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中国古代王朝统治长短的三个步骤

厚古薄今的人,很容易发出“今不如昔”的慨叹。而事实上,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今非昔比之事触目皆是。

以革命为例。上古有商汤革命、武周革命,中古有垂拱革命,近代有辛亥革命,现代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研究一下历史,不难发现,古代的革命通常都只是换一下帝王将相,变化有限,百姓的日子照旧过。

何谓革命?简而言之,便是九字真言:地位、财富之重新分配。

任何一次革命,都是财富重分配的一个过程,析而言之,重新分配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以“等贵贱,均贫富”为理想,为口号,鼓动民众,掀起革命运动,夺取江山,夺取皇帝宝座,夺取生杀予夺权柄。

第二步是,短暂实施“贫者富之,贱者贵之”的政策,让黎民百姓分享一下革命果实,以巩固革命成果。

第三步是,“贫者贫之,富者富之,贵者贵之,贱者贱之”,集中财力,雄厚维护稳定的资源,确保江山永固,成果代代相传。

陈胜吴广革命之初,喊的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一旦做了王,立即搬进大宅子,“涉之为王沉沉者矣”起来了。只可惜,他们命运不济,只走到了第二步。

一个短命的王朝,通常都只能走到第二步。比如说,秦始皇死之后,赵高、李斯矫诏,害死合法继承人长公子扶苏,鼓捣小儿子胡亥继了皇位。朝中大臣,二十多位公子,当然不服,准备造反。当时形势是一触即发,非常危险。赵高给胡亥出了个主意,“贱者贵之,贫者富之”。就是换一批人,让他们来帮助自己对付那些不服者,杀了一批人,于是王朝内部的危险消除了,威胁胡亥的人都死了,胡亥就没事了。

秦朝之亡,亡于第三步。胡亥已经够富的了,他想更富,下令加紧修建阿房宫;赵高已经够贵的了,他想更贵,想取代胡亥。结果,都死于非命,失败了。胡亥、赵高的失败,败在没有循序渐进,败在操之过急。

一般来说,比较长命的王朝,都能走到第三步。但是,无一例外,都走不出第三步。

因为,富贵者富贵过了头,就会贪得无厌,变本加厉的盘剥更多的人,就会有太多的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活得没有尊严,活得没有房住,活得没有饭吃,活得死不起,于是盗贼四起、各种反政府现象层出不穷,老百姓受到黑白两道的恶意压榨,没有了活路,许多人不得不选择揭竿而起这最后一条路。于是开始新一轮的革命,开始了新一轮的地位与财富分配。

斗争的结局就是,新的王朝成立了,一批人成了新的显贵,大多数人的生活有了改观,社会又走进了平稳状态。

历史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厚古薄今的人,很容易发出“今不如昔”的慨叹。而事实上,历史的车轮是滚滚向前的,今非昔比之事触目皆是。

以革命为例。上古有商汤革命、武周革命,中古有垂拱革命,近代有辛亥革命,现代有新民主主义革命。研究一下历史,不难发现,古代的革命通常都只是换一下帝王将相,变化有限,百姓的日子照旧过。

何谓革命?简而言之,便是九字真言:地位、财富之重新分配。

任何一次革命,都是财富重分配的一个过程,析而言之,重新分配分三个步骤:

第一步是,以“等贵贱,均贫富”为理想,为口号,鼓动民众,掀起革命运动,夺取江山,夺取皇帝宝座,夺取生杀予夺权柄。

第二步是,短暂实施“贫者富之,贱者贵之”的政策,让黎民百姓分享一下革命果实,以巩固革命成果。

第三步是,“贫者贫之,富者富之,贵者贵之,贱者贱之”,集中财力,雄厚维护稳定的资源,确保江山永固,成果代代相传。

陈胜吴广革命之初,喊的是“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口号;一旦做了王,立即搬进大宅子,“涉之为王沉沉者矣”起来了。只可惜,他们命运不济,只走到了第二步。

一个短命的王朝,通常都只能走到第二步。比如说,秦始皇死之后,赵高、李斯矫诏,害死合法继承人长公子扶苏,鼓捣小儿子胡亥继了皇位。朝中大臣,二十多位公子,当然不服,准备造反。当时形势是一触即发,非常危险。赵高给胡亥出了个主意,“贱者贵之,贫者富之”。就是换一批人,让他们来帮助自己对付那些不服者,杀了一批人,于是王朝内部的危险消除了,威胁胡亥的人都死了,胡亥就没事了。

秦朝之亡,亡于第三步。胡亥已经够富的了,他想更富,下令加紧修建阿房宫;赵高已经够贵的了,他想更贵,想取代胡亥。结果,都死于非命,失败了。胡亥、赵高的失败,败在没有循序渐进,败在操之过急。

一般来说,比较长命的王朝,都能走到第三步。但是,无一例外,都走不出第三步。

因为,富贵者富贵过了头,就会贪得无厌,变本加厉的盘剥更多的人,就会有太多的人,处于水深火热之中,活得没有尊严,活得没有房住,活得没有饭吃,活得死不起,于是盗贼四起、各种反政府现象层出不穷,老百姓受到黑白两道的恶意压榨,没有了活路,许多人不得不选择揭竿而起这最后一条路。于是开始新一轮的革命,开始了新一轮的地位与财富分配。

斗争的结局就是,新的王朝成立了,一批人成了新的显贵,大多数人的生活有了改观,社会又走进了平稳状态。

历史就是这样,周而复始,循环往复,螺旋上升。


相关内容

  • 历史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的朝代更替
  • 历史气候变迁与中国古代的朝代更替 --由<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所引发的思考 摘要:本文联系竺可桢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论述了中国各历史时期的气候变化与朝代更替的关系.在以农为本的古代中国,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比较差,因此,古代农业对气候变化有较强 ...

  • 浅议礼法结合思想与唐律疏议
  • 浅议礼法结合思想与<唐律疏议> 外交学院国际法系 李潜 200914033 [摘要]自春秋战国出现成文法典,至<唐律疏议>完成以来,从各种角度阐释中国历代成文法典的立法原理,言人人殊.然而,唐律一直以来被人们认为是具有先进成就的,对后世影响巨大的成文法典,因此其立法原理一向为 ...

  • 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 第23卷第4期平顶山学院学报Vol.23No.4 2008年8月JournalofPingdingshanUniversityAug. 2008 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及其现代借鉴 张国安 (华侨大学,福建泉州362021) 摘 要:中国古代文官选拔制度是古代文官管理制度的基本环节,亦是传统行政法制文 ...

  • 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特征
  • 中国古代法律文化的特征 (2008-09-08 20:18:47) 标签:文化 1 引言 中国古代法律文化源远流长,自夏代步入阶级社会以后,中国的法律文化就在以往的氏族.部落的原始习俗文化的基础上开始生长发育.经历夏.商而至西周,中国法律文化传统的基本格局和特点初步奠定.到了春秋战国时代,中国的文化 ...

  • 文化政策与社会发展
  • 第23卷第4期 2006年12月 ○ 青 岛 大 学 师 范 学 院 学 报J O U R N A LO FT E A C H E R S C O L L E G EQ I N G D A OU N I V E R S I T Y V o l . 23N o . 4 De c . 2006研究生课程 ...

  • 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发展
  • 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发展.txtcopy (复制)别人的个性签名,不叫抄袭,不叫没主见,只不过是感觉对了.遇到过的事一样罢了.[<TXT 论坛>www.txtbbs.com , 欢迎您来TXTBBS 推荐好书!] 中国疆域的形成与发展(马大正) 2004年9月第14卷 第三期 中国边疆史地研 ...

  • 道德权威与强制权力
  • 那些自称神圣而正统的氏族,都在为争夺各自在传说观念中的正统地位而努力.而在经过历年繁衍和层层分支后,这些氏族内部的世系已逐渐分散,其身份诉求也更加细化.更加具有相对性且日益松散模糊.然而,亲缘关系不能始终停留在这种模糊不清的等级状况中,要达到体制的相对平衡,必须引入其他因素. 天下群雄并立,在能够影 ...

  • 赋里诗画,文苑奇葩--[阿房宫赋]赏析
  • 赋里诗画,文苑奇葩--<阿房宫赋>赏析 杜牧的<阿房宫赋>一出世,就引得士林惊叹,争相诵读.杜牧秉承唐代古文运动的传统,使用散体笔调,把散文的笔法.句式引进赋里,经纶世务,针砭时弊,突破了六朝以来赋文日益骈俪化.声律化.形式化的趋势,开创了我国古代赋体的新体式--散赋.< ...

  • 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
  • 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马大正 关键词:古代中国 边疆政策 特点 中图分类号:D6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04,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但中国的概念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由最初的京师①.华夏地区,到由汉族和其他民族建立的王朝所统辖的地区,近代始才专指整个中华民族(包括汉族和其 ...