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院子,悠悠心曲

一片,两片,思绪凝结成的记忆恍若片片飞花轻落于宁静的水面。款款点水之间,颤动起一圈圈含香的涟漪。在心底这潭清池中,悠然荡漾起对远去流年的怀想,花开花谢,岁月如歌,依依挥手过往,辗尽篱墙余香,望尽人来人去。回首之际,对于这段经历分外珍视,因为它有无忧快乐的童年,记载着自己成长的一路足迹。如今念起,虽然早已物去人非,但点滴的尘封旧事却在心底徜徉,用美艳的情怀印染着青涩时光。一、素手淡摹小院日暮低垂,炊烟四起,夕阳下一进狭长而幽静的院落。已成灰黑色的青瓦上长满了暗红的瓦松,轻轻晚风中吹过住户间彼此见面的亲切问候,飘扬起锅碗瓢盆热闹的相互撞击声,间杂留声机里流淌出的迷人旋律,这些都让此刻的小院变得温婉而从容。这就是伴我长大的小院,娇美的容颜里落满了点点滴滴的少年童趣,记载了一个又一个与我相关的光阴故事。它横跨村庄两道主街,院落南北足有二百米长,南头临街是一个大门,青砖砌起门垛儿,顶上起脊,铺着青瓦,瓦面上长满杂草,引得不时落上三五只麻雀,叽叽喳喳吵闹个不停。两扇厚重古旧的木门扇,早已脱落的油漆让它斑驳成了青白的杂色,间有丝丝缕缕或长或短的裂纹,轻轻诉说着已逝去的华年。两扇门各有一个落满铁锈的大门环,下边是一个木方做成的门坎,小时候,不知有多少孩子不小心被它拌到。从大门进院起首是一面横在路中间的影壁,绕过它才见后面的天地,影壁墙左右是十几米长的空地,可以种菜、栽花,随情适意。向里走依次分布着四间青砖老房,每间房子间隔二十米左右,房子南面做菜园,北面则盖起一个简易的储物房,用以堆放日常杂物。东西两边,各是一道高约2米的院墙,与邻近院落隔开,高高的墙头茅草随风,让相互院落之间鸡犬相闻,却难见其面。院子通道从南到北铺着长方的青条石,邻近房前房后是青条石砌起的台阶,房子的基础高出院子不少,这样,雨季来临就避免了水渗进屋面,人也可以踩在青条石上行走。每间房子分成东西两个屋,中间是穿堂过道,顶上或有一个燕子筑起的泥巢,做饭的锅灶在过道两侧,灶口直通里屋的炕洞,烟顺着烟道从房前山墙上一个青砖砌成的四方烟筒排出,这样,点火做饭时也顺便暖了炕。那个年代里,烧火用的“风箱”,可以插入灶口烧开水用的“窜子”,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器物。小院北边是村里另一道主街,临街处敞口无门,院口东西对称,一边一个,是用山里的青石块堆起的两个猪圈,别看它粗陋,这里却满载一家老少的希望,一年的日常挑费,大部分是靠肥猪出栏的钱来贴补。随后进院路西是一片树趟子,长满十几公分粗的杨树和榆树,当年树上的榆钱,曾经吸引着孩子们不知疲倦的爬上爬下,记忆中,这个小树林里,也藏满儿时小伙伴嬉戏的欢笑声。路的东侧则散堆着各种杂物,零乱? 布着三三两两的柴火垛。二、轻轻几处人家老叔和奶奶住最北边一间房,我们叫它后屋,后屋后院口彻起一堵矮墙,设有一道门,我们都叫它“二道门”,门栓好后,这小院与北边的杂院和主街就封闭起来了。四叔和我家住前屋,前屋南小院种着两根梧桐,高大粗壮,夏季时密密实实的叶子在窗前遮上一道翠绿的屏障,带给室内一片荫凉。窗是旧式的,大木框里布满小木隔子,糊好毛头纸,打开窗栓,支起后也只能做到小半开。前边两间房是另一大家人,姓鲁,按庄亲我叫大爷(轻音、父辈)、老大爷(同上),我们两大姓相处的其乐融融,亲如一家。因为大队在南街,每当村里演电影,唱皮影戏时,我们都要穿过南面两间房去看,孩子贪玩,尤其是看皮影戏时,戏文也听不懂,只顾三五成群就着光亮疯跑,一直玩到散场。每次回家敲开大门,叫开过道屋门,大爷和老大爷披着衣服,拉开木门栓,从未有过抱怨,只是不停口的叮嘱着“慢点儿,看着门坎儿”,然后是重新栓门声,各自回屋睡去。这几家的孩子们也经常相互串门玩,一起捡落地的桐子,欢笑着摘下结于墙上的牵牛花,爬上屋顶去够瓦面上晾晒的红著干。冬天里,还会用长竿捅下埋在厚厚积雪下瓦面上的红薯,吃到嘴里,咬着冰茬沙沙响。经常玩在兴头上,赶上了饭点,也毫不拘束,热热闹闹的挤在一起吃,那时正值多事之秋,各家生活条件都不算太好,有啥吃啥,但邻里之间人情味却越处越浓。三、斜阳相映话桑榆爷爷走的早,奶奶独自拉扯大父亲和两个叔叔,尤其是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度日之

艰辛可想而知。老人家挖过野菜草根,也扒过树皮。奶奶娘家姓刘,没有进过学堂,也没起过正式的名字。从我记事起,就见稀疏花白的头发在脑后盘成个髻,长期穿着肥大的青灰色粗布袄裤,袄右襟一排盘扣,裤角处扎着绑腿。奶奶因为从小缠足,走起路来颤颤的不稳,过早拄起一根拐棍,因从不离手,被磨得光滑油亮。奶奶抽烟,抽的是旱烟,一根旱烟袋长期在手,晃晃的系着个烟荷包,里面装满搓好的烟丝。坐在炕上,身边还有一个烟叵罗,手不停的把里边粗糙的烟叶搓成细细的烟末。奶奶不识字,但口才好,记忆力也好,讲起故事来有条有理,引人入胜,舒缓慈祥,不紧不慢,间或吧嗒吧嗒吸上几口烟,很容易就把我引入到故事情节中去,白天有时缠的紧了,奶奶就让我替她在烟叵罗里搓烟未,一两个故事听完,我的手也满是烟叶烟梗呛呛的味道了。奶奶住在后屋,和老叔对门,晚上吃过饭,大部分时侯我抱着枕头就去奶奶那睡了,躺进被窝,吹熄煤油灯,奶奶在炕上盘腿坐着,慢悠悠的讲着故事,静静夜色中,烟袋锅里忽明忽暗,淡淡的烟雾和迷人的神话就一起飘进了我的梦乡。奶奶也有一些自己喜爱的小饰物,银手镯,银戒指,烟杆上还曾经挂起过一个玉质平安扣和一个记不起什么模样的小铜人,但都为了生计,变卖了。我记的卖那个平安扣是因为我拽住卖豆片的车子不让走,家里又没钱买,大人怎么劝也沒用,最后是挨了一顿打,第二天到奶奶那就有豆片吃了,可是拴在烟杆上那个荡来荡去的翠色饰物却再也看不见了,因贪吃而丢掉了奶奶心爱之物,现在想起,心里还会隐隐作痛。家里人很少说起爷爷,父亲和两个叔叔偶尔谈及,也是怨声不绝。归纳起来,就是爷爷脾气暴躁,嗜赌,好喝酒,赌输了喝多了就会拿孩子撒气,而且在全村是出了名的。曾经听四叔讲起过,一次爷爷举着棍子,追打老叔,一直追到大堡(音补)子西坡,那可是足足一里多地呀,一路上骂声不断,吓的老叔在外面躲了几天不敢回家。奶奶每当儿孙面,谈及爷爷也多是他的不是之处,嘴里也会恨声骂着“那死老爷子,生前不好好做人,死了连儿孙都不说好”。可是,谁又真正能看懂看透她老人家的内心深处呢?一九九四年,奶奶过世,享年74岁,我和妹妹都在外上学,家里没有给话,没能陪奶奶最后一程,每次想起都欲哭无泪。听父母讲,那天傍晚奶奶就坐在老院北门的青石礅上,握着那根不离身的拐杖,四叔家大弟过去要扶她回屋,奶奶说:“不用你们扶了,我看见你爷爷套着车来了,他接我走了,轰着枣红马,他可真年轻? ”一番话把弟弟吓坏了,把老太太搀回屋,和家里叔伯一字不差的学过,家里人也都明白,就商量着准备奶奶后事了。因为这之前,奶奶已然时而清楚,时而湖涂了一段时间了,这次也许是种不祥的预兆。果然,只一个晚上,第二天,奶奶就不能动了,瘫痪在炕上,神智也不清楚,一场急病,只两三天就离开了我们。在她弥留之际,最后的那一时刻,在她的心里,记的、想的、念的应该还是爷爷,并且是那样的执着。结语、入心香几许“清心淡看繁华,悠悠几点云烟,疏篱暗影情未老,故园念黄花”。院子里成长的每一天每一刻,此刻变的朦胧而斑驳,静静的停驻于心灵一隅,笔下沾着岁月的墨香,把残存的有一丝模糊的念想用文字挽成了结。过往的经历不会随自己意愿而改写,在我十岁时搬离小院,那时正读小学三年级,因为父母盖起了新房子,搬走以后一家人也时时会提及它,我们都亲切的叫它老院,老院陪了我整整十年,我在长大,它在老去。这以后院里人家陆续盖房,搬走。如今回村,我描述的这样几户居于一个院落,较为古老的大杂院的形式再也见不到了。但它的模样,浓浓的亲情,邻里的亲热互敬,却萦绕心头,挥之不去。宁静苍老的小院皆因一份真实的爱,在我心中始终是一片青青翠翠的颜色。同时,更多时候也会觉的这丝丝回忆就如同花开在梦里,朦朦胧胧的触手却不能及,留下几许怅然,让心头染上了几多沧桑。人生就是如此,凡事能有一半安然就好了,记住的,忘却的,身后的,眼前的,得到的,失去的,看轻看淡,平和随意。既如此,就把昨日的亲切甘苦溶入今天幸福康乐的生活之中吧!感恩、淡泊,追思过往,珍惜当下,把握

明朝,更加努力的拼搏进取,心怀快乐,去创造更为美好的新生活!

一片,两片,思绪凝结成的记忆恍若片片飞花轻落于宁静的水面。款款点水之间,颤动起一圈圈含香的涟漪。在心底这潭清池中,悠然荡漾起对远去流年的怀想,花开花谢,岁月如歌,依依挥手过往,辗尽篱墙余香,望尽人来人去。回首之际,对于这段经历分外珍视,因为它有无忧快乐的童年,记载着自己成长的一路足迹。如今念起,虽然早已物去人非,但点滴的尘封旧事却在心底徜徉,用美艳的情怀印染着青涩时光。一、素手淡摹小院日暮低垂,炊烟四起,夕阳下一进狭长而幽静的院落。已成灰黑色的青瓦上长满了暗红的瓦松,轻轻晚风中吹过住户间彼此见面的亲切问候,飘扬起锅碗瓢盆热闹的相互撞击声,间杂留声机里流淌出的迷人旋律,这些都让此刻的小院变得温婉而从容。这就是伴我长大的小院,娇美的容颜里落满了点点滴滴的少年童趣,记载了一个又一个与我相关的光阴故事。它横跨村庄两道主街,院落南北足有二百米长,南头临街是一个大门,青砖砌起门垛儿,顶上起脊,铺着青瓦,瓦面上长满杂草,引得不时落上三五只麻雀,叽叽喳喳吵闹个不停。两扇厚重古旧的木门扇,早已脱落的油漆让它斑驳成了青白的杂色,间有丝丝缕缕或长或短的裂纹,轻轻诉说着已逝去的华年。两扇门各有一个落满铁锈的大门环,下边是一个木方做成的门坎,小时候,不知有多少孩子不小心被它拌到。从大门进院起首是一面横在路中间的影壁,绕过它才见后面的天地,影壁墙左右是十几米长的空地,可以种菜、栽花,随情适意。向里走依次分布着四间青砖老房,每间房子间隔二十米左右,房子南面做菜园,北面则盖起一个简易的储物房,用以堆放日常杂物。东西两边,各是一道高约2米的院墙,与邻近院落隔开,高高的墙头茅草随风,让相互院落之间鸡犬相闻,却难见其面。院子通道从南到北铺着长方的青条石,邻近房前房后是青条石砌起的台阶,房子的基础高出院子不少,这样,雨季来临就避免了水渗进屋面,人也可以踩在青条石上行走。每间房子分成东西两个屋,中间是穿堂过道,顶上或有一个燕子筑起的泥巢,做饭的锅灶在过道两侧,灶口直通里屋的炕洞,烟顺着烟道从房前山墙上一个青砖砌成的四方烟筒排出,这样,点火做饭时也顺便暖了炕。那个年代里,烧火用的“风箱”,可以插入灶口烧开水用的“窜子”,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器物。小院北边是村里另一道主街,临街处敞口无门,院口东西对称,一边一个,是用山里的青石块堆起的两个猪圈,别看它粗陋,这里却满载一家老少的希望,一年的日常挑费,大部分是靠肥猪出栏的钱来贴补。随后进院路西是一片树趟子,长满十几公分粗的杨树和榆树,当年树上的榆钱,曾经吸引着孩子们不知疲倦的爬上爬下,记忆中,这个小树林里,也藏满儿时小伙伴嬉戏的欢笑声。路的东侧则散堆着各种杂物,零乱? 布着三三两两的柴火垛。二、轻轻几处人家老叔和奶奶住最北边一间房,我们叫它后屋,后屋后院口彻起一堵矮墙,设有一道门,我们都叫它“二道门”,门栓好后,这小院与北边的杂院和主街就封闭起来了。四叔和我家住前屋,前屋南小院种着两根梧桐,高大粗壮,夏季时密密实实的叶子在窗前遮上一道翠绿的屏障,带给室内一片荫凉。窗是旧式的,大木框里布满小木隔子,糊好毛头纸,打开窗栓,支起后也只能做到小半开。前边两间房是另一大家人,姓鲁,按庄亲我叫大爷(轻音、父辈)、老大爷(同上),我们两大姓相处的其乐融融,亲如一家。因为大队在南街,每当村里演电影,唱皮影戏时,我们都要穿过南面两间房去看,孩子贪玩,尤其是看皮影戏时,戏文也听不懂,只顾三五成群就着光亮疯跑,一直玩到散场。每次回家敲开大门,叫开过道屋门,大爷和老大爷披着衣服,拉开木门栓,从未有过抱怨,只是不停口的叮嘱着“慢点儿,看着门坎儿”,然后是重新栓门声,各自回屋睡去。这几家的孩子们也经常相互串门玩,一起捡落地的桐子,欢笑着摘下结于墙上的牵牛花,爬上屋顶去够瓦面上晾晒的红著干。冬天里,还会用长竿捅下埋在厚厚积雪下瓦面上的红薯,吃到嘴里,咬着冰茬沙沙响。经常玩在兴头上,赶上了饭点,也毫不拘束,热热闹闹的挤在一起吃,那时正值多事之秋,各家生活条件都不算太好,有啥吃啥,但邻里之间人情味却越处越浓。三、斜阳相映话桑榆爷爷走的早,奶奶独自拉扯大父亲和两个叔叔,尤其是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度日之

艰辛可想而知。老人家挖过野菜草根,也扒过树皮。奶奶娘家姓刘,没有进过学堂,也没起过正式的名字。从我记事起,就见稀疏花白的头发在脑后盘成个髻,长期穿着肥大的青灰色粗布袄裤,袄右襟一排盘扣,裤角处扎着绑腿。奶奶因为从小缠足,走起路来颤颤的不稳,过早拄起一根拐棍,因从不离手,被磨得光滑油亮。奶奶抽烟,抽的是旱烟,一根旱烟袋长期在手,晃晃的系着个烟荷包,里面装满搓好的烟丝。坐在炕上,身边还有一个烟叵罗,手不停的把里边粗糙的烟叶搓成细细的烟末。奶奶不识字,但口才好,记忆力也好,讲起故事来有条有理,引人入胜,舒缓慈祥,不紧不慢,间或吧嗒吧嗒吸上几口烟,很容易就把我引入到故事情节中去,白天有时缠的紧了,奶奶就让我替她在烟叵罗里搓烟未,一两个故事听完,我的手也满是烟叶烟梗呛呛的味道了。奶奶住在后屋,和老叔对门,晚上吃过饭,大部分时侯我抱着枕头就去奶奶那睡了,躺进被窝,吹熄煤油灯,奶奶在炕上盘腿坐着,慢悠悠的讲着故事,静静夜色中,烟袋锅里忽明忽暗,淡淡的烟雾和迷人的神话就一起飘进了我的梦乡。奶奶也有一些自己喜爱的小饰物,银手镯,银戒指,烟杆上还曾经挂起过一个玉质平安扣和一个记不起什么模样的小铜人,但都为了生计,变卖了。我记的卖那个平安扣是因为我拽住卖豆片的车子不让走,家里又没钱买,大人怎么劝也沒用,最后是挨了一顿打,第二天到奶奶那就有豆片吃了,可是拴在烟杆上那个荡来荡去的翠色饰物却再也看不见了,因贪吃而丢掉了奶奶心爱之物,现在想起,心里还会隐隐作痛。家里人很少说起爷爷,父亲和两个叔叔偶尔谈及,也是怨声不绝。归纳起来,就是爷爷脾气暴躁,嗜赌,好喝酒,赌输了喝多了就会拿孩子撒气,而且在全村是出了名的。曾经听四叔讲起过,一次爷爷举着棍子,追打老叔,一直追到大堡(音补)子西坡,那可是足足一里多地呀,一路上骂声不断,吓的老叔在外面躲了几天不敢回家。奶奶每当儿孙面,谈及爷爷也多是他的不是之处,嘴里也会恨声骂着“那死老爷子,生前不好好做人,死了连儿孙都不说好”。可是,谁又真正能看懂看透她老人家的内心深处呢?一九九四年,奶奶过世,享年74岁,我和妹妹都在外上学,家里没有给话,没能陪奶奶最后一程,每次想起都欲哭无泪。听父母讲,那天傍晚奶奶就坐在老院北门的青石礅上,握着那根不离身的拐杖,四叔家大弟过去要扶她回屋,奶奶说:“不用你们扶了,我看见你爷爷套着车来了,他接我走了,轰着枣红马,他可真年轻? ”一番话把弟弟吓坏了,把老太太搀回屋,和家里叔伯一字不差的学过,家里人也都明白,就商量着准备奶奶后事了。因为这之前,奶奶已然时而清楚,时而湖涂了一段时间了,这次也许是种不祥的预兆。果然,只一个晚上,第二天,奶奶就不能动了,瘫痪在炕上,神智也不清楚,一场急病,只两三天就离开了我们。在她弥留之际,最后的那一时刻,在她的心里,记的、想的、念的应该还是爷爷,并且是那样的执着。结语、入心香几许“清心淡看繁华,悠悠几点云烟,疏篱暗影情未老,故园念黄花”。院子里成长的每一天每一刻,此刻变的朦胧而斑驳,静静的停驻于心灵一隅,笔下沾着岁月的墨香,把残存的有一丝模糊的念想用文字挽成了结。过往的经历不会随自己意愿而改写,在我十岁时搬离小院,那时正读小学三年级,因为父母盖起了新房子,搬走以后一家人也时时会提及它,我们都亲切的叫它老院,老院陪了我整整十年,我在长大,它在老去。这以后院里人家陆续盖房,搬走。如今回村,我描述的这样几户居于一个院落,较为古老的大杂院的形式再也见不到了。但它的模样,浓浓的亲情,邻里的亲热互敬,却萦绕心头,挥之不去。宁静苍老的小院皆因一份真实的爱,在我心中始终是一片青青翠翠的颜色。同时,更多时候也会觉的这丝丝回忆就如同花开在梦里,朦朦胧胧的触手却不能及,留下几许怅然,让心头染上了几多沧桑。人生就是如此,凡事能有一半安然就好了,记住的,忘却的,身后的,眼前的,得到的,失去的,看轻看淡,平和随意。既如此,就把昨日的亲切甘苦溶入今天幸福康乐的生活之中吧!感恩、淡泊,追思过往,珍惜当下,把握

明朝,更加努力的拼搏进取,心怀快乐,去创造更为美好的新生活!


相关内容

  • 悠悠胡同长相思
  • 那天进城办事路过展览路一带,望着林立的高楼大厦,我曾经住过的那个露园胡同早就没了,想着嫁到婆家与老北京相处的那些日子,不禁心中感慨起来.老北京的露园胡同有南露园和北露园,但我婆婆家却是在中露园胡同,而里面的老北京也早就住进了楼房.记得刚搬进新楼房那会儿,有的年轻人那嘴裂得像瓢一般大,笑咪咪地说是上厕 ...

  • 戴复古[水调歌头·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鉴赏
  • 水调歌头 题李季允侍郎鄂州吞云楼 戴复古 轮奂半天上,胜概压南楼.筹边独坐,岂欲登览快双眸.浪说胸吞云梦,直把气吞残虏,西北望神州.百载一机会,人事恨悠悠.骑黄鹤,赋鹦鹉,谩风流.岳王祠畔,杨柳烟锁古今愁.整顿乾坤手段,指授英雄方略,雅志若为酬.杯酒不在手,双鬓恐惊秋. 这首<水调歌头> ...

  • 脉脉此情难诉
  • 依旧如往昔一样,我喜欢在闲暇之余,聆听舒缓的音乐,给自己泡一杯清茶,点燃一根香烟,吞云吐雾,透过袅袅的烟圈,去想象你的样子.    其实,在我的心里,始终是这样认为,一个优雅高贵的女人,就是一个精品的女人,而你就是这样的女人.从来不需要有多大的空间,任由你去自由发挥,或任意想象.你只需要一个小小的阁 ...

  • 365句带有禅意的唯美句子下
  • 带有禅意的唯美句子下 180.红绳系铃圆,离后几世缠绵:送神散宴,醉舞罢千年. 181.命薄如纸,世人才说美... 182数千年沧海,浮世芳华,袖中云烟,回首处明月清风 183.风蚀千载灵月,神坛终见:飞羽流云,指缝沙湮. 184.是非人莫辨,太真颜,义白莲.青锋柔,弹恩仇,知己难逢几人留. 185 ...

  • 祝福好朋友的话语
  • 送你一第好运短信:收到的人会好运连连,阅读的人会心想事成,储存的人会爱情甜蜜,转发的人会年年发财,删除的人会一生事如意。 送你一座心中的花园,疲惫与寂寞时推开门,去看看清风明月行云流水、园里载着智慧树,流着忘忧泉,开着自在花,搭着逍遥桥,祝天天快乐!事事顺心! 送上一份温馨的牵挂,赠予一腔火热的恋情 ...

  • 优美的散文
  • 优美散文散文一篇 付一支镜花,收一轮水月,飞舞在一帘幽梦中,当梦醒时分,跌落在雨中,恭腰向梦投降.---题记 夜色中的雨丝,穿透灵魂里的寂寞,隔岸,把幽幽相思托风,送到你的胸前.昨夜一场细雨,叩开寂静的心扉,像一朵开在雨里的玫瑰,欲滴艳丽,恰似你明媚的笑容.今夜,雨声又坠落天边,步履婀娜轻盈,如温暖 ...

  • 分析小说之体会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学生版)
  • 现代文小说阅读 --人物形象分析 [学习目标] 1. 掌握小说中刻画人物的方法及特点,学会在阅读中辨析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及其作用. 2.学习小说通过刻画人物形象来推动情节发展.表现思想内容的写作方法.. 3.加强小说的阅读训练,培养分析.理解.运用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的能力. [概念阐释] 小说是通过 ...

  • 栀子花开了一朵又一朵
  • 周静简介 1982年生于湖南长沙,<小学生导刊>编辑,青年儿童文学作家.创作出版长篇童话<牛角洲旅店>.<申奶奶的杂货铺>,短篇童话集<跟着音符回家>,儿童阅读推荐图书<小发现阅读地图>.即将出版长篇童话<七岁汤>.小说< ...

  • 父亲的谜语(教案)1课时
  • 21.父亲的谜语 教学目标: 1.能独立认识本课生字:理解并积累"深邃.悠悠"等词语. 2.能正确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父亲教"我"猜谜时的语气. 3.学习简要复述"父亲教我猜谜语"."父亲为我解除烦恼"的故事. 4.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