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冬凤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书籍是点亮智慧的明灯

——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暑假,我细细品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让我受益匪浅,文章短小精辟,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仿佛在听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语重心长地讲述他的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名言和“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以及他实实在在的教育行为,使他堪称“万世师表”,是当之无愧的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读后,感觉如沐春风,下面谈谈自己阅读后的点滴体会。

一、要做一个学无止境的教师。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读书,其本质是充实课本知识,将学生视野由课本引向社会,拓宽学生思路,活跃学生思路,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努力尝试用多媒体辅导教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对于一名青年教师来说,要做一个学无止境的人,只有树立继续学习的意识和行动,方能在教的过程产生新鲜感,不至于产生倦意,也才能满足学生日渐增长的求知欲望。所以陶先生说:“先生既没有进步,学生就难有进步了。这也是教学分离的流弊,那好的先生就不是这样,他必定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他认为“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的确如此,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模仿目标,待到学生上学后,教师则成为学生的第二任模仿目标,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映在学生眼中,刻于学生心上,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言行。好学的教师会在无形中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于影响学生的一生。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人,应有一种危机感。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正如陶先生说的那

样:“学习,学习,学习,学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们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的专,也要学的博。”

总之,作为教师,唯一的就是要不停止地学习和读书。教师的生命发展离不开读书与学习。当今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改进,知识面在不断拓宽,我们面对的学生都是具有挑战性的学生,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二、要做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楷模 ,首先体现在热爱学生上,这是养成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的情感基础。陶行知先生的爱的教育,令人深受启发。是的,“爱”也是一种教育,用师爱与学生建立起感情,它不仅能提高眼前的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成人和成才,对学生的身心的发展,品德的形成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教师爱学生,不仅要关心了解学生,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平对待学生,而且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现代教育思想,真正成为学生严师益友。

在陶先生的教育思想里,“仁”与“爱”占很大的比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其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襟,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这是相得益彰的。“四块糖果”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在教育界一直传为佳话,也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学习和仿效的范本。在这个故事里,陶行知先生对“打架事件”的处理,完全打破了以往的常规教育模式,并没有采用毫无实际内容的空洞说教,也没有一味简单生硬地指责数落,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耐心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达到教育转化学生的预期目的。教育效果令人称奇,究其所在,便是一个“爱”字,试想,倘若当时陶先生怒气冲冲,不分青红皂白,将这位学生一顿劈头盖脸地责骂,后果可想而知。“爱的教育”在这个小小的故事中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像陶先生遇到的类似打架的学生还有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付出

一定的细心、耐心和爱心,始终把“爱的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三、要做一个真诚待生的老师。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宽容对待学生,课堂上也知道不能以“教师自居,不能搞一言堂”要与学生共同探讨知识,共同进步,面对调皮的学生往往缺少耐心,当他们太调皮时想以教师的权威压制学生,让学生乖乖听从不再惹事生非,但总是事与愿违,特别是望着个别学生毫不在乎的眼神,不屑一顾的神情真让我一筹莫展,《陶行知教育名篇》里要求教师:“放下架子,教师要有豁达的心胸,真诚的态度炽热的情感,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因学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这句话让我真正知道如何去对待调皮的学生。

四、要做一个欣赏学生的老师。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有的学生看死了,把他们看成坏孩子,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他不会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努力把他塑造成一个有用的人材。欣赏是有效实施教育的态度,是实施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欣赏优秀学生的同时应对差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鼓励。在教学过程中,例如:有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许进步不快但他很有上进心;有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但是他富有正义感;还有些同学学习不行,他们可能乒乓球、羽毛球打的好,歌声、舞蹈很美;特别是一些学习差的学生,因平常受的批评多、表扬少,作为语文教师则更应善于发现他们闪光的地方。应抓住机遇给他们创造表现自已聪明才智的机会。使他们各个方面不断进步。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教师去发现,去欣赏。只有欣赏你的学生才能树立他们自信,才能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喜学、乐学于你的课程。

五、要做一个教学生学的老师。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

学。书中他作过一个生动的譬喻:游泳要在水里游,学游泳,就须在水里学。若不下水,只管在岸上读游泳的书籍,做游泳的动作,纵然学了一世,到了下水的时候,还是要沉下去的。学生的学习亦是如此,光学会书本上的知识,不懂得如何去实践运用,即使把书上的内容倒背如流,又有何用呢?因此,教师不应该仅仅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如何去用。

我们要懂得,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内容已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无所谓能力的培养了。因此我们主张要由“喂养”式转为“觅食”式的教学。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学”,就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的社会职能就是体现出“导”这个特点来。陶行知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等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根本不用思考,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类的问题。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通过这一方法的寻求来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我努力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精髓运用到我的课堂中,学生思考的时间更多了,讨论质疑的时间更多了,自己动手操作的时间更多了。我注意把每一个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出来,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探究上,不但提高了孩子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我也常常品尝到教学带来的快乐,从中收获着一个个成功和惊喜。我常在课后反思:这节课学生除学习了新知识外,还学会了哪些方法,提高了哪些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希望给学生“点石成金”的金手指。我不知现在是不是成为了陶行知

先生所说的第三种先生——好的先生,教学生学的先生,但我有了努力的方向,有了追求的目标。

总之,我在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时候,感到处处真理洋溢,处处值得细思细品,如人行于百花园中,所过之处皆是芳草蛱蝶、鲜花争艳。我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感到精神十分愉悦。我想这也是读书、读好书给人带来的好处吧!

读完这本书我不断地提醒自己:学会学习;学会向学生表达自己的爱;学会把每个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学会欣赏学生,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学会“教学做合一”;学会把学生看作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以更好的心态投入工作,才不会抱怨自己付出的太多,因为你会发现:在付出爱的同时,我们也在收获着爱!

书籍是点亮智慧的明灯

——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暑假,我细细品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一书,让我受益匪浅,文章短小精辟,行文深入浅出、通俗易懂,仿佛在听一位慈眉善目的长者语重心长地讲述他的教育。“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教育名言和“行是知之始,知是行之成”“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的教育理论,以及他实实在在的教育行为,使他堪称“万世师表”,是当之无愧的 “伟大的人民教育家”。 读后,感觉如沐春风,下面谈谈自己阅读后的点滴体会。

一、要做一个学无止境的教师。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有人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教师不仅要有一桶水,而且要有“自来水”、“长流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教师读书,其本质是充实课本知识,将学生视野由课本引向社会,拓宽学生思路,活跃学生思路,使课堂教学充满生机与活力。同时努力尝试用多媒体辅导教学,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对于一名青年教师来说,要做一个学无止境的人,只有树立继续学习的意识和行动,方能在教的过程产生新鲜感,不至于产生倦意,也才能满足学生日渐增长的求知欲望。所以陶先生说:“先生既没有进步,学生就难有进步了。这也是教学分离的流弊,那好的先生就不是这样,他必定是一方面指导学生,一方面研究学问。”他认为“惟有学而不厌的先生才能教出学而不厌的学生”。的确如此,家长是学生的第一任模仿目标,待到学生上学后,教师则成为学生的第二任模仿目标,教师的一举一动、一言一行无不映在学生眼中,刻于学生心上,潜移默化地影响他们的言行。好学的教师会在无形中带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甚至于影响学生的一生。

作为一名年轻教师,“要教人求真,首先要教己求真,求真的知识,真的本领,真的道德。” 俗话说:“活到老,学到老。”现在的社会日新月异,我们周围时刻充满着变化。一个有强烈使命感的人,应有一种危机感。怎样才能跟上时代的步伐,而不被社会所淘汰呢?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心怀进取心,下苦功夫学。正如陶先生说的那

样:“学习,学习,学习,学到人所不知,人所不能„„我们要虚心的跟一切人学,跟先生学,跟大众学,跟小孩学,跟朋友学,跟大自然学,也跟大社会学,要学的专,也要学的博。”

总之,作为教师,唯一的就是要不停止地学习和读书。教师的生命发展离不开读书与学习。当今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不断改进,知识面在不断拓宽,我们面对的学生都是具有挑战性的学生,因此教师必须不断学习,终身学习。

二、要做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

教师要成为学生的楷模 ,首先体现在热爱学生上,这是养成学生健全人格的教育的情感基础。陶行知先生的爱的教育,令人深受启发。是的,“爱”也是一种教育,用师爱与学生建立起感情,它不仅能提高眼前的教育质量,也会促进学生成人和成才,对学生的身心的发展,品德的形成都会产生重要影响。教师爱学生,不仅要关心了解学生,尊重信任学生,严格要求学生,公平对待学生,而且树立“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的现代教育思想,真正成为学生严师益友。

在陶先生的教育思想里,“仁”与“爱”占很大的比重。“没有爱,就没有教育”,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这句话道出了陶行知教育的真谛。作为一名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以其睿智的目光、博大的胸襟,倡导并实践了爱的教育。教师爱学生,就有教育,学生爱教师,于是教育产生效果,这是相得益彰的。“四块糖果”这个耳熟能详的故事,在教育界一直传为佳话,也成为许多教育工作者学习和仿效的范本。在这个故事里,陶行知先生对“打架事件”的处理,完全打破了以往的常规教育模式,并没有采用毫无实际内容的空洞说教,也没有一味简单生硬地指责数落,而是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循循善诱,耐心地一步一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达到教育转化学生的预期目的。教育效果令人称奇,究其所在,便是一个“爱”字,试想,倘若当时陶先生怒气冲冲,不分青红皂白,将这位学生一顿劈头盖脸地责骂,后果可想而知。“爱的教育”在这个小小的故事中得以淋漓尽致地体现。在我们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像陶先生遇到的类似打架的学生还有很多,这就要求我们教育工作者需要付出

一定的细心、耐心和爱心,始终把“爱的教育”贯穿在教育教学实践中。

三、要做一个真诚待生的老师。

教师和学生在人格上是平等的,要宽容对待学生,课堂上也知道不能以“教师自居,不能搞一言堂”要与学生共同探讨知识,共同进步,面对调皮的学生往往缺少耐心,当他们太调皮时想以教师的权威压制学生,让学生乖乖听从不再惹事生非,但总是事与愿违,特别是望着个别学生毫不在乎的眼神,不屑一顾的神情真让我一筹莫展,《陶行知教育名篇》里要求教师:“放下架子,教师要有豁达的心胸,真诚的态度炽热的情感,公正的对待每一位学生,不因学生自身智力、性格、情趣等方面的差异而有所不同.”这句话让我真正知道如何去对待调皮的学生。

四、要做一个欣赏学生的老师。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曾对教师说过一句名言:“你的鞭子下有瓦特,你的冷眼里有牛顿,你的讥笑声中有爱迪生”。这句话告诉我们不能把有的学生看死了,把他们看成坏孩子,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也会发展、变化,即使他不会成为瓦特、牛顿、爱迪生,也要努力把他塑造成一个有用的人材。欣赏是有效实施教育的态度,是实施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我认为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在欣赏优秀学生的同时应对差生进行有效的沟通和鼓励。在教学过程中,例如:有些学习基础较差的学生也许进步不快但他很有上进心;有些调皮捣蛋的学生学习成绩不好但是他富有正义感;还有些同学学习不行,他们可能乒乓球、羽毛球打的好,歌声、舞蹈很美;特别是一些学习差的学生,因平常受的批评多、表扬少,作为语文教师则更应善于发现他们闪光的地方。应抓住机遇给他们创造表现自已聪明才智的机会。使他们各个方面不断进步。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保持浓厚的学习兴趣,就需要教师去发现,去欣赏。只有欣赏你的学生才能树立他们自信,才能挖掘他们的潜力,使他们喜学、乐学于你的课程。

五、要做一个教学生学的老师。

陶行知先生提出“教学做合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认为好的老师不是教书,也不是教学生,而是教学生

学。书中他作过一个生动的譬喻:游泳要在水里游,学游泳,就须在水里学。若不下水,只管在岸上读游泳的书籍,做游泳的动作,纵然学了一世,到了下水的时候,还是要沉下去的。学生的学习亦是如此,光学会书本上的知识,不懂得如何去实践运用,即使把书上的内容倒背如流,又有何用呢?因此,教师不应该仅仅把书本上的知识教给学生,更应该教会学生如何去学,如何去用。

我们要懂得,教学并非简单的知识传授,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如果说教学内容已体现了这一方面的要求,而仍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的话,就无所谓能力的培养了。因此我们主张要由“喂养”式转为“觅食”式的教学。陶行知指出,在教学过程中,先生的责任不在于教,不在教学,而在于教学生学。先生如果只“教”或只“教学”,就把学生当作“容器”,被动地接受知识,调动不起学生学的积极性,更不能启发学生的独立思考。素质教育主张教师是主导,学生是主体,所以教师的社会职能就是体现出“导”这个特点来。陶行知认为,教师不应把现成的解决等问题的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根本不用思考,而应把解决问题的思路告诉学生,使学生自己动脑,经过不断反复推敲以求得最佳结果。与此同时,陶行知又指出不能让学生像“无头的苍蝇”似的盲目乱撞,教师应精心设计好一系列程序,指导学生用最短的时间来解决问题。对解决问题的过程本身而言,能推而广之,达到举一反三,触类旁通的效果;对解决问题的方法而言也能够发出去,以期达到解决别类的问题。由此我们不难体会到陶行知的苦心,他想通过这一方法的寻求来最终培养学生的能力,能力有了,学生就不仅能使自己获得丰富的知识,而且还可以探索解决新的问题。

我努力将陶行知先生的教育精髓运用到我的课堂中,学生思考的时间更多了,讨论质疑的时间更多了,自己动手操作的时间更多了。我注意把每一个孩子学习的主动性发挥出来,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启发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质疑、引导学生探究上,不但提高了孩子的课堂参与积极性,我也常常品尝到教学带来的快乐,从中收获着一个个成功和惊喜。我常在课后反思:这节课学生除学习了新知识外,还学会了哪些方法,提高了哪些能力。“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希望给学生“点石成金”的金手指。我不知现在是不是成为了陶行知

先生所说的第三种先生——好的先生,教学生学的先生,但我有了努力的方向,有了追求的目标。

总之,我在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时候,感到处处真理洋溢,处处值得细思细品,如人行于百花园中,所过之处皆是芳草蛱蝶、鲜花争艳。我的思想境界得到了升华,感到精神十分愉悦。我想这也是读书、读好书给人带来的好处吧!

读完这本书我不断地提醒自己:学会学习;学会向学生表达自己的爱;学会把每个学生放在与自己平等的位置上;学会尊重学生的人格;学会欣赏学生,挖掘他们的闪光点;学会“教学做合一”;学会把学生看作自己生命中的一部分„„只有这样,才能以更好的心态投入工作,才不会抱怨自己付出的太多,因为你会发现:在付出爱的同时,我们也在收获着爱!


相关内容

  • [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 <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港侨中学 钟稚冰 暑假里,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精选>就像喝一杯陈年的老酒,不仅滋味在口中,那浓郁的醇香更是涌上心头.教育,不是一项简单的事业,需要用生命去诠释它的意义.它给了我很多的启示.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陶 ...

  •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 读<陶行知教育名篇>有感 塔寺学校 罗品 前几天,偶然翻开<陶行知教育名篇>,阅读了一些章节,"生活即教育"."教学做合一"."行是知之始".这些内容都给我留下了比较深的印象."单纯的劳力,只是蛮干,不能算 ...

  • 读[陶行知名篇精选]有感
  • 读<陶行知名篇精选>有感 有一位慈祥的老人在讲述着自己一生对教育的感悟,我虔诚的聆听着,或有恍悟,或有懵懂,或有担忧,或有希望...... 没错,这位老人便是陶行知先生.不幸的是,他所追求的思想正在中国人的记忆中渐渐淡去.但似乎大家是喜欢他的教育的,各大网站,各个刊物,不正在推崇着他的教 ...

  • 中学语文教师阅读推荐书目
  • 中学语文教师阅读推荐书目 撰稿人: 录入人: srl 录入时间:2010-3-18 点击数:1511次 2010年上半年 1.<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 全1册) 苏霍姆林斯基 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初版) 推荐理由:<给教师的建议(修订版.全1册)>有一百条给老师的建议, ...

  • 一日三省吾身
  • 一日三省吾身--读<陶行知名篇精选>有感 东王店小学--陈向阳 今天,当我读过<陶行知名篇精选>中的<每天四问>这篇文章后,不禁拍案叫绝,联想到当前学生教育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心里由衷的敬佩陶老在半个多世纪以前所发出的呐喊,至今仍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一问:我的身体 ...

  • _陶行知教育名篇_读后感
  •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增城市天恩学校 姚宇 陶行知先生的文章,曾经也拜读过.这回,看完这本<陶行知教育名篇>,对我来说,好像又上了一堂课.从学校毕业之后,我就从一个学生,变成了一个"先生",年轻总是经验不足的,所以在踏上工作岗位的这些日子以来,我依然虚 ...

  • [陶行知名篇精选]读后感
  • 教人求真,学做真人 --<陶行知名篇精选>读后感 最近,读了<陶行知名篇精选>,陶行知先生的教育思想博大精深,每一篇文章虽然都不长,却给了我很多的启示.陶行知是20世纪中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不仅在中国,而且在世界,都有重要的影响.20世纪过去了,在新的 ...

  • 1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书心得 房山中心小学 唐倩 读完<陶行知教育名篇>,掩卷沉思,给我很大的启示.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从"教学合一"."学生自治"."创造的教育"."创造的儿童教育"等各 ...

  •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 <陶行知教育名篇>读后感 旅顺大华小学 汪雅芹 读了<陶行知教育名篇>,感受颇多陶行知是一位为世人敬仰.怀念的人民教育家.他以毕生的精力,批判旧教育,探索新教育,致力于教育改革并付诸实践.本书汇集了陶行知先生平生教学研究与实践的精髓,"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