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女孩和一棵树

一个女孩和一棵树

作者:张达明

来源:《课外阅读》2009年第11期

她是浙江省宁波市农村一个很普通的小女孩,今年15岁。几年前的一个中午,她放学回家,觉得院子里空荡荡的好像少了什么,突然她醒悟了,原来是院中央的那棵大桂花树不见了。从她懂事起,父母就告诉她,那棵树和她同龄,每天见到那、棵桂花树时,她心里都觉得无比舒坦,尤其在桂花树开花的季节,闻着桂花树发出的浓浓香味,她的心都要醉了。可为什么大树就突然不见了呢?

她急忙去问父母。母亲告诉她说,有几个城里人来村里收购大树,桂花树被他们卖掉了,运到城里去作绿化用。小女孩当下对着父母就伤心地哭起来。

那天上午,小女孩连饭也没心思吃,一个人站在桂花树被挖走的大坑前,静静地在想着大人们才该想的问题:城市的环境需要美化,如果把农村的大树移植到城市去,城市的环境被美化了,那农村的生态环境是不是被破坏了呢?

她擦干了眼泪,决定做一件大事,就是通过实际调查研究,写出一篇论文来,为决策层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的问题提供一个解决的办法。

第二天,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小女孩和另外两名同学组成了一个兴趣研究小组,开始了在中国史无前例的关于这方面问题的实地调研。

小女孩和两个伙伴放弃了课余休息时间,到附近十多个村庄发放调查问卷,到大山上一个个地清点被挖走了树的树坑,还到城里观察那些从农村移植而来的大树的“生存”状态。调查中发现,这些被移植到城市里的大树,存活率非常低。与此同时,许多村民向她们抱怨说:随着许多大树被不断地移植到城市,农村的生态环境在持续恶化,出现了“村里小溪水越来越少”的现象。

在对村民进行调查后,小女孩还咨询了林业、科技、环保等专家学者,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经过将近一年的艰苦调查,女孩和她的小伙伴终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由于城镇生活环境不同于农村的原因,移植到城镇的大树,不仅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成活率也大打折扣。所以,把农村的大树移植到城市并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一手材料有了,于是小女孩在2005年的3月,独立完成了她人生的第一篇论文——《“大树农转非”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很快,她撰写的论文被评为当年当地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在2006年,当地科协又将这篇论文选送到了全国少年儿童科技大赛上。这

一大赛由全国少工委举办,是国内顶尖的少年儿童科技赛事,被业界誉为培养明日科技之星的摇篮。在上万篇选送的作品中,小女孩的论文顺利入围最佳30篇。

在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等人组成的7名评委评判后,小女孩的论文被评委毫无争议地评为第三届中国少年儿童海尔科技比赛一等奖,小女孩本人被评为“海尔科技奖创新之星”。

评委们对她的论文的评价是:论文具备较完整的理论基础,调查方案符合生态学实验研究的要求。整个调查过程与数据统计相符合,分析严谨,逻辑性较强。目前,全国还尚无此类论著发表。

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王渝生颇有感触地说:“科学探究的成功与否,就要看执行者有没有一种求真、求实的学风和科学表述的习惯。这个小女孩为我们所有人做出了榜样。”

小女孩的名字叫欧苏红,是宁波市墙头镇的一名初一学生,她的人生信条是:今日的努力,明日的成功。

一个女孩和一棵树

作者:张达明

来源:《课外阅读》2009年第11期

她是浙江省宁波市农村一个很普通的小女孩,今年15岁。几年前的一个中午,她放学回家,觉得院子里空荡荡的好像少了什么,突然她醒悟了,原来是院中央的那棵大桂花树不见了。从她懂事起,父母就告诉她,那棵树和她同龄,每天见到那、棵桂花树时,她心里都觉得无比舒坦,尤其在桂花树开花的季节,闻着桂花树发出的浓浓香味,她的心都要醉了。可为什么大树就突然不见了呢?

她急忙去问父母。母亲告诉她说,有几个城里人来村里收购大树,桂花树被他们卖掉了,运到城里去作绿化用。小女孩当下对着父母就伤心地哭起来。

那天上午,小女孩连饭也没心思吃,一个人站在桂花树被挖走的大坑前,静静地在想着大人们才该想的问题:城市的环境需要美化,如果把农村的大树移植到城市去,城市的环境被美化了,那农村的生态环境是不是被破坏了呢?

她擦干了眼泪,决定做一件大事,就是通过实际调查研究,写出一篇论文来,为决策层避免以后再出现类似的问题提供一个解决的办法。

第二天,她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老师。在老师的帮助下,小女孩和另外两名同学组成了一个兴趣研究小组,开始了在中国史无前例的关于这方面问题的实地调研。

小女孩和两个伙伴放弃了课余休息时间,到附近十多个村庄发放调查问卷,到大山上一个个地清点被挖走了树的树坑,还到城里观察那些从农村移植而来的大树的“生存”状态。调查中发现,这些被移植到城市里的大树,存活率非常低。与此同时,许多村民向她们抱怨说:随着许多大树被不断地移植到城市,农村的生态环境在持续恶化,出现了“村里小溪水越来越少”的现象。

在对村民进行调查后,小女孩还咨询了林业、科技、环保等专家学者,掌握了大量的第一手材料。

经过将近一年的艰苦调查,女孩和她的小伙伴终于得出了这样一个结论:由于城镇生活环境不同于农村的原因,移植到城镇的大树,不仅花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成活率也大打折扣。所以,把农村的大树移植到城市并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

第一手材料有了,于是小女孩在2005年的3月,独立完成了她人生的第一篇论文——《“大树农转非”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及对策》。很快,她撰写的论文被评为当年当地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在2006年,当地科协又将这篇论文选送到了全国少年儿童科技大赛上。这

一大赛由全国少工委举办,是国内顶尖的少年儿童科技赛事,被业界誉为培养明日科技之星的摇篮。在上万篇选送的作品中,小女孩的论文顺利入围最佳30篇。

在由中国科学院院士和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等人组成的7名评委评判后,小女孩的论文被评委毫无争议地评为第三届中国少年儿童海尔科技比赛一等奖,小女孩本人被评为“海尔科技奖创新之星”。

评委们对她的论文的评价是:论文具备较完整的理论基础,调查方案符合生态学实验研究的要求。整个调查过程与数据统计相符合,分析严谨,逻辑性较强。目前,全国还尚无此类论著发表。

中国科学技术馆馆长王渝生颇有感触地说:“科学探究的成功与否,就要看执行者有没有一种求真、求实的学风和科学表述的习惯。这个小女孩为我们所有人做出了榜样。”

小女孩的名字叫欧苏红,是宁波市墙头镇的一名初一学生,她的人生信条是:今日的努力,明日的成功。


相关内容

  • 给予树二次备课
  • <给予树>一次教案 三年级一班 田顺香 一.导入,创设美的情境 1.揭示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过节吗?老师说一个日子,你们猜猜这是什么节 日?学生猜一猜. 2.揭题板书: 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个发生在圣诞期间的感人至深的故事──<给 予树>. 板书课题,给予树, 学生读题, ...

  • 给予树教学实录
  • <给予树>教材分析及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给予树>选自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教科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八组课文的第31课.这一单元的课文均围绕"爱的奉献"来组织单元.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圣诞节前夕,金吉娅把应该给家人买礼物的钱买了一个洋娃娃,送给 ...

  • 女孩的柳树
  • 冰雪刚刚消融,小河也张开了它的睡眼,但人们仿佛还沉睡在冬天的梦里,久久不肯醒来. 出校门,向左拐,女孩一步步跳着,身体大幅度摇晃,显得有些可笑."--99,100!"女孩停下步来,为自己孩子气的游戏欢呼,当她抬起头来时,眼前出现了一棵柳树. 早春 彼此凝眸时分,女孩呆住了.这是一 ...

  • 没有一棵树是丑的
  • 小时候,她很自卑.她经常问妈妈,我怎么长成这个样子啊? 每当这时妈妈就很痛苦,妈妈只是长长叹息一声,却无法向她解释. 她的腿有残疾,这让她总是感觉自己不如别的孩子,认为自己很丑,为此,她常常流泪. 再长大一点,她更注重自己的形象了,于是,也更为自己的身体缺陷而痛苦了. 一天,舅舅来了.舅舅看见外甥女 ...

  • [去年的树]课本剧
  • 地点:原野.森林里.山谷里.村子里 道具:帽子.斧头 人物:一棵树(鸟儿的朋友) 鸟儿(树的朋友) 伐木人 树根(树的下身) 门(锯木厂的大门) 小女孩(买火柴的小孩) (一棵树和一只鸟是好朋友.鸟儿站在树枝上,天天给树唱歌,树呢,天天听鸟儿歌唱.)(出示背景音乐〈最新款流水鸟鸣早晨闹钟铃音〉) 树 ...

  • 学无止境等
  • 学无止境等 作者: 来源:<视野>2010年第04期 学无止境 罗伯特·T·黑坂 把思想或语言直接转化成物质的机器,称之为"物化机".现在,这部机器终于制造成功了. 内德·奎因向后退了几步,擦了擦手,欣赏着那一长排的刻度盘.按钮和显示器.为了制造这部物化机,他已花费了 ...

  • 一棵树,两人心,百世情
  • 摘 要:教育是一棵树唤醒一棵树,爱情是一棵树感应一棵树.纷纷扰扰的世间,真真假假的世事,谁能借我们一双慧眼辨识真伪?向舒婷学习,选择做一棵树吧,做一棵橡树近旁的木棉,彼此――相知相依,朝夕晨昏相守:互敬互慕,岁月沧桑相惜. 关键词:平等:尊重:倾慕:爱情观 每个女孩都是折翼天使,来人间寻找她美丽的梦 ...

  • 假如让我重新做一次女孩
  • 假如让我重新做一次女孩,最重要的事情,我仍然要选择我现在的妈妈再做一次我的妈妈.我的妈妈和别人的妈妈不一样,别人的妈妈操心孩子吃饭穿衣的那些事情,她都是马马虎虎的:可无论你对她说什么,她都仔细倾听,帮你出主意,就像一个真正的好朋友.有人说她有一颗童心,我觉得她倒是像一个女孩.所以和她在一起,总是很轻 ...

  • 俞敏洪给大学生的励志演讲
  • 新东方俞敏洪给大学生的励志演讲稿(2009-03-17 18:24:20)标签:杂谈 分类:记事本-美文收集 一个大学生在毕业以后,还要靠父母养活是一件可耻的事情.问:我是从武汉大学国学实验班毕业的,这是一个非常非常冷的专业,我虽然非常喜欢这个专业,可我现在面临的问题是,学这个专业找不到工作.答: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