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史?列传第五十二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每小题2分 共6分)柳庆字更兴。幼聪敏有气量,博涉群书,不为章句,好饮酒,闲于占对。年十三,因暴书,父僧习试令于杂赋集中取赋一篇千余言,诵之,庆立读三遍,便诵之,无所漏。大统十年,除尚书都兵郎中,并领记室,寻以本官领雍州别驾。广陵王欣,魏之懿亲,其甥孟氏屡为凶横。或有告其盗牛,庆捕得实,趣令就禁。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欣亦遣使辩其无罪。孟氏由此益骄。庆乃大集僚吏,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言毕,令笞杀之。此后贵戚敛手。有贾人持金二十斤诣京师,寄人居止。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无何,缄闭不异而并失之。谓主人所窃。郡县询问,主人自诬服。庆疑之。乃召贾人曰:“卿钥恒置何处?”对曰:“恒自带之。”庆曰:“颇与人同宿乎?”曰:“无。”“与同饮乎?”“日者曾与一沙门再度酣宴,醉而昼寝。”庆曰:“沙门乃真盗耳。”即遣捕沙门,乃怀金逃匿。后捕得,尽获所失金。又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莫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庆以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乃作匿多书,多榜官门,曰:“我等共劫胡家,徒侣混杂,终恐泄露。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庆乃复施免罪之牒。居二日,广陵王欣家奴面缚自告牒下,因此尽获党羽。庆之守正明察,皆此类也。每叹曰:“昔于公断狱无私,辟高门以待封。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二》)1.对下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好饮酒,闲于占对闲:空闲

B.昔于公断狱无私狱:监狱

C.卿钥恒置何处恒:长久

D.辟高门以待封辟:开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柳庆“守正明察”的一组是①立读三遍,便诵之,无所漏        ②言毕,令笞杀之③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            ④沙门乃真盗耳⑤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        ⑥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庆用“攻心法”让抢劫胡家的盗贼自己写匿名信,提出先自首者可免罪的要求,并假装表示同意,终于捕获了广陵王家奴,将其党羽一网打尽。

B.广陵王元欣的外甥孟氏横行霸道,偷盗人家的牛,还口出狂言;广陵王也派人为他辩解开脱。柳庆当众宣布了孟氏的罪状,当即下令将他打死。

C.一个商人在京城金子被窃,柳庆经过了解,断定盗贼是一个与商人两次一同喝酒的和尚,后来抓到了畏罪潜逃的和尚,追回全部金子。

D.柳庆十三岁时,父亲柳僧习让他从杂赋集中抽出一篇文章,长达一千多字,柳庆读了三遍,就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3分)(2)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3分)

阅读答案:

【答案】

1.D2.C3.A4.(1)如果把我带上镣铐,难道不想想以后怎样脱掉它吗?(2)现在想要自首伏罪,又怕难免一死。如果允许自首的免罪,就愿意来告发。

【解析】1.A闲:同“娴”,熟练、熟悉;B狱:案件;C恒:经常。2.①写他的聪慧,③写他人,⑥是他自己的话。3.匿名信为柳庆所写,“终于捕获了广陵王家奴”也与原文不符。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核。[参考译文]柳庆字更兴,小时候就聪明灵活有气度,博览群书,不咬文嚼字,喜欢饮酒,擅长应对。在他十三岁时,趁着家里晒书,父亲柳僧习试着让他从杂赋集中找出一篇千字多的文章来背诵,柳庆立即读三遍,就能背出来,一字不漏。大统十年,柳庆被任命为尚书都兵郎中,并代理记室,不久以本官身份兼任雍州别驾。广陵王元欣是魏帝的至亲,他的外甥孟氏常常横行霸道。有人告他盗牛,柳庆查获实情,即刻下令把他关押起来。孟氏一点也不害怕,竟对柳庆说:“如果把我带上镣铐,难道不想想以后怎样脱掉它吗?”元欣也派人来申辩孟氏无罪。孟氏因此更加骄横。柳庆就召集僚佐属吏,充分地揭露孟氏依仗权势欺压残害百姓的罪状。话一说定,就下令将他打死。从此以后,权贵之家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有一个商人带着二十斤金子京城,寄居在别人家里。他每次要外出,常自已拿着钥匙。不久。锁还是好好的,金子却全部不见了。商人认为是房东偷窃。郡县审讯拷问,房东被迫认了罪。柳庆对这个案子有怀疑,于是把商人叫来询问:“你的钥匙经常放在哪里?”回答说:“常常自己带着。”柳庆问:“你曾与人同住吗?”回答说:“没有。”又问:“曾与人一起饮酒吗?”回答说:“有一天曾经与一个和尚两次饮酒,喝醉后白天就睡了。”柳庆说:“那和尚才是真正的盗贼啊。”立即派人捉拿和尚,那和尚竟带着金子逃跑了。后来抓住和尚,追回了那些金子。又有一家姓胡的被抢劫,郡县官吏审问追查,没有人知道强盗藏身的地方,邻居被拘禁了许多人。柳庆认为盗贼是乌合之众,可以通过诱骗来捕捉他们。于是他写了一些匿名信,贴在好些官府门上,信上说:“我等合伙抢劫胡家,同伴各种人都有,恐怕终究要泄露出来。现在想要自首伏罪,又怕难免一死。如果允许自首的免罪,就愿意来告发。”接着柳庆又张了一道免罪的文牒,过了两天,广陵王元欣的一个家奴反缚双手到文牒前自首,因此将盗贼一网打尽。柳庆主持公道明察秋毫的事迹,都是类似这样。他常感叹地说:“汉代的于公自称办案无私,开了一道高门等待子孙封高官、坐高车时用,倘若他这话有应验,我大概也差不多吧!”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每小题2分 共6分)柳庆字更兴。幼聪敏有气量,博涉群书,不为章句,好饮酒,闲于占对。年十三,因暴书,父僧习试令于杂赋集中取赋一篇千余言,诵之,庆立读三遍,便诵之,无所漏。大统十年,除尚书都兵郎中,并领记室,寻以本官领雍州别驾。广陵王欣,魏之懿亲,其甥孟氏屡为凶横。或有告其盗牛,庆捕得实,趣令就禁。孟氏殊无惧容,乃谓庆曰:“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欣亦遣使辩其无罪。孟氏由此益骄。庆乃大集僚吏,盛言孟氏倚权侵虐之状。言毕,令笞杀之。此后贵戚敛手。有贾人持金二十斤诣京师,寄人居止。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无何,缄闭不异而并失之。谓主人所窃。郡县询问,主人自诬服。庆疑之。乃召贾人曰:“卿钥恒置何处?”对曰:“恒自带之。”庆曰:“颇与人同宿乎?”曰:“无。”“与同饮乎?”“日者曾与一沙门再度酣宴,醉而昼寝。”庆曰:“沙门乃真盗耳。”即遣捕沙门,乃怀金逃匿。后捕得,尽获所失金。又有胡家被劫,郡县按察,莫知贼所,邻近被囚者甚多。庆以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乃作匿多书,多榜官门,曰:“我等共劫胡家,徒侣混杂,终恐泄露。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庆乃复施免罪之牒。居二日,广陵王欣家奴面缚自告牒下,因此尽获党羽。庆之守正明察,皆此类也。每叹曰:“昔于公断狱无私,辟高门以待封。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选自《北史?列传第五十二》)1.对下列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好饮酒,闲于占对闲:空闲

B.昔于公断狱无私狱:监狱

C.卿钥恒置何处恒:长久

D.辟高门以待封辟:开

2.以下六句话,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柳庆“守正明察”的一组是①立读三遍,便诵之,无所漏        ②言毕,令笞杀之③每欲出行,常自执管钥            ④沙门乃真盗耳⑤贼是乌合,可以诈求之        ⑥倘斯言有验,吾其庶几乎

A.①②④

B.②③⑤

C.②④⑤

D.④⑤⑥

3.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柳庆用“攻心法”让抢劫胡家的盗贼自己写匿名信,提出先自首者可免罪的要求,并假装表示同意,终于捕获了广陵王家奴,将其党羽一网打尽。

B.广陵王元欣的外甥孟氏横行霸道,偷盗人家的牛,还口出狂言;广陵王也派人为他辩解开脱。柳庆当众宣布了孟氏的罪状,当即下令将他打死。

C.一个商人在京城金子被窃,柳庆经过了解,断定盗贼是一个与商人两次一同喝酒的和尚,后来抓到了畏罪潜逃的和尚,追回全部金子。

D.柳庆十三岁时,父亲柳僧习让他从杂赋集中抽出一篇文章,长达一千多字,柳庆读了三遍,就能一字不漏地背出来。

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划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6分)(1)若加以桎梏,后独何以脱之?(3分)(2)今欲首伏,惧不免诛。若听先首免罪,便欲来告。(3分)

阅读答案:

【答案】

1.D2.C3.A4.(1)如果把我带上镣铐,难道不想想以后怎样脱掉它吗?(2)现在想要自首伏罪,又怕难免一死。如果允许自首的免罪,就愿意来告发。

【解析】1.A闲:同“娴”,熟练、熟悉;B狱:案件;C恒:经常。2.①写他的聪慧,③写他人,⑥是他自己的话。3.匿名信为柳庆所写,“终于捕获了广陵王家奴”也与原文不符。4.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核。[参考译文]柳庆字更兴,小时候就聪明灵活有气度,博览群书,不咬文嚼字,喜欢饮酒,擅长应对。在他十三岁时,趁着家里晒书,父亲柳僧习试着让他从杂赋集中找出一篇千字多的文章来背诵,柳庆立即读三遍,就能背出来,一字不漏。大统十年,柳庆被任命为尚书都兵郎中,并代理记室,不久以本官身份兼任雍州别驾。广陵王元欣是魏帝的至亲,他的外甥孟氏常常横行霸道。有人告他盗牛,柳庆查获实情,即刻下令把他关押起来。孟氏一点也不害怕,竟对柳庆说:“如果把我带上镣铐,难道不想想以后怎样脱掉它吗?”元欣也派人来申辩孟氏无罪。孟氏因此更加骄横。柳庆就召集僚佐属吏,充分地揭露孟氏依仗权势欺压残害百姓的罪状。话一说定,就下令将他打死。从此以后,权贵之家再也不敢胡作非为了。有一个商人带着二十斤金子京城,寄居在别人家里。他每次要外出,常自已拿着钥匙。不久。锁还是好好的,金子却全部不见了。商人认为是房东偷窃。郡县审讯拷问,房东被迫认了罪。柳庆对这个案子有怀疑,于是把商人叫来询问:“你的钥匙经常放在哪里?”回答说:“常常自己带着。”柳庆问:“你曾与人同住吗?”回答说:“没有。”又问:“曾与人一起饮酒吗?”回答说:“有一天曾经与一个和尚两次饮酒,喝醉后白天就睡了。”柳庆说:“那和尚才是真正的盗贼啊。”立即派人捉拿和尚,那和尚竟带着金子逃跑了。后来抓住和尚,追回了那些金子。又有一家姓胡的被抢劫,郡县官吏审问追查,没有人知道强盗藏身的地方,邻居被拘禁了许多人。柳庆认为盗贼是乌合之众,可以通过诱骗来捕捉他们。于是他写了一些匿名信,贴在好些官府门上,信上说:“我等合伙抢劫胡家,同伴各种人都有,恐怕终究要泄露出来。现在想要自首伏罪,又怕难免一死。如果允许自首的免罪,就愿意来告发。”接着柳庆又张了一道免罪的文牒,过了两天,广陵王元欣的一个家奴反缚双手到文牒前自首,因此将盗贼一网打尽。柳庆主持公道明察秋毫的事迹,都是类似这样。他常感叹地说:“汉代的于公自称办案无私,开了一道高门等待子孙封高官、坐高车时用,倘若他这话有应验,我大概也差不多吧!”


相关内容

  • 刺客列传阅读答案
  • 语文网小编今天推荐的是:刺客列传阅读答案.语文阅读在平时测试.期末考试中都占有很大的比重,所以,多做一些阅读练习,不仅能熟能生巧,轻松应对考试,最重要的,对于语文学习能力的提高非常有帮助.这篇刺客列传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练习.反思和感悟! 曹沫者以勇力事鲁庄公.庄公好力.曹沫为鲁将,与齐战,三败北① ...

  • 程千里列传阅读答案
  • 篇一:程千里列传阅读答案 篇二:程千里列传阅读答案 篇三:程千里列传阅读答案 篇四:程千里列传阅读答案 程千里是京兆人.他身长七尺,相貌魁梧伟岸,勇猛有力.他本来是碛西募人,多次凭借战功,做官做到了安西副都护.天宝十一年,他被授予御史中丞.天宝十二年,兼任北庭都护,充任安西.北庭节度使.突厥首领阿布 ...

  • 汉书?列传第四?韩信列传阅读答案
  • 韩信,淮阴人也.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又不能治生为商贾,常从人寄食.其母死无以葬,乃行营高燥地,令傍可置万家者.信从下乡南昌亭长食,亭长妻苦之,乃晨炊蓐食.食时信往,不为具食.信亦知其意,自绝去.至城下钓,有一漂母哀之,饭信,意漂数十日.信谓漂母曰:"吾必重报母."母怒曰:&q ...

  • 史记刺客列传阅读答案高中聂政
  • 篇一:史记刺客列传阅读答案高中聂政 篇二:史记刺客列传阅读答案高中聂政 篇三:史记刺客列传阅读答案高中聂政 文言文阅读在中是必考的一道题目,文言文的学习并不是那么容易的, 要想学习好,就要掌握古代文言文各个词的意思.下面给大家带来语文课文史记刺客列传阅读赏析及答案,大家做完可以对一对. 聂政者,轵深 ...

  • 史记?张丞相列传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小题(每小题2分,共6分). 周昌者,沛人也.秦时为泗水卒史.及高祖起沛,击破泗水守监,于是周昌自卒史从沛公,沛公以周昌为职志.从入关,破秦.沛公立为汉王,以周昌为中尉.尝从击破项籍,以六年中封周昌为汾阴侯. 昌为人强力,敢直言.昌尝燕时①入奏事,高祖方拥戚姬,昌还走.高祖逐得, ...

  • 南史·文学列传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祖冲之字文远,范阳遒人也.冲之稽古,有机思,朱孝武帝使直华林学省,赐宅宇车服.解褐南徐州从事.公府参军. 始元嘉中,用何承天所制历,比古十一家为密.冲之以为尚疏,乃更造新法,上表言之.孝武令朝士善历者难之,不能屈.会帝崩不施行. 历位为娄县令,谒者仆射.初,宋武平关中, ...

  • 清史稿列传一百五十一阅读答案
  • 篇一:清史稿列传一百五十一阅读答案 <清史稿·列传一百二十|李清时传>阅读答案清史稿·列传一百二十|李清时传>阅读答案李清时,字授侯,福建安溪人,大学士光地从孙.乾隆七年进士,选庶吉士,授编修.十四年,授浙江嘉兴知府.上南巡,或议自嘉兴至杭州别辟道行民舟,清时于官塘外求得水道相属, ...

  • 史记·魏豹彭越列传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一段文言文,完成下题. 彭越者,昌邑人也,字仲.常渔钜野泽中,为群盗.陈胜.项梁之起,少年或谓越曰:"诸豪桀相立畔秦,仲可以来,亦效之."彭越曰:"两龙方斗,且待之." 沛公之从砀北击昌邑,彭越助之.汉元年秋,越大破楚军.乃拜彭越为魏相国,擅将其兵,略 ...

  • 史记·滑稽列传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以下各题. 优孟,故楚之乐人也.长八尺,多辩,常以谈笑讽谏.楚庄王之时,有所爱马,衣以文绣,置之华屋之下,席以露床,啖以枣脯.马病肥死,使群臣丧之,欲以棺椁大夫礼葬之.左右争之,以为不可.王下令曰:"有敢以马谏者,罪至死."优孟闻之,入殿门,仰天大哭.王惊而 ...

  • 史记蒙恬列传阅读答案
  •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题目.(14分) 二世又遣使者之阳周,令蒙恬①曰:"君之过多矣,而卿弟毅有大罪,法及内史②."恬曰:"自吾先人及至子孙积功信于秦三世矣.今臣将兵三十余万,身虽囚系,其势足以背畔,然自知必死而守义者,不敢辱先人之教,以不忘先主也.昔周成王初立,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