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沽湖的人间烟火

  泸沽湖幽居于西南一隅,高山圣湖的世外风光,母系王国久远的传说、信仰与浪漫故事,让无数人心驰神往。多年之后,我们已经不再以猎奇的眼光看待这片土地,褪去刻板的标签,湖光山色背后的人间烟火,琐碎日常中的生活冷暖,也格外动人。

祖母

摩梭人的传说

  走进这座摩梭传统的四合院,正前方就是祖母屋,另外三面是两层的木房,一楼是牲口圈,二楼是卧室,包括姑娘们的花房,可以从一侧的木楼梯走上去。   天色已经暗下来,家中的老祖母还没有回来,她二十岁的孙女说:“奶奶每天早晚都要去村口的玛尼堆转经祈祷,为家人求平安,每天如此,从不间断。”说着话,奶奶进了家门,微笑着带我走进祖母屋。 摩梭老宅里有四百多年历史的经堂大门,图案均为家族先祖亲制手绘,至今依然古朴精美。   祖母,是对家族里辈分最高的女性的敬称。祖母屋通常门楣很低,门槛很高,要弯着腰小心地跨进去。因为祖母屋里有火塘、有神龛,既供着菩萨、宗族的图腾,也有往生之人必经的生死门,这一特定的修建法式,提醒来人需要尊神敬祖。火塘是祖母屋的中心,它是做饭的灶炉,也是用餐和集会的中心,在摩梭人心中,火塘就是家、母亲和幸福的象征。小小的一间祖母屋,蕴含了摩梭人祭祀、礼仪、饮食、饮酒、集会等各种文化内涵,祖母屋和火塘文化,共同传承着摩梭人的民族信仰、天人观念和代代传承的生死观,走进祖母屋,就走进了他们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奶奶坐在女柱一侧的火塘边,开始煨茶,茶煮好,首先倒一些敬给火塘上方的佛像与火神。人享用饮食之前,一定要先供奉神灵,这是千年传统。   老人不大会讲汉语,但能听懂,这让我们的交谈得以顺利进行。我是第一次到摩梭人家做客,向奶奶请教是否有什么特殊的礼节,奶奶捂着嘴笑,说不必拘礼,大方地来就是了,摩梭人都好客。孙女在一旁插嘴说:“第一次去人家做客,可以买一些茶叶、烟酒、糕点之类的,表示一下尊重就好了,别的没有什么特别需要的。”随后又靠在我耳边悄声说:“和长辈聊天的话,不要涉及恋爱啊男女啊、这方面的字眼就好啦,大家会害羞的,我们在家里也不会讲哒。”   奶奶告诉我,摩梭人喜欢客人是天生的,二十多年前,当地还没有大路,都是土路,村里有个男人在山上砍柴,远远看到山下好像有个人在到处找路,急忙跑下来帮忙;天快黑了,他热心地把那个外乡人请到家里,那时候各家都穷,粮食也不多,他把过节才舍得吃的腌肉拿出来招待客人,第二天还给那人准备了一大包干粮带着在路上吃。“过去的人没坏心眼儿,对谁都好心好意。不能做坏事,菩萨是看着你的。”   现居于泸沽湖区域的摩梭人主要有三种宗教信仰:湖西云南境内,信仰藏传佛教,有格鲁派和萨迦派的寺庙;湖东四川境内,信仰苯教;此外还有本土古老的达巴教,渗透在摩梭人的日常生活中。达巴也是代代相传,负责占卜、诵经超度、主持各种祭祀活动,近代达巴文化渐渐式微,在离泸沽湖较远的古老摩梭村落,如永宁乡温泉村和前所乡的一些村落里,达巴信仰还较为浓厚。   此外,摩梭人认为万物有灵,山川河流或某些特定的动物都有自己的神力,敬畏之则能受神灵庇佑,健康平安,触犯神灵则会遭到相应的惩罚。摩梭人相信每一座山都有神灵居住,会在山中挂上经幡,祈福烧香,格姆女神山的地位更是崇高。奶奶说,直玛嘎拉(摩梭语中的格姆女神)是摩梭人的祖先,是泸沽湖的守护神,传说格姆女神与她的阿夏(情人)夜晚相会,白天分别两地,后来情人骑马远走他乡,在大地上留下一个大大的马蹄印,女神日夜思念阿夏,眼泪灌满了那个马蹄印,就形成了泸沽湖,女神则化成一座山,格姆女神山就像一个女人躺在湖边的样子。除了格姆女神,摩梭人也很信奉火神,每天都要祭拜,搬家也要请火神,叫“进火”,有隆重的仪式,会请喇嘛来念经祈福。此外,逢大年初五、孩子成年礼、婚丧等大日子,或是家中有人生病,或是遇到什么奇怪的事,也要念经,求菩萨保佑。   我缠着奶奶再多讲些故事,她往火塘里添了一根木柴,对着火炭大大吹了两口,火苗迅速蹿上新柴,哔哔剥剥燃开,为奶奶接下来的讲述营造出一种原始、神秘的气氛。传说,很早以前有一个放羊的穷孩子,每天跟着羊群在森林里走,常常吃不饱饭。有一天,他在山洞的缝隙里发现一只神奇的大鱼,只露出大半个身子,大鱼让他割下自己的肉来充饥,但要保守这个秘密。孩子将信将疑地割了一片肉,那肉奇迹般地又重新生长出来。就这样,孩子每天都能饱餐一顿,身体日渐强壮,村里人觉得奇怪,有几个人悄悄跟踪孩子进了山洞,发现大鱼,起了贪念,找来绳索,想把鱼从洞里拉出来,最后一共动用了九架牛(一架牛为两头并排)才把鱼拖动,那一刻,山洞里迸发出一股巨大的洪水,没日没夜地流,村庄尽毁,土地成河。洪水来临时,那个放羊孩子的妈妈正在喂猪,她迅速将几个孩子放进猪槽,把猪槽推开,自己却被洪水吞没。洪水终于停止,那些涌出的水汇成了泸沽湖,摩梭人则因为那位了不起的母亲而得以存活。   我不禁有些惊叹,这个故事和诺亚方舟的典故惊人地相似,是否可以佐证在大洪水时期这片土地就已经产生了文明?至少,从这个古老的传说中,我得以了解猪槽船的得名,以及摩梭人敬仰母亲的传统。定居在泸沽湖边的摩梭人世世代代在猪槽船里玩耍长大,在猪槽船里打鱼为生,猪槽船是他们生存的必备媒介。同时,摩梭人对女性的感激和崇拜也延续到今天,祖母是一家之长,也是传统得以沿传的核心,她们含辛茹苦养大子女,再呵护孙辈长大,教导他们尊老爱幼、热爱家族,照顾好家庭里的每一个人,经营好这个儿女们的精神港湾,对她们来说就是最大的使命和价值所在。泸沽湖的儿女无论身在哪里,对母亲的依恋都始终不变,就像摩梭歌谣里唱的: “母亲的家,是摩梭人的根;母亲的心,是摩梭人的家。”   摩梭人没有文字,这些传说都没有典籍记载。据说以前有两个达巴,带着祖先写有摩梭文字的羊皮去取经,路上饿了就把羊皮煮了吃掉了,摩梭文字就此失传。“这些故事以后慢慢就传不走咯,孩子们从小在外读书,有的已经讲不来多少摩梭话了,只能听。”   摩梭语言的未来让奶奶隐隐担忧。老一辈的女人基本都不识字,但她们就是活的百科全书。以前女孩子是不上学的,在母亲的带领下操持家务,学习传统仪式,让老祖宗的东西得以薪火相传。现在,在一些偏远的村子,传统思想很重的家庭依然不让女孩子上学。在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过程中,冲突和矛盾不可避免,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寻求发展,是摩梭后辈们需要审视的重要命题。   Tips   如何到达   可以从云南、四川的两条线路进入泸沽湖。   ■ 云南线路   先到丽江,再坐客运大巴到泸沽湖的大落水村或里格村。丽江所有的客栈和各类车票预订处都可买到第二天到泸沽湖的大巴车票,非常方便。通常早晨发车,车程约七八个小时。目前丽江至泸沽湖的二级公路在建,完工后预计车程可缩短至三个多小时。   景区外刚建成宁蒗泸沽湖机场,目前已开通昆明至泸沽湖的航线,除周三、周五外,每天都有航班。   ■ 四川线路   先到西昌,在西昌旅游客运车站乘坐西昌至四川泸沽湖镇的客运大巴,早上发车,每天两班,车程约六至八个小时。   泸沽湖与摩梭人   历史学家曾经考证过泸沽湖一带的人种来源,其中一种说法是,忽必烈时期曾派一支蒙古军队驻扎于金沙江一带,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地域族群文化,后来沿金沙江河谷迁徙至今天泸沽湖一带定居下来,“蒙所”演变成今天的“摩梭”。四川木里县境内的屋脚乡有一个保存完好的蒙古村落利家咀,当地人就认定自己为蒙古人的后代,他们和泸沽湖一带的摩梭人保有相同的语言和习俗,具有浓厚的母系传统、达巴信仰,也是现在整个摩梭群族最原始、风俗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如今,摩梭人逐渐向汉族融入,大家庭渐渐拆分为小家庭,农耕时代一去不复返,许多传统仪式日渐简化乃至消失,人们在当地从事旅游业,或外出打工,开始了新的生活。

少年

日出的回忆

  泸沽湖的早晨比平原地带更冷,春天还要穿厚棉衣。在这个摩梭家庭,早起划船的任务由少年和奶奶负责。天边才见一道亮起来的云,少年就翻身起床了。记得小时候和奶奶一起出海看日出,奶奶会给他披上自己的羊皮背心,把他裹得像只温顺的小羊,现在他已满18岁,会裹上爸爸的大皮袄子,踱出门去。   别家孩子的父亲,不是隔山隔海,便是与母族各居各家,家里的男丁就是母亲的兄弟们。孩子们都怕舅舅,舅舅总是很威严,会拎起耳朵来教导,不听话会打屁股,他们像父亲一般陪伴、教诲和守护着孩子们,是家族里女性和孩童的依靠。   准备去看日出的游客在湖边聚集,少年安排他们上了船,解开木桩上的绳索,站在船尾用桨一撑,船渐渐离岸。近年游人日益增多,少年渐渐习惯了用汉语名字“泸沽湖”来称呼面前这个海子,小时候,族人们都叫它“海子”或者“亮海”,与“亮海”相对,四川境内的湖里长满芦苇和野草,叫作“草海”。少年母亲的家族在云南,父亲则来自四川那边的村子。未通公路时,地里种着土豆、青菜,大米、面食要去山后面的市集上买。平常,奶奶在地里劳作,阿妈骑着自行车沿着山谷的小路去市场卖鱼卖菜,再买回生活所需;男人们大多打鱼为生,有些商业头脑的,就在湖边各村收些山里、湖里的特产――松茸、虫草、银鱼干、虾干之类,带到外面卖了,再倒腾些外面的产品进来,多少能补贴点家用。 泸沽湖里格湾的船只。   别家孩子的父亲,不是隔山隔海,便是与母族各居各家,家里的男丁就是母亲的兄弟们。孩子们都怕舅舅,舅舅总是很威严,会拎起耳朵来教导,不听话会打屁股,他们像父亲一般陪伴、教诲和守护着孩子们,是家族里女性和孩童的依靠。   而少年的父亲,算是族群里少有的一个特例。   大多数走婚的摩梭男女,在建立夫妻关系后,男人们会偶尔抽时间去妻子家帮着下地干活,过年过节时会相互往来;有了孩子,父亲会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短暂地出现,比如满月时宴请亲朋,参加13岁时的成年礼,节日送礼问候,此外就是两个家族有生老病死之时尽一尽探望的礼节。在夫妻异居的传统中,男人最重要的家庭责任,就是扶养姊妹的孩子――外甥和外甥女们,走婚的男人极少会选择离开自己的家族,与妻儿住在一起。不过,哪个父亲不深爱自己的孩子?孤老弥留之际不能看到亲生子女绕膝相伴,多少还是有些残酷和遗憾。所以,少年的父亲不顾族群传统,勇敢踏出这一步,和妻子孩子住在了一起。于是,少年成了当时村里第一个叫着“爸爸”长大的孩子,他的童年与众不同,这让他感到一种特别的幸福。如今,多半摩梭家庭也都由以往的大家庭分成了各自的小家庭,夫妻共同生活、抚养小孩。   望着天边渐渐晕开的色彩,船上的游人们兴奋起来。少年在船头稳健地拉着桨,早晨的风吹得他脸上的皮肤皴裂开了,望着微微漾动的暖黄色的湖水,他想起小时候好多个在船上醒来的清晨。那时,一入夜,父亲便拿着渔网、拎起水桶,抱着他跨进小船。当时的猪槽船也不如现在的宽敞,就是一根完整的大木头,中间挖空,粗粗磨砺一下,有个简洁的轮廓,的确跟猪食槽差不多,就是长一些,仅可容下两个人。划到湖中间,父亲摸着他的头说:“你好好地坐起,别出声,阿爸给你看个好玩儿的!”他便睁大眼睛,看着父亲打开一支手电筒,让光在水里晃动,不到半分钟,水面有几片银色的光泽一闪。父亲把手电筒稳住,水里的闪光慢慢多起来,集中到手电光下,原来是上百只小鱼。父亲拿起网勺捕捉猎物,很快就抓了大半桶。他满心欢喜,不觉困意袭来,迷迷糊糊中,看见父亲在撒网、扎浮漂,之后有什么东西裹住了他的身子,他就在周围弥漫的淡淡腥味中睡去。再睁开眼时,父亲躺在他身边打着鼾,脚边的水桶里多了几只大大小小的鲫鱼。他坐起来,看见周围一片片白白的薄雾在湖上流动。天开始亮了,他叫醒父亲,两人又收了一次网,然后在雾色里慢慢划船回家。途中,渐渐有阳光暖暖地照在背后,前方,家里的木楞房子上升起了炊烟,披着金色的阳光,迎候着他们……   这就是泸沽湖的日出留在少年心底的印记。   那时候,他们家不像现在这样离湖有五六十米远,而是依水而建,每天妈妈和奶奶就在家门口的湖边打水、洗菜、洗衣服,夏天水位上涨,起浪的时候湖水会漫进屋子,不时还有鱼冲进家里,他和姐姐就在家里捉鱼玩儿。时过境迁,十年间,他们搬了两次家,最后全村人都将老屋移至湖后面的路边,湖岸则修葺成沙滩、码头,供游客赏玩。旅游的快速发展,使这些湖边的居民渐渐走出了农耕渔猎的淳朴年代,为他们打开了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门,摩梭人掌握了更多信息,也拥有了更多生活方式的选择。少年一边怀念着以往简单的快乐,一边也在为了更好的将来努力奋斗,这种感情有些复杂,不过,无论如何,能在这里的山水中间长大,他都感到自豪和幸运。   朝阳金色的微光已经洒到格姆女神山的山顶,少年用力拉桨,将船靠在日出观赏点。银湖半岛的岸边,太阳在山峦背后缓缓升起,游人们纷纷感叹这如画的风景。来的路上,也有游客向少年问起当地的风俗,关于日常生活、节日之类,他会简单回答一些,至于走婚,他往往会回避。摩梭人,哪怕在自己家里,都极少谈论婚嫁一类的事,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空间,谁也不会过多干涉,这是传统,也慢慢融入他们的性格:羞赧,内敛,顾全体面。最后少年讲了这么一句:“摩梭人也是常人,外来人总以为我们有什么不同,有多少特别之处,我觉得这应该是对摩梭人最大的误会吧。”   Tips   不可忽视的存在――摩梭男人们   泸沽湖母系王国的印象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然而,摩梭人在生活中并非单一地由女性扛起沉重的生计大旗,摩梭男人也是一个个性丰满、不可忽视的群体。   历史上,因为大家庭观念代代相承,母性血缘是摩梭家庭结构的根基。但这并不意味着男性角色的缺失。数百年来,摩梭人的家庭观念一直是“女主内,男主外”,女人做饭、洗衣、照顾小孩,男人则外出打猎、打鱼、经商,凭借体力或手艺活来养家。在土司统治泸沽湖的年代,马帮盛行,他们穿梭于泸沽湖永宁坝子与相邻的川滇市镇,有的贩盐,有的售卖动物皮毛、手织布匹等。男人们为了生计,常常结伴离家,一走就是十天半月,甚至数月经年,出发前,母亲、姊妹会为他们缝好御寒的大衣,准备好干粮,喂饱马匹,他们兜里揣着母亲从寺里求来的平安符,颇为悲壮地挥别家小上路。此后,母亲日夜为外出的孩子诵经祈福,女人则操持家务,等待兄弟归来。如遇外敌,摩梭男人会挺身而出,披上战甲,保卫家园。在今天的摩梭家庭里,家中遇有大事,多数也是男人们商议决策,将女人护在危难之外。   女性打理家务事,教育后代,协调家庭内部矛盾;男性则撑起供养家族的责任,负责面对外界的刀光剑影,一柔一刚,共同支撑起一个坚实稳固的摩梭大家庭。

  泸沽湖幽居于西南一隅,高山圣湖的世外风光,母系王国久远的传说、信仰与浪漫故事,让无数人心驰神往。多年之后,我们已经不再以猎奇的眼光看待这片土地,褪去刻板的标签,湖光山色背后的人间烟火,琐碎日常中的生活冷暖,也格外动人。

祖母

摩梭人的传说

  走进这座摩梭传统的四合院,正前方就是祖母屋,另外三面是两层的木房,一楼是牲口圈,二楼是卧室,包括姑娘们的花房,可以从一侧的木楼梯走上去。   天色已经暗下来,家中的老祖母还没有回来,她二十岁的孙女说:“奶奶每天早晚都要去村口的玛尼堆转经祈祷,为家人求平安,每天如此,从不间断。”说着话,奶奶进了家门,微笑着带我走进祖母屋。 摩梭老宅里有四百多年历史的经堂大门,图案均为家族先祖亲制手绘,至今依然古朴精美。   祖母,是对家族里辈分最高的女性的敬称。祖母屋通常门楣很低,门槛很高,要弯着腰小心地跨进去。因为祖母屋里有火塘、有神龛,既供着菩萨、宗族的图腾,也有往生之人必经的生死门,这一特定的修建法式,提醒来人需要尊神敬祖。火塘是祖母屋的中心,它是做饭的灶炉,也是用餐和集会的中心,在摩梭人心中,火塘就是家、母亲和幸福的象征。小小的一间祖母屋,蕴含了摩梭人祭祀、礼仪、饮食、饮酒、集会等各种文化内涵,祖母屋和火塘文化,共同传承着摩梭人的民族信仰、天人观念和代代传承的生死观,走进祖母屋,就走进了他们丰富多彩的精神世界。   奶奶坐在女柱一侧的火塘边,开始煨茶,茶煮好,首先倒一些敬给火塘上方的佛像与火神。人享用饮食之前,一定要先供奉神灵,这是千年传统。   老人不大会讲汉语,但能听懂,这让我们的交谈得以顺利进行。我是第一次到摩梭人家做客,向奶奶请教是否有什么特殊的礼节,奶奶捂着嘴笑,说不必拘礼,大方地来就是了,摩梭人都好客。孙女在一旁插嘴说:“第一次去人家做客,可以买一些茶叶、烟酒、糕点之类的,表示一下尊重就好了,别的没有什么特别需要的。”随后又靠在我耳边悄声说:“和长辈聊天的话,不要涉及恋爱啊男女啊、这方面的字眼就好啦,大家会害羞的,我们在家里也不会讲哒。”   奶奶告诉我,摩梭人喜欢客人是天生的,二十多年前,当地还没有大路,都是土路,村里有个男人在山上砍柴,远远看到山下好像有个人在到处找路,急忙跑下来帮忙;天快黑了,他热心地把那个外乡人请到家里,那时候各家都穷,粮食也不多,他把过节才舍得吃的腌肉拿出来招待客人,第二天还给那人准备了一大包干粮带着在路上吃。“过去的人没坏心眼儿,对谁都好心好意。不能做坏事,菩萨是看着你的。”   现居于泸沽湖区域的摩梭人主要有三种宗教信仰:湖西云南境内,信仰藏传佛教,有格鲁派和萨迦派的寺庙;湖东四川境内,信仰苯教;此外还有本土古老的达巴教,渗透在摩梭人的日常生活中。达巴也是代代相传,负责占卜、诵经超度、主持各种祭祀活动,近代达巴文化渐渐式微,在离泸沽湖较远的古老摩梭村落,如永宁乡温泉村和前所乡的一些村落里,达巴信仰还较为浓厚。   此外,摩梭人认为万物有灵,山川河流或某些特定的动物都有自己的神力,敬畏之则能受神灵庇佑,健康平安,触犯神灵则会遭到相应的惩罚。摩梭人相信每一座山都有神灵居住,会在山中挂上经幡,祈福烧香,格姆女神山的地位更是崇高。奶奶说,直玛嘎拉(摩梭语中的格姆女神)是摩梭人的祖先,是泸沽湖的守护神,传说格姆女神与她的阿夏(情人)夜晚相会,白天分别两地,后来情人骑马远走他乡,在大地上留下一个大大的马蹄印,女神日夜思念阿夏,眼泪灌满了那个马蹄印,就形成了泸沽湖,女神则化成一座山,格姆女神山就像一个女人躺在湖边的样子。除了格姆女神,摩梭人也很信奉火神,每天都要祭拜,搬家也要请火神,叫“进火”,有隆重的仪式,会请喇嘛来念经祈福。此外,逢大年初五、孩子成年礼、婚丧等大日子,或是家中有人生病,或是遇到什么奇怪的事,也要念经,求菩萨保佑。   我缠着奶奶再多讲些故事,她往火塘里添了一根木柴,对着火炭大大吹了两口,火苗迅速蹿上新柴,哔哔剥剥燃开,为奶奶接下来的讲述营造出一种原始、神秘的气氛。传说,很早以前有一个放羊的穷孩子,每天跟着羊群在森林里走,常常吃不饱饭。有一天,他在山洞的缝隙里发现一只神奇的大鱼,只露出大半个身子,大鱼让他割下自己的肉来充饥,但要保守这个秘密。孩子将信将疑地割了一片肉,那肉奇迹般地又重新生长出来。就这样,孩子每天都能饱餐一顿,身体日渐强壮,村里人觉得奇怪,有几个人悄悄跟踪孩子进了山洞,发现大鱼,起了贪念,找来绳索,想把鱼从洞里拉出来,最后一共动用了九架牛(一架牛为两头并排)才把鱼拖动,那一刻,山洞里迸发出一股巨大的洪水,没日没夜地流,村庄尽毁,土地成河。洪水来临时,那个放羊孩子的妈妈正在喂猪,她迅速将几个孩子放进猪槽,把猪槽推开,自己却被洪水吞没。洪水终于停止,那些涌出的水汇成了泸沽湖,摩梭人则因为那位了不起的母亲而得以存活。   我不禁有些惊叹,这个故事和诺亚方舟的典故惊人地相似,是否可以佐证在大洪水时期这片土地就已经产生了文明?至少,从这个古老的传说中,我得以了解猪槽船的得名,以及摩梭人敬仰母亲的传统。定居在泸沽湖边的摩梭人世世代代在猪槽船里玩耍长大,在猪槽船里打鱼为生,猪槽船是他们生存的必备媒介。同时,摩梭人对女性的感激和崇拜也延续到今天,祖母是一家之长,也是传统得以沿传的核心,她们含辛茹苦养大子女,再呵护孙辈长大,教导他们尊老爱幼、热爱家族,照顾好家庭里的每一个人,经营好这个儿女们的精神港湾,对她们来说就是最大的使命和价值所在。泸沽湖的儿女无论身在哪里,对母亲的依恋都始终不变,就像摩梭歌谣里唱的: “母亲的家,是摩梭人的根;母亲的心,是摩梭人的家。”   摩梭人没有文字,这些传说都没有典籍记载。据说以前有两个达巴,带着祖先写有摩梭文字的羊皮去取经,路上饿了就把羊皮煮了吃掉了,摩梭文字就此失传。“这些故事以后慢慢就传不走咯,孩子们从小在外读书,有的已经讲不来多少摩梭话了,只能听。”   摩梭语言的未来让奶奶隐隐担忧。老一辈的女人基本都不识字,但她们就是活的百科全书。以前女孩子是不上学的,在母亲的带领下操持家务,学习传统仪式,让老祖宗的东西得以薪火相传。现在,在一些偏远的村子,传统思想很重的家庭依然不让女孩子上学。在传统与现代融合的过程中,冲突和矛盾不可避免,如何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寻求发展,是摩梭后辈们需要审视的重要命题。   Tips   如何到达   可以从云南、四川的两条线路进入泸沽湖。   ■ 云南线路   先到丽江,再坐客运大巴到泸沽湖的大落水村或里格村。丽江所有的客栈和各类车票预订处都可买到第二天到泸沽湖的大巴车票,非常方便。通常早晨发车,车程约七八个小时。目前丽江至泸沽湖的二级公路在建,完工后预计车程可缩短至三个多小时。   景区外刚建成宁蒗泸沽湖机场,目前已开通昆明至泸沽湖的航线,除周三、周五外,每天都有航班。   ■ 四川线路   先到西昌,在西昌旅游客运车站乘坐西昌至四川泸沽湖镇的客运大巴,早上发车,每天两班,车程约六至八个小时。   泸沽湖与摩梭人   历史学家曾经考证过泸沽湖一带的人种来源,其中一种说法是,忽必烈时期曾派一支蒙古军队驻扎于金沙江一带,他们逐渐形成了自己的地域族群文化,后来沿金沙江河谷迁徙至今天泸沽湖一带定居下来,“蒙所”演变成今天的“摩梭”。四川木里县境内的屋脚乡有一个保存完好的蒙古村落利家咀,当地人就认定自己为蒙古人的后代,他们和泸沽湖一带的摩梭人保有相同的语言和习俗,具有浓厚的母系传统、达巴信仰,也是现在整个摩梭群族最原始、风俗保存最完好的地方。   如今,摩梭人逐渐向汉族融入,大家庭渐渐拆分为小家庭,农耕时代一去不复返,许多传统仪式日渐简化乃至消失,人们在当地从事旅游业,或外出打工,开始了新的生活。

少年

日出的回忆

  泸沽湖的早晨比平原地带更冷,春天还要穿厚棉衣。在这个摩梭家庭,早起划船的任务由少年和奶奶负责。天边才见一道亮起来的云,少年就翻身起床了。记得小时候和奶奶一起出海看日出,奶奶会给他披上自己的羊皮背心,把他裹得像只温顺的小羊,现在他已满18岁,会裹上爸爸的大皮袄子,踱出门去。   别家孩子的父亲,不是隔山隔海,便是与母族各居各家,家里的男丁就是母亲的兄弟们。孩子们都怕舅舅,舅舅总是很威严,会拎起耳朵来教导,不听话会打屁股,他们像父亲一般陪伴、教诲和守护着孩子们,是家族里女性和孩童的依靠。   准备去看日出的游客在湖边聚集,少年安排他们上了船,解开木桩上的绳索,站在船尾用桨一撑,船渐渐离岸。近年游人日益增多,少年渐渐习惯了用汉语名字“泸沽湖”来称呼面前这个海子,小时候,族人们都叫它“海子”或者“亮海”,与“亮海”相对,四川境内的湖里长满芦苇和野草,叫作“草海”。少年母亲的家族在云南,父亲则来自四川那边的村子。未通公路时,地里种着土豆、青菜,大米、面食要去山后面的市集上买。平常,奶奶在地里劳作,阿妈骑着自行车沿着山谷的小路去市场卖鱼卖菜,再买回生活所需;男人们大多打鱼为生,有些商业头脑的,就在湖边各村收些山里、湖里的特产――松茸、虫草、银鱼干、虾干之类,带到外面卖了,再倒腾些外面的产品进来,多少能补贴点家用。 泸沽湖里格湾的船只。   别家孩子的父亲,不是隔山隔海,便是与母族各居各家,家里的男丁就是母亲的兄弟们。孩子们都怕舅舅,舅舅总是很威严,会拎起耳朵来教导,不听话会打屁股,他们像父亲一般陪伴、教诲和守护着孩子们,是家族里女性和孩童的依靠。   而少年的父亲,算是族群里少有的一个特例。   大多数走婚的摩梭男女,在建立夫妻关系后,男人们会偶尔抽时间去妻子家帮着下地干活,过年过节时会相互往来;有了孩子,父亲会在孩子的成长历程中短暂地出现,比如满月时宴请亲朋,参加13岁时的成年礼,节日送礼问候,此外就是两个家族有生老病死之时尽一尽探望的礼节。在夫妻异居的传统中,男人最重要的家庭责任,就是扶养姊妹的孩子――外甥和外甥女们,走婚的男人极少会选择离开自己的家族,与妻儿住在一起。不过,哪个父亲不深爱自己的孩子?孤老弥留之际不能看到亲生子女绕膝相伴,多少还是有些残酷和遗憾。所以,少年的父亲不顾族群传统,勇敢踏出这一步,和妻子孩子住在了一起。于是,少年成了当时村里第一个叫着“爸爸”长大的孩子,他的童年与众不同,这让他感到一种特别的幸福。如今,多半摩梭家庭也都由以往的大家庭分成了各自的小家庭,夫妻共同生活、抚养小孩。   望着天边渐渐晕开的色彩,船上的游人们兴奋起来。少年在船头稳健地拉着桨,早晨的风吹得他脸上的皮肤皴裂开了,望着微微漾动的暖黄色的湖水,他想起小时候好多个在船上醒来的清晨。那时,一入夜,父亲便拿着渔网、拎起水桶,抱着他跨进小船。当时的猪槽船也不如现在的宽敞,就是一根完整的大木头,中间挖空,粗粗磨砺一下,有个简洁的轮廓,的确跟猪食槽差不多,就是长一些,仅可容下两个人。划到湖中间,父亲摸着他的头说:“你好好地坐起,别出声,阿爸给你看个好玩儿的!”他便睁大眼睛,看着父亲打开一支手电筒,让光在水里晃动,不到半分钟,水面有几片银色的光泽一闪。父亲把手电筒稳住,水里的闪光慢慢多起来,集中到手电光下,原来是上百只小鱼。父亲拿起网勺捕捉猎物,很快就抓了大半桶。他满心欢喜,不觉困意袭来,迷迷糊糊中,看见父亲在撒网、扎浮漂,之后有什么东西裹住了他的身子,他就在周围弥漫的淡淡腥味中睡去。再睁开眼时,父亲躺在他身边打着鼾,脚边的水桶里多了几只大大小小的鲫鱼。他坐起来,看见周围一片片白白的薄雾在湖上流动。天开始亮了,他叫醒父亲,两人又收了一次网,然后在雾色里慢慢划船回家。途中,渐渐有阳光暖暖地照在背后,前方,家里的木楞房子上升起了炊烟,披着金色的阳光,迎候着他们……   这就是泸沽湖的日出留在少年心底的印记。   那时候,他们家不像现在这样离湖有五六十米远,而是依水而建,每天妈妈和奶奶就在家门口的湖边打水、洗菜、洗衣服,夏天水位上涨,起浪的时候湖水会漫进屋子,不时还有鱼冲进家里,他和姐姐就在家里捉鱼玩儿。时过境迁,十年间,他们搬了两次家,最后全村人都将老屋移至湖后面的路边,湖岸则修葺成沙滩、码头,供游客赏玩。旅游的快速发展,使这些湖边的居民渐渐走出了农耕渔猎的淳朴年代,为他们打开了通往外面世界的大门,摩梭人掌握了更多信息,也拥有了更多生活方式的选择。少年一边怀念着以往简单的快乐,一边也在为了更好的将来努力奋斗,这种感情有些复杂,不过,无论如何,能在这里的山水中间长大,他都感到自豪和幸运。   朝阳金色的微光已经洒到格姆女神山的山顶,少年用力拉桨,将船靠在日出观赏点。银湖半岛的岸边,太阳在山峦背后缓缓升起,游人们纷纷感叹这如画的风景。来的路上,也有游客向少年问起当地的风俗,关于日常生活、节日之类,他会简单回答一些,至于走婚,他往往会回避。摩梭人,哪怕在自己家里,都极少谈论婚嫁一类的事,年轻人有自己的生活空间,谁也不会过多干涉,这是传统,也慢慢融入他们的性格:羞赧,内敛,顾全体面。最后少年讲了这么一句:“摩梭人也是常人,外来人总以为我们有什么不同,有多少特别之处,我觉得这应该是对摩梭人最大的误会吧。”   Tips   不可忽视的存在――摩梭男人们   泸沽湖母系王国的印象在人们心中根深蒂固,然而,摩梭人在生活中并非单一地由女性扛起沉重的生计大旗,摩梭男人也是一个个性丰满、不可忽视的群体。   历史上,因为大家庭观念代代相承,母性血缘是摩梭家庭结构的根基。但这并不意味着男性角色的缺失。数百年来,摩梭人的家庭观念一直是“女主内,男主外”,女人做饭、洗衣、照顾小孩,男人则外出打猎、打鱼、经商,凭借体力或手艺活来养家。在土司统治泸沽湖的年代,马帮盛行,他们穿梭于泸沽湖永宁坝子与相邻的川滇市镇,有的贩盐,有的售卖动物皮毛、手织布匹等。男人们为了生计,常常结伴离家,一走就是十天半月,甚至数月经年,出发前,母亲、姊妹会为他们缝好御寒的大衣,准备好干粮,喂饱马匹,他们兜里揣着母亲从寺里求来的平安符,颇为悲壮地挥别家小上路。此后,母亲日夜为外出的孩子诵经祈福,女人则操持家务,等待兄弟归来。如遇外敌,摩梭男人会挺身而出,披上战甲,保卫家园。在今天的摩梭家庭里,家中遇有大事,多数也是男人们商议决策,将女人护在危难之外。   女性打理家务事,教育后代,协调家庭内部矛盾;男性则撑起供养家族的责任,负责面对外界的刀光剑影,一柔一刚,共同支撑起一个坚实稳固的摩梭大家庭。


相关内容

  • [转载]藏在深闺人初识
  • 藏在深闺人初识 云南的老同事知道我爱旅行,发来一些图片,介绍他们云南那些鲜为人知的绝美之地!真是有一些藏在深闺人未识的美景呢!她没有博客,也没法转发,于是我把图片下载后,再传到我的新浪博客,推荐给博友们,以期共识. 感谢那里的少数民族,正是由于他们对自然的敬畏,才得以保留这些桃花源! 这些图片都是同 ...

  • 泸沽湖作文
  • 篇一:泸沽湖 我见过浩浩荡荡,一望无际的洞庭湖:也见过烟波浩渺,水雾弥漫的太湖:还见过碧波荡漾,淡妆浓抹总相宜的西湖:但是更令我心动的是那如梦似幻,神秘莫测的泸沽湖. 今年暑假,我和妈妈有幸亲临了那充满魔幻意味的泸沽湖.她宛如一颗蓝色的珍珠,镶嵌在四川省盐源县的万山丛中. 站在高山上俯视这座高原湖泊 ...

  • 高考毕业暑假十大旅游胜地
  • 随着今年高考的开 始,两个月的漫长暑假也即将到来了,现在很多的学生都会选择出门去旅游一番,不愿在家里无聊的过一个暑假.那么你准备好了去哪里旅游呢?小编给你推荐一下 中国暑假十大旅游胜地吧,这里不仅有世界四大文明古都之一的西安.素有"高原明珠"之称的泸沽湖,还有被誉为"中 ...

  • 2013三八妇女节去哪里好玩三八妇女节旅游线路及攻略
  • 2013三八妇女节去哪里玩 妇女节旅游攻略 武汉乐景旅游网 三八妇女节去哪里旅游好?属于女人的节日肯定离不开花,在花花世界里每个女人都化身是一朵娇嫩的花,在这一天,有什么好地方让女人们去旅游的呢? 三八妇女赏花旅游线路推荐:武汉/昆明/西安--樱花烂漫 武汉大学樱花开 落樱缤纷的画面虽然略显凄美,但 ...

  • 一个人前往艳遇之都丽江 寻找旅行の意义~
  • 每个女生一辈子必须鼓起勇气去做的有2件事 一件是义无反顾的拿起剪刀剪去自己的长发 另一件则是独自旅行! 筹谋了很久去丽江的计划 但总是因为种种原因而拖延了行程 要不是找不到伴 要不是时间凑不到一起...干脆下定决心买好机票 一个人准备好行囊 拿上微单 带上一颗说走就走的心 出发了~ 由于宁波没有直飞 ...

  • 泸沽湖一游(500字)作文
  • 精选作文:泸沽湖一游(500字)作文 泸沽湖一游 又是一个愉快的假期,我和妈妈来到了泸沽湖,一睹泸沽湖的风光亮丽. 这里简直是人间天堂.一下车便看到了郁郁葱葱的大树,往前望去,是一湖清澈的湖水,湖面上泛着涟漪,阳光照在湖面上,金色的涟漪在湖面上跳跃,像一群活波的小金人,可爱极了.我连忙拉着妈妈往湖边 ...

  • 云南丽江泸沽湖导游词
  • 各位朋友,今天我将带您离开喧嚣的城市,到一个充满自然气息与人情味的地方,那里是人们心目中的理想圣地,到过那里的老人们说那是一个让人眷恋的地方:年轻人说那是一个让人对美好生活充满憧憬的地方:我说那是一个让人品味人生的地--.那里就是泸沽湖------人类最后一块母系社会的大家园. 泸沽湖位于云南省宁蒗 ...

  • 在泸沽湖的春日鲜衣怒马
  • 导语:她不怕失去他以后被孤独岁月吞噬,也甘心怀抱遗憾寂寞地行走,只愿他从此都活在泸沽湖的春日,永是鲜衣怒马的少年人. 1 白梦辞在三年后的深秋重回泸沽湖,那里蓝天白云草长莺飞,景致一如她离开时的那个春天. 有变化的只是南渡而已.阔别三载,他饱受高原阳光照拂,肤色已然黝黑如本地人.魅力有多种款型,他如 ...

  • 滇藏线攻略
  • 2012我的滇藏攻略 D01火车:贵港-昆明:晚宿昆明,硬座130,耗时近15小时 D02昆明:昆明游览一天,晚坐火车到大理,宿火车, D03大理:大理游览一天,晚宿大理, D04大理(2000)-松桂(1930)-金墩-西邑-鹤庆(2200),125km, 晚宿鹤庆 D05鹤庆(2200)-丽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