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_格物致知_的异同

NO.06,2010

青年科学

2010-06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格物致知”的异同

□袁曦

(海南大学社科中心海南海口570228)

摘要:如何理解"格物致知",是伊川朱子和象山阳明争论的一个焦点,也是理解理学与心学的重要切入点,本文详细分析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对于"格物致知"的目的、次第、方法的阐述,并从本体论上解释了两者存在分歧的源头。关键词:理学心学格物致知为学大要

灵,它本有明晰认知事物的能力,但因物欲伊川朱子对大学推崇备至,讲到如何"

所蔽,其明便发不出。借"格物"一方面能推明明德":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

扩大而恢复心知之明,也能通过穷究事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广、物之理,将心知能力发挥到极致,极尽其明。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

明道曰:"人心莫不有知,惟蔽于人欲,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则忘天德也。("《二程遗书》第十一)明道所致知在格物。

说"知"指良知,即孟子的"本心"。象山也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

所谓格物致知者,格此物,致此知也,故能明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

明德于天下。《易》之穷理,穷此理也,故能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尽性至命。孟子之尽心,尽此心也,故能知此章的重点落到"格物致知",这是儒

性知天。("《象山全集》卷十九)象山谓格物家"修齐治平"的起点和终点。那么从格物

即本心本性之物,致知即致人对本心本性之到致知的次第,理学与心学理论有何不同?

知。阳明直称"知"为良知,"格"为正,"物"为又是否有相同之处呢?

意之所在。一、关于"格物"

以上为各家理解的不同,同时,程朱陆伊川曰:"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

王也有一个共识,即对于"致知"应达到的最其理而已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之。不

朱熹《大学章句》第一章注:"明明德穷,则不能致也。("《二程遗书》第二十五,高境界:

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伊川先生语十一。)格物即是与物接,至于

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物,来到物处。"格,至也,如祖考来格之格。"

这一境界即"知止":"去除私欲,止于至善。"(《二程遗书》第十八,伊川先生语四。)"格"

获得对心的本体的认识。本为祭祀时降神之义,故训为"至"。同样,也就是回归本心,

三、从"格物"到"致知"明道、朱子、象山皆训"格"为"至"。朱子进

理学认为"格物穷理"可"致知"。那么,一步发展伊川之义,曰:"格物,格犹至也。"

凡一物上有一理,都需要深入探究认识其"格物二字最好。物,谓事物也。("《朱子语

理,何时才是尽头?或者问:格物是物物格类》卷第十五)格训至,物谓事物。"眼前凡

之,还是格一物而万理皆知?伊川曰:"随事所应接底都是物",心性亦是物,格物是至于

观理,而天下之理得,然后可以至于圣人。物而穷究其理。"事事都有个极至之理",须

反躬在致知,致穷到尽处。"如何谓之性"、"如何谓之心",君子之学将以反躬而已矣。

知在格物。("《二程遗书》第二十五)朱子也同样都是格物。

说:"理这一本体是自分分殊又自为统一"、"明道在伊川朱子的基础上进了一层,"

万物之一原",所以能穷者,只为万物皆是一格,至也。或以格物为正物,是二本也。"

理。伊川这段话里包含了致"闻见之知"和"(《二程遗书》第十一,明道先生语一。)若训

并予以贯通。为至,则与伊川朱子象山通同;若训为正物,德性之知"两者的格物之道,

因为"闻见之知"为摄取知识的方法,经验对则有以此正彼之意,是为"二本"。

象,博闻强识即可;而"德性之知"所知在"至王阳明引《孟子离娄上》:"惟大人惟能

善",,须通过"反躬"以复天理。从向外摄取格君心之非",认为"格"有"正其不正以归于

的闻见之知返之于己,通过伊川的"敬心涵正"之义。他说:"'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

养"和朱子的"心静理明"上升至德性之知。之'格',是去其心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

朱子说,应该"大开心胸,大开着门",通识世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

间物之理。这种观点,被牟宗三称为:"平视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

一切的泛认知主义的格物论",当然虽泛,朱德,穷理即是明明德。("《传习录》上卷徐爱

子还是强调,其中以格"五伦四端"最为重录六)去其不正以穷至事物之理,因此"格"

要。也可训为"至",如《尚书》中"格于文祖"、"有

伊川朱子从经验论的角度解释"格物",苗来格"等。因此,王阳明的"格"意为"至、

但经验如何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却是难以正"。与明道同。

解决的问题。或又问:"格物穷理,是远观外二、关于"致知"

物近察自身,还是拿外物上认识的理返回到伊川曰:"闻见之知非德性之知。物交

自身上加以验证呢?"物,则知之非内也。今之所谓博物多能者是

明道曰:"物来则知起,物各付物,不役也。德性之知不假见闻。("《二程遗书》第

其知,则意诚不动。意诚自定,则心正。始二十五)"致"是送到之义。伊川将"知"分为

学之事也。("《二程遗书》第六)在明道看两类:闻见之知即经验知识,乃"博物多能

来,"致知"是致人本心明觉朗照之知,即物者"之知,知之于外,非知之于内者。德性之

是"物来而顺应",并不是主动向外的认知,知则不能滞于见闻之物,须依据"涵养敬心"

而在"集义"上建立。性无内外,心亦无内外。这一观点,横渠在

"大其心则能体朱子曰:"致知乃本心之知。如一面镜《大心篇》中讲得更为透彻:

天下之物……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子本全体通明,只被昏翳了。而今逐旋磨

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去,使四边皆照见,其明无所不到。("《朱子

语类》卷第十五)朱子这里的"知"是人心之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见闻之知

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①"横渠的理论完全抛开了伊川朱子讨论的中心,直承先秦儒家谈如何格物致知。

王阳明提出"心即理",并用"知行合一"来解决"格物"何以能到"致知"的高度。他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传习录》上卷徐爱录六)徐爱曾问:"如今人尽有知得夫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王阳明解释,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是未知。如《大学》中"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了个心去好。良知发动之处就是行,如果不行,便不能称为知,这正是古人重实践的务实精神。何以今人会知行不一,因为知被私欲隔断了,只要回归本心,自然能知行合一了。

四、理学与心学在"为学大要"上的异同格物致知的目的都是"存天理,灭人欲。"只是在如何格物致知上两者有分歧,即在"为学大要"上有差异。鹅湖之会争论的焦点是:朱熹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呢?

王阳明针对当时社会的"学术之弊",认为当时的学者治学"没溺辞章"、"务外遗内"、"博而寡要"、"支离决裂",在《陆澄录》十九中,问朱熹的"析之有以极其精而不乱,然后合之有以尽其大而无余",这种为学方法是否正确,王阳明认为不可,正如解释"君子不器",他说,天理本身是统一圆满的,怎么能逐条分析而后又综合成一个整体呢?为学实则应该"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天理,存养是无事时省察。"那么,这种方法是否真太简?《陆澄录》十中,谈到如何能从"下学"参悟天理而"上达"呢?王阳明没有正面回答,正如他一贯强调知行合一,心理合一,实际"下学"中就包含着"上达",只需在"下学"上下功夫,即可自然"上达"。而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上达"上,这样反而好高骛远,南辕北辙,失却根本。从这一点看来,心学并没有只高谈心性,不讲学问,反而是更强调"下学"与"实践"的功夫。

下面再从知行关系上分析两者在为学上的侧重,理学要求学习要有顺序次第,具体讲就是知先行后,朱熹认为,盲目跟从圣贤所为而行与明白事理的自觉之行是有区别的。《二程遗书》卷十七中说:"人谓要力行,亦只是浅近语。人既能知见一切事皆所当为,不必待着意。才着意,便是有个私

326

NO.06,2010

心。"理学认为,在理论知识没有融会贯通之前,强行之,也是人欲的表现。但这里有个疑问,要先学,致知后再行,那么在知圣贤书和行圣贤所为之前,学者是靠什么来"大其心"的呢?这样,理学的为学就陷入循环论证的矛盾中,没有达到振聋发聩的作用。王阳明批评其"博而寡要"、"支离决裂"是有一定道理的。心学用"心即理("前面已阐述)解决了这一问题,立足于心,为学先立志就有了可行性和着力点,并清晰扼要地警示了为学之人,为学的总体方法论,即"知行合一"的功夫,有了这一根本,就不会因小失大,匆忙向外寻求,纷纷扰扰内心无法平静。正如伊川担忧的,多闻固然是基本功,但多闻也容易迷惑心志,反而失道。

再看前面王阳明强调的下学与实践的青年科学

重要性,他说:"功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既然难,那么如何解决?他继续说:"此即诚意之事。意既诚,大段心亦自正,身亦自修。"这样的回答,也可能陷入循环论证,下学的难处,意诚即可解决,那对于"困知勉行"的学者,如何才能"意诚"呢?这么看,朱熹批评心学太简,也有一定道理。理学强调"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理学对如何为学,有详细、具体、完整的逻辑体系,引导学者一步步由易到难深入圣学之门。也未免不是诚恳求实的治学态度。正如傅伟勋所说,陆王心学的为学之道适合中人以上人群,以先知先觉的道德启蒙心量,结合事上渐磨的日常功夫;程朱理学则适合中人及其以下的人群,同情体贴了一大半不能、不愿或不知如何呈现良知的人,

2010-06

引导其做细察的功夫②。从这一点上谋求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综合,是可行的。

注释:

①《张载集》,24页,中华书局,1978年。②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

279-280,三联书店,1989年。参考文献:[1]张载,中华书局,1978年版。[2]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3]王阳明:《传习录》,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4]朱熹,吕祖谦:《近思录》,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5]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三联书店,1989年版。

作者简介:袁曦(1978-),女,湖北孝感人,海南大学社科中心2007级中国哲学专业研究

生。

327

NO.06,2010

青年科学

2010-06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格物致知”的异同

□袁曦

(海南大学社科中心海南海口570228)

摘要:如何理解"格物致知",是伊川朱子和象山阳明争论的一个焦点,也是理解理学与心学的重要切入点,本文详细分析了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

对于"格物致知"的目的、次第、方法的阐述,并从本体论上解释了两者存在分歧的源头。关键词:理学心学格物致知为学大要

灵,它本有明晰认知事物的能力,但因物欲伊川朱子对大学推崇备至,讲到如何"

所蔽,其明便发不出。借"格物"一方面能推明明德":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

扩大而恢复心知之明,也能通过穷究事国。欲治其国者,先齐其家。欲齐其家者,广、物之理,将心知能力发挥到极致,极尽其明。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

明道曰:"人心莫不有知,惟蔽于人欲,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

则忘天德也。("《二程遗书》第十一)明道所致知在格物。

说"知"指良知,即孟子的"本心"。象山也说:"物格而后知至,知至而后意诚,意诚而

所谓格物致知者,格此物,致此知也,故能明后心正,心正而后身修,身修而后家齐,家齐

明德于天下。《易》之穷理,穷此理也,故能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

尽性至命。孟子之尽心,尽此心也,故能知此章的重点落到"格物致知",这是儒

性知天。("《象山全集》卷十九)象山谓格物家"修齐治平"的起点和终点。那么从格物

即本心本性之物,致知即致人对本心本性之到致知的次第,理学与心学理论有何不同?

知。阳明直称"知"为良知,"格"为正,"物"为又是否有相同之处呢?

意之所在。一、关于"格物"

以上为各家理解的不同,同时,程朱陆伊川曰:"格犹穷也,物犹理也,犹曰穷

王也有一个共识,即对于"致知"应达到的最其理而已也。穷其理,然后足以致之。不

朱熹《大学章句》第一章注:"明明德穷,则不能致也。("《二程遗书》第二十五,高境界:

新民,皆当止于至善之地而不迁。盖必其有伊川先生语十一。)格物即是与物接,至于

以尽夫天理之极,而无一毫人欲之私也。"物,来到物处。"格,至也,如祖考来格之格。"

这一境界即"知止":"去除私欲,止于至善。"(《二程遗书》第十八,伊川先生语四。)"格"

获得对心的本体的认识。本为祭祀时降神之义,故训为"至"。同样,也就是回归本心,

三、从"格物"到"致知"明道、朱子、象山皆训"格"为"至"。朱子进

理学认为"格物穷理"可"致知"。那么,一步发展伊川之义,曰:"格物,格犹至也。"

凡一物上有一理,都需要深入探究认识其"格物二字最好。物,谓事物也。("《朱子语

理,何时才是尽头?或者问:格物是物物格类》卷第十五)格训至,物谓事物。"眼前凡

之,还是格一物而万理皆知?伊川曰:"随事所应接底都是物",心性亦是物,格物是至于

观理,而天下之理得,然后可以至于圣人。物而穷究其理。"事事都有个极至之理",须

反躬在致知,致穷到尽处。"如何谓之性"、"如何谓之心",君子之学将以反躬而已矣。

知在格物。("《二程遗书》第二十五)朱子也同样都是格物。

说:"理这一本体是自分分殊又自为统一"、"明道在伊川朱子的基础上进了一层,"

万物之一原",所以能穷者,只为万物皆是一格,至也。或以格物为正物,是二本也。"

理。伊川这段话里包含了致"闻见之知"和"(《二程遗书》第十一,明道先生语一。)若训

并予以贯通。为至,则与伊川朱子象山通同;若训为正物,德性之知"两者的格物之道,

因为"闻见之知"为摄取知识的方法,经验对则有以此正彼之意,是为"二本"。

象,博闻强识即可;而"德性之知"所知在"至王阳明引《孟子离娄上》:"惟大人惟能

善",,须通过"反躬"以复天理。从向外摄取格君心之非",认为"格"有"正其不正以归于

的闻见之知返之于己,通过伊川的"敬心涵正"之义。他说:"'格物'如孟子'大人格君心'

养"和朱子的"心静理明"上升至德性之知。之'格',是去其心不正,以全其本体之正。但

朱子说,应该"大开心胸,大开着门",通识世意念所在,即要去其不正以全其正,即无时

间物之理。这种观点,被牟宗三称为:"平视无处不是存天理,即是穷理。天理即是明

一切的泛认知主义的格物论",当然虽泛,朱德,穷理即是明明德。("《传习录》上卷徐爱

子还是强调,其中以格"五伦四端"最为重录六)去其不正以穷至事物之理,因此"格"

要。也可训为"至",如《尚书》中"格于文祖"、"有

伊川朱子从经验论的角度解释"格物",苗来格"等。因此,王阳明的"格"意为"至、

但经验如何上升到天理的高度?却是难以正"。与明道同。

解决的问题。或又问:"格物穷理,是远观外二、关于"致知"

物近察自身,还是拿外物上认识的理返回到伊川曰:"闻见之知非德性之知。物交

自身上加以验证呢?"物,则知之非内也。今之所谓博物多能者是

明道曰:"物来则知起,物各付物,不役也。德性之知不假见闻。("《二程遗书》第

其知,则意诚不动。意诚自定,则心正。始二十五)"致"是送到之义。伊川将"知"分为

学之事也。("《二程遗书》第六)在明道看两类:闻见之知即经验知识,乃"博物多能

来,"致知"是致人本心明觉朗照之知,即物者"之知,知之于外,非知之于内者。德性之

是"物来而顺应",并不是主动向外的认知,知则不能滞于见闻之物,须依据"涵养敬心"

而在"集义"上建立。性无内外,心亦无内外。这一观点,横渠在

"大其心则能体朱子曰:"致知乃本心之知。如一面镜《大心篇》中讲得更为透彻:

天下之物……世人之心止于闻见之狭。圣子本全体通明,只被昏翳了。而今逐旋磨

人尽性,不以见闻梏其心,其视天下无一物去,使四边皆照见,其明无所不到。("《朱子

语类》卷第十五)朱子这里的"知"是人心之非我。孟子谓尽心则知性知天,以此,天大无外,故有外之心不足以合天心。见闻之知

乃物交而知,非德性所知。德性所知不萌于见闻。①"横渠的理论完全抛开了伊川朱子讨论的中心,直承先秦儒家谈如何格物致知。

王阳明提出"心即理",并用"知行合一"来解决"格物"何以能到"致知"的高度。他说:"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发便是意,意之本体便是知,意之所在便是物。如意在于事亲,即事亲便是一物,意在于事君,即事君便是一物;意在于仁民爱物,即仁民爱物便是一物;意在于视、听、言、动,即视、听、言、动便是一物。所以无心外之理,无心外之物。("《传习录》上卷徐爱录六)徐爱曾问:"如今人尽有知得夫当孝、兄当弟者,却不能孝不能弟,便是知与行分明是两件。"王阳明解释,未有知而不行者,知而不行是未知。如《大学》中"如好好色,如恶恶臭。"见好色属知,只见那好色时已自好了,不是见了后又立了个心去好。良知发动之处就是行,如果不行,便不能称为知,这正是古人重实践的务实精神。何以今人会知行不一,因为知被私欲隔断了,只要回归本心,自然能知行合一了。

四、理学与心学在"为学大要"上的异同格物致知的目的都是"存天理,灭人欲。"只是在如何格物致知上两者有分歧,即在"为学大要"上有差异。鹅湖之会争论的焦点是:朱熹欲令人泛观博览而后归之约,二陆欲先发明人之本心而后使之博览。朱以陆之教人为太简,陆以朱之教人为支离。实际情况是否如此呢?

王阳明针对当时社会的"学术之弊",认为当时的学者治学"没溺辞章"、"务外遗内"、"博而寡要"、"支离决裂",在《陆澄录》十九中,问朱熹的"析之有以极其精而不乱,然后合之有以尽其大而无余",这种为学方法是否正确,王阳明认为不可,正如解释"君子不器",他说,天理本身是统一圆满的,怎么能逐条分析而后又综合成一个整体呢?为学实则应该"省察是有事时存养天理,存养是无事时省察。"那么,这种方法是否真太简?《陆澄录》十中,谈到如何能从"下学"参悟天理而"上达"呢?王阳明没有正面回答,正如他一贯强调知行合一,心理合一,实际"下学"中就包含着"上达",只需在"下学"上下功夫,即可自然"上达"。而不应该把注意力放在"上达"上,这样反而好高骛远,南辕北辙,失却根本。从这一点看来,心学并没有只高谈心性,不讲学问,反而是更强调"下学"与"实践"的功夫。

下面再从知行关系上分析两者在为学上的侧重,理学要求学习要有顺序次第,具体讲就是知先行后,朱熹认为,盲目跟从圣贤所为而行与明白事理的自觉之行是有区别的。《二程遗书》卷十七中说:"人谓要力行,亦只是浅近语。人既能知见一切事皆所当为,不必待着意。才着意,便是有个私

326

NO.06,2010

心。"理学认为,在理论知识没有融会贯通之前,强行之,也是人欲的表现。但这里有个疑问,要先学,致知后再行,那么在知圣贤书和行圣贤所为之前,学者是靠什么来"大其心"的呢?这样,理学的为学就陷入循环论证的矛盾中,没有达到振聋发聩的作用。王阳明批评其"博而寡要"、"支离决裂"是有一定道理的。心学用"心即理("前面已阐述)解决了这一问题,立足于心,为学先立志就有了可行性和着力点,并清晰扼要地警示了为学之人,为学的总体方法论,即"知行合一"的功夫,有了这一根本,就不会因小失大,匆忙向外寻求,纷纷扰扰内心无法平静。正如伊川担忧的,多闻固然是基本功,但多闻也容易迷惑心志,反而失道。

再看前面王阳明强调的下学与实践的青年科学

重要性,他说:"功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既然难,那么如何解决?他继续说:"此即诚意之事。意既诚,大段心亦自正,身亦自修。"这样的回答,也可能陷入循环论证,下学的难处,意诚即可解决,那对于"困知勉行"的学者,如何才能"意诚"呢?这么看,朱熹批评心学太简,也有一定道理。理学强调"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理学对如何为学,有详细、具体、完整的逻辑体系,引导学者一步步由易到难深入圣学之门。也未免不是诚恳求实的治学态度。正如傅伟勋所说,陆王心学的为学之道适合中人以上人群,以先知先觉的道德启蒙心量,结合事上渐磨的日常功夫;程朱理学则适合中人及其以下的人群,同情体贴了一大半不能、不愿或不知如何呈现良知的人,

2010-06

引导其做细察的功夫②。从这一点上谋求

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综合,是可行的。

注释:

①《张载集》,24页,中华书局,1978年。②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

279-280,三联书店,1989年。参考文献:[1]张载,中华书局,1978年版。[2]二程集,中华书局,1981年版。[3]王阳明:《传习录》,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4]朱熹,吕祖谦:《近思录》,中州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

[5]傅伟勋:《从西方哲学到禅佛教》,三联书店,1989年版。

作者简介:袁曦(1978-),女,湖北孝感人,海南大学社科中心2007级中国哲学专业研究

生。

327


相关内容

  • 理学和心学有何异同
  • 理学和心学有何异同 前言:这里老师所说的理学与心学具体应该是程朱理学和王陆心学吧,这里就这两个兄弟说说事儿吧. 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家学派.在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的洪流冲击与激烈的竞争之下,儒学并没有销声灭迹,反而在历史的契机中崛起,在西汉时确立了正统地位.十几个世纪的不断发展与完善,儒学在保持着&q ...

  • 高中历史第4课 宋明理学.doc
  • 第4课 宋明理学 课程标准要求 1.知识与能力 ●掌握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程颢.程颐.朱熹.陆九渊.王守仁等思想家的主要观点: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特点,认识宋明理学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联系相关知识,比较程朱理学与陆王心学的异同,培养比较历史现象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对宋明理 ...

  • [创新设计]2015-2016学年高中历史 专题一 第3课 宋明理学教案 人民版必修3
  • 宋明理学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列举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 (2)一定思想文化是一定社会状况的产物,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反过来又会影响社会存在: (3)理解儒学在中国封建社会的不同历史时期的发展变化,正确看待和评价各个时期儒学的历史地位: (4)通过 ...

  • 1宋明理学高中历史
  • 第3课 宋明理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列举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 过程与方法:结合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经历和浅显的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弄清理学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援引一些对宋明理学评价的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宋明理学的精神取向及其现实启迪 重点与难点 ...

  • 人教版必修3第3课[宋明理学]word教案
  • 第3课 宋明理学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列举程朱理学的代表人物,说明宋明时期儒学的发展状况 过程与方法:结合宋明理学代表人物的经历和浅显的文字材料,帮助学生弄清理学的内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援引一些对宋明理学评价的材料,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一谈宋明理学的精神取向及其现实启迪 重点与难点 ...

  • 王阳明格物法, 为什么在"只有双眼和三根手指会动"的霍金面前是菜鸟?
  • <谁懂王阳明>004 按朱熹的观点,认识这个世界只有两条道:一是格物(穷尽万物理).二是读书(读尽圣贤书). 这是相当有见地的!今天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不仍然是按照这个路子在走吗?我们建立了宠大的现代化的教育体系.科学基础研究和技术运用体系.尤其是中国人更是把考大学.上名牌大学作为改变 ...

  • 高二历史必修三知识点人教版
  • 提示:①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民本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各具特色.孔子提出"仁"的思想,强调"以德治民":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荀子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 ②它并不是以维护人民利益为出发点的,而是一种加强统治的策略. ③虽 ...

  • 简述答案[1]
  • 中国哲学史试题答案要点 二.简述 1.章太炎的"俱分进化"是怎样的一种观点? 章太炎写了一篇文章,叫<俱分进化论>,意思是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从道德上讲,善进化,恶也进化,即是善恶俱进.章太炎观察资本主义社会,科学技术发达,知识丰富,物质生产创造了巨大的财富,但是,贫 ...

  • 13.[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计
  • 13.<应有格物致知的精神>教学设计 南安市毓元中学 林金朗 [学情分析] <新课程标准>中要求学生能"欣赏文学作品,能设身处地地体验和理解作品","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品味作品中富有表现力的语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