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发现身边的问题做起

从发现身边的问题做起

学会“课题的选择与设计”一直成为教师研究起步的第一堂必修课。

陇县东南镇后沟小学 马新林

一、教师研究的问题哪里来

教师的研究从发现身边的问题起步,这里的问题是指教师将工作中碰到的困惑、矛盾提炼成可以开展研究的主题并着力去解决的问题。可以是比较规范化的课题研究,也可以是比较简化的专题研究。

那么,问题在哪儿呢,问题是客观存在物,关键是教师头脑中是否有积极的研究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策略,前者是教师发现问题的原动力,它建立在对解决某一问题的好奇心、责任心和探索精神基础上;后者是教师发现问题的策略,它一是建立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包括自己的优势、特点与不足,二是建立在开拓视野的基础上,包括掌握周围环境的信息与前沿的理论,找到两者的结合点。

(一)从不满足现状中来

教师对自己的教育现状不满足,迸发出一种可贵的探索欲望,那么如何找准可以研究的问题呢?

策略一:从已有的成功经验中寻找生长点

成功经验体现了教师的特长和教育智慧。那么如何从中寻找新的生长点呢,对处于不同研究状态与水平的教师有不同的思路:一是从分析现象到本质。上例包老师在与专家接触、沟通中,分析自己教育现状后面深层的问题“学生为什么对此感兴趣”和“如何在兴趣之中扎实基础、开发潜能”,激发进一步探究教改主题本质的心理。这一策略比较适用于从未涉足研究领域的教师,自己有哪些优势、特点,对自己已有成功的经验多问几个为什么,在掌握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方向基础上,从某一视点或角度切入,便能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二是从已有成功到追求不断超越。我们概括华东师大—附中特级教师刘定一老师主要经验特征,就是“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成长”。刘老师从1973年,响应华罗庚教授普及优选法的思想搞实验到改革开放后,1996年进行高中生跨学科研究活动辅导研究,到全国推进深化课程改革,他进行跨学科课程研究。他在全市乃至全国取得骄人的成果,就在于刘老师不断地追求理想,追踪着前沿的理论。

(二)在不断追问中来

教师对日常碰到的教育现象与问题不断追问,迸发出解读的热情与冲动。那么如何找准可以研究的问题呢? 策略二:在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寻找突破点

教育情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教师面临的矛盾与问题无时不有,无处不有。如何来寻找问题解决的突破点呢,对不同的教育问题有不同的思路:一可以在摒弃自己习惯性的主观认定中,寻求突破。上例朱老师是教育研究方面的新手,面对那么多的学生在课堂上不善表达,甚至是惧怕开口,不是从主观上认定学生“不愿说话、不会说话或者是天生口头表达能力差”,而是“愿意把眼睛放到幕后去看个究竟。”并对这一现象开展了积极的追问与解读,最

1

终解决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问题。二可以在教育的表面现象与问题的结果寻找原因中,寻求突破。某校一位教师发现学生有抵触作业的情绪,通过访谈调查了解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很重。于是就尝试《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布置与研究》,设计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布置、完成和评价作业的方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三)从追寻“流行”中来

教师喜欢追寻“流行”,这里的“流行”不是盲目地“赶时髦”、“一窝蜂”,而是一种进取精神,那么如何找准可以研究的问题呢?

策略三:从关注教育发展趋势中寻找挂钩点。

教师的研究旨在解决自己碰到的问题,然而要使问题解决的更有效,富有创新价值,就必须密切关注教育的前沿信息和理论,那么如何来寻找挂钩点呢,对于处于研究不同状态与水平的教师有多种的思路:一是关注他人经验。教师的研究要注意“站在巨人肩膀上”,上例刘老师学习借鉴他人成果,为我所用,解决自身工作中的问题。二是关注热点争议。如“双语课堂教学研究”是学校课堂教学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一个新出现的问题往往容易存在褒贬不一的说法,褒的说提高英语学习能力,拓展提高英语学习时空;贬的说有学科损失论,在概念上造成混乱等。杨老师提出了“高中数学双语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的主题,想知道“那些褒贬不一的观点到底哪个利大弊大”。如果探索成功可以为他人提供有效的借鉴,如果失败也可告诫他人有益的教训。三是关注未来动向。在市重点中学任教语文的韩教师关注到,十几年后网上中文资料将成为信息文化的主流。知识经济和“内容产业”的出现,要求语文教改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的工具性层面上,要从信息这个角度入手,同时要从复兴中国的文化入手,他提出《高中文化信息课程建构》的研究,在语文教改上更加关注文化意蕴的探究和文化信息的处理。以上第一策略比较适用于刚刚起步研究的教师,从模仿他人经验做起。后两个策略适用于有了一定研究经验积累的教师。

(四)在完善自我中来

教师力图改进自已教育行为,追求自我完善,是一种责任心与敬业精神的驱动,那么如何寻找可以研究的问题呢? 策略四:在追求自我完善中寻求跨跃点

教师的研究旨在发现自己的不足,追求完善,那么如何来寻找跨跃点,对于处于研究不同状态与水平的教师其意义价值相同:一是勇于自我怀疑。教师职业的特性决定了其特点是研究与反思,教师要从对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的理想及价值与自己教育行为之间差距不断反思,上例倪老师因敢于自我怀疑,在自我不断反思中寻找实现跨跃的研究主题。二是敢于自我加压。我们教师队伍中不乏优秀者,他们除了出色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外,还将自己提高教学效率节省的时间,用在不断向自己提出挑战性的任务和目标上,提升自己职业的价值,为学校教改与学科的学术发展作出贡献。

二、有了研究问题怎么办

(一)积极寻找专业的支持

教师从无问题到有问题除了原动力及策略外,还需要有教师研究的专业支持,否则这些问题可能是“假问题”。

2

可能是无价值的问题,如与先进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相违背的问题;也可能是教师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对问题的根源、本质缺乏认识就无法找到“对症下药”的良方,这就依赖于理论与经验的引领。

1.寻找理论与信息的支持,在学习中优化自己知识背景

一般教师开始进行研究时问题并不是十分清晰的,随着自己不断的学习思考、交流探讨,逐渐使问题清晰化,并提出针对性的行为改进措施。这取决于教师是否有敏锐的洞察眼光,并学会将这些问题、矛盾用研究的术语转化为研究的题目。因此,教师要注意信息收集,在学习中优化自己知识背景。

2.寻找专家与同伴的支持,在沟通交流中激发灵感,启发思路

实例1.1中包老师开始只满足于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没有往深层的问题去想。专家提出“学生为什么对此感兴趣”和“如何在兴趣之中扎实基础、开发潜能”两个问题。并且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学习于漪的《语文教学谈艺录》、钱梦龙的《和青年教师谈语文教学》等书籍,使他认识到“单凭自己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兴趣还是不够的,调动兴趣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基于经验而高于经验的理论要求则是通过“兴趣”、“学画”把学生的“探究性”、“创造性”、“发现”等人类本性激发出来,并应因学生的不同特点,形成学生的独特个性,在这一过程中凸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据此课题从最初的“运用漫画进行语文教学的研究”到最后确定“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漫画手段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研究”。

与专家、同伴的交流,叙述自己的成功经验、问题和困惑,得到启发,引发问题,不失为形成研究主题的重要条件。

(二)选择适合教师自己特点的研究方式

有了研究主题还需要围绕主题,寻找适合研究内容和研究主体能力的研究形式同时,选择好研究或载体,用适切的研究方式开展有效性研究。由于教师自身研究水平、能力、特长和条件不同,不少学校根据不同的特点和条件,在引导教师步入研究殿堂时采取了多层次、多样化的起步方式,让教师在起步阶段就能体验研究的成功,增强自信心。

1.从边缘参与起步

边缘参与主要对一些新手教师或某些老年教师而言,做些研究前的“热身运动”,教师比较容易上手,可以很自然地从日常的教学工作进入与教学相关的学术研究活动,既可增强做研究的感性认识,又可积累一些研究经验。久而久之,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角色也就合而为一。

积极为学校的龙头课题做一件事 齐齐哈尔一小确定“选择教育”龙头课题后,为了让教师人人参与到学校科研中来,提出让人人为“选择教育”做一件事。数学老师让学生可以选择做回家作业,音乐老师让学生可选择考试的形式等, 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师参与研究的热情, 减少一些教师感到做课题的畏难情绪。

认真参与学校的各种研究活动 目前各所学校利用周五的政治学习和教研组活动,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行动研究等活动,广大教师可以从认真参加每一次活动做起,敢于接受各种任务,积极作好参与准备,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研究,积累经验。

3

鼓励教师在个体研究和群体研究的交融中走进教育研究。

改进一个教育教学行为 即发现工作中的一个问题(问题可以很小),或形成一个专题(可以酝酿一个阶段后形成),寻找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尝试解决问题,并将这一过程与体会写出来。以此积累一些初步的研究经验。

参与其他教师的课题或模仿他人做课题 学校除让部分有能力的教师独立研究或主持课题研究外,还让一些教师与能力较强的教师合作,做好研究的辅助工作, 从中学习做研究的经验。

2.从上好一堂课起步

上海市教科院教师研究中心与青浦等区研究人员探索的教师“行动教育”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课例研究即教师开展“行动教育”的一个载体。“行动教育”是一种教师教育的模式,是研究者与教师合作的平台,主要有理念学习、情境设计、行为反省。一般经历原行为、新设计、新行为三个阶段,进行已有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的差距,理性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获得的差距两个反思,然后形成课例报告。在课例研究中提升教师实践智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育质量。(教师如何学做课例详见第四章“以课例为载体的研究”)

3.从运用一些研究方法起步

(1)经验总结基础上的“教例研究”

教师从自己亲身的大量教育实践中,选择同研究主题关系密切且有启发性的教育教学实例撰写描述性的教例报告。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全过程记录下来,让事实说话,详实地写出成“教例”,写教师的原始想法,用事实具体表达教育效果。这是一种教师完全能参与的研究方式。然后组织集体研讨,进行教例分析。通过与科研人员合作探讨,对特殊教例的分析,取得新的发现。或者通过对同类教例的研究,概括出具有一般性的结论,再用新的理论或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实践的成果,促进新教例的诞生。

(2)为了寻找有效对策的“调查研究”

教师进行研究,比较容易上手是从调查研究入手,既可以真实地了解学生,从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又可以准确地把握问题及其根源,以利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4.将研究问题提炼成课题

这里主要涉及教师比较规范的“做课题”。课题研究需要教师学会将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矛盾用研究的术语转化为课题的题目,并采取一些科学的方法,形成一些科学的过程,探索教育教学的一些基本规律。我们鼓励一部分教师直接通过课题的选择与设计步入研究殿堂,并参加各级各类规划课题的申报。刚开始研究,可申报青年基金的课题,或市区教研室或家庭教育方面的课题,这样比较容易成功。同时也鼓励有研究经验的教师勇于挑战,申报高层次级别的课题。以下介绍几种课题选择及操作思路,供教师提炼课题参考:

思路一:“问题分析-提出对策”选题操作思路

①寻找自己工作中的问题,写出最需要解决的若干个问题。张老师通过对初二学生物理学习情况的文档调查与个别访谈,发现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水平差异极大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缺乏兴趣是最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4

②想想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他从学和教的角度深入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即学生的自信心和学科评价两个方面的问题找到了,课题的主攻方向就确定了。

③寻找理论依据以及先进理念。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张老师分别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科评价两个方面学习了相应的教学理论,即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和有关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相关理论,为解决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问题指明了方向。④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他主要制定了三项具体的措施:1. 课前一练;

2. 分层—自定义单元测试卷;3. 单元学习反思。

思路二: “现象解读—目标预测” 选题操作思路

①关注典型事件的表现细节,在自我提示中产生解读兴趣。朱老师发现许多同学在课堂上不会“说”,但与同伴交流时却并不如此这一细节后,凭着职业敏感提醒自己,那些在课堂上“难开金口”的孩子可能事出有因,故而解读这一现象的兴趣成为研究的起点。

②注重事实追寻,在收集解读研究信息中获取背景支持。研究的灵感有时来自于直觉,但真正决定是否选择这项研究却需依靠大量背景材料的支持,朱老师就是在凭着一种职业敏感产生研究欲望之后,利用多种手段采集相关信息,深入解读研究背景,加深对“现象”的理解。

③提取关键信息,以理性解读支持选题。研究信息收集解决的是对“现象”的初步认识,剥离现象的外衣,触摸规律和道理,才能使研究的意义得以凸现,朱老师正是在对大量事实材料进行理性分析的过程中,提取出关键信息,在逼近“为什么”的过程中,对研究的价值意义进行确认,建立了研究的课题。

思路三:“观念对照——反思实践——问题提炼——联系背景——价值考察”操作思路

①观念对照——反思实践。泗塘小学在专家引导下,组织全员性的课堂调研,进行研究性的听课、评课活动,寻找课堂教学问题的症结,找准课堂改革的起点与突破口。在调研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如教师提问太多,学生不会提问、老师讲解过多、学生不会讨论等等;

②问题提炼。通过反思、观念与实践对照、发掘矛盾,在选定问题时采用“归类---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进行整理。归类,是先将找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合并;比较,一是横向比较,即将类似的问题相互进行比较,考察哪一个问题更有研究价值;二是纵向比较,考察在同类问题中是否有代表性;

③联系背景——价值考察。对照当前教改的要求和所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再把这个问题放到当前的教育改革大背景中加以考察,看看它究竟有哪些研究的必要性和价值,最后遴选出要研究的题目。语文组的老师在诸多的问题中,找到了着重要解决的是““怎么样使课堂活起来,以及营造一个多方互动的教学环境”的问题,因为这两个问题是全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最后语文组选择了“语文课堂沉闷的原因及对策”、“小学语文互动型教学方式建构”两个项目展开研究。

三、如何将研究设想变为研究方案

教师找到了研究的问题,并有了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接下来便要将教师脑子里的设想通过文字显性化,形成文本形态的研究方案。目前教师在做研究方案时存在着这些主要问题:

5

①对制订研究方案的价值认识不足。往往将设计方案成为应付性的“写作”,应付校长,草草了事为了交差;应付评委,匆匆拼抽为了申报课题。没有把写方案、修改完善方案的过程当作研究的过程。

②教师都说自己的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方式,但是并没有理解什么是行动研究,在方案中并没有把行动研究体现出来,更不清楚自己做起来可行与否;

③制订研究方案中的具体问题。如研究内容空洞,没有集中明确的操作“抓手”; 研究内容笼统,没有将研究的主要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缺少积累资料的设计等等。

我们认为制订研究方案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研究方案的形成过程是自己清理研究思路的过程,研究方案好比建筑师的施工图,施工图越完善,对于研究的实施就越有利。二是研究方案的完善过程是集思广益的过程。拿出书面的研究方案便于提供大家讨论,与专家与同伴交流,得到他们的指导。三是研究方案的完成便于指导督促研究的实施。教师的研究往往会碰到来自研究本身与教学工作中意料外的“生成性”问题,有了方案,就能做到“有备而来”,同时便于学校加强管理督促。因此无论是规范性的各级各类课题,还是教师的专题研究都需要认真做好方案,下面有针对性地谈谈做方案需要思考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思路与方法。

6

7

从发现身边的问题做起

学会“课题的选择与设计”一直成为教师研究起步的第一堂必修课。

陇县东南镇后沟小学 马新林

一、教师研究的问题哪里来

教师的研究从发现身边的问题起步,这里的问题是指教师将工作中碰到的困惑、矛盾提炼成可以开展研究的主题并着力去解决的问题。可以是比较规范化的课题研究,也可以是比较简化的专题研究。

那么,问题在哪儿呢,问题是客观存在物,关键是教师头脑中是否有积极的研究问题意识和发现问题策略,前者是教师发现问题的原动力,它建立在对解决某一问题的好奇心、责任心和探索精神基础上;后者是教师发现问题的策略,它一是建立在充分认识自己的基础上,包括自己的优势、特点与不足,二是建立在开拓视野的基础上,包括掌握周围环境的信息与前沿的理论,找到两者的结合点。

(一)从不满足现状中来

教师对自己的教育现状不满足,迸发出一种可贵的探索欲望,那么如何找准可以研究的问题呢?

策略一:从已有的成功经验中寻找生长点

成功经验体现了教师的特长和教育智慧。那么如何从中寻找新的生长点呢,对处于不同研究状态与水平的教师有不同的思路:一是从分析现象到本质。上例包老师在与专家接触、沟通中,分析自己教育现状后面深层的问题“学生为什么对此感兴趣”和“如何在兴趣之中扎实基础、开发潜能”,激发进一步探究教改主题本质的心理。这一策略比较适用于从未涉足研究领域的教师,自己有哪些优势、特点,对自己已有成功的经验多问几个为什么,在掌握当前教育改革的趋势与方向基础上,从某一视点或角度切入,便能发现值得研究的问题。二是从已有成功到追求不断超越。我们概括华东师大—附中特级教师刘定一老师主要经验特征,就是“不断地研究不断地成长”。刘老师从1973年,响应华罗庚教授普及优选法的思想搞实验到改革开放后,1996年进行高中生跨学科研究活动辅导研究,到全国推进深化课程改革,他进行跨学科课程研究。他在全市乃至全国取得骄人的成果,就在于刘老师不断地追求理想,追踪着前沿的理论。

(二)在不断追问中来

教师对日常碰到的教育现象与问题不断追问,迸发出解读的热情与冲动。那么如何找准可以研究的问题呢? 策略二:在面临的突出问题中寻找突破点

教育情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决定了教师面临的矛盾与问题无时不有,无处不有。如何来寻找问题解决的突破点呢,对不同的教育问题有不同的思路:一可以在摒弃自己习惯性的主观认定中,寻求突破。上例朱老师是教育研究方面的新手,面对那么多的学生在课堂上不善表达,甚至是惧怕开口,不是从主观上认定学生“不愿说话、不会说话或者是天生口头表达能力差”,而是“愿意把眼睛放到幕后去看个究竟。”并对这一现象开展了积极的追问与解读,最

1

终解决了自己在教育教学中碰到的问题。二可以在教育的表面现象与问题的结果寻找原因中,寻求突破。某校一位教师发现学生有抵触作业的情绪,通过访谈调查了解了学生的作业负担很重。于是就尝试《新课程理念下的作业布置与研究》,设计了多层次、多形式的布置、完成和评价作业的方式,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三)从追寻“流行”中来

教师喜欢追寻“流行”,这里的“流行”不是盲目地“赶时髦”、“一窝蜂”,而是一种进取精神,那么如何找准可以研究的问题呢?

策略三:从关注教育发展趋势中寻找挂钩点。

教师的研究旨在解决自己碰到的问题,然而要使问题解决的更有效,富有创新价值,就必须密切关注教育的前沿信息和理论,那么如何来寻找挂钩点呢,对于处于研究不同状态与水平的教师有多种的思路:一是关注他人经验。教师的研究要注意“站在巨人肩膀上”,上例刘老师学习借鉴他人成果,为我所用,解决自身工作中的问题。二是关注热点争议。如“双语课堂教学研究”是学校课堂教学的一个热点问题,对一个新出现的问题往往容易存在褒贬不一的说法,褒的说提高英语学习能力,拓展提高英语学习时空;贬的说有学科损失论,在概念上造成混乱等。杨老师提出了“高中数学双语课堂教学的实践研究”的主题,想知道“那些褒贬不一的观点到底哪个利大弊大”。如果探索成功可以为他人提供有效的借鉴,如果失败也可告诫他人有益的教训。三是关注未来动向。在市重点中学任教语文的韩教师关注到,十几年后网上中文资料将成为信息文化的主流。知识经济和“内容产业”的出现,要求语文教改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的工具性层面上,要从信息这个角度入手,同时要从复兴中国的文化入手,他提出《高中文化信息课程建构》的研究,在语文教改上更加关注文化意蕴的探究和文化信息的处理。以上第一策略比较适用于刚刚起步研究的教师,从模仿他人经验做起。后两个策略适用于有了一定研究经验积累的教师。

(四)在完善自我中来

教师力图改进自已教育行为,追求自我完善,是一种责任心与敬业精神的驱动,那么如何寻找可以研究的问题呢? 策略四:在追求自我完善中寻求跨跃点

教师的研究旨在发现自己的不足,追求完善,那么如何来寻找跨跃点,对于处于研究不同状态与水平的教师其意义价值相同:一是勇于自我怀疑。教师职业的特性决定了其特点是研究与反思,教师要从对先进的教育理念、教育的理想及价值与自己教育行为之间差距不断反思,上例倪老师因敢于自我怀疑,在自我不断反思中寻找实现跨跃的研究主题。二是敢于自我加压。我们教师队伍中不乏优秀者,他们除了出色完成自己的教学任务外,还将自己提高教学效率节省的时间,用在不断向自己提出挑战性的任务和目标上,提升自己职业的价值,为学校教改与学科的学术发展作出贡献。

二、有了研究问题怎么办

(一)积极寻找专业的支持

教师从无问题到有问题除了原动力及策略外,还需要有教师研究的专业支持,否则这些问题可能是“假问题”。

2

可能是无价值的问题,如与先进教育思想与教育理念相违背的问题;也可能是教师无法解决的问题,如对问题的根源、本质缺乏认识就无法找到“对症下药”的良方,这就依赖于理论与经验的引领。

1.寻找理论与信息的支持,在学习中优化自己知识背景

一般教师开始进行研究时问题并不是十分清晰的,随着自己不断的学习思考、交流探讨,逐渐使问题清晰化,并提出针对性的行为改进措施。这取决于教师是否有敏锐的洞察眼光,并学会将这些问题、矛盾用研究的术语转化为研究的题目。因此,教师要注意信息收集,在学习中优化自己知识背景。

2.寻找专家与同伴的支持,在沟通交流中激发灵感,启发思路

实例1.1中包老师开始只满足于学生喜欢上自己的课,没有往深层的问题去想。专家提出“学生为什么对此感兴趣”和“如何在兴趣之中扎实基础、开发潜能”两个问题。并且在科研人员的指导下,学习于漪的《语文教学谈艺录》、钱梦龙的《和青年教师谈语文教学》等书籍,使他认识到“单凭自己的兴趣调动学生的兴趣还是不够的,调动兴趣的目的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基于经验而高于经验的理论要求则是通过“兴趣”、“学画”把学生的“探究性”、“创造性”、“发现”等人类本性激发出来,并应因学生的不同特点,形成学生的独特个性,在这一过程中凸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理念。据此课题从最初的“运用漫画进行语文教学的研究”到最后确定“初中语文教学中运用漫画手段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实践研究”。

与专家、同伴的交流,叙述自己的成功经验、问题和困惑,得到启发,引发问题,不失为形成研究主题的重要条件。

(二)选择适合教师自己特点的研究方式

有了研究主题还需要围绕主题,寻找适合研究内容和研究主体能力的研究形式同时,选择好研究或载体,用适切的研究方式开展有效性研究。由于教师自身研究水平、能力、特长和条件不同,不少学校根据不同的特点和条件,在引导教师步入研究殿堂时采取了多层次、多样化的起步方式,让教师在起步阶段就能体验研究的成功,增强自信心。

1.从边缘参与起步

边缘参与主要对一些新手教师或某些老年教师而言,做些研究前的“热身运动”,教师比较容易上手,可以很自然地从日常的教学工作进入与教学相关的学术研究活动,既可增强做研究的感性认识,又可积累一些研究经验。久而久之,教师的教学和科研角色也就合而为一。

积极为学校的龙头课题做一件事 齐齐哈尔一小确定“选择教育”龙头课题后,为了让教师人人参与到学校科研中来,提出让人人为“选择教育”做一件事。数学老师让学生可以选择做回家作业,音乐老师让学生可选择考试的形式等, 以此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精神。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教师参与研究的热情, 减少一些教师感到做课题的畏难情绪。

认真参与学校的各种研究活动 目前各所学校利用周五的政治学习和教研组活动,积极开展校本培训、校本教研、校本行动研究等活动,广大教师可以从认真参加每一次活动做起,敢于接受各种任务,积极作好参与准备,在活动过程中体验研究,积累经验。

3

鼓励教师在个体研究和群体研究的交融中走进教育研究。

改进一个教育教学行为 即发现工作中的一个问题(问题可以很小),或形成一个专题(可以酝酿一个阶段后形成),寻找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措施,尝试解决问题,并将这一过程与体会写出来。以此积累一些初步的研究经验。

参与其他教师的课题或模仿他人做课题 学校除让部分有能力的教师独立研究或主持课题研究外,还让一些教师与能力较强的教师合作,做好研究的辅助工作, 从中学习做研究的经验。

2.从上好一堂课起步

上海市教科院教师研究中心与青浦等区研究人员探索的教师“行动教育”模式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课例研究即教师开展“行动教育”的一个载体。“行动教育”是一种教师教育的模式,是研究者与教师合作的平台,主要有理念学习、情境设计、行为反省。一般经历原行为、新设计、新行为三个阶段,进行已有行为与新理念、新经验的差距,理性教学设计与学生实际获得的差距两个反思,然后形成课例报告。在课例研究中提升教师实践智慧、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提高课堂教育质量。(教师如何学做课例详见第四章“以课例为载体的研究”)

3.从运用一些研究方法起步

(1)经验总结基础上的“教例研究”

教师从自己亲身的大量教育实践中,选择同研究主题关系密切且有启发性的教育教学实例撰写描述性的教例报告。把工作中发现的问题以及处理问题的全过程记录下来,让事实说话,详实地写出成“教例”,写教师的原始想法,用事实具体表达教育效果。这是一种教师完全能参与的研究方式。然后组织集体研讨,进行教例分析。通过与科研人员合作探讨,对特殊教例的分析,取得新的发现。或者通过对同类教例的研究,概括出具有一般性的结论,再用新的理论或教育思想转化为教育实践的成果,促进新教例的诞生。

(2)为了寻找有效对策的“调查研究”

教师进行研究,比较容易上手是从调查研究入手,既可以真实地了解学生,从学生的需要和学生的实际出发,又可以准确地把握问题及其根源,以利更有针对性地解决问题。

4.将研究问题提炼成课题

这里主要涉及教师比较规范的“做课题”。课题研究需要教师学会将日常教育教学工作中的问题、矛盾用研究的术语转化为课题的题目,并采取一些科学的方法,形成一些科学的过程,探索教育教学的一些基本规律。我们鼓励一部分教师直接通过课题的选择与设计步入研究殿堂,并参加各级各类规划课题的申报。刚开始研究,可申报青年基金的课题,或市区教研室或家庭教育方面的课题,这样比较容易成功。同时也鼓励有研究经验的教师勇于挑战,申报高层次级别的课题。以下介绍几种课题选择及操作思路,供教师提炼课题参考:

思路一:“问题分析-提出对策”选题操作思路

①寻找自己工作中的问题,写出最需要解决的若干个问题。张老师通过对初二学生物理学习情况的文档调查与个别访谈,发现学生个体之间的学习水平差异极大和有相当一部分学生对物理学习缺乏兴趣是最需要解决的两个问题。

4

②想想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他从学和教的角度深入分析存在这些问题的症结所在,即学生的自信心和学科评价两个方面的问题找到了,课题的主攻方向就确定了。

③寻找理论依据以及先进理念。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呢?张老师分别从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学科评价两个方面学习了相应的教学理论,即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和有关教育测量与评价的相关理论,为解决学生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问题指明了方向。④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为帮助学生获得成功的体验,他主要制定了三项具体的措施:1. 课前一练;

2. 分层—自定义单元测试卷;3. 单元学习反思。

思路二: “现象解读—目标预测” 选题操作思路

①关注典型事件的表现细节,在自我提示中产生解读兴趣。朱老师发现许多同学在课堂上不会“说”,但与同伴交流时却并不如此这一细节后,凭着职业敏感提醒自己,那些在课堂上“难开金口”的孩子可能事出有因,故而解读这一现象的兴趣成为研究的起点。

②注重事实追寻,在收集解读研究信息中获取背景支持。研究的灵感有时来自于直觉,但真正决定是否选择这项研究却需依靠大量背景材料的支持,朱老师就是在凭着一种职业敏感产生研究欲望之后,利用多种手段采集相关信息,深入解读研究背景,加深对“现象”的理解。

③提取关键信息,以理性解读支持选题。研究信息收集解决的是对“现象”的初步认识,剥离现象的外衣,触摸规律和道理,才能使研究的意义得以凸现,朱老师正是在对大量事实材料进行理性分析的过程中,提取出关键信息,在逼近“为什么”的过程中,对研究的价值意义进行确认,建立了研究的课题。

思路三:“观念对照——反思实践——问题提炼——联系背景——价值考察”操作思路

①观念对照——反思实践。泗塘小学在专家引导下,组织全员性的课堂调研,进行研究性的听课、评课活动,寻找课堂教学问题的症结,找准课堂改革的起点与突破口。在调研中发现了很多问题,如教师提问太多,学生不会提问、老师讲解过多、学生不会讨论等等;

②问题提炼。通过反思、观念与实践对照、发掘矛盾,在选定问题时采用“归类---比较---分析”的思维过程进行整理。归类,是先将找出的问题进行分类合并;比较,一是横向比较,即将类似的问题相互进行比较,考察哪一个问题更有研究价值;二是纵向比较,考察在同类问题中是否有代表性;

③联系背景——价值考察。对照当前教改的要求和所倡导的教育教学理念,再把这个问题放到当前的教育改革大背景中加以考察,看看它究竟有哪些研究的必要性和价值,最后遴选出要研究的题目。语文组的老师在诸多的问题中,找到了着重要解决的是““怎么样使课堂活起来,以及营造一个多方互动的教学环境”的问题,因为这两个问题是全校课堂教学中存在的普遍性问题,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最后语文组选择了“语文课堂沉闷的原因及对策”、“小学语文互动型教学方式建构”两个项目展开研究。

三、如何将研究设想变为研究方案

教师找到了研究的问题,并有了解决问题的初步设想,接下来便要将教师脑子里的设想通过文字显性化,形成文本形态的研究方案。目前教师在做研究方案时存在着这些主要问题:

5

①对制订研究方案的价值认识不足。往往将设计方案成为应付性的“写作”,应付校长,草草了事为了交差;应付评委,匆匆拼抽为了申报课题。没有把写方案、修改完善方案的过程当作研究的过程。

②教师都说自己的研究采用行动研究方式,但是并没有理解什么是行动研究,在方案中并没有把行动研究体现出来,更不清楚自己做起来可行与否;

③制订研究方案中的具体问题。如研究内容空洞,没有集中明确的操作“抓手”; 研究内容笼统,没有将研究的主要问题分解成一个个具体的小问题;缺少积累资料的设计等等。

我们认为制订研究方案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研究方案的形成过程是自己清理研究思路的过程,研究方案好比建筑师的施工图,施工图越完善,对于研究的实施就越有利。二是研究方案的完善过程是集思广益的过程。拿出书面的研究方案便于提供大家讨论,与专家与同伴交流,得到他们的指导。三是研究方案的完成便于指导督促研究的实施。教师的研究往往会碰到来自研究本身与教学工作中意料外的“生成性”问题,有了方案,就能做到“有备而来”,同时便于学校加强管理督促。因此无论是规范性的各级各类课题,还是教师的专题研究都需要认真做好方案,下面有针对性地谈谈做方案需要思考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思路与方法。

6

7


相关内容

  • 从身边小事做起1
  • <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主题班会 ---设计方案 活动目的: 1.通过班会,培养学生养成从小事做起的良好习惯 2.使学生形成实事求是的生活态度和良好的意志品质 活动准备: 1.主题:从身边小事做起,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2.参加人员:初一(2)全体同学.班主任 3.确定主题班 ...

  • 开展勤俭节约活动实施方案和具体安排
  • 武安十中开展勤俭节约活动实施方案 一.主题的提出: 众所周知,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地球只有一个,资源何其宝贵!随着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化建设的推进,资源需求将持续大幅度增加,我们正面临人口不断增加.资源约束突出.环境压力加大的严峻挑战! 近 20 年来 ...

  • 三分钟精彩演讲稿保护环境
  • 爱护环境精彩演讲稿 低碳生活,就在你我身边 尊敬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好!我是„„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低碳生活,就在你我身边>. 请问:你们看过<2012>这部电影吗?在影片中,强烈的地震.巨大的火山爆发以及各 种自然灾害让眼前美丽而熟悉的家园瞬间变成了人间炼狱,人们仓 ...

  • 11保护环境,从身边小事做起
  • 环保,从身边小事做起... --胡彬 环境保护对我们来说并不是一个新问题,我国政府也早就提出了明确的治理目标.作为现实生活中的每一个普通人,虽然不可能都直接从事环保工作,但我们完全可以从小事做起,从我做起.当看到洗手间的水龙头在滴水时,是不是能够举手关上呢?当电池用完后能否分类收藏处理而不是随手扔掉 ...

  • [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教学设计
  • 我们能为地球做什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树立一定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并积极参与身边力所能及的环保活动. 能力:利用课堂所学知识来指导生活,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节约利用资源.减少资源浪费. 知识:了解家乡及身边的一些环境问题,认识到自己的一些消费行为会给环境带来负面影响.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 ...

  • 环保倡议书范文大全
  • 我是地理教师.每年,当我教到"自然资源"这一章节时,我都让学生写环保倡议书,主要是让学生形成良好的环保意识.以前的倡议书都是展示在学校的橱窗里,后来都散失掉了.我觉得还是放在我的博客里能永久保存.以下就是今年初二学生写的环保倡议书. 倡议书(蒋怡冰初二(2)班) 保护资源,保护环 ...

  • "讲究卫生 保护环境"主题班会
  • "讲究卫生 保护环境"主题班会 11药护班 陈树铭 [活动主题]:环境卫生 从我做起 [活动地点]:11药护班教室 [活动目的]: 1.提高学生环保意识,改变不良生活习惯: 2.让学生意识到保护环境的重要性,从自己做起,从身边的小事做起. [活动起因]: 我们发现部分同学的环保意 ...

  • 保护环境讲话稿
  • 老师们.同学们: 大家好! 二十一世纪是一个经济飞速发展的时代,经济的飞速发展在给我们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给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带来了一些负面影响及危害.我们大家都知道,由于空气污染.白色污染.乱砍乱伐.汽车尾气等诸多原因地球已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天空已不再像往日那样湛蓝, 河流也缺少了昔日的碧绿 ...

  • 节能减排主题班会
  • 节能减排主题班会 活动目的: 响应国家环保总局,教育部联合发起的"节能减排,争当环境小卫士"活动的号召,举行"节能减排,我们在行动"中队主题队会,通过"歌伴舞<我们的生活真幸福>",观看视频发表感想,"相声<节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