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改变生活

移动改变生活

——评《移动互联网蓝皮书: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

(2012)》

金兼斌

2013-2-17 6:32:42 来源:《 新闻战线 》(2012年第8期)

全景式的扫描分析

如果说有什么关键词可以准确地描述出近年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移动”肯定是其中一个。无论是手机还是其他移动终端,人们日常生活中对它们的依赖性正在日益增加。不知不觉间,我们已处身一个移动的时代。

与如火如荼的移动互联网实践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这些年国内虽然也有不少关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论述,但都比较零散,公开发表的统计数据也常因关键概念的操作性定义差异,或者统计口径、抽样方法的不同,而出入很大。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呼唤能系统介绍其发展情况、提供发展数据的权威之作,以作为记录、了解、预测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及其社会影响的参考。

由人民网研究院组织编写的《移动互联网蓝皮书: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2)》一书,不久前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集了来自业界研究机构、媒体咨询和调查公司、高校、政府等人士共同撰写的关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各方面研究报告,翔实而厚重,全面、系统地梳理了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发展、产业演变和社会影响。将是今后回顾和描述2011年所发生的有关移动互联网的相关事件的重要参考文献和档案。

全书由总报告、综合篇、产业篇、市场篇和专题篇五部分组成,共30篇综

述或专题分析性文章。作为国内第一本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年度报告,该书对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分析,对移动互联网各个方面和多个层面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无论是观点还是数据,都极具参考价值。本书在组织协调作者队伍方面显然是非常成功的。不同篇章的作者由背景和专长各不相同的专家、学者、分析师结合各自的优势来撰写。因此,全书虽然主题众多,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但大多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

移动与社会生活深度融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联通科技委主任刘韵洁在序言中对2011年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作了精辟点评。她认为,就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而言,2011年乏善可陈,最大的亮点是移动互联网的许多技术在这一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带来了移动互联网和社会生活的深度融合。

智能终端的显示技术、借助云端支撑的技术、语音识别实现人机交互的技术等,之所以成为最受关注的移动应用,是因为这些方面的技术突破整合后带来了集成效应,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而且正引发社会资源的新型配置机制。这种影响产品使用体验和产业发展态势的新型资源配置机制,一方面基于对日益张扬的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无条件放纵、满足甚至崇拜,另一方面,在应用开发和产品设计等方面,又具有显著的非标准化生产特点,民间创新应用研发团队空前繁荣。

而用户终端也在一定程度上拥有更多更大的对有关应用进行具有“二次创新”色彩的自主配置,以更好地与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接。人们对移动终端的依赖,因无线网络基础设施的持续改善、各种应用产品的层出不穷,而日益加

深。作为客体的移动终端在组织和管理作为主体的用户的日常生活、工作、娱乐、教育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不可替代。所有这些主题,在该书的综合篇和产业篇中,都有深入、生动的描述和展望。

市场篇是该书着力论述的重点部分,论述对象涉及无线阅读、移动社交平台、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移动游戏、移动音乐、移动视频、移动搜索、移动互联广告、移动APP 服务产业等,精彩纷呈。无线阅读不仅正在深刻重塑出版格局,重新定义出版、阅读等概念,而且正在从用户消费端,推动被传统分割的多个行业、产业的革命性重组和融合,包括国家和社会层面统筹协调的部委、部门间的管理、服务职能分工的重新洗牌。无线阅读的发展尽管仍面临内容质量、盈利模式、版权问题、用户付费习惯等诸多制约和问题,但移动终端对阅读时间和方式的快速蚕食和颠覆,大势已不可逆转。双重移动阅读——在移动中借助移动设备进行阅读,正成为国民休闲阅读的典型方式。由此,在今后国民阅读习惯的调查中,阅读行为的标准内涵必将被重新定义和诠释。

作为一个关系型社会,国内的移动社交平台在2011年获得长足发展,以微信、米聊等应用产品为代表,整合包括地理位置信息系统在内的多种功能,通过通讯录等方式,移动社交平台成为用户可以自主控制和扩展社交关系的重要平台。这种移动社交对于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方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该书中移动社交平台发展的相关研究,在这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人际网络与移动社交

除了传统社会网络分析中区分的强关系、弱关系以外,该书特别强调了移动社交平台在满足用户暂时性关系需求方面的多重功能和作用。移动社交平台的发

展,使人看到新媒体技术带给社会化生活的双重影响:让我们既可以超越对所属组织、机构和地区的束缚,又可对人际交往中空间上的接近性有更切实的依赖。网络人际关系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在消解,关系型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拓展手段和方式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无论是社会管理还是个人自处,在人际网络将日益依赖移动社交进行维系和建设的时代,都需要有足够的技术和政策素养,以及实际应对智慧。

“信任”和“习惯”是社会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指出,现代生活远比通常我们所意识到的更大程度上建立在对他人的诚信之上。信任是社会得以健康、高效运转的基石。信任问题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也是电子政务系统能否良好运作发挥其应有的便民利民功能的关键,也是社会化媒体时代各种应用、功能发展的关键。关于《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状况分析》一文,虽然探讨的是移动支付发展的现状、技术、方式和趋势,但背后问题的核心,却是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中信任感的维系问题,以及如何设计更加便捷、安全的方式,培育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

全书的亮点远不止上述方面。作为一本有关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蓝皮书,全书的谋篇布局有清晰的整体设计,各个篇章的论述在风格上比较注重应用性和前沿性、时效性。当然,由于诸多论述主题的关联性,个别文章之间在内容和观点上有一定程度的交叉甚至重合。希望这本具有开创性的蓝皮书,在强调其应用性、研究报告性的自我定位时,也能注重学术性,以平衡目前大部分篇章论而不证、各抒己见的风格。

(作者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移动改变生活

——评《移动互联网蓝皮书: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

(2012)》

金兼斌

2013-2-17 6:32:42 来源:《 新闻战线 》(2012年第8期)

全景式的扫描分析

如果说有什么关键词可以准确地描述出近年来我国社会生活的变化,“移动”肯定是其中一个。无论是手机还是其他移动终端,人们日常生活中对它们的依赖性正在日益增加。不知不觉间,我们已处身一个移动的时代。

与如火如荼的移动互联网实践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这些年国内虽然也有不少关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论述,但都比较零散,公开发表的统计数据也常因关键概念的操作性定义差异,或者统计口径、抽样方法的不同,而出入很大。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呼唤能系统介绍其发展情况、提供发展数据的权威之作,以作为记录、了解、预测快速发展的移动互联网产业及其社会影响的参考。

由人民网研究院组织编写的《移动互联网蓝皮书: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报告(2012)》一书,不久前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出版。该书汇集了来自业界研究机构、媒体咨询和调查公司、高校、政府等人士共同撰写的关于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各方面研究报告,翔实而厚重,全面、系统地梳理了移动互联网的技术发展、产业演变和社会影响。将是今后回顾和描述2011年所发生的有关移动互联网的相关事件的重要参考文献和档案。

全书由总报告、综合篇、产业篇、市场篇和专题篇五部分组成,共30篇综

述或专题分析性文章。作为国内第一本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年度报告,该书对2011年中国移动互联网的发展状况进行了全景式的扫描分析,对移动互联网各个方面和多个层面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无论是观点还是数据,都极具参考价值。本书在组织协调作者队伍方面显然是非常成功的。不同篇章的作者由背景和专长各不相同的专家、学者、分析师结合各自的优势来撰写。因此,全书虽然主题众多,涉及多个学科和领域,但大多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

移动与社会生活深度融合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联通科技委主任刘韵洁在序言中对2011年移动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作了精辟点评。她认为,就关键技术的重大突破而言,2011年乏善可陈,最大的亮点是移动互联网的许多技术在这一年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带来了移动互联网和社会生活的深度融合。

智能终端的显示技术、借助云端支撑的技术、语音识别实现人机交互的技术等,之所以成为最受关注的移动应用,是因为这些方面的技术突破整合后带来了集成效应,使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革命性变化,而且正引发社会资源的新型配置机制。这种影响产品使用体验和产业发展态势的新型资源配置机制,一方面基于对日益张扬的消费者个性化需求的无条件放纵、满足甚至崇拜,另一方面,在应用开发和产品设计等方面,又具有显著的非标准化生产特点,民间创新应用研发团队空前繁荣。

而用户终端也在一定程度上拥有更多更大的对有关应用进行具有“二次创新”色彩的自主配置,以更好地与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对接。人们对移动终端的依赖,因无线网络基础设施的持续改善、各种应用产品的层出不穷,而日益加

深。作为客体的移动终端在组织和管理作为主体的用户的日常生活、工作、娱乐、教育等方面的作用,越来越不可替代。所有这些主题,在该书的综合篇和产业篇中,都有深入、生动的描述和展望。

市场篇是该书着力论述的重点部分,论述对象涉及无线阅读、移动社交平台、移动电子商务、移动支付、移动游戏、移动音乐、移动视频、移动搜索、移动互联广告、移动APP 服务产业等,精彩纷呈。无线阅读不仅正在深刻重塑出版格局,重新定义出版、阅读等概念,而且正在从用户消费端,推动被传统分割的多个行业、产业的革命性重组和融合,包括国家和社会层面统筹协调的部委、部门间的管理、服务职能分工的重新洗牌。无线阅读的发展尽管仍面临内容质量、盈利模式、版权问题、用户付费习惯等诸多制约和问题,但移动终端对阅读时间和方式的快速蚕食和颠覆,大势已不可逆转。双重移动阅读——在移动中借助移动设备进行阅读,正成为国民休闲阅读的典型方式。由此,在今后国民阅读习惯的调查中,阅读行为的标准内涵必将被重新定义和诠释。

作为一个关系型社会,国内的移动社交平台在2011年获得长足发展,以微信、米聊等应用产品为代表,整合包括地理位置信息系统在内的多种功能,通过通讯录等方式,移动社交平台成为用户可以自主控制和扩展社交关系的重要平台。这种移动社交对于人们之间的交流和沟通方式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该书中移动社交平台发展的相关研究,在这方面作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

人际网络与移动社交

除了传统社会网络分析中区分的强关系、弱关系以外,该书特别强调了移动社交平台在满足用户暂时性关系需求方面的多重功能和作用。移动社交平台的发

展,使人看到新媒体技术带给社会化生活的双重影响:让我们既可以超越对所属组织、机构和地区的束缚,又可对人际交往中空间上的接近性有更切实的依赖。网络人际关系的虚拟性和匿名性在消解,关系型社会中人际关系的拓展手段和方式变得前所未有的便捷。无论是社会管理还是个人自处,在人际网络将日益依赖移动社交进行维系和建设的时代,都需要有足够的技术和政策素养,以及实际应对智慧。

“信任”和“习惯”是社会学中的两个核心概念。德国社会学家齐美尔指出,现代生活远比通常我们所意识到的更大程度上建立在对他人的诚信之上。信任是社会得以健康、高效运转的基石。信任问题是电子商务发展的关键,也是电子政务系统能否良好运作发挥其应有的便民利民功能的关键,也是社会化媒体时代各种应用、功能发展的关键。关于《2011年中国移动支付发展状况分析》一文,虽然探讨的是移动支付发展的现状、技术、方式和趋势,但背后问题的核心,却是社会交往和社会互动中信任感的维系问题,以及如何设计更加便捷、安全的方式,培育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

全书的亮点远不止上述方面。作为一本有关中国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蓝皮书,全书的谋篇布局有清晰的整体设计,各个篇章的论述在风格上比较注重应用性和前沿性、时效性。当然,由于诸多论述主题的关联性,个别文章之间在内容和观点上有一定程度的交叉甚至重合。希望这本具有开创性的蓝皮书,在强调其应用性、研究报告性的自我定位时,也能注重学术性,以平衡目前大部分篇章论而不证、各抒己见的风格。

(作者系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


相关内容

  • 移动互联网论文
  • 关于移动互联网发展趋势的探析 摘要:移动接入已将世界带到互联网的下一站--移动互联网.得益于更快.更好的连接,移动互联网将成为真正个性化和移动化网络.它势必会完全改变人们使用互联网的方式,甚至改变互联网的本质.移动通信和互联网趋于融合,这一趋势正在影响着全球人们的生活.文章就介绍了移动互联网的前世今 ...

  • 互联网时代下广告的变化与思考!
  • 王者归来20140126 互联网时代下广告的变化与思考! 在中国,2001年至2011年十年间,中国GDP由世界第六位上升至世界第二位,2011年GDP突破47万亿元(RMB),仅次于美国.2011年网络广告市场规模512.9亿元,比报纸高出59.3亿元,2012年网络广告规模会达到近800亿元,将 ...

  • 新媒体对农村社会交流方式的影响的因素分析
  • 一.导言 近年来,以互联网和移动电话等为主要形式的新媒体飞速发展,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业务运营商的服务范围拓展,新媒体逐渐影响到了广大农村地区.有关新媒体在农村的发展情况,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于2013年1月15日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 ...

  • "微信抢红包"大火后,有7大思考关乎你的生死
  • 文章来源:正和岛 作者:薛靖中 浙江大乘担保有限公司总裁 导读:浙江大乘担保有限公司总裁薛靖中结合了近期对于移动互联网,尤其是互联网金融的一些想法和实践,对于微信抢红包游戏背后的东西,分享了自己的一些思考和体验. 2013年,对普通大众来说,人们从未感觉到移动互联网和互联网金融离我们如此之近,BAT ...

  • 软件重新定义通信靠软件技术改造和延伸
  • 传统的观点认为,信息技术包括软件和通信--软件改变信息的形态,通信改变信息的位置,两者互斥,不可相互替代.而随着技术的发展,软件与通信的对立转化为渗透,软件悄然改变着通信的方式,其中最为显著的和最让消费者有深刻感受的是,在每个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移动通信. 由第一代模拟通信,到数字通信时代的2G.3G ...

  • 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
  • 第一单元 工具和机械 1.工作时能使我们省力或方便的装置叫做机械.螺丝刀.剪刀这些机械构造简单叫做简单机械,各种各样的工具就是简单机械. 2.杠杆有三个点:用力点.支点和阻力点. 用力点离支点远,阻力点离支点近,是省力杠杆:用力点离支点近,阻力点离支点远,是费力杠杆:用力点离支点的距离等于阻力点离支 ...

  •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 移动互联网时代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创新 导读: 移动互联网时代,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者如何利用移动互联网带来的机遇,在员工招聘.员工培训.人力资源信息库建设等人力资源管理方面如何进行创新,以便企业管理能应对与适应新时代要求. 一. 时代背景 当我们还在感叹PC 互联网改变人们消费习惯和行为时,不知不觉移动 ...

  • 计算机论文--未来网络
  • 未来网络 摘要:网络技术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并且我们也对它进行的广泛的应用,似乎很难想像还有哪个领域未被网络涉及.不过,人的欲求也正如一句广告词说的,永不止步.所以,仅仅是这些方面的应用,是远远无法满足人类的需要的.网络技术再如何的发展,也要依托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二者相辅相成,不能只看一 ...

  • 全球最小的移动POS机
  • 全球最小的移动POS机 人们生活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而便捷的生活方式也成为都市人群追求的目标.刷卡作为一种便捷的消费方式,已经成为时代发展的一大趋势.优刷推出一款移动POS机产品,能够为百姓提供更便捷更安全的金融服务.移动POS机怎么才能不用去金融机构就可以搞定这些繁琐的生活事务呢?移动POS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