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的历史

毒品的历史

药物应用和滥用的历史和人类历史一样长久,人总希望通过吃或者喝什么使自己放松,寻求刺激,或者追求欣快。千百年来,人们使用了各种各类的药物。埃及文明的早期就开始使用酒(wine),公元前4000年人类就开始使用麻醉品(narcotics),在中国,公元前2737年大麻(marijuana)就被当作药物来使用。

随着时光流转,“家庭治疗(home remedies)”出现了,这种方法被用来缓解疼痛和其他病患。所用制剂大都为草药、植物根部、蘑菇或者真菌。这些药物被服用、饮用、涂抹皮肤或吸入,以达到预期的疗效。这一类医疗方法最早的记录之一来自于公元前2735年中国的一位学者型皇帝——神农(Shen Nung),据说他编著了一本药典《神农本草经》记录了当时已知的药物(按:事实上,《神农本草经》并不一定出自神农之手),这比欧洲中世纪才出现的药典要早很多。在书中,他对很多草药的价值给予评价,如常山可以退热,我们现在知道这种发热是由疟原虫(malaria parasites)引起的。

中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在史前就发现了很多含药植物,墨西哥的阿兹克特人(Aztecs)甚至用象形文字在岩石上记载了这些药物的属性,但是我们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主要来源于西班牙僧人或是西班牙征服者荷南·考特斯(Hernan Cortes,1485-1547)手下的医生。哥伦布时代以前的墨西哥人使用许多物质入药,从烟草(tobacco)到致幻植物(hallucinogenic plants, mind-expending plants)。这其中最有意思的是神圣蘑菇(sacred mushrooms),它们被用于宗教仪式来改变思想状态,而不是使人酩酊大醉。

以上这些都是自然界中,没有经过精制的物质,从中提取特定化合物(药物)的行为当时还没有出现。

数个世纪过去了,新的文明出现了,文化、艺术和医学发展向新的中心转移,传统的搜索植物药的方法在公元前四世纪的希腊得到了改变,“医学之父”希伯克利特(Hippocrates,约前460-约前377)开始采用无机盐作为治疗药物。希伯克利特的影响持续了整个中世纪,提示炼金士和医学实验者无机药物的巨大潜力。事实上,希伯克利特流传下来的处方之一是十五世纪中期Basilius Valentius 以及炼金士Phillippus Aureolus Paracelsus(出生于瑞士的Theophrastus Bombast von Hohenheim,1493-1541)鼓吹的一种锑盐酊制剂。

南美洲印第安人,尤其是居住在秘鲁安第斯山脉(Peruvian Andes)的印第安人,很早就发现了很多含药植物。其中两种含有生物碱的药物现在在全球都有很大影响并且衍生出了很多现代药物,它们就是可卡因(cocaine)和奎宁(quinine)。当时的人们就了解到可卡因的成瘾性,南美印第安酋长数百年前就把它用于邪恶目

- 1 -

的。奥地利神经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治疗了许多深度心理失常的可卡因成瘾者,在他的实践过程中,他注意到了这种药物的感觉麻痹作用,他将这种效应提请临床药理学家卡尔·科勒(Carl Koller,1857-1944)注意,后者将其引入手术过程作为局部麻醉药物。

但是直到十九世纪药物中的活性成分才被提取出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吗啡(morphine)、鸦片酊(laudanum)、可卡因(cocaine)等新发现的物质处于一种完全不受管制的局面,可以由医生随意开出治疗各种疾病。它们可以出现在成药中,也可能由游贩售卖,或者从药店购买,甚至可以邮购。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吗啡是自由使用的,受伤的老兵带着吗啡和注射针头返回家中。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早期,海洛因(heroin)被当作成药售卖,用于一系列疾病的治疗。鸦片的消遣使用(recreational use)在亚洲一度很盛行,并从那里扩散到西方,在十九世纪达到鼎盛,鸦片馆(opium den)一度繁荣。截至十九世纪早期,在美国约有250 000名成瘾者。

大多数人类社会在历史上都会以不同形式实行消遣药物(recreational drug)使用。消遣药物最为人所知的例子大概要算是酒精了,大多数文明都生产不同形式的酒类制品。如同任何药物一样,一些消遣药物是具有成瘾性的,大多数对人类健康是有害的,有一些消遣药物在绝大多数地区都是非法的。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多种多样的药物被用于消遣,到目前为止最为流行的消遣药物是咖啡因(caffeine),它几乎被当今所有的社会所接受。另外还有酒精和以烟草形式存在的尼古丁(nicotine),它们在当今大部分社会中存在并被接受。尽管近来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都将大麻作为非法药物禁止随意使用,但是在历史上它一度十分流行。

药物成瘾的问题正逐步被认识,美国在1857年首次提起了禁止药物滥用的法案,在旧金山(San Francisco)宣布鸦片馆为非法。第一个国家性的毒品法规是1906年的《纯粹食品与药品法案(Pure Food and Drug Act)》,该法案规定必须在成药上准确标注其含有鸦片和其他一些药物。1914年的《哈里森麻醉品法案(Harrison Narcotic Act)》规定除执业医师和药房外,其他人禁止销售大剂量的鸦片制剂或可卡因。继而,海洛因被全面禁止。接着,最高法院判定医生向成瘾者开出任何麻醉剂均为非法,许多医生因在戒断治疗计划中使用维持量的麻醉剂而被判入狱,很快,所有治疗成瘾的尝试都被放弃了。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麻醉剂和可卡因的使用大为减少。禁欲的风气致使1919年《美国宪法第十八号修正案》将酒精也全面禁止了,但这个禁令在1933年就被取消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大部分州都要求学校进行抵制毒品的教育,但是担心这样的教育反而会促使青年人去尝试,在大部分地方这样的教育又被取消了。禁酒

- 2 -

令取消后不久,美国的联邦麻醉品管理局(Federal Bureau of Narcotics,即现联邦缉毒署,Drug Enforcement Administration)开展了一个运动,将大麻描述成一种强有力的,具有成瘾性的物质,可以导致麻醉品成瘾。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大麻的使用又增加了,同时增加的还有安非他明(amphetamines)和镇静剂(tranquilizers)。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巨大的社会变革和政治动乱使得二十世纪初对毒品使用的不容发生了变化,随着对传统价值观和信仰的新挑战,从前那种反毒品的调调看起来不那么准确,甚至有些荒谬了。毒品政策越来越多地与越战以及其他社会不平等问题一起成为公民投票的议案。随着公众态度的巨大转变出现了一个使用非法药物的浪潮,同时,重新出现了关于将毒品使用非罪化(decriminalization)甚至合法化(legalization)的争论。

以“法律和秩序”为施政纲领当选的美国总统尼克松(Nixon),将文化战争的第一个目标就瞄准了对毒品的放纵问题上。尼克松将毒品使用等同于对美国传统和传统世界观的攻击,他发动了一个反对毒品非罪化和合法化的运动,称为“向毒品宣战”,采用的是他的前任林登·约翰逊(Lyndon Johnson)发动的名为“向贫穷宣战”运动的方式。

尼克松还颁布了《综合药物滥用预防和控制法案(Comprehensive Drug Abu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ct)》对成瘾药物根据其危险性进行分级管理,并对高危险等级的药物进行限制。这种努力困难重重,因为美国以前药物的禁用程度与其内在的危险性没有关联性。如果按照每年致死人数计算,酒精和烟草应该归在最危险的一类,但是因其含有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不可能这样做。作为一种替代的方法,根据滥用的可能性和可接受的医疗用途将药物分为五级目录,其中目录一列入那些具有极强的滥用可能性且没有任何可接受的医疗应用的药物,包括大麻,海洛因,麦角酸二乙基酰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 LSD)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部分毒品的应用都下降,但是可卡因和“快克(crack)”的使用增加了。军队开始参与边境缉毒巡逻,美国部队入侵了巴拿马抓住当地事实上的领导人曼努埃尔·诺列加(Manuel Noriega)并以非法毒品交易送审。

经过这些年以来,公众对特定化学物质危险性的认识有了改变,烟草包装上的医学警示标志使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尼古丁的成瘾性。直到1995年,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一直在斟酌它的法规。胎儿醇中毒综合征(fetal alcohol syndrome)的认识使得酒精产品上也粘贴了警告标志。地西泮(dizepam, Valium, 安定)等处方药的成瘾性也为人所知,对咖啡因的审查也正在进行中。

- 3 -

毒品法规总试图跟上观念的转变以及滥用物质的真实危险性。到1970年,55个联邦法律和数不清的州立法律制定了一系列特定的惩罚措施,包括终身监禁甚至死刑。为了澄清局面,1970年的《综合药物滥用预防和控制法案》废止、取代或者更新了先前关于麻醉品和危险物质的所有联邦法律。尽管持有毒品也是违法的,但是非法散布和制造毒品将面临最严重的惩罚,这个法案不仅预防和处理药物滥用,还控制毒品的运输。1986年美国颁布了《反药物滥用法案(Anti-drug Abuse Act)》,1988年增加了戒毒治疗和康复的资金,1988年还成立了美国全国毒品管理政策办公室(Office of National Drug Control Policy),该办公室的主任,常被称为“毒品沙皇”,协调整个国家的毒品管理政策。

毒品发展时间表

公元前5000年 苏美尔人开始使用鸦片。其根据是他们有一个象形文字,后来被翻译为“HUL”,意为愉悦或快乐。

公元前3500年 最早的开始造酒的记录出现在古埃及的纸莎草文献中。 公元前3000年 中国人开始饮茶。

公元前2500年 有瑞士的湖畔居民使用罂粟种子的记载。

公元前2000年 最早的禁酒教育出现,古埃及的一位祭司向他的信众写到:“我,你们的神,禁止你们去小酒馆,在那里,人们堕落成了野兽”。

公元前350年 《圣经》箴言31:6-7:“可以把浓酒给将亡的人喝,把清酒给苦心的人喝。让他喝了,就忘记他的贫穷,不再记念他的苦楚。”

公元前300年,希腊自然学家和哲学家泰奥弗拉斯托斯(Theophrastus,371-287 B.C.)记载了是最早确切提及使用罂粟汁的记录。

公元前250年 《圣经》诗篇104:14-15:

公元350年 在中国的字典中最早提及茶。

- 4 -

毒品的历史

药物应用和滥用的历史和人类历史一样长久,人总希望通过吃或者喝什么使自己放松,寻求刺激,或者追求欣快。千百年来,人们使用了各种各类的药物。埃及文明的早期就开始使用酒(wine),公元前4000年人类就开始使用麻醉品(narcotics),在中国,公元前2737年大麻(marijuana)就被当作药物来使用。

随着时光流转,“家庭治疗(home remedies)”出现了,这种方法被用来缓解疼痛和其他病患。所用制剂大都为草药、植物根部、蘑菇或者真菌。这些药物被服用、饮用、涂抹皮肤或吸入,以达到预期的疗效。这一类医疗方法最早的记录之一来自于公元前2735年中国的一位学者型皇帝——神农(Shen Nung),据说他编著了一本药典《神农本草经》记录了当时已知的药物(按:事实上,《神农本草经》并不一定出自神农之手),这比欧洲中世纪才出现的药典要早很多。在书中,他对很多草药的价值给予评价,如常山可以退热,我们现在知道这种发热是由疟原虫(malaria parasites)引起的。

中南美洲的印第安人在史前就发现了很多含药植物,墨西哥的阿兹克特人(Aztecs)甚至用象形文字在岩石上记载了这些药物的属性,但是我们关于这方面的知识主要来源于西班牙僧人或是西班牙征服者荷南·考特斯(Hernan Cortes,1485-1547)手下的医生。哥伦布时代以前的墨西哥人使用许多物质入药,从烟草(tobacco)到致幻植物(hallucinogenic plants, mind-expending plants)。这其中最有意思的是神圣蘑菇(sacred mushrooms),它们被用于宗教仪式来改变思想状态,而不是使人酩酊大醉。

以上这些都是自然界中,没有经过精制的物质,从中提取特定化合物(药物)的行为当时还没有出现。

数个世纪过去了,新的文明出现了,文化、艺术和医学发展向新的中心转移,传统的搜索植物药的方法在公元前四世纪的希腊得到了改变,“医学之父”希伯克利特(Hippocrates,约前460-约前377)开始采用无机盐作为治疗药物。希伯克利特的影响持续了整个中世纪,提示炼金士和医学实验者无机药物的巨大潜力。事实上,希伯克利特流传下来的处方之一是十五世纪中期Basilius Valentius 以及炼金士Phillippus Aureolus Paracelsus(出生于瑞士的Theophrastus Bombast von Hohenheim,1493-1541)鼓吹的一种锑盐酊制剂。

南美洲印第安人,尤其是居住在秘鲁安第斯山脉(Peruvian Andes)的印第安人,很早就发现了很多含药植物。其中两种含有生物碱的药物现在在全球都有很大影响并且衍生出了很多现代药物,它们就是可卡因(cocaine)和奎宁(quinine)。当时的人们就了解到可卡因的成瘾性,南美印第安酋长数百年前就把它用于邪恶目

- 1 -

的。奥地利神经分析学家西格蒙德·弗洛伊德(Sigmund Freud,1856-1939)治疗了许多深度心理失常的可卡因成瘾者,在他的实践过程中,他注意到了这种药物的感觉麻痹作用,他将这种效应提请临床药理学家卡尔·科勒(Carl Koller,1857-1944)注意,后者将其引入手术过程作为局部麻醉药物。

但是直到十九世纪药物中的活性成分才被提取出来,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中,吗啡(morphine)、鸦片酊(laudanum)、可卡因(cocaine)等新发现的物质处于一种完全不受管制的局面,可以由医生随意开出治疗各种疾病。它们可以出现在成药中,也可能由游贩售卖,或者从药店购买,甚至可以邮购。在美国南北战争期间,吗啡是自由使用的,受伤的老兵带着吗啡和注射针头返回家中。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早期,海洛因(heroin)被当作成药售卖,用于一系列疾病的治疗。鸦片的消遣使用(recreational use)在亚洲一度很盛行,并从那里扩散到西方,在十九世纪达到鼎盛,鸦片馆(opium den)一度繁荣。截至十九世纪早期,在美国约有250 000名成瘾者。

大多数人类社会在历史上都会以不同形式实行消遣药物(recreational drug)使用。消遣药物最为人所知的例子大概要算是酒精了,大多数文明都生产不同形式的酒类制品。如同任何药物一样,一些消遣药物是具有成瘾性的,大多数对人类健康是有害的,有一些消遣药物在绝大多数地区都是非法的。在历史的不同时期,多种多样的药物被用于消遣,到目前为止最为流行的消遣药物是咖啡因(caffeine),它几乎被当今所有的社会所接受。另外还有酒精和以烟草形式存在的尼古丁(nicotine),它们在当今大部分社会中存在并被接受。尽管近来世界上大部分地区都将大麻作为非法药物禁止随意使用,但是在历史上它一度十分流行。

药物成瘾的问题正逐步被认识,美国在1857年首次提起了禁止药物滥用的法案,在旧金山(San Francisco)宣布鸦片馆为非法。第一个国家性的毒品法规是1906年的《纯粹食品与药品法案(Pure Food and Drug Act)》,该法案规定必须在成药上准确标注其含有鸦片和其他一些药物。1914年的《哈里森麻醉品法案(Harrison Narcotic Act)》规定除执业医师和药房外,其他人禁止销售大剂量的鸦片制剂或可卡因。继而,海洛因被全面禁止。接着,最高法院判定医生向成瘾者开出任何麻醉剂均为非法,许多医生因在戒断治疗计划中使用维持量的麻醉剂而被判入狱,很快,所有治疗成瘾的尝试都被放弃了。到二十世纪二十年代,麻醉剂和可卡因的使用大为减少。禁欲的风气致使1919年《美国宪法第十八号修正案》将酒精也全面禁止了,但这个禁令在1933年就被取消了。

二十世纪三十年代,美国大部分州都要求学校进行抵制毒品的教育,但是担心这样的教育反而会促使青年人去尝试,在大部分地方这样的教育又被取消了。禁酒

- 2 -

令取消后不久,美国的联邦麻醉品管理局(Federal Bureau of Narcotics,即现联邦缉毒署,Drug Enforcement Administration)开展了一个运动,将大麻描述成一种强有力的,具有成瘾性的物质,可以导致麻醉品成瘾。到了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大麻的使用又增加了,同时增加的还有安非他明(amphetamines)和镇静剂(tranquilizers)。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巨大的社会变革和政治动乱使得二十世纪初对毒品使用的不容发生了变化,随着对传统价值观和信仰的新挑战,从前那种反毒品的调调看起来不那么准确,甚至有些荒谬了。毒品政策越来越多地与越战以及其他社会不平等问题一起成为公民投票的议案。随着公众态度的巨大转变出现了一个使用非法药物的浪潮,同时,重新出现了关于将毒品使用非罪化(decriminalization)甚至合法化(legalization)的争论。

以“法律和秩序”为施政纲领当选的美国总统尼克松(Nixon),将文化战争的第一个目标就瞄准了对毒品的放纵问题上。尼克松将毒品使用等同于对美国传统和传统世界观的攻击,他发动了一个反对毒品非罪化和合法化的运动,称为“向毒品宣战”,采用的是他的前任林登·约翰逊(Lyndon Johnson)发动的名为“向贫穷宣战”运动的方式。

尼克松还颁布了《综合药物滥用预防和控制法案(Comprehensive Drug Abuse Prevention and Control Act)》对成瘾药物根据其危险性进行分级管理,并对高危险等级的药物进行限制。这种努力困难重重,因为美国以前药物的禁用程度与其内在的危险性没有关联性。如果按照每年致死人数计算,酒精和烟草应该归在最危险的一类,但是因其含有巨大的经济利益而不可能这样做。作为一种替代的方法,根据滥用的可能性和可接受的医疗用途将药物分为五级目录,其中目录一列入那些具有极强的滥用可能性且没有任何可接受的医疗应用的药物,包括大麻,海洛因,麦角酸二乙基酰胺(Lysergic Acid Diethylamide, LSD)等。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大部分毒品的应用都下降,但是可卡因和“快克(crack)”的使用增加了。军队开始参与边境缉毒巡逻,美国部队入侵了巴拿马抓住当地事实上的领导人曼努埃尔·诺列加(Manuel Noriega)并以非法毒品交易送审。

经过这些年以来,公众对特定化学物质危险性的认识有了改变,烟草包装上的医学警示标志使人们逐渐意识到了尼古丁的成瘾性。直到1995年,食品和药品监督管理局(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 FDA)一直在斟酌它的法规。胎儿醇中毒综合征(fetal alcohol syndrome)的认识使得酒精产品上也粘贴了警告标志。地西泮(dizepam, Valium, 安定)等处方药的成瘾性也为人所知,对咖啡因的审查也正在进行中。

- 3 -

毒品法规总试图跟上观念的转变以及滥用物质的真实危险性。到1970年,55个联邦法律和数不清的州立法律制定了一系列特定的惩罚措施,包括终身监禁甚至死刑。为了澄清局面,1970年的《综合药物滥用预防和控制法案》废止、取代或者更新了先前关于麻醉品和危险物质的所有联邦法律。尽管持有毒品也是违法的,但是非法散布和制造毒品将面临最严重的惩罚,这个法案不仅预防和处理药物滥用,还控制毒品的运输。1986年美国颁布了《反药物滥用法案(Anti-drug Abuse Act)》,1988年增加了戒毒治疗和康复的资金,1988年还成立了美国全国毒品管理政策办公室(Office of National Drug Control Policy),该办公室的主任,常被称为“毒品沙皇”,协调整个国家的毒品管理政策。

毒品发展时间表

公元前5000年 苏美尔人开始使用鸦片。其根据是他们有一个象形文字,后来被翻译为“HUL”,意为愉悦或快乐。

公元前3500年 最早的开始造酒的记录出现在古埃及的纸莎草文献中。 公元前3000年 中国人开始饮茶。

公元前2500年 有瑞士的湖畔居民使用罂粟种子的记载。

公元前2000年 最早的禁酒教育出现,古埃及的一位祭司向他的信众写到:“我,你们的神,禁止你们去小酒馆,在那里,人们堕落成了野兽”。

公元前350年 《圣经》箴言31:6-7:“可以把浓酒给将亡的人喝,把清酒给苦心的人喝。让他喝了,就忘记他的贫穷,不再记念他的苦楚。”

公元前300年,希腊自然学家和哲学家泰奥弗拉斯托斯(Theophrastus,371-287 B.C.)记载了是最早确切提及使用罂粟汁的记录。

公元前250年 《圣经》诗篇104:14-15:

公元350年 在中国的字典中最早提及茶。

- 4 -


相关内容

  • 初中禁毒教案之一
  • 初中禁毒教案之一 毒品泛滥 祸国殃民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对资料的收集,了解历史上的禁毒运动:通过对历次禁毒运动的比较,明确毒品的危害: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远离毒品,拒绝毒品的人生态度. 2.过程与方法:通过了解毒品在中国蔓延的历史及现状.毒品带给中华民族的巨大创伤,使学生清楚认识到毒品危 ...

  • 关于毒品禁毒戒毒立法及毒品的历史演变
  • 1 关于毒品禁毒戒毒立法及毒品的历史演变 1.1 毒品立法的历史演变 自清朝开始,毒品问题就一直危害着我国的社会稳定,特别是两次鸦片战争后,我国就由封建社会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家.历任统治者都清楚地意识到毒品的危害,并通过制定禁毒法律法规来加大禁毒戒毒的强度,维护政权的稳定,这些禁毒法律法规都取得 ...

  • 关于远离合成毒品珍惜美好青春征文(语文迷 历史上的今天 联通)
  • [篇一] 摘要:2015年6月26日是禁毒日,吸毒百害而无一利,毒品摧毁的不但是人的肉体,也是人的意志,请珍爱生命,终身远离毒品,拒绝毒品.2015-6-24 10:05:07 吸毒于国.于民.于己有百害而无一利!毒品摧毁的不但是人的肉体,也是人的意志 .生命只有一次,失去它,就如同花儿失去了阳光. ...

  • 禁毒防艾知识讲座
  • 禁毒防艾知识讲座 西定乡中心小学 李进仙 第一章 认识毒品 第一节 什么是毒品 一.毒品的概念 (一)毒品一词的由来 毒品一词是现代社会用语,据说最早出现在欧洲,是人们在了解了鸦片等麻醉药物的危害之后才开始使用的.因此,作为一个社会用语,至今不过有两三百年的历史. 在中国,一直到20世纪20年代才开 ...

  • 禁毒有我阳光前行禁毒征文
  • 禁毒有我 阳光前行 生命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重要的,健康对于我们来说尤其重要.在这花般的日子里,我们不应该被毒品这一恶魔绊住我们前进的步伐,为了能让我们的健康成长,应该时刻提醒自己要珍惜生命,远离毒品! 毒品的泛滥,拆散了多少幸福的家庭,摧残了多少人的生命.毒品给吸毒者带来内心的创伤和肉体的残毁.吸毒 ...

  • 1.1鸦片战争的烽烟教案10北师大版教案(1)
  • 第1课 鸦片战争的烽烟 [课程标准] 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简述中英<南京条约>的主要内容,认识鸦片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 了解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了解鸦片走私对中国的危害,知道林则徐广州禁烟的史实,讲述林则徐虎门销烟的故事,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语言 ...

  • 2014禁毒工作计划
  • (一)全面宣传贯彻《禁毒法》,为进一步深化禁毒人民战争提供有力保障。依法完善国家禁毒委员会成员单位主要职责,建立科学高效的工作机制和考核评估制度。推动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将禁毒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加强地方禁毒委员会及办事机构建设。 (二)全面加强毒品预防教育工作,进一步遏制新吸毒人员滋生 ...

  • 五一班远离毒品 珍爱生命班会活动记录
  • 珍爱生命远离毒品主题班会记录 五(一)班 一.活动目的: 1.使同学了解毒品对社会.家庭.个人的危害,从而珍惜宝贵的生命,拒绝毒品远离毒品. 2.激发同学的社会责任感,使每位同学以后对有关毒品的言行等做力所能及的工作. 二.活动形式 1.同学通过网上查找资料做成幻灯片形式与全班一起讨论. 2.全班分 ...

  • 11册[人自然社会]教案(1)
  • 1.让考试更轻松(1) 教学目标: 通过学生考试紧张心理自测,使学生懂得对待考试会有适度紧张心理,但要 注意消除过度紧张心理. 教学准备: "过平地独木桥"的游戏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 做游戏,初步体验 1. 同学们,我们先来做个"过平地独木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