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下[叶圣陶先生二三事]导学案及答案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张中行

【积累·练字】(把下面一句话,用正楷认真工整地抄写在方格中。)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 2.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重点·难点】

1.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2.领会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3.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预习·交流】

1.走近作家作品 张中行:(1909-2006.2.24),原名张璿,字仲衡。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1909年1月生于河北省香河县一农家。1931年通县师范学校毕业。1935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先后任教于中学和大学。建国后就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先生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自觉较专者为语文、中国古典和人生哲学。吹牛为文,以“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以真面目对人”为信条。被季羡林先生称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任中学、大学教师,副刊编辑、期刊主编。1949年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特约编审。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2.题目解读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 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3.知识建构

在写作中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

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这种艺术处理以一点观全面,以小见大,从不全到全的表现手法,给写作者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无限的表现力,同时为接受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以小见大中的“小”,是描写的焦点,它既是写作创意的浓缩和生发,也是写作者匠心独具的安排,因为它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典型的例子就是鲁迅先生的小说《一件小事》。

4.字词:

(1)给加点字注音: 牵涉( ) 丁卯( ) 繁碎( ) 拖延( ) 简明 ( ) .....

扼要( ) 规矩( ) 鞠躬( ) 搀合( ) 执笔( ) .....冗长( ) 惟德是辅( ) 半儒半释( ) ...(2)解释词语:

诲人不倦: 颠沛流离: 不即不离: 晦涩: 著作等身: 高文典册: (3)句子解释: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自读课文,把阅读的感想或疑问写在下面。

【自学·合作】

1.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脉络结构。

①第一部分第 段,写的是 。 ②第二部分第 段,写的是 。

③第三部分从第 段到第 段,详写叶圣陶先生 的方面。

④第四部分从第 段到第 段,从 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方面: 。

⑤第五部分第 段,写的是 的思考。

【研读·赏析】

1.研读第三自然段到第六自然段。

(1)这一部分主要讲述的是叶先生 的特点。 (2)第三自然段详细叙述的是: 。 (3)第四、第五自然段较为简略的叙述了: 。 (4)第六自然段讲述的是: 。

2.研读第七自然段到第十自然段,概括主要内容。

3.作者用一个什么词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文中

原句回答)

4.为什么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论述?

【巩固·拓展】

课堂练习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主要选择了那些材料?

2.文章重点塑造了叶先生的哪两种品行?

家庭作业 (必做部分)

填空

1.叶圣陶,又名 ,二十世纪著名作家、 、 、 。 2.张中行是当代知名 家、 家、 家。 3.《流年碎影》的是 ,《顺生论》的是 。 4.本文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主要品德是 。

5.本文记述的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方面的两个主要主张是 、 。 6.叶先生认为,“做”的意思是行为,“作”的意思是 。 7.学而不厌, ,何有于我哉? 8.仁者见仁, 。

9.《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 散文。

家庭作业 (选做部分)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赏析这一段运用的修辞手法。

推荐阅读

几件小事——记父亲叶圣陶

叶至诚

父亲反反复复地要我懂得,我是生活在人们中间的,在我以外,更有他人,要时时处

处替他人着想。

我今年62岁了,可是拿不好筷子。人家拿筷,拇指上一只,食指上一只,吃起来,两只筷平行地向碗里伸去,或扒或拣,灵活方便;我却是拇指、食指和中指合捏一双筷,想要吃什么,交叉着两只筷子往菜碗里伸。妻子取笑我说:“人家吃菜是拣的,你吃菜是叉的。”还跟小孙女讲:“不要学你爷爷,你爷爷拿筷多难看。”我就接着说:“是啊,我爸爸妈妈从来没管我怎么拿筷子,我自小就没学会。”

还有一件我无论如何干不好的事,就是写毛笔字。参加什么会议,看到会场门口摆着墨盘、毛笔、签到簿,我心里就嘀咕:“又得出一回洋相了。”好不容易毕恭毕敬把名字写上,自己再不敢多看一眼,只好出门不认货,掉头就走。这当然要怪我自己从小没有下功夫练过,然而父亲却从来也没问过我毛笔字写得怎么样这件事。直到后来我学着写散文了,父亲也只管我稿子写得是不是清楚,不管我的字是不是好看。

父亲也有管着我的事,譬如让我递给他一支笔,我随手递过去,不想把笔头交在了父亲手里,父亲就跟我说:“递一样东西给人家,要想着人家接到了手方便不方便,一支笔,是不是脱下笔帽就能写;你把笔头递过去,人家还要把它倒转来,倘若没有笔帽,还要弄人家一手墨水。刀子剪刀这一些更是这样,决不可以拿刀口刀尖对着人家;把人家的手戳破了呢?!”直到如今,我递任何东西给别人,总是把捏手的一边交给对方,报纸书本也让人家接到手就能看。

冬天,我走出屋子没把门带上,父亲在背后喊:“怕把尾巴夹着了吗?”次数一多,不必再用这么长的句子,父亲只喊:“尾巴,尾巴!”就这样渐渐养成了我冷天进出屋子随手关门的习惯。另外,父亲还告诫我开关房门要想到屋里还有别人,不可以砰的一声把门推开,砰的一声把门带上,要轻轻地开,轻轻地关,我也从此遵循到现在。

后来我想:父亲不管我的,都是只关系我个人的事,在这方面,父亲很讲民主,给我极大的自主权,有时候在我喜爱的事情上帮我一把,譬如为我儿时集邮册页的楠木夹板雕刻篆字题签,给我们手足三个修改文章等等;而父亲管我的,都是涉及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的事,在这方面,父亲反反复复地要我懂得,我是生活在人们中间的,在我以外,更有他人,要时时处处替他人着想。

抗战期间,父亲在《开明少年》上发表过两篇谈教育的卷头语,一篇叫《习惯成自然》,另一篇叫《要养成好的习惯》,主要说的就是父亲管着我的那层意思。

值此父亲逝世一周年之际,记下这些小事,也算是对他的怀念吧。

【收获·反思】

导学案答案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预习·交流】

4.(1)给加点字注音:shè mǎo suì yán jiǎn è jǔ jū hé zhí rǒng fǔ rú

(2)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即:接近,靠近;离:疏远,离开。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 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 不流畅,不易懂。 形容著述极多,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3)语出《论语·述而》。意思是,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语出《论语·述而》。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语出《论语·雍也》。意思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是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自学·合作】

1.①第1段,写作本文的缘由和选材。②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品德有过人之处。③第3段到第6段,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方面。④从第7段到第10段,语文方面 律己严。⑤第11段,学习和仿效叶圣陶先生品德的思考。

【研读·赏析】

1.(1)待人厚,律己严。(2)修改文章。(3)送客和复信。(4)会上发言。 2.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3.写话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注重简洁。

4.从历史来看,用白话代替文言,言文一致,是大势所趋,从理论到实践都已有了答案的,所以“不成问题”。从现实看,“写话”是切中时症的。

【巩固·拓展】 课堂练习

1.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给他写篇纪念文。与作者相关的,不见于或不明显见于高文典册的。

2.待人宽,律己严

家庭作业 (必做部分)

1.叶绍钧,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2.当代知名学者、哲学家、文学家。 3.待人宽,律己严。 4.写话,简洁。 5.行为,充当。

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8.记人。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张中行

【积累·练字】(把下面一句话,用正楷认真工整地抄写在方格中。)

【学习目标】

1.理解文章,掌握文中所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过人品性。 2.掌握本文对人物因小见大的刻画方法。

【重点·难点】

1.领会本文行文平易、内涵深厚的写作特点。 2.领会文中所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观点。 3.学习叶圣陶先生待人宽、律己严的品德。

【预习·交流】

1.走近作家作品 张中行:(1909-2006.2.24),原名张璿,字仲衡。未名湖畔三雅士之一.1909年1月生于河北省香河县一农家。1931年通县师范学校毕业。1935年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毕业。先后任教于中学和大学。建国后就职于人民教育出版社,从事编辑工作。先生涉猎广泛,博闻强记,遍及文史、古典、佛学、哲学诸多领域,人称“杂家”。自觉较专者为语文、中国古典和人生哲学。吹牛为文,以“忠于写作,不宜写者不写,写则以真面目对人”为信条。被季羡林先生称为“高人、逸人、至人、超人”。

193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国语言文学系。曾任中学、大学教师,副刊编辑、期刊主编。1949年后,任人民教育出版社编辑、特约编审。主要从事语文、古典文学及思想史的研究。曾参加编写《汉语课本》、《古代散文选》等。合作编著有《文言文选读》、《文言读本续编》;编著有《文言常识》、《文言津逮》、《佛教与中国文学》、《负暄琐话》等。 2.题目解读

叶圣陶,原名叶绍钧、字秉臣、圣陶,1894年10月28日生于江苏苏州,现代作家、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有“优秀的语言艺术家”之称。

1907年,考入草桥中学。1916年,进上海商务印书馆附设尚公学校执教,推出第一个童话故事《稻草人》。1918年,发表第一篇白话小说《春宴琐谭》。1923年,发表长篇小说《倪焕之》。 1949年后,先后出任教育部副部长、人民教育出版社社长和总编、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委员会委员、中国作家 协会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馆长、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政协副主席,第一、二、三、四、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民进中央主席。1983年当选为第六届全国政协副主席。是第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五届全国政协常委。 1988年2月16日在北京逝世,享年94岁。

3.知识建构

在写作中对形象进行强调、取舍、浓缩,以独到的想象抓住一点或一个局部加以集中描

写或延伸放大,以更充分地表达主题思想。这种艺术处理以一点观全面,以小见大,从不全到全的表现手法,给写作者带来了很大的灵活性和无限的表现力,同时为接受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获得生动的情趣和丰富的联想。以小见大中的“小”,是描写的焦点,它既是写作创意的浓缩和生发,也是写作者匠心独具的安排,因为它已不是一般意义的“小”,而是小中寓大,以小胜大的高度提炼的产物,是简洁的刻意追求。典型的例子就是鲁迅先生的小说《一件小事》。

4.字词:

(1)给加点字注音: 牵涉( ) 丁卯( ) 繁碎( ) 拖延( ) 简明 ( ) .....

扼要( ) 规矩( ) 鞠躬( ) 搀合( ) 执笔( ) .....冗长( ) 惟德是辅( ) 半儒半释( ) ...(2)解释词语:

诲人不倦: 颠沛流离: 不即不离: 晦涩: 著作等身: 高文典册: (3)句子解释:

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5.自读课文,把阅读的感想或疑问写在下面。

【自学·合作】

1.通读全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脉络结构。

①第一部分第 段,写的是 。 ②第二部分第 段,写的是 。

③第三部分从第 段到第 段,详写叶圣陶先生 的方面。

④第四部分从第 段到第 段,从 方面详写叶圣陶先生为人的另一方面: 。

⑤第五部分第 段,写的是 的思考。

【研读·赏析】

1.研读第三自然段到第六自然段。

(1)这一部分主要讲述的是叶先生 的特点。 (2)第三自然段详细叙述的是: 。 (3)第四、第五自然段较为简略的叙述了: 。 (4)第六自然段讲述的是: 。

2.研读第七自然段到第十自然段,概括主要内容。

3.作者用一个什么词表述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这种风格具体讲的是什么?(用文中

原句回答)

4.为什么叶圣陶先生的语文主张应该受到高度重视?作者从哪些方面进行论述?

【巩固·拓展】

课堂练习

1.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缘由是什么?主要选择了那些材料?

2.文章重点塑造了叶先生的哪两种品行?

家庭作业 (必做部分)

填空

1.叶圣陶,又名 ,二十世纪著名作家、 、 、 。 2.张中行是当代知名 家、 家、 家。 3.《流年碎影》的是 ,《顺生论》的是 。 4.本文记述的叶圣陶先生的主要品德是 。

5.本文记述的叶圣陶先生在语文方面的两个主要主张是 、 。 6.叶先生认为,“做”的意思是行为,“作”的意思是 。 7.学而不厌, ,何有于我哉? 8.仁者见仁, 。

9.《叶圣陶先生二三事》是一篇 散文。

家庭作业 (选做部分)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中有这样一段:“这有时使我想到《论语》上的话,一处是:“躬行君子,则吾未之有得。”一处是:“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两处都是孔老夫子认为虽心向往之而力有未能的,可是叶圣陶先生却偏偏做到了。”赏析这一段运用的修辞手法。

推荐阅读

几件小事——记父亲叶圣陶

叶至诚

父亲反反复复地要我懂得,我是生活在人们中间的,在我以外,更有他人,要时时处

处替他人着想。

我今年62岁了,可是拿不好筷子。人家拿筷,拇指上一只,食指上一只,吃起来,两只筷平行地向碗里伸去,或扒或拣,灵活方便;我却是拇指、食指和中指合捏一双筷,想要吃什么,交叉着两只筷子往菜碗里伸。妻子取笑我说:“人家吃菜是拣的,你吃菜是叉的。”还跟小孙女讲:“不要学你爷爷,你爷爷拿筷多难看。”我就接着说:“是啊,我爸爸妈妈从来没管我怎么拿筷子,我自小就没学会。”

还有一件我无论如何干不好的事,就是写毛笔字。参加什么会议,看到会场门口摆着墨盘、毛笔、签到簿,我心里就嘀咕:“又得出一回洋相了。”好不容易毕恭毕敬把名字写上,自己再不敢多看一眼,只好出门不认货,掉头就走。这当然要怪我自己从小没有下功夫练过,然而父亲却从来也没问过我毛笔字写得怎么样这件事。直到后来我学着写散文了,父亲也只管我稿子写得是不是清楚,不管我的字是不是好看。

父亲也有管着我的事,譬如让我递给他一支笔,我随手递过去,不想把笔头交在了父亲手里,父亲就跟我说:“递一样东西给人家,要想着人家接到了手方便不方便,一支笔,是不是脱下笔帽就能写;你把笔头递过去,人家还要把它倒转来,倘若没有笔帽,还要弄人家一手墨水。刀子剪刀这一些更是这样,决不可以拿刀口刀尖对着人家;把人家的手戳破了呢?!”直到如今,我递任何东西给别人,总是把捏手的一边交给对方,报纸书本也让人家接到手就能看。

冬天,我走出屋子没把门带上,父亲在背后喊:“怕把尾巴夹着了吗?”次数一多,不必再用这么长的句子,父亲只喊:“尾巴,尾巴!”就这样渐渐养成了我冷天进出屋子随手关门的习惯。另外,父亲还告诫我开关房门要想到屋里还有别人,不可以砰的一声把门推开,砰的一声把门带上,要轻轻地开,轻轻地关,我也从此遵循到现在。

后来我想:父亲不管我的,都是只关系我个人的事,在这方面,父亲很讲民主,给我极大的自主权,有时候在我喜爱的事情上帮我一把,譬如为我儿时集邮册页的楠木夹板雕刻篆字题签,给我们手足三个修改文章等等;而父亲管我的,都是涉及我和他人之间的关系的事,在这方面,父亲反反复复地要我懂得,我是生活在人们中间的,在我以外,更有他人,要时时处处替他人着想。

抗战期间,父亲在《开明少年》上发表过两篇谈教育的卷头语,一篇叫《习惯成自然》,另一篇叫《要养成好的习惯》,主要说的就是父亲管着我的那层意思。

值此父亲逝世一周年之际,记下这些小事,也算是对他的怀念吧。

【收获·反思】

导学案答案

13.叶圣陶先生二三事

【预习·交流】

4.(1)给加点字注音:shè mǎo suì yán jiǎn è jǔ jū hé zhí rǒng fǔ rú

(2)诲:教导。教导人特别耐心,从不厌倦。 生活艰难,四处流浪。 即:接近,靠近;离:疏远,离开。指对人既不接近,也不疏远。 多指对人似亲非亲、似疏非疏的关系。 不流畅,不易懂。 形容著述极多,迭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指封建朝廷的重要文书、诏令。

(3)语出《论语·述而》。意思是,做一个身体力行的君子,那我还没有做到。 语出《论语·述而》。学习不觉得满足,教人不知道疲倦,这对我能有什么因难呢?” 仁者见它说是仁,智者见它说是智。比喻对同一个问题,不同的人从不同的立场或角度有不同的看法。

语出《论语·雍也》。意思是:自己要站得住,同时也要是别人站得住;自己要事事行得通,同时也要使别人事事行得通。

【自学·合作】

1.①第1段,写作本文的缘由和选材。②第2段,总写叶圣陶先生品德有过人之处。③第3段到第6段,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的方面。④从第7段到第10段,语文方面 律己严。⑤第11段,学习和仿效叶圣陶先生品德的思考。

【研读·赏析】

1.(1)待人厚,律己严。(2)修改文章。(3)送客和复信。(4)会上发言。 2.作文,做人,力求完美,以身作则,鞠躬尽瘁。

3.写话 平易自然,鲜明简洁,细致恳切,念,顺口,听,悦耳,说像话还不够,就是话。还特别注重简洁。

4.从历史来看,用白话代替文言,言文一致,是大势所趋,从理论到实践都已有了答案的,所以“不成问题”。从现实看,“写话”是切中时症的。

【巩固·拓展】 课堂练习

1.叶圣陶先生去世了,作者给他写篇纪念文。与作者相关的,不见于或不明显见于高文典册的。

2.待人宽,律己严

家庭作业 (必做部分)

1.叶绍钧,教育家、文学出版家和社会活动家。 2.当代知名学者、哲学家、文学家。 3.待人宽,律己严。 4.写话,简洁。 5.行为,充当。

6.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 7.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8.记人。


相关内容

  • 读写结合课
  • 读写结合课: 读写结合课的关键是找好读写结合的关键点,深入挖掘课文中的写作指导点.如:①句式仿写:人教版七下<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运用"不必说„„也不必说„„单是„„"写一段话.人教版八上<芦花荡>-课文中有不少如诗如画的景物描写,如"月明风 ...

  • 人教新教材语文七下读读写写注音
  • 2017年新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下)读读写写 1.邓稼先 元勋 yuán xūn 奠基 diàn jī 选聘 xuǎn pìn 谣言 yáo yán 背诵 bâi sînɡ 昼夜 zhîu yâ 昆仑 kūn lún 挚友 zhì yǒu 可歌可泣 kě ɡē kě qì 鲜为人知 xiǎn wãi ...

  • 人教版七下第一第二第三单元综合测试卷
  • 为明国际学校七年级第二学期第八次周测试卷 (全卷满分100分 测试时间50分钟) 班级 一.选择题(12分) 1.以下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肿胀(zǒng) 叮嘱..(z..ū) 骊歌(lB.脑髓. suí 鸡毛掸子.tǎn .ì) 炽 东方朔 shuî 机杼.痛(chì) (zhC ...

  • 人教版七下文言文阅读复习测试卷
  • (一) 伤仲永 (20分) 金溪民方仲永,世隶耕.仲永生五年,未尝识书具,忽啼求之.父异焉,借旁近与之,即书诗四句,并自为其名.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传一乡秀才观之.自是指物作诗立就,其文理皆有可观者.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或以钱币乞之.父利其然也,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不使学. 余闻之也久.明道 ...

  • 人教版语文七下字词复习带答案
  • 七下语文字词复习带 第一单元 cuán( )成 确záo( ) 菜qí( ) 桑shân ( ) ....脑suǐ( ) 收liǎn( ) bî( )学 人迹hǎn( )至 bǐ( ) 谷 蝉tuì( ) 人声dǐng( )沸 kuī( ) 甲 zhǒng zhàng( ) 叮zhǔ( ) lí( ...

  • 人教版七下第四单元写作·表达自己的看法
  • 厉雄燕,温州市教坛新秀.百名领军教师,永嘉县首席学科带头人.初中语文教研员.曾荣获过省"春蚕奖".市"师德楷模",全国课例评比一等奖.市优质课评比一等奖.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这句古训,集中反映了历代文人墨客诗文创作的历史使 ...

  • 初中语文教学课件大全
  • [名师风采]高考语文评价目标的形成与展望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不错过那股味道(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这样的画面,让我流连(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只是因为那本书(附点评)06-06 [中考作文]中考考前必读范文:美丽的插曲(附 ...

  • 人教版英语七下Unit4基础巩固练习题
  • Unit4基础巩固 一. 根据所给单词,填入一个正确的单词形式. 1. Yao Ming practices ______(play) basketball every day. 2. ______(not) talk.. It' s time for class. 3.My sister ____ ...

  • 人教版七下期中考试试卷
  • 2015-2016学年度第二学期 七 七 年级 期中考试 语文考试试题 考试时间:120 分钟 总分 :100 分 说明:考生在答题时,必须将所有答题内容都写在答题卡上,凡写在试卷上的一律不计分. .............................一.书写水平考查(3分) 1.根据作文的书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