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胚胎学

绪论

以下资料来源于复旦大学医学院组织胚胎学精品课程网站

1. 16世纪荷兰的光学匠师H. Janssen兄弟于1590年制成了第一台显微镜,英国人Harvey就是用此种显微镜观察鸡胚的,当时放大倍数仅数十倍。

2. 1665年英国人Hooke(1634~1703)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及其他植物组织的薄片,将细胞壁围成的小室称之为“cell”,创立“细胞”一词。

3. 意大利人Malpighi(1628~1694)研究脾、肺、肾、皮肤等的结构,一些《组织学》书中至今仍将脾小体、肾小体称为“Malpighi小体”,他还描述了鸡胚的体节、神经管和卵黄血管等。

4. 荷兰人Leeuwenhoek(1632~1723)用自制的倍数较高(×270)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菌、精子、红细胞、肌纤维和神经细胞等。

5. 荷兰人Graaf(1641~1673)发现了卵泡。

6. 意大利人Fabricius(1537~1619)首先发现鸟类的腔上囊,至今仍称之为bursa of Fabricius(法氏囊)。

7. 英国人Glisson(1597~1677)研究肝的结构,将肝被膜称为Glisson囊。

8. 瑞士人Peyer(1653~1712)描述了回肠的集合淋巴小结而称为Peyer斑。

9.瑞士人Brunner(1653~1727)看到十二指肠腺,称为Brunner腺。

10.德国人Lieberkuhn(1711~1756)看到肠腺,称为Lieberkuhn隐窝。

11.英国人Havers(1650~1702)报道了密质骨的骨板组成柱形结构,即Haversian系统。

12.Spallanzani(1729~1799)进行两栖类卵子的人工授精实验,提出两性配子的结合是个体发生的前提,一些学者遂认为卵子或精子内存在小胚胎或小个体,它们不断摄取营养而生长,此即流行于17世纪的“先成论”学说。

13.18世纪德国人Wolff(1733~1794)等用显微镜观察精子和卵子,否定了“先成论”,主张胚胎是逐渐分化演变而成的,此即为“渐成论”学说,这是胚胎学发展的一大进步。

14.Enest Abbe(1878)设计出近代复式显微镜,附有消色差物镜和聚光器等。。

15.英国人Gudden 和Welker(1856)设计和制作了切片机,组织固定、包埋、切片和染色等技术也不断进步。

16.法国人Bichat(1771~1822)肉眼观察了人体结构,看到分离的膜和脏器,认为它们是不同质地的编织物,称为“tissu”(组织);他于1801年发表《膜的研究》(Traite des Membranes)一文,将人体的纤维、肌肉、软骨、骨、神经、血液、血管等分类,共计21种组织。

17.德国人Mayer继而用显微镜观察机体组织,于1819年归纳为8种组织,并创用“histology”(组织学)一词。他们的工作为组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18.德国人von Bear(1792~1876)是胚胎学的奠基人,他系统观察了鸡和哺乳类等多种动物的卵和胚胎发育,发现各种脊椎动物的早期胚胎极为相似,并在胚胎发育中渐次出现纲、目、科、属、种的特征,人们将他的发现称为“von Bear法则”;他开创了比较胚胎学的研究,于1828年发表名著《动物的进化》;他还看到蛙卵等细胞中的细胞核。

19.Brown(1831)明确指出细胞内有一个界限分明的细胞核。

20.Remark(1815~1865)在von Bear工作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三胚层学说。

21.达尔文(Darwin,1809~1882)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一书中,大量引用了vonBear和Remark等人的成就,并给予很高评价。

22.德国人Schleiden(1804~1864)和Schwann(1810~1882)于1838年和1839年分别指出植物和动物都是以细胞为其结构、功能、发生的单位,创立“细胞学说”(Cell theory)。

23.Schultze(1861)给予细胞较明确的定义“细胞是赋有生命特征的一团原生质,其中有一个核”。

24.德国人Virchow(1821~1902)用显微镜观察了大量尸体解剖材料,于1858年提出细胞病理学说,认为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和异常是一切疾病的基础;他的学说对细胞学、病理学的进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5.奥地利人Mendel(1822~1884)于1865年创立了细胞遗传定律,主张生物物种性状的遗传是独立的,是受细胞中多种遗传因子决定的,他的观点对以后基因学说的确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26.德国人Weismann(1834~1914)于19世纪末提出区分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论点,认为生殖细胞是物种延续的要素,推测生殖细胞内含有不等价的“决定子”,后者决定胚胎细胞分化发育为机体的不同组织;他主张“决定子”可代代相传的“种质学说”,是现代遗传学基因理论的萌芽。

26.丹麦人Johannsen(1851~1927)于1909年将遗传因子定名为基因(gene)。

27.德国人Roux(1850~1924)和Hertwig开创了实验胚胎学研究。Roux于1887年将二细胞期的蛙卵,用针剌死其中一个分裂球,结果另一个分裂球发育为半个身体的胚胎,他据此提出卵子“镶嵌型”之说;但由于他实验方法有缺陷,未将剌死的分裂球除去,实验结果有误。后来Hertwig重复Roux的实验,除去剌死的分裂球,另一个分裂球则发育为一个完整的胚胎。他的实验结果不仅表明卵子发育具有调整能力,而且还提示分裂球仍然具有受精卵的全能分化能力。

28.His(1831~1904)最早制作胚胎连续切片,并做切片蜡板图型,重建胚胎模型,研究胚胎及其各部分的发育演变,奠定了人体胚胎学的研究基础。光学显微镜性能的进一步提高,有机染料工业及染色技术的发展,使对细胞和组织的观察研究更趋精细。

29.Hertwig和Strasburger于1875年前后看到细胞分裂时的染色体形成和中心粒,Flemming将这种细胞分裂方式定名为“有丝分裂(”mitosis)。

30.Strasburger于1886年发现动物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现象。

31.意大利人Golgi(1843~1926)(1889)和西班牙人Cajal(1852~1934)先后建立银染技术并用之于神经系统的研究,在中枢神经的神经元结构、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区分、神经通路、大脑皮质的细胞构筑等方面贡献卓著,为现代神经科学发展的奠基者,Golgi还在光镜下观察银染的脊髓神经元,发现“内网器”(1889),即现今所称的Golgi 复合体;两人为此同获1906年诺贝尔奖,这是自1901年开始颁发诺贝尔奖以来解剖学家首次获此殊荣。。

32.Altman和Benda(1894)用Janus绿做活体细胞染色,在多种动物和植物细胞内看到线粒体。

33.法国植物学家兼显微镜学家Raspail是组织化学研究的开创者,他于19世纪初期即发现一些组织化学反应,如碘对淀粉的反应,蛋白质和糖的显色反应,利用指示剂显色测定细胞原生质的pH值,建立了显微烧灰法等;他于1830年著《显微化学术在生理学中的应用》一书。此后许多学者的大量研究,陆续发明其他许多组织化学反应。诸如用硫化物显示铁(1845),米伦法显示蛋白质(1849),酶消化组织法(1855),过氧化物酶显示法(1868),细胞色素氧化酶显示法(1885),腺细胞胞质内嗜碱性物质(动质,即核糖核酸)显示法(1868),细胞的嗜铬反应(1870),甲基绿显示细胞核的染色质(1873),甲苯胺蓝等苯胺染料用之于组织学研究(1862),Weigert髓鞘染色法(1884),组织冷冻干燥术(1889),苏丹III显示脂肪细胞(1891)等。

现代组织胚胎学的研究与发展

1.德国的Roux(1885)最早开展组织培养术,他用温生理盐水体外培养鸡胚组织。

2.Jolly(1903)用盖片悬滴法培养白细胞。

3.Beebe(1906)等用动物血清做培养基。

4. Harrison(1907)建立了经典的悬滴培养法,体外培养神经组织,观察神经元突起的生长。Carrel(1921)建立了严密的无

菌操作程序,传代培养一鸡胚心肌组织生存数年之久,他1923年设计的卡氏培养瓶曾广泛推广应用多年。Harrison和Carrel的

工作是现代组织培养术的起始。

5.组织学家Maximow1924年设计了双盖片培养,更方便于传代并减少污染。

6.Sanford(1948)的单细胞分离法为克隆细胞株奠定了基础。

7.Dulbecco(1957)用胰蛋白酶消化组织,分离细胞,建立单层细胞培养,为细胞系的建立提供了有效方法。

8.德国人Knoll和Ruska(1932)最早研制成功,至50年代初,电镜的改进,标本制备和超薄切片更加精细与稳定,透射电镜

的应用逐渐广泛,其分辨率是光镜的1000倍(0.2nm),放大率可达数十万倍。

9.Mann自1902年起及此后许多学者的研究,逐渐建立完善的组织冷冻切片技术,弥补了一般化学固定及石蜡包埋的缺点,可

防止脂类、多糖类和无机盐的丢失,防止酶活性丧失等,推动了脂类、粘多糖及酶的组织化学研究。

10.Danielli(1947)的利用四氮盐反应显示蛋白质(酪氨酸、色氨酸和组氨酸)

11.坂口(1925)建立并经其他学者改进精氨酸(组蛋白中富含)显色法

12.Danielli(1950)和Pearse(1951)等建立SS基和SH基反应(显示胱氨酸和半胱氨酸,与角蛋白检测相关)。

13.Foot(1925)采用银浸法显示网状纤维。

14.Weigert、Verhoeff(1908)和Gomori(1950)等创建弹性纤维染色法。

15.Mallory(1938)创建纤维蛋白染色法。

16. Feulgen和Rossenbeck(1924)建立Feulgen-Schiff反应,用以显示细胞核内的DNA,此后许多学者又做了研究和改进。

17.Brachet于1940~1944年建立的甲基绿-派若宁(pyronin)染色法显示细胞内的RNA,此法使胞质和核仁内的RNA显红色,

核内的DNA呈绿色,标本色彩鲜艳而颇受组织学家所乐用。

18.McManus(1946)和Hotchkiss(1948)建立的过碘酸-Schiff反应(PAS反应),可使细胞和组织内的多糖、粘多糖、糖蛋

白呈红色。

19.Steedman(1950)建立用Alcian蓝显示酸性粘多糖和透明质酸的方法。

20.Michaelis等(1945)发现用甲苯胺蓝染色,可使组织中的肝素等酸性粘多糖呈异染性,并探讨了其原理。

21.Michaelis(1901)、Lison(1930)和Lillie(1944)等发现用苏丹IV、油红O、苏丹黑等脂溶性染料的染色法。

22.Gomori(1939)提出后又经改进的钙钴法显示碱性磷酸酶, 1941年建立后又经改进显示酸性磷酸酶的磷酸铅法,1945年

创建显示酯酶和脂酶的方法。

23.Pearse等(1952)显示5-核苷酸酶的方法。

24.Moog(1943)建立显示细胞色素氧化酶的G-Nadi反应。

25.Seligman等(1951)建立显示琥珀酸脱氢酶的方法。

26.Loudon(1904)最早使用放射自显影术。

27.Behrens等(1933)研究骨内的放射性铅。

28.Dols(1938)用32P研究氨基酸代谢等。

29.Hamilton(1940)和Grobman(1941)等用131I研究甲状腺的发育和功能。

30.Pecher(1942)用32P研究骨和软组织。

31.Treadwell(1942)用锶研究骨瘤

32.Bloom(1947)用14C标记重碳酸盐研究其在长骨、肝、肾内的分布。

32.Boyd(1948)用14C标记甘氨酸研究其在血细胞和肝内的分布等。

33.Coons等(1941)建立并阐述了荧光素标记抗体检测某种蛋白质(抗原)的方法,并于1950年用此法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

一些细菌和病毒在小鼠体内的分布,Marshall(1951)用此法证明猪垂体内的嗜碱性细胞分泌ACTH。

34. Caspersson(1940)创立紫外光分光光度测定法,他设计的十分精密的显微分光光度计,可超微量地测定细胞内核酸的含

量,他的成就对细胞学、组织学的研究起重要推动作用。

35.俄国人Metchnikoff(1845~1916)在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研究了多种动物的吞噬细胞,发现吞噬细胞吞噬异物现象及其与机体

防御功能的密切关系,开创了吞噬免疫的研究,他荣获1908年诺贝尔奖。

36.德国人Kossel(1853~1927)研究细胞的蛋白质及核质的成分,建立了酶析法,开创了细胞化学的研究,获得1910年诺贝

尔奖。

37.英国人Sherrington(1875~1952)和Adrian(1889~1977)研究神经元功能,提出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

组成的神经反射学说,Sherrington并于1897年首先提出“突触”的概念,两人同获1932年诺贝尔奖。

38.德国人Spemann(1869~1941)用显微外科方法进行胚胎发育机制的研究,他将蝾螈原肠胚的背唇(形成脊索的原基)移

植到另一早期原肠胚的腹侧面,结果后者腹侧外胚层被诱导形成神经管,产生了第二个胚胎;他首先提出胚胎发育中“组织者”作用

的诱导学说(1912)。此后其他胚胎学家又陆续发现胚胎发育中的许多诱导现象及其机制。Spemann获得1935年诺贝尔奖,是

第一位获此荣誉的胚胎学家。

39.比利时人Claude(1899~1983)和Porter于40年代率先研究细胞超微结构,首次报道细胞电镜照片,并建立了差速离心分

离细胞内各种亚微结构成分的方法,他和以后的学者用此法研究证实了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微体等内含的多种酶。

40.美籍罗马尼亚人Palade(1912~)改进了电镜技术,重点研究内质网,发现核糖体及其与蛋白质合成的关系,阐述了腺细胞

合成和分泌物质的过程。其后比利时人de Duve(1917~)发现并命名溶酶体和过氧化物酶体(Rhodin1954年发现并曾命名为微

体),揭示了它们含有的酶和功能意义。这四位学者同获1974年诺贝尔奖。

41.瑞典人Kocher关于甲状腺生理和病理的研究获1909年诺贝尔奖。

42.瑞士人Gullstrand关于眼屈光学的研究获1911年诺贝尔奖。

43.法国人Richet关于过敏反应的研究获1913年诺贝尔奖。

44.奥地利人Robert关于前庭生理和病理的研究获1914年诺贝尔奖。

45.丹麦人Krogh关于毛细血管运动的调节机制获1920年诺贝尔奖。

46.加拿大人Banting和Macleod发现胰岛素获1923年诺贝尔奖。

47.英国人Dale关于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的研究获1936年诺贝尔奖

48.瑞典人Hess关于间脑在协调内脏活动中的功能作用获1949年诺贝尔奖。

49.瑞典人Reichstein等关于肾上腺皮质的结构及其激素的作用获1950年诺贝尔奖。

50.Bayliss和Starling(1902)发现第一个胃肠激素-促胰液素,随后Edkins(1905)发现了胃泌素

51.Ivy(1928)和Harper(1943)先后发现胆囊收缩素和促胰酶素(以后证明两者是同一物质)

52.中国学者林可胜(1930)首先报道了肠道产生肠抑胃素可抑制胃酸分泌

53.von Euler(1931)从马脑和小肠中提取出另一种活性物质,即后来所称的P物质

54.Masson(1914)建立的银染法显示了消化管粘膜内的亲银细胞

55.del Rio-Hortega(1919)建立了显示中枢神经系统内小胶质细胞的银染法。

56.Nauta(1954)建立了显示溃变神经终末的银染法。

57.Rexed于50年代初提出脊髓灰质板层结构(10层)等。

58. Fragraeus(1948)发现浆细胞生成抗体

59.Glick(1956)发现鸟类腔上囊的免疫功能。

60.Gowons(1957)发现淋巴细胞从血液返回淋巴组织的再循环现象,这些成果为此后免疫学的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

61.Benda(1900)和Erdhein(1903)将腺垂体细胞分为嗜酸性、嗜碱性和嫌色三种类型。

62.Ruyter(1928)描述了肾小体入球微动脉的球旁细胞。

63.Werle(1957)发现肾素。

66.Jacobson等(1957)证实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素。

67.Lerher(1958)从牛松果体中分离出褪黑激素,推动了松果体研究进展

68.Ito(伊东俊夫,1951)报道肝小叶内的一种间质细胞即储脂细胞,并进而认为它与肝窦周隙内纤维生成有关。

69.Rappaport(1954)根据血管灌注法的研究,提出肝腺泡的概念。

69.Farber(1956)在诱发肝癌的动物肝门管区内,发现增生的干细胞(卵圆细胞)。

70.Fulton和Zweifach(1957)提出微循环概念。

71.Gregg(1941)经调查统计,证明风疹病毒感染与先天性白内障等畸形的发生有因果关系,掀起环境和生物因素致畸作用的

研究;回顾性调查研究发现,孕妇服用反应停(安眠止呕药)引起60年代初欧洲流行的新生儿短肢畸形,更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72.英国人Needham(李约瑟)于1931年著《化学胚胎学》一书,总结了有关胚胎的化学组成、营养和代谢等研究成就,1942

年又著《生物化学和形态发生》一书。

73.Brachet于40年代起始研究胚胎发育中核酸与细胞生长、分化及蛋白质合成的关系,于60年代著《发育的生物化学》一书,

开创了化学胚胎学学科。

74.Hoftfreter(1955)研究发现胚胎细胞迁移识别现象。

75.Brachet和Caspersson(1941)分别用不同方法发现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与RNA的含量有关后。

76.Robinson等(1953)和Palade(1955)分别在植物和动物细胞内看到与蛋白质合成相关的一种颗粒(Palade颗粒)。Roberts

(1958)倡议定名为核糖体(ribosome)。

77.Palade(1953)首先记述了内皮细胞内的质膜小泡,并与Weibel(1964)共同报道了内皮细胞内的一种特殊细胞器,称之

为“Weibel-Palade小体”(W-P小体);Palade还与Palay发表了第一张突触超微结构图像(1954),还发现了上皮细胞间的紧

密连接结构(1963)等。

78.Geren(1954)电镜下观察了鸡胚周围神经纤维髓鞘的形成过程。

79.Kisch(1955)发现心房肌纤维内的特殊分泌颗粒。

80.Lerner等(1959)从牛松果体分离出褪黑素。

81.Afzelius(1959)提出纤毛微管滑动学说。

82.Gray(1959)把突触分为I型和II型两种类型。

83.Huxley等(1960)研究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和功能,并于1969年提出肌纤维收缩机理学说。

84.Karrer(1960)及Revel和Karnovsky(1967)发现缝隙连接。

85.Barnes和Kurosumi(1968)提出腺垂体细胞超微结构分类标准。其他如基膜、胶原纤维以及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浆细

胞、各种血细胞、神经元等多种细胞的超微结构,肝、肾、内分泌腺、生殖腺、血管等器官的超微结构以及下丘脑释放激素等,

也都是在这个时期研究报道的。

86.Coons(1941)发明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肺炎双球菌粘多糖抗体,检测组织内肺炎双球菌分布,开创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87.Nakane、Avrameans、Mitchell等(1966)建立酶标技术。

88.Sternberger建立了辣根过氧化物酶―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技术(PAP法)。

89.Geoghegan(1978)建立了胶体金标记术。

90.Hsu等于80年代发明了抗生物素-生物素法(ABC法)。

91.美国人Yallow(1960)建立肽类激素放射免疫分析法,他还与Guillemin和Shally发现了脑内的肽类递质,三人同获1977

年诺贝尔奖。

92.德国人Kohler和英国人Milstein(1975)建立杂交瘤制备单克隆抗体技术,丹麦人Jerne(1974)提出免疫系统发育和调控

的学说,三人同获1984年诺贝尔奖。

93.日本人Okada(1962)首先创立细胞融合术。

93.80年代Konds等用免疫电镜术证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分子的过程,我国学者鞠躬等发现几种肽类神经终

末与垂体远侧部腺细胞形成突触连接。

94.Weibel(1966)等建立了较系统可行的细胞超微结构体视学计量法。

95.Gall和Pardue(1969)应用蟾蜍核糖体基因探针与卵母细胞杂交,确定该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核仁内,开创了原位杂交组织化

学术的应用。

95.Bauman(1981)发明了用荧光素标记cRNA探针做原位杂交(FISH术)。

96.Brigat(1983)建立了生物素标记探针术。

97.Boeringer等(1987)发明了地高辛精标记探针,并将药盒投放市场,使原位杂交术的应用更安全和简便。

98.Caspersson(1970)用荧光素显示染色体,开创染色体分带技术。

99.Georg Todara(1971)提出癌基因学说。

100.Kerr(1972)提出细胞凋亡概念。

101.Singer和Nicolson(1972)提出细胞膜液态相嵌模型。

102.Bak(1977)提出从染色质至染色体形成的分子结构模型。

103.Caspar(1977)用X射线衍射术,证明缝隙连接的连接单位是由6个蛋白质分子组成,中央有小管,构成细胞间通道,以

及用高压电镜发现细胞基质内微梁网络等。

104.Nowell(1960)发现植物凝集素可刺激淋巴细胞转化,以及前述的淋巴细胞再循环现象的发现,开创了淋巴细胞作为免疫系

统核心成分的研究新起点。

105.Miller(1961)通过切除新生小鼠胸腺实验发现胸腺的重要免疫功能。

106.Goldstein(1966)提纯了胸腺素。

107.Reveola和Kanovsky(1972)发现血-胸腺屏障。

108.Wekerle和Ketelsen(1980)发现胸腺哺育细胞的功能。

109.澳大利亚人Doherty和瑞典人Zinkernagel(1974)发现T细胞识别和杀伤微生物或癌细胞的MHC约束性,获1996年诺

贝尔奖。

110.Bowers(1969)提出巨噬细胞内吞抗原并经溶酶体处理后,将抗原呈递给淋巴细胞的机制。

111.Kiessling和Herberman(1975)发现NK细胞。

121.Owen(1974)发现小肠淋巴组织表面粘膜上皮内的微褶细胞。

122.Belisle(1981)发现淋巴结副皮质区的深层皮质单位,并以含T淋巴细胞为主。

123.Till和McCulloch(1961)通过小鼠骨髓移植实验的脾集落形成,首先提出造血干细胞学说,开创了干细胞研究及骨髓移植

治疗某些血液病的临床应用。

124.Bradle等(1966)体外培养骨髓细胞,在集落刺激因子(CSF)作用下形成培养集落生成单位(CFU-C),Curry和Trentin

(1967)提出造血诱导微环境学说。

125.Balnar(1963)和Pinkett(1969)先后用标记方法证明腹腔巨噬细胞和肺巨噬细胞来自骨髓干细胞,并于1969年提出单

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学说。

126.Kahn(1975)证明破骨细胞也来源于骨髓干细胞。

127.Carlson(1981)用鹌鹑-鸡胚嵌合体实验,证明造血干细胞起源于卵黄囊中胚层的血岛。

128.北村新彦(1983)的利用先天缺陷小鼠实验,证明肥大细胞也来自骨髓干细胞。

129.美国人Georg关于内耳螺旋器感受刺激的物理机制研究,获1961年诺贝尔奖。

130.澳大利亚人Eccles和英国人Huxley等发现中枢和周围神经细胞膜兴奋和抑制中的有关离子机制,获1963年诺贝尔奖。

131.瑞士人Granit和美国人Hartlin与Wald关于眼的初级生理和化学视觉过程的研究,获1967年诺贝尔奖。

132.英国人Katz、瑞士人Von Euler和美国人Axelrod发现神经末梢中的递质及其贮存、释放和灭活的机制,同获1970年诺贝

尔奖。

133.美国人Sperry关于大脑半球的功能特化及美国人Hubel和瑞士人Wiesel关于视觉系统的信息处理,同获1981年诺贝尔奖。

134.Eng(1971)等从星形胶质细胞中分离出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

135.DeCamilli(1983)发现轴突终末中的突触素与小泡释放递质相关等。

136.意大利人Levi-Montalcini于1950~1954年首先发现神经生长因子(NGF),并提出神经生长的概念,他与美国人Cohen

合作于1960~1962年从小鼠下颌下腺提取出大量NGF,Cohen在研究NGF过程中又发现了另一种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

(EGF)。二人同获1986年诺贝尔奖。

137.7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陆续发现并纯化多种神经肽类物质,如生长抑素(Brazeau,1973)、高血糖素(Silverman,1974)、

神经降压肽(Carraway,1975)、脑啡肽(Hughes,1975)、心钠素(De Bold 1981从大鼠心房肌中分离出)、P物质、降钙

素基因相关肽等。

138.Pearse(1966)提出APUD系统的概念。

139.Fujita(藤田,1973)提出胃肠胰(GEP)系统及副神经元概念,此后Pearse于80年代又建议将中枢神经产生肽类和胺类

的神经元和广泛分布在胃肠胰等器官内的APUD细胞,概括为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DNES)。

140. Dumonde(1969)发现淋巴因子。

141.Ruoslahti和Springer等(1985)较早发现细胞粘附分子。

142.Yanagisawa等(1988)从猪内皮细胞中分离出内皮素等。

143.美国人Furchgott(1980)首先发现血管内皮细胞可产生NO,此后他与Ignarro和Murad关于心血管系统中NO信息分子

作用的研究获1998年诺贝尔奖。

144.Short(1962)提出卵泡颗粒细胞与卵泡膜细胞协同分泌雌激素的学说。

145.Geugeon(1982)发现人初级卵泡生长发育至成熟排卵需85天时间。

146.美籍华裔学者张明觉(M.C. Zhang)与澳大利亚人Austin于1951年先后发现精子在雌性生殖道内的获能现象,他还首次将

获能的兔精子与卵子体外授精后再种植入子宫,并于1959年成功地产出仔兔,为此后“试管婴儿”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张明觉还与

Pincus发现孕酮有抑制排卵的作用,于1957年首次研制成功女性节育药羟炔诺酮(一种孕酮衍生物),为人类计划生育、人口

控制做出重要贡献。

147.英国学者Edwards与Steptoe开创“试管婴儿”研究,于1978年7月26日首例“试管婴儿”问世,是人类生殖科学中的重大事

件。我国于1988年3月10日首例“试管婴儿”在北京医科大学诞生,继而长沙、广州、上海、成都等地也陆续有“试管婴儿”出生。

148.美国人Lewis和Wieschaus及德国人Nusslein-Volhard(1978,1980)的研究,发现控制果绳胚胎早期发育、器官形成的

基因组在染色体上的排列,有助于说明人先天性畸形的发生,三人同获1995年诺贝尔奖。

149.50年代Briggs和King最早进行核移植实验,他们将两栖类囊胚期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子内,该卵子仍能正常发育。

150.1961年,我国学者童第周和叶毓芬等开始核移植研究,将蟾蜍的胚胎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卵子内,也发现该卵子可正常发育,

部分卵子可发育成蝌蚪,甚至完成变态。童第周(1978)又将成年蛙的红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卵子内,该卵子也发育为正常蝌蚪;

他还与华人学者牛满江合作进行DNA和mRNA移植实验,如将鲫鱼肝DNA或卵巢的mRNA注入金鱼的受精卵内,该受精卵发

育成的金鱼具有鲫鱼的单尾性状,这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发现。

151.英国罗斯林研究所于1997年2月24日宣布,Wilmut等将成年羊高度分化的乳腺细胞核经去分化后,将其移入去核的卵子

内,该卵子发育而成的小羊诞生,这只名为 “多利”克隆羊的成功轰动全球,证明哺乳动物高度分化的体细胞的核仍具有全能细胞

核的潜能,并预示高等动物个体的生命性状可以复制保留并繁衍下去。

152.Evans和Kaufman(1981)首次分离出小鼠胚胎干细胞。

153.Thomson等和Shamblott等(1998)同时分离出人胚胎干细胞。

154.Gordon(1980)首次用转基因技术,将生长激素基因转染给小鼠胚胎细胞,产生“超级小鼠”。

155.新近美国华人科学家钱卓博士(1999)将一种NRZB基因转染给小鼠,成功地培育出一批“聪明的小鼠”,引起世人的关注。

156.1992年美国研制成功第一块基因芯片(gene chip),目前已成为当今一项前沿性生物技术,显示巨大的潜力和诱人前景。

不久的将来有望将10万个基因固定在一张基因芯片上,可大规模地快速而简便地检测人体的基因,对疾病作预测和早期诊断,达

到及时有效的防治。

157.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1990年10月正式启动,旨在通过国际

合作,阐明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阐明全部人类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密码。美国、英国、

德国、法国、日本参与HGP研究,1999年9月我国也正式加入。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草图已基本完成,这是人类科学

史中的又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我国组织学的进展

我国现代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的发展均起始于19世纪末或20世纪初。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殖民主义的入侵,西方文化及欧美日本医学教育输入,西方学者进入我国,在北京和江、浙、粤等省开办了医院和医学校,开设人体解剖学课程,但尸体解剖仍是被禁止的。我国少数学者也开始到国外学习。20世纪初期,国内学者开始编译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教本,如博医会最早翻译的《解剖学讲义》,丁福保编译的《新撰人体解剖学》、《组织学总论》和《胎生学》,汤尔和编译的《组织学》(1915)、《精撰解剖学》、《解剖学提纲》(1924)、《生物学精义》、《自然与人类概论》等;还有施尔德译的《路氏解剖学》(1919),丁立成译的《胚胎学引论》(1920),徐云、万钧、孙烈祖译的《人体解剖实习方法》,他们都是我国解剖学事业的先驱者。随着解剖学事业的兴起及从事解剖学工作人数渐多,在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博医学会的建议下,于1920年2月26日在北平协和医学校解剖系成立了“中国解剖学会及人类学会”,会员50人,推选美国组织学家E.W. Cowdry任理事长,理事12位,其中6位是外藉人士。会议制定了会章,并由当时政府注册登记,但成立后基本未开展活动,长期处于停顿状态。1920年前后,一些学者从事解剖学、细胞学、组织学、胚胎学、神经学等的教学和研究,有的赴欧美日等国留学。他们回国后在艰难的条件下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钻研学问,教书诲人,实验研究,开拓创业,为学科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1.汤尔和(1879~1940)

汤尔和(1879~1940)先生不仅是一位解剖学家和组织学家,也是一位医学教育家,他1910年毕业于日本金泽医学专门学校,1912年受政府委托建立了我国第一所国立医学校-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现北京大学医学院的前身),并出任校长(1912~1922);他于1912年呈文政府,请求公布他起草的“解剖条例”,内务部1913年11月,51号文件公布了我国首部解剖法令《解剖条例》,人体解剖和病理解剖终于取得合法地位,人体解剖学(包括组织学、胚胎学)被指定为医学教育的必修课程。1915年编译《组织学》。他还受教育部的委托,于1916年联合中国医药学会、博医会、江苏教育会共同审定了医学名词。他在1922年以后曾任政府教育总长,每年派出学生赴德国留学,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人才。

2.马文昭(1886~1965)

马文昭(1886~1965)1915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堂,1920年、1928年两次赴美进修,先后在协和医学院解剖系、北京大学医学院、北京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执教共40余年,曾任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1946)。他是我国解剖学界第一位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曾任中国解剖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1952~1954)。他多年从事组织学和细胞学研究,研究线粒体、高尔基体及分泌颗粒的形成等,发现磷脂类有增强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作用,并探讨卵磷脂对皮肤增生、创伤愈合、神经衰弱等疾病的作用及其抗吗啡中毒的临床应用,总结编著了《磷脂类对组织的作用》(1963),他是我国组织学和细胞学的奠基者之一。

3.张鋆(1890~1977)

张鋆(1890~1977)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和1933年两次赴美进修,是我国解剖学开拓者之一,先后在江西、湖南、上海医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解剖系执教近60年。他于1947年发起和参与重建了中国解剖学会,创建了《解剖学报》和《解剖学通讯》,曾任中国解剖学会第三届和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1956~1978)。他主编全国统编教材《人体解剖学》(1960),多年从事人体解剖学研究,在组织学和胚胎学方面也有所建树;还曾致力于医学教育管理,为我国医学和解剖学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4.鲍鉴清(1893~1982)

鲍鉴清(1893~1982)1917年毕业于北京医学专门学校,1920年留学德国,学习组织学和胚胎学,1923年归国后多年执教于北京大学、北京师

范大学、辅仁大学等,1934~1936年曾考察欧洲诸国和日本;1938年任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1940年获日本医学博士,1945年曾任北京大学校长。早年编著《显微镜的动物学实验》(1931)、《组织学纲要》(1933)、《生物学史》等。1950年起始在现白求恩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执教,编著《组织胚胎学》等教材,还主编了《组织学技术》(1962)和《组织培养术》(1965)等技术专著,举办师资班和技术培训班,培养人才,推广新技术,在细胞培养和电子显微镜技术方面起率先指导作用。他在组织学、细胞学的研究中也有许多论著发表,是我国组织学和细胞学教学和科研的开拓创业者之一。

5.范承杰(1895~1986)

范承杰(1895~1986)1922年毕业于金陵女子大学,1927~1929留学美国获硕士学位。先后任教于上海女子医学院、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和震旦大学医学院,1952年起始在上海第二医学院执教。她从事组织学胚胎学教学与科研约50年,在教材编著、人才培养以及在烟酒危害和普鲁卡因对神经组织的影响等研究方面有所成就,是我国少有的老一辈女性组织学胚胎学家。

6.王有琪(1899~1995)

王有琪(1899~1995)于1930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1931年起始在上海医学院(后称上海医科大学)执教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60年;1937~1940留学美国,获哲学博士(Ph.D)。他长期致力于人脑细胞构筑、组织分化、胚胎发育的研究,在神经解剖学、组织学、人体胚胎学方面均有深厚造诣。他于50年代初期编著《人体胚胎学纲要》(1952)、《胚胎学实习指导》(1952),以后又编著《现代中国解剖学的发展》(1956),《人体胚胎学图谱》(1962),主编全国统编教材《组织学》第一版(1960)和第二版(1965);50~60年代多次主办师资和技术培训班,培养了大批人才。他还在1947年“中国解剖学会”重建中(第一届)起重要推动者和组织者的作用,是我国组织学和胚胎学的开拓创业者之一。20年代以后开始致力于我国组织学胚胎学事业并卓有贡献的还有多位学者。

7.张汇泉(1899~1986)

张汇泉(1899~1986)早年留学美国,先后在湘雅医学院、河南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齐鲁大学医学院执教,1950年起始在山东医学院任教;曾译著Arey的《胚胎学》(1938),1950年后编著《胚胎学》、《胚胎学图谱》、《人体畸形学》(1984)等。

8.臧玉佺(1901~1964)

臧玉佺(1901~1964)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9年留学美国,获哲学博士,神经解剖学家,1936年起始先后执教于清华大学心理系、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院和北京医学院解剖系,曾任中国解剖学会第二届理事长(1954~1956),著有《痛、饥、惧、怒时的身体变化》(1928)、《神经解剖学提要》、《神经解剖实习指导》(1954)、《中枢神经传导通路》(1952)、《脑脊髓切片图谱》、《神经的演化历程》(1958)等,主要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通路,并以神经观点研究祖国医学经络本质,著书立说,培养人才。

9.卢于道(1906~1985)

卢于道(1906~1985)于20年代留学美国,先后在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生物系执教近60年,曾任复旦大学理学院院长。他是一位神经解剖学家,研究人大脑、小脑、边缘系统等,论著甚多,如《神经解剖学》(1932),《中国人之大脑皮质》(1933~1936),《科学概论》等;曾任中国解剖学会重建后第一届理事长(1947~1952)。

10.魏恩临(1901~1986)

魏恩临(1901~1986)早年留学日本并从事解剖学教学与研究,1950起始在沈阳中国医科大学执教组织学和胚胎学,50年代译著Maximow主编的《组织学》(1950)。

11.崔之兰(1902~1971)

崔之兰(1902~1971)192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系,1927~1934年留学德国,获哲学博士。1934年归国后执教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云南大学等;1951年起始在北京大学生物系执教,曾任系主任,研究比较组织学、比较胚胎学,论著有《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基础》、《动物的生长与发育》等,是一位颇有成就的老一辈女性组织学胚胎学家。

12.朱洗(1900~1962)

朱洗(1900~1962)于1920年起始在法国勤工俭学和留学,研究受精、杂交、单性生殖等;1933年归国后先后在中山大学、北平研究院、中法大学、台湾研究院从事实验胚胎学研究;1950年起始在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任主任、所长,是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研究卵子成熟,

激素刺激,单性生殖产生“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异种杂交,家蚕杂交,鱼人工繁殖,着眼于品种改良等实际课题,论著甚丰,并编有巨著《生物的进化》(1958),译著《脊椎动物发生学》(A.布拉舍著)。

13.童第周(1902~1979)

童第周(1902~1979),他于1930年留学比利时,1934年回国后先后在山东大学、中央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从教和科研,并曾去美国从事研究;1950年后在山东大学任教并曾任副校长,继而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是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并曾任中科院生物学部主任、副院长等职。他挚着于实验胚胎学研究50余年,长期研究卵子分化,受精,早期胚胎分化和调整,进行胚胎细胞分离、切割、移植、重组等实验;晚年从事核质关系,核移植、细胞融合等研究,如将两栖类或鱼类胚胎体细胞核移入去核卵子内,提出“核质杂交”培育新品种的设想,还与美籍华人科学家牛满江合作研究mRNA诱导遗传变异,他的杰出成就和重要发现受到国内外科学界的重视。朱洗和童第周数十年的科学事业,为我国培养了一代发育生物学家。

14.鲁子惠(1899~2000)

鲁子惠(1899~2000)是一位刻苦自砺愤发成才的神经生理学家,1925~1949年一直师从汪敬熙先生从事神经生理和心理学实验研究,先后在郑州中州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南京中央研究院任职,在皮肤电反射和视觉中枢动作电位等方面的研究有所发现;1950年起始一直在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将形态学和生理学技术相结合,研究脑发育中的神经组织分化,论著甚多,并指导和培养后辈人才。

15.张作干(1906~1969)

张作干(1906~1969)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齐鲁大学、协和医学院、贵阳医学院任教,1947~1949年留学美国,获哲学博士学位;1950年起始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从事细胞学和组织学研究,较早地开展组织化学、电镜技术的研究,并举办学习班,为全国培养众多人才,主要研究胚胎发育中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变化,著有《各种因素对骨骼结构发育的影响并论及畸形成因》、《细胞学进展》(1965),译著《胚胎学》(1956)(I. G. Barth著)。

16.许天禄(1906~1990)

许天禄(1906~1990)1936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先后在协和医学院、中正医学院、嶺南大学医学院任教,1949年赴美国留学;1951年起始在现中山医科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近50年,在神经组织学的研究中有所成就,编著《神经解剖学》(1953)等。

17.汤不器(原名汤器,1910~1980)

汤不器(原名汤器,1910~1980)于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并执教,1934~1936年留学日本获医学博士,1936年归国后先后在南通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院、台湾大学医学院执教,并在肌组织、皮肤、毛、骨骼等研究中颇有成就,发表论著多篇;1950年以后在南通医学院、苏州医学院执教。

18.陆振山(1910~1997)

陆振山(1910~1997)1934年毕业于辽宁医学院,1936年起始在中央大学医学院任教,1946~1948年留学美国,获硕士学位,1948起任教于现华西医科大学,从事神经内分泌研究,编译《解剖学方法》、《机能电镜组织学》等,直至90年代还指导科研,培养研究生。

19.汪堃仁(1912~1993)

汪堃仁(1912~1993)193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并执教,此后在协和医学院和西北师范学院从教,并从事神经内分泌研究;1947年留学美国,获硕士学位;1949年起始一直在北京师范大学执教,研究胃壁细胞和胰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酶组织化学)及肿瘤细胞生物学等,发表论著多篇,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庄孝僡(1913~1995)

庄孝僡(1913~1995)于1936~1946留学德国并执教,从事胚胎发育诱导(“组织者”)的研究;1946年归国后在北京大学任教,1950年起始在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细胞生物)研究所从事实验胚胎学研究近50年,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所长;研究成果甚丰,80年代发现蝾螈胚胎表皮细胞传导刺激现象。

21.张保真(1915~1999)

张保真(1915~1999)194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任教于西北大学。1950年起始在西安医学院执教近50年,研究克山病损害及经络本质等,晚年仍钻研学术,著有《免疫细胞化学》(1986),《经脉线的构造和机能》(1992),对经脉本质提出独到的见解。

22.蒋加年(1915~1973)

蒋加年(1915~1973)1940年毕业于江苏医学院,多年执教于南京医学院,精专于组织学教学及实验室建设,包括标本、模型的制备,编著《组织胚胎学》、《组织胚胎学图谱》(1958)等。

23.王启民(1915~1993)

王启民(1915~1993)1936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多年执教于军医大学(第六、第三),研究细胞超微结构、电镜组化等。

24.江启元(1917~1997)毕业于齐鲁大学医学院,曾留学加拿大,获医学博士;1950年起先后在齐鲁大学医学院、山东医学院、泰山医学院执教,专于胚胎学,编著《胚胎学图谱》(1958)、《人体形态学》(1976)、《功能组织学与胚胎学图谱》(1980)等。

25.郑国章(1920~1979)曾留学瑞士,1950年之后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从事神经组织的研究,精于镀银染色,在神经末梢的研究方面有所建树,论著甚多。

26.何凯宣(1912~)1932年上海同济大学肄业,1935年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毕业,先后在中山大学医学院、暨南大学医学院执教,主译《人体组织学和显微解剖学》(W.Bargmann著,1959)等,撰写综述多编;献身医学教育事业50余年,精通德语,任中德医学会理事,为促进中德两国医学交流和合作做出了贡献。

26.李肇特(1913~)193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院,1947~1949留学美国获哲学博士;1950年至今在北京医学院(后称北京医科大学)执教,并曾在前苏联脑研究所从事神经组化研究三年;长期从事组织学、细胞学研究,较早开展组织化学研究,并为全国培养人才、推广应用;在骨折和烧伤修复、针刺麻醉原理、体表内脏相关、神经内分泌因子等的研究中颇有成就;50~60年代主编和参与编著《组织胚胎学》、《组织学》、《磷脂类对组织的作用》等,译著《组织学》(前苏联扎瓦尔金著);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组织学与胚胎学》(1988)。

27.薛社普(1917~)1942年毕业于前中央大学并任教,1947~1951年留学美国,获哲学博士;1951年起始先后在大连医学院、哈尔滨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央卫生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执教,从事细胞学、胚胎学和生殖生物学研究,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曾任中国解剖学会第八和第九届理事长(1986~1994);早年研究神经发生,50年代初应用放射自显影术的研究否定了“活质学说”(卵黄球形成细胞),在胚层和生殖腺诱导分化、细胞分化调控、生殖细胞分化调节及药物作用与机制、肿瘤细胞生长分化可逆性调控等的研究中,以及近年发现红细胞分化去核因子(EDDF)基因家族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均卓有成就;主编《胚胎学与组织学基础》(1960)、《细胞学进展》(1963)、《人体胚胎学图谱》(1965)、《男用节育药棉酚的实验研究》(1983)、《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组织学与胚胎学》(1988)及《中国人胚胎发生发育实例图谱》(1992)等。

28.何泽涌(1919~)早年留学日本,1944年至今在现山西医科大学执教50余年,主编全国统编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二版,1983)、《组织学与胚胎学进展》(1987),主译《人体胚胎学》(1986)(K. L. Moore著);从事细胞学、组织学研究,如肥大细胞的分布和分化等,并常写综述文率先介绍细胞学、组织学、胚胎学新进展和新信息。

29.杜卓民(1920~)1946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生物系,1947年起在贵阳医学院执教至今达50余年,多年致力于教学和学科建设,擅长组织学技术和显微摄影,编著的《组织学图谱》是我国首部组织学彩色图谱(1974,上海人民出版社),还编著《神经切片制作法》(1955),主编《实用组织学技术》第一版(1982)和第二版(1998),编译《神经解剖学通路追踪法》(1987),近年还从事微量元素镉等对组织损害作用的研究。

30.王仲涛(1920~)1941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和中央大学医学院学习并结业,在现河北医科大学执教40余年,在我国电子显微镜的应用和人才培训方面有所贡献,编著的细胞和组织超微结构图片和幻灯片广泛用于教学,主编《组织和细胞扫描电镜图谱》(1984),还从事胚胎组织超微结构、组织化学及经络实质等研究。

31.朱继业(1920~)1944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先后在震旦大学医学院、上海第二医学院、蚌埠医学院等任教,参与编著教材与专著多部,从事生殖医学研究。

33.贲长恩(1929 ~):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中国解剖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体视学会常务理事,曾任北京市科协委员,北京解剖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委员等职。以中药对肝病防治作用和中药性味归经的研究为主要科研方向,获国家级及部局级科研基金资助课题10项,相继发展科研论文近100篇,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荣获卫生部和北京市科技成果奖7项,全国性学会和校级科研成果及优秀论文奖19项。

34.鄂征(1926~)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肿瘤遗传学教授。1925年生,1951年在苏联留学,1954年获医学副博士学位。一直从事医学科教工作,主攻癌变机理研究,发表论文百余篇;精于组织培养技术,为我国组织培养开拓者鲍清鉴教授的传人。主编著作有《组织培养技术》1982;《组织培养技术》修订本1988;《组织培养和分子细胞学技术》1995;《癌变机理研究》。现任"中国癌症研究"杂志(英文)主编,中华肿瘤杂志编委。

35.谷华运教授(1924~):1948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生物系。先后在上海东南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国立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任教。多年来主要从事神经形态学的研究,特别是人大脑构筑学的研究,动物与人胚胎脑细胞培养与脑细胞培养与脑移植、人胚胎视网膜的发育等研究。主编有《人体胚胎学图谱》、《组织学》、《人脑构筑学图谱》以及参加编著《组织学与胚胎学》、《实用组织学技术》、《人体胚胎学》、《中国人胚胎学发育时序与畸胎预防》等书。曾担任中国解剖学会理事、中国解剖学会上海分会理事、上海医科大学学报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奖主审等职 。

36.成令忠教授(1931~2004):1955年毕业于沈阳中国医科大学。曾任上海医科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规划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主编及视听教材专家组组长,中国解剖学会常务理事,组织学胚胎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解剖学会副理事长。现任《解剖学杂志》副主编。1978年以来从事肝脏学研究,发表研究论文约80篇,完成研究成果6项,获卫生部和上海市科技成果奖共3项。主编专著《组织学》第1,2,3版(1981年~2000年),获1995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主编卫生部规划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4版(1978年~1995年);主编《现代组织学》获2004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

自1950年起始,我国科学教育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52年前后大部分医学院校组建了组织学胚胎学教研室,教师和技术人员队伍得以扩充。有的医学院开始举办组织学胚胎学师资培训班,新一代学者开始成长,为此后50年学科发展开创了新起点。中国解剖学会也于此时开始迅速发展和壮大,组织生动的学会活动,举办多种学术交流,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1953年在北京创刊《解剖学报》,张作干、张鋆、李肇特、张炳常、杨进、章静波先后任主编。1954年在上海创刊《解剖学通讯》(后改名“解剖学杂志”),张鋆、齐登科、郑思竟、黄瀛先后任主编。这两种刊物至今仍是我国细胞学、组织学、胚胎学研究论文发表的重要刊物。从20世纪50年代早中期开始从事组织学和胚胎学事业约100余位学者,他们在数十年的教学和科研生涯中敬业爱业,历经坎坷,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著书立说等方面均有各自的成就,发挥了承前启后的历史性作用。尤其是一直持续工作至90年代的数十位高年学者,有的至今仍在奉献余力,他们的业绩和贡献尤为卓著。诸如博士研究生导师石爱荣,贲长恩,谢锦玉,鄂征,王平,翟中和,王永潮,鞠躬(中科院院士),谷华运,周敬修,吴良芳,邓漪平,郭畹华,李进,朴英杰,成令忠,左嘉客等;硕士研究生导师和资深教授如杨进,宗书东,俞慧珠,李慧珍,陈啸梅,邵桐荪,房世源,葛子,文琛,孙敏之,张兰芬,王懋蔚,刘强,聂毓秀,李珍年,李培基,王彦,庞懿,袁保和,许广源,许屏,章燕程,陈雪娴,朱铭清,雷建章,袁德霞,吴淑兰,吴景兰,文历东,舍英,郭仁舆,遇铭,王一平,侯家骥,何素云,许龄秀,郑世彬,马长俊,管必隆,朱玲美,吴珂,郑钦达,孙昭,陈诗云,张适,郭仁强,戴树宏,许嘉弟,齐易祥,刘延祖,姚竹秀,高摄渊,陈奕权,郭绢霞,戎诚兴,王瑞绵,彭庆廉,周开渠,王庆堂,孟文,姜恩廷,谢文英,吴忆铭,吕卫,薛同一,施玉华,陈丽琏,童夙明,王蕙仁,钟慈声,李福祥,黄连碧,项仕孝等。先后去世的有李彦,丁肇林,张世和,孙克继,艾民康,尹昕,郑怀祖,宗铁生,钱国祯,牛富文,杜炎青,张世明,孙品伟,杨美林,等。1950年前后开始从事组织学和胚胎学技术工作,在技术研究、标本制备、实验室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做出显著成绩的高年技师,如已去世的杨振欧,陈佛痴,易家农;仍健在的如刘志勋,朱秀雄,靳安庸,陈园茶,周玉琳,苏兆绛,金秀萍,郭雯媛,周素华,宋玉芳等。陈佛痴和朱秀雄还较早地编著出版《组织学方法》一书(1964)。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66~1976年我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严重挫折,组织学胚胎学进展也停滞10年之久。1976年之后至今20余年则是我国科学教育事业 发展最快的时期,组织学与胚胎学事业也蓬勃发展,进步迅速。至今在医学院校从事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与科研的约2 000人。1986年中国解剖学会建立了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和开展了多种教学交流和学术研讨活动,诸如教材研讨,教学录像和多媒体课件展示和讨论,中国人胚胎体质测量,专题学术演讲,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1989~1999举办6次),技术工作交流会(1988~1998举办5次),中国-日本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学术研讨会(1988~2000年举办5次),组团出席第10届国际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学术会(1996)等。至今全国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医学院校组织学与胚胎学学科约50个,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医学院校组织学与胚胎学学科12个,已培养硕士500人以上,博士100余人。从事组织学胚胎学事业40年左右,现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并做出显著成绩的如蔡文琴,刘斌,章静波,王一飞,汤雪明,吴明章,高英茂,李海标,欧可群,苏慧慈,陈克铨,祝彼德等。近些年又涌现数十位中青年博士研究生导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科学研究繁荣活跃,长足进步,新技术应用推广迅速,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培养、同位素示踪、电镜等技术已广泛应用并不断提高,已开展诸如抗原提纯,抗体制备,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制备,电镜X射线显微分析,电镜组织化学,免疫电镜,形态计量学和体视学,放射自显影,放射免疫测定,细胞分离和纯化,蛋白质和核酸分析,原位杂交,原位PCR等技术应用。一些新设备如图像分析仪、细胞淘洗器、流式细胞仪以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等也已用于实验研究。近年有些实验室还开展了基因克隆、基因转染等技术应用和研究。研究成果丰硕,有的成果具有一定特色和创新性,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如神经科学研究中的人大脑神经元构筑,脑发育中某些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脑细胞凋亡,脑胶质细胞的分化与功能,中枢神经突触的结构与递质,脑神经元溶酶体等超微结构,血脑屏障,脑损伤后的再生,神经营养因子的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效应,脑神经元的分离培养和移植,脊髓损伤后的修复及针剌效应,胃肠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意义等。免疫学的研究如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的超微结构和功能,胸腺上皮细胞的分化与生物学特性,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结构和免疫功能,免疫细胞荧光素染色的分型等。生殖生物学的研究如卵细胞的分化,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激素效应,避孕药的作用机制与安全性,棉酚和雷公藤的抗生育作用,胎盘的微细结构与功能,精子的凝集素受体与受精,精子的发生及其相关基因,男性生殖器官cDNA文库的构建,生殖免疫学,附睾的细胞生物学,节育与不育等。内分泌的研究如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基因表达与神经联系,腺垂体内肽类神经终末的定位与意义,内分泌腺细胞和胃肠内分泌细胞等。其他器官组织学的研究如肝各种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生物特性,肝免疫细胞与肝癌发生,肝再生及其有关调节因子,胰岛细胞,心肌纤维与心传导束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等。还有如内皮细胞的特性和功能,肥大细胞的分化与分型,血细胞的发生与调节,诸多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受体与生物效应,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和功能意义,癌细胞生物学,细胞凋亡等,以及中医中药对多种疾病疗效的细胞组织机理的研究等。胚胎学的研究如全国性普查120万余例围产儿先天性畸形种类与地区分布(1986~1987),近万例中国人胚胎测量共30万个数据,人工授精与胚胎移植,“试管婴儿”诞生(1988年首例),组织发生与分化及其调控机制,致畸因子及其作用机理,神经管畸形的实验研究,胎膜与胎盘的结构与功能等。《神经解剖学杂志》于1985年在西安创刊(主编李继硕),《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于1991年在武汉创刊(主编熊希凯),《解剖科学进展》于1995年在沈阳创刊(主编于频),学术气氛空前活跃。

以作者命名的组织学发现

1.周围神经的神经膜细胞-(Schwann细胞1839)

2.神经被切断后远段神经发生的溃变-(Waller溃变1850)

3.视网膜内特有的神经胶质细胞-(Müller纤维,1851)

4.内耳螺旋器-(Corti器,1851)

5.生精小管内的支持细胞-(Sertoli细胞,1865)

6.表皮内的树突状细胞-(Langerhans细胞,1868)

7.胰岛-(Langerhans岛,1869)

8.表皮内的触觉细胞-(Merkel细胞,1875)

9.卵泡内的囊状小体-(Call-Exner小体,1875)

10.甲状腺滤泡旁细胞-(Baker细胞,1877)

11.肝窦周隙-(Disse间隙,1882)

12.肠腺的潘氏细胞-(Paneth细胞,1888)

13.神经元胞质内的尼氏小体-(Nissl小体,1892)

14.以及胃肠嗜铬细胞的发现-(Heidenhain,1870)

15.细胞基底部分泌颗粒的描述-(Kultschitzky,1897)

16.骨穿通管又称von Volkmann管-(von Volkmann,1800~1877)

17.骨穿通纤维又称纤维-(Sharpey,1802~1880)

18.骨骼肌纤维的肌原纤维聚集成的Cohnheim区-(Cohnheim,1839~1884)

19.环层小体又称Pacinian小体-(Pacinian,1812~1883)

20.触觉小体又称-(Meissner小体)

21.消化管粘膜下神经丛又称Meissner神经丛-(Meissner,1829~1905)

22.肠肌神经丛又称Auerbach神经丛-(Auerbach,1828~1897)

23.有髓神经纤维的Ranvier 结-(Ranvier,1835~1922)

24.施兰切迹-(Schmidt-Lanterman,1823~1888)

25.小脑的Purkinje细胞-(Purkinje,1787~1869)

26.心脏的Purkinje纤维-(Purkinje,1787~1869)

27.大脑皮质的大锥体细胞又称Betz细胞-(Betz,1834~1894)

28.脊髓内的Clarke细胞-(Clarke,1817~1880)

29.眼睑的睫毛腺又称Moll腺-(Moll,1832~1914)

30.鼻的嗅腺又称Bowman腺-(Bowman,1816~1892)

31.肾小囊又称Bowman囊-(Bowman,1816~1892)

32.肾小管的髓襻又称Henle襻-(Henle,1809~1885)

33.内耳的螺旋器又称Corti器-(Corti,1822~1888)

34.眼的巩膜静脉窦又称Schlemm管-(Schlemm,1795~1858)

35.胸腺小体又称Hassall小体-(Hassall,1817~1894)

36.牙本质细胞突又称Tomes纤维-(Tomes,1836~1895)

37.牙本质生长线又称Owen线-(Owen,1804~1892)

38.舌的味腺又称von Ebner腺-(von Ebner,1842~1925)

39.肝的Kupffer细胞-(Kupffer,1829~1902)

40.睾丸的Leydig细胞-(von Leydig,1821~1908)

41.肺的K细胞-(Kulschitzky,1856~1925)

国外组胚的著作史

1、英国人A.H. Hassall的《The Microscopic Anatomy of the Human Body, Health and Disease》(London,1849)

2、德国人F. Leydig的《Lehrbuch der Histoloie des Menschen und Tiese》(Frankfort,1857)

3、英国人S. Stricker 的《Manual of Human and Comparative Histology》(London,1872)

4、法国人L. Ranvier的《Traite’ Technique d’ Histologie》(Paris,1875)

5、德国人C. Toldt的《Lehrbuch der Gewebe Iehre》(Stuttgart,1877)

6、德国人W. His的《Anatomie Menschlicher Embryology》(Leipzig,1880),

7、美国人C.S Minot的《Human Embryology》(New York,1897)等

8、英国的年轻解剖学家H. Gray(1827~1861)编著的《Anatomy: Descriptive and Surgical》(1858)即后来的《Gray’s Anatomy》第一版,后人继承其事业,至今已出版38版(1995),成为一本包括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的巨著。

9、F.R. Bailey的《Textbook of Histology》(1904年初版)

10、Macallum的《组织化学的方法和结果》(1908)

11、L.B Arey的《Developmental Anatomy》(1924年初版)

12、W. Kolmer 的《Handbuch der Microskopischen Anatomie des Menschen》(1928年初版)

13、Hertwig的《组织化学方法》(1929)

14、A. Maximow and W. Bloom 的《A Textbook of Histology》(1930年初版)

15、Lison的《动物组织化学》(1935)

16、W.J Hamilton的《Human Embryology―Prenatal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1945年初版)

17、B. Patten的《Human Embryology》(1946年初版)

18、Glick的《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技术》(1949)

19、A.W. Ham的《Histology》(1950年初版)

20、Pearse的《组织化学·理论与应用》(1954)

21、R.O. Greep的《Histology―Cell and Tissue Biology》(1954年初版)

22、W. Bargmann的《Histologie und Microskopische Anatomy des Menschen》(1956年二版)

23、J. Langman的《Medical Embryology―Human Development·Normal and Abnormal》(1963年初版)

24、K.L. Moore等于70年代编著的《The Developing Human―Clinically Oriented Embryology》(1973初版)

25、Brachet于1974年首先发表了《分子胚胎学引论》

国内组胚著作史

1、全国规划性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一版(上海第一医学院等,1978)、第二版(何泽涌、成令忠等,1983)、第三版(成令忠等,1989)和第四版(成令忠等,1995)。

2、《组织学》第一版(上海第一医学院等,1981)、第二版(成令忠等,1993)、第三版更名为《现代组织学》(成令忠,蔡文琴,钟翠平等,2003)

3、《组织学图谱》(南京医学院,1980)

4、《组织化学手册》(陈啸梅等,1982)

5、《实用组织学技术》(杜卓民等,1982第一版,1998第二版)

6、《荧光和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及应用》(许屏,1983)

7、《组织培养技术》(鄂征等,1984)

8、《组织和细胞的扫描电镜图谱》(王仲涛等,1984)

9、《早期胚胎发育》(1984)

10、《细胞和组织超微结构》(钟慈声等,1984)

11、白求恩医大、中国医大、哈尔滨医大和大连医大等合编的《组织胚胎学》(1985~1995)等。

12、《电子显微镜与超微结构》(郭仁强,1985)

13、《小白鼠胚胎发生》(俞慧珠、叶百宽,1985)

14、《组织学彩色图谱》(南京医大和上海二医大,1985)

南京医大、上海二医大和浙江医大合编的《组织胚胎学》(1986~1996)。

15、《人体畸形学》(张汇泉等,1986)

16、《组织化学》(李肇特,1986)

17、《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软骨与骨》(上海医大,1986)

18、《哺乳类细胞的超微结构》(侯家骥,1986)

19、《神经介质及有关酶类的组织化学》(艾民康等编译,1987)

20、《组织学与胚胎学进展》(何泽涌等,1987)

21、《人体胚胎学》(宗铁生等,1987)

22、《实用免疫细胞化学》(蔡文琴、王伯沄等,1988)

23、《电子显微镜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杭振镳、蔡文琴等,1989)

24、《组织学与胚胎学进展续集》(成令忠等,1989)

25、《细胞生物学实用方法与技术》(章静波等,1990)

26、《医学细胞化学与细胞生物学技术》(杨景山等,1990)

27、《男性学》(谢文英、王一飞等,1991)

28、《生殖医学》(王一飞等,1992)

29、《消化呼吸系统发生》(二军大,1992)

30、《心脏发生》(三军大,1992)

31、英文教材《Textbook of Histology》(苏慧慈,1993)。

32、《中国人胚胎发育时序和畸胎预防》(谷华运等,1993)

33、《生物科学基础-口腔医学基础理论》(戎诚兴等,1993)

34、《实用免疫细胞化学与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蔡文琴、王白沄等,1994)

35、《原位杂交》(苏慧慈,1994)

36、教学录像片《组织学教学和实验系列片》(南京医大等江苏6校,1995)

37、《原位PCR》(苏慧慈,刘彦仿,1995)

38、《实用酶组织化学》(贲长恩、李叔庚等,1995)

39、《组织培养与分子细胞学技术》(鄂征等,1995)

40、《医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陈诗书,汤雪明等,1995)

41、《人体胚胎学》(刘斌,高英茂等,1996)

42、《体外授精与胚胎移植》(刘斌,1996)

43、《组织胚胎学彩色图谱》(韩秋生等,1997)

44、《组织学彩色图谱》(郭志坤等,1999),《组织学彩色图谱》(张端莲,王瑞绵等,2000)

45、《组织学彩色图鉴》(成令忠,冯京生,冯子强,钟翠平,2000)

绪论

以下资料来源于复旦大学医学院组织胚胎学精品课程网站

1. 16世纪荷兰的光学匠师H. Janssen兄弟于1590年制成了第一台显微镜,英国人Harvey就是用此种显微镜观察鸡胚的,当时放大倍数仅数十倍。

2. 1665年英国人Hooke(1634~1703)用自制的显微镜观察软木及其他植物组织的薄片,将细胞壁围成的小室称之为“cell”,创立“细胞”一词。

3. 意大利人Malpighi(1628~1694)研究脾、肺、肾、皮肤等的结构,一些《组织学》书中至今仍将脾小体、肾小体称为“Malpighi小体”,他还描述了鸡胚的体节、神经管和卵黄血管等。

4. 荷兰人Leeuwenhoek(1632~1723)用自制的倍数较高(×270)的显微镜发现了细菌、精子、红细胞、肌纤维和神经细胞等。

5. 荷兰人Graaf(1641~1673)发现了卵泡。

6. 意大利人Fabricius(1537~1619)首先发现鸟类的腔上囊,至今仍称之为bursa of Fabricius(法氏囊)。

7. 英国人Glisson(1597~1677)研究肝的结构,将肝被膜称为Glisson囊。

8. 瑞士人Peyer(1653~1712)描述了回肠的集合淋巴小结而称为Peyer斑。

9.瑞士人Brunner(1653~1727)看到十二指肠腺,称为Brunner腺。

10.德国人Lieberkuhn(1711~1756)看到肠腺,称为Lieberkuhn隐窝。

11.英国人Havers(1650~1702)报道了密质骨的骨板组成柱形结构,即Haversian系统。

12.Spallanzani(1729~1799)进行两栖类卵子的人工授精实验,提出两性配子的结合是个体发生的前提,一些学者遂认为卵子或精子内存在小胚胎或小个体,它们不断摄取营养而生长,此即流行于17世纪的“先成论”学说。

13.18世纪德国人Wolff(1733~1794)等用显微镜观察精子和卵子,否定了“先成论”,主张胚胎是逐渐分化演变而成的,此即为“渐成论”学说,这是胚胎学发展的一大进步。

14.Enest Abbe(1878)设计出近代复式显微镜,附有消色差物镜和聚光器等。。

15.英国人Gudden 和Welker(1856)设计和制作了切片机,组织固定、包埋、切片和染色等技术也不断进步。

16.法国人Bichat(1771~1822)肉眼观察了人体结构,看到分离的膜和脏器,认为它们是不同质地的编织物,称为“tissu”(组织);他于1801年发表《膜的研究》(Traite des Membranes)一文,将人体的纤维、肌肉、软骨、骨、神经、血液、血管等分类,共计21种组织。

17.德国人Mayer继而用显微镜观察机体组织,于1819年归纳为8种组织,并创用“histology”(组织学)一词。他们的工作为组织学发展奠定了基础。

18.德国人von Bear(1792~1876)是胚胎学的奠基人,他系统观察了鸡和哺乳类等多种动物的卵和胚胎发育,发现各种脊椎动物的早期胚胎极为相似,并在胚胎发育中渐次出现纲、目、科、属、种的特征,人们将他的发现称为“von Bear法则”;他开创了比较胚胎学的研究,于1828年发表名著《动物的进化》;他还看到蛙卵等细胞中的细胞核。

19.Brown(1831)明确指出细胞内有一个界限分明的细胞核。

20.Remark(1815~1865)在von Bear工作的基础上,进而提出三胚层学说。

21.达尔文(Darwin,1809~1882)1859年发表的《物种起源》一书中,大量引用了vonBear和Remark等人的成就,并给予很高评价。

22.德国人Schleiden(1804~1864)和Schwann(1810~1882)于1838年和1839年分别指出植物和动物都是以细胞为其结构、功能、发生的单位,创立“细胞学说”(Cell theory)。

23.Schultze(1861)给予细胞较明确的定义“细胞是赋有生命特征的一团原生质,其中有一个核”。

24.德国人Virchow(1821~1902)用显微镜观察了大量尸体解剖材料,于1858年提出细胞病理学说,认为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和异常是一切疾病的基础;他的学说对细胞学、病理学的进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5.奥地利人Mendel(1822~1884)于1865年创立了细胞遗传定律,主张生物物种性状的遗传是独立的,是受细胞中多种遗传因子决定的,他的观点对以后基因学说的确立奠定了重要基础。

26.德国人Weismann(1834~1914)于19世纪末提出区分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论点,认为生殖细胞是物种延续的要素,推测生殖细胞内含有不等价的“决定子”,后者决定胚胎细胞分化发育为机体的不同组织;他主张“决定子”可代代相传的“种质学说”,是现代遗传学基因理论的萌芽。

26.丹麦人Johannsen(1851~1927)于1909年将遗传因子定名为基因(gene)。

27.德国人Roux(1850~1924)和Hertwig开创了实验胚胎学研究。Roux于1887年将二细胞期的蛙卵,用针剌死其中一个分裂球,结果另一个分裂球发育为半个身体的胚胎,他据此提出卵子“镶嵌型”之说;但由于他实验方法有缺陷,未将剌死的分裂球除去,实验结果有误。后来Hertwig重复Roux的实验,除去剌死的分裂球,另一个分裂球则发育为一个完整的胚胎。他的实验结果不仅表明卵子发育具有调整能力,而且还提示分裂球仍然具有受精卵的全能分化能力。

28.His(1831~1904)最早制作胚胎连续切片,并做切片蜡板图型,重建胚胎模型,研究胚胎及其各部分的发育演变,奠定了人体胚胎学的研究基础。光学显微镜性能的进一步提高,有机染料工业及染色技术的发展,使对细胞和组织的观察研究更趋精细。

29.Hertwig和Strasburger于1875年前后看到细胞分裂时的染色体形成和中心粒,Flemming将这种细胞分裂方式定名为“有丝分裂(”mitosis)。

30.Strasburger于1886年发现动物生殖细胞减数分裂现象。

31.意大利人Golgi(1843~1926)(1889)和西班牙人Cajal(1852~1934)先后建立银染技术并用之于神经系统的研究,在中枢神经的神经元结构、神经元与神经胶质细胞的区分、神经通路、大脑皮质的细胞构筑等方面贡献卓著,为现代神经科学发展的奠基者,Golgi还在光镜下观察银染的脊髓神经元,发现“内网器”(1889),即现今所称的Golgi 复合体;两人为此同获1906年诺贝尔奖,这是自1901年开始颁发诺贝尔奖以来解剖学家首次获此殊荣。。

32.Altman和Benda(1894)用Janus绿做活体细胞染色,在多种动物和植物细胞内看到线粒体。

33.法国植物学家兼显微镜学家Raspail是组织化学研究的开创者,他于19世纪初期即发现一些组织化学反应,如碘对淀粉的反应,蛋白质和糖的显色反应,利用指示剂显色测定细胞原生质的pH值,建立了显微烧灰法等;他于1830年著《显微化学术在生理学中的应用》一书。此后许多学者的大量研究,陆续发明其他许多组织化学反应。诸如用硫化物显示铁(1845),米伦法显示蛋白质(1849),酶消化组织法(1855),过氧化物酶显示法(1868),细胞色素氧化酶显示法(1885),腺细胞胞质内嗜碱性物质(动质,即核糖核酸)显示法(1868),细胞的嗜铬反应(1870),甲基绿显示细胞核的染色质(1873),甲苯胺蓝等苯胺染料用之于组织学研究(1862),Weigert髓鞘染色法(1884),组织冷冻干燥术(1889),苏丹III显示脂肪细胞(1891)等。

现代组织胚胎学的研究与发展

1.德国的Roux(1885)最早开展组织培养术,他用温生理盐水体外培养鸡胚组织。

2.Jolly(1903)用盖片悬滴法培养白细胞。

3.Beebe(1906)等用动物血清做培养基。

4. Harrison(1907)建立了经典的悬滴培养法,体外培养神经组织,观察神经元突起的生长。Carrel(1921)建立了严密的无

菌操作程序,传代培养一鸡胚心肌组织生存数年之久,他1923年设计的卡氏培养瓶曾广泛推广应用多年。Harrison和Carrel的

工作是现代组织培养术的起始。

5.组织学家Maximow1924年设计了双盖片培养,更方便于传代并减少污染。

6.Sanford(1948)的单细胞分离法为克隆细胞株奠定了基础。

7.Dulbecco(1957)用胰蛋白酶消化组织,分离细胞,建立单层细胞培养,为细胞系的建立提供了有效方法。

8.德国人Knoll和Ruska(1932)最早研制成功,至50年代初,电镜的改进,标本制备和超薄切片更加精细与稳定,透射电镜

的应用逐渐广泛,其分辨率是光镜的1000倍(0.2nm),放大率可达数十万倍。

9.Mann自1902年起及此后许多学者的研究,逐渐建立完善的组织冷冻切片技术,弥补了一般化学固定及石蜡包埋的缺点,可

防止脂类、多糖类和无机盐的丢失,防止酶活性丧失等,推动了脂类、粘多糖及酶的组织化学研究。

10.Danielli(1947)的利用四氮盐反应显示蛋白质(酪氨酸、色氨酸和组氨酸)

11.坂口(1925)建立并经其他学者改进精氨酸(组蛋白中富含)显色法

12.Danielli(1950)和Pearse(1951)等建立SS基和SH基反应(显示胱氨酸和半胱氨酸,与角蛋白检测相关)。

13.Foot(1925)采用银浸法显示网状纤维。

14.Weigert、Verhoeff(1908)和Gomori(1950)等创建弹性纤维染色法。

15.Mallory(1938)创建纤维蛋白染色法。

16. Feulgen和Rossenbeck(1924)建立Feulgen-Schiff反应,用以显示细胞核内的DNA,此后许多学者又做了研究和改进。

17.Brachet于1940~1944年建立的甲基绿-派若宁(pyronin)染色法显示细胞内的RNA,此法使胞质和核仁内的RNA显红色,

核内的DNA呈绿色,标本色彩鲜艳而颇受组织学家所乐用。

18.McManus(1946)和Hotchkiss(1948)建立的过碘酸-Schiff反应(PAS反应),可使细胞和组织内的多糖、粘多糖、糖蛋

白呈红色。

19.Steedman(1950)建立用Alcian蓝显示酸性粘多糖和透明质酸的方法。

20.Michaelis等(1945)发现用甲苯胺蓝染色,可使组织中的肝素等酸性粘多糖呈异染性,并探讨了其原理。

21.Michaelis(1901)、Lison(1930)和Lillie(1944)等发现用苏丹IV、油红O、苏丹黑等脂溶性染料的染色法。

22.Gomori(1939)提出后又经改进的钙钴法显示碱性磷酸酶, 1941年建立后又经改进显示酸性磷酸酶的磷酸铅法,1945年

创建显示酯酶和脂酶的方法。

23.Pearse等(1952)显示5-核苷酸酶的方法。

24.Moog(1943)建立显示细胞色素氧化酶的G-Nadi反应。

25.Seligman等(1951)建立显示琥珀酸脱氢酶的方法。

26.Loudon(1904)最早使用放射自显影术。

27.Behrens等(1933)研究骨内的放射性铅。

28.Dols(1938)用32P研究氨基酸代谢等。

29.Hamilton(1940)和Grobman(1941)等用131I研究甲状腺的发育和功能。

30.Pecher(1942)用32P研究骨和软组织。

31.Treadwell(1942)用锶研究骨瘤

32.Bloom(1947)用14C标记重碳酸盐研究其在长骨、肝、肾内的分布。

32.Boyd(1948)用14C标记甘氨酸研究其在血细胞和肝内的分布等。

33.Coons等(1941)建立并阐述了荧光素标记抗体检测某种蛋白质(抗原)的方法,并于1950年用此法在荧光显微镜下检测

一些细菌和病毒在小鼠体内的分布,Marshall(1951)用此法证明猪垂体内的嗜碱性细胞分泌ACTH。

34. Caspersson(1940)创立紫外光分光光度测定法,他设计的十分精密的显微分光光度计,可超微量地测定细胞内核酸的含

量,他的成就对细胞学、组织学的研究起重要推动作用。

35.俄国人Metchnikoff(1845~1916)在法国巴斯德研究所研究了多种动物的吞噬细胞,发现吞噬细胞吞噬异物现象及其与机体

防御功能的密切关系,开创了吞噬免疫的研究,他荣获1908年诺贝尔奖。

36.德国人Kossel(1853~1927)研究细胞的蛋白质及核质的成分,建立了酶析法,开创了细胞化学的研究,获得1910年诺贝

尔奖。

37.英国人Sherrington(1875~1952)和Adrian(1889~1977)研究神经元功能,提出传入神经元、中间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

组成的神经反射学说,Sherrington并于1897年首先提出“突触”的概念,两人同获1932年诺贝尔奖。

38.德国人Spemann(1869~1941)用显微外科方法进行胚胎发育机制的研究,他将蝾螈原肠胚的背唇(形成脊索的原基)移

植到另一早期原肠胚的腹侧面,结果后者腹侧外胚层被诱导形成神经管,产生了第二个胚胎;他首先提出胚胎发育中“组织者”作用

的诱导学说(1912)。此后其他胚胎学家又陆续发现胚胎发育中的许多诱导现象及其机制。Spemann获得1935年诺贝尔奖,是

第一位获此荣誉的胚胎学家。

39.比利时人Claude(1899~1983)和Porter于40年代率先研究细胞超微结构,首次报道细胞电镜照片,并建立了差速离心分

离细胞内各种亚微结构成分的方法,他和以后的学者用此法研究证实了线粒体、内质网、溶酶体、微体等内含的多种酶。

40.美籍罗马尼亚人Palade(1912~)改进了电镜技术,重点研究内质网,发现核糖体及其与蛋白质合成的关系,阐述了腺细胞

合成和分泌物质的过程。其后比利时人de Duve(1917~)发现并命名溶酶体和过氧化物酶体(Rhodin1954年发现并曾命名为微

体),揭示了它们含有的酶和功能意义。这四位学者同获1974年诺贝尔奖。

41.瑞典人Kocher关于甲状腺生理和病理的研究获1909年诺贝尔奖。

42.瑞士人Gullstrand关于眼屈光学的研究获1911年诺贝尔奖。

43.法国人Richet关于过敏反应的研究获1913年诺贝尔奖。

44.奥地利人Robert关于前庭生理和病理的研究获1914年诺贝尔奖。

45.丹麦人Krogh关于毛细血管运动的调节机制获1920年诺贝尔奖。

46.加拿大人Banting和Macleod发现胰岛素获1923年诺贝尔奖。

47.英国人Dale关于神经冲动的化学传递的研究获1936年诺贝尔奖

48.瑞典人Hess关于间脑在协调内脏活动中的功能作用获1949年诺贝尔奖。

49.瑞典人Reichstein等关于肾上腺皮质的结构及其激素的作用获1950年诺贝尔奖。

50.Bayliss和Starling(1902)发现第一个胃肠激素-促胰液素,随后Edkins(1905)发现了胃泌素

51.Ivy(1928)和Harper(1943)先后发现胆囊收缩素和促胰酶素(以后证明两者是同一物质)

52.中国学者林可胜(1930)首先报道了肠道产生肠抑胃素可抑制胃酸分泌

53.von Euler(1931)从马脑和小肠中提取出另一种活性物质,即后来所称的P物质

54.Masson(1914)建立的银染法显示了消化管粘膜内的亲银细胞

55.del Rio-Hortega(1919)建立了显示中枢神经系统内小胶质细胞的银染法。

56.Nauta(1954)建立了显示溃变神经终末的银染法。

57.Rexed于50年代初提出脊髓灰质板层结构(10层)等。

58. Fragraeus(1948)发现浆细胞生成抗体

59.Glick(1956)发现鸟类腔上囊的免疫功能。

60.Gowons(1957)发现淋巴细胞从血液返回淋巴组织的再循环现象,这些成果为此后免疫学的发展起重要推动作用。

61.Benda(1900)和Erdhein(1903)将腺垂体细胞分为嗜酸性、嗜碱性和嫌色三种类型。

62.Ruyter(1928)描述了肾小体入球微动脉的球旁细胞。

63.Werle(1957)发现肾素。

66.Jacobson等(1957)证实肾脏产生红细胞生成素。

67.Lerher(1958)从牛松果体中分离出褪黑激素,推动了松果体研究进展

68.Ito(伊东俊夫,1951)报道肝小叶内的一种间质细胞即储脂细胞,并进而认为它与肝窦周隙内纤维生成有关。

69.Rappaport(1954)根据血管灌注法的研究,提出肝腺泡的概念。

69.Farber(1956)在诱发肝癌的动物肝门管区内,发现增生的干细胞(卵圆细胞)。

70.Fulton和Zweifach(1957)提出微循环概念。

71.Gregg(1941)经调查统计,证明风疹病毒感染与先天性白内障等畸形的发生有因果关系,掀起环境和生物因素致畸作用的

研究;回顾性调查研究发现,孕妇服用反应停(安眠止呕药)引起60年代初欧洲流行的新生儿短肢畸形,更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72.英国人Needham(李约瑟)于1931年著《化学胚胎学》一书,总结了有关胚胎的化学组成、营养和代谢等研究成就,1942

年又著《生物化学和形态发生》一书。

73.Brachet于40年代起始研究胚胎发育中核酸与细胞生长、分化及蛋白质合成的关系,于60年代著《发育的生物化学》一书,

开创了化学胚胎学学科。

74.Hoftfreter(1955)研究发现胚胎细胞迁移识别现象。

75.Brachet和Caspersson(1941)分别用不同方法发现细胞内蛋白质合成与RNA的含量有关后。

76.Robinson等(1953)和Palade(1955)分别在植物和动物细胞内看到与蛋白质合成相关的一种颗粒(Palade颗粒)。Roberts

(1958)倡议定名为核糖体(ribosome)。

77.Palade(1953)首先记述了内皮细胞内的质膜小泡,并与Weibel(1964)共同报道了内皮细胞内的一种特殊细胞器,称之

为“Weibel-Palade小体”(W-P小体);Palade还与Palay发表了第一张突触超微结构图像(1954),还发现了上皮细胞间的紧

密连接结构(1963)等。

78.Geren(1954)电镜下观察了鸡胚周围神经纤维髓鞘的形成过程。

79.Kisch(1955)发现心房肌纤维内的特殊分泌颗粒。

80.Lerner等(1959)从牛松果体分离出褪黑素。

81.Afzelius(1959)提出纤毛微管滑动学说。

82.Gray(1959)把突触分为I型和II型两种类型。

83.Huxley等(1960)研究骨骼肌纤维的超微结构和功能,并于1969年提出肌纤维收缩机理学说。

84.Karrer(1960)及Revel和Karnovsky(1967)发现缝隙连接。

85.Barnes和Kurosumi(1968)提出腺垂体细胞超微结构分类标准。其他如基膜、胶原纤维以及成纤维细胞、肥大细胞、浆细

胞、各种血细胞、神经元等多种细胞的超微结构,肝、肾、内分泌腺、生殖腺、血管等器官的超微结构以及下丘脑释放激素等,

也都是在这个时期研究报道的。

86.Coons(1941)发明用异硫氰酸荧光素标记肺炎双球菌粘多糖抗体,检测组织内肺炎双球菌分布,开创了免疫组织化学技术。

87.Nakane、Avrameans、Mitchell等(1966)建立酶标技术。

88.Sternberger建立了辣根过氧化物酶―抗辣根过氧化物酶技术(PAP法)。

89.Geoghegan(1978)建立了胶体金标记术。

90.Hsu等于80年代发明了抗生物素-生物素法(ABC法)。

91.美国人Yallow(1960)建立肽类激素放射免疫分析法,他还与Guillemin和Shally发现了脑内的肽类递质,三人同获1977

年诺贝尔奖。

92.德国人Kohler和英国人Milstein(1975)建立杂交瘤制备单克隆抗体技术,丹麦人Jerne(1974)提出免疫系统发育和调控

的学说,三人同获1984年诺贝尔奖。

93.日本人Okada(1962)首先创立细胞融合术。

93.80年代Konds等用免疫电镜术证明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合成甲状腺球蛋白分子的过程,我国学者鞠躬等发现几种肽类神经终

末与垂体远侧部腺细胞形成突触连接。

94.Weibel(1966)等建立了较系统可行的细胞超微结构体视学计量法。

95.Gall和Pardue(1969)应用蟾蜍核糖体基因探针与卵母细胞杂交,确定该基因位于细胞核的核仁内,开创了原位杂交组织化

学术的应用。

95.Bauman(1981)发明了用荧光素标记cRNA探针做原位杂交(FISH术)。

96.Brigat(1983)建立了生物素标记探针术。

97.Boeringer等(1987)发明了地高辛精标记探针,并将药盒投放市场,使原位杂交术的应用更安全和简便。

98.Caspersson(1970)用荧光素显示染色体,开创染色体分带技术。

99.Georg Todara(1971)提出癌基因学说。

100.Kerr(1972)提出细胞凋亡概念。

101.Singer和Nicolson(1972)提出细胞膜液态相嵌模型。

102.Bak(1977)提出从染色质至染色体形成的分子结构模型。

103.Caspar(1977)用X射线衍射术,证明缝隙连接的连接单位是由6个蛋白质分子组成,中央有小管,构成细胞间通道,以

及用高压电镜发现细胞基质内微梁网络等。

104.Nowell(1960)发现植物凝集素可刺激淋巴细胞转化,以及前述的淋巴细胞再循环现象的发现,开创了淋巴细胞作为免疫系

统核心成分的研究新起点。

105.Miller(1961)通过切除新生小鼠胸腺实验发现胸腺的重要免疫功能。

106.Goldstein(1966)提纯了胸腺素。

107.Reveola和Kanovsky(1972)发现血-胸腺屏障。

108.Wekerle和Ketelsen(1980)发现胸腺哺育细胞的功能。

109.澳大利亚人Doherty和瑞典人Zinkernagel(1974)发现T细胞识别和杀伤微生物或癌细胞的MHC约束性,获1996年诺

贝尔奖。

110.Bowers(1969)提出巨噬细胞内吞抗原并经溶酶体处理后,将抗原呈递给淋巴细胞的机制。

111.Kiessling和Herberman(1975)发现NK细胞。

121.Owen(1974)发现小肠淋巴组织表面粘膜上皮内的微褶细胞。

122.Belisle(1981)发现淋巴结副皮质区的深层皮质单位,并以含T淋巴细胞为主。

123.Till和McCulloch(1961)通过小鼠骨髓移植实验的脾集落形成,首先提出造血干细胞学说,开创了干细胞研究及骨髓移植

治疗某些血液病的临床应用。

124.Bradle等(1966)体外培养骨髓细胞,在集落刺激因子(CSF)作用下形成培养集落生成单位(CFU-C),Curry和Trentin

(1967)提出造血诱导微环境学说。

125.Balnar(1963)和Pinkett(1969)先后用标记方法证明腹腔巨噬细胞和肺巨噬细胞来自骨髓干细胞,并于1969年提出单

核吞噬细胞系统的学说。

126.Kahn(1975)证明破骨细胞也来源于骨髓干细胞。

127.Carlson(1981)用鹌鹑-鸡胚嵌合体实验,证明造血干细胞起源于卵黄囊中胚层的血岛。

128.北村新彦(1983)的利用先天缺陷小鼠实验,证明肥大细胞也来自骨髓干细胞。

129.美国人Georg关于内耳螺旋器感受刺激的物理机制研究,获1961年诺贝尔奖。

130.澳大利亚人Eccles和英国人Huxley等发现中枢和周围神经细胞膜兴奋和抑制中的有关离子机制,获1963年诺贝尔奖。

131.瑞士人Granit和美国人Hartlin与Wald关于眼的初级生理和化学视觉过程的研究,获1967年诺贝尔奖。

132.英国人Katz、瑞士人Von Euler和美国人Axelrod发现神经末梢中的递质及其贮存、释放和灭活的机制,同获1970年诺贝

尔奖。

133.美国人Sperry关于大脑半球的功能特化及美国人Hubel和瑞士人Wiesel关于视觉系统的信息处理,同获1981年诺贝尔奖。

134.Eng(1971)等从星形胶质细胞中分离出胶质原纤维酸性蛋白(GFAP)。

135.DeCamilli(1983)发现轴突终末中的突触素与小泡释放递质相关等。

136.意大利人Levi-Montalcini于1950~1954年首先发现神经生长因子(NGF),并提出神经生长的概念,他与美国人Cohen

合作于1960~1962年从小鼠下颌下腺提取出大量NGF,Cohen在研究NGF过程中又发现了另一种生长因子—表皮生长因子

(EGF)。二人同获1986年诺贝尔奖。

137.70年代以来一些学者陆续发现并纯化多种神经肽类物质,如生长抑素(Brazeau,1973)、高血糖素(Silverman,1974)、

神经降压肽(Carraway,1975)、脑啡肽(Hughes,1975)、心钠素(De Bold 1981从大鼠心房肌中分离出)、P物质、降钙

素基因相关肽等。

138.Pearse(1966)提出APUD系统的概念。

139.Fujita(藤田,1973)提出胃肠胰(GEP)系统及副神经元概念,此后Pearse于80年代又建议将中枢神经产生肽类和胺类

的神经元和广泛分布在胃肠胰等器官内的APUD细胞,概括为弥散神经内分泌系统(DNES)。

140. Dumonde(1969)发现淋巴因子。

141.Ruoslahti和Springer等(1985)较早发现细胞粘附分子。

142.Yanagisawa等(1988)从猪内皮细胞中分离出内皮素等。

143.美国人Furchgott(1980)首先发现血管内皮细胞可产生NO,此后他与Ignarro和Murad关于心血管系统中NO信息分子

作用的研究获1998年诺贝尔奖。

144.Short(1962)提出卵泡颗粒细胞与卵泡膜细胞协同分泌雌激素的学说。

145.Geugeon(1982)发现人初级卵泡生长发育至成熟排卵需85天时间。

146.美籍华裔学者张明觉(M.C. Zhang)与澳大利亚人Austin于1951年先后发现精子在雌性生殖道内的获能现象,他还首次将

获能的兔精子与卵子体外授精后再种植入子宫,并于1959年成功地产出仔兔,为此后“试管婴儿”的成功奠定了基础。张明觉还与

Pincus发现孕酮有抑制排卵的作用,于1957年首次研制成功女性节育药羟炔诺酮(一种孕酮衍生物),为人类计划生育、人口

控制做出重要贡献。

147.英国学者Edwards与Steptoe开创“试管婴儿”研究,于1978年7月26日首例“试管婴儿”问世,是人类生殖科学中的重大事

件。我国于1988年3月10日首例“试管婴儿”在北京医科大学诞生,继而长沙、广州、上海、成都等地也陆续有“试管婴儿”出生。

148.美国人Lewis和Wieschaus及德国人Nusslein-Volhard(1978,1980)的研究,发现控制果绳胚胎早期发育、器官形成的

基因组在染色体上的排列,有助于说明人先天性畸形的发生,三人同获1995年诺贝尔奖。

149.50年代Briggs和King最早进行核移植实验,他们将两栖类囊胚期的细胞核移植到去核的卵子内,该卵子仍能正常发育。

150.1961年,我国学者童第周和叶毓芬等开始核移植研究,将蟾蜍的胚胎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卵子内,也发现该卵子可正常发育,

部分卵子可发育成蝌蚪,甚至完成变态。童第周(1978)又将成年蛙的红细胞核移入去核的卵子内,该卵子也发育为正常蝌蚪;

他还与华人学者牛满江合作进行DNA和mRNA移植实验,如将鲫鱼肝DNA或卵巢的mRNA注入金鱼的受精卵内,该受精卵发

育成的金鱼具有鲫鱼的单尾性状,这无疑是有重要意义的发现。

151.英国罗斯林研究所于1997年2月24日宣布,Wilmut等将成年羊高度分化的乳腺细胞核经去分化后,将其移入去核的卵子

内,该卵子发育而成的小羊诞生,这只名为 “多利”克隆羊的成功轰动全球,证明哺乳动物高度分化的体细胞的核仍具有全能细胞

核的潜能,并预示高等动物个体的生命性状可以复制保留并繁衍下去。

152.Evans和Kaufman(1981)首次分离出小鼠胚胎干细胞。

153.Thomson等和Shamblott等(1998)同时分离出人胚胎干细胞。

154.Gordon(1980)首次用转基因技术,将生长激素基因转染给小鼠胚胎细胞,产生“超级小鼠”。

155.新近美国华人科学家钱卓博士(1999)将一种NRZB基因转染给小鼠,成功地培育出一批“聪明的小鼠”,引起世人的关注。

156.1992年美国研制成功第一块基因芯片(gene chip),目前已成为当今一项前沿性生物技术,显示巨大的潜力和诱人前景。

不久的将来有望将10万个基因固定在一张基因芯片上,可大规模地快速而简便地检测人体的基因,对疾病作预测和早期诊断,达

到及时有效的防治。

157.美国科学家于1985年率先提出人类基因组计划(human genome project, HGP),1990年10月正式启动,旨在通过国际

合作,阐明人类基因组30亿个碱基对的序列,阐明全部人类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破译人类全部遗传密码。美国、英国、

德国、法国、日本参与HGP研究,1999年9月我国也正式加入。2000年6月26日人类基因组草图已基本完成,这是人类科学

史中的又一个划时代的里程碑。

我国组织学的进展

我国现代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的发展均起始于19世纪末或20世纪初。19世纪末,随着资本主义、殖民主义的入侵,西方文化及欧美日本医学教育输入,西方学者进入我国,在北京和江、浙、粤等省开办了医院和医学校,开设人体解剖学课程,但尸体解剖仍是被禁止的。我国少数学者也开始到国外学习。20世纪初期,国内学者开始编译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教本,如博医会最早翻译的《解剖学讲义》,丁福保编译的《新撰人体解剖学》、《组织学总论》和《胎生学》,汤尔和编译的《组织学》(1915)、《精撰解剖学》、《解剖学提纲》(1924)、《生物学精义》、《自然与人类概论》等;还有施尔德译的《路氏解剖学》(1919),丁立成译的《胚胎学引论》(1920),徐云、万钧、孙烈祖译的《人体解剖实习方法》,他们都是我国解剖学事业的先驱者。随着解剖学事业的兴起及从事解剖学工作人数渐多,在中华医学会和中华博医学会的建议下,于1920年2月26日在北平协和医学校解剖系成立了“中国解剖学会及人类学会”,会员50人,推选美国组织学家E.W. Cowdry任理事长,理事12位,其中6位是外藉人士。会议制定了会章,并由当时政府注册登记,但成立后基本未开展活动,长期处于停顿状态。1920年前后,一些学者从事解剖学、细胞学、组织学、胚胎学、神经学等的教学和研究,有的赴欧美日等国留学。他们回国后在艰难的条件下数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钻研学问,教书诲人,实验研究,开拓创业,为学科发展做出了历史性贡献。

1.汤尔和(1879~1940)

汤尔和(1879~1940)先生不仅是一位解剖学家和组织学家,也是一位医学教育家,他1910年毕业于日本金泽医学专门学校,1912年受政府委托建立了我国第一所国立医学校-北京医学专门学校(现北京大学医学院的前身),并出任校长(1912~1922);他于1912年呈文政府,请求公布他起草的“解剖条例”,内务部1913年11月,51号文件公布了我国首部解剖法令《解剖条例》,人体解剖和病理解剖终于取得合法地位,人体解剖学(包括组织学、胚胎学)被指定为医学教育的必修课程。1915年编译《组织学》。他还受教育部的委托,于1916年联合中国医药学会、博医会、江苏教育会共同审定了医学名词。他在1922年以后曾任政府教育总长,每年派出学生赴德国留学,为国家培养了一批人才。

2.马文昭(1886~1965)

马文昭(1886~1965)1915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堂,1920年、1928年两次赴美进修,先后在协和医学院解剖系、北京大学医学院、北京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执教共40余年,曾任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1946)。他是我国解剖学界第一位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1956),曾任中国解剖学会第二届理事会理事长(1952~1954)。他多年从事组织学和细胞学研究,研究线粒体、高尔基体及分泌颗粒的形成等,发现磷脂类有增强细胞结构和功能的作用,并探讨卵磷脂对皮肤增生、创伤愈合、神经衰弱等疾病的作用及其抗吗啡中毒的临床应用,总结编著了《磷脂类对组织的作用》(1963),他是我国组织学和细胞学的奠基者之一。

3.张鋆(1890~1977)

张鋆(1890~1977)早年留学日本,1921年和1933年两次赴美进修,是我国解剖学开拓者之一,先后在江西、湖南、上海医学院、协和医科大学解剖系执教近60年。他于1947年发起和参与重建了中国解剖学会,创建了《解剖学报》和《解剖学通讯》,曾任中国解剖学会第三届和第四届理事会理事长(1956~1978)。他主编全国统编教材《人体解剖学》(1960),多年从事人体解剖学研究,在组织学和胚胎学方面也有所建树;还曾致力于医学教育管理,为我国医学和解剖学发展培养了大批人才。

4.鲍鉴清(1893~1982)

鲍鉴清(1893~1982)1917年毕业于北京医学专门学校,1920年留学德国,学习组织学和胚胎学,1923年归国后多年执教于北京大学、北京师

范大学、辅仁大学等,1934~1936年曾考察欧洲诸国和日本;1938年任北京大学医学院院长,1940年获日本医学博士,1945年曾任北京大学校长。早年编著《显微镜的动物学实验》(1931)、《组织学纲要》(1933)、《生物学史》等。1950年起始在现白求恩医科大学组织胚胎学教研室执教,编著《组织胚胎学》等教材,还主编了《组织学技术》(1962)和《组织培养术》(1965)等技术专著,举办师资班和技术培训班,培养人才,推广新技术,在细胞培养和电子显微镜技术方面起率先指导作用。他在组织学、细胞学的研究中也有许多论著发表,是我国组织学和细胞学教学和科研的开拓创业者之一。

5.范承杰(1895~1986)

范承杰(1895~1986)1922年毕业于金陵女子大学,1927~1929留学美国获硕士学位。先后任教于上海女子医学院、圣约翰大学医学院和震旦大学医学院,1952年起始在上海第二医学院执教。她从事组织学胚胎学教学与科研约50年,在教材编著、人才培养以及在烟酒危害和普鲁卡因对神经组织的影响等研究方面有所成就,是我国少有的老一辈女性组织学胚胎学家。

6.王有琪(1899~1995)

王有琪(1899~1995)于1930年毕业于南京中央大学,1931年起始在上海医学院(后称上海医科大学)执教人体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60年;1937~1940留学美国,获哲学博士(Ph.D)。他长期致力于人脑细胞构筑、组织分化、胚胎发育的研究,在神经解剖学、组织学、人体胚胎学方面均有深厚造诣。他于50年代初期编著《人体胚胎学纲要》(1952)、《胚胎学实习指导》(1952),以后又编著《现代中国解剖学的发展》(1956),《人体胚胎学图谱》(1962),主编全国统编教材《组织学》第一版(1960)和第二版(1965);50~60年代多次主办师资和技术培训班,培养了大批人才。他还在1947年“中国解剖学会”重建中(第一届)起重要推动者和组织者的作用,是我国组织学和胚胎学的开拓创业者之一。20年代以后开始致力于我国组织学胚胎学事业并卓有贡献的还有多位学者。

7.张汇泉(1899~1986)

张汇泉(1899~1986)早年留学美国,先后在湘雅医学院、河南大学医学院、浙江大学医学院、齐鲁大学医学院执教,1950年起始在山东医学院任教;曾译著Arey的《胚胎学》(1938),1950年后编著《胚胎学》、《胚胎学图谱》、《人体畸形学》(1984)等。

8.臧玉佺(1901~1964)

臧玉佺(1901~1964)192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29年留学美国,获哲学博士,神经解剖学家,1936年起始先后执教于清华大学心理系、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院和北京医学院解剖系,曾任中国解剖学会第二届理事长(1954~1956),著有《痛、饥、惧、怒时的身体变化》(1928)、《神经解剖学提要》、《神经解剖实习指导》(1954)、《中枢神经传导通路》(1952)、《脑脊髓切片图谱》、《神经的演化历程》(1958)等,主要研究中枢神经系统的结构和通路,并以神经观点研究祖国医学经络本质,著书立说,培养人才。

9.卢于道(1906~1985)

卢于道(1906~1985)于20年代留学美国,先后在上海医学院、复旦大学生物系执教近60年,曾任复旦大学理学院院长。他是一位神经解剖学家,研究人大脑、小脑、边缘系统等,论著甚多,如《神经解剖学》(1932),《中国人之大脑皮质》(1933~1936),《科学概论》等;曾任中国解剖学会重建后第一届理事长(1947~1952)。

10.魏恩临(1901~1986)

魏恩临(1901~1986)早年留学日本并从事解剖学教学与研究,1950起始在沈阳中国医科大学执教组织学和胚胎学,50年代译著Maximow主编的《组织学》(1950)。

11.崔之兰(1902~1971)

崔之兰(1902~1971)1926年毕业于南京大学生物系,1927~1934年留学德国,获哲学博士。1934年归国后执教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云南大学等;1951年起始在北京大学生物系执教,曾任系主任,研究比较组织学、比较胚胎学,论著有《脊椎动物比较解剖学基础》、《动物的生长与发育》等,是一位颇有成就的老一辈女性组织学胚胎学家。

12.朱洗(1900~1962)

朱洗(1900~1962)于1920年起始在法国勤工俭学和留学,研究受精、杂交、单性生殖等;1933年归国后先后在中山大学、北平研究院、中法大学、台湾研究院从事实验胚胎学研究;1950年起始在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研究所任主任、所长,是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研究卵子成熟,

激素刺激,单性生殖产生“没有外祖父的癞蛤蟆”,异种杂交,家蚕杂交,鱼人工繁殖,着眼于品种改良等实际课题,论著甚丰,并编有巨著《生物的进化》(1958),译著《脊椎动物发生学》(A.布拉舍著)。

13.童第周(1902~1979)

童第周(1902~1979),他于1930年留学比利时,1934年回国后先后在山东大学、中央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从教和科研,并曾去美国从事研究;1950年后在山东大学任教并曾任副校长,继而在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动物研究所从事科学研究,是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并曾任中科院生物学部主任、副院长等职。他挚着于实验胚胎学研究50余年,长期研究卵子分化,受精,早期胚胎分化和调整,进行胚胎细胞分离、切割、移植、重组等实验;晚年从事核质关系,核移植、细胞融合等研究,如将两栖类或鱼类胚胎体细胞核移入去核卵子内,提出“核质杂交”培育新品种的设想,还与美籍华人科学家牛满江合作研究mRNA诱导遗传变异,他的杰出成就和重要发现受到国内外科学界的重视。朱洗和童第周数十年的科学事业,为我国培养了一代发育生物学家。

14.鲁子惠(1899~2000)

鲁子惠(1899~2000)是一位刻苦自砺愤发成才的神经生理学家,1925~1949年一直师从汪敬熙先生从事神经生理和心理学实验研究,先后在郑州中州大学、广州中山大学、北京大学、南京中央研究院任职,在皮肤电反射和视觉中枢动作电位等方面的研究有所发现;1950年起始一直在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从事研究,将形态学和生理学技术相结合,研究脑发育中的神经组织分化,论著甚多,并指导和培养后辈人才。

15.张作干(1906~1969)

张作干(1906~1969)1932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先后在燕京大学、齐鲁大学、协和医学院、贵阳医学院任教,1947~1949年留学美国,获哲学博士学位;1950年起始在中国医学科学院从事细胞学和组织学研究,较早地开展组织化学、电镜技术的研究,并举办学习班,为全国培养众多人才,主要研究胚胎发育中组织化学和超微结构变化,著有《各种因素对骨骼结构发育的影响并论及畸形成因》、《细胞学进展》(1965),译著《胚胎学》(1956)(I. G. Barth著)。

16.许天禄(1906~1990)

许天禄(1906~1990)1936年毕业于北京协和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先后在协和医学院、中正医学院、嶺南大学医学院任教,1949年赴美国留学;1951年起始在现中山医科大学从事教学和科研近50年,在神经组织学的研究中有所成就,编著《神经解剖学》(1953)等。

17.汤不器(原名汤器,1910~1980)

汤不器(原名汤器,1910~1980)于193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并执教,1934~1936年留学日本获医学博士,1936年归国后先后在南通大学、北京大学医学院、台湾大学医学院执教,并在肌组织、皮肤、毛、骨骼等研究中颇有成就,发表论著多篇;1950年以后在南通医学院、苏州医学院执教。

18.陆振山(1910~1997)

陆振山(1910~1997)1934年毕业于辽宁医学院,1936年起始在中央大学医学院任教,1946~1948年留学美国,获硕士学位,1948起任教于现华西医科大学,从事神经内分泌研究,编译《解剖学方法》、《机能电镜组织学》等,直至90年代还指导科研,培养研究生。

19.汪堃仁(1912~1993)

汪堃仁(1912~1993)1934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并执教,此后在协和医学院和西北师范学院从教,并从事神经内分泌研究;1947年留学美国,获硕士学位;1949年起始一直在北京师范大学执教,研究胃壁细胞和胰腺细胞的结构和功能(酶组织化学)及肿瘤细胞生物学等,发表论著多篇,1980年被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

20.庄孝僡(1913~1995)

庄孝僡(1913~1995)于1936~1946留学德国并执教,从事胚胎发育诱导(“组织者”)的研究;1946年归国后在北京大学任教,1950年起始在中国科学院实验生物(细胞生物)研究所从事实验胚胎学研究近50年,为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所长;研究成果甚丰,80年代发现蝾螈胚胎表皮细胞传导刺激现象。

21.张保真(1915~1999)

张保真(1915~1999)1942年毕业于同济大学医学院,任教于西北大学。1950年起始在西安医学院执教近50年,研究克山病损害及经络本质等,晚年仍钻研学术,著有《免疫细胞化学》(1986),《经脉线的构造和机能》(1992),对经脉本质提出独到的见解。

22.蒋加年(1915~1973)

蒋加年(1915~1973)1940年毕业于江苏医学院,多年执教于南京医学院,精专于组织学教学及实验室建设,包括标本、模型的制备,编著《组织胚胎学》、《组织胚胎学图谱》(1958)等。

23.王启民(1915~1993)

王启民(1915~1993)1936年毕业于北平师范大学,多年执教于军医大学(第六、第三),研究细胞超微结构、电镜组化等。

24.江启元(1917~1997)毕业于齐鲁大学医学院,曾留学加拿大,获医学博士;1950年起先后在齐鲁大学医学院、山东医学院、泰山医学院执教,专于胚胎学,编著《胚胎学图谱》(1958)、《人体形态学》(1976)、《功能组织学与胚胎学图谱》(1980)等。

25.郑国章(1920~1979)曾留学瑞士,1950年之后在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生物物理研究所从事神经组织的研究,精于镀银染色,在神经末梢的研究方面有所建树,论著甚多。

26.何凯宣(1912~)1932年上海同济大学肄业,1935年广州中山大学医学院毕业,先后在中山大学医学院、暨南大学医学院执教,主译《人体组织学和显微解剖学》(W.Bargmann著,1959)等,撰写综述多编;献身医学教育事业50余年,精通德语,任中德医学会理事,为促进中德两国医学交流和合作做出了贡献。

26.李肇特(1913~)1936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先后任教于燕京大学、协和医学院、北京大学医学院,1947~1949留学美国获哲学博士;1950年至今在北京医学院(后称北京医科大学)执教,并曾在前苏联脑研究所从事神经组化研究三年;长期从事组织学、细胞学研究,较早开展组织化学研究,并为全国培养人才、推广应用;在骨折和烧伤修复、针刺麻醉原理、体表内脏相关、神经内分泌因子等的研究中颇有成就;50~60年代主编和参与编著《组织胚胎学》、《组织学》、《磷脂类对组织的作用》等,译著《组织学》(前苏联扎瓦尔金著);主编《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组织学与胚胎学》(1988)。

27.薛社普(1917~)1942年毕业于前中央大学并任教,1947~1951年留学美国,获哲学博士;1951年起始先后在大连医学院、哈尔滨医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中央卫生研究院、中国医学科学院执教,从事细胞学、胚胎学和生殖生物学研究,为中国科学院院士(1991),曾任中国解剖学会第八和第九届理事长(1986~1994);早年研究神经发生,50年代初应用放射自显影术的研究否定了“活质学说”(卵黄球形成细胞),在胚层和生殖腺诱导分化、细胞分化调控、生殖细胞分化调节及药物作用与机制、肿瘤细胞生长分化可逆性调控等的研究中,以及近年发现红细胞分化去核因子(EDDF)基因家族的分子生物学研究均卓有成就;主编《胚胎学与组织学基础》(1960)、《细胞学进展》(1963)、《人体胚胎学图谱》(1965)、《男用节育药棉酚的实验研究》(1983)、《中国医学百科全书:组织学与胚胎学》(1988)及《中国人胚胎发生发育实例图谱》(1992)等。

28.何泽涌(1919~)早年留学日本,1944年至今在现山西医科大学执教50余年,主编全国统编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二版,1983)、《组织学与胚胎学进展》(1987),主译《人体胚胎学》(1986)(K. L. Moore著);从事细胞学、组织学研究,如肥大细胞的分布和分化等,并常写综述文率先介绍细胞学、组织学、胚胎学新进展和新信息。

29.杜卓民(1920~)1946年毕业于金陵大学生物系,1947年起在贵阳医学院执教至今达50余年,多年致力于教学和学科建设,擅长组织学技术和显微摄影,编著的《组织学图谱》是我国首部组织学彩色图谱(1974,上海人民出版社),还编著《神经切片制作法》(1955),主编《实用组织学技术》第一版(1982)和第二版(1998),编译《神经解剖学通路追踪法》(1987),近年还从事微量元素镉等对组织损害作用的研究。

30.王仲涛(1920~)1941年起先后在北京大学医学院和中央大学医学院学习并结业,在现河北医科大学执教40余年,在我国电子显微镜的应用和人才培训方面有所贡献,编著的细胞和组织超微结构图片和幻灯片广泛用于教学,主编《组织和细胞扫描电镜图谱》(1984),还从事胚胎组织超微结构、组织化学及经络实质等研究。

31.朱继业(1920~)1944年毕业于上海震旦大学医学院,获医学博士,先后在震旦大学医学院、上海第二医学院、蚌埠医学院等任教,参与编著教材与专著多部,从事生殖医学研究。

33.贲长恩(1929 ~):毕业于中国医科大学。中国解剖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体视学会常务理事,曾任北京市科协委员,北京解剖学会理事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评议委员等职。以中药对肝病防治作用和中药性味归经的研究为主要科研方向,获国家级及部局级科研基金资助课题10项,相继发展科研论文近100篇,已取得了显著成绩,先后荣获卫生部和北京市科技成果奖7项,全国性学会和校级科研成果及优秀论文奖19项。

34.鄂征(1926~)

北京大学临床肿瘤学院、北京市肿瘤防治研究所,肿瘤遗传学教授。1925年生,1951年在苏联留学,1954年获医学副博士学位。一直从事医学科教工作,主攻癌变机理研究,发表论文百余篇;精于组织培养技术,为我国组织培养开拓者鲍清鉴教授的传人。主编著作有《组织培养技术》1982;《组织培养技术》修订本1988;《组织培养和分子细胞学技术》1995;《癌变机理研究》。现任"中国癌症研究"杂志(英文)主编,中华肿瘤杂志编委。

35.谷华运教授(1924~):1948年毕业于国立中央大学理学院生物系。先后在上海东南学院人体解剖学教研室,国立上海医学院(现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组织胚胎学教研室任教。多年来主要从事神经形态学的研究,特别是人大脑构筑学的研究,动物与人胚胎脑细胞培养与脑细胞培养与脑移植、人胚胎视网膜的发育等研究。主编有《人体胚胎学图谱》、《组织学》、《人脑构筑学图谱》以及参加编著《组织学与胚胎学》、《实用组织学技术》、《人体胚胎学》、《中国人胚胎学发育时序与畸胎预防》等书。曾担任中国解剖学会理事、中国解剖学会上海分会理事、上海医科大学学报编委、国家自然科学奖主审等职 。

36.成令忠教授(1931~2004):1955年毕业于沈阳中国医科大学。曾任上海医科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卫生部规划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主编及视听教材专家组组长,中国解剖学会常务理事,组织学胚胎学专业委员会主任,上海解剖学会副理事长。现任《解剖学杂志》副主编。1978年以来从事肝脏学研究,发表研究论文约80篇,完成研究成果6项,获卫生部和上海市科技成果奖共3项。主编专著《组织学》第1,2,3版(1981年~2000年),获1995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主编卫生部规划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第1~4版(1978年~1995年);主编《现代组织学》获2004年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

自1950年起始,我国科学教育事业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1952年前后大部分医学院校组建了组织学胚胎学教研室,教师和技术人员队伍得以扩充。有的医学院开始举办组织学胚胎学师资培训班,新一代学者开始成长,为此后50年学科发展开创了新起点。中国解剖学会也于此时开始迅速发展和壮大,组织生动的学会活动,举办多种学术交流,在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方面发挥了重要促进作用。1953年在北京创刊《解剖学报》,张作干、张鋆、李肇特、张炳常、杨进、章静波先后任主编。1954年在上海创刊《解剖学通讯》(后改名“解剖学杂志”),张鋆、齐登科、郑思竟、黄瀛先后任主编。这两种刊物至今仍是我国细胞学、组织学、胚胎学研究论文发表的重要刊物。从20世纪50年代早中期开始从事组织学和胚胎学事业约100余位学者,他们在数十年的教学和科研生涯中敬业爱业,历经坎坷,在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著书立说等方面均有各自的成就,发挥了承前启后的历史性作用。尤其是一直持续工作至90年代的数十位高年学者,有的至今仍在奉献余力,他们的业绩和贡献尤为卓著。诸如博士研究生导师石爱荣,贲长恩,谢锦玉,鄂征,王平,翟中和,王永潮,鞠躬(中科院院士),谷华运,周敬修,吴良芳,邓漪平,郭畹华,李进,朴英杰,成令忠,左嘉客等;硕士研究生导师和资深教授如杨进,宗书东,俞慧珠,李慧珍,陈啸梅,邵桐荪,房世源,葛子,文琛,孙敏之,张兰芬,王懋蔚,刘强,聂毓秀,李珍年,李培基,王彦,庞懿,袁保和,许广源,许屏,章燕程,陈雪娴,朱铭清,雷建章,袁德霞,吴淑兰,吴景兰,文历东,舍英,郭仁舆,遇铭,王一平,侯家骥,何素云,许龄秀,郑世彬,马长俊,管必隆,朱玲美,吴珂,郑钦达,孙昭,陈诗云,张适,郭仁强,戴树宏,许嘉弟,齐易祥,刘延祖,姚竹秀,高摄渊,陈奕权,郭绢霞,戎诚兴,王瑞绵,彭庆廉,周开渠,王庆堂,孟文,姜恩廷,谢文英,吴忆铭,吕卫,薛同一,施玉华,陈丽琏,童夙明,王蕙仁,钟慈声,李福祥,黄连碧,项仕孝等。先后去世的有李彦,丁肇林,张世和,孙克继,艾民康,尹昕,郑怀祖,宗铁生,钱国祯,牛富文,杜炎青,张世明,孙品伟,杨美林,等。1950年前后开始从事组织学和胚胎学技术工作,在技术研究、标本制备、实验室建设和人才培养中做出显著成绩的高年技师,如已去世的杨振欧,陈佛痴,易家农;仍健在的如刘志勋,朱秀雄,靳安庸,陈园茶,周玉琳,苏兆绛,金秀萍,郭雯媛,周素华,宋玉芳等。陈佛痴和朱秀雄还较早地编著出版《组织学方法》一书(1964)。

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1966~1976年我国科学教育事业的发展受到严重挫折,组织学胚胎学进展也停滞10年之久。1976年之后至今20余年则是我国科学教育事业 发展最快的时期,组织学与胚胎学事业也蓬勃发展,进步迅速。至今在医学院校从事组织学与胚胎学教学与科研的约2 000人。1986年中国解剖学会建立了组织学与胚胎学专业委员会,组织和开展了多种教学交流和学术研讨活动,诸如教材研讨,教学录像和多媒体课件展示和讨论,中国人胚胎体质测量,专题学术演讲,青年学者学术研讨会(1989~1999举办6次),技术工作交流会(1988~1998举办5次),中国-日本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学术研讨会(1988~2000年举办5次),组团出席第10届国际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学术会(1996)等。至今全国具有硕士学位授予权的医学院校组织学与胚胎学学科约50个,具有博士学位授予权的医学院校组织学与胚胎学学科12个,已培养硕士500人以上,博士100余人。从事组织学胚胎学事业40年左右,现任博士研究生导师并做出显著成绩的如蔡文琴,刘斌,章静波,王一飞,汤雪明,吴明章,高英茂,李海标,欧可群,苏慧慈,陈克铨,祝彼德等。近些年又涌现数十位中青年博士研究生导师和硕士研究生导师。科学研究繁荣活跃,长足进步,新技术应用推广迅速,免疫组织化学、细胞培养、同位素示踪、电镜等技术已广泛应用并不断提高,已开展诸如抗原提纯,抗体制备,细胞融合和单克隆抗体制备,电镜X射线显微分析,电镜组织化学,免疫电镜,形态计量学和体视学,放射自显影,放射免疫测定,细胞分离和纯化,蛋白质和核酸分析,原位杂交,原位PCR等技术应用。一些新设备如图像分析仪、细胞淘洗器、流式细胞仪以及激光扫描共聚焦显微镜等也已用于实验研究。近年有些实验室还开展了基因克隆、基因转染等技术应用和研究。研究成果丰硕,有的成果具有一定特色和创新性,接近或达到国际水平。如神经科学研究中的人大脑神经元构筑,脑发育中某些基因的表达及其意义,脑细胞凋亡,脑胶质细胞的分化与功能,中枢神经突触的结构与递质,脑神经元溶酶体等超微结构,血脑屏障,脑损伤后的再生,神经营养因子的分子生物学与生物效应,脑神经元的分离培养和移植,脊髓损伤后的修复及针剌效应,胃肠神经系统的结构与意义等。免疫学的研究如胸腺、脾、淋巴结、扁桃体的超微结构和功能,胸腺上皮细胞的分化与生物学特性,巨噬细胞和树突状细胞的结构和免疫功能,免疫细胞荧光素染色的分型等。生殖生物学的研究如卵细胞的分化,下丘脑-垂体-卵巢轴的激素效应,避孕药的作用机制与安全性,棉酚和雷公藤的抗生育作用,胎盘的微细结构与功能,精子的凝集素受体与受精,精子的发生及其相关基因,男性生殖器官cDNA文库的构建,生殖免疫学,附睾的细胞生物学,节育与不育等。内分泌的研究如下丘脑神经内分泌细胞的基因表达与神经联系,腺垂体内肽类神经终末的定位与意义,内分泌腺细胞和胃肠内分泌细胞等。其他器官组织学的研究如肝各种细胞的分离培养及其生物特性,肝免疫细胞与肝癌发生,肝再生及其有关调节因子,胰岛细胞,心肌纤维与心传导束细胞,血管平滑肌细胞等。还有如内皮细胞的特性和功能,肥大细胞的分化与分型,血细胞的发生与调节,诸多细胞因子的表达及其受体与生物效应,癌基因和抑癌基因的表达和功能意义,癌细胞生物学,细胞凋亡等,以及中医中药对多种疾病疗效的细胞组织机理的研究等。胚胎学的研究如全国性普查120万余例围产儿先天性畸形种类与地区分布(1986~1987),近万例中国人胚胎测量共30万个数据,人工授精与胚胎移植,“试管婴儿”诞生(1988年首例),组织发生与分化及其调控机制,致畸因子及其作用机理,神经管畸形的实验研究,胎膜与胎盘的结构与功能等。《神经解剖学杂志》于1985年在西安创刊(主编李继硕),《中国组织化学与细胞化学杂志》于1991年在武汉创刊(主编熊希凯),《解剖科学进展》于1995年在沈阳创刊(主编于频),学术气氛空前活跃。

以作者命名的组织学发现

1.周围神经的神经膜细胞-(Schwann细胞1839)

2.神经被切断后远段神经发生的溃变-(Waller溃变1850)

3.视网膜内特有的神经胶质细胞-(Müller纤维,1851)

4.内耳螺旋器-(Corti器,1851)

5.生精小管内的支持细胞-(Sertoli细胞,1865)

6.表皮内的树突状细胞-(Langerhans细胞,1868)

7.胰岛-(Langerhans岛,1869)

8.表皮内的触觉细胞-(Merkel细胞,1875)

9.卵泡内的囊状小体-(Call-Exner小体,1875)

10.甲状腺滤泡旁细胞-(Baker细胞,1877)

11.肝窦周隙-(Disse间隙,1882)

12.肠腺的潘氏细胞-(Paneth细胞,1888)

13.神经元胞质内的尼氏小体-(Nissl小体,1892)

14.以及胃肠嗜铬细胞的发现-(Heidenhain,1870)

15.细胞基底部分泌颗粒的描述-(Kultschitzky,1897)

16.骨穿通管又称von Volkmann管-(von Volkmann,1800~1877)

17.骨穿通纤维又称纤维-(Sharpey,1802~1880)

18.骨骼肌纤维的肌原纤维聚集成的Cohnheim区-(Cohnheim,1839~1884)

19.环层小体又称Pacinian小体-(Pacinian,1812~1883)

20.触觉小体又称-(Meissner小体)

21.消化管粘膜下神经丛又称Meissner神经丛-(Meissner,1829~1905)

22.肠肌神经丛又称Auerbach神经丛-(Auerbach,1828~1897)

23.有髓神经纤维的Ranvier 结-(Ranvier,1835~1922)

24.施兰切迹-(Schmidt-Lanterman,1823~1888)

25.小脑的Purkinje细胞-(Purkinje,1787~1869)

26.心脏的Purkinje纤维-(Purkinje,1787~1869)

27.大脑皮质的大锥体细胞又称Betz细胞-(Betz,1834~1894)

28.脊髓内的Clarke细胞-(Clarke,1817~1880)

29.眼睑的睫毛腺又称Moll腺-(Moll,1832~1914)

30.鼻的嗅腺又称Bowman腺-(Bowman,1816~1892)

31.肾小囊又称Bowman囊-(Bowman,1816~1892)

32.肾小管的髓襻又称Henle襻-(Henle,1809~1885)

33.内耳的螺旋器又称Corti器-(Corti,1822~1888)

34.眼的巩膜静脉窦又称Schlemm管-(Schlemm,1795~1858)

35.胸腺小体又称Hassall小体-(Hassall,1817~1894)

36.牙本质细胞突又称Tomes纤维-(Tomes,1836~1895)

37.牙本质生长线又称Owen线-(Owen,1804~1892)

38.舌的味腺又称von Ebner腺-(von Ebner,1842~1925)

39.肝的Kupffer细胞-(Kupffer,1829~1902)

40.睾丸的Leydig细胞-(von Leydig,1821~1908)

41.肺的K细胞-(Kulschitzky,1856~1925)

国外组胚的著作史

1、英国人A.H. Hassall的《The Microscopic Anatomy of the Human Body, Health and Disease》(London,1849)

2、德国人F. Leydig的《Lehrbuch der Histoloie des Menschen und Tiese》(Frankfort,1857)

3、英国人S. Stricker 的《Manual of Human and Comparative Histology》(London,1872)

4、法国人L. Ranvier的《Traite’ Technique d’ Histologie》(Paris,1875)

5、德国人C. Toldt的《Lehrbuch der Gewebe Iehre》(Stuttgart,1877)

6、德国人W. His的《Anatomie Menschlicher Embryology》(Leipzig,1880),

7、美国人C.S Minot的《Human Embryology》(New York,1897)等

8、英国的年轻解剖学家H. Gray(1827~1861)编著的《Anatomy: Descriptive and Surgical》(1858)即后来的《Gray’s Anatomy》第一版,后人继承其事业,至今已出版38版(1995),成为一本包括解剖学、组织学和胚胎学的巨著。

9、F.R. Bailey的《Textbook of Histology》(1904年初版)

10、Macallum的《组织化学的方法和结果》(1908)

11、L.B Arey的《Developmental Anatomy》(1924年初版)

12、W. Kolmer 的《Handbuch der Microskopischen Anatomie des Menschen》(1928年初版)

13、Hertwig的《组织化学方法》(1929)

14、A. Maximow and W. Bloom 的《A Textbook of Histology》(1930年初版)

15、Lison的《动物组织化学》(1935)

16、W.J Hamilton的《Human Embryology―Prenatal Development and Function》(1945年初版)

17、B. Patten的《Human Embryology》(1946年初版)

18、Glick的《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技术》(1949)

19、A.W. Ham的《Histology》(1950年初版)

20、Pearse的《组织化学·理论与应用》(1954)

21、R.O. Greep的《Histology―Cell and Tissue Biology》(1954年初版)

22、W. Bargmann的《Histologie und Microskopische Anatomy des Menschen》(1956年二版)

23、J. Langman的《Medical Embryology―Human Development·Normal and Abnormal》(1963年初版)

24、K.L. Moore等于70年代编著的《The Developing Human―Clinically Oriented Embryology》(1973初版)

25、Brachet于1974年首先发表了《分子胚胎学引论》

国内组胚著作史

1、全国规划性教材《组织学与胚胎学》第一版(上海第一医学院等,1978)、第二版(何泽涌、成令忠等,1983)、第三版(成令忠等,1989)和第四版(成令忠等,1995)。

2、《组织学》第一版(上海第一医学院等,1981)、第二版(成令忠等,1993)、第三版更名为《现代组织学》(成令忠,蔡文琴,钟翠平等,2003)

3、《组织学图谱》(南京医学院,1980)

4、《组织化学手册》(陈啸梅等,1982)

5、《实用组织学技术》(杜卓民等,1982第一版,1998第二版)

6、《荧光和免疫荧光染色技术及应用》(许屏,1983)

7、《组织培养技术》(鄂征等,1984)

8、《组织和细胞的扫描电镜图谱》(王仲涛等,1984)

9、《早期胚胎发育》(1984)

10、《细胞和组织超微结构》(钟慈声等,1984)

11、白求恩医大、中国医大、哈尔滨医大和大连医大等合编的《组织胚胎学》(1985~1995)等。

12、《电子显微镜与超微结构》(郭仁强,1985)

13、《小白鼠胚胎发生》(俞慧珠、叶百宽,1985)

14、《组织学彩色图谱》(南京医大和上海二医大,1985)

南京医大、上海二医大和浙江医大合编的《组织胚胎学》(1986~1996)。

15、《人体畸形学》(张汇泉等,1986)

16、《组织化学》(李肇特,1986)

17、《上皮组织》、《结缔组织》和《软骨与骨》(上海医大,1986)

18、《哺乳类细胞的超微结构》(侯家骥,1986)

19、《神经介质及有关酶类的组织化学》(艾民康等编译,1987)

20、《组织学与胚胎学进展》(何泽涌等,1987)

21、《人体胚胎学》(宗铁生等,1987)

22、《实用免疫细胞化学》(蔡文琴、王伯沄等,1988)

23、《电子显微镜技术在临床医学中的应用》(杭振镳、蔡文琴等,1989)

24、《组织学与胚胎学进展续集》(成令忠等,1989)

25、《细胞生物学实用方法与技术》(章静波等,1990)

26、《医学细胞化学与细胞生物学技术》(杨景山等,1990)

27、《男性学》(谢文英、王一飞等,1991)

28、《生殖医学》(王一飞等,1992)

29、《消化呼吸系统发生》(二军大,1992)

30、《心脏发生》(三军大,1992)

31、英文教材《Textbook of Histology》(苏慧慈,1993)。

32、《中国人胚胎发育时序和畸胎预防》(谷华运等,1993)

33、《生物科学基础-口腔医学基础理论》(戎诚兴等,1993)

34、《实用免疫细胞化学与核酸分子杂交技术》(蔡文琴、王白沄等,1994)

35、《原位杂交》(苏慧慈,1994)

36、教学录像片《组织学教学和实验系列片》(南京医大等江苏6校,1995)

37、《原位PCR》(苏慧慈,刘彦仿,1995)

38、《实用酶组织化学》(贲长恩、李叔庚等,1995)

39、《组织培养与分子细胞学技术》(鄂征等,1995)

40、《医学细胞与分子生物学》(陈诗书,汤雪明等,1995)

41、《人体胚胎学》(刘斌,高英茂等,1996)

42、《体外授精与胚胎移植》(刘斌,1996)

43、《组织胚胎学彩色图谱》(韩秋生等,1997)

44、《组织学彩色图谱》(郭志坤等,1999),《组织学彩色图谱》(张端莲,王瑞绵等,2000)

45、《组织学彩色图鉴》(成令忠,冯京生,冯子强,钟翠平,2000)


相关内容

  • 被子植物胚胎发育的分子调控
  • 课程论文 目: 名: 院: 业: 级: 号: : 被子植物胚胎发育的分子调控 2012 年 12月 15 日 题姓 学专班学任课老师 被子植物胚胎发育的分子调控 (巴合提尼沙·阿不都克热木:农学院) 摘要: 被子植物的胚胎发育受到精确的遗传调控从双受精开始到种子成熟, 胚胎发育经历了合子激活.细胞分 ...

  • 组织胚胎学考试重点总结
  • 2016.01.11 16:35阅读5 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 第一章 绪论 1.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内容与意义 组织学 :组织的概念,四种基本组织:细胞.组织.器官和系统的关系. 胚胎学 :胚胎学的概念. 2. 组织学与胚胎学的研究技术 组织切片标本制作的基本原理及制作过程.HE染色法.嗜酸性.嗜碱性 ...

  • 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发展
  • 人胚胎干细胞的研究发展 摘要:叙述了人胚胎干细胞(hES 细胞)的研究现状,并对hES 细胞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前景等全面综述. 关键词:人,胚胎干细胞,原始生殖细胞,全能性,多功能性 干细胞(Stemcell)是一类具有自我更新能力的多潜能细胞,即干细胞保持未定向分化状态和具有增殖能力,在合适的条件 ...

  • 高中生物选修3复习提纲
  • 选修3复习提纲 一. 基因工程 1.(a)基因工程的诞生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重组技术. 2. ...

  • 美国有关胚胎干细胞的法律和道德争议
  • 美国总统布什在2006年7月19号第一次动用总统否决权,否决了国会通过的一项支持胚胎干细胞研究的法案.这个法案要求放宽联邦政府对胚胎干细胞研究拨款的限制.虽然这个法案被否决了,但是胚胎干细胞研究所引发的争议却没有停止.下面我们要分析这场争议的来龙去脉,同时请专家介绍一下美国法律在胚胎干细胞研究方面的 ...

  • [组织学与胚胎学]
  • 组织学 第一章 组织学绪论一.组织学发展概况及研究内容与意义 二.组织学研究方法(一)一般光学显微镜术 (二)几种特殊显微镜的应用 (三)组织化学和细胞化学术 (四)免疫细胞化学术 (五)同位素示踪术 (六)原位杂交术 (七)细胞和细胞化学定量术 (八)电子显微镜术 (九)组织培养术 (十)细胞融合 ...

  • 高中生物选修三专题三胚胎工程知识点填空和答案
  • 专题3 胚胎工程 (一)生殖细胞的发生和受精作用 1.精子与卵细胞的发生过程 (1)精子的发生:精原细胞先进行 分裂后进行 分裂:变形过程中, ___________变为精子头的主要部分, 发育为顶体, 演变为精子的尾, 在尾基部形成线粒体鞘膜,其他物质浓缩为 直至脱落.[ 为精子运动 提供能量] ...

  • 3生物选修三胚胎工程高考题汇编
  • 生物选修三胚胎工程高考题汇编 1.(09江苏8)下列关于哺乳动物胚胎发育和胚胎工程的叙述,正确的是 A.卵裂期胚胎中细胞数目和有机物总量在不断增加 B.胚胎分割时需将原肠胚的内细胞团均等分割 C.胚胎干细胞具有细胞核大.核仁小和蛋白质合成旺盛等特点 D.胚胎干细胞是一类未分化细胞,可从早期胚胎中分离 ...

  • 人教版高中生物课堂笔记生物选修3
  • 生物选修三知识点 专题1 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的概念 基因工程是指按照人们的愿望,进行严格的设计,通过体外DNA 重组和转基因技术,赋予生物以新的遗传特性,创造出更符合人们需要的新的生物类型和生物产品.基因工程是在DNA 分子水平上进行设计和施工的,又叫做DNA 重组技术. (一)基因工程的基本工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