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上诗词五首赏析

九年级总复习之诗词部分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一、 文学常识

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人称“诗佛”。进

士出身,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有《王

右丞集》。

二、 诗歌主旨

叙述了作者出使塞外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颂了河西军队的声

威,同时表达了诗人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三、 诗歌内容以及写法赏析 1、《使至塞上》中交代出使的目的和经过的句子是:“ ,

。”

2、诗中写景壮观、气势流畅,被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诗句是:“

, 。”

3、诗中似几何图形一样展现在天地间,大气浩瀚又沉寂壮美的诗句是:“

, 。”

4、诗人借自然景物比喻自己,暗示内心激愤和抑郁之情的诗句是:“

, 。”

5、诗中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表明内心情感的句子是:“

, 。”

6、诗的首联叙事,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和路线,颈联实写塞上秋色,也写出诗人身世浮沉

漂泊的感受。

7、诗中用来代指诗人自身的词语有征蓬、归雁。

8、全诗有三层意思,分别是:出使路线;沿途风光;最新消息。

9、这首诗的颔联以“征蓬”“归雁”即景设喻,用于自比,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的思乡之

情和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之感。

10、“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联,在叙事写景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传达出诗人

怎样的情感?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

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

游子,这里却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暗写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此联还运

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11、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说:“品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请你从图画的构图,线条,色彩等

角度中,任选一点,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作简要的赏析。 (1) 构思角度: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再到低下的河流,

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再到绵延无边的沙漠,画面上的景物虽然不多,但

是空间阔大,层次丰富。

(2) 线条角度: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

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

仿佛抽象派的作品。

(3) 色彩角度:这两句诗色彩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黄色的夕阳收

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

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任选一角度即可)

12、诗的颈联可谓精妙,请你从用字角度加以赏析。

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准确描写了沙漠的景象,“直”字荒凉孤寂中透着挺拔雄伟,又表现出诗人对塞上景物的惊异;“圆”字苍茫壮阔中给人柔和温暖,两个字写出了塞外开阔鲜明、凄清孤寂、雄伟壮观的独特风光,而且表现了诗人的深切感受。

13、这首诗的颈联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历来被人推崇,请你简要说说好在哪。

答:这两句诗充分体现景物的画面感,大漠向无尽的远方延伸,给人以开阔广袤的感觉。“孤烟直”则使画面有立体感,“长河”把画面分割成两段,“落日圆”则为被分割的画面涂上了统一的色调,显出浑然的气势。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一、 文学常识

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因晚年居住祖父所遗的樊川别墅,故称“杜樊川”。 杜牧

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是晚唐诗坛之主将,他的《阿房宫赋》是唐代小赋的杰作。

二、诗歌主旨

诗人以行船停泊秦淮河的所见所闻,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

历史,讽刺晚唐苟且偷生、不顾国家安危、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三、诗歌内容以及写法赏析

1、《泊秦淮》中点明主旨的千古名句是:“ , 。”

2、诗中讽刺达官贵人不顾国家兴盛,沉迷享乐的诗句是:“ , 。”

3、诗中写景的句子是:“ , 。”

4、诗中借批判“商女”来抨击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的名句是:“ , 。”

5、表现诗人忧患意识(借古讽今)的是:“ , 。”

6、“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呈现出的画面有什么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

答:特点是柔和幽静、迷蒙(朦胧)冷寂(悲凉)。

如烟的水气和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充满寒意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一幅

幽静、朦胧、冷清的景象。

7、说说首句使用两个“笼”字,妙在何处?

答:“笼”是笼罩之意。这句诗运用互文见义的写法:两个“笼”字将烟、月、水、

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清幽淡雅的景象。既准确形象地描绘了月下河边的朦胧景色,又与诗的下两句描写麻木了的人心相照应。

8、试分析“夜泊秦淮近酒家”一句的作用。

答:内容上:点明时间、地点、事件; 结构上:承上启下,照应题目,又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9、“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运用典故(或借典抒情),“后庭花”是亡国之音,为历代所忌讳歌唱,但在秦淮

河美好的夜色里,偏有这不祥之音。诗人用曲笔的手法,歌女所唱只是为了迎合取悦寻欢的达官贵人,可见真正不知亡国之恨的人正是沉迷于酒色的统治阶级。“犹”字突显了诗人的感慨之深和忧愤之切,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10、有评论者认为“犹唱”一词,在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什么这样说,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犹”字,凸显出诗人的的感慨之深和忧愤之切,“犹唱”二字意味深长,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1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对国事的担忧及对官僚贵族纸醉金迷生活的辛辣讽刺。

《无题》内容提要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夜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一、 文学常识

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婉约派诗人。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与李贺、李白

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二、诗歌主旨

本诗大约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了两个有情人不忍分别,分别后又彼此思念的心情。

三、诗歌内容以及写法赏析

1、《无题》中“ ”一句以景渲染、烘托了两个有情人的离愁别绪。

2、运用双关曲折地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的诗句是:

“ , 。”

2、诗中运用典故将情感寄予神灵,表达自己执着追求的句子是:“ , 。”

3、诗中体现朝思暮想的思念之情的句子:“ , 。”

4、诗中“ , ”两句后人常用来赞颂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5、首联中的两个“难”字,各指什么内容?

答:第一个指客观条件上难以见面,两人相聚不易,彼此深切思念;

第二个指主观情感上离别时的难分难舍与离别后双方所经受的情感煎熬。

6、赏析诗的首联。

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前一句用相见之难烘托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两个“难”字又构成了诗句的连绵低回之势;后一句用景物描写渲染悲凉凄婉的氛围,烘托人物的离愁别绪。

7、颔联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诗人用对偶、双关、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曲折丰富地表达了两个有情人

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上句运用双关手法,以“丝方尽”隐指“思方尽”,表明自己对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下句运用比喻,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烛泪直到蜡烛燃尽之后才流干一样。这两句表达诗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8、有人认为颔联中的“寒”字似无道理:时值暮春,百花已残,岂有觉“月光寒”之理?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这句诗是年轻女子对于对方的想象:深夜沉吟,孤寂无伴,应会感觉月光刺骨清寒。“寒”写出了年轻女子寒夜相思的悲凉情境,是借生理上寒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凄凉之寒。

9尾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答:借典。“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外三仙山之一,这里指对方的住处;“青鸟” 神话中的鸟,它是西王母的使者,这里借指信使。

这两句强作宽慰之语,“蓬山”已非人间,可见心上人之远;仙鸟方能到达,可见相

聚之难,回扣首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使诗歌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浣溪沙》内容提要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 文学常识 晏殊,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 “浣溪沙”是词牌名。

二、诗歌主旨

通过对旧亭台、夕阳西下、花落去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流逝、好景不长的感伤之情。

三、 诗歌内容以及写法赏析

1、《浣溪沙》中意味深长,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天然奇偶”的诗句是:

“ , 。”

2、上片中慨叹时光流逝、人事变更,再也无法重复的句子:“ ?”

3、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与“旧”的对比,下片构成“来” 与“去”对比的是:“ , 。”

4、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句子是: “ , 。”

5、追忆难忘欢聚,感慨时光易逝的是:“ , 。”

6、表现诗人沉思形象的句子是:“ 。”

7、时光流逝,不能倒流,人们无力挽回,经常用“ ,

”两句慨叹。

8、“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表达了是人怎样复杂的心态?

答:“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东升再起,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

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是一种期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细腻心态。

9、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小园香径独徘徊”的妙处

答:一个“独”字,既勾勒出词人孤单的身影,也揭示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徘

徊”一词,从词人的动作揭示出孤独寂寞惆怅的心境,也写出了作者对暮春美景的深深眷恋。

10、这首词作者借助哪些典型景物,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答:选取了亭台、夕阳、落花、归燕等景物,抒发了对年华流逝、好景不常的感伤,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眷恋。

1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被称作千古奇偶的名句,请任选角度简要赏析。

【哲理】【修辞】

示例1: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

说似曾相识。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句中蕴含的生活哲理是: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其消逝的同时又会有其他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示例2:这两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无可奈何”对“似曾相识”,“花”对“燕”,

“落去”对“归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水调歌头》内容提要

水调歌头(苏轼)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gé),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 文学常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 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诗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水调歌头”是词牌名。

二、 诗歌主旨

通过对中秋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的勾勒,既抒发了对胞弟苏辙的无

限怀念,又表现了政治失意的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也表达了对天下人的美好祝

愿。

三、 诗歌内容以及写法赏析

1、《水调歌头》中富含哲理的表现诗人豁达胸襟的诗句是:“ , , 。”

2、抒发怀念亲人的诗句是:“ , 。”

3、表达词人能够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的句子是:“ , 。”

4、词中化用李白“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下独酌》)的诗句是“

, 。”

5、词中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

6、词前小序的作用:交代作词的时间、缘由,总领全篇。

7、这首词上阙写诗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

的喜爱,下阙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到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愿。

8、这首词开篇发问,起笔不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答:词人中秋对月,抒发了强烈的思亲之情,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

9、“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句词的意思是: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这句话

中带有人生哲学的意味,即有了正确对待事物的思想,那么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所作为。在人间可以得到快乐,何必定要到天上去?在外面做地方官同样可以做一番事业,何必一定要回到朝廷中去?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著追求,热爱人间生活的感情。

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极富哲理,请简要赏析。

答: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是自然界的规律。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做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11、试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解释,并简要赏析这两句。

答:婵娟指的是月亮。这两句体现词人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表达了词人对天下分离之人的美好祝愿,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

12、这首词历来被认为是中秋词中最好的一首,《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你认为这首词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评价?

答:①词人借与明月的对话,探讨人生的意义,新颖而富有哲理;②诗的意境豪放而阔大;③体现的情怀乐观而旷达;④语言空灵如行云流水。

13、你还知道哪些和“月亮”“月光”有关的古诗词?请写出两句,并说说“月亮”“月光”在古诗词中通常蕴含的意思。

答: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古代诗人常借“月亮”“月光”表达思念之情。

九年级总复习之诗词部分 使至塞上(王维)

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一、 文学常识

王维,字摩诘,唐代著名山水田园诗人,与孟浩然并称“王孟”。人称“诗佛”。进

士出身,官至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苏轼称赞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著有《王

右丞集》。

二、 诗歌主旨

叙述了作者出使塞外的艰苦行程,描绘了塞外奇特壮美的风光,歌颂了河西军队的声

威,同时表达了诗人抑郁、孤寂的思想感情。

三、 诗歌内容以及写法赏析 1、《使至塞上》中交代出使的目的和经过的句子是:“ ,

。”

2、诗中写景壮观、气势流畅,被王国维称之为“千古壮观”的诗句是:“

, 。”

3、诗中似几何图形一样展现在天地间,大气浩瀚又沉寂壮美的诗句是:“

, 。”

4、诗人借自然景物比喻自己,暗示内心激愤和抑郁之情的诗句是:“

, 。”

5、诗中既言事,又写景,更在叙事写景中表明内心情感的句子是:“

, 。”

6、诗的首联叙事,交代了出使的目的和路线,颈联实写塞上秋色,也写出诗人身世浮沉

漂泊的感受。

7、诗中用来代指诗人自身的词语有征蓬、归雁。

8、全诗有三层意思,分别是:出使路线;沿途风光;最新消息。

9、这首诗的颔联以“征蓬”“归雁”即景设喻,用于自比,表达了诗人怀念故乡的思乡之

情和被排挤出朝廷的惆怅之感。

10、“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一联,在叙事写景中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传达出诗人

怎样的情感?

答: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诗人以“蓬”“雁”自比,说自己像随风而去的蓬草一

样出临“汉塞”,像振翅北飞的“归雁”一样进入胡天。古诗中多用飞蓬比喻漂流在外的

游子,这里却比喻一个负有朝廷使命的大臣,暗写了诗人内心的激愤和抑郁。【此联还运

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

11、苏轼评价王维的诗说:“品摩洁之诗,诗中有画。”请你从图画的构图,线条,色彩等

角度中,任选一点,对“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一联作简要的赏析。 (1) 构思角度:它有画一样的构图,从天边的落日到空中的烽烟,再到低下的河流,

从近处的烽烟到远处的夕阳,再到绵延无边的沙漠,画面上的景物虽然不多,但

是空间阔大,层次丰富。

(2) 线条角度:它有画一样讲究的线条,一望无际的大漠上,纵的是烟,横的是河,

圆的是落日,寥寥几笔,就用简约的线条勾勒出景物的基本形态,概括性极强,

仿佛抽象派的作品。

(3) 色彩角度:这两句诗色彩丰富,广阔无垠的大漠黄沙漫漫,黄昏橘黄色的夕阳收

敛了光辉,静静地居于天际,辉映着波澜不惊的闪着白光的河水,沙漠上升起一

缕白色的烽烟,直上高空,雄浑寥廓的边塞风光如在眼前。(任选一角度即可)

12、诗的颈联可谓精妙,请你从用字角度加以赏析。

答:“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中的“直”和“圆”准确描写了沙漠的景象,“直”字荒凉孤寂中透着挺拔雄伟,又表现出诗人对塞上景物的惊异;“圆”字苍茫壮阔中给人柔和温暖,两个字写出了塞外开阔鲜明、凄清孤寂、雄伟壮观的独特风光,而且表现了诗人的深切感受。

13、这首诗的颈联意境雄浑,视野开阔,历来被人推崇,请你简要说说好在哪。

答:这两句诗充分体现景物的画面感,大漠向无尽的远方延伸,给人以开阔广袤的感觉。“孤烟直”则使画面有立体感,“长河”把画面分割成两段,“落日圆”则为被分割的画面涂上了统一的色调,显出浑然的气势。

泊秦淮(杜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一、 文学常识

杜牧,字牧之,唐代诗人,因晚年居住祖父所遗的樊川别墅,故称“杜樊川”。 杜牧

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他是晚唐诗坛之主将,他的《阿房宫赋》是唐代小赋的杰作。

二、诗歌主旨

诗人以行船停泊秦淮河的所见所闻,借陈后主(陈叔宝)因追求荒淫享乐终至亡国的

历史,讽刺晚唐苟且偷生、不顾国家安危、醉生梦死的统治者不从中汲取教训,表现了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无比关怀和深切忧虑。

三、诗歌内容以及写法赏析

1、《泊秦淮》中点明主旨的千古名句是:“ , 。”

2、诗中讽刺达官贵人不顾国家兴盛,沉迷享乐的诗句是:“ , 。”

3、诗中写景的句子是:“ , 。”

4、诗中借批判“商女”来抨击沉溺于歌舞升平而“不知”国之将亡的统治者的名句是:“ , 。”

5、表现诗人忧患意识(借古讽今)的是:“ , 。”

6、“烟笼寒水月笼沙”一句呈现出的画面有什么特点,请用自己的话描绘画面。

答:特点是柔和幽静、迷蒙(朦胧)冷寂(悲凉)。

如烟的水气和淡淡的月光,笼罩着充满寒意的河水,笼罩着两岸沉寂的沙滩,一幅

幽静、朦胧、冷清的景象。

7、说说首句使用两个“笼”字,妙在何处?

答:“笼”是笼罩之意。这句诗运用互文见义的写法:两个“笼”字将烟、月、水、

沙四种景物融为一体,贴切传神地勾画出秦淮河两岸朦胧清幽淡雅的景象。既准确形象地描绘了月下河边的朦胧景色,又与诗的下两句描写麻木了的人心相照应。

8、试分析“夜泊秦淮近酒家”一句的作用。

答:内容上:点明时间、地点、事件; 结构上:承上启下,照应题目,又引出下文商女的出场。

9、“隔江犹唱后庭花”一句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答:运用典故(或借典抒情),“后庭花”是亡国之音,为历代所忌讳歌唱,但在秦淮

河美好的夜色里,偏有这不祥之音。诗人用曲笔的手法,歌女所唱只是为了迎合取悦寻欢的达官贵人,可见真正不知亡国之恨的人正是沉迷于酒色的统治阶级。“犹”字突显了诗人的感慨之深和忧愤之切,表达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之情。

10、有评论者认为“犹唱”一词,在诗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为什么这样说,请谈谈你的理解。

答:“犹”字,凸显出诗人的的感慨之深和忧愤之切,“犹唱”二字意味深长,巧妙地将历史、现实和想象中的未来联系起来,表现出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关切和忧虑。

11、“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一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表达了对国事的担忧及对官僚贵族纸醉金迷生活的辛辣讽刺。

《无题》内容提要

无题(李商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夜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一、 文学常识

李商隐,字义山,晚唐著名婉约派诗人。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 与李贺、李白

合称“三李”,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

二、诗歌主旨

本诗大约以一个女子的口吻,抒写了两个有情人不忍分别,分别后又彼此思念的心情。

三、诗歌内容以及写法赏析

1、《无题》中“ ”一句以景渲染、烘托了两个有情人的离愁别绪。

2、运用双关曲折地表达了两个有情人之间生死不渝的爱情的诗句是:

“ , 。”

2、诗中运用典故将情感寄予神灵,表达自己执着追求的句子是:“ , 。”

3、诗中体现朝思暮想的思念之情的句子:“ , 。”

4、诗中“ , ”两句后人常用来赞颂默默无闻的奉献精神。

5、首联中的两个“难”字,各指什么内容?

答:第一个指客观条件上难以见面,两人相聚不易,彼此深切思念;

第二个指主观情感上离别时的难分难舍与离别后双方所经受的情感煎熬。

6、赏析诗的首联。

答:“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前一句用相见之难烘托离别时的难舍难分,两个“难”字又构成了诗句的连绵低回之势;后一句用景物描写渲染悲凉凄婉的氛围,烘托人物的离愁别绪。

7、颔联是传诵千古的名句,试从修辞手法的角度进行赏析。

答:诗人用对偶、双关、比喻的修辞手法,形象生动、曲折丰富地表达了两个有情人

之间至死不渝的爱情。上句运用双关手法,以“丝方尽”隐指“思方尽”,表明自己对对方的思念,如同春蚕吐丝,到死方休;下句运用比喻,比喻自己为不能相聚而痛苦,无尽无休,仿佛烛泪直到蜡烛燃尽之后才流干一样。这两句表达诗人至死不渝的深情。

8、有人认为颔联中的“寒”字似无道理:时值暮春,百花已残,岂有觉“月光寒”之理?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这句诗是年轻女子对于对方的想象:深夜沉吟,孤寂无伴,应会感觉月光刺骨清寒。“寒”写出了年轻女子寒夜相思的悲凉情境,是借生理上寒冷的感觉反映心理上凄凉之寒。

9尾联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何作用?

答:借典。“蓬山”,蓬莱山,传说中海外三仙山之一,这里指对方的住处;“青鸟” 神话中的鸟,它是西王母的使者,这里借指信使。

这两句强作宽慰之语,“蓬山”已非人间,可见心上人之远;仙鸟方能到达,可见相

聚之难,回扣首句“相见时难别亦难”使诗歌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浣溪沙》内容提要

浣溪沙(晏殊)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一、 文学常识 晏殊,字同叔,北宋前期婉约派词人之一。 “浣溪沙”是词牌名。

二、诗歌主旨

通过对旧亭台、夕阳西下、花落去的描述,表达了作者对年华流逝、好景不长的感伤之情。

三、 诗歌内容以及写法赏析

1、《浣溪沙》中意味深长,着重写今日的感伤,被誉为“天然奇偶”的诗句是:

“ , 。”

2、上片中慨叹时光流逝、人事变更,再也无法重复的句子:“ ?”

3、上片“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两句构成“新”与“旧”的对比,下片构成“来” 与“去”对比的是:“ , 。”

4、说明季节的变换、年华的交替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的句子是: “ , 。”

5、追忆难忘欢聚,感慨时光易逝的是:“ , 。”

6、表现诗人沉思形象的句子是:“ 。”

7、时光流逝,不能倒流,人们无力挽回,经常用“ ,

”两句慨叹。

8、“夕阳西下几时回”一句,表达了是人怎样复杂的心态?

答:“夕阳西下”是无法阻止的,只能寄希望于它东升再起,而时光的流逝、人事的

变更,却再也无法重复。“几时回”三字,所折射出的是一种期盼其返却又情知难返的细腻心态。

9、请从炼字的角度赏析“小园香径独徘徊”的妙处

答:一个“独”字,既勾勒出词人孤单的身影,也揭示出词人内心的孤寂与惆怅;“徘

徊”一词,从词人的动作揭示出孤独寂寞惆怅的心境,也写出了作者对暮春美景的深深眷恋。

10、这首词作者借助哪些典型景物,抒发了怎样的情怀?

答:选取了亭台、夕阳、落花、归燕等景物,抒发了对年华流逝、好景不常的感伤,以及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和眷恋。

11、“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被称作千古奇偶的名句,请任选角度简要赏析。

【哲理】【修辞】

示例1: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

说似曾相识。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感慨。诗句中蕴含的生活哲理是:一切必然要消逝的美好事物都无法阻止其消逝,但其消逝的同时又会有其他美好事物的再现,生活不会因消逝而变得一片虚无。

示例2:这两句运用了对偶的修辞手法,“无可奈何”对“似曾相识”,“花”对“燕”,

“落去”对“归来”,对仗工整,音韵和谐。

《水调歌头》内容提要

水调歌头(苏轼)

(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gé),低绮(qǐ)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一、 文学常识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人称“苏东坡”。 北宋著名文学家、词人、诗人,

唐宋八大家之一。豪放派词人代表。其散文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水调歌头”是词牌名。

二、 诗歌主旨

通过对中秋皓月当空、亲人千里、孤高旷远的境界的勾勒,既抒发了对胞弟苏辙的无

限怀念,又表现了政治失意的作者豁达乐观的人生态度,也表达了对天下人的美好祝

愿。

三、 诗歌内容以及写法赏析

1、《水调歌头》中富含哲理的表现诗人豁达胸襟的诗句是:“ , , 。”

2、抒发怀念亲人的诗句是:“ , 。”

3、表达词人能够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的句子是:“ , 。”

4、词中化用李白“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月下独酌》)的诗句是“

, 。”

5、词中表达作者美好祝愿的句子是:“ , 。”

6、词前小序的作用:交代作词的时间、缘由,总领全篇。

7、这首词上阙写诗人把酒问月萌生了乘风归去的奇想,而天上的高寒又使他转向对人间

的喜爱,下阙写词人望月怀人,由感伤到离别转为对离人的祝愿。

8、这首词开篇发问,起笔不凡,“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包含了作者怎样的情思?

答:词人中秋对月,抒发了强烈的思亲之情,对明月的向往之情和对人生的感慨。

9、“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一句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答:这句词的意思是:与其飞往高寒的月宫,还不如留在人间趁着月光起舞。这句话

中带有人生哲学的意味,即有了正确对待事物的思想,那么无论在哪里都可以有所作为。在人间可以得到快乐,何必定要到天上去?在外面做地方官同样可以做一番事业,何必一定要回到朝廷中去?在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中,词人的入世思想战胜了出世思想,表现了词人执著追求,热爱人间生活的感情。

10、“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一句极富哲理,请简要赏析。

答: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圆满的事情,人生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与月亮有圆时,也总有缺时一样,是自然界的规律。这句话从人到月,从古到今,对自然和社会做了高度概括,很有哲理意味。

11、试对“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中的“婵娟”解释,并简要赏析这两句。

答:婵娟指的是月亮。这两句体现词人不为离愁别苦所束缚的乐观思想,表达了词人对天下分离之人的美好祝愿,成为千古传颂的名句。

12、这首词历来被认为是中秋词中最好的一首,《苕溪渔隐丛话》说:“中秋词,自东坡《水调歌头》一出,余词尽废。”你认为这首词为什么会有如此高的评价?

答:①词人借与明月的对话,探讨人生的意义,新颖而富有哲理;②诗的意境豪放而阔大;③体现的情怀乐观而旷达;④语言空灵如行云流水。

13、你还知道哪些和“月亮”“月光”有关的古诗词?请写出两句,并说说“月亮”“月光”在古诗词中通常蕴含的意思。

答:李白的《静夜思》:“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李白的《月下独酌》:“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等)古代诗人常借“月亮”“月光”表达思念之情。


相关内容

  • 李颀诗全集
  • 李颀-诗词<送魏万之京> 古诗 全诗赏析 李颀-诗词<古从军行> 古诗 全诗赏析 李颀-诗词<龙门送裴侍御监五岭选> 古诗 全诗赏析 李颀-诗词<奉送漪叔游颍川兼谒淮阳太守> 古诗 全诗赏析 李颀-诗词<弹棋歌> 古诗 全诗赏析 李颀-诗词 ...

  • 诗句描写赏析(四)
  • 关于描写长江的古诗词赏析目录 关于描写长江的古诗词赏析目录关于描写长江的古诗词赏析目录: 最后整理:2012.12. 阅5 转2 评0 公众公开 16-07-11 06:46 关于描写水的古诗词赏析目录 关于描写水的古诗词赏析目录关于描写水的古诗词赏析目录: 最后整理:2012.12. 阅6 转2 ...

  • [古诗词赏析]教学案例
  • <古诗词赏析>案例 教材分析: 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一部分,是千百年来积淀下来的思想和语言精华,不论其形式还是内涵,都历经推敲而魅力独存.也 正因为如此,对诗词曲的赏析成为中考考查我们初步欣赏文学作品能力的一种常见题型. 复习目标 : 知识与技能: 1. 能正确理解诗词的内容,能赏析 ...

  • 如何指导初中生赏析古诗词5
  • 如何指导初中生赏析古诗词 姜建平 前言:目前,很多的初中学生学习古诗词,课堂上主要是听老师讲解,课后下功夫背诵,大都是以记忆为主,学一首(篇)掌握一首(篇),没能举一反三去赏析古诗词.在考试时,很多学生赏析古诗词,不知道该如何着手,更不用说深刻领会诗词的意境,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语文课程标 ...

  • 四季古诗赏析
  • 四季古诗赏析 古典诗歌是我国优秀的文学遗产,也是全世界文学宝库中的一朵奇葩.登高望远,每每生"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豪气:浪迹天涯,时时有"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惆怅.这些浩如烟海的诗歌,或咏山川名胜,或颂边塞将士,或诉百姓疾苦,或鞭鞑权贵腐败,或抒发 ...

  • 古诗词阅读教学总结
  • 古诗词阅读教学总结 古诗词往往反映一种内化的.含蓄的情感,诗人把自己的志意和感情寓含在诗文中.在教学中,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探究古诗词的内涵.而"自主.合作.探究"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适合时代要求的全新学习方式,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要坚持贯彻和落实这一教学理念,大胆 ...

  • 让学生在古诗苑中有灵性的成长
  • 让学生在古诗苑中有灵性的成长 古诗词往往反映一种内化的.含蓄的情感,诗人把自己的志意和感情寓含在诗文中.在教学中,让学生从不同角度去探究古诗词的内涵.而"自主.合作.探究"是<语文课程标准>倡导的适合时代要求的全新学习方式,在语文古诗词教学中,要坚持贯彻和落实这一教学 ...

  • 古代诗词赏析专题复习
  • 一.复习目标 明确中考古诗词赏析的范围,掌握古诗词赏析的一般方法,提高对古诗词欣赏的能力. 二.<考纲>解析 <孝感市2010年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学科考试说明>对古诗词赏析作了如下解说:"古诗词品析材源自于教材中的精读篇目,侧重于句义的理解,意象的把握,情感的熏 ...

  • 唐诗宋词精选_唐诗三百首_唐诗宋词名句_古诗配画赏析_古诗学习网
  • - 中国古诗词 首页 唐诗 宋词 古诗考题 诗词名句 古诗名文 古诗鉴赏 元曲鉴赏 文章阅读 ┃ 唐诗栏目 李白的诗 白居易的诗 孟浩然的诗 杜甫的诗 王维的诗集 李商隐的诗 杜牧的诗 柳宗元的诗 王昌龄的诗 韩愈的诗 刘禹锡的诗 韦应物的诗 崔颢的诗 岑参的诗集 刘长卿的诗 王勃的诗 李颀的诗集 ...

  • 爱国诗词集锦(原文 译文 赏析)
  • 岑参<武威送刘判官赴碛西行军>原文.译文.赏析10-051448 曹植<白马篇>原文.注释.译文.赏析10-053918 岑参<行军九日思长安故园>原文.译文.赏析10-05949 陈陶<陇西行>原文.注释.译文.赏析10-051162 陈与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