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地理世界的聚落1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一、认定目标

1、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3、能举例说明民居与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密切联系

4、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二、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51-53内容及图片,回答:

1、聚落是 主要形式有

2、观察图片,分组讨论城市和乡村的差别,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从景观、生活方式、污染、面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比较并填表:

3、城市在发展中产生的城市问题有

三、问题探究

1、请在下列各组地区中选择你认为最适合定居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1)漠河、青岛 (2)天津、乌鲁木齐 (3)青藏高原、华北平原

根据上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如果让你选择定居的地方,你会首先考虑什么条件?

2、聚落的形成需要很多的条件

如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等

你还能说出一些吗 ?请填在右图中:3、看课本P52活动内容分组讨论

组内互助完成课本活动练习并推举代表发言理解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有着密切关系。

4、世界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

观察教材P53-54活动题,讨论并回答每幅图片中的民居在特点上有何不同?这和它们所处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三、归纳整理:

四、拓展练习:

1、人们的集中居住地统称为 它的主要形式包括 和 。

2、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 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3、乡村居民大多依山傍水沿 山麓或 分布

4、世界各地的民居有不同的建筑风格,既能适应当地的 又与居民的 密切相关。

5、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的双层木楼,主要出现在 ( )

A、炎热多雨的热带 B、温暖湿润的温热区 C、寒冷干燥的极地 D、炎热干燥的热带

6、高纬度地区的房屋墙体厚实,室内有壁炉、窗户小而且屋顶大多高耸,原因是( )

A、炎热多雨 B、寒冷多雨雪 C、温暖干燥 D、温暖多雨雪

7、西亚房屋的建筑特点主要是为了

A、防寒保暖

( ) B、有利于防潮 D、冬暖夏凉,比较经济

( ) C、可防止热量传导入室内 8、下列关于乡村聚落的描述错误的是

A、有的沿河流分布 B、房屋都不是很高

C、乡村居民点都紧靠城市 D、古老的乡村聚落具有保护价值

9、城市建设向高屋住宅方向发展的原因是

A、登高望远

C、健身运动 ( ) B、氧气多灰尘少 D、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

( ) 10、下列关于乡村与城市间演变的一般过程。正确的是

A、村庄—城镇—集镇—城市 B、城市—城镇—集镇—村庄

C、城镇—城市—村庄—集镇 D、村庄—集镇—城镇—城市

11、下列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范围的是 ( )

A、古代的城堡和庙宇 B、皇家的宫殿和陵墓

C、历史上著名的壁画、碑刻 D、保护良好的热带雨林

1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聚落可分为 和 两大类。

(2)图中A、B、C三处聚落都属于 聚落。三处聚落的选址从交

通因素分析共同点是 。

(3)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

城市的是 理由是 。

(4)从上题分析来看,先有城市聚落还

是先有乡村聚落?

(5)C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C处建立一造纸厂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案

五、拓展练习

1、聚落 城市 乡村

2、非农业

3、河流 公路

4、自然地理环境 社会经济生活

5、A 6、B 7、C 8、C 9、D 10、D 11、D

12、(1)城市 乡村 (2) 乡村 临河分布,交通便利

(3)B 两河交汇处 (4)乡村

(5)不合理 造纸厂污染水源,应放在河流的下游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一、认定目标

1、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

3、能举例说明民居与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密切联系

4、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

二、自主学习

阅读课本P51-53内容及图片,回答:

1、聚落是 主要形式有

2、观察图片,分组讨论城市和乡村的差别,可根据自己的经验从景观、生活方式、污染、面交通、经济、文化等方面比较并填表:

3、城市在发展中产生的城市问题有

三、问题探究

1、请在下列各组地区中选择你认为最适合定居的地方,并说明理由。

(1)漠河、青岛 (2)天津、乌鲁木齐 (3)青藏高原、华北平原

根据上个问题学生分组讨论:如果让你选择定居的地方,你会首先考虑什么条件?

2、聚落的形成需要很多的条件

如地形平坦、水源充足等

你还能说出一些吗 ?请填在右图中:3、看课本P52活动内容分组讨论

组内互助完成课本活动练习并推举代表发言理解聚落的形成和发展与自然地理环境和人类活动有着密切关系。

4、世界各地的民居有着不同的建筑风格。

观察教材P53-54活动题,讨论并回答每幅图片中的民居在特点上有何不同?这和它们所处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

三、归纳整理:

四、拓展练习:

1、人们的集中居住地统称为 它的主要形式包括 和 。

2、城市是人口达到一定规模,主要从事 产业活动的居民聚居地。

3、乡村居民大多依山傍水沿 山麓或 分布

4、世界各地的民居有不同的建筑风格,既能适应当地的 又与居民的 密切相关。

5、楼上住人楼下饲养牲畜的双层木楼,主要出现在 ( )

A、炎热多雨的热带 B、温暖湿润的温热区 C、寒冷干燥的极地 D、炎热干燥的热带

6、高纬度地区的房屋墙体厚实,室内有壁炉、窗户小而且屋顶大多高耸,原因是( )

A、炎热多雨 B、寒冷多雨雪 C、温暖干燥 D、温暖多雨雪

7、西亚房屋的建筑特点主要是为了

A、防寒保暖

( ) B、有利于防潮 D、冬暖夏凉,比较经济

( ) C、可防止热量传导入室内 8、下列关于乡村聚落的描述错误的是

A、有的沿河流分布 B、房屋都不是很高

C、乡村居民点都紧靠城市 D、古老的乡村聚落具有保护价值

9、城市建设向高屋住宅方向发展的原因是

A、登高望远

C、健身运动 ( ) B、氧气多灰尘少 D、提高城市空间利用率

( ) 10、下列关于乡村与城市间演变的一般过程。正确的是

A、村庄—城镇—集镇—城市 B、城市—城镇—集镇—村庄

C、城镇—城市—村庄—集镇 D、村庄—集镇—城镇—城市

11、下列不属于世界文化遗产范围的是 ( )

A、古代的城堡和庙宇 B、皇家的宫殿和陵墓

C、历史上著名的壁画、碑刻 D、保护良好的热带雨林

12、读右图回答下列问题:

(1)聚落可分为 和 两大类。

(2)图中A、B、C三处聚落都属于 聚落。三处聚落的选址从交

通因素分析共同点是 。

(3)A、B、C三处最可能优先发展为

城市的是 理由是 。

(4)从上题分析来看,先有城市聚落还

是先有乡村聚落?

(5)C聚落附近森林资源丰富,如果C处建立一造纸厂是否合理?为什么? 答案

五、拓展练习

1、聚落 城市 乡村

2、非农业

3、河流 公路

4、自然地理环境 社会经济生活

5、A 6、B 7、C 8、C 9、D 10、D 11、D

12、(1)城市 乡村 (2) 乡村 临河分布,交通便利

(3)B 两河交汇处 (4)乡村

(5)不合理 造纸厂污染水源,应放在河流的下游


相关内容

  • 七年级地理居民与聚落学案设计
  • 七年级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学案设计初稿 区初一中心组 李世梅 本章重点: 1.世界人口增长.分布特点. 2.三大人种的特点及分布规律 3.世界主要语言和宗教. 4.乡村聚落.城市聚落的景观区别. 5.聚落与自然环境.人类活动的关系. 本章难点: 1.世界人口的分布及其成因. 2.主要语 ...

  • 3.4世界的聚落教案(湘教版七年级上册)(5)
  • 第三章 第四节 世界的聚落 了解聚落的主要形式,聚落的形成和发展. 2.能举例说明聚落的位置.形态.建筑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1.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2.聚落与环境的关系.3.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聚落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在人类发展的过程中,城市与乡村都是人们集中居住的地方,这就 ...

  • 世界的聚落教案
  • 初中<地理>(湘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三章<世界的居民> 第四节"世界的聚落"教学设计 *****大学 *********学院 *** [课标要求] 1. 运用图片描述城市景观和乡村景观的差别. 2. 举例说出聚落与自然环境的关系. 3. 懂得保护世界文化遗产 ...

  • 七年级 地理上册全部教学目标与知识结构
  • 08地理 陈佳璇 2008964218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知识结构与分析 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知识与技能 1.提出证据说明地球是个球体. 2.用平均半径.赤道周长和表面积描述地球的大小. 3.运用地球仪,说出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特点. 4.熟练地利用经纬网确定某一地点的位置 ...

  • 七年级上册地理2
  • 七年级上地理复习提纲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1. 地球的形状:球体. 2. (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 (2)月食现象. 3. 4. 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 南北半球 ...

  • 南阳堡中学八年级地理中图版一二单元复习题
  • 南阳堡中学八年级一二单元复习题 一.选择题 1. 板块学说认为地球表面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共有 ( ) A.四大板块 B.五大板块 C.六大板块 D.七大板块 2.目前,许多工业区逐渐向城郊迁移,最重要的原因是( ) A.为了扩大城市聚落规模 B.为了保护城市聚落环境 C.为了疏散城市聚落人口 D. ...

  •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2016
  • 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2016[1] 2016年10月10日 来源:网络综合 [相关推荐] [加入收藏] 无忧考网为您整理了"初一上册地理知识点梳理2016",方便广大网友查阅!更多初中一年级相关信息请访问初中一年级网. [快速提分]2016年初中一年级全程名师特训辅导班!点击免 ...

  •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结构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 地理七年级上册知识结构 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 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 第二节 地球的运动 第三节 地图 第二章 陆地和海洋 第一节 大洲和大洋 第二节 海陆的变迁 第三章 天气和气候 第一节 多变的天气 第二节 气温和气温的分布 第三节 降水和降水的分布 第四节 世界的气候 第四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

  • 初中地理公开课课例评价
  • 初中地理公开课 七年级地理上册第四章第三节 聚落 新课程为地理教师提供了很大的自由空间和创新空间,在实践中,一些地理教师已经成为新课程理念的倡导者,并在逐渐为落实新的课程理念而努力探索者.今天我们教研组听了孙妍老师的一节地理公开课,大家的反响比较好,通过大家的集体研讨和我自己的深入思考,我觉得有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