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杨佳案死刑复核:怎不见"人民群众的感觉"?-- 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

杨佳案死刑复核:怎不见“人民群众的感觉”?

(原作者:萧锐 / 来源: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据报道,最高院已于11月21日裁定核准杨佳死刑,并且杨佳之母在23日被有关部门从精神病院接出,前往上海与杨佳见面,随后被送回北京家中告别了精神病院的生活。(南方都市报11月26日报道)

按照《刑事诉讼法》第211条的规定,下级人民法院在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如果没有其他意外发生,杨佳在这个世上的时日已然不多。网上有人称快,有人送别,更有人为“中国的未来和法治”守夜,一个纷争即将归于消停,我们能做的,其实已经少得可怜。

在最高院的复核裁定面前妄谈法律或许是不自量力的。如果没有明显的程序和实体错误,每个人都应当对法院的判决保有一份起码的尊重。但依据随着2007年死刑复核权收归最高院时出台的《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原审人民法院违反法定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第五条)。笔者不明白,在很多人看来存在众多程序问题的杨佳案,是如何认定“诉讼程序合法”这一死刑复核的基本要件的。

当然,也有不少法学名家早已表态,杨佳案的起因“对杨佳的量刑没有影响”、“ 审理做到了程序公正”。但仅就杨佳母亲“被收治”精神病院一事而言,有关方面曾言杨母的“就医”不仅仅是杨佳案的问题,杨母本身也有精神病。但在杨家被核准死刑之后,有精神病的杨母为何又不治而愈、安然返家?这种“收治杨母与杨佳无关”的说法被不攻自破。那因为杨母的“失踪”而导致的杨佳案在一审、二审中诸多程序问题应该由谁负责?又是否属于应“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的程序违法事由呢?

突然想起来,最高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先生稍早前曾高调提出所谓“判不判死刑的三条标准”,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似乎就有一个“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感觉”。哪怕不去管什么法律规定,仅就王胜俊大法官的这个“人民群众感觉论”标准来衡量,笔者在此只想斗胆问一句,赫然列在死刑复核书上的法官们,是否严格贯彻执行了王胜俊大法官的“人民感觉论”?

铺天盖地的网络表达与呼吁,是否能够到达应该听到的人的耳中,笔者不能完全肯定。但起码那些经由特快专递送达的“人民的感觉”似乎应该能够送达吧?死刑复核的主审法官是否知道杨佳那个被认为“有精神病”的母亲是其一审辩护律师的所谓“委托人”,从一审就开始的一连串程序问题,为何人民感觉到了,偏偏主审法官充耳不闻?有人当然还可以那么说,“不杀杨佳不足以平民愤”,这里的“民愤”哪怕是来自受害者或者受害者所在的上海警界。但其实没有谁可以自认为是“人民”的,因为它本身是一个再抽象不过的政治词汇。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感觉没有可以量化和制度化运作的收集渠道,那便不可避免地沦落到“需要的时候请进来,不需要时滚出去”的地步。

事情到了现在,恐怕没有什么能够再试图影响杨佳案的进程了。执行法院不会也不敢觉得最高院的“判决可能有错误”,杨佳也恐怕没有什么重大犯罪事实可以揭发,还有,杨佳不是女性,更不可能身怀有孕,那有可能让死刑暂停的三项事由恐怕都无法神兵天降。实在不想谈什么法律问题了,杨佳案其实早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不是吗?

2008-11-26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

【相关链接】 就杨佳案向我国“刑法学权威”请教几个问题               △  点击“感觉”

△  “杨佳案”之悖论与疑问

杨佳案死刑复核:怎不见“人民群众的感觉”?

(原作者:萧锐 / 来源:中国选举与治理网)

据报道,最高院已于11月21日裁定核准杨佳死刑,并且杨佳之母在23日被有关部门从精神病院接出,前往上海与杨佳见面,随后被送回北京家中告别了精神病院的生活。(南方都市报11月26日报道)

按照《刑事诉讼法》第211条的规定,下级人民法院在接到最高人民法院执行死刑的命令后,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如果没有其他意外发生,杨佳在这个世上的时日已然不多。网上有人称快,有人送别,更有人为“中国的未来和法治”守夜,一个纷争即将归于消停,我们能做的,其实已经少得可怜。

在最高院的复核裁定面前妄谈法律或许是不自量力的。如果没有明显的程序和实体错误,每个人都应当对法院的判决保有一份起码的尊重。但依据随着2007年死刑复核权收归最高院时出台的《关于复核死刑案件若干问题的规定》, “最高人民法院复核后认为原审人民法院违反法定诉讼程序,可能影响公正审判的,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第五条)。笔者不明白,在很多人看来存在众多程序问题的杨佳案,是如何认定“诉讼程序合法”这一死刑复核的基本要件的。

当然,也有不少法学名家早已表态,杨佳案的起因“对杨佳的量刑没有影响”、“ 审理做到了程序公正”。但仅就杨佳母亲“被收治”精神病院一事而言,有关方面曾言杨母的“就医”不仅仅是杨佳案的问题,杨母本身也有精神病。但在杨家被核准死刑之后,有精神病的杨母为何又不治而愈、安然返家?这种“收治杨母与杨佳无关”的说法被不攻自破。那因为杨母的“失踪”而导致的杨佳案在一审、二审中诸多程序问题应该由谁负责?又是否属于应“裁定不予核准,并撤销原判,发回重新审判”的程序违法事由呢?

突然想起来,最高任最高人民法院院长王胜俊先生稍早前曾高调提出所谓“判不判死刑的三条标准”,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似乎就有一个“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感觉”。哪怕不去管什么法律规定,仅就王胜俊大法官的这个“人民群众感觉论”标准来衡量,笔者在此只想斗胆问一句,赫然列在死刑复核书上的法官们,是否严格贯彻执行了王胜俊大法官的“人民感觉论”?

铺天盖地的网络表达与呼吁,是否能够到达应该听到的人的耳中,笔者不能完全肯定。但起码那些经由特快专递送达的“人民的感觉”似乎应该能够送达吧?死刑复核的主审法官是否知道杨佳那个被认为“有精神病”的母亲是其一审辩护律师的所谓“委托人”,从一审就开始的一连串程序问题,为何人民感觉到了,偏偏主审法官充耳不闻?有人当然还可以那么说,“不杀杨佳不足以平民愤”,这里的“民愤”哪怕是来自受害者或者受害者所在的上海警界。但其实没有谁可以自认为是“人民”的,因为它本身是一个再抽象不过的政治词汇。社会和人民群众的感觉没有可以量化和制度化运作的收集渠道,那便不可避免地沦落到“需要的时候请进来,不需要时滚出去”的地步。

事情到了现在,恐怕没有什么能够再试图影响杨佳案的进程了。执行法院不会也不敢觉得最高院的“判决可能有错误”,杨佳也恐怕没有什么重大犯罪事实可以揭发,还有,杨佳不是女性,更不可能身怀有孕,那有可能让死刑暂停的三项事由恐怕都无法神兵天降。实在不想谈什么法律问题了,杨佳案其实早已不再是一个简单的法律问题,不是吗?

2008-11-26

(转载本文请注明“中国选举与治理网”首发)

【相关链接】 就杨佳案向我国“刑法学权威”请教几个问题               △  点击“感觉”

△  “杨佳案”之悖论与疑问


相关内容

  •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 新中国法治建设的主要成就 60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30年来,新中国法治建设取得巨大成就:法治观念日益深入人心,民主法治理论不断丰富,社会主义法治实践不断发展,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得到重视和实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经过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逐步走上了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道路. 一是确立了依 ...

  • 2013年楚雄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习题四
  • 1.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宪法规定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 A.环境权 B.平等权 C.出版自由 D.受教育权 2.根据我国<立法法>的规定,下列哪一项属于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的事项?( ) A.本行政区内市.县.乡政府的产生.组织和职权的规定 B.本行政区内经济.文化及公共事业建设 C.对传染 ...

  • 最高人民法院已核准杨佳死刑(南方都市报 2008-11-26)
  • 最高人民法院已核准杨佳死刑 21日裁定核准,或于7天内执行死刑:杨母被从精神病院接出,到上海见到了杨佳一面 日期:[2008年11月26日]  版次:[AA32]  版名:[网眼]  稿源:[南方都市报]   网友评论: 14  条 相关新闻:杨佳母亲失踪谜团:在精神病院 本报讯(记者 虞伟)杨佳母 ...

  • 52个司考卷一必背考点
  • 52个司考卷一必背考点 [法的概念的争议] 自然法学看内容:不道德的不是法.分析法学看来源:出自国家才是法. 社会法学看实效:有实效的都是法. [ 国法]现行有效称国法:国家制定成文法:法院创制判例法:国家认可习惯法:其他职能类似法."国法"指一个国家正在实施的法.包括两部分:出 ...

  •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全文)
  •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全文) http://www.sina.com.cn 2012年06月11日15:25 新华网 新华社北京6月11日电 国家人权行动计划(2012-2015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 二0一二年六月北京 目 录 导 言 一.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 ( ...

  • 贵州省公共基础知识真题2010年
  • 2010年贵州省公务员录用考试 <公共基础知识>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下列各题的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最符合题意.) 1.认为某种具体物质是世界本原,这种观点是( ). A.朴素唯物主义 B.机械唯物主义 C.形而上学唯物主义 D.庸俗唯物主义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体系的核心内容是( ) ...

  • [盘点2008]2008年中国十大案件.十大法制人物
  • 2008年中国十大案件.十大法制人物 (2009-01-05 18:21:28) 标签:杂谈  分类:法治新闻 文章转自中国法院网http://www.chinacourt.org/html/article/200901/04/337891.shtml 近日,由人民网.新华网.央视网.中国法院网联合 ...

  • 电大监督学考试题
  • 1.监督:监督是指为维护公共利益,法定监督主体依法对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行使公共权力的行为实施检查.督导和惩戒的活动. 2.监督的功能:是指在监督过程中,监督本身所具有的.普遍存在并起决定作用的惩戒.制约.参与.预防.促进和反馈等功能.在监督过程中.各项功能共同发挥着作用,形成整体性的功能体系,有效 ...

  • 我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的特点及其借鉴_周国均
  • 我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的特点及其借鉴 周国均巩富文 内容提要我国古代死刑复核制度是一种具有中国特点的刑事诉讼制度.其主要特点有:复核模式的双 轨性.复核权限的集中性.复核对象的明确性.复核程序的审转性.复核责任的严格性.它们中的某些内容和 做法可供立法机关为完善当代死刑复核制度时借鉴. 关键词中国古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