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复习重点

第一章

1、遗传:同种物种上代与子代之间及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

2、变异:同种物种上代与子代之间及子代个体之间相异的现象。

3、生物进化与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遗传、变异和选择

4、各位代表人物的遗传观念及其在遗传学发展中的作用。

孟德尔1856-1864年从事豌豆杂交试验,首次提出分离和独立分配两个遗传基本规律。贝特生1906年提出遗传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名称。约翰生于1909年发表『纯系学说』,并且首先提出『基因』一词,以代替孟德尔遗传因子概念。摩尔根等用果蝇试验发现性状连锁现象。1944年阿委瑞用试验方法直接证明DNA 是转化肺炎的遗传物质。1953年瓦特森和克里克通过X 射线衍射分析的研究,提出DNA 分子结构模式理论。

第二章

1、核型分析:在对染色体进行测量计算的基础上,分组、排队、配对并进行形态分析的过程。

2、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数目。

形态特征:必备:主缢痕、着丝粒/点、臂、端粒/体;额外:次缢痕、随体。

不同物种和同一物种染色体大小(长度)差异都很大,宽度上同一物种的染色体大致相同。 数目: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都是恒定的,在体细胞中是成对的,性细胞则是成单的。

3、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chr 的形态特征、数目变化及其遗传学意义。

形态变化:

有丝分裂:间期复制形成染色单体,前期染色质变粗形成染色体,中期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染色体分向细胞两极,末期染色体分到两个子细胞)

减数分裂:减I 前的间期复制形成染色单体,减I 过程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减 II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数目变化:

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又减半从而恢复到原来数目。

减数分裂:减I 末期减半,减II 后期着丝点分裂,暂时加倍,到减II 末期又减半。

遗传学意义:

有丝分裂维持了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保持了亲、子代细胞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和物种的连续性。

减数分裂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促进遗传物质重新组合;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为生物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并为人工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第三章

1、转化:某一基因型的细胞从周围介质中吸收来自另一基因型的DNA 而使它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发生相应变化的现象。

2、遗传密码:核苷酸序列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编码20种氨基酸和多肽链起始及终止的一套64个三联体密码子。

3、简并:两种或多种核苷酸三联体决定同一种氨基酸。

4、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

1. 格里菲斯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以上两者直接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

3. 烟草花叶病毒的实验,证明RNA 是遗传物质,而其他大量实验说明,仅有少数病毒同烟草花叶病毒一样以RNA 为遗传物质。

第四章

1、单位性状:被区分开的每一个具体性状。

2、基因型:生物个体基因组合。

3、表现型: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

4、基因互作:非等位基因对同一性状起作用的遗传效应。

5、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基因互作。

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镶嵌显性。

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互补作用、积加作用、重叠作用、抑制作用、上位作用。 课本P76表4-5

第五章

1、连锁遗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一起遗传的现象。

2、基因定位: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排列顺序的过程。

3、干扰:连锁的基因间发生一次单交换后影响其邻近位置上发生第二次单交换的现象。

4、连锁遗传图 课本P103页

通过两点测验或三点测验,可确定基因—基因之间的相对位置,将其标志在染色体上绘制成图,就叫做连锁遗传图。

5、在大麦中,带壳(N )对裸粒(n )、散穗(L )对密穗(l )为显性。今以带壳、散穗与裸粒、密穗的纯种杂交,F1表现如何?让F1与双隐性纯合体测交,其后代为:带壳、散穗201株,裸粒、散穗18株,带壳、密穗20株,裸粒、密穗203株。试问这两对基因是否连锁?交换值是多少?要使F2出现纯合的裸粒散穗20株,至少应种多少株?

F1表现为带壳散穗(NnLl)。

F2不符合9∶3∶3∶1的分离比例,亲本组合数目多,而重组类型数目少,所以这两对基应为不完全连锁。

交换值% =[(18+20)/(201+18+20+203)]×100%=8.6%

F1的两种重组配子Nl 和nL 各为8.6% / 2=4.3%,亲本型配子NL 和nl 各为(1-8.6%)/2=45.7%;

在F2群体中出现纯合类型nnLL 基因型的比例为:4.3%×4.3%=18.49/10000,

因此,根据方程18.49/10000=20/X计算出,X =10817,故要使F2出现纯合的裸粒散穗20株,至少应种10817株

6、在杂合体ABy/abY内,a 和b 之间的交换值为6%,b 和y 之间的交换值为10%。在没有干扰的条件下,这个杂合体自交,能产生几种类型的配子?在符合系数为0.26时,配子的比例如何?

这个杂合体自交,能产生ABy 、abY 、aBy 、AbY 、ABY 、aby 、Aby 、aBY 8种类型的配子。 实际双交换值=理论双交换值*符合系数=0.06*0.1*0.26 = 0.156%

可知:双交换配子aBY 与Aby 比例各为:0.156% / 2 = 0.078%;

单交换配子aBy 与AbY 比例各为:(6% - 0.156%)/ 2 = 2.922%;

单交换配子ABY 与aby 比例各为:(10% - 0.156%)/ 2 = 4.922%

亲本型配子ABy 与abY 比例各为:50% - 0.078% - 2.922% - 4.922% = 42.078%

则配子比例为

42.078ABy :42.078abY :4.922ABY :4.922aby :2.922aBy :2.922AbY :0.078aBY :0.078aBY

7、a 和b 是连锁基因,交换值为16%,位于另一染色体上的d 和e 也是连锁基因,交换值为8%。假定ABDE 和abde 都是纯合体,杂交后的F1由于纯隐性亲本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如何?

根据交换值,可推测F1产生的配子比例为(42%AB ∶8%aB ∶8%Ab ∶42%ab )×(46%DE ∶4%dE ∶4%De ∶46%de ),故其测交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aBbDdEe19.32∶aaBbDdEe3.68∶AabbDdEe3.68∶aabbDdEe19.32∶AaBbddEe1.68∶aaBbddEe0.32∶AabbddEe0.32∶aabbddEe1.68∶AaBbDdee1.68∶aaBbDdee0.32∶AabbDdee0.32∶aabbDdee1.68∶AaBbddee19.32∶aaBbddee3.68∶Aabbddee3.68∶aabbddee19.32

试求这3个基因排列的顺序、距离和符合系数。

根据上表结果,++c和ab+基因型的数目最多,为亲本型;而+b+和a+c基因型的数目最少,因此为双交换类型,比较二者便可确定这3个基因的顺序,a 基因位于中间。

共有74 + 382 + 3 + 98 + 106 + 5 + 364 + 66 = 1098

双交换值 =(3 + 5)/ 1098 *100%= 0.73%

b 和a 间的单交换值 =(106 + 98)/ 1098 * 100% + 0.73% = 19.3%

c 和a 间的单交换值 =(74 + 66)/ 1098 * 100% + 0.73% = 13.5%

则b 和c 间的单交换值 = 19.3% + 13.5% = 32.8%

符合系数 = 0.0073 / (0.193 + 0.135)= 0.28

这3个基因的排列顺序为:bac ; ba 间遗传距离为19.3%,ac 间遗传距离为13.5%,bc 间遗传距离为32.8%。

9、已知某生物的两个连锁群如下图:

试求杂合体AaBbCc 可能产生配子的类型和比例。

根据图示,bc 两基因连锁,bc 基因间的交换值为7%,而a 与bc 连锁

群独立,因此其可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为:

ABC23.25:Abc1.75:AbC1.75:Abc23.25:

aBC23.25:aBc1.75:abC1.75:abc23.25

10、纯合的匍匐、多毛、白花的香豌豆与丛生、光滑、有色花的香豌豆

杂交,产生的F1全是匍匐、多毛、有色花。如果F1与丛生、光滑、白

色花又进行杂交,后代可望获得近于下列的分配,试说明这些结果,求

出重组率。

匍、多、有 6% 丛、多、有 19%

匍、多、白 19% 丛、多、白 6%

匍、光、有 6% 丛、多、白

19%

匍、光、白 19% 丛、光、白 6%

从上述测交结果看,有8种表型、两类数据,该特征反映出这3个基因有2个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连锁遗传,而另一个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独立遗传。又从数据的分配可见,匍匐与白花连锁,而多毛为独立遗传。匍匐与白花的重组值为24%。假定其基因型为:匍匐AA 、多毛BB 、白花cc ,丛生aa 、光滑bb 、有色花CC 。则组合为:

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6:AaBbcc19:aaBbCc19:aaBbcc6:AabbCc6:Aabbcc19:aabbCc19:aabbcc6

第六章

1、剂量效应:细胞内某基因出现得次数越多,表现型效应就越显著。

2、位置效应:由于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改变而产生相应的表型变化的现象。

3、染色体组:单倍体细胞所含有的整套染色体。

4、一倍体:只具有一套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5、单倍体:具有和该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相同的细胞或个体。

6、结构变异的类型、生物学特征与细胞鉴定方法、主要遗传效应及应用。

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缺失:鉴定:1. 无着丝粒断片2. 缺失环3. 二价体末端突出

遗传效应:基因所决定、控制的生物功能丧失或异常;

基因间相互作用关系破坏;

基因排列位置关系改变。

重复:鉴定:1. 重复环2. 染色体末端不配对突出3. 重复纯合体

遗传效应:重复区段内的基因重复,影响基因间的平衡关系;

会影响个体的生活力(影响的程度与重复区段的大小有关) 。

量效应与位置效应。

倒位:鉴定:1. 倒位杂合体减数分裂前期:

⑴倒位区段过长:如果倒位片段很长, 则倒位染色体就可能反 转过来,使其倒位区段与正常的同源区段配对,而倒位的外区段则保持分离。

⑵倒位区段较短时—倒位圈:如果倒位片段不长,则倒位染色体与正常的染色体所联会的二价体就会在倒位区段内形成“倒位圈”。

2. 后期桥

遗传效应:倒位杂合体的部分不育现象。基因间距离关系发生改变;可能引起倒位区段基因的位置效应;倒位圈的结构影响联会复合体的正常形成;倒位圈内发生交换后产生的交换型配子是不育的。倒位可能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易位:鉴定:相互易位杂合体:粗线期的十字形配对,终变期的四体环或四体链,中期I 的8字形或圆环形。

遗传效应:半不育现象。易位杂合体邻近易位接合点的一些基因之间重组率有所下降。易位可使两个正常的连锁群改组为两个新的连锁群。易位会造成染色体“融合”而导致染色体数的变异。

应用:基因定位、果蝇的CIB 测定法、利用易位创造玉米核不育系的双杂合保持系、易位在家蚕生产上的利用

第七章

1、转化:指某些细菌(或其它生物)能通过其细胞摄取周围供体的染色体片段,并将此外源DNA 片段通过重组整合到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

2、接合:遗传物质从供体——『雄性』转移到受体——『雌性』的过程。

3、性导:接合时由F —因子所携带的外源DNA 转移到细菌染色体的过程。

4、转导:以噬菌体为媒介所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

5、微生物(细菌、病毒)遗传传递的类型或方式。

转化、接合、性导、转导??

第八章

1、结构基因:可编码RNA 或蛋白质的一段DNA 序列。

2、调控基因:其产物参与调控其他结构基因表达的基因。

3、跳跃基因:可作为插入因子和转座因子移动的DNA 序列。

4、断裂基因:一个结构基因内部为一个或更多的不翻译的编码顺序。

5、顺反子:不同突变之间没有互补关系的功能区,起作用的最小单位。

6、经典遗传学与现代分子遗传学关于基因概念的异同。

经典遗传学:(1)基因具有染色体的重要特征(即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能自我复制,相对稳定,在有私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有规律地进行分配;(2)基因在染色体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即位点),并且是交换的最小单位,即在重组时不能再分割的单位:(3)基因是以一个整体进行突变的,故它是一个突变单位;(4)基因是一个功能单位,它控制正在发育有机体的某一个或某些性状。

现代分子遗传学:揭示了遗传密码的秘密,使基因的概念落实到具体的物质上,即基因在DNA 分子上,一个基因相当于DNA 分子上的一定区段,它携带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类遗传信息或被转录为RNA ,包括信使RNA 、转移RNA 、核糖体RNA ;或者信使RNA 被翻译成多肽链。

7、乳糖操纵元在DNA 转录水平的调控模型机制。

负调控:没有乳糖的时候,阻遏蛋白和乳糖代谢酶的DNA 序列结合,阻止RNA 聚合酶转录,存在乳糖的时候,乳糖和阻遏蛋白结合,使其不能与DNA 结合,转录翻译乳糖代谢酶。 正调控:葡萄糖可以抑制腺甘酸环化酶的活性,而腺甘酸环化酶可以产生正调控因子cAmp-CAP 复合物诱导乳糖代谢酶的产生。

第九章

1、粘性末端:Ⅱ型限制酶在限制性片段上留下的单链末端,可与对应的单链末端互补结合。

2、平齐末端:DNA 末端平齐而无突出单链。

3、基因库:一组DNA 和cDNA 序列克隆的集合体。

4、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工具等。

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工具:限制性内切酶、载体、目的基因

第十章

1、基因突变:指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基因形成对性关系。

2、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

1)突变的重演性和可逆性

2)突变的多方向性和复等位基因

3)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

4)突变的平行性

3、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特征。

答:(1)对于性细胞:

如果是显性突变, 即aa →Aa ,可通过受精过程传递给后代,并立即表现出来。

如果是隐性突变,即AA →Aa ,当代不表现,只有等到第二代突变基因处于纯合状态才能表现出来。

(2)对于体细胞:

如果显性突变,当代表现,同原来性状并存,形成镶合体。突变越早,范围越大,反之越小。 如果是隐性突变,当代不表现。

4、在高秆小麦田里突然出现一株矮化植株,怎样验证它是由于基因突变,还是由于环境影响产生的?如果是由于基因突变,如何确定它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答案:课本p255页)

将该植株自交种子于正常环境下种植,如果全部为高杆说明是环境影响,如果全部或部分矮化,说明是由于基因突变。

用高杆小麦和矮化植株杂交,看F1性状,再用F1自交,看F2性状。若„„则„„ 第十一章

1、细胞核遗传:由核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

2、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内的基因即细胞质基因 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

3、母性影响(前定作用或延迟遗传):由受精前母体卵细胞状态决定子代性状的现象。

4、植物雄性不育: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有正常功能的花粉,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的现象。

5、细胞质遗传与细胞核遗传的联系和不同?

联系:(1)核遗传和质遗传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

(2)生物体绝大多数性状由核基因控制,极少数由质基因控制,还有一些性状是由核基因和质基因共同控制的。

不同:(1)遗传物质分布的位置不同。细胞核遗传的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2)细胞核遗传雌雄配子的核遗传物质相等,而细胞质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卵细胞中。

(3)核遗传物质的载体有均分机制,遵循三大遗传定律;细胞质遗传物质没有均分机制,是随机分配的。

(4)细胞核遗传时,正反交相同,即子一代均表现显性亲本的性状;细胞质遗传时,正反交不同,子一代性状均与母本相同,即母系遗传。

7、三系配套育种

杂交水稻的一种推广方法。应用时必须具备雄性不育系(一般称为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法的一般原理是首先把杂交母本转育成不育系。例如,希望优良杂交组合(甲×乙)利用雄性不育性进行制种,则必须先把母本甲转育成不育系。常用做法是利用已有的雄性不育材料与甲杂交,然后连续回交若干次,就得到甲不育系。原来雄性正常的甲成为甲不育系的同型保持系,它除了具有雄性可育的性状以外,其他性状完全与甲不育系相同,故又称同型系,它能为不育系提供花粉,保证不育系的繁殖留种。父本乙必须是恢复系。如果乙原来就带有恢复基因,经过测定,就可以直接利用配置杂交种,供大田产用。否则也要利用带有恢复基因的材料,进行转育工作。三系制种方法如图。

第十三章

1、数量性状:不存在明显的质的差异,只有数量上的轻微差异,数字描述,不容易分组归类,易受环境的影响,性状表现不稳定。

2、质量性状:表现为不连续变异,彼此间存在明显的质的差异,可用文字描述,容易分组归类,不易受环境的影响,性状比较稳定。

3、广义遗传率:群体中某数量性状的遗传方差在表型方差(总方差)中所占的比率。

4、狭义遗传率:群体中某数量性状的加性遗传方差在表型方差中所占的比率。

5、杂种优势:杂合体在一种或多种性状上表现优于两个亲本的现象。

6、近交衰退现象:在近交后代中出现生长、成活、抗逆或可育性等衰减的现象。

7、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1)若区分性状的标准不同,某些性状既可认为是质量性状,也可认为是数量性状。 用于杂交的亲本间相差的基因对数不同,某些性状既可认为是质量性状,也可认为是数量性状。

控制数量性状的多基因和控制质量性状的主基因有时是连锁关系。

某些基因即可控制质量性状的发育,又可影响数量性状的表现。

结论:质量性状可数量化;数量性状在一定范围内可进行分类(质)研究。

8、杂种优势的表示方法及其应用?

表示方法:一般表示为三种⑴杂种营养体发育较旺的营养型;⑵杂种生殖器官发育较盛的生殖型;⑶杂种对外界不良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适应型。

应用:大田作物——玉米、水稻、高梁、黑麦、向日葵、棉花、烟草、小麦、大麦、燕麦、

谷子、珍珠粟、大豆、油菜、甜菜以及苜蓿等牧草。

蔬菜作物——番茄、洋葱、茄子、黄瓜、西葫芦、西瓜、笋瓜、南瓜、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胡萝卜、菠菜、石刁柏、莴苣、辣椒、葱、芹菜、菜豆、豌豆、马铃薯等。 还有椰子等果树植物 , 桉树等林木植物以及秋海棠等观赏植物。

9、群体数量性状变异来源与方差分解?

答:数量性状的变异是由群体内各个体间遗传组成差异所产生的。如果基因的表达不 因环境的不同而异,个体的表现型值是基因型值和非遗传的随机误差的总和。既

主要来源于遗传与环境。

方差可分解为:加性效应方差,显性效应方差,上位性效应方差。

第十四章

1、改变基因频率的影响因素?

突变、选择、迁移和遗传漂变等。主要:突变和选择,遗传漂变和迁移也有一定的作用。

第一章

1、遗传:同种物种上代与子代之间及子代个体之间相似的现象。

2、变异:同种物种上代与子代之间及子代个体之间相异的现象。

3、生物进化与新品种选育的三大因素。

遗传、变异和选择

4、各位代表人物的遗传观念及其在遗传学发展中的作用。

孟德尔1856-1864年从事豌豆杂交试验,首次提出分离和独立分配两个遗传基本规律。贝特生1906年提出遗传学作为一个学科的名称。约翰生于1909年发表『纯系学说』,并且首先提出『基因』一词,以代替孟德尔遗传因子概念。摩尔根等用果蝇试验发现性状连锁现象。1944年阿委瑞用试验方法直接证明DNA 是转化肺炎的遗传物质。1953年瓦特森和克里克通过X 射线衍射分析的研究,提出DNA 分子结构模式理论。

第二章

1、核型分析:在对染色体进行测量计算的基础上,分组、排队、配对并进行形态分析的过程。

2、染色体的形态特征和数目。

形态特征:必备:主缢痕、着丝粒/点、臂、端粒/体;额外:次缢痕、随体。

不同物种和同一物种染色体大小(长度)差异都很大,宽度上同一物种的染色体大致相同。 数目:各种生物的染色体数目都是恒定的,在体细胞中是成对的,性细胞则是成单的。

3、有丝分裂、减数分裂过程中chr 的形态特征、数目变化及其遗传学意义。

形态变化:

有丝分裂:间期复制形成染色单体,前期染色质变粗形成染色体,中期着丝点排在赤道板上,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单体分开形成的染色体分向细胞两极,末期染色体分到两个子细胞)

减数分裂:减I 前的间期复制形成染色单体,减I 过程同源染色体联会和分离,减 II 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离

数目变化:

有丝分裂:后期着丝点分裂,染色体数目加倍,末期又减半从而恢复到原来数目。

减数分裂:减I 末期减半,减II 后期着丝点分裂,暂时加倍,到减II 末期又减半。

遗传学意义:

有丝分裂维持了个体的正常生长和发育,保持了亲、子代细胞间的遗传性状的稳定和物种的连续性。

减数分裂维持了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的恒定,促进遗传物质重新组合;保证了物种相对的稳定性;为生物变异提供了重要的物质基础,并为人工选择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第三章

1、转化:某一基因型的细胞从周围介质中吸收来自另一基因型的DNA 而使它的基因型和表现型发生相应变化的现象。

2、遗传密码:核苷酸序列所携带的遗传信息。编码20种氨基酸和多肽链起始及终止的一套64个三联体密码子。

3、简并:两种或多种核苷酸三联体决定同一种氨基酸。

4、DNA 是主要遗传物质的直接证据?

1. 格里菲斯肺炎双球菌体内转化实验;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

以上两者直接证明DNA 是遗传物质。

3. 烟草花叶病毒的实验,证明RNA 是遗传物质,而其他大量实验说明,仅有少数病毒同烟草花叶病毒一样以RNA 为遗传物质。

第四章

1、单位性状:被区分开的每一个具体性状。

2、基因型:生物个体基因组合。

3、表现型:生物体所表现的性状。

4、基因互作:非等位基因对同一性状起作用的遗传效应。

5、等位基因和非等位基因之间的基因互作。

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完全显性、不完全显性、共显性、镶嵌显性。

非等位基因的相互作用:互补作用、积加作用、重叠作用、抑制作用、上位作用。 课本P76表4-5

第五章

1、连锁遗传:位于同一条染色体上的基因一起遗传的现象。

2、基因定位:确定基因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和排列顺序的过程。

3、干扰:连锁的基因间发生一次单交换后影响其邻近位置上发生第二次单交换的现象。

4、连锁遗传图 课本P103页

通过两点测验或三点测验,可确定基因—基因之间的相对位置,将其标志在染色体上绘制成图,就叫做连锁遗传图。

5、在大麦中,带壳(N )对裸粒(n )、散穗(L )对密穗(l )为显性。今以带壳、散穗与裸粒、密穗的纯种杂交,F1表现如何?让F1与双隐性纯合体测交,其后代为:带壳、散穗201株,裸粒、散穗18株,带壳、密穗20株,裸粒、密穗203株。试问这两对基因是否连锁?交换值是多少?要使F2出现纯合的裸粒散穗20株,至少应种多少株?

F1表现为带壳散穗(NnLl)。

F2不符合9∶3∶3∶1的分离比例,亲本组合数目多,而重组类型数目少,所以这两对基应为不完全连锁。

交换值% =[(18+20)/(201+18+20+203)]×100%=8.6%

F1的两种重组配子Nl 和nL 各为8.6% / 2=4.3%,亲本型配子NL 和nl 各为(1-8.6%)/2=45.7%;

在F2群体中出现纯合类型nnLL 基因型的比例为:4.3%×4.3%=18.49/10000,

因此,根据方程18.49/10000=20/X计算出,X =10817,故要使F2出现纯合的裸粒散穗20株,至少应种10817株

6、在杂合体ABy/abY内,a 和b 之间的交换值为6%,b 和y 之间的交换值为10%。在没有干扰的条件下,这个杂合体自交,能产生几种类型的配子?在符合系数为0.26时,配子的比例如何?

这个杂合体自交,能产生ABy 、abY 、aBy 、AbY 、ABY 、aby 、Aby 、aBY 8种类型的配子。 实际双交换值=理论双交换值*符合系数=0.06*0.1*0.26 = 0.156%

可知:双交换配子aBY 与Aby 比例各为:0.156% / 2 = 0.078%;

单交换配子aBy 与AbY 比例各为:(6% - 0.156%)/ 2 = 2.922%;

单交换配子ABY 与aby 比例各为:(10% - 0.156%)/ 2 = 4.922%

亲本型配子ABy 与abY 比例各为:50% - 0.078% - 2.922% - 4.922% = 42.078%

则配子比例为

42.078ABy :42.078abY :4.922ABY :4.922aby :2.922aBy :2.922AbY :0.078aBY :0.078aBY

7、a 和b 是连锁基因,交换值为16%,位于另一染色体上的d 和e 也是连锁基因,交换值为8%。假定ABDE 和abde 都是纯合体,杂交后的F1由于纯隐性亲本测交,其后代的基因型及其比例如何?

根据交换值,可推测F1产生的配子比例为(42%AB ∶8%aB ∶8%Ab ∶42%ab )×(46%DE ∶4%dE ∶4%De ∶46%de ),故其测交后代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AaBbDdEe19.32∶aaBbDdEe3.68∶AabbDdEe3.68∶aabbDdEe19.32∶AaBbddEe1.68∶aaBbddEe0.32∶AabbddEe0.32∶aabbddEe1.68∶AaBbDdee1.68∶aaBbDdee0.32∶AabbDdee0.32∶aabbDdee1.68∶AaBbddee19.32∶aaBbddee3.68∶Aabbddee3.68∶aabbddee19.32

试求这3个基因排列的顺序、距离和符合系数。

根据上表结果,++c和ab+基因型的数目最多,为亲本型;而+b+和a+c基因型的数目最少,因此为双交换类型,比较二者便可确定这3个基因的顺序,a 基因位于中间。

共有74 + 382 + 3 + 98 + 106 + 5 + 364 + 66 = 1098

双交换值 =(3 + 5)/ 1098 *100%= 0.73%

b 和a 间的单交换值 =(106 + 98)/ 1098 * 100% + 0.73% = 19.3%

c 和a 间的单交换值 =(74 + 66)/ 1098 * 100% + 0.73% = 13.5%

则b 和c 间的单交换值 = 19.3% + 13.5% = 32.8%

符合系数 = 0.0073 / (0.193 + 0.135)= 0.28

这3个基因的排列顺序为:bac ; ba 间遗传距离为19.3%,ac 间遗传距离为13.5%,bc 间遗传距离为32.8%。

9、已知某生物的两个连锁群如下图:

试求杂合体AaBbCc 可能产生配子的类型和比例。

根据图示,bc 两基因连锁,bc 基因间的交换值为7%,而a 与bc 连锁

群独立,因此其可能产生的配子类型和比例为:

ABC23.25:Abc1.75:AbC1.75:Abc23.25:

aBC23.25:aBc1.75:abC1.75:abc23.25

10、纯合的匍匐、多毛、白花的香豌豆与丛生、光滑、有色花的香豌豆

杂交,产生的F1全是匍匐、多毛、有色花。如果F1与丛生、光滑、白

色花又进行杂交,后代可望获得近于下列的分配,试说明这些结果,求

出重组率。

匍、多、有 6% 丛、多、有 19%

匍、多、白 19% 丛、多、白 6%

匍、光、有 6% 丛、多、白

19%

匍、光、白 19% 丛、光、白 6%

从上述测交结果看,有8种表型、两类数据,该特征反映出这3个基因有2个位于同一染色体上连锁遗传,而另一个位于不同的染色体上独立遗传。又从数据的分配可见,匍匐与白花连锁,而多毛为独立遗传。匍匐与白花的重组值为24%。假定其基因型为:匍匐AA 、多毛BB 、白花cc ,丛生aa 、光滑bb 、有色花CC 。则组合为:

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

AaBbCc6:AaBbcc19:aaBbCc19:aaBbcc6:AabbCc6:Aabbcc19:aabbCc19:aabbcc6

第六章

1、剂量效应:细胞内某基因出现得次数越多,表现型效应就越显著。

2、位置效应:由于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改变而产生相应的表型变化的现象。

3、染色体组:单倍体细胞所含有的整套染色体。

4、一倍体:只具有一套染色体组的细胞或个体。 5、单倍体:具有和该物种配子染色体数相同的细胞或个体。

6、结构变异的类型、生物学特征与细胞鉴定方法、主要遗传效应及应用。

类型:缺失、重复、倒位、易位

缺失:鉴定:1. 无着丝粒断片2. 缺失环3. 二价体末端突出

遗传效应:基因所决定、控制的生物功能丧失或异常;

基因间相互作用关系破坏;

基因排列位置关系改变。

重复:鉴定:1. 重复环2. 染色体末端不配对突出3. 重复纯合体

遗传效应:重复区段内的基因重复,影响基因间的平衡关系;

会影响个体的生活力(影响的程度与重复区段的大小有关) 。

量效应与位置效应。

倒位:鉴定:1. 倒位杂合体减数分裂前期:

⑴倒位区段过长:如果倒位片段很长, 则倒位染色体就可能反 转过来,使其倒位区段与正常的同源区段配对,而倒位的外区段则保持分离。

⑵倒位区段较短时—倒位圈:如果倒位片段不长,则倒位染色体与正常的染色体所联会的二价体就会在倒位区段内形成“倒位圈”。

2. 后期桥

遗传效应:倒位杂合体的部分不育现象。基因间距离关系发生改变;可能引起倒位区段基因的位置效应;倒位圈的结构影响联会复合体的正常形成;倒位圈内发生交换后产生的交换型配子是不育的。倒位可能导致新物种的产生。

易位:鉴定:相互易位杂合体:粗线期的十字形配对,终变期的四体环或四体链,中期I 的8字形或圆环形。

遗传效应:半不育现象。易位杂合体邻近易位接合点的一些基因之间重组率有所下降。易位可使两个正常的连锁群改组为两个新的连锁群。易位会造成染色体“融合”而导致染色体数的变异。

应用:基因定位、果蝇的CIB 测定法、利用易位创造玉米核不育系的双杂合保持系、易位在家蚕生产上的利用

第七章

1、转化:指某些细菌(或其它生物)能通过其细胞摄取周围供体的染色体片段,并将此外源DNA 片段通过重组整合到自己染色体组的过程。

2、接合:遗传物质从供体——『雄性』转移到受体——『雌性』的过程。

3、性导:接合时由F —因子所携带的外源DNA 转移到细菌染色体的过程。

4、转导:以噬菌体为媒介所进行的细菌遗传物质重组的过程。

5、微生物(细菌、病毒)遗传传递的类型或方式。

转化、接合、性导、转导??

第八章

1、结构基因:可编码RNA 或蛋白质的一段DNA 序列。

2、调控基因:其产物参与调控其他结构基因表达的基因。

3、跳跃基因:可作为插入因子和转座因子移动的DNA 序列。

4、断裂基因:一个结构基因内部为一个或更多的不翻译的编码顺序。

5、顺反子:不同突变之间没有互补关系的功能区,起作用的最小单位。

6、经典遗传学与现代分子遗传学关于基因概念的异同。

经典遗传学:(1)基因具有染色体的重要特征(即基因位于染色体上),能自我复制,相对稳定,在有私分裂和减数分裂时,有规律地进行分配;(2)基因在染色体上占有一定的位置(即位点),并且是交换的最小单位,即在重组时不能再分割的单位:(3)基因是以一个整体进行突变的,故它是一个突变单位;(4)基因是一个功能单位,它控制正在发育有机体的某一个或某些性状。

现代分子遗传学:揭示了遗传密码的秘密,使基因的概念落实到具体的物质上,即基因在DNA 分子上,一个基因相当于DNA 分子上的一定区段,它携带有特定的遗传信息。这类遗传信息或被转录为RNA ,包括信使RNA 、转移RNA 、核糖体RNA ;或者信使RNA 被翻译成多肽链。

7、乳糖操纵元在DNA 转录水平的调控模型机制。

负调控:没有乳糖的时候,阻遏蛋白和乳糖代谢酶的DNA 序列结合,阻止RNA 聚合酶转录,存在乳糖的时候,乳糖和阻遏蛋白结合,使其不能与DNA 结合,转录翻译乳糖代谢酶。 正调控:葡萄糖可以抑制腺甘酸环化酶的活性,而腺甘酸环化酶可以产生正调控因子cAmp-CAP 复合物诱导乳糖代谢酶的产生。

第九章

1、粘性末端:Ⅱ型限制酶在限制性片段上留下的单链末端,可与对应的单链末端互补结合。

2、平齐末端:DNA 末端平齐而无突出单链。

3、基因库:一组DNA 和cDNA 序列克隆的集合体。

4、基因工程的基本步骤、工具等。

步骤:(1)目的基因的获取

(2)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3)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

(4)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

工具:限制性内切酶、载体、目的基因

第十章

1、基因突变:指染色体上某一基因位点内部发生了化学性质的变化,与原来基因形成对性关系。

2、基因突变的一般特征。

1)突变的重演性和可逆性

2)突变的多方向性和复等位基因

3)突变的有害性和有利性

4)突变的平行性

3、显性突变和隐性突变的特征。

答:(1)对于性细胞:

如果是显性突变, 即aa →Aa ,可通过受精过程传递给后代,并立即表现出来。

如果是隐性突变,即AA →Aa ,当代不表现,只有等到第二代突变基因处于纯合状态才能表现出来。

(2)对于体细胞:

如果显性突变,当代表现,同原来性状并存,形成镶合体。突变越早,范围越大,反之越小。 如果是隐性突变,当代不表现。

4、在高秆小麦田里突然出现一株矮化植株,怎样验证它是由于基因突变,还是由于环境影响产生的?如果是由于基因突变,如何确定它是显性突变还是隐性突变?

(答案:课本p255页)

将该植株自交种子于正常环境下种植,如果全部为高杆说明是环境影响,如果全部或部分矮化,说明是由于基因突变。

用高杆小麦和矮化植株杂交,看F1性状,再用F1自交,看F2性状。若„„则„„ 第十一章

1、细胞核遗传:由核基因所决定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

2、细胞质遗传:由细胞质内的基因即细胞质基因 的遗传现象和遗传规律。

3、母性影响(前定作用或延迟遗传):由受精前母体卵细胞状态决定子代性状的现象。

4、植物雄性不育:雄蕊发育不正常,不能产生有正常功能的花粉,雌蕊发育正常,能接受正常花粉而受精结实的现象。

5、细胞质遗传与细胞核遗传的联系和不同?

联系:(1)核遗传和质遗传的遗传物质都是DNA 。

(2)生物体绝大多数性状由核基因控制,极少数由质基因控制,还有一些性状是由核基因和质基因共同控制的。

不同:(1)遗传物质分布的位置不同。细胞核遗传的遗传物质在细胞核中的染色体上;细胞质中的遗传物质在细胞质中的线粒体和叶绿体中。

(2)细胞核遗传雌雄配子的核遗传物质相等,而细胞质遗传物质主要存在于卵细胞中。

(3)核遗传物质的载体有均分机制,遵循三大遗传定律;细胞质遗传物质没有均分机制,是随机分配的。

(4)细胞核遗传时,正反交相同,即子一代均表现显性亲本的性状;细胞质遗传时,正反交不同,子一代性状均与母本相同,即母系遗传。

7、三系配套育种

杂交水稻的一种推广方法。应用时必须具备雄性不育系(一般称为不育系)、保持系和恢复系。三系法的一般原理是首先把杂交母本转育成不育系。例如,希望优良杂交组合(甲×乙)利用雄性不育性进行制种,则必须先把母本甲转育成不育系。常用做法是利用已有的雄性不育材料与甲杂交,然后连续回交若干次,就得到甲不育系。原来雄性正常的甲成为甲不育系的同型保持系,它除了具有雄性可育的性状以外,其他性状完全与甲不育系相同,故又称同型系,它能为不育系提供花粉,保证不育系的繁殖留种。父本乙必须是恢复系。如果乙原来就带有恢复基因,经过测定,就可以直接利用配置杂交种,供大田产用。否则也要利用带有恢复基因的材料,进行转育工作。三系制种方法如图。

第十三章

1、数量性状:不存在明显的质的差异,只有数量上的轻微差异,数字描述,不容易分组归类,易受环境的影响,性状表现不稳定。

2、质量性状:表现为不连续变异,彼此间存在明显的质的差异,可用文字描述,容易分组归类,不易受环境的影响,性状比较稳定。

3、广义遗传率:群体中某数量性状的遗传方差在表型方差(总方差)中所占的比率。

4、狭义遗传率:群体中某数量性状的加性遗传方差在表型方差中所占的比率。

5、杂种优势:杂合体在一种或多种性状上表现优于两个亲本的现象。

6、近交衰退现象:在近交后代中出现生长、成活、抗逆或可育性等衰减的现象。

7、数量性状与质量性状的联系与区别?

联系:(1)若区分性状的标准不同,某些性状既可认为是质量性状,也可认为是数量性状。 用于杂交的亲本间相差的基因对数不同,某些性状既可认为是质量性状,也可认为是数量性状。

控制数量性状的多基因和控制质量性状的主基因有时是连锁关系。

某些基因即可控制质量性状的发育,又可影响数量性状的表现。

结论:质量性状可数量化;数量性状在一定范围内可进行分类(质)研究。

8、杂种优势的表示方法及其应用?

表示方法:一般表示为三种⑴杂种营养体发育较旺的营养型;⑵杂种生殖器官发育较盛的生殖型;⑶杂种对外界不良环境适应能力较强的适应型。

应用:大田作物——玉米、水稻、高梁、黑麦、向日葵、棉花、烟草、小麦、大麦、燕麦、

谷子、珍珠粟、大豆、油菜、甜菜以及苜蓿等牧草。

蔬菜作物——番茄、洋葱、茄子、黄瓜、西葫芦、西瓜、笋瓜、南瓜、甘蓝、花椰菜、白菜、萝卜、胡萝卜、菠菜、石刁柏、莴苣、辣椒、葱、芹菜、菜豆、豌豆、马铃薯等。 还有椰子等果树植物 , 桉树等林木植物以及秋海棠等观赏植物。

9、群体数量性状变异来源与方差分解?

答:数量性状的变异是由群体内各个体间遗传组成差异所产生的。如果基因的表达不 因环境的不同而异,个体的表现型值是基因型值和非遗传的随机误差的总和。既

主要来源于遗传与环境。

方差可分解为:加性效应方差,显性效应方差,上位性效应方差。

第十四章

1、改变基因频率的影响因素?

突变、选择、迁移和遗传漂变等。主要:突变和选择,遗传漂变和迁移也有一定的作用。


相关内容

  •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计划
  •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策略 近年来,高考生物试卷日趋成熟,表现为命题的视角宽,考查的知识覆盖面广,能力考查全面:稳中求新,难度适中,注重对能力的考查:注意与生产.生活及科技成果的联系,特别是实验的考查已成重点.只有以史为鉴,以人为鉴,我们才能站在更高的位置俯视高考,才能准确地找到高考的定位,自身的定位, ...

  • 2014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计划
  • 2014届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计划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这是一个由知识的点到形成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一轮教学复习成果的巩固,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一)二轮复习的时间 二月底-四月底 (二)二轮复习应达到的目标 1. ...

  • 2016级高考生物二轮复习计划
  • 同官高级中学2016级高考生物学科 第二轮复习计划 二轮复习是使知识系统化并形成能力的关键环节.这是一个由知识的点到形成知识的线.网的过程,是提升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过程.它既是对一轮教学复习成果的巩固,又是对学科内知识的综合深化. (一)二轮复习的时间 二月中旬-四月底 (二)二轮 ...

  • 2016暨南大学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
  • 2016<普通生物学>考试大纲 科目名称:普通生物学(814) 适用专业: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微生物学.动物学.遗传学.水生生物学.发育生物学.神经生物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医药.海洋生物学与生物技术.生物工程.生态学等专业 总分:150分 参考书目:吴相钰, 陈守良, 葛明 ...

  • 2011届高三第二学期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 高三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张冬梅 进入3月份后,高三第一轮复习已接近尾声,我校高三生物即将进入第二轮复习,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生物科的第二轮复习效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们的生物成绩稳步提高?针对我校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现制订本届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紧扣基础,科学 ...

  • 永州三中2010届高三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 永州三中2010届高三生物教学工作计划 唐春风 进入3月份后,高三第一轮复习已接近尾声,我校高三生物即将进入第二轮复习,摆在我们面前的问题是:如何提高生物科的第二轮复习效率,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们的生物成绩稳步提高?针对我校高三学生的实际情况,现制订本届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

  • 高三生物第二轮复习方案
  • 二轮复习承上启下,是知识系统化、条理化,促进灵活运用的关键时期,是促进学生素质、能力发展的关键时期,故有“二轮看水平”之说.  “二轮看水平”,具体地说,一是要看对《考试大纲》、《高考试题》理解是否深透,研究是否深入,把握是否到位,明确“考什么”、“怎么考”.二是看练习是否体现阶段性、层次性和渐进 ...

  • 高三生物二轮复习计划
  • 2014年高中生物复习计划 第一轮复习(2013-8至2014-2) 第一轮复习的主要任务是:按章节捋清知识点,掌握生物学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构建知识体系,配合经典的题例.将主干知识.重点知识向纵横方向引申和扩展,通过复习将知识系统化.网络化,以利于知识的迁移,这是学科能力综合能力培养和提高的前提. ...

  • 生物工程就业指导及形势分析
  • 生物学专业考研就业形势分析 出路:四大就业通道 前言 与计算机.电子等热门专业或化工.机械等传统专业相比,生物专业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但作为一个发展迅速的潜力专业,生物学专业的前景还是很令人期待的.认清形势,找准定位,未雨绸缪,为自己的将来做一个长期规划,创造更好的条件迎接未来的挑战.大致而言,生物 ...

  • 可遗传变异的细胞学基础 说课稿
  • <可遗传变异的细胞学基础>说课稿 松滋一中 刘明 一.课程标准和考试大纲与命题趋势 课标中对可遗传变异和细胞分裂的要求有5项,考纲中有1个Ⅰ级考点和4个Ⅱ级考点. 可遗传变异是高考的重点,也是教材中的难点之一.我综合分析近两年各地高考试题,发现高考命题在本单元有以下规律: 1. 从命题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