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升高二语文

成都戴氏教育2013年入学统一能力测试题 测试时间 2013年 月

日 测试成绩 %

绝密★启用前

高一升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40分钟 总分100分 审题人:罗婷婷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下边加点的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砥砺(lì) 疲惫(bèi) 间(jiān)或一轮 皮开肉绽(dìng) B、新正(zhēng) 倔强(jiàng) 炮烙(lào) 穿红着(zhuó)绿 C、草窠(kē) 歆(xīn)享 荸荠(qí) 少不更(gēng)事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明不与齐也 与: 亲附 D、榫(shǔn)头 鲭(qīng)鲨 爪(zhǎo)牙 咀嚼(jǔju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瞋视 杜撰 纨裤 敛声摒气 潦倒 B、乌咽 俨然 踌躇 墨守陈规 钩连 C、攥住 拽掉 下颚 赤手空权 惘然 D、战栗 旋涡 聒噪 璀璨夺目 咨嗟 3.下列加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创立了想象瑰奇,闳中肆外、构思独特、清新明快、豪放超迈的浪漫主义诗风。

B、就先请段校长发言,借以抛砖引玉,然后大家畅所欲言吧。 C、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D、调解员不胜其烦地找李、王二户谈话,直到圆满解决纠纷为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今天的成人仪式上,面对国旗无论是庄严宣誓,戴上象征责任、奉献的成人帽,还是聆听家长寄语,穿过成人门,都让在场的“90后”激动不已——“这是我们再成人时刻收到的最好礼物”。

B、自2月16日以来,利比亚爆发的骚乱及流血事件不断升级,对于利比亚动乱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于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以及受到近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造成的。

C、物价依然是2011年“两会”代表们关注的民生问题,虽然代表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合理的建议,但要从根本上抑制通货膨胀,提高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水平还任重道远。

D、针对打的难的状况,成都市政府召开了有57名乘客、出租车司机、公交车司机等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充分听取了大家的意见,收到了令群众满意的效果。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10分,共 30分)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第1页 共2页

◎ 第2页 共2页

B.鲁卒以为将 卒: 士兵 C.鲁君疑之,谢吴起。 谢: 劝戒 D.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 过: 指责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 执其手而与之谋

C.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D.乃以为西河守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 7.以下吴起的行为,与某些鲁人认为他“贪名猜忍”全相符合的一项是 ( ) ①于是欲就名,遂杀妻 ②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 ③其母死,起终不归 ④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⑤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 ⑥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②③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吴起好用兵,善用兵,攻齐、攻秦,皆取得过辉煌战功。

B.吴起抱定“不为卿相,不复入卫”的旦旦信誓,连自己的母亲过世了也“终不归”。

C.有人认为吴起“贪名猜忍”,学兵法事鲁君,会给鲁国带来灾难,建议鲁君弃用吴起,鲁君听信了谏言。

D.吴起与士卒同甘共苦,但有的士卒的母亲认为这是吴起欺骗兵士为之卖命的一种阴险手段,因此非常痛恨他。

三、语言表达(每小题15分,共30分)

9. 祖国的名山胜水,一直是哲人、诗人歌咏的对象。阅读例句,根据情境,仿写两个含有描写名山胜水的诗句的句子。(4分)

示例:搏击长江,毛泽东挥笔“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搏击风浪的伟大气魄和襟怀。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成都戴氏教育2013年入学统一能力测试题 测试时间 2013年 月

日 测试成绩 %

绝密★启用前

高一升高二语文

考试时间:40分钟 总分100分 审题人:罗婷婷

一、基础知识(每小题10分,共40分)

1、下边加点的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砥砺(lì) 疲惫(bèi) 间(jiān)或一轮 皮开肉绽(dìng) B、新正(zhēng) 倔强(jiàng) 炮烙(lào) 穿红着(zhuó)绿 C、草窠(kē) 歆(xīn)享 荸荠(qí) 少不更(gēng)事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5.对下列语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以明不与齐也 与: 亲附 D、榫(shǔn)头 鲭(qīng)鲨 爪(zhǎo)牙 咀嚼(jǔjué)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瞋视 杜撰 纨裤 敛声摒气 潦倒 B、乌咽 俨然 踌躇 墨守陈规 钩连 C、攥住 拽掉 下颚 赤手空权 惘然 D、战栗 旋涡 聒噪 璀璨夺目 咨嗟 3.下列加线词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李白创立了想象瑰奇,闳中肆外、构思独特、清新明快、豪放超迈的浪漫主义诗风。

B、就先请段校长发言,借以抛砖引玉,然后大家畅所欲言吧。 C、我们都司空见惯了那种“违者罚款”的告示牌。

D、调解员不胜其烦地找李、王二户谈话,直到圆满解决纠纷为止。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今天的成人仪式上,面对国旗无论是庄严宣誓,戴上象征责任、奉献的成人帽,还是聆听家长寄语,穿过成人门,都让在场的“90后”激动不已——“这是我们再成人时刻收到的最好礼物”。

B、自2月16日以来,利比亚爆发的骚乱及流血事件不断升级,对于利比亚动乱的原因,一般认为主要是由于总统卡扎菲的专制统治,以及受到近来席卷中东地区的抗议浪潮的影响造成的。

C、物价依然是2011年“两会”代表们关注的民生问题,虽然代表们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许多合理的建议,但要从根本上抑制通货膨胀,提高老百姓的实际生活水平还任重道远。

D、针对打的难的状况,成都市政府召开了有57名乘客、出租车司机、公交车司机等代表参加的座谈会,充分听取了大家的意见,收到了令群众满意的效果。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10分,共 30分)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第1页 共2页

◎ 第2页 共2页

B.鲁卒以为将 卒: 士兵 C.鲁君疑之,谢吴起。 谢: 劝戒 D.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 过: 指责

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 A.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

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B.子卒也,而将军自吮其疽 执其手而与之谋

C.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 D.乃以为西河守

今君王既栖于会稽之上,然后乃求谋臣 7.以下吴起的行为,与某些鲁人认为他“贪名猜忍”全相符合的一项是 ( ) ①于是欲就名,遂杀妻 ②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 ③其母死,起终不归 ④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 ⑤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 ⑥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④⑤ D.②③⑥ 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吴起好用兵,善用兵,攻齐、攻秦,皆取得过辉煌战功。

B.吴起抱定“不为卿相,不复入卫”的旦旦信誓,连自己的母亲过世了也“终不归”。

C.有人认为吴起“贪名猜忍”,学兵法事鲁君,会给鲁国带来灾难,建议鲁君弃用吴起,鲁君听信了谏言。

D.吴起与士卒同甘共苦,但有的士卒的母亲认为这是吴起欺骗兵士为之卖命的一种阴险手段,因此非常痛恨他。

三、语言表达(每小题15分,共30分)

9. 祖国的名山胜水,一直是哲人、诗人歌咏的对象。阅读例句,根据情境,仿写两个含有描写名山胜水的诗句的句子。(4分)

示例:搏击长江,毛泽东挥笔“不管风吹浪打,胜似闲庭信步”,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搏击风浪的伟大气魄和襟怀。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相关内容

  • 高中课本目录
  • 高中课本目录 科目 书 名 适用年级 版本 思想政治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1)经济生活 高一 人教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 高一 人教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3)文化生活 高一 人教 高中思想政治(必修4)生活与哲学 高一 人教 高中思想政治(选修2)经济学常识 高二(文科) 高中思想政治(选修3 ...

  • 学而思总目录
  • 3274 2011秋季初二上学期物理满分冲刺班(人教版)(杜春雨14讲) [3216]初二上学期英语拓展 15讲 2011秋季初二上学期物理拓展拔高班(北师版) [3581]2011初二上英语预习领先班(人教版) [5890]初二英语课外拓展班(暑期) 初二下学期数学30讲(人教版) 2012中考一 ...

  • 高一语文新学期寄语
  • 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首先,祝贺你们顺利通过高一阶段的学习生活,圆满完成了高一阶段的学习任务,成为一名高二新生! 高二很重要.它上连高一,下接高三,虽不是起始年级,仍然属基础阶段,直接关系着明年高考的成败.因此,养精蓄锐,全在高二.同学们,你以为呢?下面我想和大家聊聊语文学习的事儿. 升入高二,学 ...

  • 保德中学学科竞赛实施方案
  • 保德中学学科竞赛实施方案 为了进一步推进新课程的实施,贯彻新课程的相关思想理念,提高学生对学科的兴趣,丰富学生的学科学习活动,拓展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的个性和特长,特制定保德中学学科竞赛实施方案. 指导思想: 本着丰富校本课程.提升学校和教研组学科教学水平的原则,以竞赛为载体,为学生搭建拓宽知识 ...

  • 广东碧桂园学校高中部
  • 广东碧桂园学校高中部 2005-2006学年度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姚 明 2006.01.14 2005年,是高中部的质量年,我们创造了一个又一个高峰.在成绩面前,我们思考最多的是,如何从一个高峰再攀另一个高峰.新的学年里,我们牢记学校对高中部提出的新目标"一切为了学生考上理想大学,一切为了 ...

  • 教务工作总结
  • 在教育处和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教务处全体同仁共同努力下,在学校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教务处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 抓好新学期的教学常规检查工作,组织好常规教学活动。 从新学期开始,教务处坚持每天检查上课情况三--四次,做好检查记录。全学期检查教师 ...

  • 教务职称工作总结
  • 在教育处和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教务处全体同仁共同努力下,在学校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教务处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 抓好新学期的教学常规检查工作,组织好常规教学活动. 从新学期开始,教务处坚持每天检查上课情况三--四次,做好检查记录.全学期检查教师教 ...

  • 中学教务处教育工作总结
  • 在教育处和学校领导的正确领导下,在教务处全体同仁共同努力下,在学校各部门的通力配合下,教务处圆满完成了本学期的教学工作任务,取得了一定的工作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 、 抓好新学期的教学常规检查工作,组织好常规教学活动。 从新学期开始,教务处坚持每天检查上课情况三--四次,做好检查记录。全学期检查教 ...

  • 高中语文教研组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 上学期,我们高语组在教育教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校先进教研组考核中,荣获第一名.我们深知成绩已属于过去,未来的工作还很艰巨,为进一步推进我校的课堂教学改革,深化素质教育和创新教育成果,本学期我们组将继续发扬"求真务实,高效创新"的教学理念,打造我校三星级高中的语文教学品牌,加 ...

  • 县教育局教研室第一学期工作要点
  •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思路: 以党的xx大精神为指导,努力实践"xxxx"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xx<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浙江省教育厅<关于实施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意见>;根据省,市教研室和县教育局-年工作思路,围绕&qu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