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解读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解读

新华社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十三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等作出全面部署安排。

《规划》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按照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署要求,以创新驱动、壮大规模、引领升级为核心,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动能,推进改革攻坚,提升创新能力,深化国际合作,加快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更广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建设制造强国,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规划》提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5个产值规模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并在更广领域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长点,平均每年带动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明显提高,形成全球产业发展新高地。

《规划》确定了八方面发展任务。一是推动信息技术产业跨越发展,拓展网络经济新空间。二是促进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产业突破发展,引领中国制造新跨越。三是加快生物产业创新发展步伐,培育生物经济新动力。四是推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壮大,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模式。五是促进数字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创造引领新消费。六是超前布局战略性产业,培育未来发展新优势。七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八是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放发展,拓展国际合作新路径。

《规划》提出了完善管理方式、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深入推

进军民融合、加大金融财税支持、加强人才培养与激励等6方面政策保障支持措施,部署了包括集成电路发展工程、人工智能创新工程、生物技术惠民工程、新能源高比例发展工程、数字文化创意技术装备创新提升工程等21项重大工程。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切实抓好本规划实施,加强各专项规划、地方规划与本规划的衔接工作。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5个产值规模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并在更广领域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长点,平均每年带动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记者19日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打造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引擎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重大科技突破和新兴社会需求二者的有机结合。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将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瓶颈,为中国提供弯道超车、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宝贵机遇。”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说。

规划提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8%左右。未来5到10年,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其发展事关全局和长远。”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姜江说,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谋篇布局,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支撑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新动力,引领产业迈向中高端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数字创意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领域

在《“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要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

业。

薛澜说,“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选择与“十二五”一脉相承,在前期发展基础上根据科技创新前沿发展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整合创新为五大领域。其中,数字创意近年来有突破性发展,被纳入“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

“这五大领域表现出很好的发展态势,选择支持其发展更多是顺势而为。”姜江说,规划结合大量产业新增长点更迭涌现、产业融合态势明显等趋势,将“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的“7大领域24个重点方向”合并增补为5大领域8大产业,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5个产值规模在10万亿元级别的新的支柱产业,将“壮大”作为未来五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的核心要务。

以创新、包容、开放推动发展

规划提出了完善管理方式、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加大金融财税支持、加强人才培养与激励等6方面政策保障支持措施,并部署了21项重大工程。

薛澜指出,创新、包容、开放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既定目标的关键因素。“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灵魂;建立更加包容性的政府监管规范模式,为新产业新技术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坚持开放理念,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技术资源推进发展。”

姜江说,21个重点工程作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抓手,通过政策落实和试点等带动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发展,推动我国形成全球产业发展新高地。

(本文由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整理)

《“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解读

新华社

经李克强总理签批,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对“十三五”期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目标、重点任务、政策措施等作出全面部署安排。

《规划》指出,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是培育发展新动能、获取未来竞争新优势的关键领域。要把战略性新兴产业摆在经济社会发展更加突出的位置,紧紧把握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重大机遇,按照加快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部署要求,以创新驱动、壮大规模、引领升级为核心,构建现代产业体系,培育发展新动能,推进改革攻坚,提升创新能力,深化国际合作,加快发展壮大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新材料、生物、新能源汽车、新能源、节能环保、数字创意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促进更广领域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蓬勃发展,建设制造强国,发展现代服务业,推动产业迈向中高端,有力支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规划》提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5个产值规模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并在更广领域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长点,平均每年带动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产业创新能力和竞争力明显提高,形成全球产业发展新高地。

《规划》确定了八方面发展任务。一是推动信息技术产业跨越发展,拓展网络经济新空间。二是促进高端装备与新材料产业突破发展,引领中国制造新跨越。三是加快生物产业创新发展步伐,培育生物经济新动力。四是推动新能源汽车、新能源和节能环保产业快速壮大,构建可持续发展新模式。五是促进数字创意产业蓬勃发展,创造引领新消费。六是超前布局战略性产业,培育未来发展新优势。七是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集聚发展,构建协调发展新格局。八是推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开放发展,拓展国际合作新路径。

《规划》提出了完善管理方式、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深入推

进军民融合、加大金融财税支持、加强人才培养与激励等6方面政策保障支持措施,部署了包括集成电路发展工程、人工智能创新工程、生物技术惠民工程、新能源高比例发展工程、数字文化创意技术装备创新提升工程等21项重大工程。要求各地区、各有关部门高度重视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工作,切实抓好本规划实施,加强各专项规划、地方规划与本规划的衔接工作。

国务院日前印发《“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0年,形成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制造、生物、绿色低碳、数字创意等5个产值规模10万亿元级的新支柱,并在更广领域形成大批跨界融合的新增长点,平均每年带动新增就业100万人以上。记者19日就此采访了相关专家。

打造新常态下经济发展新引擎

“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是重大科技突破和新兴社会需求二者的有机结合。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战略性新兴产业将突破传统产业发展瓶颈,为中国提供弯道超车、在国际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的宝贵机遇。”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薛澜说。

规划提出,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15%。2015年,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为8%左右。未来5到10年,是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从蓄势待发到群体迸发的关键时期。

“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方向,其发展事关全局和长远。”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副研究员姜江说,必须以更大的决心和勇气谋篇布局,确保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支撑新旧增长动能转换的新动力,引领产业迈向中高端和经济社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数字创意纳入战略性新兴产业五大领域

在《“十二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中,明确要加快培育和发展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等七大战略性新兴产

业。

薛澜说,“十三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领域的选择与“十二五”一脉相承,在前期发展基础上根据科技创新前沿发展情况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整合创新为五大领域。其中,数字创意近年来有突破性发展,被纳入“十三五”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

“这五大领域表现出很好的发展态势,选择支持其发展更多是顺势而为。”姜江说,规划结合大量产业新增长点更迭涌现、产业融合态势明显等趋势,将“十二五”战略性新兴产业涵盖的“7大领域24个重点方向”合并增补为5大领域8大产业,明确提出到2020年形成5个产值规模在10万亿元级别的新的支柱产业,将“壮大”作为未来五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工作的核心要务。

以创新、包容、开放推动发展

规划提出了完善管理方式、构建产业创新体系、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和运用、深入推进军民融合、加大金融财税支持、加强人才培养与激励等6方面政策保障支持措施,并部署了21项重大工程。

薛澜指出,创新、包容、开放是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实现既定目标的关键因素。“创新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灵魂;建立更加包容性的政府监管规范模式,为新产业新技术发展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坚持开放理念,利用国际市场和国际技术资源推进发展。”

姜江说,21个重点工程作为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抓手,通过政策落实和试点等带动引领战略性新兴产业取得发展,推动我国形成全球产业发展新高地。

(本文由中经未来产业研究院 整理)


相关内容

  • 解读十二五规划建议
  • "十二五规划建议"解读 姓名:张宇臣 学号:5090379068 班级:F0903702 Email : 2010年10月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明确提出了 ...

  • 北斗相关的国家政策法规文件解读
  • 北斗相关的国家政策法规文件解读 1.国发政策法规文件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 >国发[2006]6号 <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国发[2010]32号 <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规划纲要>国发[2012]28 ...

  • 十三五规划纲要"新"看点解读
  • 2016年3月17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正式发布,纲要有哪些"新"看点?新在哪里?YJBYS小编为大家带来相关解读!欢迎查看! 新指标:GDP年均增速6.5%以上 "十三五"规划纲要提出的主要目标是,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到2020年国内 ...

  • 十二五11.15-11.19
  • 一."十二五"速览:新规划勾勒"金木水火土"五大机会 ................................................................................ 1 (一)金:国民收入倍增计划 ...... ...

  • 北京市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 北京‚十二五‛规划纲要解读 科学发展普惠市民 我们的北京,正迈着坚实稳健的步伐,跨入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北京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在第十三届人大四次会议上表决通过,为北京描绘了新的蓝图. 拿到规划,本报记者边读边采访了规划起草人,采访了市发改委等有关委办局,对‚十二 ...

  • 开启蓝色新引擎 宁波市海洋经济发展规划解读
  •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1年05月16日 07:17 海洋是人类生存发展的基本环境,也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资源.21世纪是海洋经济时代,谁抢占了海洋经济的先机,谁就得到了未来竞争的主动权. 宁波因海而得名,因海而发展,因海而繁荣,作为浙江发展海洋经济的核心 ...

  • 代表委员解读"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亮点和重大工程项目
  • --五年蓝图今绘就 2016年03月07日08:43   来源:光明日报 http://theory.people.com.cn/n1/2016/0307/c49154-28177574.html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草案)>设20篇.80章.237节.25个专栏, ...

  • 十二五规划核心内容
  • 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而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基本要求是: 五个坚持:坚持把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坚持把科技进步和创新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支撑.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坚持把建设资源节约型. ...

  • 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路径"破与立
  • 近日,随着<战略性新兴产业"十二五"规划>(以下简称<规划>)获国务院批准,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高端装备制造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新能源.新材料.新能源汽车产业等七大新兴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进一步给"稳增长"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