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的道德性

《法律的道德性》读书报告

在法学界,许多学者专家对法律和道德的关系都发表了许多看法,也是法理学界始终避免不了的一个话题,二十世纪中期哈特与富勒之间的论战主要就是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的,这被认为是二十世纪西方法理学界一个重大学术事件。《法律的道德性》一书就是富勒在这次论战的大背景下写就的。读完这本书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富勒的两种道德,在所有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中,民法与道德的关系应该更为突出,我想结合富勒的观点谈一谈个人对民法与道德的关系的一些看法。

这本书的开头就写到“本书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对涉及法律和道德之间关系的现有文献不满而展开。”在第一章里,富勒就提出了两种道德即愿望的道德和义务的道德,他认为未能区分这两种道德是导致讨论法律与道德之间关系时存在诸多含混之处的原因。书中这样解释道这两种道德:“如果说愿望的道德是以人类所能达致的最高境界作为出发点的话,那么义务的道德则是从最低点出发。”即愿望的道德是向上的道德、求善的道德,义务的道德是向下的道德,不为恶的道德。富勒认为,两种道德背后都关涉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民法中,我想我们遵守的应该是义务的道德,它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 富勒认为法律和道德是不可分的,恶法非法,当一个国家的法律与道德完全分离的时候,那么这个国家是没有法律的。我国《民法通则》第七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民法直接体现一般的社会道德准则,作为民法基本原则的善良风俗是人民应当遵守的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律化。民法主要是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和法人在其处理相互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过程中,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而在其中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通常相一致。在婚姻法中表现的更为显著,其中的赡养,抚养,扶持的法定义务是与道德相一致的。而这种相一致是有利于国家安定的。

在民法中,体现的往往是义务的道德。富勒认为愿望的道德在古希腊哲学中得到了最明显的例示。它是善的生活道德、卓越的道德以及充分实现人之力量的道德。义务的道德规定了社会生活的所必需的条件,而愿望的道德则为我们描述了我们应当追求的完美境地。

《法律的道德性》读书报告

在法学界,许多学者专家对法律和道德的关系都发表了许多看法,也是法理学界始终避免不了的一个话题,二十世纪中期哈特与富勒之间的论战主要就是围绕着这一主题展开的,这被认为是二十世纪西方法理学界一个重大学术事件。《法律的道德性》一书就是富勒在这次论战的大背景下写就的。读完这本书后,给我留下深刻印象是富勒的两种道德,在所有法律与道德的关系中,民法与道德的关系应该更为突出,我想结合富勒的观点谈一谈个人对民法与道德的关系的一些看法。

这本书的开头就写到“本书的内容主要是围绕着对涉及法律和道德之间关系的现有文献不满而展开。”在第一章里,富勒就提出了两种道德即愿望的道德和义务的道德,他认为未能区分这两种道德是导致讨论法律与道德之间关系时存在诸多含混之处的原因。书中这样解释道这两种道德:“如果说愿望的道德是以人类所能达致的最高境界作为出发点的话,那么义务的道德则是从最低点出发。”即愿望的道德是向上的道德、求善的道德,义务的道德是向下的道德,不为恶的道德。富勒认为,两种道德背后都关涉到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在民法中,我想我们遵守的应该是义务的道德,它是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的基本准则。 富勒认为法律和道德是不可分的,恶法非法,当一个国家的法律与道德完全分离的时候,那么这个国家是没有法律的。我国《民法通则》第七条规定,民事活动应当尊重社会公德,不得损害社会公共利益,扰乱社会经济秩序。民法直接体现一般的社会道德准则,作为民法基本原则的善良风俗是人民应当遵守的最低限度的道德法律化。民法主要是规定平等主体的公民和法人在其处理相互之间的财产关系和人身关系过程中,可以做什么,应当做什么和不应当做什么。而在其中法定义务和道德义务通常相一致。在婚姻法中表现的更为显著,其中的赡养,抚养,扶持的法定义务是与道德相一致的。而这种相一致是有利于国家安定的。

在民法中,体现的往往是义务的道德。富勒认为愿望的道德在古希腊哲学中得到了最明显的例示。它是善的生活道德、卓越的道德以及充分实现人之力量的道德。义务的道德规定了社会生活的所必需的条件,而愿望的道德则为我们描述了我们应当追求的完美境地。


相关内容

  • 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认知
  • 第19卷第3期2011年6月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Journal of National Prosecutors College Vol.19No.3Jun.2011 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基本认知 张志铭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北京100872) 摘要:从恰当定位和顺利开展法律职业道德教育的需要出发,探讨 ...

  • 浅议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及其结合
  • 郑州大学自考本科毕业论文 专 业 法学 姓 名 李亚强 准考证号 [1**********]6 论文题目 2010年 3 月 1 日 注:准考证号.姓名要规范填写并准确无误 目录 一.法律与道德现实中的矛盾与带给我们的启示.............4 (一) 现实中的矛盾 ............. ...

  • 道德法律化正当性的法哲学分析
  • [王淑芹]道德法律化正当性的法哲学分析 正如约翰·罗尔斯所言:"法律与道德的主题提出了许多不同的问题,而道德的法律强制.法律制度的道德基础则是其中的重要问题."[1]在我国,表面上看道德法律化正当性的确证在学界的主流观点中已通论达识,好像无须多论,实则道德法律化的语义含义及其正当 ...

  • 法与情的关系
  • 中国社会是一个人情社会.众所周知,中国古代社会具有"礼治"的传统,汉字中的"礼"字,除了具有规范的含义外,还兼有馈赠的意义,而送礼就等于是送"人情",这也是情和礼相融合的表现.费孝通先生认为,重人情是传统社会的固有特点,他在<乡土中国 ...

  • 关于道德法律化的思考
  •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道德状况出现了紊乱,很大程度上是由道德规范软约束力的局限造成的.就目前社会上频频出现的见危不救行为而言,道德的约束已明显不足,将道德法律化,用法律手段对此类行为进行规制显得十分必要.本文拟以"见危不救犯罪化"为例探讨道德法律化的必要性,并对&quo ...

  • 法治与德治的调和
  • 法治与德治的调和 本站推出免费会计论文,但是免费论文毕竟是免费论文,来自网络,也公布于网络,论文也不是规范的论文格式,这些免费论文只能够起到启迪思维的目的,建议您参考我站的法律论文范例和例文 建立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思想道德体系,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紧密结合起来.这是法制的发展,也是时代的呼唤 ...

  • 法治道德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
  • [题 名]: 法治道德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 [责 任 者]: 贾东桥 [发表时间]: 2001-04-01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 [秘密等级]: 公开 [字 数]: 7400 [主 题 词]: 法治道德/法治建设/作用 [正文]: 法治道德在法治建设中的作用 西北师范大学政法学 ...

  • 道德实践心得
  • 大学生道德品质和法律素质的形成与发展,需要经过道德法律意识和行为等要素反复内化和外化的运行.发展过程.在这一过程中,实践教学具有重要作用.该课程的实践教学,大致可以概括为研讨型.辩论型.体验型等教学模式和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其关键是能否使受教育者主体通过实践感受和切身体验,促进社会道德法律基本要求的内 ...

  • 浅谈"恶法非法"与"恶法亦法"
  • 法理学课程论文题目:浅谈"恶法亦法"与"恶法非法" 学专班 学院业级号法学院法学法学[1**********]114熊永浩学生姓名 二○一四年五月 浅谈"恶法亦法"与"恶法非法" 摘要:本文从"恶法亦法&quo ...

  • 司法道德教化功能的探析
  • 摘 要 近来一些严重冲击传统道德的司法裁决引起公众的普遍质疑.司法活动的示范作用引领着公众的道德价值取向.探讨司法的道德教化功能具有现实的意义.司法者适法裁决.恰当行使自由裁量权.规范司法职业道德和正确选择司法政策是司法道德教化功能实现的主要途径.保持司法独立.提高司法者的法律素养和形成法律职业共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