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

广东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

地理必修Ⅰ复习提纲

2.地方时和区时:东多西少,东加西减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 1.3.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1)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 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4) 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3) 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

3.季节的形成和划分: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4.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1.3.4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1.4地球的结构

1.地球的外部结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外部圈层。

2.地球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跟地幔分界线是莫霍界面;地幔跟地核分界线是古登面) 3.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1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2.1.1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1.岩浆岩: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 2.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

3.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 2.1.2地壳物质的循环

第 1 页 共 8 页

共 8 页

第 3 页 共 8 页

地理必修Ⅱ复习提纲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1.1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但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人口增长模式:

①“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为工业革命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人口增长模式。

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此种人口增长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起,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此类型。 4.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

1.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高低高”的过渡模式,发达国家处在“低低低”的现代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区;

2.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1.2 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人口发展需要消耗各种自然资源,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对人口发展具有限制作用。 2.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3.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

4.人口容量: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它有三个特点:1)临界性,2)相对性,3)警戒性。 1.3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1.人口迁移: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1)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2)国内迁移:由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因而,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推拉理论)

1)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2)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3)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4)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第 4 页

共 8 页

3.1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1. 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

①热量——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它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也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②光照——是地球生物的能量源泉,也是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条件。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③地形——地形影响水、热、光照条件,不同的地形类型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宜发展耕作业,山地宜发展林业、畜牧业。也因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可以发展立体农业。

④土地——土地资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不同地理位置的土地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接近水源的土地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接近城镇的土地适宜于发展城郊农业和高效农业。

⑤水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发展水稻生产和淡水养殖,水分条件较差的地方适合经营旱作农业或牧业。

2)科学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3)社会经济条件:

①市场——市场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生产规模和类型。 ②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 ③国家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2.农业地域类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地域分布

1)水稻: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东南亚等降水丰富的地区。区位因素有地形、气候、劳动力、生活习惯等。

2)小麦:耐寒耐旱,气候适应性广,主产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主要种植国家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中国、法国等,是一种旱地作物。分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区位因素有气候、市场需求、生活习惯等。

3)玉米:北美洲种植面积最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次之。区位因素有气候(雨热同期的气候)、市场需求(常做饲料)、国家政策等。

3.2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1.运输、土地、集聚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①运输: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原料指向型工业,如制糖厂、罐头厂等布局(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原料产地,市场指向型工业,如啤酒厂、家具厂等布局(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市场。

②土地: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且不可移动的。对于占地较多的工业企业来说,土地供给状况和地价的区域差异,显得十分重要,是仅次于运输因素的工业区位因素。

③集聚:指由于靠近其他经济活动而使生产成本降低的外部经济因素。相关产业的集聚,一方面能够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2、 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①自然资源:诸如矿产、土地、水、生物等资源。资源型工业直接受制于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 ②自然条件:主要是指工业布局区域的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状况,以及有无大的自然灾害。如大型工厂不宜布局在地形起伏大、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

③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交通运输条件、劳动力供给,以及投资环境与经济政策等。

④生产技术因素:包括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与科技开发水平等。如高科技产业应当布局在大城市附近或科技水平比较高的地区。

⑤市场因素: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对于工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工业生产直接面向市场,工业企业靠近消费地,有利于及时和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

⑥环境生态因素:工业生产不仅输出工业产品,同时还会排放污染物和废弃物。在工业布局的过程中,要努力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生态的破坏,严格控制工业区对居住区和其他城市功能区及生态环境的干扰。(工业企业微观布局原则: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有水体污染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该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污染越严重,越应远离居民区;居民区和工业区之间最好用绿化带或水面隔离。)

⑦信息和知识因素: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工业化的重要力量,信息对企业作用十分重大。一些对信息要求高的企业,需及时了解信息,因此会选择科技发达、信息富集的区位。

3. 主要的工业布局类型:原料地指向型(制糖、水产品、水果加工等)、动力指向型(有色金属冶炼)、市场指向型(食品、印刷、家具、瓶装饮料、石化等)、劳动力指向型(纺织、服装、家电装配等)、技术指向型(电子、飞机制造等)。

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聚落形成的关系: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2. 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的关系:在古代,北方以陆路(马车)为主。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南方以水运为主,聚落临水分布;在现代,聚落多沿铁路和公路线发展,如郑州、石家庄、徐州等。

聚落空间形态:北方因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网密度大,聚落多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

3.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对城镇发展、兴衰的影响: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运行,带来了扬州、济宁、聊城等城市的兴旺发达。而当运河严重淤塞,京沪线建成,这些城市迅速衰落。铁路沿线的城市常能迅速发展壮大(如石家庄、徐州、株洲、怀化、格尔木),并逐渐形成由若干城市构成的经济中枢地带(如陇海一兰新沿线经济地带、京九铁路沿线经济地带、京广铁路沿线经济地带)。

4.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分布的关系: 交通主要是通过影响人流和物流来影响商业布局的。便捷的交通运输,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和销售,也有利于人流的集散,从而有利于商业网点的形成。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1 环境问题

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采猎文明时期:生产力极为低下,人类对环境影响极为有限,被动地适应环境,恐惧和依赖的关系。对人地关系认识肤浅。

2.农业文明时期:人口增多,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和广度增大,人地关系开始出现对抗。 3.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生产力极大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高度,人地关

第 6 页 共 8 页

系全面恶化,环境问题日益尖锐,出现了全球性环境问题,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人地关系思想:环境决定论、可能论、和谐论、可持续发展思想。 4.3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1.可持续发展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追求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 4.4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2.转变发展模式

①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为目的。后果:使人类的社会生产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人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② 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改变传统的以“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人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以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 地理必修Ⅲ复习提纲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1. 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互联系、整体性。

2. 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 区域的产业结构: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1.2 区域的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2.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1)采集和狩猎阶段——极大依赖地理环境,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影响大。

2)农业社会阶段——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分布。 3)工业社会阶段——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决定性的影响。如大庆、鞍山等城市的发展 4)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的地位上升。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小。

1.3 区域发展差异

1.我国东、中、西部差异

1)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

2)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①东部: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较高,发展速度亦快于中西部。对外开放时间早,程度高,第二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工业结构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为主。

②中、西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部。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西部以重型传统工业为主,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2.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3.西部大开发

1)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2)条件: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但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3)措施: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教育,扩大对外开放。

4)意义: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4 区域经济联系

1.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欧盟、东盟、APEC等) 2.产业转移

1)原因:①降低成本:原材料价格、工资和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②开拓市场③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2)影响: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差异。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2.1 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

1)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2)产生的原因:①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②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3)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4)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

第 7 页 共 8 页

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按动力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等类型。

1)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植被稀疏,风蚀作用强烈。

②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环境生态压力过大;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滥垦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加剧了荒漠化趋势。

2)危害:土地退化,农牧业减产甚至绝收;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基础设施建设;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3)治理措施:①营造防护林(三北防护林);②退耕还林还草;③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封沙禁牧、禁樵禁采、生态移民等措施);④合理用水⑤控制人口增长。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湿地: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类型:河流、湖泊、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红树林、珊瑚礁、水库、稻田等。

2.湿地的功能:涵养水源、提供水资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水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航运、旅游观光、提供农副产品及矿产、能源等。有“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等美称。

3.湿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突出问题:由于过度围垦、泥沙淤积导致湿地减少,功能退化,滥捕滥猎、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

2)治理措施: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恢复和重建湿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2.3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1.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流域内上中游为山地丘陵,下游为冲积平原。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春季降水较多,河流主汛期在12月到次年4月。

2.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措施:以水资源综合开发为核心,对全流域河道进行梯级开发,发挥防洪、航运、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以电力工业为龙头,建立起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完整工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大力发展林业;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发展旅游业。

3.治理经验:①设置全流域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②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③不断加大开发力度④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1)气候条件: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2)地形、土壤条件: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①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牧兴工、共促农牧;②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③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4)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特点: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地区专业化生产

5)农业发展方向:①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②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③山区农业 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2.5 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

1.鲁尔区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水源充足④市场广阔等。

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①煤炭能源地位下降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工业结构单一。 3.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对原有企业进行集中化改造③治理环境污染④完善基础设施建设⑤发展科技和高等教育。 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珠三角的工业化与城市化)

1.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区位因素:①优越的地理位置: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对外开放政策④海外侨胞众多,便于引进资金和技术⑤地势低平,水源充足

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3.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与对策

1)问题:①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比重不高,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②城市建设相对落后③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大量占用耕地,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2)对策:①推动产业的整合和升级,加强地域分工②完善城镇体系,优化城乡空间结构③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④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城乡环境⑤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与合作,发展泛珠三角经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第 8 页 共 8 页

广东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复习提纲

地理必修Ⅰ复习提纲

2.地方时和区时:东多西少,东加西减

3.地转偏向:沿地表水平运动的物体运动方向发生偏移,北半球右偏,南半球左偏,赤道上不偏。(北半球用右手、南半球用左手判读) 1.3.3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

1.昼夜长短的变化:

1)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直射点所在半球,昼长于夜,纬度越高,昼越长,极点附近出现极昼现象,另一半球,昼短于夜,纬度越高,昼越短,极点附近出现极夜现象。 2) 某地全年的情况:夏至日昼最长,冬至日昼最短。 3) 春分日和秋分日:全球昼夜平分;

4) 赤道上终年昼夜平分。纬度越高,昼夜长短变化幅度越大。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

1)日出、日落时(晨昏线上)时太阳高度=0度,一天中最大的太阳高度为正午太阳高度即地方时12点时的太阳高度。

2) 某时刻全球的情况:正午太阳高度由直射点所在纬度向两侧递减,离直射点越远,正午太阳高度越小。

3) 某地全年的情况:北回归线以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大值,12月22日出现最小值;南回归线以南地区,6月22日出现最小值,12月22日出现最大值;回归线之间地区,最大值出现在直射点经过该纬度的时候(即太阳直射)。

3.季节的形成和划分:气候四季(北半球夏季6、7、8,冬季12、1、2) 4.五带的形成和划分:以回归线和极圈来划分。 1.3.4光照图的判读

1.判断南北极,从地球北极点看地球的自转为逆时针,从南极看为顺时针;或看经度,东经度数递增(或西经度数递减)的方向即为地球自转的方向.

2.判断节气、日期及太阳直射点的纬度 晨昏圈过极点(或与一条经线重合),太阳直射点在赤道,是春秋分日;晨昏线与极圈相切,若北极圈为极昼现象为北半球的夏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若北极圈为极夜现象为北半球的冬至日,太阳直射点在南回归线。

1.4地球的结构

1.地球的外部结构:大气圈、水圈和生物圈三个外部圈层。

2.地球内部结构:地壳、地幔和地核(地壳跟地幔分界线是莫霍界面;地幔跟地核分界线是古登面) 3.岩石圈的范围:包括地壳的全部和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由岩石组成。

第二章 自然环境中的物质运动和能量交换 2.1 地壳的物质组成和物质循环

2.1.1地壳物质的组成与循环 1.岩浆岩:有侵入岩和喷出岩两种形式,典型的侵入岩:花岗岩;喷出岩:玄武岩 2.沉积岩:具有层理结构,常含有化石,包括(石灰岩,页岩,砂岩,砾岩等)

3.变质岩:由变质作用形成的岩石,如大理岩、石英岩、板岩 2.1.2地壳物质的循环

第 1 页 共 8 页

共 8 页

第 3 页 共 8 页

地理必修Ⅱ复习提纲 第一章 人口与环境

1.1 人口增长模式

1.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2.影响人口自然增长率的因素:生物学规律、社会因素(经济发达程度、文化教育水平、医疗卫生条件、妇女就业状况、婚姻生育观、宗教信仰、风俗习惯、战争、人口政策)、自然灾害等。但人口增长的快慢,归根结底取决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 3.人口增长模式:

①“高高低”模式(原始型和传统型):为工业革命前的人口增长模式,奴隶社会、封建社会和资本主义社会初期的人口增长模式。

②“高低高”模式(过渡型):表现为高出生率、低死亡率和高自然增长率。发达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属于此种人口增长模式。从20世纪50年代起,这种模式普遍存在于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导致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出现严重的人口问题。

③“低低低”模式(现代型):表现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三低”的现代人口增长模式。发达国家和少数发展中国家属此类型。 4.世界和我国人口增长状况:

1.世界人口增长状况: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处在“高低高”的过渡模式,发达国家处在“低低低”的现代模式;人口自然增长率较高的地区是亚非拉发展中国家集中分布区;

2.中国人口增长状况:由于计划生育的实施,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口出生率和自然增长率都有大幅下降,人口增长模式正逐步由“高低高”型向“三低”型过渡。 1.2 人口合理容量

1.环境对人口发展的限制性:人口发展需要消耗各种自然资源,世界人口急剧增长对资源的需求与日俱增,而自然资源(土地、矿产、水、森林等资源)是有限的,对人口发展具有限制作用。 2.环境承载力:一定时期内,在维持相对稳定的前提下,环境、资源所能容纳的人口规模和经济规模的大小。

3.人口合理容量:指在有效和持续地利用资源、环境并获得最大经济效益的情况下,一定地区所能容纳的人口数量,即最适宜人口数量。

4.人口容量:一定的自然资源和经济社会条件下,一个国家或地区所能容纳的最高人口数量。它有三个特点:1)临界性,2)相对性,3)警戒性。 1.3 人口迁移与人口流动

1.人口迁移: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们变更定居点的空间流动行为。根据人口迁移空间范围的不同,人口迁移可以分为1)国际迁移:是指一个国家的居民进入另一个国家定居的现象;2)国内迁移:由于社会发展的大趋势是城市化和劳动力由第一产业向第二、三产业转移,因而,由农村到城市的人口迁移,是发达国家历史上和发展中国家当前人口迁移的主要类型。 2.引起人口迁移的因素:(推拉理论)

1)自然生态因素:气候、土壤、水和矿产资源、自然灾害等等

2)经济因素: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经济发展、城市化、区域开发、大型工程建设等)是引起人口迁移的重要原因。一般经济落后地区迁出率高,而发达地区迁入率较高。 3)政治因素:国家政策(如深圳的崛起)、战争(战争难民)等 4)社会文化因素:文化教育、家庭婚姻、宗教信仰、种族民族等。

第 4 页

共 8 页

3.1 农业区位因素与农业地域类型 1. 影响农业的三大区位因素: 1)自然条件:

①热量——农作物生长发育的基本条件。它不仅制约着农作物的产量,也关系到作物种类、耕作制度和栽培方法。

②光照——是地球生物的能量源泉,也是农作物生产的基本条件。光照长短、强弱的地区分布,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作物的地区分布。

③地形——地形影响水、热、光照条件,不同的地形类型适宜发展不同类型的农业平原地区宜发展耕作业,山地宜发展林业、畜牧业。也因自然条件的垂直分异,可以发展立体农业。

④土地——土地资源是最基本的农业生产资料。不同地理位置的土地具有不同的使用价值,接近水源的土地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接近城镇的土地适宜于发展城郊农业和高效农业。

⑤水分——是农业生产的基本条件,水分条件较好的地方可以发展水稻生产和淡水养殖,水分条件较差的地方适合经营旱作农业或牧业。

2)科学技术因素:包括劳动力、技术装备、生产技术、种植方式、耕作制度。 3)社会经济条件:

①市场——市场因素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农产品生产规模和类型。 ②交通运输——交通运输的发展,使市场的影响在地域上扩大。 ③国家政策——政府制定相应的政策,直接干预农业生产。

2.农业地域类型:主要粮食作物生产的地域分布

1)水稻:主要分布在东亚、南亚、东南亚等降水丰富的地区。区位因素有地形、气候、劳动力、生活习惯等。

2)小麦:耐寒耐旱,气候适应性广,主产区位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区。主要种植国家有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阿根廷、中国、法国等,是一种旱地作物。分冬小麦和春小麦两种。区位因素有气候、市场需求、生活习惯等。

3)玉米:北美洲种植面积最大,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次之。区位因素有气候(雨热同期的气候)、市场需求(常做饲料)、国家政策等。

3.2工业区位因素与工业地域联系

1.运输、土地、集聚对工业区位的影响

①运输:为了节约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原料指向型工业,如制糖厂、罐头厂等布局(原料不便于长途运输或原料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原料产地,市场指向型工业,如啤酒厂、家具厂等布局(产品不便于长途运输或产品运输成本很高的工业),应接近市场。

②土地:土地资源是有限的,且不可移动的。对于占地较多的工业企业来说,土地供给状况和地价的区域差异,显得十分重要,是仅次于运输因素的工业区位因素。

③集聚:指由于靠近其他经济活动而使生产成本降低的外部经济因素。相关产业的集聚,一方面能够节约运输成本,降低能源消耗,集中处理废弃物;另一方面可以开展协作,促进技术创新,提高资源利用率。

2、 影响工业布局的主要因素:

①自然资源:诸如矿产、土地、水、生物等资源。资源型工业直接受制于区域的自然资源状况。 ②自然条件:主要是指工业布局区域的地质、地形、气候、水文、植被等状况,以及有无大的自然灾害。如大型工厂不宜布局在地形起伏大、自然灾害频繁的地区。

③社会经济因素:包括当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状况、交通运输条件、劳动力供给,以及投资环境与经济政策等。

④生产技术因素:包括生产设备与工艺、从业人员素质与科技开发水平等。如高科技产业应当布局在大城市附近或科技水平比较高的地区。

⑤市场因素:日益变化的市场需求,对于工业生产的影响越来越大。工业生产直接面向市场,工业企业靠近消费地,有利于及时和准确地把握市场动态。

⑥环境生态因素:工业生产不仅输出工业产品,同时还会排放污染物和废弃物。在工业布局的过程中,要努力减少工业生产对环境生态的破坏,严格控制工业区对居住区和其他城市功能区及生态环境的干扰。(工业企业微观布局原则:有大气污染的工厂应设置在居民区最小、风频的上风向地带,或与常年盛行风向垂直的郊外;有水体污染的工厂,污水排放口应该远离水源地及河流上游;污染越严重,越应远离居民区;居民区和工业区之间最好用绿化带或水面隔离。)

⑦信息和知识因素:信息化已经成为推动工业化的重要力量,信息对企业作用十分重大。一些对信息要求高的企业,需及时了解信息,因此会选择科技发达、信息富集的区位。

3. 主要的工业布局类型:原料地指向型(制糖、水产品、水果加工等)、动力指向型(有色金属冶炼)、市场指向型(食品、印刷、家具、瓶装饮料、石化等)、劳动力指向型(纺织、服装、家电装配等)、技术指向型(电子、飞机制造等)。

3.4 交通运输布局及其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1.交通运输与聚落形成的关系:在交通便利的地方,有利于开展商贸活动,通常会形成较大的居民点。

2. 交通运输与聚落空间布局的关系:在古代,北方以陆路(马车)为主。聚落往往在陆路干道附近。南方以水运为主,聚落临水分布;在现代,聚落多沿铁路和公路线发展,如郑州、石家庄、徐州等。

聚落空间形态:北方因地形平坦开阔,聚落布局多呈团块状,形态比较规则,道路呈棋盘式。南方河网密度大,聚落多沿河道、铁路或公路分布,布局形态多呈带状

3.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对城镇发展、兴衰的影响:一个地区交通运输条件的变化,会给这个地区城市的布局和发展带来很大影响。京杭大运河的开通运行,带来了扬州、济宁、聊城等城市的兴旺发达。而当运河严重淤塞,京沪线建成,这些城市迅速衰落。铁路沿线的城市常能迅速发展壮大(如石家庄、徐州、株洲、怀化、格尔木),并逐渐形成由若干城市构成的经济中枢地带(如陇海一兰新沿线经济地带、京九铁路沿线经济地带、京广铁路沿线经济地带)。

4.交通运输与商业网点分布的关系: 交通主要是通过影响人流和物流来影响商业布局的。便捷的交通运输,有利于商品的运输和销售,也有利于人流的集散,从而有利于商业网点的形成。 第四章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4.1 环境问题

1.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资源趋于枯竭,人均资源拥有量减少;生态破坏,生物多样性受损;环境污染,人类生存环境质量下降。

4.2 人地关系思想的演变

1.采猎文明时期:生产力极为低下,人类对环境影响极为有限,被动地适应环境,恐惧和依赖的关系。对人地关系认识肤浅。

2.农业文明时期:人口增多,对资源和环境的开发利用强度和广度增大,人地关系开始出现对抗。 3.工业文明时期:人类生产力极大发展,对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达到了空前的规模和高度,人地关

第 6 页 共 8 页

系全面恶化,环境问题日益尖锐,出现了全球性环境问题,危及到人类自身的生存和发展。主要人地关系思想:环境决定论、可能论、和谐论、可持续发展思想。 4.3 可持续发展思想的基本内涵

1.可持续发展概念: 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核心思想:健康的经济发展应建立在生态可持续能力、社会公正和人民积极参与自身发展的基础上。 追求目标:既要使人类的各种需要得到满足,个人得到充分发展,又要保护资源和生态环境,不对后代人的生存和发展构成威胁。

2.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发展的观念、公平的观念、环境的观念、权利的观念。 4.4 协调人地关系的主要途径

1.控制人口规模:减轻人口对生态环境的压力,协调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和经济发展的关系。 2.转变发展模式

① 传统经济发展模式:以扩大生产规模、增加产品产量和提高消费水平为目的。后果:使人类的社会生产以牺牲资源、环境为代价,形成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生产方式和消费方式,使人类陷人严重的资源、环境危机。

② 可持续经济发展模式:强调环境承载能力和土地、水、森林、矿藏等自然资源的永续利用,改变传统的以“高投人、高消耗、高污染”为特征的发展模式,通过引人市场机制,平衡需求与供给的矛盾,以实现清洁生产和文明消费,减少经济活动所造成的环境压力和资源消耗。 地理必修Ⅲ复习提纲

第一章 区域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 1.1 区域的基本含义

1. 区域的基本特征:具有一定的界线、区域内部的相似性和连续性、区域之间的差异性和相互联系、整体性。

2. 区域的空间结构:区域中各要素的相对位置关系和空间分布形式。农业通常表现为面状,交通运输线路表现为线状和网络状,城市和工业表现为点状,城市群和工业区表现为岛状。

影响区域空间结构的主要因素是社会经济发展水平。

3. 区域的产业结构:传统的农业区域和发展水平较低的区域,第一产业所占比重比较大;工业区域或加速推进工业化的区域,第二产业所占比重较大。发展水平较高的区域,第三产业比重较大,三次产业的产值比重呈现出“三、二、一”的格局。 1.2 区域的发展阶段

1.衡量区域发展水平的标志:常用的有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收入、三次产业产值比重等。其余的指标如人文发展指数(预期寿命、教育程度和国内生产总值) 2.区域各发展阶段的特征

1)采集和狩猎阶段——极大依赖地理环境,气候、地形、动植物分布影响大。

2)农业社会阶段——人类对自然环境和自然资源的依赖程度很大。如四大文明古国的分布。 3)工业社会阶段——对资源性产业和工业布局有决定性的影响。如大庆、鞍山等城市的发展 4)后工业化阶段——自然资源的作用相对下降,后天性资源(人工合成原料、智力资源、信息网络)的地位上升。人类对自然资源利用范围日益广泛,利用深度逐步拓展,产业布局对自然资源的依赖性减小。

1.3 区域发展差异

1.我国东、中、西部差异

1)三大经济地带的划分:

东部:沿海12省区(辽、冀、京、津、鲁、苏、沪、浙、闽、粤、琼、桂)(注:未包括港、澳、台地区);中部9个省区(黑、吉、内蒙古、晋、豫、皖、鄂、赣、湘);西部10个省区(陕、甘、宁、青、新、云、贵、川、渝、藏)

2)东部与中西部的发展差异:

①东部:社会经济相对发达,工业化、城市化和科技教育水平都比较高,发展速度亦快于中西部。对外开放时间早,程度高,第二和第三产业相对发达,工业结构以轻型和轻重混合型为主。

②中、西部:地域广阔,资源丰富,总体发展水平明显落后于西部。农业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占有较大比重。工业结构西部以重型传统工业为主,中部表现出一定的过渡性特征。 2.南北差异(东部季风区以秦岭-淮河为界,分为南方和北方)

3.西部大开发

1)范围:10+2+3(西部地带10个省区、内蒙古、广西两个自治区。湖南湘西、湖北恩施和吉林延边3个自治州也比照西部大开发有关政策实施开发开放。

2)条件:矿产、油气、水能、土地资源等有突出优势,发展潜力大。但西部基础设施落后,人才、技术、资金匮乏。

3)措施:抓好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加快优势资源开发,发展特色产业;发展科技教育,扩大对外开放。

4)意义:将西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缩小东西部之间的发展差距,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实现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富裕,加强民族团结,保持社会稳定与边疆安全;扩大国内市场需求;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1.4 区域经济联系

1.当今世界经济的两大发展趋势:区域经济一体化和经济全球化。(欧盟、东盟、APEC等) 2.产业转移

1)原因:①降低成本:原材料价格、工资和地价水平、公用事业费用等方面的区域差异,导致产业向低成本地区转移。②开拓市场③降低内部交易成本。

2)影响:促进欠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缩小区域差异。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加重等问题。 第二章区域可持续发展 2.1 生态问题

1.水土流失问题

1)我国典型地区:黄土高原、南方低山丘陵地区

2)产生的原因:①自然原因:季风气候降水集中,多暴雨;地表植被稀少;黄土土质疏松黄土高原)。②人为原因:植被的破坏;不合理的耕作制度;开矿。

3)治理的措施:压缩农业用地,扩大林、草种植面积;植树造林;小流域综合治理。

4)治理的意义: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

第 7 页 共 8 页

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有利于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建立良性生态系统;建立生态农业模式,有利于促进生态和经济可持续发展。

2.荒漠化问题:由于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导致的土地退化。按动力分为风蚀荒漠化、水蚀荒漠化、冻融荒漠化和土壤盐碱化等类型。

1)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的原因

①自然原因:气候干旱,大风频繁,植被稀疏,风蚀作用强烈。

②人为原因:人口增长过快,环境生态压力过大;不合理的生产活动:滥垦滥伐、过度放牧、过度樵采、水资源利用不合理等,加剧了荒漠化趋势。

2)危害:土地退化,农牧业减产甚至绝收;生态恶化,生物多样性减少;破坏基础设施建设;加剧沙尘暴等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3)治理措施:①营造防护林(三北防护林);②退耕还林还草;③保护和恢复天然植被(封沙禁牧、禁樵禁采、生态移民等措施);④合理用水⑤控制人口增长。 2.2 湿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1.湿地:水位经常接近地表或为浅水覆盖的土地,属于陆地与水体之间的过渡带。类型:河流、湖泊、沼泽、滩涂、低潮时水深不超过6米的浅海、红树林、珊瑚礁、水库、稻田等。

2.湿地的功能:涵养水源、提供水资源、调蓄洪水、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净化水污染、保护生物多样性、航运、旅游观光、提供农副产品及矿产、能源等。有“地球之肾”、“生命的摇篮”、“鸟类的乐园”等美称。

3.湿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1)突出问题:由于过度围垦、泥沙淤积导致湿地减少,功能退化,滥捕滥猎、过度开发利用导致湿地生物多样性锐减

2)治理措施:退田还湖、退田还沼泽,恢复和重建湿地;植树造林,保持水土;保护野生动植物、禁止滥捕滥猎;建立湿地自然保护区;建立保护湿地的法规,增强保护湿地意识。 2.3 流域的综合治理与开发

1.田纳西河流域的地理环境:田纳西河发源于阿巴拉契亚山脉西坡,是密西西比河的二级支流。流域内上中游为山地丘陵,下游为冲积平原。河流落差大,水力资源丰富。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降水丰沛,冬春季降水较多,河流主汛期在12月到次年4月。

2.田纳西河流域的开发治理措施:以水资源综合开发为核心,对全流域河道进行梯级开发,发挥防洪、航运、发电、灌溉等综合效益;以电力工业为龙头,建立起以高耗能工业为骨干的完整工业体系;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大力发展林业;重视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发展旅游业。

3.治理经验:①设置全流域专门的开发机构,健全法规,完善管理②因地制宜选择开发重点,形成各具特色的开发模式③不断加大开发力度④提高流域的开放度。 2.4 区域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1.东北地区地理条件

1)气候条件:气候是区域农业生产中最难以改造的自然条件。

2)地形、土壤条件:为农业多种经营提供了条件;黑土、黑钙土广泛分布,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农业生产。

3)社会、经济条件:①工业:我国重要的工业基地,农牧兴工、共促农牧;②交通:发达,对外联系方便,发展外向型农业;③开发时间较晚,人口密度较低,有利于绿色农业和大农业的发展。 4)东北商品粮基地生产特点:①大规模机械化生产;②地区专业化生产

5)农业发展方向:①平原区: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优质、专用品种,提高产品质量和竞争力;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促进粮食转化,延长产业链条;建设绿色食品基地。;②西部草原区:大力发展生态农业和舍饲畜牧业;③山区农业 实现由原料型生产向原料及产品加工并举的转变。 2.5 矿产资源的合理开发

1.鲁尔区兴起的主要区位条件:①煤炭资源丰富②水陆交通便利③水源充足④市场广阔等。

2.鲁尔区衰落的原因:①煤炭能源地位下降②新技术革命的冲击③环境污染严重④工业结构单一。 3.鲁尔区实施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②对原有企业进行集中化改造③治理环境污染④完善基础设施建设⑤发展科技和高等教育。 2.6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珠三角的工业化与城市化)

1.珠江三角洲发展的区位因素:①优越的地理位置: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②水陆交通便利③对外开放政策④海外侨胞众多,便于引进资金和技术⑤地势低平,水源充足

2.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工业化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的集中;工业化加速了人的观念和生活方式的转变。

3. 珠江三角洲的工业化和城市化问题与对策

1)问题:①产业结构层次偏低,以劳动密集型工业为主,高科技产业和服务业比重不高,科技实力和人才队伍都处于劣势②城市建设相对落后③城镇和工业过度密集,大量占用耕地,生态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2)对策:①推动产业的整合和升级,加强地域分工②完善城镇体系,优化城乡空间结构③推动区域基础设施网络化发展④加强生态建设,改善城乡环境⑤加强区域间经济联系与合作,发展泛珠三角经

第三章 地理信息技术应用

第 8 页 共 8 页


相关内容

  •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试复习策略
  • 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测试考试复习策略 摘 要: 作者就近几年小高考复习总结出的经验,试图通过 复习动员,端正学生学习态度.同时采用三轮复习的方式,自编提纲,以学生自主复习为主,对重难点给予精讲巧讲;通过分层设计等提 升不同基础学生的解题能力;考前进行必要的考点速记.答题指导. 关键词: 高中地理教学 学 ...

  • 实施高中新课程省份高考改革方案比较
  • 从2004年9月开始,山东.广东.海南与宁夏4省.区的高一新生率先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从而拉开了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新一轮高考(论坛)改革的帷幕. 到2010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是本轮高考改革的最直接动力.与普通高中新课程相适应的是,2006年及之前先行 ...

  • 新课程省份高考改革方案特色比较
  • 新课程省份 高考改革方案特色比较 高考研究 2009-02-20 1250 从2004年9月开始,山东.广东.海南与宁夏4省.区的高一新生率先进行普通高中新课程实验,从而拉开了我国普通高中新课程背景下新一轮高考改革的帷幕.到2014年,全国所有省份都将进入普通高中新课程.普通高中新课程改革是本轮高考 ...

  • 山东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总复习(5)
  • 山东省高中地理学业水平总复习(5) 一.选择题: 读塔里木盆地图,回答1-3题. 1.该地大部分聚落已移向地势高的地方,其原因主要是 ( ) A.洪水泛滥 B.坡地开发 C.交通线增多 D.荒漠范围扩大 2.塔里木盆地交通线从整体看是呈 ( ) A.网状分布 B."之"字形分布 ...

  • 2010-2011学年度第二学期地理教研活动计划
  • 为了贯彻基础教育改革精神,积极推进教学改革,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进一步提高教研活动质量,特制定本教研活动计划. 1.探索学科教学规律,积极开展校本教研 促进教研活动的深化,并通过扎实有效的教研工作,把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质量落到实处.本学期由王辛勤老师和顾轶群老师开展校本培训:韦军老师开设蚌埠市高一 ...

  • 广东省2010年高考改革不再设X科目
  • 广东省2010年高考改革不再设X科目 省教育考试院负责人在广东省考试中心公布:省教育厅经过充分调研和论证,制定了<广东省普通高校招生考试改革调整方案>(下简称"<调整方案>"),经省政府常务会议讨论通过,并报教育部核准,将于2010年正式实施. 根据< ...

  • 中国高考改革全面展开 12省市出台新方案
  • 2009-10-10 08:04:52 来源: 中国网 跟贴 387 条 手机看新闻核心提示:2007年,广东.海南.山东.宁夏4省区率先启动新课程高考,到今年,天津.浙江.安徽.福建.辽宁"试水"新高考.昨日,北京新高考方案公布.一场针对现行高考制度的改革正在中国渐次展开. 中 ...

  • 广州中小学教育现状与升学政策
  • 广州中小学教育现状与升学政策 一. 广州中小学教育现状 (1)广州市城区划分: 老三区(越秀.海珠.荔湾).天河区.黄埔区.番禺区.白云区.南沙区.萝岗区.从化市.增城市 (2)介绍各区教育的情况: 1.重点介绍教育强区越秀区的情况(配合越秀区的中小学--名校来介绍),其他区可稍作简单介绍. 2.介 ...

  • 广东省高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地理)
  • 广东省高中学业水平模拟测试 地 理 试 卷 (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0小题,每题1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 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正确答案的代号涂在答题卡上.) 1."天上星星亮晶晶,数来数去数不清"这个民谣中所说的星星,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