才能让学生真正学会独立自主地阅读。

注释及反思:呵呵,我是语文老师。在这儿我再多说两句!我感觉主要的弊端是体制上的,这么说吧,高中老师没法教,学生答题思路没有,基础知识没有,答题规范没有。怎么教?这些讲了,也不管用,学生都不想去尝试写答案。为什么?高中语文老师的答案是:初中老师没教好。其实初中老师也都教了,也不行,好象是小学老师没教好。小学老师也委屈。好象是学生家长都没教好。这是整个社会的问题。中国人现在没有思考的习惯,也没有说出自己实在想法的习惯。关键是你说了自己的实在想法也没人认同。那么多的权威让你不想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了。自己想的什么不想说,那还怎么做阅读题呢?所以,我说几句自由的话希望得到各位专家老师的指点和释疑解惑。


相关内容

  • 杨柳小学"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提升"活动方案
  • 杨 柳 小 学 "岗位大练兵,技能大提升"活动实施方案 为了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努力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造就一支师德修养高.业务素质精.教学技能强.教学基本功硬.适应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要求的教师队伍.根据古蔺镇中心校2013 年工作意见和要求,以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发展要求,全面推进 ...

  •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及教学实施的研究
  • "中等职业教育"培养目标定位及教学实施的研究 前 言 职业技术教育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专科学校和部分专门技术学院).中等职业技术教育(中专学校.技校.职业高中).初等职业技术教育(职业初中)三个层次.其中的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直接担负着向生产第一线培养.输送大量合格技术人才的职责,是 ...

  • 2011年教师培训工作计划
  • 一、指导思想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全面提高三店教师综合素质,促进三店教师专业能力发展为目标,以“新理念、新课程、新技术和师德教育”为重要内容,以提高教师继续教育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为重点,启动第三轮教师全员培训,积极推进“农村教师素质提高工程”,为促进我街教育事业又好又快发展 ...

  • 武汉市教育概况
  • 2013年武汉地区各级各类教育机构基本情况表 作者: 发布时间:2014年12月9日 来源: 阅读次数:308 注:1.研究生教育机构数指科研机构数,研究生教育人数包括科研机构和普通高校培养的研究生. 2.初中教职工数含在普通高中内,一贯制学校教职工数就高统计,专任教师数分学段统计,下同. 武汉市教 ...

  • 2009年市教育局上半年工作总结
  • 200*年上半年全市教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积极应对宁波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挑战,按照“发展、提高、统筹、服务”的方针,着力以提高质量、提升层次为重点,以统筹教育资源为抓手,以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为 ...

  • 太原市教育局2014年工作要点
  • xx年是全面落实太原市经济和社会发展"xxx"规划的开局之年,全市教育工作要以邓小平理论和"xxxx"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提高全市人民整体受教育水平为目标,全面树立科学的发展观,继续深化改革,提升质量,促进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 一.大 ...

  • 市教育局2009年上半年工作总结
  • xx年上半年全市教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积极应对宁波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挑战,按照“发展、提高、统筹、服务”的方针,着力以提高质量、提升层次为重点,以统筹教育资源为抓手,以全面推进教育现代化为目标 ...

  • XX年上半年教育局工作总结
  • xx年上半年全市教育系统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落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对教育提出的要求,积极应对xx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对教育提出的挑战,按照"发展.提高.统筹.服务"的方针,着力以提高质量.提升层次为重点,以统筹教 ...

  • 济南市教育规划纲要
  • 济南市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 (2011-2020年) 目 录 一.发展环境:抓住机遇 迎接挑战 科学发展 二.发展战略:率先实现教育现代化,率先建成学习型城市,进入全国人力资源强市行列,形成具有时代特色.齐鲁韵致.泉城风格的教育新格局 (一)指导思想 (二)工作方针 (三)总体目标 三.发展 ...

  • 酒店人才培养方案最新修改
  • 青岛开发区职业中专 酒店服务与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中职专业代码: 130100) 二〇一三年八月 酒店管理与服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酒店管理与服务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由专业负责人.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以及青岛职业技术学院.本地星级饭店的专家联合组成.成员中既有学者型专家,又有来自青岛地区最具实力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