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基础练习题巩固提升

给加点字注音

霎时 地壳 苍穹 锋芒毕露 倔强 磐石 炽热 气冲斗牛 ........

酝酿 遒劲 稽首 锲而不舍 窥伺 瞥见 庇护 浑身解数 ........

创伤 柏林 剖析 刚愎自用 压轴 对称 提防 果实累累 ........

悖论 惩罚 怪癖 脍炙人口 花圃 精髓 溯洄 潜移默化 ........

形近字填空

馨 罄 磐 磬

( )竹难书 坚如( )石 德艺双( ) 但余钟( )音

择 译 铎 绎 驿

饥不( )食 ( )注古籍 铃( ) 络( )不绝 ( )站 汉字书写

我摩挲着那本书。 我很诧异地望着他。 我的鼻头陡然一酸。 我向他鞠了一躬。

正襟危坐 抑扬顿挫 略胜一筹 发人深省 洞察世事 犀利 落第 油光可鉴 词语搭配

严密 严明 严格 严肃

( )的要求 ( )的组织 ( )的态度 ( )的纪律 句子理解

李明很自信地报名参加班长竞选。一个同学说:“他还选不上!”请写出对这个句子的两种理解。 1、 2、 下列句子没有歧义的是( )

A 刘医生今天看病去了。

B 这个人,校长都不认识。

C 隔了十年,他再次回家乡。

D 他在火车上写标语。

修改病句

1. 除夕夜晚,一轮玉盘似的明月挂在天空。

2. 他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热心地帮助学习吃力的同学。

3. 我们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不是对孩子的关爱,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4. 市委发出向屠呦呦同志学习,勉励大家扎实工作,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生日献礼。

5. 看着动物园里顽皮可爱的猴子,游览者忍俊不禁地笑了。

6. 虽然他没有进入决赛,但他的防守控制能力和坚韧的意志均有较大提高。

7. 有关人士强调:最近接连发生特大爆炸事故,相关部门需要提高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8. 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9. 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10. 要学好功课,是否认真听讲是关键。

11. 身在课堂,心在操场,可能学不好功课。

谚语积累

1. 欲知山中事, 2.台上三分钟,

3. 少壮不努力, 4.读万卷书,

5. 只要功夫深, 6.前人栽树, 文学常识

1. “唐宋八大家”有两位是唐代的,一位是韩愈,另一位是 。

2. 《 》 、《 》、《大学》、《孟子》合称为儒家“四书”。

3. 三国时期“三曹”指 、 、 、三父子,他们是集中体现“建安风骨”特点的代表作家。北宋时期“三苏”指 、 、 三父子。

4. 宋词一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豪放派”代表词人是 、 等。 “婉约派”代表词人是 、 等。

5.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纪念的是民族英雄 ,他的一首《满江红》曾令多少仁人志士热血沸腾,其中,“ , , ” 更是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不可虚度光阴。

6. 《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又孔子修编,共收入诗歌 首,又称“诗三百”。

7.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典型的人物和情节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挥泪斩马谡”“大

闹五庄观”“沂岭杀四虎”“弄权铁槛寺”。四个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是: 、孙悟空、 、王熙凤。

8. “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师卧龙有子龙龙师龙友。”这幅对联涉及《三国演义》中的四个人物,请写出其中的两人。

人物:

给加点字注音

霎时 地壳 苍穹 锋芒毕露 倔强 磐石 炽热 气冲斗牛 ........

酝酿 遒劲 稽首 锲而不舍 窥伺 瞥见 庇护 浑身解数 ........

创伤 柏林 剖析 刚愎自用 压轴 对称 提防 果实累累 ........

悖论 惩罚 怪癖 脍炙人口 花圃 精髓 溯洄 潜移默化 ........

形近字填空

馨 罄 磐 磬

( )竹难书 坚如( )石 德艺双( ) 但余钟( )音

择 译 铎 绎 驿

饥不( )食 ( )注古籍 铃( ) 络( )不绝 ( )站 汉字书写

我摩挲着那本书。 我很诧异地望着他。 我的鼻头陡然一酸。 我向他鞠了一躬。

正襟危坐 抑扬顿挫 略胜一筹 发人深省 洞察世事 犀利 落第 油光可鉴 词语搭配

严密 严明 严格 严肃

( )的要求 ( )的组织 ( )的态度 ( )的纪律 句子理解

李明很自信地报名参加班长竞选。一个同学说:“他还选不上!”请写出对这个句子的两种理解。 1、 2、 下列句子没有歧义的是( )

A 刘医生今天看病去了。

B 这个人,校长都不认识。

C 隔了十年,他再次回家乡。

D 他在火车上写标语。

修改病句

1. 除夕夜晚,一轮玉盘似的明月挂在天空。

2. 他虽然学习很好,但是经常热心地帮助学习吃力的同学。

3. 我们不能否认家长的这种做法不是对孩子的关爱,但结果却适得其反。

4. 市委发出向屠呦呦同志学习,勉励大家扎实工作,以优异的成绩向党的生日献礼。

5. 看着动物园里顽皮可爱的猴子,游览者忍俊不禁地笑了。

6. 虽然他没有进入决赛,但他的防守控制能力和坚韧的意志均有较大提高。

7. 有关人士强调:最近接连发生特大爆炸事故,相关部门需要提高防范意识,尽量防止此类事件不再发生。

8. 他的晚年,仍然精力充沛,充满创作激情,留下了许多优秀作品。

9. 由于长江流域连续干旱,导致洞庭湖、鄱阳湖水面大面积缩小,给人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很大影响。

10. 要学好功课,是否认真听讲是关键。

11. 身在课堂,心在操场,可能学不好功课。

谚语积累

1. 欲知山中事, 2.台上三分钟,

3. 少壮不努力, 4.读万卷书,

5. 只要功夫深, 6.前人栽树, 文学常识

1. “唐宋八大家”有两位是唐代的,一位是韩愈,另一位是 。

2. 《 》 、《 》、《大学》、《孟子》合称为儒家“四书”。

3. 三国时期“三曹”指 、 、 、三父子,他们是集中体现“建安风骨”特点的代表作家。北宋时期“三苏”指 、 、 三父子。

4. 宋词一般分为“婉约派”和“豪放派”。“豪放派”代表词人是 、 等。 “婉约派”代表词人是 、 等。

5.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铁无辜铸佞臣”纪念的是民族英雄 ,他的一首《满江红》曾令多少仁人志士热血沸腾,其中,“ , , ” 更是提醒我们要珍惜时间,不可虚度光阴。

6. 《 》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又孔子修编,共收入诗歌 首,又称“诗三百”。

7. 我国四大古典名著中,典型的人物和情节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印象,其中“挥泪斩马谡”“大

闹五庄观”“沂岭杀四虎”“弄权铁槛寺”。四个故事的主人公分别是: 、孙悟空、 、王熙凤。

8. “兄玄德弟翼德德兄德弟,师卧龙有子龙龙师龙友。”这幅对联涉及《三国演义》中的四个人物,请写出其中的两人。

人物:


相关内容

  • 临沂市小学各科教学策略(全简)
  • 小学语文教学策略 小学语文低年级"自主-探究"四环节阅读教学策略 1.自读识字 学习目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操作要领:激发学生阅读兴趣,引导学生自读课文,边读边标出生字,利用多种方法自主识字.此环节要给足学生学习的时间,一般在教师指导下课内完成. 2.合作交流 学习目标:巩固 ...

  • 五年级语文复习计划(1)
  • 五年级语文复习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本学期工作计划的安排和本年级组的统一教学方案,结合学生及语文学习的具体情况,本着以素质教育为核心,以提高学生实际语文能力为重点,力求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挖掘学习潜在能力,在不增加学习负担的前提下,进一步争取语文整体教学质量提高. 二.复习总目标: 1.巩固本册生 ...

  •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  西师大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分析 一.结构体系 1.卷首语 2.识字:两个单元 3.课文:五个单元 4.综合性学习:两次(风景名胜展.用音序查字法查字) 5.口语交际:五个话题(做好准备去春游.过生日.向伙伴介绍自己.装扮我们的教室.夸夸我的家里人) 6.积累与运用:七次 7.附录:我认识的字,我 ...

  • 二年级上册语文计划
  •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二(1)班 韩婉 本册教材按专题组织单元,共涉及了八个专题,依次为:美丽的秋天,丰富多彩的学校生活,热爱祖国,怎样看问题.想问题,友好相处.团结合作,关爱他人,保护环境.爱护动物,热爱科学.教材内容贴近儿童生活,体现时代特点,具有一定的德育价值.每组教材都包括导语.一课&qu ...

  • 2017部编版一年级下册语文教材分析
  • 一年级下册教材的突出特点 一.内涵:注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渗透与传播 从语文课程的内容看,语文"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教材要注重继承与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因此,语文课程.语文教科书,要以传承.弘扬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塑造民族精神品格为己任,为学生潜移默化地 ...

  • 小学语文复习策略研究
  • 摘要:小学语文复习课程是一种对知识进行深层次加工和巩固的一个过程,是一种"温故而知新"的教学形式.复习不仅仅需要对于知识的再一次重申和巩固,更是在原来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的深化了解,对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和归纳的过程,以实现进一步的发展.对于教师而言,如何才能把握好这一教学环节,对学 ...

  • 语文课型模式
  • 语文课型模式汇总 一.识字课的形式和课型结构 低年级识字课分两种途径安排:一是随课文分散识字,二是集中在"识字"中安排. (一)"识字"课采用以下三种形式: 1.词串识字. 2.看图会意识字. 3.转盘识字. (二)识字课的课型结构 1.指导看图: 指导学生先 ...

  • 一年级下学期期末测试语文质量分析
  • 2013-2014学年下学期思茅五小一年级语文 期末测试质量分析 罗惠玲 一. 试题简析 这次一年级语文期末测试试题以<新课标>为依据,考查了学生掌握人教版二年级语文教材的情况.试卷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重点考查了汉语拼音.识字(1---2册的生字,识字过关).第二部分测查学生要求会读会写 ...

  • 学校整体月考考试质量分析
  • 学校整体月考考试质量分析 我校根据中心校的要求组织了本次考试,考试结束后对我校全体教师要求认真分析自己的学科成绩并要求写出自己的试卷分析与反思,我们也通过分析各班和各个学科的的成绩进行了学校整体卷面分析,现将本次月考的情况总结如下: 一.数据统计 1.一年级.二年级,无论是从平均分还是从优秀率方面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