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红色收藏家张祖仁说文物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历史文化的结晶

福州红色收藏家张祖仁说文物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历史文化的结晶福州红色收藏家张祖仁说文物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历史文化的结晶

张祖仁从事“红色文献”收藏已30多年了,特别喜欢收藏抗日研究战争文献资料,今年在福州左海花鸟市场偶然收集到日本昭和3年至7年日本平凡社出版的《世界美术全集》共16册,最精彩的一本是第五十三卷“支那及日本现代(下)”册,有日军侵华漫画“无敌步兵队”和“日军战死者纪念碑”。充分反映了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在其它分册有东京帝国大学二学部藏“明瓦当”、“春江柳坞图”、“奈良——林平造氏藏”、“秋景山水图”、“兵库——阿部房次郎”、“乾隆鼻烟壶”硝子壶2件——东京朝仓文氏藏等多件,充分反映了日军大肆抢劫财物,是其“三光政策之一,可谓天下大盗,说明日军大肆抢劫我国图书和文物”。文物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历史文化的结晶,是全世界人民的财产,应当受到人类的尊重和维护,而历史上受中国文化影响较深的日本,不顾国际公法和人道,大肆劫掠我国文物,造成中国文化事业的巨大损失。抗战时期,日军强占了中国大片领土,中国930余座城市被日军占领,在广大沦陷区,古物、艺术品、图书被日军掠夺,据史料记载,1938年底沿海主要城市相继沦陷,所在图书馆无一幸免,如南京国立中央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上海商务图书馆等收藏丰富的善本精抄都遭日军劫夺。据中国国民政府教育部编制《战时文物损失目录》战时中国书籍、字画、碑帖、仪器、标本、地图、古物、艺术品、杂件等3607074件又1870箱,古迹741处,人们把它称为“文化大屠杀”。中央研究院、省立国学图书馆被劫走图书共88万册,八年抗战中,南京市被日军劫走和焚毁的图书,总计1815箱,2859套,148619册文物的损失,更不计其数。据1946年南京市临时参议会的《抗战损失调查》古字画损失28482件,古玩损失7321件,对于古建筑,日军搬不走,就大肆破坏、焚烧,使中国古建筑化为一片焦土。

张祖仁这十年收藏有《1951年—1952年福建日报社报刊剪辑资料》有关日本军国主义的全国各地报纸剪辑200多份,这些资料充分说明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对日本开始了近7年(1945.8.28——1952.4.28)的军事占领。美国在占领初期,为执行中、美、英三国的《波茨坦公告》对日本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对打击日本军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推进日本民主化和非军事文化的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令人遗憾是美国占领军有意保护并保留了天皇,不但没有追究天皇对发动侵略战争的任何责任,反而通过新宪法将其作为“国家的象征”,更有甚者,美国出于冷战和反共政策的需要,在日本上演了一出对军国主义分子和右翼势力“捉放曹”的丑剧。日本军国主义纷纷成立右翼组织,大肆鼓起军国主义。张祖仁收藏这些珍贵资料见证了日本军主义的丑恶历史。我收藏一本民国版《近代外祸史》,该书全面描述了日军侵华历史,里面还夹着侵华照片50多张,日军侵华暴行录,在这场战争中,日本侵略军对中国人民实行了灭绝人性的屠杀。他们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制造了大大小小的无数惨案,成千上万的无辜人民惨死在侵略者的屠刀之下。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中,他们残杀了我国30多万同胞。日本侵略者违背国际公法,屠杀手无寸铁的居民,屠杀老人、妇女、儿童及被俘的官兵,手段极其残忍,除枪杀外,还有刺杀、活埋、砍头、火烧、喂狗、冻死、饿死、溺死、电死、毒死、开膛挖心等等,其惨无人道,灭绝人性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土地上还举杀人比赛,看到先达到百人。此外,规模庞大的细菌战,化学战屠杀中国人民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最丑恶的一页。这场战争中国妇女受到更凄惨的蹂躏,日本侵略军到处凌辱,强奸中国妇女,其暴行数量之多,难以数计,其形状之惨,非笔墨所能形容,还有照片再现了日本侵略军对中国城乡进行了狂轰滥炸,无辜人民血肉横飞,名胜古迹、村庄、学校、医院、工厂化为一片焦土。中国大好河山被日军飞机炸得残缺断壁,满目疮痍,到处都是万人坑,尸骨累累,人证、物证俱在,日军大屠杀的是历史事实,是任何人也否定不了的。

张祖仁说1973年中日签署友好条件,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我收藏了一套“中日友好协会访日代表团在日本,珍贵照片18张,有廖承志团长应邀出席京都举行的欢迎宴会”,由日本自由民主党,社会党,公民党、民社党第二院俱乐部和无党派国会议员组成了日中友好联盟在东京成立,有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在首相官邸会见中日友好协会全体成员,有“中日友好协会访日代表团植树纪念”,“日本中国友好协会(正统)1973年度全国大会”等等精彩珍贵的照片。应当承认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总体上是平稳的,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但必须看到,日本右翼势力却死抢着军事主义僵尸不放,对中国以怨报德,不断制造事端,干扰中日关系的顺利发展。他们一再拿历史教科书作文章,美化侵略,篡改历史,矢口否认“南京大屠杀”,掩盖罪行,蒙骗世人,公然参拜靖国神社,对战犯顶礼膜拜,向亚洲人民挑衅,破坏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我作10年收藏有日军十多张“侵华地图”,充分说明了日军侵略中国的铁证,日本政府应该正视历史,正视历史绝不仅仅是几个人如何下跪谢罪,如何的痛苦流泪,而需要更多地向日本人,特别是战后出生的日本年轻一代,告诉他们历史的真相,把真正的而不是被篡改的历史留给后人,悔罪并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吸取历史教育,考虑如何避免罪恶再次发生,一个民族不再犯同样的历史错误,我们要日本提醒天真的日本青少年,记住昨天的历史,警惕为祸。日本,为祸世界的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警惕和制止某些右翼势力再度把日本拖入罪孽的深渊。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源远流长的岁月之河,记载过中日两国人民上千年友好往来的历史,在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十分珍视中日友好。只要日本承认那段侵略历史,并认真反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人民是欢迎的。“前车覆,后车诫”,中国人民希望日本政府以实际行动向世人显示其不重蹈军国主义覆辙之决心。否则必将重新祸害人类,到头来,害了他人,也葬送了自己!

作者:福州第二中学教师   张静

福州红色收藏家张祖仁说文物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历史文化的结晶福州红色收藏家张祖仁说文物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历史文化的结晶

张祖仁从事“红色文献”收藏已30多年了,特别喜欢收藏抗日研究战争文献资料,今年在福州左海花鸟市场偶然收集到日本昭和3年至7年日本平凡社出版的《世界美术全集》共16册,最精彩的一本是第五十三卷“支那及日本现代(下)”册,有日军侵华漫画“无敌步兵队”和“日军战死者纪念碑”。充分反映了日本侵略中国的罪行,在其它分册有东京帝国大学二学部藏“明瓦当”、“春江柳坞图”、“奈良——林平造氏藏”、“秋景山水图”、“兵库——阿部房次郎”、“乾隆鼻烟壶”硝子壶2件——东京朝仓文氏藏等多件,充分反映了日军大肆抢劫财物,是其“三光政策之一,可谓天下大盗,说明日军大肆抢劫我国图书和文物”。文物是人类历史的见证,是人类文明的标志,是历史文化的结晶,是全世界人民的财产,应当受到人类的尊重和维护,而历史上受中国文化影响较深的日本,不顾国际公法和人道,大肆劫掠我国文物,造成中国文化事业的巨大损失。抗战时期,日军强占了中国大片领土,中国930余座城市被日军占领,在广大沦陷区,古物、艺术品、图书被日军掠夺,据史料记载,1938年底沿海主要城市相继沦陷,所在图书馆无一幸免,如南京国立中央图书馆、北京图书馆、上海商务图书馆等收藏丰富的善本精抄都遭日军劫夺。据中国国民政府教育部编制《战时文物损失目录》战时中国书籍、字画、碑帖、仪器、标本、地图、古物、艺术品、杂件等3607074件又1870箱,古迹741处,人们把它称为“文化大屠杀”。中央研究院、省立国学图书馆被劫走图书共88万册,八年抗战中,南京市被日军劫走和焚毁的图书,总计1815箱,2859套,148619册文物的损失,更不计其数。据1946年南京市临时参议会的《抗战损失调查》古字画损失28482件,古玩损失7321件,对于古建筑,日军搬不走,就大肆破坏、焚烧,使中国古建筑化为一片焦土。

张祖仁这十年收藏有《1951年—1952年福建日报社报刊剪辑资料》有关日本军国主义的全国各地报纸剪辑200多份,这些资料充分说明了日本军国主义的罪行。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布“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以美国为首的盟军对日本开始了近7年(1945.8.28——1952.4.28)的军事占领。美国在占领初期,为执行中、美、英三国的《波茨坦公告》对日本的政治、军事、经济、文化、教育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对打击日本军国主义和封建主义,推进日本民主化和非军事文化的进程,起到了重要的作用。但令人遗憾是美国占领军有意保护并保留了天皇,不但没有追究天皇对发动侵略战争的任何责任,反而通过新宪法将其作为“国家的象征”,更有甚者,美国出于冷战和反共政策的需要,在日本上演了一出对军国主义分子和右翼势力“捉放曹”的丑剧。日本军国主义纷纷成立右翼组织,大肆鼓起军国主义。张祖仁收藏这些珍贵资料见证了日本军主义的丑恶历史。我收藏一本民国版《近代外祸史》,该书全面描述了日军侵华历史,里面还夹着侵华照片50多张,日军侵华暴行录,在这场战争中,日本侵略军对中国人民实行了灭绝人性的屠杀。他们在东北、华北、华东、华中、华南等地区制造了大大小小的无数惨案,成千上万的无辜人民惨死在侵略者的屠刀之下。震惊中外的南京大屠杀中,他们残杀了我国30多万同胞。日本侵略者违背国际公法,屠杀手无寸铁的居民,屠杀老人、妇女、儿童及被俘的官兵,手段极其残忍,除枪杀外,还有刺杀、活埋、砍头、火烧、喂狗、冻死、饿死、溺死、电死、毒死、开膛挖心等等,其惨无人道,灭绝人性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日本侵略军在中国土地上还举杀人比赛,看到先达到百人。此外,规模庞大的细菌战,化学战屠杀中国人民在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最丑恶的一页。这场战争中国妇女受到更凄惨的蹂躏,日本侵略军到处凌辱,强奸中国妇女,其暴行数量之多,难以数计,其形状之惨,非笔墨所能形容,还有照片再现了日本侵略军对中国城乡进行了狂轰滥炸,无辜人民血肉横飞,名胜古迹、村庄、学校、医院、工厂化为一片焦土。中国大好河山被日军飞机炸得残缺断壁,满目疮痍,到处都是万人坑,尸骨累累,人证、物证俱在,日军大屠杀的是历史事实,是任何人也否定不了的。

张祖仁说1973年中日签署友好条件,中国关系实现正常化,我收藏了一套“中日友好协会访日代表团在日本,珍贵照片18张,有廖承志团长应邀出席京都举行的欢迎宴会”,由日本自由民主党,社会党,公民党、民社党第二院俱乐部和无党派国会议员组成了日中友好联盟在东京成立,有日本首相田中角荣在首相官邸会见中日友好协会全体成员,有“中日友好协会访日代表团植树纪念”,“日本中国友好协会(正统)1973年度全国大会”等等精彩珍贵的照片。应当承认中日关系正常化以来,两国关系总体上是平稳的,符合两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但必须看到,日本右翼势力却死抢着军事主义僵尸不放,对中国以怨报德,不断制造事端,干扰中日关系的顺利发展。他们一再拿历史教科书作文章,美化侵略,篡改历史,矢口否认“南京大屠杀”,掩盖罪行,蒙骗世人,公然参拜靖国神社,对战犯顶礼膜拜,向亚洲人民挑衅,破坏中日友好关系的发展。我作10年收藏有日军十多张“侵华地图”,充分说明了日军侵略中国的铁证,日本政府应该正视历史,正视历史绝不仅仅是几个人如何下跪谢罪,如何的痛苦流泪,而需要更多地向日本人,特别是战后出生的日本年轻一代,告诉他们历史的真相,把真正的而不是被篡改的历史留给后人,悔罪并不是目的,最重要的是吸取历史教育,考虑如何避免罪恶再次发生,一个民族不再犯同样的历史错误,我们要日本提醒天真的日本青少年,记住昨天的历史,警惕为祸。日本,为祸世界的日本军国主义的复活,警惕和制止某些右翼势力再度把日本拖入罪孽的深渊。中国与日本是一衣带水的邻邦,源远流长的岁月之河,记载过中日两国人民上千年友好往来的历史,在庆祝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为维护世界和平,十分珍视中日友好。只要日本承认那段侵略历史,并认真反省,走和平发展道路,中国人民是欢迎的。“前车覆,后车诫”,中国人民希望日本政府以实际行动向世人显示其不重蹈军国主义覆辙之决心。否则必将重新祸害人类,到头来,害了他人,也葬送了自己!

作者:福州第二中学教师   张静


相关内容

  • 中国的四大名石为
  • 中国的四大名石为:寿山石.青田石.昌化石.巴林石 1:瓷器:高古瓷,明清瓷,青花瓷等 2:玉器:和田玉,高古玉,明清玉等 3:书画:古代字画,近现代字画,古籍善本等 4:杂项:青铜器,金银铜器,紫砂壶,竹木牙雕,印章,古钱币等 今有十大名石,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部二00七年09月14日发布实施的 ...

  • 论凸显文物的非物质文化属性提升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效能
  • 摘要:文物是人类劳动.智慧和精神的结晶,是向社会公众进行爱国主义.革命传统和历史唯物主义教育的最直接的物证.文物包括物质和非物质两大属性,文物的价值和社会教育功能都是通过非物质文化属性来体现的.因而,要提升博物馆的社会教育效能就必须要充分凸显文物的非物质文化属性,利用文化部门的宣传教育优势,结合旅游 ...

  • 改革开放三十年文献资料收藏的魅力
  • 福建红色收藏家张祖仁论改革开放三十 年文献资料收藏的魅力 1978年在中国历史上可以说是光辉灿烂的一年.张祖仁说中国在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领导下,进行了一系列改革.如重视教育.恢复高考.教育要从农村抓起,从娃娃抓起.尤其是"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会议公报和邓小平" ...

  • 试论黎族服饰与其宗教信仰.审美取向和人生观的关系
  • 摘 要:海南黎族是祖国多元一体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对中华文明做出了重要贡献.黎族服饰文化丰富多彩,宛若南海彩虹,真实地折射出黎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审美取向和人生观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黎族服饰:宗教信仰:审美:人生观 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黎族是祖国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员.从远古以来,勤劳勇敢的黎族 ...

  • 收藏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文献资料
  • 张祖仁体育收藏 张祖仁对"红色文献收藏"较感兴趣,30多年来,他收集到红色文献资料达38000多件,件件精品.珍品.2003年在福建省革命历史馆展出了他精心收藏的毛泽东文献藏品,600多件以纪念毛泽东主席诞辰100周年.2004年先后在福建革命历史博物馆.福州市博物馆创办的二家& ...

  • 南京博物院导游解说词
  • 各位游客,现在我们参观游览的是著名的南京博物院.博物院坐落在南京紫金山南麓,紧靠中山门内北侧,占地1万平方米.这里绿树环抱,环境幽美.博物院内馆藏十分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一座大型的全国性历史艺术博物馆,也是中国为数甚少的全代史博物馆.它的前身是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由著名学者蔡元培先生倡议,于19 ...

  • 关于印发[近现代文物征集参考范围]和[近现代一级文物藏品定级标准(试行)]的通知
  • 您的位置:法律教育网>法规中心>行政法类>文化>文物文史>文物鉴定> 正文 关于印发<近现代文物征集参考范围>和<近现代一级文物藏品定级标准(试行)>的通知 2003-5-13 [大 中 小] 发文单位:国家文物局 发布日期:2003-5- ...

  • 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
  • 文化遗产 ---关于北京故宫 摘要: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故宫是在1987年进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的.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古建筑群.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首(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 ...

  • 涓涓细流,汇成浩瀚的大海
  • 张祖仁收藏抗战文献资料 张祖仁历经30余载的辛苦与执著,集纳了各种火花藏品.如体育.京剧.脸谱.地理.历史.名人.旅游.古董.花鸟虫鱼.楼台亭阁.城市等各种形形色色的火花.他从小家境贫寒,生长在农村.由于经常用火柴点灯,看到精美的火柴贴画,这便是他收藏火花的开始.为了寻求火花,我节衣缩食,视火花收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