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开始写作文了,这位妈妈带女儿摸索出了一条"弃写改说"的写作启蒙之路...

小学三年级,小朋友就要开始学写作文了。一开始,怎么能让孩子“有话可写”呢?花友@超人欢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不会写?不如让孩子用说的!她鼓励孩子先试着用说的方式描述身边的事物,妈妈做记录,一步步慢慢引导,半年下来,小姑娘已经可以出口成诗了。这篇文章里,分享了她们作文启蒙的经验心得,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本文由小花生网友@超人欢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家有8岁小女一枚,敏感体质,天马行空。 独立阅读三年,如今面临二升三,小女能不能写好作文,怎样写好作文,是为娘非常关心的问题。

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我和欢妹儿开始了作文启蒙之路,这篇文章记录我们的点滴心得,与有意识进行作文启蒙的爸爸妈妈分享。

不用纠结孩子的天资,正确的练习才是决定性的力量

启蒙之初,我非常关心:

1、小女有无文字天赋,如果有,该如何引导?如果没有,又该如何帮助?

2、多阅读对她的写作有无帮助?有什么样的帮助?

3、用什么样的方法帮助孩子起步才是科学的?不致产生抵抗与厌倦?

4、什么样的文章算好?我希望她达到什么水平?

以上几个问题,贯穿了我们的作文启蒙之路。最近在读朱光潜先生《谈写作》,感觉最应该想好的,反而是第四个问题。

什么样的文章算好?我希望她达到什么水平?

以我对文字的粗浅认识,我认为文章应该是人的内心与世界的对话,绘画、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同样道理,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我当然希望,欢妹能够达到这个层次,即为朱光潜先生所说的“意到笔随”。

目标确定策略。如果把孩子写作能力的发展定位于这个层次,而不是文学专业之路,则完全不用纠结孩子的天赋禀资,因为绝大部分孩子,都可以通过正确的练习达到。

二年级下学期有篇课文名为《风》,老师给布置了仿写的课堂作业。欢妹写: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当树叶先生跳起圆圈舞的时候,我知道风来伴奏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当河水爷爷的玻璃被打碎的时候,我知道风又淘气了。

班上的孩子们打开想象,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有的想象红旗飘荡的时候,有的想象小船摇摆的样子,孩子们仿写的童诗真是像模像样呢!

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明,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对表达的渴望,就是他们最好的天赋。千万不可因为他们暂时没有掌握表达的技巧,就忽略他们丰富的内心。童心不可度。

写作练习的第一块踏脚石,是兴趣的培养

在欢妹儿二年级下学期,我开始有意识地锻炼她写点东西。一开始,只是因为她写字不太好,想让她多一点写字的练习,又觉得抄书不如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一举多得。

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是行不通的。欢妹儿第一篇文章写了四个小时,非常痛苦。

主要原因有两个:

1、小孩子完全没有文章结构的概念,先画思维导图,理清思路就花了半个多小时,各种启发。

2、欢妹儿写字不好,花费了很多时间在改字、誊抄上,当然,伴随了鸡血妈的抓狂与指责。

欢妹儿完成文章时已经很累了,但是,还是写出了一些有意思的句子,比如她说:

“蟹黄吃到嘴里,像太阳照进嘴里,像在舌头上铺了一层美味的地毯。”

我事后反思,这样下去,会把孩子的写作兴趣完全磨灭。我觉得最应该保护的,就是孩子的想象力和自由表达的能力。如果要寻找写作的第一块踏脚石,我想应该是想尽一切办法开发出对写作的兴趣。 小孩子尤其如此。

这次写作练习给我的启发是:小孩子的写作练习不能求全。我调整了策略:

不懂结构?那就缓,以后再教;

不会写字?那就不写,我们说文章;

不会说长句子?那就说短句子;

没有信心怕说错?那就夸,使劲夸……

总之想尽办法,让孩子的脑袋先动起来,兴趣先调起来。

我们从最简单的景物开始,院子里的花、大街上的车、路边的树、走路的妈妈、生气的围棋老师等等,无一不是非常具体实在的内容。

现在看来,正好是“知道清楚的”和“易于着笔的”两种取材范围。取材简单,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便是欢妹儿能够有感而发,而不会不知如何表达,甚至为了完成任务而编文章。

今年冬天的一个星期天,成都满城大雾。我和欢在去上围棋课的路上,欢突然说:“雾是地上的云。”

我有点诧异,雾可不就是地上的云吗?和云一样洁白缥缈,但是却离人很近。

“雾是淘气的孩子……”欢还在继续,妈咪笔记本赶紧开动,记录下这首我非常喜欢的童诗。

发自内心地欣赏孩子,不要把自己的经验强加给他

专门加一个小标题,是因为我太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了,必须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之前总觉得,好歹为娘和文字打交道几十年,还对付不了你这点小儿科?事实证明,有时候大人真是弱爆了。

欢在她的一首诗里写到:

“小鳄鱼用尼罗河水洗净每一片金色的鳞甲。”

我有不同意见:鳄鱼哪有金色的鳞甲呢?不如改成黑色吧!

欢非常坚持自己的想法,她说:“当然有!那是阳光照在它身上的颜色!”

有一次,窗外下着雨,欢说:

“小雨点在窗外走来走去。”

我又想,小雨点走来走去,这个搭配不妥当吧?

欢继续说:

“不一会儿,它们欢快地跳起了踢踏舞!”

“走来走去是小雨,踢踏舞是大雨!”欢告诉我。

欢妹儿说文章,我也没闲着,忙着给她做记录,换着花样夸她。有时候是夸想象得妙,有时候夸词用得好,有时候会夸她说真话,甚至会为某个停顿夸她。

经验就是:要不遗余力地夸,发自内心地欣赏孩子的表达;要夸在实处,不要泛泛而夸。

在各种鼓励下,欢开始爆发性地说。

她说:

“下雨了,路灯在潮湿的地面上摊鸡蛋。”

她说:

“美味在舌尖上蹓跶。”

她说:

“夜晚把树叶掰成两半,一半是黑黑的夜,一半是黄黄的光。”

“ 妈妈是个橡皮擦,为纠正我的错误而耗费了自己的一生。”

“今天天气真好,我抱着阳光去上学。”

几个月下来,我们通过说日记、说诗、接龙等各种方式锻炼欢妹儿的表达,感觉她的进步很大,对作文也不抵触了,因为每次作文她都会得很多星星,还被老师当范文在班上念。现在她觉得作文很轻松,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已经进入良性循环。

读书多写作就一定好?那可不一定

再说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一些妈妈说:我的孩子读了很多书,为啥作文还是写不好?

根据自己的经验,我想可能有两方面的认识失误:

1、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能力,有内在联系,但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可以说,写作好的人都读书多,读书多的人未必都写得好。

2、阅读最大的作用,应该是在人格修养和学识积累这两方面。而独立思考能力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准确表达的技巧应该基于大量正确的练习,包括书写练习,我们就是在这个方面吃亏。

就像买电脑,书读得多,硬盘和内存都大,够吗?不够对不对?你还得配置一个好的CPU吧?显卡也不能差了吧?

所以信息处理能力,应该是写作能力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具有决定性的部分。对于初涉写作的孩子来说,关键在于寻找一条科学合理的路径循序渐进。

那么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训练呢?

朱光潜先生列出几个方面:人品的修养、学识经验的修养、文学本身的修养(运用语言文字技巧),并说“仅就其大者略举极几端,并非说这就尽了文学修养的能事。”

我理解,意到笔随,应当包括意识、意见、意思、意味,相对应的是感受世界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准确表达的能力、驾驭文字的能力。

人品、学识、文学的修养大致可以转化为这几方面的能力训练。我想,这几个方面虽不完全,但是能做好,起码到中学的写作能力都不用担心了。

作文启蒙的几点建议

这段作文启蒙的经历, 我觉得有几个方向可供探索:

1、低小及之前阶段的作文启蒙,受写字能力所限,或许可以换做说的方式进行,降低练习门槛,目标是锻炼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顺着说这条线,写作启蒙也许同样可以通过大声朗诵来进行,目标是锻炼语感,包括节奏、用词等。一到寒暑假,我会和欢一起朗读唐诗、散文、声律启蒙等,无一不是韵律感强、文字优美的佳作。欢比较喜欢写童诗,自己懂得押韵,可能与此有关。

3、再往前,是否可以在听的环节加大输入?在日常生活中,在和孩子说话时,尽量少说口水话,注意逻辑清楚、语句通畅,应该是有帮助吧!这点我正在尝试,还未看出明显效果。

小结:低龄孩子的作文启蒙,弃写改说,已经证明是可行之路。听说读写,如果每个环节都对写作产生影响,那作文启蒙的最初,便不是写作能力的培养,而是语言环境的营造。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小学三年级,小朋友就要开始学写作文了。一开始,怎么能让孩子“有话可写”呢?花友@超人欢想出了一个好办法,不会写?不如让孩子用说的!她鼓励孩子先试着用说的方式描述身边的事物,妈妈做记录,一步步慢慢引导,半年下来,小姑娘已经可以出口成诗了。这篇文章里,分享了她们作文启蒙的经验心得,希望能对大家有帮助!

本文由小花生网友@超人欢发布于小花生写作计划

家有8岁小女一枚,敏感体质,天马行空。 独立阅读三年,如今面临二升三,小女能不能写好作文,怎样写好作文,是为娘非常关心的问题。

从二年级下学期开始,我和欢妹儿开始了作文启蒙之路,这篇文章记录我们的点滴心得,与有意识进行作文启蒙的爸爸妈妈分享。

不用纠结孩子的天资,正确的练习才是决定性的力量

启蒙之初,我非常关心:

1、小女有无文字天赋,如果有,该如何引导?如果没有,又该如何帮助?

2、多阅读对她的写作有无帮助?有什么样的帮助?

3、用什么样的方法帮助孩子起步才是科学的?不致产生抵抗与厌倦?

4、什么样的文章算好?我希望她达到什么水平?

以上几个问题,贯穿了我们的作文启蒙之路。最近在读朱光潜先生《谈写作》,感觉最应该想好的,反而是第四个问题。

什么样的文章算好?我希望她达到什么水平?

以我对文字的粗浅认识,我认为文章应该是人的内心与世界的对话,绘画、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同样道理,表现形式不同而已。我当然希望,欢妹能够达到这个层次,即为朱光潜先生所说的“意到笔随”。

目标确定策略。如果把孩子写作能力的发展定位于这个层次,而不是文学专业之路,则完全不用纠结孩子的天赋禀资,因为绝大部分孩子,都可以通过正确的练习达到。

二年级下学期有篇课文名为《风》,老师给布置了仿写的课堂作业。欢妹写: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当树叶先生跳起圆圈舞的时候,我知道风来伴奏了;

谁也没有看见过风,当河水爷爷的玻璃被打碎的时候,我知道风又淘气了。

班上的孩子们打开想象,争先恐后地举手回答,有的想象红旗飘荡的时候,有的想象小船摇摆的样子,孩子们仿写的童诗真是像模像样呢!

举这个例子,就是想说明,孩子们的想象力和对表达的渴望,就是他们最好的天赋。千万不可因为他们暂时没有掌握表达的技巧,就忽略他们丰富的内心。童心不可度。

写作练习的第一块踏脚石,是兴趣的培养

在欢妹儿二年级下学期,我开始有意识地锻炼她写点东西。一开始,只是因为她写字不太好,想让她多一点写字的练习,又觉得抄书不如写自己想写的东西,一举多得。

事实证明,这种想法是行不通的。欢妹儿第一篇文章写了四个小时,非常痛苦。

主要原因有两个:

1、小孩子完全没有文章结构的概念,先画思维导图,理清思路就花了半个多小时,各种启发。

2、欢妹儿写字不好,花费了很多时间在改字、誊抄上,当然,伴随了鸡血妈的抓狂与指责。

欢妹儿完成文章时已经很累了,但是,还是写出了一些有意思的句子,比如她说:

“蟹黄吃到嘴里,像太阳照进嘴里,像在舌头上铺了一层美味的地毯。”

我事后反思,这样下去,会把孩子的写作兴趣完全磨灭。我觉得最应该保护的,就是孩子的想象力和自由表达的能力。如果要寻找写作的第一块踏脚石,我想应该是想尽一切办法开发出对写作的兴趣。 小孩子尤其如此。

这次写作练习给我的启发是:小孩子的写作练习不能求全。我调整了策略:

不懂结构?那就缓,以后再教;

不会写字?那就不写,我们说文章;

不会说长句子?那就说短句子;

没有信心怕说错?那就夸,使劲夸……

总之想尽办法,让孩子的脑袋先动起来,兴趣先调起来。

我们从最简单的景物开始,院子里的花、大街上的车、路边的树、走路的妈妈、生气的围棋老师等等,无一不是非常具体实在的内容。

现在看来,正好是“知道清楚的”和“易于着笔的”两种取材范围。取材简单,还有一个重要的意义,便是欢妹儿能够有感而发,而不会不知如何表达,甚至为了完成任务而编文章。

今年冬天的一个星期天,成都满城大雾。我和欢在去上围棋课的路上,欢突然说:“雾是地上的云。”

我有点诧异,雾可不就是地上的云吗?和云一样洁白缥缈,但是却离人很近。

“雾是淘气的孩子……”欢还在继续,妈咪笔记本赶紧开动,记录下这首我非常喜欢的童诗。

发自内心地欣赏孩子,不要把自己的经验强加给他

专门加一个小标题,是因为我太容易犯经验主义错误了,必须时时刻刻提醒自己。我之前总觉得,好歹为娘和文字打交道几十年,还对付不了你这点小儿科?事实证明,有时候大人真是弱爆了。

欢在她的一首诗里写到:

“小鳄鱼用尼罗河水洗净每一片金色的鳞甲。”

我有不同意见:鳄鱼哪有金色的鳞甲呢?不如改成黑色吧!

欢非常坚持自己的想法,她说:“当然有!那是阳光照在它身上的颜色!”

有一次,窗外下着雨,欢说:

“小雨点在窗外走来走去。”

我又想,小雨点走来走去,这个搭配不妥当吧?

欢继续说:

“不一会儿,它们欢快地跳起了踢踏舞!”

“走来走去是小雨,踢踏舞是大雨!”欢告诉我。

欢妹儿说文章,我也没闲着,忙着给她做记录,换着花样夸她。有时候是夸想象得妙,有时候夸词用得好,有时候会夸她说真话,甚至会为某个停顿夸她。

经验就是:要不遗余力地夸,发自内心地欣赏孩子的表达;要夸在实处,不要泛泛而夸。

在各种鼓励下,欢开始爆发性地说。

她说:

“下雨了,路灯在潮湿的地面上摊鸡蛋。”

她说:

“美味在舌尖上蹓跶。”

她说:

“夜晚把树叶掰成两半,一半是黑黑的夜,一半是黄黄的光。”

“ 妈妈是个橡皮擦,为纠正我的错误而耗费了自己的一生。”

“今天天气真好,我抱着阳光去上学。”

几个月下来,我们通过说日记、说诗、接龙等各种方式锻炼欢妹儿的表达,感觉她的进步很大,对作文也不抵触了,因为每次作文她都会得很多星星,还被老师当范文在班上念。现在她觉得作文很轻松,虽然刚刚起步,但是已经进入良性循环。

读书多写作就一定好?那可不一定

再说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一些妈妈说:我的孩子读了很多书,为啥作文还是写不好?

根据自己的经验,我想可能有两方面的认识失误:

1、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是两种完全不同的能力,有内在联系,但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可以说,写作好的人都读书多,读书多的人未必都写得好。

2、阅读最大的作用,应该是在人格修养和学识积累这两方面。而独立思考能力和运用语言文字的准确表达的技巧应该基于大量正确的练习,包括书写练习,我们就是在这个方面吃亏。

就像买电脑,书读得多,硬盘和内存都大,够吗?不够对不对?你还得配置一个好的CPU吧?显卡也不能差了吧?

所以信息处理能力,应该是写作能力非常重要的部分,也是具有决定性的部分。对于初涉写作的孩子来说,关键在于寻找一条科学合理的路径循序渐进。

那么需要在哪些方面进行训练呢?

朱光潜先生列出几个方面:人品的修养、学识经验的修养、文学本身的修养(运用语言文字技巧),并说“仅就其大者略举极几端,并非说这就尽了文学修养的能事。”

我理解,意到笔随,应当包括意识、意见、意思、意味,相对应的是感受世界的能力、独立思考的能力,准确表达的能力、驾驭文字的能力。

人品、学识、文学的修养大致可以转化为这几方面的能力训练。我想,这几个方面虽不完全,但是能做好,起码到中学的写作能力都不用担心了。

作文启蒙的几点建议

这段作文启蒙的经历, 我觉得有几个方向可供探索:

1、低小及之前阶段的作文启蒙,受写字能力所限,或许可以换做说的方式进行,降低练习门槛,目标是锻炼思维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2、顺着说这条线,写作启蒙也许同样可以通过大声朗诵来进行,目标是锻炼语感,包括节奏、用词等。一到寒暑假,我会和欢一起朗读唐诗、散文、声律启蒙等,无一不是韵律感强、文字优美的佳作。欢比较喜欢写童诗,自己懂得押韵,可能与此有关。

3、再往前,是否可以在听的环节加大输入?在日常生活中,在和孩子说话时,尽量少说口水话,注意逻辑清楚、语句通畅,应该是有帮助吧!这点我正在尝试,还未看出明显效果。

小结:低龄孩子的作文启蒙,弃写改说,已经证明是可行之路。听说读写,如果每个环节都对写作产生影响,那作文启蒙的最初,便不是写作能力的培养,而是语言环境的营造。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相关内容

  • 教孩子写作文的独家秘诀
  • 教孩子写作文的独家秘诀 听说哲学天才蒋锴先生那位上小学的女儿不乐意写作文, 曾效法孔夫子在家授徒教中小学生作文的在下, 便通过电子邮件, 将教孩子写作文且立竿见影.效果极佳之"独家秘诀"告诉了蒋锴. 也许蒋锴父女都绝顶聪明, 一个多星期的"远程遥控教学"之后, ...

  • 人生没有彩排
  • 人生没有彩排--朱莉心语 文章录入:办公室 浏览次数: 583 录入时间:2012-03-06 朱莉,2004年--2007年就读于"杭州市美术职业学校".毕业后任职于"恒庐画室". 曾经看过一部电视剧,记得剧中有这样一段对白:"人生没有排演,每一天 ...

  • 六四班成长记录
  • 六四班成长纪念册 一·师恩难忘 我的启蒙老师 李 婷 我的启蒙老师是刘老师. 她在我的人生道路上播下了无数粒道德 种子.使我一生受益的一个道理: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要知道,100 分是用快乐换来的.小时候我就有这样的想法.但 是,每当我考 100 分的时候,那种喜悦总会比失去快乐的痛苦要大 ...

  • 小学怎么学写话
  • 做好孩子的作文启蒙老师--家长指导"写话"有方法 孩子一迈进小学门坎,就要接触语文,就要练习"写话".小学的作文正是从"写话"开始的,由写好一句话,到写好一段话,再到写好一篇日记,作文,循序渐进.日积月累,孩子的写作能力才会日见长进.&qu ...

  • [促进小学生自主作文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 <促进小学生自主作文的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拱北小学课题组 谌建军 郭明霞 课题研究背景: 作文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会对个人能力的要求."立人"始终是我们教育的出发点与归宿.而"作文是'立言--立人'的途径."但一直以来, ...

  • 小学综合实践
  • 综合性学习:难忘的小学生活 教学目标 1.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怀念,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感情. 2.回顾个人和集体的成长经历,懂得成长需要自己的努力,也离不开学校的关怀.老师的教导和同学的帮助. 3.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和同学.对母校依依不舍的感情 ...

  • 阅读和写作,要如何坚持? 实践营营员感悟一箩筐:·每日商报
  • 阅读和写作,要如何坚持? 实践营营员感悟一箩筐: "多写日记勤练笔""亲子阅读很重要" "要在实践营活动中积累素材" 2016-01-12 商报记者 孙蓓蓓 张晨 严斐 胡鸿 夏莹 实习生 叶羽舒 颁奖典礼当天,还有一批特别的"观 ...

  • 营造家庭阅读氛围
  • 营造家庭阅读氛围,促进学生课外阅读能力的实践研究 一. 问题的提出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一年级的阅读要求是让学生喜欢阅读,感受阅读的乐趣,积累自己喜欢的成语和格言警句,背诵优秀诗文50篇(段),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5万字.而到了二年级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字数量急剧增加,校内完成不了的 ...

  • 父母如何教一年级的孩子写作文
  • 父母如何教一年级的孩子写作文 因为现在的一年级学生开始有一些写作了,虽然认识的字还不是很多,会写的字就更少了,但早开始早受益.在网上看到一篇关于一位妈妈教女儿写作文的心得,把她摘下来,供大家参考. 作文作文,等孩子慢慢上了高年级,可能会是一个让很多家长头疼的问题吧.我并不想让孩子到时候临时抱佛脚,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