弘一法师: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2016-05-18 19:33

弘一法师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17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弘一法师

2/17

律己,宜带秋气:律人,须待春风。

——弘一法师

3/17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弘一法师

4/17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弘一法师

5/17

明镜止水以定身,青天白日以成事,光风霁月以带人。

——弘一法师

6/17

我不知何为君子,但每件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知何为小人,但每件事好占便宜的便是。

——弘一法师

7/17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侮辱垢秽要茹纳得;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微言》

8/17

屋老。一树梅花小。住个诗人,添个新诗料。爱清闲,爱天然;城外西湖,湖上有青山。

——《为题小梅花屋图》

9/17

愤怒之气就像一把双刃剑,不仅会伤到别人,也会刺伤自己。所以,切不可为一时的情绪宣泄而不加控制,导致事后的追悔莫及。

——弘一法师

10/17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送别》

11/17

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春游》

12/17

堤边柳到秋天,叶乱飘,叶落尽,只剩得细枝条,想当日绿荫荫,春光好,今日里冷清清,秋色老,风凄凄,雨凄凄,君不见眼前景已全非,一思量,一回首,不胜悲。

——《秋柳》

13/17

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漂泊。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茅屋三椽,老梅一树,树底迷藏捉。 高枝啼鸟,小川游鱼,曾把闲情托。儿时欢乐,斯乐不疑可作,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

——《忆儿时》

14/17

几日东风过寒食,秋来花事已烂珊,疏林寂寂变燕飞,低徊软语语呢喃。呢喃呢喃。雕梁春去梦如烟,绿芜庭院罢歌弦,乌衣门巷捐秋扇。树杪斜阳淡欲眠,天涯芳草离亭晚。不如归去归故山。故山隐约苍漫漫。呢喃呢喃,不知归去归故山。

——《归燕》

15/17

庭中百合花开,昼有香、香淡如,入夜来,香乃烈。鼻观是一,何以昼夜浓淡有殊别?白尽众喧动,纷纷俗务荣。目视色,耳听声,鼻观之力分于耳目丧其灵。心清闻妙香。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古训好参详。

——《花香》

16/17

世界是个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你大声喊唱,山谷雷鸣,音传千里,一叠一叠,一浪一浪,彼岸世界都收到了。凡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因它在传递你心间的声音,绵绵不绝,遂相印于心。

——弘一法师

17/17

清凉月,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洁。今唱清凉歌,心地光明一笑呵!清凉风,凉风解愠暑气已无踪。今唱清凉歌,热恼消除万物和!清凉水,清水一渠涤荡诸污秽。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清凉!清凉!无上究竟真常!

——《清凉》

绘画/苏百钧

2016-05-18 19:33

弘一法师

李叔同是著名音乐家、美术教育家、书法家、戏剧活动家,是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他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后被人尊称为弘一法师。

1/17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

——弘一法师

2/17

律己,宜带秋气:律人,须待春风。

——弘一法师

3/17

宜静默,宜从容,宜谨严,宜俭约。

——弘一法师

4/17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

——弘一法师

5/17

明镜止水以定身,青天白日以成事,光风霁月以带人。

——弘一法师

6/17

我不知何为君子,但每件事肯吃亏的便是;我不知何为小人,但每件事好占便宜的便是。

——弘一法师

7/17

持身不可太皎洁,一切侮辱垢秽要茹纳得;处世不可太分明,一切贤愚好丑要包容得。

——《微言》

8/17

屋老。一树梅花小。住个诗人,添个新诗料。爱清闲,爱天然;城外西湖,湖上有青山。

——《为题小梅花屋图》

9/17

愤怒之气就像一把双刃剑,不仅会伤到别人,也会刺伤自己。所以,切不可为一时的情绪宣泄而不加控制,导致事后的追悔莫及。

——弘一法师

10/17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 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 一壶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送别》

11/17

春风吹面薄于纱,春人妆束淡于画。游春人在画中行,万花飞舞春人下。梨花淡白菜花黄。柳花委地芥花香。莺啼陌上人归去,花外疏钟送夕阳。

——《春游》

12/17

堤边柳到秋天,叶乱飘,叶落尽,只剩得细枝条,想当日绿荫荫,春光好,今日里冷清清,秋色老,风凄凄,雨凄凄,君不见眼前景已全非,一思量,一回首,不胜悲。

——《秋柳》

13/17

春去秋来,岁月如流,游子伤漂泊。回忆儿时,家居嬉戏,光景宛如昨。茅屋三椽,老梅一树,树底迷藏捉。 高枝啼鸟,小川游鱼,曾把闲情托。儿时欢乐,斯乐不疑可作,儿时欢乐,斯乐不可作。

——《忆儿时》

14/17

几日东风过寒食,秋来花事已烂珊,疏林寂寂变燕飞,低徊软语语呢喃。呢喃呢喃。雕梁春去梦如烟,绿芜庭院罢歌弦,乌衣门巷捐秋扇。树杪斜阳淡欲眠,天涯芳草离亭晚。不如归去归故山。故山隐约苍漫漫。呢喃呢喃,不知归去归故山。

——《归燕》

15/17

庭中百合花开,昼有香、香淡如,入夜来,香乃烈。鼻观是一,何以昼夜浓淡有殊别?白尽众喧动,纷纷俗务荣。目视色,耳听声,鼻观之力分于耳目丧其灵。心清闻妙香。用志不分,乃凝于神,古训好参详。

——《花香》

16/17

世界是个回音谷,念念不忘必有回响,你大声喊唱,山谷雷鸣,音传千里,一叠一叠,一浪一浪,彼岸世界都收到了。凡事念念不忘,必有回响。因它在传递你心间的声音,绵绵不绝,遂相印于心。

——弘一法师

17/17

清凉月,月到天心光明殊皎洁。今唱清凉歌,心地光明一笑呵!清凉风,凉风解愠暑气已无踪。今唱清凉歌,热恼消除万物和!清凉水,清水一渠涤荡诸污秽。今唱清凉歌,身心无垢乐如何!清凉!清凉!无上究竟真常!

——《清凉》

绘画/苏百钧


相关内容

  • 弘一法师李叔同
  • 弘一法师 李叔同 李叔同,又名李息霜.李岸.李良,谱名文涛,幼名成蹊,学名广侯,字息霜,别号漱筒:祖籍浙江平湖,生于天津.中国话剧的开拓者之一,在音乐.书法.绘画和戏剧方面,都颇有造诣.从日本留学归国后,担任过教师.编辑之职,后剃度为僧,法名演音,号弘一,晚号晚晴老人. 生平 主要贡献 李叔同的&l ...

  • 弘一法师经典语录选
  • 无心者公,无我者明. 以淡字交友,以聋字止谤:以刻字责己,以弱字御侮. 事不可做尽,言不可道尽. 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恩怕先益后损,威怕先松后紧. 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必有容,德乃大:必有忍,事乃济. 以虚养心,以德养身,以仁义养天下万物,以道养天下万世. 不为外 ...

  • [智慧]弘一法师:处世,须带春风!
  • 壹号收藏 律己,宜带秋气:处世,须带春风. 修己,以清心为要.涉世,以慎言为先.心术,以光明笃实为第一.容貌,以正大老成为第一.言语,以简重真切为第一. 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 德胜者,其心平和,见人皆可取,故口中所许可者多.德薄者,其心刻傲,见人皆可憎,故目中所鄙弃 ...

  • 段继东_ 医药行业已从机会竞争
  • 段继东: 医药行业已从机会竞争转为战略决胜 你为什么写作 • 系列访谈,邀请医/药圈里有影响力的写作者,聊聊"为什么写作"这件事,聊聊他们写作的初衷,对写作的坚持与执着,与写作有关的喜怒哀乐. 本文是段继东所著<决胜十年--谁是医药新王者>自序,以他对中国医药企业现状 ...

  • 李叔同格言别录
  • 1.为善最乐,读书便佳。 2.谦退是保身第一法,安详是处世第一法;涵容是待人第一法,恬淡是养心第一法。 3.轻当矫之以重,浮当矫之以实,褊当矫之以宽,躁急当矫之以和缓,刚暴当矫之以温柔,浅露当矫之以沉潜。 4.逆境顺境看襟度,临喜临怒看涵养。 5.学一分退让,讨一分便宜;增一分享用,减一分福泽。 6 ...

  • 转在弘一法师围墙外面
  • 最早无意中走进弘一法师的精神世界,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电影<城南旧事>有一首插曲<送别>,记忆深刻. 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晚风拂柳笛声残,夕阳山外山.天之涯,地之角,知交半零落.一觚浊酒尽余欢,今宵别梦寒. 曲子舒缓婉转,歌词优美蕴藉,很有些宋代婉约词的味道.那时还不 ...

  • 李叔同与叶圣陶(6P)
  • 正文 拜见大师 早在李叔同于<太平洋报>办副刊时,叶圣陶就对李叔同的书画艺术留有深刻的印象.李叔同出家后,叶圣陶曾不断通过各种途径了解弘一大师的情况.至于叶圣陶与李叔同的相识,还是在李叔同出家以后得益于丰子恺的介绍.他在<两法师>一文中是这么说的: 十分感兴趣之余,自然来了见 ...

  • 李叔同与王一亭(6P)
  • 王一亭(1867-1938),名震,字一亭,号白龙山人.他是近代上海佛教的重要代表人物,曾先后任中国佛教协会执行委员兼常务委员.佛学书局董事长.世界佛教居士林副林长.林长等职.王一亭又是一位国画大师,刘海粟为创造有中国气派的西洋画,曾特聘他与吴昌硕担任作品的审查员. 王一亭与李叔同的交谊 艺缘192 ...

  • 2014高考语文作文素材之一材多用
  • 一点素心 作者:黎武静 来源:<羊城晚报>2013年2月3日 偶然地,被一张照片震撼.拍片现场,红墙青瓦,演员在拍片之余执一支毛笔,捧一瓶水,就这样,在墙上笔走龙蛇,行云流水. 是什么让人感动,在这短暂的瞬间?想起两个字:素心."交友须带三分侠气,做人要存一点素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