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仇德辉:不存在脱离"有用性"的价值概念

致仇德辉:不存在脱离“有用性”的价值概念一

谢谢仇先生就我对之大作《统一价值论》所作评论的对应回复。关于仇先生回复当中“两点混淆”再作简要答复如下:

1。只有“事实”才会有独立的主体性,而价值的主观性,就是指其判断主体方面。因此,不存在混淆问题。

当我们谈论物之“价值”的时候,总是针对一个客观存在的客体“物”的,任何价值都是指主体人对客体物的价值判断问题,不因为客体的客观存在性而否认价值是“人-物关系"这个界定。

从仇先生的“价值三要素”论可以看出,价值概念是离不开“人”的,这就否定了仇先生自己的“能量论”,因为“能量”是物本身的属性,和人没有关系,不会因人而异。

2。不存在脱离“有用性”(即仇先生所谓的功用价值)的价值概念。

任何不具有"有用性"的物品必然同时不具有可以称为“价

值”的品质。仇先生不妨举出一例(不具有功用价值但是有价值——请不要先入为主地把价值指定为能量)来反驳。

马克思的价值论,其实就是区分所谓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和仇先生的“价值与功用价值”对应。马克思也认为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但是,这种区分是错误的。马克思也把价值看作是商品的属性,这就否认了价值是“人-物”关系的认识。马克思的价值概念在哲学和经济学方面是双重的,不是统一的。

附文:

仇德辉·价值理论容易出现的两个方面的概念混淆——与张建平商榷

张建平先生发表了题为“仇德辉《统一价值论》:步入误区的价值论”。我认为,他产生了两个方面的概念混淆,这也是价值理论最容易出现的两个方面的概念混淆:

一是,混淆了价值的主体性与价值的主观性。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任何

事物的价值大小不仅取决于客观事物的品质特性(包括物质的物理、化学、数学特性等)和环境的品质特性(包括自然环境特性、社会环境特性、时间特性、空间特性、风险概率特性等),而且还取决于使用者本身的品质特性(包括使用者的生理特性、心理特性和精神特性等),这就是所谓的“价值的三要素”,即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客体、介体和主体的品质特性。价值的主观性是指任何事物的价值,作为一种特殊的客观存在,必然会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形成相应的主观意识:即价值意识,人的价值意识通常表现为价值评价、价值观和情感。显然,同一事物,对于不同的人将会具有不同的价值;同一事物的价值,对于不同的人将会具有不同的价值评价。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很容易混淆。

二是,混淆了价值与功能价值(即有用性)。统一价值论认为

,任何事物的价值等于其功能价值与耗散价值之差。当功能价值与耗散价值相等时,事物的价值为零。事物的功能价值(即事物的有用性)遵循着“边际效用规律”,随着使用者对于它们的使用量或使用规模的增长而下降,因此,对于那些供给充分的事物(即不存在相对稀缺性的事物,如空气、阳光、土壤等),使用者对于它们的使用量必然会达到最大限度,这样,它们的功能价值必然会降至最小值,当事物

的功能价值降至其耗散价值时,该事物的价值为零,人就会自发地停止增长对于它们的使用量或使用规模。但是,对于相对稀缺的事物,人对于它们的使用量或使用规模由于受到供给有限的制约,其功能价值总是不能降至其耗散价值,总是大小于其耗散价值,因此这些事物的价值通常总是大于零。总之,有用并等于有价值,供给充分的事物虽然有用,但它们并没有价值。

查看张建平的所有文章

致仇德辉:不存在脱离“有用性”的价值概念一

谢谢仇先生就我对之大作《统一价值论》所作评论的对应回复。关于仇先生回复当中“两点混淆”再作简要答复如下:

1。只有“事实”才会有独立的主体性,而价值的主观性,就是指其判断主体方面。因此,不存在混淆问题。

当我们谈论物之“价值”的时候,总是针对一个客观存在的客体“物”的,任何价值都是指主体人对客体物的价值判断问题,不因为客体的客观存在性而否认价值是“人-物关系"这个界定。

从仇先生的“价值三要素”论可以看出,价值概念是离不开“人”的,这就否定了仇先生自己的“能量论”,因为“能量”是物本身的属性,和人没有关系,不会因人而异。

2。不存在脱离“有用性”(即仇先生所谓的功用价值)的价值概念。

任何不具有"有用性"的物品必然同时不具有可以称为“价

值”的品质。仇先生不妨举出一例(不具有功用价值但是有价值——请不要先入为主地把价值指定为能量)来反驳。

马克思的价值论,其实就是区分所谓的“交换价值”和“使用价值”的,和仇先生的“价值与功用价值”对应。马克思也认为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但是,这种区分是错误的。马克思也把价值看作是商品的属性,这就否认了价值是“人-物”关系的认识。马克思的价值概念在哲学和经济学方面是双重的,不是统一的。

附文:

仇德辉·价值理论容易出现的两个方面的概念混淆——与张建平商榷

张建平先生发表了题为“仇德辉《统一价值论》:步入误区的价值论”。我认为,他产生了两个方面的概念混淆,这也是价值理论最容易出现的两个方面的概念混淆:

一是,混淆了价值的主体性与价值的主观性。价值的主体性是指任何

事物的价值大小不仅取决于客观事物的品质特性(包括物质的物理、化学、数学特性等)和环境的品质特性(包括自然环境特性、社会环境特性、时间特性、空间特性、风险概率特性等),而且还取决于使用者本身的品质特性(包括使用者的生理特性、心理特性和精神特性等),这就是所谓的“价值的三要素”,即价值的大小取决于客体、介体和主体的品质特性。价值的主观性是指任何事物的价值,作为一种特殊的客观存在,必然会反映到人的头脑中,形成相应的主观意识:即价值意识,人的价值意识通常表现为价值评价、价值观和情感。显然,同一事物,对于不同的人将会具有不同的价值;同一事物的价值,对于不同的人将会具有不同的价值评价。这是两种不同性质的问题,很容易混淆。

二是,混淆了价值与功能价值(即有用性)。统一价值论认为

,任何事物的价值等于其功能价值与耗散价值之差。当功能价值与耗散价值相等时,事物的价值为零。事物的功能价值(即事物的有用性)遵循着“边际效用规律”,随着使用者对于它们的使用量或使用规模的增长而下降,因此,对于那些供给充分的事物(即不存在相对稀缺性的事物,如空气、阳光、土壤等),使用者对于它们的使用量必然会达到最大限度,这样,它们的功能价值必然会降至最小值,当事物

的功能价值降至其耗散价值时,该事物的价值为零,人就会自发地停止增长对于它们的使用量或使用规模。但是,对于相对稀缺的事物,人对于它们的使用量或使用规模由于受到供给有限的制约,其功能价值总是不能降至其耗散价值,总是大小于其耗散价值,因此这些事物的价值通常总是大于零。总之,有用并等于有价值,供给充分的事物虽然有用,但它们并没有价值。

查看张建平的所有文章


相关内容

  • 完善我国发现埋藏物立法
  • ・12・ 2014・03(中) LEGALITYVISION 法制博览 探索争鸣 乌木归属问题研究 ---兼议完善我国发现埋藏物立法 肖德辉 倡 江西财经大学法学院,江西 南昌 330032 [摘要]2012年2月四川省彭州市通济镇村民吴高亮发现乌木后,一时间对于乌木的归属问题成为社会热点话题.四川 ...

  • 以原研哉的"白"设计理念为例,浅谈设计的美学力量
  • 摘要:文章以解读原研哉的"白"设计理念作为理论支撑,通过对运用"白"设计理念的几个典型设计品牌案例进行环比分析,研究"白"中所蕴含的设计情感.以及基于此设计情感表达而形成的设计的美学力量. 关键词:设计:白:美学力量 检索:www.artd ...

  • 龚如心:钱情危局
  • 香港的亚洲第一富婆.香港华懋集团主席龚如心在轰动全港的"世纪争产案"中败诉之后,目前正积极部署反击战,继续与公公王廷歆争夺300亿港元家产. 香港的亚洲第一富婆龚如心同公公王廷歆争夺遗产案以龚一审败诉尘埃暂落,但官司远未了结.龚如心已在筹款准备上诉,希冀在遗产案上"咸鱼 ...

  • 一锤定音鉴定专家
  • 等法院宣布王德辉法律死亡。根据王德辉1968年所立遗嘱,他的父亲王廷歆将继承他的400亿港币遗产,就在这个时候,王德辉的妻子龚如心拿出了一份号称是王德辉在1990年签署的遗嘱,而这份遗嘱的继承人却是龚如心。到底谁是真正的遗产继承人?谁拿的才是真正的遗嘱?于是,一场世纪遗产争夺案拉开了序幕。///此案 ...

  • 修改后会计目标
  • 论会计目标 09财务2班 潘艳芬 指导老师 张文馨 摘要:会计目标是关于会计系统所应达到境地的抽象范畴,它是沟通会计系统与会计环境的桥梁,是连接会计理论与会计实践的纽带.会计系统围绕会计目标发挥作用,会计目标引导会计系统运行.因而,会计目标理论研究是会计理论研究与会计实务发展中的重要内容.会计目标作 ...

  • 马哲知识点整理
  • 马克思主义哲学 一.哲学基本问题,主观唯心主义与客观唯心主义? 1.哲学的基本问题--含义:是贯穿于全部哲学问题之中并统率和制约其他一切问题的根本问题,也是各种哲学学派.思潮争论的根本问题. 2.类型: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始终是哲学的基本问题(唯物论与唯心论之争--"本体论"问题 ...

  • 人力资源会计的问题研究
  • 人力资源会计的问题研究 作者:天天论文网 日期:2016-4-29 14:47:54 点击:0 摘要:资产是指企业过去发生的,由企业拥有或控制的,预期会给企业带来经济利益的资源.而人力资源作为企业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当然也构成了一项重要的资产.由于目前人力资源会计在我国的使用不甚广泛,文章将通过对其相 ...

  • 略论社会主义的价值观
  • 内容摘要 :本文运用价值理论分析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内在结构,探讨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想内涵和精神实质. 关键词:价值 核心价值体系 价值及其特征 (一)价值 1.价值.哲学的价值范畴是表示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概念,是指客观事物对人的需要的满足,即对人的有用性.主体是现实的人,客体是指 ...

  • 教育无用论探析
  • 作者:李先军 现代大学教育 2009年06期 中图分类号:G4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1610(2009)01-0019-05 教育无用论是当今社会流行的一种社会思潮.它对学校教育的破坏性无疑是巨大的.当今我国读书无用论思想的又一次抬头,已经影响到人们对教育投入的热情.只有深入分析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