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幸的吕伯奢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跑了出来,虽然没有除去奸贼,但此时的曹操,英雄之名已经是天下皆知。但接下去做的一件事情,按我们老百姓的眼光看来,实在很是遗憾,曹操一不小心,居然把吕伯奢一家给杀了,一个为国除贼义薄云天的英雄,一下成了滥杀无辜的恶人,这个差距太大了,大的不能让人们接受,不能接受的人,还包括陈宫,连他也无法接受这样的一个转变,所以后来陈宫选择离开了曹操,而陈宫,在三国中,也算得上一个人物,他也接受不了的事情,要一般人接受,就会很难了,所以曹操的恶名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了。

不能接受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的,不是曹操的行为,因为曹操当时是误杀,在一般的民众心理,不能接受这个事件的根本,是因为良心和道德,社会伦理,这才是大家不能接受的根本原因。这个问题,我也思考再三,开始的时候,也是和陈宫的心里一样,接受不了,但后来,我很欣然的接受了曹操的行为,其实,我们不能接受的是我们自己的心理,而不是曹操的心理,我们是草民,胆小如鼠,见利忘义,做大事而惜身,最关键的,是我们在心理始终存在的良心和道德的高度和底线,说穿了,就是妇人之仁!而曹操是一个英雄,是个做大事的人,是敢于刺杀董卓的人,我们是草民,不会干大事的人,更不敢刺杀董卓的人(看见警察我们就怕的人,更不要说董卓了),所以站在我们的角度去审视曹操,就永远理解不了。就如我们站在山下,看山顶的树木,永远是模糊的。

我们先看开头,曹操跑出来,被陈宫抓住了,陈宫是个县令,相当于现在的县长,这个官,也不是很小了,他们经过一次长谈,分析了天下形势,曹操决定招兵买马做翻大事业,而陈宫听了曹操的蓝图规划,决定辞去县长不干,跟随曹操闹革命去了,小说的这一段,寥寥数语,而实际,这段太重要了,陈宫是个有脑子的人,不是白痴,他愿意丢掉县长这个美差去跟曹操干,说明曹操描述的前途是非常诱惑的,陈宫也认为是可以大展宏图的,最重要的,说明曹操是正确的,否则陈宫是不会决定丢官弃家跟随的(谁如果觉得不爽,您可以找个时间去和县长谈谈看,能在县长办公室坐半天不被秘书赶出来,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的)。一个能让县长都下海的事业,必然是个宏伟的事业,几个百姓性命,算不了什么的。从这个时候开始,曹操已经从一个匹夫之勇的英雄刺客,蜕变成了放眼天下的谋略家,一个以天下为棋局的法家。所以曹操处理身边问题的手段,只看是不是对自己的事业有利,天下苍生,在他眼里,只是随意摆弄的棋子。对于曹操来说,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他已经完全脱离了社会良心道德的底线,也就是不再有妇人之仁了,心里装着的,只是天下。所以,他看到对自己有利的,就留之,不利的,就去之,此时利留之,彼时不利就去之。就像下棋的时候,眼里只有输赢,而不会因为喜欢这个小卒,而不把他推过河去。

虽然陈宫也是一个非常有见识的谋略家,但和曹操一比,就差了一个台阶,而这个台阶,就是妇人之仁,也就是社会良心道德伦理的束缚,最后他们两个人的结局,就完全证明曹操和陈宫的差距所在了。所以陈宫在政治舞台的对决中,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中国现代的两个人,毛泽东和蒋介石,他们的差距,也在这里,这也是蒋介石落败的真正原因。蒋介石和毛泽东,他们也就差一个台阶,而这个台阶的差距,就是曹操和陈宫的差距,我们看立下汗马功劳的彭大将军和发动兵谏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官二代学良兄的结局,就一目了然了。

当然,吕伯奢一家是不幸的,不幸碰到了一个真正的谋略家,一个法家。不过比吕伯奢不幸的人,多如牛毛一般,时间过去后,故事会更多。

曹操刺杀董卓失败跑了出来,虽然没有除去奸贼,但此时的曹操,英雄之名已经是天下皆知。但接下去做的一件事情,按我们老百姓的眼光看来,实在很是遗憾,曹操一不小心,居然把吕伯奢一家给杀了,一个为国除贼义薄云天的英雄,一下成了滥杀无辜的恶人,这个差距太大了,大的不能让人们接受,不能接受的人,还包括陈宫,连他也无法接受这样的一个转变,所以后来陈宫选择离开了曹操,而陈宫,在三国中,也算得上一个人物,他也接受不了的事情,要一般人接受,就会很难了,所以曹操的恶名就从这个时候开始了。

不能接受曹操杀吕伯奢一家的,不是曹操的行为,因为曹操当时是误杀,在一般的民众心理,不能接受这个事件的根本,是因为良心和道德,社会伦理,这才是大家不能接受的根本原因。这个问题,我也思考再三,开始的时候,也是和陈宫的心里一样,接受不了,但后来,我很欣然的接受了曹操的行为,其实,我们不能接受的是我们自己的心理,而不是曹操的心理,我们是草民,胆小如鼠,见利忘义,做大事而惜身,最关键的,是我们在心理始终存在的良心和道德的高度和底线,说穿了,就是妇人之仁!而曹操是一个英雄,是个做大事的人,是敢于刺杀董卓的人,我们是草民,不会干大事的人,更不敢刺杀董卓的人(看见警察我们就怕的人,更不要说董卓了),所以站在我们的角度去审视曹操,就永远理解不了。就如我们站在山下,看山顶的树木,永远是模糊的。

我们先看开头,曹操跑出来,被陈宫抓住了,陈宫是个县令,相当于现在的县长,这个官,也不是很小了,他们经过一次长谈,分析了天下形势,曹操决定招兵买马做翻大事业,而陈宫听了曹操的蓝图规划,决定辞去县长不干,跟随曹操闹革命去了,小说的这一段,寥寥数语,而实际,这段太重要了,陈宫是个有脑子的人,不是白痴,他愿意丢掉县长这个美差去跟曹操干,说明曹操描述的前途是非常诱惑的,陈宫也认为是可以大展宏图的,最重要的,说明曹操是正确的,否则陈宫是不会决定丢官弃家跟随的(谁如果觉得不爽,您可以找个时间去和县长谈谈看,能在县长办公室坐半天不被秘书赶出来,就已经是非常了不起了的)。一个能让县长都下海的事业,必然是个宏伟的事业,几个百姓性命,算不了什么的。从这个时候开始,曹操已经从一个匹夫之勇的英雄刺客,蜕变成了放眼天下的谋略家,一个以天下为棋局的法家。所以曹操处理身边问题的手段,只看是不是对自己的事业有利,天下苍生,在他眼里,只是随意摆弄的棋子。对于曹操来说,这是一个质的飞跃,他已经完全脱离了社会良心道德的底线,也就是不再有妇人之仁了,心里装着的,只是天下。所以,他看到对自己有利的,就留之,不利的,就去之,此时利留之,彼时不利就去之。就像下棋的时候,眼里只有输赢,而不会因为喜欢这个小卒,而不把他推过河去。

虽然陈宫也是一个非常有见识的谋略家,但和曹操一比,就差了一个台阶,而这个台阶,就是妇人之仁,也就是社会良心道德伦理的束缚,最后他们两个人的结局,就完全证明曹操和陈宫的差距所在了。所以陈宫在政治舞台的对决中,失败是不可避免的事情。中国现代的两个人,毛泽东和蒋介石,他们的差距,也在这里,这也是蒋介石落败的真正原因。蒋介石和毛泽东,他们也就差一个台阶,而这个台阶的差距,就是曹操和陈宫的差距,我们看立下汗马功劳的彭大将军和发动兵谏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的官二代学良兄的结局,就一目了然了。

当然,吕伯奢一家是不幸的,不幸碰到了一个真正的谋略家,一个法家。不过比吕伯奢不幸的人,多如牛毛一般,时间过去后,故事会更多。


相关内容

  • 常怀感激素材
  • 例子一:美国的罗斯福总统常怀感恩之心的故事.据说有一次罗斯福家里失盗,被偷去了许多东西,一位朋友闻讯后,忙写信安慰他.罗斯福在回信中写道:"亲爱的朋友,谢谢你来信安慰我,我现在很好,感谢上帝:因为第一,贼偷去的是我的东西,而没有伤害我的生命:第二,贼只偷去我部分东西,而不是全部:第三,最值 ...

  • 三国演义故事情节
  • 第一回桃园三结义 东汉未年,朝政腐败,再加上连年灾荒,人民生活非常困苦.刘备有意拯救百姓,张飞.关羽又愿与刘备共同千一番事业.三人情投意合,选定张飞庄后一桃园.此时正值桃花盛开,景色美丽,张飞准备了青牛白马,作为祭品,焚香礼拜,宣誓完毕:三个人按年岁认了兄弟.刘备年长做了大哥,关羽第二,张飞最小做了 ...

  • 三国杀台词背景
  • 曹 操 护驾:魏将何在?/来人,护驾~ 评:这款游戏设魏国为防守之国,没有文帝曹丕.明帝曹睿,便以武帝曹操为防守之主. 魏国立国之前,曹操战张绣.袁绍.吕布,南下发动赤壁之战,倒是吴蜀多防守,然而有了 刘备的"激将",曹 操只能委屈"护驾"了. 奸雄:宁可我负 ...

  • 东汉末年的社会风气
  • 提到"东汉末年"大家一定会随口说出"分三国"三个字来.确实,大汉王朝四百多年江山之所以会到分裂的地步,中国之所以要经历一个"合久必分"的过程与封建王朝的政治体制有着深入的渊源,由于有众多专家已经指出原因了,小子这里也就不加重复了,今天就单说 ...

  • 曹操杀吕伯奢的歇后语
  • 曹操杀吕伯奢的歇后语 曹操杀吕伯奢--将错就错 故事: 曹操杀吕伯奢是<三国演义>中极有意味的一段故事,这个故事说,曹操与陈宫路过曹操父亲的结义兄弟吕伯奢的家,受到吕伯奢的热情款待,杀鸡宰猪的设置晚宴,由于家中无好酒,吕伯奢出门沽酒,结果曹操就起了疑心,来到草堂观察动静,但闻人语曰:&q ...

  • 曹操杀吕伯奢全家谜案:曹操为什么要杀吕伯奢?
  • 曹操杀吕伯奢全家谜案:曹操为什么要杀吕伯奢? 曹操被扣上"恶贼"."小人"的帽子,原因是<三国演义>第四回的"曹操杀义父吕伯奢全家案".可以说,这是一宗从法律.道德.人格诸方面审判曹操.否定曹操.诋毁曹操的案件.只可惜,罗贯中的 ...

  • 一首诗歌后面的故事
  • 今夜是平安夜,俯伏在主的面前,让自己的心完全敞开且安静在主脚前,心里不由得回荡起<平安夜>那婉转曼妙的旋律,忽然就有一种冲动想要知道这首诗歌的作者是怎样创作出如此感人至深的作品的.这股冲动是这样强烈,它使我从主的脚前爬起来,打开<史话>,于是,看到了和诗歌一样感人的故事. & ...

  • [三国演义]里的主要人物的主要特点及相关故事
  • <三国演义>复习指导 一.<三国演义>里的主要人物的主要特点及相关故事: 1.曹操: 谋略过人,才华横溢,残酷冷血 "乱世之奸雄,治世之能臣",曹操生在三国,是幸运, 才有了雄霸天下的机遇,让自己名留千古:也是不幸,背 负了汉贼奸雄的骂名,受着人民的唾弃. ...

  • [三国演义]19-20回检测及答案
  • <三国演义>第19-20回检测 学号 姓名 一.填空题 1.陈珪. 父子暗通曹操, 设计残害吕布, 吕布中计, 徐州失守.后军心涣散,侯成献 给 曹操,魏续.宋宪趁吕布小睡之机缚住吕布,交与曹操. 2. 曹操要杀张辽时, "背后一人攀住臂膊, 一人跪于面前", 劝曹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