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中医简介

唐汉钧,男,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龙华医院主任医师、终身教授。

唐汉钧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内科功底深厚,外科诸法精通,崇尚“治病必求其本”、“治外必本诸内”的学术思想,主张外病内治,内治与外治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重视调整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的平衡。擅长治疗中医外科诸疾,对疮疡、颈颌淋巴肿、乳腺病、甲状腺病、周围血管病、皮肤难愈性溃疡、复杂性窦瘘、肛门、皮肤顽疾,乳癌、甲状腺癌、胃肠癌术后、放化疗期间的调治,毒蛇咬伤的救治以及外科疑难杂病等,均有精深独到的治疗经验。

1987年起,相关临床成果及科研研究获国家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甲级奖1项、国家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奖3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项、上海市卫生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成果奖5项、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奖2项。先后培养博士、硕士30余名,博士后1名,国家老中医学术继承学员4人,上海市高层次中医、中西医结合学术研究班学员5名,百人计划、启明星、医苑新星、大学后备专家等10余名。主审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卫生部教材《中医外科学》,主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外科临床研究》、《实用中医外科学》、《现代中医乳房病学》等10余本专著,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

特需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五上午,周四下午(需预约)

邵长荣,男,呼吸科主任医师,教授,“邵长荣名老中医工作室”导师。

1951年毕业于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医疗系。1956年参加卫生部委托上海中医学院举办的首届西学中研究班。学术任职现任全国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顾问,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龙华医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95年邵长荣教授先后获首届“上海市名中医”、全国第二批500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上海市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指导老师”等荣誉称号。

邵长荣教授主要从事肺结核、肺职业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肺科疑难杂证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先后研制了“芩部丹”、“川芎平喘合剂”等十余个中成药,撰写和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邵长荣实用中医肺病学》、《邵长荣谈咳喘》、《邵长荣经验撷英》、《邵长荣肺科经验集》等专业书籍10余本。现耄耋之年仍活跃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疾病的临床医、教、研第一线,已先后培养出多名高层次中医人才。

特需门诊时间:周一下午

王大增,男,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上海市名中医。

1949年国立上海医学院医本科毕业。1949-1960年在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工作。1956年参加中央卫生部委托上海市卫生局、上海中医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1959年毕业获中央卫生部奖状和银质奖章。1960年迄今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工作,曾任妇科教研组主任、妇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上海市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学会理事,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妇产科学会委员、上海市计划生育中医中药避孕研究协作组临床组副组长、上海市天花粉协作组临床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和上海中医药杂志编委。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妇科顾问、教授、主任医师,龙华医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常务编委、顾问。从事中西医结合妇科、计划生育医疗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中草药天花粉中止妊娠的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上海市科技成果奖、上海市卫生局科技成果奖,并获得中央卫生部和国家计生委的奖状奖章和荣誉证书。

长期从事妇科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专长治疗妇女病。学术上主张妇女病应重在治肝、注重气血和冲任的调整;倡导中医妇科现代化、主张妇科辨证论治和疾病的病理生理相结合;首创化瘀通腑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清心平肝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为同行

专家肯定、获市级和局级科技进步成果奖。对月经病、产后病和手术前后的调治、不孕症、子宫肌瘤的治疗都有较深的研究和体会,先后在全国性和上海市杂志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有多篇被译成英文、日文和朝鲜文发表。负责和参与编写《中医妇科学》教材、西学中的《中医妇科学》与《中医妇科临床手册》等书。曾任上海市第五、

六、七届政协委员。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6名。1996年获上海市中西医结合优秀工作者奖。

特需门诊时间 周一上午、周四上午

刘嘉湘,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上海市中医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全国中医肿瘤专科医疗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肿瘤重点专科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担任《肿瘤》等多种杂志编委。

行医五十余年,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临床及科研工作40余年,在国内率先系统地提出中医“扶正治癌”理论,临床经

验丰富,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肺癌、胃癌、肝癌、肠癌、乳腺癌、泌尿系统肿瘤、恶性淋巴瘤、脑瘤等各种肿瘤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对中医扶正法治疗恶性肿瘤有较深的造诣,辨证细腻、立法严谨、用药精当,以中医扶正法治疗晚期原发性肺腺癌治后五年生存率为

24.22%,为国内领先、达国际先进水平。发明治疗肺癌系列中药新药金复康口服液、芪天扶正胶囊,发明外贴治疗癌性疼痛的蟾酥膏,获卫生部甲级成果奖,其中金复康口服液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进行Ⅱ期临床试验。主持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一五”中医药治疗肺癌科技攻关项目,多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和卫生部及上海市重大科研课题,先后获卫生部、国家教委、教育部、上海市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14项。培养硕博士研究生28名,师带徒7人,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主编四部著作。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先进科技工作者、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获“上海市医学荣誉奖”及“上海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特需门诊时间:周三全天(需预约,电话:64385700-1203)

陈湘君,女,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附属龙华医院内科首席主任医师、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

1995年被评为首批“上海市名中医”,2002年、2008年分别入选第三和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2004年入选全

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上海专家指导组成员及上海市西学中高级研修班导师,2007年入选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同时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结合防治风湿病联盟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市中医风湿病特色专科主任、上海市皮肌炎医疗协作中心主任、上海市类风关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全国红斑狼疮研究会委员,《上海中医药杂志》编委、《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近五十年,临证擅治各种内科疑难杂症,尤其对运用扶正法为主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风湿病有独到心得。先后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市科委课题2项、市卫生局课题1项,参与科内、校内课题12项,其中已获评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上海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历年来主编《中医内科学》等教材5本,发表论文50余篇,撰写专著20余本,并曾荣获“上海市育才奖”、“我心中的好老师金奖”等荣誉称号,获上海市教委优秀教材三等奖1项,以其名字命名的“陈湘君工作室”、“陈湘君名师研究室”分别入选上海市首批名中医工作室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首批名师研究室。

门诊时间:每周二全天、每周三下午(均为龙华医院本部特诊部,限号,需提前预约)。

陈以平,主任医师,教授。

1938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中医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科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杂志》名誉主编、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肾病研究中心顾问、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顾问、上海中医药杂志编委、上海市血液透析专家委员会委员、台湾长庚医院客座教授,新加坡同仁医院肾科顾问,中华中医药奖评奖委员,上海市名中医工作室导师。

主持及参加的研究主要有:

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IgA肾病中医证治规律研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课题“中医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方法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医综合方案治疗膜性肾病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蝉花菌丝有效组份影响肾纤维化中小管上皮逆向分化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益气活血化湿方对膜性肾病肾小球基底膜负电荷的影响”

获得的科研成果有: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奖三等奖1项、上海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上海医科大学科技成果奖1项。 迄今参编专著11本,发表学术论文89篇。至今已培养博士后1名、韩国访问学者1名、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20名。在培博士生5名。

主要研究方向:

擅长膜性肾病、IgA肾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等肾脏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中医膏方调理体质及治疗慢性肾脏疾病具有丰富的经验。

特需门诊时间:周三、周四上午。

马绍尧,男,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市名中医。

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196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1993年、1997年曾到英国、中国台湾地区诊治疑难性皮肤病。学术任职为上海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顾问,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中医药学术年鉴》编委。主编《实用中医皮肤病

学》、《现代中医皮肤性病学》等12部专著,协编高等中医院校教材等12本,发表学术总结性文章60多篇。

特需门诊时间:总院 周一、五下午

施杞,男,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全国第2、3、4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香港大学名誉教授、新疆医科大学客座教授,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63年7月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中医系六年制本科, 先后拜中医骨伤科大家石筱山、石幼山先生为师,系统地学习中医骨伤科理论和石氏伤科经验,并赴上海瑞金医院伤骨科研究所进修骨科,上海华山医院全国第八届脑外科医师进修班进修脑外科。兼收并蓄,融会新知,致力创新,成为我国中医骨伤科事业学科带头人。

曾任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政协委员,连续三届当选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会长。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世界中医骨科联合会主席,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名誉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市卫生局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

围绕中医药防治脊柱退变性疾病和骨代谢性疾病开展了系列临床和基础研究,形成了“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痰瘀兼祛,肝脾肾兼养,内损外伤兼顾,调治结合”的学术思想,提出了颈椎病从痹论治

的观点。先后治疗颈、腰椎病15万多人次,探索衷中参西的思路与轨迹,以中医学理论为依据,以现代病理技术为基础,先后建立了6个脊柱病动物模型等。提出“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是颈椎病发病力学基础。

开发了5种中药新药,编制了“颈肩保健操”和“脊柱测弯体疗操”,建立了脊柱病“围手术期”中医药治疗方案,阐明“益气化瘀补肾法”延缓椎间盘退变,揭示了“恢复脊柱平衡”的生物力学机制。

近5年率领研究团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38项课题,主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8次。共发表论文228篇,主编《骨伤科学》、《中国骨伤科学》、《中国中医骨伤科百家方技精华》、《临床中医脑病学》、《施杞谈颈椎病》、《颈椎病与腰椎病》等教材、专著26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荣获部、市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项。 先后获得上海市卫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正骨”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首批“中医骨伤名师”等荣誉称号。

特需门诊时间:周四全天

朱培庭,男,上海名中医,教授、普外科主任医师。

1965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师从顾伯华、徐长生教授,率先在国内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急腹症,潜心钻研胆石病、胆道感染四十余年,在中西医结合防治胆石病、急、慢性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等外科急腹症领域卓有成就,学验俱丰,活人无数。首倡胆病从肝论治;确立中医辨证论治为先导的胆石病综合防治体系;先后成功地开发出治疗胆道感染、胆石病的新药胆宁片、升清胆囊、养肝利胆颗等,使众多胆石患者免受开刀之苦。

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胆石病医疗中心重点专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名顾问,上海市中医胆道疾病特色专科主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上海市中医药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华夏医学会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编委、上海中医药杂志编委、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

先后承担国家科委攻关课题二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四项,上海市科委、教委、卫生局课题十多项,获得科技成果与科技进步奖二十余项,包括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中西医结合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上海市优秀新产品奖、上海市优秀产学研工程奖等。培养博士后一名、博士研究生八名,硕士研究生十名,指导本科生数以千计,为全国各地培养中西医结合胆病骨干百余名。完成学术著作四部,发表论文五

十余篇。主编《实用中医胆病学》,开中医胆病学术之先河,为中医胆病学的奠基者、创始人。擅长胆道疾病,尤其是各种类型胆石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

特需门诊时间:周二、周四上午

马贵同,男,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终身教授,上海市名中医,博士生导师。

1965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脾胃病研究所顾问,上海市中医溃疡性结肠炎特色专科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龙华医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顾问,上海中医药学会顾问,脾胃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编委,《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和《上海中医药杂志》常务编委。师承江南名医黄文东教授,主要擅长中医中药治疗胃肠道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癌前病变、溃疡性结肠炎、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发表论文60余篇,参加编写专业书籍27本,其中主编5本。带教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15名、上海市希望之星2名。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特需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三、周四上午

陆金根,教授,肛肠科主任医师,上海市名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 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外科学学科带头人,上海市中医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外科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高等教育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顾问等职务。

师承全国名中医顾伯华教授,擅长中医肛肠领域的疾病,如肛瘘、混合痔、便秘、肛门会阴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等。依据中医传统的“腐脱新生”理论, 采用“蚀管”原理,“以线代刀”,在国内先后首创了“隧道式对口拖线引流法”、“主管拖线法”等拖线引流法,开创了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新模式,疗程显著缩短,疗效不断提高,同时避免了对肛周组织的严重损伤。运用“痔外静脉丛剥离术”治疗复发性血栓外痔远期疗效达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承担科技部“863”计划“中药新药芩部丹片的临床前研究”等课题7项。授权专利1项“治疗痔等肛肠疾病出血症状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获国家专利。编写《中西医结合肛肠病学》等专著与教材10余部。

专家门诊时间:浦东分院:周三上午

特需门诊时间:总院:周五上午

陆德铭

陆德铭,男,1935年7月生。196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师承沪上名医顾伯华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及上海市首批名老中医之一,曾任上海中医学院院长兼上海中医药研究院院长等职。现任龙华医院中医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师带徒培养计划导师,上海市名老中医,兼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市局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并多次获奖。已招收博士生10余名,硕士生10余名。

获奖项目有1985年“中医手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瘘管期的经验”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甲级成果奖。1992年“顾伯华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经验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调摄冲任疏肝活血法纠正乳腺增生病激素失调的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

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乳宁冲剂对乳腺增生病催乳素、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单胺氧化酶的影响”获上海市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

朱培庭

教授、主任医师,首批上海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目前担任龙华医院胆道外科顾问,胆道疾病研究室主任,龙华临床医学院西医外科教研室主任,龙华医院中医外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胆石病医疗中心主任,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中医外科负责人,上海市中医胆道疾病医疗协作中心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编委。兼任国家教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上海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急腹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肝胆疾病防治技术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朱培庭教授自1965年以来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外科急腹症研究与中西医结合防治胆石病、胆道感染的研究,倡导胆病从肝论治学说,确立中医辨证论治为先导的胆石病综合防治体系。认为胆石病非手术治疗不应该是排石或碎石等的单一治疗,而应该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采用“碎、排、溶、防、切、取”的综合治疗体系,因人、因病而异。在胆石病治疗过程中更注重辨证中药对胆石的预防作用,从源头防止胆石的发生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先后承担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6项,上海市科委、市教委、市卫生局课题12项;注重从肝细胞水平探寻胆病源流,发现中医药辨证论治治疗胆石病不仅仅是一个肝外的排石效应,而是能作用到肝细胞水平,具有综合调理、预防作用。在此基础上研制的符合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的“胆宁片”、“升清胶囊”、“养肝利胆颗粒剂”等胆病治疗系列中药制剂,均具有消炎、利胆、排石、溶石、防石、抗肝细胞脂肪变性、清除自由基等综合治疗作用。在国内中医系统中处领先地位。继开发成功上海地区第一个中药新药—胆宁片之后,其更新换代产品升清胶囊也已获得国家新药证书。获得科技成果与进步奖19项,均为第一完成者。发表论文50余篇,编写学术著作与教材4部。由于在科研成果开发方面的优异成就,2次荣获上海市科技创业领军人物。

2002年初龙华医院成立了朱培庭教授工作室,2003年12月朱培庭教授被聘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朱培庭名中医工作室指导老师。

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及鉴别诊断

2008-9-4 21:6 【大 中 小】

淋巴结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是接受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的场所,有过滤、增殖和免疫作用。正常人体浅表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0.5cm以内,表面光滑、柔软,与周围组织无黏连,亦无压痛。当机体受到致病因素侵袭后,信息传递给淋巴结,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和抗体,有效地杀伤致病因子。两者“斗争”的结果是淋巴结内淋

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使淋巴结肿大。

颈部淋巴结肿大是临床各科最常见的病症,也是病理科最常检查、诊断的病变之一。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十分复杂,有时即使行

组织切片检查,也难以获得明确诊断。

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包括3个方面,即感染、肿瘤及其他因素。感染因素:细菌性-牙、扁桃体、面部或头皮细菌感染,结核,梅毒,猫抓病,莱姆病;病毒性-疱疹性口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HIV感染(AIDS病);寄生虫-弓形体病;原因不明: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菊池病)。肿瘤因素:原发性-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白细胞特别是淋巴细胞型白血病;继发性-癌(口腔、唾液腺霍鼻咽部转移性肿瘤),恶性黑色素瘤,尤文肉瘤,其他间叶肿瘤。其他因素:结节病,窦性组

织细胞增多症,血管滤泡增生(包括Castleman病、伴嗜酸粒细胞的

血管淋巴样增生即木村病及相关疾病)

淋巴结遍布全身,只有比较表浅的部位才可触及,位于颈部、下颌下、锁骨上窝、腋窝、腹股沟等处的淋巴结最易触到。当淋巴结肿大时,可触到皮肤下有圆形、椭圆形或条索状的结节。如在下颌下摸到肿大的淋巴结,多表示口腔有病变,如扁桃体炎、牙周炎、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等。颈部出现成串的球状隆起,首先应考虑颈淋巴结核。鼻咽癌患者往往在颈深上出现肿大的淋巴结。腋窝部淋巴结肿大,常提示上肢或乳房有疾患。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是下肢、臀部有感染性疾病的信号。此外,人们不可忽视子宫癌、睾丸癌、直肠癌导致的淋巴结出现的病理反应。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多提示腹腔内有癌细胞沿胸导管向上转移,如肝癌、胃癌、结肠癌等;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提示胸腔内有癌细胞沿右侧淋巴管向上转移,如肺癌、食道癌等。患

淋巴性白血病时,全身各处淋巴结均表现肿大。

从临床表现判断,淋巴结转移癌的就诊年龄最大,无性别差异,病程较常,淋巴结较大。淋巴结核以女性多见,病程长。淋巴结炎患者多较年轻,平均病程短,淋巴结较小。恶性淋巴瘤男多于女,淋巴结肿大明显,常伴发热。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为多部位性,常有发热,平均病程较短。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菊池病)发病年龄小,伴

高热,淋巴结肿痛明显。

颈部肿块诊断80%规律可作为诊断分析的参考:颈部非甲状腺瘤20%为炎症、畸形或其他非肿瘤性疾病;恶性肿瘤20%为颈部原发肿

瘤,80%为转移性肿瘤;转移性肿瘤20%来源于胸腹部脏器,80%来源于头颈部恶性肿瘤。转移性恶性肿瘤中,20%原发灶不明,80%可

找到原发灶。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诊断为颈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eactive proliferation of the lymph node)的病例越来越多。常是不明原因的多部位淋巴结肿大,无或轻度不适。能引起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因素有多种,例如病毒、某些化学药物、代谢的毒性产物、变性的组织及异物等。组织学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表现十分复杂,是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淋巴组织交界性病变。如伴有淋巴组织不典型增生,则需

注意恶变倾向,予以严密观察。

掌握淋巴结肿大的性质,对于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如患急、慢性炎症,淋巴结质地柔软,能活动,与周围组织和皮肤无黏连,有游离感,急性期有红、肿、热、痛等典型症状。如患淋巴结核,早期淋巴结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黏连,病情加重后淋巴结可继续肿大,但一般不超过核桃大小,以后可黏连融合成片,发生液化,破溃,流出棕黄色脓液或干酪样物质。癌肿所致淋巴结肿大多呈石头样的坚硬感,表面凹凸不平,与皮肤可黏连一起,无疼痛或压痛。如患淋巴性白血病,肿大的淋巴结一般能活动、不黏连、光滑、不硬、不痛,也

不化脓破溃。

根据肿大的淋巴结所在的部位,一般可大致了解致使淋巴结肿大的原发病灶。但必要时还应当进行X线摄片、病理切片镜检、B超、

CT以及免疫组化等特殊检查。

淋巴结肿大的原因炎症比较多,如淋巴结炎症、结核性淋巴结炎、尤其要注意排除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等。慢性淋巴结炎,多数有明显的感染灶,且常为局限性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及压痛,一般直径不超过2~3cm,抗炎治疗后会缩小。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长期存在而无变化的扁平淋巴结,多无重要意义。结核性淋巴结炎,多伴有有发热、多汗、乏力、血沉增快,多见于青壮年。常伴发肺结核,淋巴结质地不均匀,有的部分较轻(干酪样变),有的部分较硬(纤维化或钙化),且互相粘连,并和皮肤粘连,所以活动度差。这类患者结核菌素实验和血中结核抗体阳性。恶性淋巴瘤,可见于任何年龄组,其淋巴结肿大常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可从黄豆大到枣大,中等硬度。一般与皮肤无粘连,在初、中期相互不融合,可活动。到了后期淋巴结可长到很大,也可融合成大块,直径达20cm以上,侵犯皮肤,破溃后经久不愈。此外,可侵犯纵隔、肝、脾及其它器官,包括肺、消化道、骨骼、皮肤、乳腺、神经系统等。确诊需活组织病理检查。临床上恶性淋巴瘤常易误诊,以表浅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者,有70%~80%在初诊时被确诊为淋巴结炎或淋巴结结核,以致延误治疗。建议你至肿瘤专科医院血液科行淋巴结活检术及骨髓细胞学检查,以进一步排除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唐汉钧,男,享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上海市名中医、上海市劳动模范、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龙华医院主任医师、终身教授。

唐汉钧教授从事中医临床、医疗、教学、科研工作40余年。内科功底深厚,外科诸法精通,崇尚“治病必求其本”、“治外必本诸内”的学术思想,主张外病内治,内治与外治相结合,辨证与辨病相结合,局部与整体相结合。重视调整阴阳、脏腑、气血、经络的平衡。擅长治疗中医外科诸疾,对疮疡、颈颌淋巴肿、乳腺病、甲状腺病、周围血管病、皮肤难愈性溃疡、复杂性窦瘘、肛门、皮肤顽疾,乳癌、甲状腺癌、胃肠癌术后、放化疗期间的调治,毒蛇咬伤的救治以及外科疑难杂病等,均有精深独到的治疗经验。

1987年起,相关临床成果及科研研究获国家卫生部重大科技成果甲级奖1项、国家教育部科技成果二等奖1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成果奖3项、上海市科技进步奖2项、上海市卫生局中医中西医结合科研成果奖5项、上海市临床医疗成果奖2项。先后培养博士、硕士30余名,博士后1名,国家老中医学术继承学员4人,上海市高层次中医、中西医结合学术研究班学员5名,百人计划、启明星、医苑新星、大学后备专家等10余名。主审全国高等中医院校卫生部教材《中医外科学》,主编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研究生规划教材《中医外科临床研究》、《实用中医外科学》、《现代中医乳房病学》等10余本专著,发表专业论文百余篇。

特需专家门诊时间:周二、五上午,周四下午(需预约)

邵长荣,男,呼吸科主任医师,教授,“邵长荣名老中医工作室”导师。

1951年毕业于国立同济大学医学院医疗系。1956年参加卫生部委托上海中医学院举办的首届西学中研究班。学术任职现任全国及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呼吸病专业委员会顾问,上海中医药大学和上海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委员、副秘书长,龙华医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1995年邵长荣教授先后获首届“上海市名中医”、全国第二批500名“老中医专家学术经验继承班指导老师”、“上海市高层次中医临床人才指导老师”等荣誉称号。

邵长荣教授主要从事肺结核、肺职业病、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支气管哮喘等肺科疑难杂证的中医和中西医结合的临床、科研及教学工作,先后研制了“芩部丹”、“川芎平喘合剂”等十余个中成药,撰写和发表论文100余篇。主编《邵长荣实用中医肺病学》、《邵长荣谈咳喘》、《邵长荣经验撷英》、《邵长荣肺科经验集》等专业书籍10余本。现耄耋之年仍活跃在中西医结合治疗呼吸疾病的临床医、教、研第一线,已先后培养出多名高层次中医人才。

特需门诊时间:周一下午

王大增,男,主任医师,教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1995年被评为上海市名中医。

1949年国立上海医学院医本科毕业。1949-1960年在上海医科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工作。1956年参加中央卫生部委托上海市卫生局、上海中医学院联合举办的第一届西医离职学习中医研究班,1959年毕业获中央卫生部奖状和银质奖章。1960年迄今在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工作,曾任妇科教研组主任、妇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上海市分会常务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妇产科专业委员会委员、上海市中医学会理事,妇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上海分会妇产科学会委员、上海市计划生育中医中药避孕研究协作组临床组副组长、上海市天花粉协作组临床组长、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和上海中医药杂志编委。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妇科顾问、教授、主任医师,龙华医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中医药研究院专家委员会专家,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常务编委、顾问。从事中西医结合妇科、计划生育医疗教学科研工作50余年。中草药天花粉中止妊娠的研究获全国科学大会奖、上海市科技成果奖、上海市卫生局科技成果奖,并获得中央卫生部和国家计生委的奖状奖章和荣誉证书。

长期从事妇科的临床医疗、教学和科研工作,专长治疗妇女病。学术上主张妇女病应重在治肝、注重气血和冲任的调整;倡导中医妇科现代化、主张妇科辨证论治和疾病的病理生理相结合;首创化瘀通腑法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清心平肝法治疗围绝经期综合征,为同行

专家肯定、获市级和局级科技进步成果奖。对月经病、产后病和手术前后的调治、不孕症、子宫肌瘤的治疗都有较深的研究和体会,先后在全国性和上海市杂志发表科研论文50余篇。其中有多篇被译成英文、日文和朝鲜文发表。负责和参与编写《中医妇科学》教材、西学中的《中医妇科学》与《中医妇科临床手册》等书。曾任上海市第五、

六、七届政协委员。培养毕业硕士研究生6名。1996年获上海市中西医结合优秀工作者奖。

特需门诊时间 周一上午、周四上午

刘嘉湘,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上海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上海市中医肿瘤临床医学中心主任,全国中医肿瘤专科医疗中心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肿瘤重点专科主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癌症研究基金会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抗癌协会传统医学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肿瘤分会主任委员,担任《肿瘤》等多种杂志编委。

行医五十余年,从事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肿瘤的临床及科研工作40余年,在国内率先系统地提出中医“扶正治癌”理论,临床经

验丰富,总结了一套行之有效的肺癌、胃癌、肝癌、肠癌、乳腺癌、泌尿系统肿瘤、恶性淋巴瘤、脑瘤等各种肿瘤的中医药治疗方法,对中医扶正法治疗恶性肿瘤有较深的造诣,辨证细腻、立法严谨、用药精当,以中医扶正法治疗晚期原发性肺腺癌治后五年生存率为

24.22%,为国内领先、达国际先进水平。发明治疗肺癌系列中药新药金复康口服液、芪天扶正胶囊,发明外贴治疗癌性疼痛的蟾酥膏,获卫生部甲级成果奖,其中金复康口服液已被美国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FDA)批准,进行Ⅱ期临床试验。主持国家“六五”、“七五”、“八五”、“九五”、“十一五”中医药治疗肺癌科技攻关项目,多次承担国家自然科学研究基金和卫生部及上海市重大科研课题,先后获卫生部、国家教委、教育部、上海市科技成果奖、科技进步奖14项。培养硕博士研究生28名,师带徒7人,发表学术论文130余篇,主编四部著作。先后被评为上海市先进科技工作者、上海市科技精英提名奖,全国卫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获“上海市医学荣誉奖”及“上海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称号”。

特需门诊时间:周三全天(需预约,电话:64385700-1203)

陈湘君,女,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教授、附属龙华医院内科首席主任医师、专家委员会主任委员、博士生导师。

1995年被评为首批“上海市名中医”,2002年、2008年分别入选第三和第四批全国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2004年入选全

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项目上海专家指导组成员及上海市西学中高级研修班导师,2007年入选上海市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班导师。同时兼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病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结合防治风湿病联盟常务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常务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风湿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老年病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市中医风湿病特色专科主任、上海市皮肌炎医疗协作中心主任、上海市类风关医疗协作中心副主任、全国红斑狼疮研究会委员,《上海中医药杂志》编委、《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等。

从事中医临床、教学及科研近五十年,临证擅治各种内科疑难杂症,尤其对运用扶正法为主诊治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干燥综合征、痛风性关节炎、骨关节炎等风湿病有独到心得。先后完成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课题1项、市科委课题2项、市卫生局课题1项,参与科内、校内课题12项,其中已获评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二等奖1项,上海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历年来主编《中医内科学》等教材5本,发表论文50余篇,撰写专著20余本,并曾荣获“上海市育才奖”、“我心中的好老师金奖”等荣誉称号,获上海市教委优秀教材三等奖1项,以其名字命名的“陈湘君工作室”、“陈湘君名师研究室”分别入选上海市首批名中医工作室和上海中医药大学首批名师研究室。

门诊时间:每周二全天、每周三下午(均为龙华医院本部特诊部,限号,需提前预约)。

陈以平,主任医师,教授。

1938年7月出生,中共党员。196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中医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为上海市名中医、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内科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肾脏病杂志》名誉主编、浙江省中西医结合肾病研究中心顾问、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肾脏疾病专业委员会顾问、上海中医药杂志编委、上海市血液透析专家委员会委员、台湾长庚医院客座教授,新加坡同仁医院肾科顾问,中华中医药奖评奖委员,上海市名中医工作室导师。

主持及参加的研究主要有:

国家科技部十五攻关课题“IgA肾病中医证治规律研究” 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973计划课题“中医防治慢性肾功能衰竭临床方法的系统生物学研究”

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中医综合方案治疗膜性肾病多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蝉花菌丝有效组份影响肾纤维化中小管上皮逆向分化的蛋白质组学研究”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益气活血化湿方对膜性肾病肾小球基底膜负电荷的影响”

获得的科研成果有:

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科技奖三等奖1项、上海市卫生局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上海医科大学科技成果奖1项。 迄今参编专著11本,发表学术论文89篇。至今已培养博士后1名、韩国访问学者1名、博士研究生7名、硕士研究生20名。在培博士生5名。

主要研究方向:

擅长膜性肾病、IgA肾病、糖尿病肾病、慢性肾功能衰竭等肾脏疾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对中医膏方调理体质及治疗慢性肾脏疾病具有丰富的经验。

特需门诊时间:周三、周四上午。

马绍尧,男,主任医师、教授,上海市名中医。

皮肤科主任医师、教授。196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1993年、1997年曾到英国、中国台湾地区诊治疑难性皮肤病。学术任职为上海中医药学会皮肤科分会顾问,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业委员会顾问,《中国中医药学术年鉴》编委。主编《实用中医皮肤病

学》、《现代中医皮肤性病学》等12部专著,协编高等中医院校教材等12本,发表学术总结性文章60多篇。

特需门诊时间:总院 周一、五下午

施杞,男,上海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博士后指导老师,上海市名中医、全国第2、3、4批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人导师、香港大学名誉教授、新疆医科大学客座教授,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享受政府特殊津贴。

1963年7月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中医系六年制本科, 先后拜中医骨伤科大家石筱山、石幼山先生为师,系统地学习中医骨伤科理论和石氏伤科经验,并赴上海瑞金医院伤骨科研究所进修骨科,上海华山医院全国第八届脑外科医师进修班进修脑外科。兼收并蓄,融会新知,致力创新,成为我国中医骨伤科事业学科带头人。

曾任上海市卫生局副局长、上海中医药大学校长;上海市政协委员,连续三届当选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会长。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副会长、上海市中医药学会会长、世界中医骨科联合会主席,中华中医药学会骨伤科分会名誉会长,上海中医药大学脊柱病研究所名誉所长,上海市卫生局决策咨询专家委员会委员。

围绕中医药防治脊柱退变性疾病和骨代谢性疾病开展了系列临床和基础研究,形成了“以气为主,以血为先,痰瘀兼祛,肝脾肾兼养,内损外伤兼顾,调治结合”的学术思想,提出了颈椎病从痹论治

的观点。先后治疗颈、腰椎病15万多人次,探索衷中参西的思路与轨迹,以中医学理论为依据,以现代病理技术为基础,先后建立了6个脊柱病动物模型等。提出“动力失衡为先、静力失衡为主”是颈椎病发病力学基础。

开发了5种中药新药,编制了“颈肩保健操”和“脊柱测弯体疗操”,建立了脊柱病“围手术期”中医药治疗方案,阐明“益气化瘀补肾法”延缓椎间盘退变,揭示了“恢复脊柱平衡”的生物力学机制。

近5年率领研究团队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等38项课题,主持国际、国内学术会议18次。共发表论文228篇,主编《骨伤科学》、《中国骨伤科学》、《中国中医骨伤科百家方技精华》、《临床中医脑病学》、《施杞谈颈椎病》、《颈椎病与腰椎病》等教材、专著26部,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荣获部、市级科技成果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3项。 先后获得上海市卫生先进工作者、上海市劳动模范、国家级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正骨”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首批“中医骨伤名师”等荣誉称号。

特需门诊时间:周四全天

朱培庭,男,上海名中医,教授、普外科主任医师。

1965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师从顾伯华、徐长生教授,率先在国内开展中医、中西医结合治疗外科急腹症,潜心钻研胆石病、胆道感染四十余年,在中西医结合防治胆石病、急、慢性胆道感染、急性胰腺炎等外科急腹症领域卓有成就,学验俱丰,活人无数。首倡胆病从肝论治;确立中医辨证论治为先导的胆石病综合防治体系;先后成功地开发出治疗胆道感染、胆石病的新药胆宁片、升清胆囊、养肝利胆颗等,使众多胆石患者免受开刀之苦。

现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胆石病医疗中心重点专科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普外科专业委员会名顾问,上海市中医胆道疾病特色专科主任,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委员,上海市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上海市中医药工作咨询委员会委员,上海市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上海中医药大学博士生导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际华夏医学会顾问,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编委、上海中医药杂志编委、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编委。

先后承担国家科委攻关课题二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四项,上海市科委、教委、卫生局课题十多项,获得科技成果与科技进步奖二十余项,包括上海市重大科技成果奖、中华中医药科技进步、教育部提名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中西医结合科技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上海市优秀新产品奖、上海市优秀产学研工程奖等。培养博士后一名、博士研究生八名,硕士研究生十名,指导本科生数以千计,为全国各地培养中西医结合胆病骨干百余名。完成学术著作四部,发表论文五

十余篇。主编《实用中医胆病学》,开中医胆病学术之先河,为中医胆病学的奠基者、创始人。擅长胆道疾病,尤其是各种类型胆石病的中医、中西医结合防治。

特需门诊时间:周二、周四上午

马贵同,男,消化内科主任医师,上海中医药大学龙华医院终身教授,上海市名中医,博士生导师。

1965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现任上海中医药大学脾胃病研究所顾问,上海市中医溃疡性结肠炎特色专科主任,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委员会、龙华医院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脾胃病分会顾问,上海中医药学会顾问,脾胃病分会名誉主任委员,《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编委,《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和《上海中医药杂志》常务编委。师承江南名医黄文东教授,主要擅长中医中药治疗胃肠道疾病,如慢性萎缩性胃炎伴胃癌前病变、溃疡性结肠炎、反流性食管炎、消化性溃疡、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等。发表论文60余篇,参加编写专业书籍27本,其中主编5本。带教博士研究生12名、硕士研究生15名、上海市希望之星2名。获得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三等奖,中华中医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上海市科技进步三等奖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

特需门诊时间:周二下午,周三、周四上午

陆金根,教授,肛肠科主任医师,上海市名中医,博士研究生导师。 教育部重点学科中医外科学学科带头人,上海市中医外科临床医学中心主任,上海市中医药研究院中医外科研究所所长。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肛肠专业委员会会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全国中医高等教育大肠肛门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肛肠分会顾问等职务。

师承全国名中医顾伯华教授,擅长中医肛肠领域的疾病,如肛瘘、混合痔、便秘、肛门会阴部急性坏死性筋膜炎等。依据中医传统的“腐脱新生”理论, 采用“蚀管”原理,“以线代刀”,在国内先后首创了“隧道式对口拖线引流法”、“主管拖线法”等拖线引流法,开创了治疗复杂性肛瘘的新模式,疗程显著缩短,疗效不断提高,同时避免了对肛周组织的严重损伤。运用“痔外静脉丛剥离术”治疗复发性血栓外痔远期疗效达国际领先水平。

目前承担科技部“863”计划“中药新药芩部丹片的临床前研究”等课题7项。授权专利1项“治疗痔等肛肠疾病出血症状的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获国家专利。编写《中西医结合肛肠病学》等专著与教材10余部。

专家门诊时间:浦东分院:周三上午

特需门诊时间:总院:周五上午

陆德铭

陆德铭,男,1935年7月生。1962年毕业于上海中医学院。师承沪上名医顾伯华教授,为全国名老中医及上海市首批名老中医之一,曾任上海中医学院院长兼上海中医药研究院院长等职。现任龙华医院中医外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国老中医师带徒培养计划导师,上海市名老中医,兼任上海市中医药学会副理事长,上海市中医药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主持市局级以上科研课题10余项,并多次获奖。已招收博士生10余名,硕士生10余名。

获奖项目有1985年“中医手术治疗浆细胞性乳腺炎瘘管期的经验”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甲级成果奖。1992年“顾伯华治疗乳腺增生病的经验研究”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1995年“调摄冲任疏肝活血法纠正乳腺增生病激素失调的研究”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

技进步三等奖。1996年“乳宁冲剂对乳腺增生病催乳素、单胺类神经递质及单胺氧化酶的影响”获上海市中医药科技成果二等奖。

朱培庭

教授、主任医师,首批上海市名中医,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目前担任龙华医院胆道外科顾问,胆道疾病研究室主任,龙华临床医学院西医外科教研室主任,龙华医院中医外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三级实验室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全国中医胆石病医疗中心主任,上海市医学领先专业重点学科--中医外科负责人,上海市中医胆道疾病医疗协作中心主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外科杂志编委。兼任国家教委、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带头人,上海中医药学会理事,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中国中西医结合急腹症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肝胆疾病防治技术研究会副主任委员,上海中西医结合学会外科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朱培庭教授自1965年以来主要从事中西医结合外科急腹症研究与中西医结合防治胆石病、胆道感染的研究,倡导胆病从肝论治学说,确立中医辨证论治为先导的胆石病综合防治体系。认为胆石病非手术治疗不应该是排石或碎石等的单一治疗,而应该在中医辨证论治原则指导下,采用“碎、排、溶、防、切、取”的综合治疗体系,因人、因病而异。在胆石病治疗过程中更注重辨证中药对胆石的预防作用,从源头防止胆石的发生与发展。取得了显著的临床疗效。 先后承担国家科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6项,上海市科委、市教委、市卫生局课题12项;注重从肝细胞水平探寻胆病源流,发现中医药辨证论治治疗胆石病不仅仅是一个肝外的排石效应,而是能作用到肝细胞水平,具有综合调理、预防作用。在此基础上研制的符合中医辨证论治规律的“胆宁片”、“升清胶囊”、“养肝利胆颗粒剂”等胆病治疗系列中药制剂,均具有消炎、利胆、排石、溶石、防石、抗肝细胞脂肪变性、清除自由基等综合治疗作用。在国内中医系统中处领先地位。继开发成功上海地区第一个中药新药—胆宁片之后,其更新换代产品升清胶囊也已获得国家新药证书。获得科技成果与进步奖19项,均为第一完成者。发表论文50余篇,编写学术著作与教材4部。由于在科研成果开发方面的优异成就,2次荣获上海市科技创业领军人物。

2002年初龙华医院成立了朱培庭教授工作室,2003年12月朱培庭教授被聘为上海中医药大学朱培庭名中医工作室指导老师。

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及鉴别诊断

2008-9-4 21:6 【大 中 小】

淋巴结是机体重要的免疫器官,是接受抗原刺激产生免疫应答反应的场所,有过滤、增殖和免疫作用。正常人体浅表淋巴结很小,直径多在0.5cm以内,表面光滑、柔软,与周围组织无黏连,亦无压痛。当机体受到致病因素侵袭后,信息传递给淋巴结,淋巴细胞产生淋巴因子和抗体,有效地杀伤致病因子。两者“斗争”的结果是淋巴结内淋

巴细胞和组织细胞反应性增生,使淋巴结肿大。

颈部淋巴结肿大是临床各科最常见的病症,也是病理科最常检查、诊断的病变之一。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十分复杂,有时即使行

组织切片检查,也难以获得明确诊断。

引起颈部淋巴结肿大的原因包括3个方面,即感染、肿瘤及其他因素。感染因素:细菌性-牙、扁桃体、面部或头皮细菌感染,结核,梅毒,猫抓病,莱姆病;病毒性-疱疹性口炎,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HIV感染(AIDS病);寄生虫-弓形体病;原因不明: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亚急性坏死性淋巴结炎(菊池病)。肿瘤因素:原发性-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白细胞特别是淋巴细胞型白血病;继发性-癌(口腔、唾液腺霍鼻咽部转移性肿瘤),恶性黑色素瘤,尤文肉瘤,其他间叶肿瘤。其他因素:结节病,窦性组

织细胞增多症,血管滤泡增生(包括Castleman病、伴嗜酸粒细胞的

血管淋巴样增生即木村病及相关疾病)

淋巴结遍布全身,只有比较表浅的部位才可触及,位于颈部、下颌下、锁骨上窝、腋窝、腹股沟等处的淋巴结最易触到。当淋巴结肿大时,可触到皮肤下有圆形、椭圆形或条索状的结节。如在下颌下摸到肿大的淋巴结,多表示口腔有病变,如扁桃体炎、牙周炎、牙髓炎或根尖周炎等。颈部出现成串的球状隆起,首先应考虑颈淋巴结核。鼻咽癌患者往往在颈深上出现肿大的淋巴结。腋窝部淋巴结肿大,常提示上肢或乳房有疾患。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是下肢、臀部有感染性疾病的信号。此外,人们不可忽视子宫癌、睾丸癌、直肠癌导致的淋巴结出现的病理反应。左锁骨上淋巴结肿大,多提示腹腔内有癌细胞沿胸导管向上转移,如肝癌、胃癌、结肠癌等;右锁骨上淋巴结肿大,提示胸腔内有癌细胞沿右侧淋巴管向上转移,如肺癌、食道癌等。患

淋巴性白血病时,全身各处淋巴结均表现肿大。

从临床表现判断,淋巴结转移癌的就诊年龄最大,无性别差异,病程较常,淋巴结较大。淋巴结核以女性多见,病程长。淋巴结炎患者多较年轻,平均病程短,淋巴结较小。恶性淋巴瘤男多于女,淋巴结肿大明显,常伴发热。淋巴结反应性增生为多部位性,常有发热,平均病程较短。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菊池病)发病年龄小,伴

高热,淋巴结肿痛明显。

颈部肿块诊断80%规律可作为诊断分析的参考:颈部非甲状腺瘤20%为炎症、畸形或其他非肿瘤性疾病;恶性肿瘤20%为颈部原发肿

瘤,80%为转移性肿瘤;转移性肿瘤20%来源于胸腹部脏器,80%来源于头颈部恶性肿瘤。转移性恶性肿瘤中,20%原发灶不明,80%可

找到原发灶。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来,诊断为颈部淋巴结反应性增生(reactive proliferation of the lymph node)的病例越来越多。常是不明原因的多部位淋巴结肿大,无或轻度不适。能引起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因素有多种,例如病毒、某些化学药物、代谢的毒性产物、变性的组织及异物等。组织学上,淋巴结反应性增生的表现十分复杂,是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淋巴组织交界性病变。如伴有淋巴组织不典型增生,则需

注意恶变倾向,予以严密观察。

掌握淋巴结肿大的性质,对于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如患急、慢性炎症,淋巴结质地柔软,能活动,与周围组织和皮肤无黏连,有游离感,急性期有红、肿、热、痛等典型症状。如患淋巴结核,早期淋巴结与皮肤和周围组织无黏连,病情加重后淋巴结可继续肿大,但一般不超过核桃大小,以后可黏连融合成片,发生液化,破溃,流出棕黄色脓液或干酪样物质。癌肿所致淋巴结肿大多呈石头样的坚硬感,表面凹凸不平,与皮肤可黏连一起,无疼痛或压痛。如患淋巴性白血病,肿大的淋巴结一般能活动、不黏连、光滑、不硬、不痛,也

不化脓破溃。

根据肿大的淋巴结所在的部位,一般可大致了解致使淋巴结肿大的原发病灶。但必要时还应当进行X线摄片、病理切片镜检、B超、

CT以及免疫组化等特殊检查。

淋巴结肿大的原因炎症比较多,如淋巴结炎症、结核性淋巴结炎、尤其要注意排除造血系统恶性肿瘤,如淋巴瘤、白血病等。慢性淋巴结炎,多数有明显的感染灶,且常为局限性淋巴结肿大,有疼痛及压痛,一般直径不超过2~3cm,抗炎治疗后会缩小。腹股沟淋巴结肿大,尤其是长期存在而无变化的扁平淋巴结,多无重要意义。结核性淋巴结炎,多伴有有发热、多汗、乏力、血沉增快,多见于青壮年。常伴发肺结核,淋巴结质地不均匀,有的部分较轻(干酪样变),有的部分较硬(纤维化或钙化),且互相粘连,并和皮肤粘连,所以活动度差。这类患者结核菌素实验和血中结核抗体阳性。恶性淋巴瘤,可见于任何年龄组,其淋巴结肿大常为无痛性、进行性肿大,可从黄豆大到枣大,中等硬度。一般与皮肤无粘连,在初、中期相互不融合,可活动。到了后期淋巴结可长到很大,也可融合成大块,直径达20cm以上,侵犯皮肤,破溃后经久不愈。此外,可侵犯纵隔、肝、脾及其它器官,包括肺、消化道、骨骼、皮肤、乳腺、神经系统等。确诊需活组织病理检查。临床上恶性淋巴瘤常易误诊,以表浅淋巴结肿大为首发表现者,有70%~80%在初诊时被确诊为淋巴结炎或淋巴结结核,以致延误治疗。建议你至肿瘤专科医院血液科行淋巴结活检术及骨髓细胞学检查,以进一步排除造血系统恶性肿瘤。


相关内容

  • 中医药与周易
  •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中医药与周易 内容提示 易学与中医药的渊源 要求 了解中医药对易学经典内容批判吸收 学医而不学易的人必定思路狭窄不能从宇宙大道上把握人体生命的本质和规律而只知易不知医的人必定满足于玄学空谈不能解决具体问题由于不能在身体上有所体证因而对天地大道的把握也必定不够深刻全面只有将两者统 ...

  • 中医养生师项目简介
  • 中医养生师项目简介 倡导健康的生活方式是大众普遍的追求, 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压力的增加,人们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要求全面提升健康生活品质."养生"是指保养身心.健身延寿的综合性保健活动.真正的养生时尚早已在中国这个拥有几千年文化内涵和养生传统的国度应运而生,养生已经成为一种 ...

  • 中医科简介
  • 中医科简介 德和医院中医科由八十三岁民间名老中医吴老先生.高年资中医师王崇明主诊.二位中医专家一生潜心研究中医中药,民间名医秘药,以较丰富的中医理论和实践为患者有效解除顽疾. 科室设有中医诊断室.中药房(常用中药有660多种).中医治疗室(针灸.推拿.拔罐.神火疗). 本科除开展中医常见多发病的诊治 ...

  •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第九讲易文化与中医药
  •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第九讲 易文化与中医药 彭崇胜博士 上海交通大学 二o一三年七月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第九讲易文化与中医药 内容提示: 易学与中医药的渊源 要求: 了解中医药对易学经典内容批判吸收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学医而不学易的人,必定思路狭窄,不能从宇宙大道上把握人体生命的本质和规律: ...

  • 心内科简介
  • 淮北市中医医院心内科成立于2002年,是淮北市重点中医专科,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完善,目前已形成门诊,病房,CCU完善的医疗体系,并配备先进的大型抢救设备,如除颤仪,多参数无创心电监护仪,床边12导联心电图机,24小时心电图动态监护仪,肌钙蛋白及脑钠肽快速检测仪.开放52张床位(CCU6张,抢救室3张) ...

  • 平遥县十大名老中医简介
  • 平遥县"十大名老中医"简介 [编者按] 近年来,随着中医药事业的快速发展,我县中医人才队伍日益壮大,涌现出一大批医德高尚.医术精湛.患者和群众认可度较高的中医临床专家.2012年,经基层推荐.资格审查.专家考核等一系列严格程序,我县推出"十大名老中医".这些名 ...

  • 中医院简介
  • 上杭县中医院简介 我院创办于1980年,前身系上杭县医药科学研究所.是国家二级甲等中医院.爱婴医院:省交通事故伤员救治定点医院:县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城乡居民医疗保险定点医院.医院先后荣获县先进基层党支部.县创安先进单位.市级先进"职工之家".市优质服务示范单位,全省 ...

  • [河北中医]杂志简介
  •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 北中 医 >杂志 简介 河 ( 河靶中医 >杂志是河 北省中医辑 管理墒主管 .1j 眷医学情毂研究 新( 可c 河北雀 卫 情意・ 生 0I .河北肯・ { ・ 医药学会上 的综合性中医葑学 术靴刊,国内外 蟹开发行 在r大 ...

  • 国医大师候选人魏稼简介及主要成就
  • 他擅长用"飞针术"和"刺营术"治疗临床疑难病症,疗效甚佳.他将艾灸用于治热证,发表了"热证可灸论",一反千百年热证忌灸说.他致力于提高针灸的临床疗效工作,先后提出了"热证可灸"."动穴与静穴"的理论. ...

  • 北京同仁医院特色科室及名医简介
  • 北京同仁医院即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同仁医院.该院创建于1886年,是一所以眼科.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及内科为重点特色科室的大型综合性医院.目前,该院拥有职工2064人,副教授及以上职称者241人,共开放病床860张,设有37个临床和基础科室,日门诊量高达3500~5000人次,年均住院人数约1.5万人.该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