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实验一: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合物

实验材料:铁架台、滤纸、漏斗、玻璃棒、水和泥沙的混合物、烧杯。

实验步骤:

1、正确折叠滤纸。

2、组装实验装置:①将折叠好的滤纸打开(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放入漏斗中,,用水洇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侧。(注意,滤纸与漏斗内壁不能留有气泡,滤纸边缘不能高于漏斗边缘);②根据漏斗长度和烧杯位置调整铁架台铁环的高度,并将漏斗颈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放好。

3、过滤混合物:将玻璃棒倾斜,轻轻抵在三层滤纸一边,将烧杯中的混合物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漏斗中(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进行过滤。

4、现象:滤纸上留有沙子,下边烧杯的水变得清澈。

5、实验结论:不能溶解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6、整理器材。

实验二:如何加快溶解(能用不同的方法使溶解加快)

实验材料:烧杯、搅拌棒、冷水、热水、食盐。

实验步骤:

1、将两个烧杯中放入等量的冷水,同时放入等量的食盐。

2、一个用搅拌棒搅拌,另一个不搅拌,观察现象。

3、实验结论:搅拌能使杯中的食盐溶解得快,不搅拌杯中的食盐溶解较慢,说明搅拌能够加快溶解。

4、将等量的食盐分别同时放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中,都不搅拌,观察现象。

5、实验结论:热水中的食盐溶解的快,冷水中的溶解的慢,说明用热水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6、整理器材。

实验三:分离食盐和水

实验材料:浓盐水、石棉网、蒸发皿、酒精灯、三角架、火柴。

实验步骤:

1、将适量浓盐水倒入蒸发皿中。

2、先在三角架上放石棉网,再把蒸发皿放在上面。

3、点燃酒精灯(注意使用过程中要用酒精灯外焰,灯帽放置方法),加热至蒸发皿内的盐水基本变干。

4、熄灭酒精灯(注意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火焰,别摸三角架)。

5、实验结论:加热能分离出溶解的食盐。

6、整理实验材料。

实验四:观察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材料:钢尺、橡皮筋、鼓或锣、音叉和装有水的水槽。

实验步骤:

1、拨动钢尺,让钢尺发出声音。观察现象:钢尺振动并发出声音。

2、拨动橡皮筋,让橡皮筋发出声音。观察现象:橡皮筋振动并发出声音。

3、轻轻击打鼓或锣,让其发出声音。观察现象:鼓面振动并发出声音。

4、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现象:音叉的振动导致水面产生波纹。

5、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6、整理实验材料。

四年级实验

实验一: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实验材料:小灯座、电池盒、导线、小灯泡、电池、开关。

实验步骤:

1、组装电路:①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②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③将小灯泡安装在小灯座中。④打开开关。⑤用导线将灯座和开关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简单电路。

2、接通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小灯泡的变化。

3、拆分器材:断开开关,使小灯泡熄灭。

4、整理器材。

实验二:检测导体与绝缘体

实验材料:木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布、丝绸、皮毛、钢管、玻璃、铅笔、铜丝、铁钉、铝片……,1个电路检测器。

实验步骤:

1、从以上物品中选择6种检测。

2、检查电路检测器。

3、检测每种物品,观察现象:使小灯泡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容易导电;小灯泡不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不容易导电(注意要重复检测)。

4、能说出导体、绝缘体的概念,并将被检测物品正确的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两组。

5、整理器材。

实验三:选择两种连接方式点亮小灯泡

实验材料:小灯泡、电池、导线。

实验步骤:

1、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①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②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③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④……

2、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3、整理器材。

实验四:辨别食物的营养成分

实验材料:花生米、瓜子、馒头、面包、土豆……白纸、碘酒、滴管。

实验步骤:

1、辨别脂肪:

①去掉花生米的种皮,用它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观察现象。

②去皮的瓜子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观察现象。

③花生米、瓜子在白纸上留下油渍说明含有脂肪。

2、辨别淀粉:

①掰一小块馒头,在馒头上滴1-2滴碘酒,观察现象。

②将碘酒滴在其他食物上,观察现象。

③淀粉遇碘会变蓝,馒头、土豆等食物变成蓝色,说明这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3、整理实验材料。

教科版小学四年级科学实验操作题

实验一:用过滤的方法分离混合物

实验材料:铁架台、滤纸、漏斗、玻璃棒、水和泥沙的混合物、烧杯。

实验步骤:

1、正确折叠滤纸。

2、组装实验装置:①将折叠好的滤纸打开(一边三层,一边一层)放入漏斗中,,用水洇湿滤纸,使滤纸紧贴漏斗内侧。(注意,滤纸与漏斗内壁不能留有气泡,滤纸边缘不能高于漏斗边缘);②根据漏斗长度和烧杯位置调整铁架台铁环的高度,并将漏斗颈的下端紧靠烧杯内壁放好。

3、过滤混合物:将玻璃棒倾斜,轻轻抵在三层滤纸一边,将烧杯中的混合物沿玻璃棒缓缓倒入漏斗中(液面不能高于滤纸边缘)进行过滤。

4、现象:滤纸上留有沙子,下边烧杯的水变得清澈。

5、实验结论:不能溶解的物质可以用过滤的方法分离。

6、整理器材。

实验二:如何加快溶解(能用不同的方法使溶解加快)

实验材料:烧杯、搅拌棒、冷水、热水、食盐。

实验步骤:

1、将两个烧杯中放入等量的冷水,同时放入等量的食盐。

2、一个用搅拌棒搅拌,另一个不搅拌,观察现象。

3、实验结论:搅拌能使杯中的食盐溶解得快,不搅拌杯中的食盐溶解较慢,说明搅拌能够加快溶解。

4、将等量的食盐分别同时放入等量的冷水和热水中,都不搅拌,观察现象。

5、实验结论:热水中的食盐溶解的快,冷水中的溶解的慢,说明用热水能加快食盐的溶解。

6、整理器材。

实验三:分离食盐和水

实验材料:浓盐水、石棉网、蒸发皿、酒精灯、三角架、火柴。

实验步骤:

1、将适量浓盐水倒入蒸发皿中。

2、先在三角架上放石棉网,再把蒸发皿放在上面。

3、点燃酒精灯(注意使用过程中要用酒精灯外焰,灯帽放置方法),加热至蒸发皿内的盐水基本变干。

4、熄灭酒精灯(注意用灯帽盖灭,不能用嘴吹灭火焰,别摸三角架)。

5、实验结论:加热能分离出溶解的食盐。

6、整理实验材料。

实验四:观察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实验材料:钢尺、橡皮筋、鼓或锣、音叉和装有水的水槽。

实验步骤:

1、拨动钢尺,让钢尺发出声音。观察现象:钢尺振动并发出声音。

2、拨动橡皮筋,让橡皮筋发出声音。观察现象:橡皮筋振动并发出声音。

3、轻轻击打鼓或锣,让其发出声音。观察现象:鼓面振动并发出声音。

4、用击打过的音叉轻轻触及水面。观察现象:音叉的振动导致水面产生波纹。

5、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

6、整理实验材料。

四年级实验

实验一:连接一个简单电路

实验材料:小灯座、电池盒、导线、小灯泡、电池、开关。

实验步骤:

1、组装电路:①在电池盒的两端各连接好一根导线,把电池正确安装在电池盒里。②用连接电池的两根导线的另一端接触小灯泡,确定能使小灯泡发光。③将小灯泡安装在小灯座中。④打开开关。⑤用导线将灯座和开关连接起来组成一个简单电路。

2、接通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小灯泡的变化。

3、拆分器材:断开开关,使小灯泡熄灭。

4、整理器材。

实验二:检测导体与绝缘体

实验材料:木片、塑料片、陶瓷、纸板、橡皮、布、丝绸、皮毛、钢管、玻璃、铅笔、铜丝、铁钉、铝片……,1个电路检测器。

实验步骤:

1、从以上物品中选择6种检测。

2、检查电路检测器。

3、检测每种物品,观察现象:使小灯泡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容易导电;小灯泡不发光,说明被鉴别的材料不容易导电(注意要重复检测)。

4、能说出导体、绝缘体的概念,并将被检测物品正确的分为导体和绝缘体两组。

5、整理器材。

实验三:选择两种连接方式点亮小灯泡

实验材料:小灯泡、电池、导线。

实验步骤:

1、选择连接方式使小灯泡发光:

①导线连接小灯泡的螺纹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的锡粒接触,观察现象。

②导线连接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接触,观察现象。

③导线连接电池铜帽与小灯泡螺纹,小灯泡的锡粒与电池底部的锌壳接触,观察现象。

④……

2、实验结论:小灯泡亮了。

3、整理器材。

实验四:辨别食物的营养成分

实验材料:花生米、瓜子、馒头、面包、土豆……白纸、碘酒、滴管。

实验步骤:

1、辨别脂肪:

①去掉花生米的种皮,用它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观察现象。

②去皮的瓜子在白纸上挤压、滑动,观察现象。

③花生米、瓜子在白纸上留下油渍说明含有脂肪。

2、辨别淀粉:

①掰一小块馒头,在馒头上滴1-2滴碘酒,观察现象。

②将碘酒滴在其他食物上,观察现象。

③淀粉遇碘会变蓝,馒头、土豆等食物变成蓝色,说明这些食物中含有淀粉。

3、整理实验材料。


相关内容

  • 关于小学科学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
  • 关于小学科学教学情况的调查报告 摘 要:小学科学课大面积开设已是不争的事实.到底开设的实际情况如何?存在什么样的问题?有哪些困难?为了全面了解我县义务教育阶段小学科学教学的现状,按县教育业务部门的要求,通过访谈.问卷.听课的方式,对泽州县义务教育阶段小学英语教学的现状进行了调研.可以用几句话来概括: ...

  • 教科版小学科学六年级上册[电磁铁]教学设计
  • 电磁铁的磁力(一)教学设计 教学对象及教学内容分析 电磁铁的磁力(一)是教科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第三单元第3课的内容,学生通过前一课的学习已经认识了电磁铁的构造并且会制作简单的电磁铁.小学六年级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能力也有了一定提高,本节课的内容是让学生明白电磁铁的磁力大小是可以改变的,重点是找 ...

  •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总结
  • 六年级科学教学工作总结 作为一名小学科学教师,我觉得这份工作肩负着很大的责任,所以,自工作以来,我始终以勤恳.踏实的态度来对待我的工作,并不断学习,努力提高自己各方面的能力.现将本学期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在政治思想方面 我积极参加各种学习培训,认真参加政治学习,并做好学习笔记,提高自己的思想觉悟. ...

  • 2015年人教版教科书一年级数学上册解读
  • 人教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教材解读 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小学数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研制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一-六年级)>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六年级)>(以下简称实验教材)经修订后形成的一套新教材.实验教材以<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 ...

  • 教科版三年级上册科学教材分析
  •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材分析 一.指导思想 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教材分析 本册是科学教材的起始册.是由"植物 ...

  • 西师版小学数学教科书封面设计思考
  • 西师版小学数学教科书封面设计思考 刘玲 重庆市北碚区西南大学数学与统计学院2009级研究生,重庆 400715 摘要:目前,根据新课标要求,西师版小学数学教科书编委会对现行版教科书进行修订,教科书封面以其特殊的位置和作用,受到大家的关注.作为参会成员之一,笔者从封面色彩,文字,图形三方面阐述修改意见 ...

  •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教学计划
  • 小学下册科学计 一.指导思想: 小学<科学>以培养小学生科学素养为宗旨,积极倡导让学生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 学习活动,培养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发展他们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使他们学会探究解决问题的策略,为他们终身的学习和生活打好基础. 二.全册教材分析: 1.全册内容情况和各单元教学目标: ...

  • 学校教科室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 2012-2013学年度是教科室成立后面临县教研室的第二次评估年,也是新一届岳集中心学校教育教学目标落实的第一年。岳集中心学校教科室将在县教育局教研室和中心校的领导下,坚持科学发展观,以创新为核心,质量为中心、服务为宗旨,管理为保证、提高为重点,努力做好教科研的各项工作,促进中心校教科研的持续发展。 ...

  • 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答辩题
  • 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答辩题 写在前面的话: 近日,在刘正生名师工作室偶见征集哈尔滨市小学语文骨干教师答辩题,兴之所至,驻足痴 望.虽无缘现场答题,却可在此小试牛刀,不失为一次历练,甚喜,遂答之! 1.教科版二年级下册<声音的秘密> 小学科学课里也有关于声音的知识, 在本课的教学中你怎样才能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